关于生活的诗歌

2024-07-04

关于生活的诗歌(通用17篇)

关于生活的诗歌 篇1

关于生活的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关于生活的诗歌 篇2

一、把生活经验内化为丰富的内心体验

引导学生融自己的情感于诗歌作品, 就是让生活经验内化为丰富的内心体验的过程。诗歌是激情的果实。诗人是在他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的冲击下, 才拿起笔写出感情饱满的诗篇的。诗人的喜、怒、哀、乐, 每一种情感的产生都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直接相关。如《雨巷》中的“我”, 满怀希望, 企图在雨的洗礼中, 滤尽日子里的纷纷扰扰, 而求得一份馨香静谧的心情。然而, 事与愿违。此时, 那日日走过的青石板的巷道, 在诗人的心里, 竟是如此失魂落魄。全诗笼罩着浓重的空虚、哀伤、惆怅的情绪。在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回想自己不开心的事, 并且找出情绪低落的原因。然后过渡到替诗人找原因。结合写作背景, 学生自然会发现, 没有阳光、生机和活气的“雨巷”其实是暗喻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ㄔ亍着的彷徨者。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在诗歌中, 诗人的感觉和感情往往需要通过意象的传达才得以实现。所谓意象, 就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外在物象, 是建立在诗人主观想象之上的。例如《关雎》的开头, 为什么要用雎鸠鸟儿来起兴而不用麻雀呢?因为雎鸠鸟是一种感情专一的、出入成双成对的鸟。麻雀则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显然, 为了表达纯真的爱情这一主题, 正是这一生活经验左右了诗人对意象的取舍。

二、运用生活经验品味诗人寄托在意象中的情怀

既然意象取材于自然, 来源于社会,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认知活动, 接受诗人的构思。把诗人用语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 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 以期与诗人心心相印。例如, 在《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 诗人运用了“破旧的老水车”这一意象。在教学中, 可试作如下引导:古老的取水工具“水车”与现代机械化的“抽水机”相比, 哪个的工作效率高?这样, 学生很快地弄清楚了, “破旧的老水车”象征着祖国的贫穷、落后与衰败, 其中流溢着诗人对旧中国的感伤的呐喊和虔诚的忠贞。而这一思想感情恰恰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认知。

诗歌中, 完全用“情语”表达得“直露”的占少数, 而完全用“景语”含蓄传达感情的很多, “景语”和“情语”结合运用的就更加多。因此, 运用生活经验品味诗人寄托在意象中的情怀与美的印象, 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没有生活经验, 读者很难适应诗歌的跳跃性, 也无法丰富经由诗人浓缩后的意象的内涵与思想。

三、感受诗人情趣, 重新体味生活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基于这一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首诗的主题并非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 只要是合情合理, 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不妥, 教师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运用生活经验欣赏诗,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大为提高, 而改变以往“一筹莫展”的状态, 对诗歌和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够披情入文, 心领神会, 至少也能自圆其说。例如, 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的时候, 有位学生对“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的理解, 就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金柳”是“新娘”, 那么, “新郎”会是谁呢?诗人就是“新郎”!有楚楚动人、娇姿妩媚的“新娘”作伴, 其情也绵绵, 其乐也融融。然而, “多情自古伤离别”, 别离在即, 诗人把对康桥的依恋巧妙地浓缩、移就于新婚夫妇的柔情蜜意, 使得这一抒情主体新颖、别致而又可亲可感。正是这样, 读者在与诗人的相互交流中, 在对生活的重新体味中, 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生活真实是最好的诗歌 篇3

读诗歌《夫妻生活》,我们能看到徐晓宏作为小市民生活最真实而琐碎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作为诗人对诗歌把握的过人之处。顾名思义,诗歌写的是诗人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之事,写的是小人物,记的是小事件,发的是小情感,譬如“夫妻冷战”、“朋友来访”、“家庭忿吵”和“家务杂事”等直接入诗,但下笔却显冷静而节制。初读或觉其牢骚,再读已感其贴心,后读更悟其味理……生活酸甜苦辣缠绕着舌尖的味蕾,久久不散。很多人以为只有雅得曲高和寡,才会萌生诗意,其实有时候生活的琐碎、猝不及防和俗不可耐,才恰是最真实的诗意所乐于栖居的。对这首诗歌,不可否认阅读时有窥视“私生活”的快感,但更多是被诗人所营造的氛围所吸引和引领,随着诗歌节奏,慢慢进入诗歌的内核,进入生活的内部,越读味道就越浓,也越涩,这样一种“私生活”的公众化和群体性也越来越明显。

有人说,爱到深处是平淡,人生恬静如水才是最高境界。但事实上,当一切真的都趋于平淡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生活因为平淡而变得枯燥乏味,一如白开水,每天重重复复的日子,千篇一律,消磨着曾经激情燃烧的情感和理想……最终“两个人话越来越少/房间里走动,越来越听不见声音”,这是夫妻间一种陌生而可怕的静默,是一种相敬如宾的情感压抑——诗人记录的笔触很细腻,也很谨慎,这种小心翼翼与诗歌中所营造的熟悉而陌生的氛围达成统一。夫妻日夜相对,表情却是“蜡质”的,蜡质代表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隔阂,而这种尴尬的关系,只有“朋友登门时剥落一点”——是“剥落”,而并非“融化”,夫妻关系的缓和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几乎敷衍的,诗人用词显然拿捏得很准,那种生活的无奈和尴尬一览无遗。诗人继续把笔触深入,描述僵化的家庭生活:“阳台上伫立不成双对/身体摩擦难有激情/谈文论道是酒后失语”——表面依然是诗人对生活现状的勾勒,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进行观照和审视,或可看到诗人潜在的话语:这何尝不是对以往激情生活的怀恋?当平淡的生活风化了曾经的激情,岁月的沉淀让生活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和模式,执手或已不再有感觉,更多只有在对比中获取回忆的甜蜜、激情和理想。关于“谈文论道”也可怜地退缩到生活的背后,只有在“酒后失语”中才被谈及,这对于一个有着文学和生活理想的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是一种精神折磨。

