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画面美

2024-06-04

诗歌的画面美(精选5篇)

诗歌的画面美 篇1

《荷塘月色》画面美、语言美赏析教案

学习目标:

1、赏析《荷塘月色》的画面美、语言美

2、体味《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味比喻、拟人和通感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通感手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指导

多媒体

微课程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鉴赏的佳作。上一节课我们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文章结构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和梳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鉴赏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荷塘月色。整体感知:

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1、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那么本文真正描写“荷塘月色”美景的是哪几段文字?

明确:4、5、6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三自然段一遍,并思考:这三段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分别由哪些景物来构成的?

明确: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荷塘上的月色:抓住月光、雾、云和影 ;

荷塘四周景物:树、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

合作探究:

自主品读,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荷塘月色的?这些手法的运用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①“比喻”、“拟人”手法及作用。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 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②《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运用。(叠字叠词、传神的动词等)

例:“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例:作者写月色时用了泻、浮、洗等动词。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

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③“通感”手法及作用。

“通感”手法学生比较陌生,引导如下:

出示问题:

(1)如果将荷香在一幅图画中画出来,你会怎么画呢? 那“蝉声”和“蛙声”呢?(顿1至2分钟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看作者是怎么用文字“画”出荷香的呢?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教师明确此句“通感”手法的运用并引入微视频讲解通感手法及作用(2)“学以致用”,那么通过对通感含义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学习,你可以试着说出几个运用通感的句子吗?

生:坐着小皮艇在激流里漂流,仿佛在激越的爵士乐中飞翔。生: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忽闪忽闪的,特别热闹 生:她咯咯笑起来,笑声很甜。

课堂小结:第4、5、6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十分美妙动人,是与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密切相关的。在这些艺术手法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比喻和拟人。陌生一些的是“通感”手法,关于通感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大家可以登录我们的语文微课堂点击《<荷塘月色>通感例说》进行复习与巩固

诗歌的画面美 篇2

画家用线条和色彩勾勒描绘自然, 并把自己的感受、思想寓于画中;而诗人通过语言描写刻画自然, 语言是诗人的画笔, 并把寓意哲理蕴含其中。读者在读其诗作时既能够享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又能够仿佛身临其境, 真可谓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

罗伯特·弗罗斯特清新的田园诗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而又近乎素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幅写意画, 动静结合, 朴素自然, 清新流畅, 并赋予语言