诗歌的第三节,“为孩子争吵,为家务烦心/这些年,理想就是把债还清/把日子过牢,温存保留一点”——看似依然是诗人执著于平淡琐碎生活的纷扰,事实上已经在不经意间实现了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已经逐渐放开。与其与生活进行无休止的纠缠,换来无济于事的牢骚,在立竿见影的生活突围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还不如寻找另一个精神视角去看待生活,正视生活,正视“为孩子争吵,为家务烦心”,正视为生活所欠下的债,努力“把债还清/把日子过牢,温存保留一点”——一个“牢”字用得可圈可点。其实在对现实生活的反观中,我们依然不难发现幸福,虽然生活平淡,甚至单调乏味,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本质所在?对这种矛盾中的“生活幸福感”,诗歌末节,诗人在回顾中对当下生活作出平静而公允的总结:“这些年两人一起/跟无聊又无定的人生做着斗争/相守的恩情,抵消掉彼此的怨憎”——最后告诉我们,夫妻生活其实是一个整体,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和人生,都应该站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并为此“做着斗争”,在一起面对平淡的夫妻生活过程中,彼此或有争执,或遇困境,或生恩怨,但所有这一切将与“相守的恩情”抵消,让平淡的幸福得以维系。

徐晓宏以自身小市民的身份介入诗歌写作,从生活表象深入生命实质,在《夫妻生活》中解构生活的谜团——他只真诚而朴实地说了一些真实,笔端触及生活细微之处都在我们身边,或身上,我们或能悟这诗,但更重要是悟自己真实的生活……

附:徐晓宏的诗《夫妻生活》:

诗歌欣赏:我的诗歌和生活 篇4

就在排斥诗歌。我不在生活,就憎恶生活

——题

1朋友挎优雅的CD包

随意地翻货架

贝拉维拉,这一刻,阳光茂盛

我想起曾和几个诗人,多么愚蠢地批判过生活

她展颜一笑,欧泊莱的光辉泛在脸上

嗨,选一件?她说

可冷空气配合着心脏收紧了一些

想起去年夏天,随手丢下的蛋塔,被一个流浪的孩子拾去

他的表情很快乐

2给彬写信,不谈诗歌

也不敢谈生活。小心地掌握着一个度

可“度”又是什么?

常想:某年某天某间咖啡屋的某扇窗下

我们相遇,会谈些什么?

总有一些话要说,就好像

总有一些爱要做。一整天,都想着这件事

总有一些人来来往往,那是不是总会有一个彬

把诗歌与生活结合?

在睡觉之前,彬,我已闭过无数次眼睛

3仿佛那时刻又向我逼近

慌张,迫使我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写诗的欲望

那淡的心惊,灵魂已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那诗歌的十字架,真的

我不过想踏上一个回家的方向

注:CD、贝拉维拉、欧泊莱,女人商品的牌子

生活的模样诗歌 篇5

你说应当轰轰烈烈天天向上,

他偏向往清清静静细水流长。

也许在锅碗交响的`厨房,

将苦辣酸甜五味煲汤;

或许是身心交融的舞蹈,

任灵魂飞舞余音绕梁。

或许是前行中一次莽撞,

暂时停靠在别人的风港;

或许是窘迫时言不由衷,

背后辛酸人前倔强。

生活是远隔万里的故乡,

生活是永远写不完的文章。

生活是握不住的万千变幻,

是随心所欲的一个魔方。

我定下自己的生活模样,

平常的柴米油盐伴着安康。

心静时读几篇文畅游今古,

于生活的诗歌 篇6

◎转经筒

单手高高举起

这一摇就是几千年

佛光投在脸上

白云开始游走

炊烟落在村头

六字真言就将牧羊人早早唤醒

太阳点燃河谷

一花一草一片净土

念着古老的命名

温暖慢慢浸润

一声声一句句

没半点躁动

您赶着羊群

挥着细细长鞭

在金光闪闪的佛塔上飞翔

我听见细碎的脚步

音乐漫开

象两支神鸟

一只飞向太阳

一只飞向月亮

◎禅意

或许是

一分禅意

将岁月尽收腕底

苍老的白发

深邃的眼神

共雄鹰展翅

雪山

神灯

多少暗流随红尘

一生一世的朝拜

看江山

看美人

醉水起云升

到头来

皆是

翻手为云

经轮转起

将双手合十

随您轮回

将生生不灭

◎眼神

有经幡飘摇的圣地

那是风牵引了神的化身

嘛呢经筒顺时转起

是众神赐福大地的

话语

冰川向东

拐了一个弯

岁月之刀

就在您脸上刻满了皱纹

合十的双手将旧的时光

轻轻拥抱

而在流水之的畔

唱经的五彩幡旗

用飘荡来抚平众生

云朵之上

雪花之下

我知道在您空灵的眼窝中

左眼是我的前世

右眼是我的今生

◎致青春

新疆 新源 那拉提

三面环山的草原

将少年的理想

高高托起

远山

白雪皑皑

近峰

高耸入云

冰雪融化

总显待格外

迟缓

但当融化时

便澎湃汹涌

纵横的山泉

四通八达

新鲜的小花

五颜六色

将草原装点

绿

被营房包围

洋刚子 巴郎子

还有

优美的冬不拉

周未的时间

总显得闲散

一瓶伊利大曲

便是战友的豪情

剪几根炉边的

蒜苗

拿出结余的.

罐头

双扣的扑克牌夹着南腔北调

在毡房里飞跃

青春不悔

因为这儿是美丽的

那拉提

在那拉提

一句

克斯巴郎

能引一堂欢笑

哪午后的阳光

镶嵌在天山

将草原拥抱

将我们的青春拥抱

天是蓝的

草是青的

繁花自觉地分成

一片区域一个色

一个色呀连成

一片美

美得没有半点张扬

那拉提在含蓄中跳跃

那是一片草海

微风来了

一浪高过一浪

最美在六月

辽阔的草原

密布毡房

马儿与云朵赛跑

羊群象白雪一样

白得让大地飘起

白得让战友情更加

纯洁

青春与美丽在这里起飞

豪言理想插上翅膀

草似海

松如涛

筑路的大兵多自豪

草原上的小花

一丛丛

一簇簇

挺着高昂的头

青春找到了亮点

花儿将理想包装

我们心绪是多么的

激昂

至今也不后悔

因为我们哪时年青

年青的我们

曾在军营

因为我们是天山的

大兵

关于生活的诗歌 篇7

调查发现, 78%的用人单位要求幼师掌握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创编幼儿诗歌能力。另一个方面,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专业课《幼儿文学》课标要求:幼儿教师要担负启蒙幼儿的诗歌鉴赏任务。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幼儿诗歌创作基础。

二、教学活动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鉴赏诗歌的意象, 请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幼儿诗歌的创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说过, 在教学时, 如果能够多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将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朗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尤其是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 (2) 实践教学法, 通过模仿练习, 掌握幼儿诗的写作, 在独立运用中完善并创新。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平易近人”, 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

以此诗为契机, 分析学生自己作品诗歌《我》中运用几个意象 (刚起锚的船、小鸟、花骨朵) 来表达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 引出诗歌创作的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2. 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 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1) 学生回顾意象定义:意象是意中之象, 即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诗歌多用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思想感情。设计意图:我们前面学习诗歌时, 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进一步明确意象的概念, 为后面运用意象创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明确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才能避免平铺直叙, 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 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课件播放: (1)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用水莲花这一个意象写出女子的娇羞姿态之美。低头的这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 (2)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 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这也是之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学生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做“诗”了。

3. 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诗歌, 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出示课件:儿童诗《春天里的笑声》《语言》 (中班,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语文与幼教专业的结合, 认识了解幼儿诗歌。先请学生用大人的语气与小朋友的语气分别朗读此诗, 体味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朗读法, 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幼儿诗与成人诗的不同, 即幼儿诗表现出稚嫩、童真的幼儿心理。

请学生分析此诗的内容看有哪些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讨论得出结论:从诗的内容方面感受到富有儿童情趣, 小河、小雨、小鸟等意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 用几个有童趣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小结:这些诗歌主题单纯, 内容浅显;语言凝练, 节奏明快, 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朗读和记忆,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 启迪智力, 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发表激励、展示成果。

展示 (收集、修改过的) 2008级幼教学生创编的儿歌专集。

用生活解读诗歌 篇8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讲述课文的时候,可能更关注字词句,关注作者的经历,关注作品用了什么手法,可是作品中的生活仿佛与我们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有上千年的遥远。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打通作品与现实的隔膜,作品还是作品,而不能感动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考出好成绩,更要从作品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动作者的感动,同情作者的同情,从而关注现实。理解白居易、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不能只停留于“杨柳”“边塞”“月亮”“西楼”“南浦”“飞鸿”“杜鹃”等意象,因为这些意象只是古代诗人用熟了的词语,后人用来掉书袋,显示自己的文采。要用现代的事例和古代的事例相比,即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还在发生,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所以,有人说古代史就是当代史是十分有道理的。

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笔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民的辛苦劳作很熟悉。因此,在学习《观刈麦》时,就有了很好的生活基础,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将农民的辛苦劳作和作品联系了起来。下面是部分课堂教学记录:

一、你家农忙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1:是六月,玉米地除草施肥。

学生2:是八月,过中秋的时候要收秋。

学生3:种菜的全年都忙,栽秧、浇水、打叉、采摘,天天忙。

教师:农村一年四季几乎都在忙,以种粮食为例,六月锄地有锄不完的草,八月收秋(挖土豆、割谷子、割黍子、掰玉米,谷子、黍子、玉米脱粒、入仓)一直忙到上冻。所以说是“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农民辛苦啊,粮食来之不易呀!(学生点头)

二、你家收秋有全家出动的时候吗?为什么要全家出动?

学生4:有这样的事。为了收玉米,爸爸妈妈中午不回家吃饭,让我们把饭带到地里。为的是赶快收完。

学生5:我参加过收秋,如果土豆不赶快挖出来,有可能冻在地里,那样一年就白干了。

教师:对了!诗中的小麦要是不赶快收,一下雨就会发霉发芽。你姐、你姑还有你,给父母送饭送水,就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你爸、你大爷在东坡呀或者南滩呀干活,那就叫“丁壮在南冈”。(学生笑)

三、除草、收秋的时候天热吗?

学生6:太热了,我都被晒黑了,脸上都晒起皮了。

学生7:我受不了热,可我爸出汗把褂子都湿透了,太阳落山了还不回来。

教师:你们的父母锄地的时候下边暑气蒸,天上太阳晒。你们的爸爸有没有锄地、收秋之后还皮肤白白嫩嫩、特别水灵的?(学生大笑)这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你们在吃馒头、米饭的时候是不是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浪费了粮食会不会“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呢?(学生点头)

四、你家种地有农业补贴吗?

学生8:好像听说过。种地国家给补助。

教师:是的,现在农民种地都有补贴,就像你们念书,国家给贫困县学生发的鸡蛋、火腿、苹果,你们都有。封建社会农民种地不仅没有补贴,还得交租税。白居易诗中的贫妇人抱孩子拾麦穗充饥,原因是“家田输税尽”,为的是“拾此充饥肠”。与过去一比较,大家应该感到幸福才是。(学生点头)

五、白居易是个好官员吗?

学生9:“白居易是个好官员,他为自己不事农桑但有饭吃感到愧疚,和其他官员比,他很了不起。

学生10:我觉得白居易看农民割麦子,心存慈悲,怜悯那个贫妇人,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教师:李白老写月亮、酒,写他的壮志难酬,他离人民很远。倒是白居易离农民最近。想想过去写农民生活的诗真是太少了!能为农民写诗本身就是真正的了不起。白居易这首诗,赞美劳动,同情农民,自我反省,这很难得。他写的是唐代的事情,其实也是写当代的事情。笔者作了一首乐府体诗歌《秋收行》,反映当代农民生活:

秋收行

八月秋风起,农人收割忙。

男子下田去,妇孺提壶浆。

村东去割豆,村西去碾场。

朝迎星光起,晚归月如霜。

风雨常侵袭,汗渍满衣裳。

街头遇乡亲,相见话语长。

“春夏皆辛苦,收成怎么样?”

“谷穗并不大,玉米也未黄。

田旱久不雨,禾苗皆不壮。

多亏政府好,免税不纳粮,

农民无负担,灾年无饥荒。

明年再投入,盼望多打粮。

种地有补贴,政府作保障。”

父老心无忧,吾心始亮堂,

和谐社会好,家乡有希望。

但愿风雨调,早日奔小康。

和白香山的《观刈麦》相比,今天的农民要幸福得多,因为政府不仅不收税,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保障。写这样的内容就是现实主义。现在没有战乱,没有灾荒,服役当兵、保家卫国无上光荣。当我们再读《观刈麦》、“三吏”、“三别”的时候,是否会有新的感受?杜甫、白居易的伟大不是徒有虚名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伟大,古代诗人写自己感遇、贬谪的多,而写底层百姓的作品少,好作品更少,这就更显出这两位诗人的伟大。学生点头称是。有学生说:“老师你写的和白居易差不多,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喽!”笔者回答:“我要是一‘伟大,那不就作古了吗?所以还是不伟大的好。”学生大笑。在学生笑声中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他们的认识水平上了一个档次。

这节课,笔者用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并用自己的一首诗打通古典诗歌与现实的隔膜,架起课文与现实的桥梁,实现了与作品的无缝对接,不仅起到了深化作品内涵的作用,更使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比空教那些段落大意、艺术手法的教法收获多得多。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些触及思想灵魂的实实在在的课程,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赞美生活的优秀诗歌 篇9

邀月飞觞对影三,狂歌一曲忆江南。且惊明镜青丝白,忍睹情书墨迹蓝。累次吟诗肠内苦,几回执手梦中谈。相思如斧削人廋,夜半无眠醉意酣。2万里觅诗携友三,跋山涉水迹天南。观梅驿道红还白,立雪程门青 出蓝。把酒何分先后醉,评诗总合纵横谈。围炉对酌残杯罢,泥卧东床鼻息酣。3屏前唱和再而三,刮肚搜肠向壁南。头顶烟飘稿纸白,缸边蒂积好猫蓝。诗坛雅事梦中忆,律韵怡情网上谈。不厌推敲斟句细,时深夜静意犹酣。

(网络诗作精选)

“诗歌就是生活”及其他 篇10

“诗歌就是生活”,这个曾经由罗伯特·潘·沃伦说出的句子模仿定义样式,也许的确可以是诗歌的一个定义。而在我随手拿到的一本词典里,“生活”被定义为“人类生存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总和”,并且补充强调:“尤指谋求幸福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这让我想到另一位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在其论诗随想录里写下的一句话:“地球上的最高追求是对幸福的追求。”那么,“诗歌就是生活”定义了这样的诗歌活动:去追求最高级的、可以名之为幸福的那种人类生存状况。

在这里,诗歌既总体性地泛指人类的诗性想象和创造、人类文明和文化判断中的诗情和诗意,也具体地去确认那种用语言(用非比寻常的思维语言和表述语言)对诗性想象和创造、诗情和诗意的呈现。诗性、诗情和诗意之于人类生活,从来就是无可替代的关键词,在我看来,它们如果不是因语言而成立的人的出发点,也会是人的目的所在。“诗歌就是生活”,说得如此精炼,并且精确地回答了诗人何为的问题—一代一代人的存在和发展、对名之为幸福的最高追求,有赖于处身于各自时代的诗人去发现和发明、去寻找和修复、去重新发现和发明诗性、诗情和诗意。这是语言的发现和发明、寻找和修复、重新发现和发明,更是人类生活的发现和发明、寻找和修复、重新发现和发明。

在此意义上,我愿意把那种“最高虚构”(是否“最高追求”的同义词呢?)的诗歌写作比作纯数学,它几乎是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理喻的神秘和神圣,并且仿佛不可能立即直接地为这个世界的事务所用。在时代生活里,看上去,精英化的诗歌总是被冷落、被边缘化,但是,须知,作为一种普遍人性的诗歌之应用,就像每个人都需要的算术,就像物理、化学、经济学里的运算,总也离不开纯数学原理;人们的写作,文学的、非文学的,人们的各种艺术行为,乃至建筑、装修、设计、广告、展览、时装、化妆、旅游等诸多方面,实则统摄于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想象和创造所提供的诗性、诗情和诗意原则。“诗歌就是生活”既为前提,诗人就相应地为这个世界而工作。

我想起去年深秋在丽江,我曾被要求就“我们的写作—世界之内还是世界之外”这个话题说上几句。那时候我刚写好一首《宇航诗》,就说宇航这件事情,好像很方便地就显现了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这样两个空间。我们可以把地球大气层以内当作我们的世界之内,地球大气层以外当作我们的世界之外。世界之内是一般人能够触及的现实世界,世界之外则是推测、想象的世界,是超现实的世界。

宇航,则正可比作我们的写作。我有时候愿意把航天局看成一个骗局,心想也许他们说的一切都是虚构。的确好像有人说美国人登上月球并没有真的发生过,登月直播只是在电视台里的真人秀。这就比较好玩,譬如说如果那些专家一会儿说冥王星是行星,一会儿又说不是,说火星上有水,说多少光年以外有一颗跟地球几乎一模一样的星球,但是我们的寿命不支持我们航行到那儿去,等等,不过是编造出来让大家开心或不开心的,我们就可以把这帮专家视为非常有想象力的诗人。当然这样想是为了更让我觉得它跟写作的相像。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从世界之内去想象世界之外,去发现世界之外,把世界之外纳入世界之内,扩展我们的世界之内,然后又从新的世界之内再次出发,投身进新的世界之外。

以前,当专家告诉我们说太阳是围绕地球转的时候,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是一个样子;专家后来说其实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时候,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的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认为写作要做的也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写作的航天器从世界之内发射出去,到世界之外,带回世界之外的消息,无论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会丰富和扩展我们的世界之内。朝向世界之外的写作也是为了说出我们的世界之内,这就跟有的航天器把我们地球上的声音、音乐、语言、文字、物质、元素带往太空,期待被有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收到和看明白,并终于找到我们一样。我们的写作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各种各样可能的未来。我们的写作,可能是在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间的穿梭往还。在这种穿梭往还里,写作一方面改变着世界之内和世界之外的边界,一方面也改变着写作本身。而这些改变既是生活的内容,又是对生活的纠正,它仍然要说出—“诗歌就是生活”。

它还让我去焦虑我们眼前那个重大的生存困境—这会是更急迫的“诗歌就是生活”的难题。杜甫有一句诗:“国破山河在”,我们现在的生态状况,说极端点,大概却已经“国在山河破”了。我认为真就有这么糟糕—北京的雾霾,蔓延得到处都是的雾霾,正是这“山河破”的一个最突出的表征和最严重的状况。说得更沉痛一些,雾霾让我们像是活在一个空前巨大的毒气室里。这带给我一种新的绝望。我在上海出生,在上海这个被称之为“魔都”的大城市里活了五十几年,然而说实话我不喜欢都市生活,一直寄希望于乡村生活,寄希望于风景、山水。我写过很多有风景和山水的诗,那些诗在很大程度上跟我的生活现实形成反差,说它们是一种对抗也并不过分。后来我试着移居到离风景和山水比较近的地方,我把我的书房搬到常熟虞山脚下,正对着四季葱翠的山色,还很得意地把我在常熟的书房命名为“见山书斋”。它在我的生活历程里有一种象征意义,让我觉得“魔都”也许是可以逃离的。显然,“魔都”之所指,已经并非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或以上海为某种典型的生存和生活形态,而是它背后某些被追寻、乃至被追寻过度的价值和诗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代表时代进化和进步的价值和诗意促成了生活、生态和生存之恶。我们面对这样的现实:雾霾来了,风景不再,山水可以说完全给败坏了。对我来说,“见山书斋”变得没啥意思了,雾霾把大好河山全都变成了“魔都”……但其实还要可怕得多,我前面说了,毒气室!—我这么说的确因为联想到了奥斯维辛的毒气室,进而想起那句咒语般的提示:“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用这句话表达了他深刻的绝望。

当雾霾把我们的生态变成空前巨大的毒气室的时候,我也能体会到相仿佛的绝望。就像奥斯维辛的野蛮不能不说是文明之恶的果实,雾霾这种野蛮,也不妨说是我们一向在追寻乃至追寻过度的价值和诗意的一个恶果。如果诗人对奥斯维辛的野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想举埃兹拉·庞德那样的例子,我说的还不仅是在那种意义上的诗人有其罪责),那么,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让人窒息的生态里,诗人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无论如何,诗人有责任为他所处的时代描绘生活、生态和生存的蓝图,我们现在的处境如此,一定跟诗人描绘的那份蓝图在什么地方出错有关。

nlc202309081946

我还想提一下我写于去年的《宇航诗》。20世纪80年代的我时候也写过《宇航员》这样的诗,涉及宇航员在宇宙星际间的孤独和万古愁,折射人类生存的处境、人类生存的未来等主题。不过那首《宇航员》是以人类向往宇宙和到宇宙去追寻为基调的,我去年写的那首《宇航诗》,却是以人类的逃离为基调。我想象人们向外太空的发展将会是一种迫不得已,因为照目前这种态势,地球的生态很可能早晚再也不允许我们生活和生存。而很久以来,逃离的确不是主流诗歌意识形态所赞同的价值和诗意。当初陶渊明唱出“归去来兮”,他写下的那些田园诗有逃离的基调;谢灵运发明的山水诗,其动机和基调也是逃离,这些山水田园诗都曾被埋没过。杜甫则得到更多的赞赏,他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样的诗句描绘的理想蓝图,更合乎时代进步的价值和诗意。如今房地产那么兴盛,广厦千万间已不在话下,可是正是在建成千万间广厦的进程里,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雾霾让人都不知道怎么呼吸了,有千万间广厦可住好像也没什么意思了,天下寒士都住进了被裹于重重雾霾的广厦,想来也很难“尽欢颜”了。当初陶渊明和谢灵运还是有地方可以逃离的,他们逃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其实正是为了处理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包括诸多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在他们那里,逃离成了一条进取之路。我们现在碰到的局面,在许多方面实在比他们更加糟糕。我们甚至没办法逃到田园和山水里去了。在雾霾时代,诗人并不能简单地去描绘一个关于生活、生态和生存的田园山水诗的蓝图。可我们大概也反对不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样的蓝图,那仍然是一个值得去追寻的诗意理想。很可能,诗人要学会用逃离的方式追寻……

许多年前,读奥登《论读书与批评》这一束随笔的时候,我对其中题为《伊甸园》的一组不妨称之为散文诗的文字迷恋又迷惑。它描绘的生活、生态和生存环境的蓝图有点儿古怪,它的意义也以古怪的方式被我体会着。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奥登要把《伊甸园》置于他的论说文章里了—它差不多也可以是一篇“诗歌就是生活”的诗论,全文如下:

风景

像奔宁山脉那样的石灰岩高地加上一个至少有一座死火山的火成岩小地区。一条陡峭的锯齿状海岸。

气候

英国式的。

居民的种族来源

像美国那样形形色色,但北欧日耳曼族略占优势。

语言

其来源混杂如英语,但有高度的曲折变化。

重量单位及计量单位

不规则和复杂的。没有十进制。

宗教

有点散漫的地中海式罗马天主教。有很多本地圣徒。

首都的规模

柏拉图的理想数字,约摸5004。

政府的形式

绝对的君主制,经抽签选出,终身制。

自然动力的资源

风、水、泥炭块、煤。没有石油。

经济活动

铅矿、煤矿、化学工厂、纸厂、牧羊、种菜、温室园艺。

交通工具

马和马车、窄轨铁路、运河驳船、气球。没有汽车或飞机。

建筑

国家:巴罗克风格。教会:罗马风格或拜占庭风格。家庭:十八世纪英国或美国殖民地时期。

室内家具和设备

维多利亚时代的,但厨房和浴室尽可能布满现代装置。

正式服装

1830和40年代巴黎时装。

公共资讯来源

闲话。科技及学术期刊,但没有报纸。

公共场所雕像

仅限已故的著名厨师们。

公共娱乐

宗教游行队行赞美诗、铜管乐队、歌剧、古典芭蕾舞。没有电影、收音机或电视。

[作者系自由写作者]

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 篇11

以实含虚, 以虚补实。唐代贾岛《访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诗中只写对话实景, 并未描写深山景色, 也未描写隐者形象。但读了此诗, 眼前却浮现出一幅云烟杳渺、幽静深远的水墨山水画, 画中似有一位风神清朗的隐士仿佛正从白云深处采药而归。此诗妙处, 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大抵实处之妙, 皆因虚处而生。”诗中意象组合后所留下的空白、虚空, 犹如书画中的飞白, 音乐中的休止, 戏剧中的潜台词, 电影中的空镜头, 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广为传诵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亦有同工之妙。两句诗六种景, 只写实象, 未写虚象, 却留下一片空白, 以实象实景诱发读者想象, 由一幅商山早行图, 读者会体悟联想到游子远离家乡的旅途艰难和凄苦心情。

化虚为实, 以实写虚。其表现在于将抽象的情思加以物化, 变无形的心态为有形的意象与意境。如庾信的《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 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浇愁能得燃?”诗人化心象为物象, 把愁比作“城”, 比作“门”, 比作“物”, 说它“不破”“不开”“不熟”“不燃”, 真是奇思妙想, 又浑然天成!李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喻, 不仅把愁状如“水”, 状如“火”, 还状如“白发”。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浇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等等, 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还有的诗化声象为物象, 即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物态。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旋律该如何描写?白居易之前好像还没有作品这样艺术地表现过。“大弦嘈嘈”是说琵琶的“扫弦”, 声音响而急促, 有气势;“小弦切切”是说琵琶的基本指法“弹挑”, 弹的是最细的那根弦, 声音清脆, 感情细腻。白居易用“急雨”“私语”两个比喻及其贴切巧妙:粗弦嘈嘈, 好象是急风骤雨一样的急促;细弦切切, 好象是儿女私语一样的轻柔。

虚实结合, 巧妙映衬。有的诗由实而虚, 以虚写实。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 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楼上闻笛, 笛音好象梅花飘落, 这是化实为虚;又利用“落梅花”的意象, 点明听到的是《梅花落》曲, 这是化虚为实。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 由听觉诉诸视觉, 通感交织, 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有力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以生活为题的诗歌 篇12

怎见得如许春光

哪知晓偌美秋色

只赏玩

石榴花开红似火

哪经过

狂风大作摧龙舌

只羡他

生意兴隆财源广

哪料得

到了山前路翻车

啊!势巍巍的红楼绿瓦

啊!明晃晃的青堂瓦舍

一霎间:残垣春梦断星河

只叹哦

仙人掌抵得住阳光炽热

君不见

千里黄风卷大漠

只向往

海市飘渺景如画

却闻得

渔船沉江哭当歌

啊!啼不住的杜鹃声声

啊!望不尽的柔肩瑟瑟

写不完:房倾家毁拜伟佛

只读过

素质教育载来硕果一火车

殊不知

独木桥上熙来攘往扑灯蛾

只觑他

金榜题名功业就

哪想到

范进孔已己又复活

啊!道不完的科案历历

啊!讲不够的考殇多多

情未了:千辛万酸竟向谁人说

生活是一道揪心的坡

生活是一团燃情的火

生活是一味苦口的药

生活是一口豁沿的锅

我的诗歌-感悟生活 篇13

我的诗歌_感悟生活

诗歌应该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个体性,诗歌其实就是一次自言自语或者自我的一场对话。庞德认为:技艺是对一个诗人真诚的考验。但我从不喜欢把技艺神圣化或者至上化。我觉得抒发情感是不是质朴,是不是真挚才是最为关键的。很大程度上我觉得技艺就是一个人敏锐的感受能力,这和诗歌息息相关。其实,如果想让诗歌拥有自己的风格,具有人性,以及精神的.洞察力,这需要诗人很艰苦地修行和跋涉。诗歌的自主性,要求诗歌中的情感和风格尊重人普遍共有的情感特性。诗歌无论如何发展,都必定有人类的情感充满其中。其实,很多诗人盲目随从所谓的“派别”或者“体制”,而忽略了自我的个性,扼杀了真实的自我在诗歌中的成长。没有从自己切身的感受出发去表达自己以及人本身的生存状态,这和我所提倡的诗歌原则相反。

抒情始终是诗歌最根本的表达形式。如果认为诗歌已经离开抒情,这是无知的,甚至是一个可悲的开始。抒情虽然不是诗歌的最终目的,但离开抒情,诗歌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固执地认为,抒情在诗歌中是永远不会消亡的。为什么呢?是人性深处某种情感基质或者需求决定抒情将永生下去!所谓的,感慨,叹息,忧伤,孤独,悲悯,绝望,激情,欢乐,喜悦,微笑,泪水……这不是抒情吗?抒情源自内心深处。人只要活着,就会自然抒情,抒情和生命的存在有关。抒情是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流露。诗歌,是在抒情的冲动下才形成的。抒情,是诗歌根本的根本,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改变的也许只是诗人自己。一首诗歌如果不从情感上得到认同,那么诗歌的欣赏又从何谈起呢?本人觉得现在的诗歌缺少了感染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太忽视抒情的缘故。我对当下的诗坛的现状很是不满,到处都充满了“口水战”。如果诗坛充满了“口水战”,就必定缺乏潜心写诗的人,诗歌的质量也将下降。如果太过追求纯粹的抒情,就会显得有些苍白,节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制之中出高手。这样,抒情之中引入“叙事”就显得更加迫切,这是让诗歌深入到更为宽阔和现实的境地。诗歌现在的处境,是诗人自身出了问题,不能抱怨诗歌或者读者什么!病在自身,需要诗人彻底的反思!

关于化学与生活的探讨 篇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吃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颜色变得五花八门,赤橙红绿青蓝紫,色彩斑斓,味道是酸甜苦辣麻,无一不有,这些不但使我们的眼球大饱眼福,而且连味觉也得到满足。我们能体会到这么多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化学是一大功臣。举几个例子咱来看看吧,冬天的时候我们都爱吃热乎的火锅,这当然少不了丸子,肉丸子、虾丸子、蟹丸子、鱼丸子等,只要你想到的都有。你不会天真地以为,所有丸子真是由猪肉、牛肉、虾肉、鱼肉、螃蟹肉做的吧,那你也许就大错特错啦。有的其实是由化学添加剂勾兑合成而来的,味道跟真的一样,这就是化学的魔力。当然营养方面咱就先忽略了,“美味”不可多得嘛。

接下来,我们再从我们穿的来看看化学离我们有多近。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会发现现在衣服的面料越来越丰富,有棉线的、有莫代尔的、有太空棉的、有竹炭纤维的,应有尽有,实际上这些面料都是化学合成的,都属于合成纤维。如今年最流行的面料太空棉,各大国际品牌如香奈儿、迪奥等专卖店今年的新款都是太空棉的服饰。它的优点在于轻便,而且有形、有轮廓,这种面料也是化学材料的一大突破。

凡事都是对立的,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化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样它也危害到我们的生活。比如添加剂,添加剂是一种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化学合成物质,合理的利用添加剂可以事倍功半,但是偏偏有的人唯利是图,利用它来赚黑心钱,从而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比如前几年报道的苏丹红,它只不过是一种染色剂,但是食用过多就会危害我们的肾脏,以至于致癌。还有前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丧尽天良的黑心商人竟然在婴儿奶粉当中添加这种添加剂,连祖国未来的花朵都不放过,伤害了多少脆弱的生命。最近我爱上了烘培,在淘宝店上买烘培原料,有一种做面包必备的材料叫黄油,实际就是从牛油中提取出来的。同时,我还看到很多商家在卖人工合成的一种油,跟黄油作用一样,而且还好用,叫玛奇琳。尤其在做蛋挞皮时应该用黄油,一些黑心的面包店却都用玛奇琳。因为这样不但制作简单,而且成本也大大减少。但玛奇琳含有反式脂肪酸,对身体是不好的,尤其对心脑血管有很大的伤害。还有做蛋糕上面涂的奶油,正规的是动物性奶油,而淘宝上也有卖植物性奶油,是通过氢化得来的,这种奶油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做的蛋糕挺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人工氢化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我在家做面包要耗费至少4个小时,而且做出来的面包跟面包店卖的不大一样,没有卖的那么松软、香甜。搜一搜淘宝就会发现,是因为我没有放一种叫作面包改良剂的东西。一大包面包改良剂才几块钱,却可以做很多面包,而且做出来的口感非常好,但面包改良剂里面所含的化学添加剂多达几十种,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危害的。综上所述,外面有的面包店的蛋糕、面包还是少吃为好,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做、自己吃,自给自足,还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小的时候,老人经常说,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炖着吃,会中毒,其实是因为菠菜中的草酸会和豆腐中的钙结合生成草酸钙,而草酸钙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不会中毒,只不过是不能消化,而且还影响了钙的吸收。再如人们常说的吃完螃蟹之后不能立即吃橙子,说这样吃类似于吃砒霜一样。确实螃蟹中的某些成分会和橙子中的维生素C结合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是我们所吃的那点量是不足以中毒的,是微乎其微的。其实这些都是食物的相克,有些食物单独吃很有营养,但是和有的食物混合着吃就会适得其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查一查哪些食物不能在一起吃。

关于生活的诗歌 篇15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诗歌;创设情境;生活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口号已呐喊多年,教学研讨中一直在提倡让课堂走进生活。但是,通过对现今的小学诗歌课堂现状进行研究,我们就能发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贯彻得并不完美。在语文诗歌课堂上,偏重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常态,教师采取“朗读一遍—抄写两遍—背诵三篇”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堂上没有看到一点小学生应该有的活力与烂漫。面对当前的小学诗歌课堂状况,加强生活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教学方法生活化,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无论是在备课前,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抑或是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要对诗歌生活化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式上接一接地气,将诗歌引向生活。小学阶段的诗歌,基本上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例如《春雨》《锄禾》《绝句》等,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用投影仪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或者图片进行课堂导入,在学生欣赏材料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悟庐山瀑布气势之恢宏,景象之磅礴。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影像资料,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究竟是何种景象。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教师再带领学生思考:通过观看影像资料,我们已经看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李白在诗中写到瀑布有三千尺那么长,这是真的吗,李白为什么要这么写?在直观形象的视频欣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与视频中的实际景观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中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限制,进行诗歌学习时有一定难度,经常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所讲述的内容。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再现生活中的诗歌情境,让学生感悟到诗歌中所描写的生活景象,降低诗歌理解的难度。

二、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突破,陶冶学生诗歌情感

在诗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诗歌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诗歌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用诗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达到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对《锄禾》《悯农》两首古诗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提问学生:大家平时吃饭的时候,会浪费粮食吗,有没有把碗里面的米饭都吃干净?诗里面描写了农民耕作的辛劳景象,我们应该浪费粮食吗?学习诗歌,不仅要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地步,教师还要注重诗歌情感教学的目的,在带领学生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印象,同时也能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优秀诗歌文化的熏陶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诗歌、思考诗歌、体验诗歌,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品味感悟的过程中获得道德教育,用诗歌引领人生道路。

三、组织诗歌实践活动,让诗歌走进生活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外,还应在课外组织诗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诗歌、巩固诗歌,提高诗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诗歌朗诵大赛: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练习朗诵,可以上网搜索配乐,在班会课上配乐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教师要组织班级学生欣赏同学的表演,并请学生为表演的同学点评打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将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汇总,针对朗诵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朗诵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是非常有益的,朗诵是否生动真挚,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朗诵情况的考查,检测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在诗歌课堂中组织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外实践,让学生加强生活与诗歌的联系。在学生生活中进行诗歌实践活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小学诗歌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突破口,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不愁诗歌课上不好了。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构建生活的课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我的小学生活诗歌 篇16

一个人,是有他的父母来决定的。

———题记

我的那个同学,只能说她是无药可救了!

她每次问我们班的一个差生要钱!

一次最起码的20元!

她常常欺负那个差生!

这也怪那个差生不好,死要脸皮!

这是因为她们俩在一个舞蹈班!

差生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每次考试不及格!

作业赖着不写!

命运就是这样!

我们也只好听天的安排喽!

我的那个同学也常常惹是生非!

星期一早上,她拿着好多纸条,说抽什么签!

哪个是你做喜欢的!

哪个是你做讨厌的.!

你说她是什么人!

自私的人?!

错了!

她一开始并不是那样的!

当她走进教室,我看到的是一个:矮矮的,瘦瘦的,像个洋娃娃!

她母亲的溺爱导致了她走上自私的这条不归路!

母亲,母亲!

给人爱的温馨!

但她的母亲,只是给了她:高傲,自私……

她的母亲,又怎么样!

我不想知道!

我只是希望她能改!

如果她不改的话,那只有— —,跟她说声拜拜!

关于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 篇17

一、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依据

1. 生活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基础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道德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 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为解决这些矛盾, 道德随之产生。道德产生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 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 为了生活并且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同样, 道德不仅在生活中产生, 它还在生活中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 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为道德的发展提供条件, 另一方面, 生活的不断提高, 各种新生事物的出现也促使道德随之发生改变, 以产生新道德来适应、满足新生活的需要。

2. 道德是生活关系的调节器

在人类社会之初, 道德是唯一的生活关系的调节器。在原始社会初期, 人们共同生活, 共同消费。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 但是由于狩猎和采集所获得的生活资料常常不能满足每个成员的消费, 每个集体内部或者各集体之间的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些纷争, 作为母系氏族的领袖就不可能不出面干涉调节。在各成员之间也不会不产生一种要求公平处理的心理, 这样就逐渐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维护共同利益的道德观念, 甚至形成一种强制”。今天文明发展到繁荣时期, 道德虽不是唯一的调节器了, 但它同样发挥着规范、调节的力量。它是维持生活秩序, 使生活能够正常、有序运行的实践原则。尽管道德没有如法律般绝对的约束力, 但它多数沉淀于人们内心深处,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所公认、提倡的社会道德的约束与调节。

3. 生活是德育践行的场所

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 它的实践场所就是生活。道德理论的训练固然重要, 但道德品质的形成更需要实际行为的训练, 需要在生活中养成道德的习惯。人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浸染中,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人以感悟, 给人以启迪, 能够激发人的道德需要、情感, 磨炼人的道德意志。而且,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个人道德品质是由知、情、信、意、行等多种因素组成, 这其中有些因素是不可教的, 如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行为的实现等。这些都天然地要求在生活中进行。个人只有经历各种情感体验, 包括遭遇挫折、感受成功, 才能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同情, 而仅靠书本的理论学习, 老师的课堂传授的教育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4.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大部分思想家认为道德以及人们对各种优良品德的习得是为生活服务的, 他们所提倡的种种德性如公正、勇敢、诚信等就是各个时期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换言之, 人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道德沉淀于人们内心深处, 规范人们的行为, 减少生活中由于利益不同而导致的摩擦与矛盾, 加大对彼此的认同感, 提升生活质量, 为人们追求美而善的生活提供持久的动力。所谓“德得相通”, 有“德”者才能有所“得”, 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总之, 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会人们背诵多少道德规范, 会做多少道德题目, 而是真真实实地看到人们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通过德育, 为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提供道德保障。

二、当前高校德育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生活化”所导致。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 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德育工作者往往错误地把学校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性的存在, 把德育过程主要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 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守则, 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 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规范与道德守则的遵从, 学生只是一味地牢记德育知识的框框条条。德育评价也往往通过貌似客观的简单的量化形式考核, 强行给学生的德行排定座次。这种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 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被泯灭了, 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另一方面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 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 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 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 缺乏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 德育实效性差也就在所难免。再者, 由于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 道德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 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政治理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 道德教育的内容高、大、空, 无视国民基本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正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弊端提出的一个理念, 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道德教育中的所有问题, 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 引领生活, 并最终融入生活, 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

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 增强德育实效性, 首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做的问题, 而是思想观念问题, 这是基础、前提。因为, 只有思想观念创新了, 才能引起方法和途径的变革。现代教育观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教育, 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的民主化程度才能不断提高, 德育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那种漠视学生感受, 忽视学生实际的教育必然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 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应是人本教育, 要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上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高校生活德育的出发点。过去我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德育工作者, 着眼点是“管理学生”, 视野上缺乏理念与思路上的创新, 导致德育工作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 把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作为高校生活德育的落脚点。新时期的高校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应当回归到学生身上, 把学生、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核心, 一切从学生出发,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服务于学生。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主体,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真正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把高校德育提升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丰富教育内容, 突出实际生活

德育内容所要解决的是在德育过程中要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一般说来, 就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所要传递或使学生掌握、形成的价值观念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实质性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否则,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会落空, 无法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自觉实践道德生活的人。离开具体内容的支撑, 整个德育过程也将流于空洞和变得毫无寄托。生活德育模式不仅要让德育离学生“更近”, 关注学生自身以及学生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学生的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生活德育模式还要让德育变得“更实”, 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关注学生切身利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德性是富有生命活力和充满生命气息的, 而不是僵死的概念、教条或其他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东西。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时代的大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的特点突出, 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讲求实效, 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 更善于独立思考, 更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 更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因此, 改革创新新时代的德育方法, 要更加注重个体针对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实现从注入式向启发式、看管型向自主型、封闭性向开放性、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

高校生活德育模式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以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 按照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自己发现问题, 主动获取知识。这样, 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最大限度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高校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4、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

大学校园文化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 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建的校园精神, 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 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 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 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 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 实现育人的目标。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行为操练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表演竞赛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竞赛参与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讲演辩论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等。高校要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 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高校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校园文化之中, 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 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 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 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 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 达到深有感触,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境界, 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这样, 就能促进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相长。

总之, 高校道德教育要想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这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是道德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正确的出路。高校要努力促进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使德育融进生活, 实现德育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贺笠.论道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 (4) :7-8

[4]鲁洁.回归生活[J].课程.教材.教法.2003; (9) :2-9

[5]耿昌福.生活德育:唤回生命真实的精彩[J].生活教育.2007; (8) :24-26

[6]贾玉珍.高校生活德育探析[J].教育探索.2008; (11) :114-l15

上一篇:寻狗启示范文下一篇:晚安QQ问候语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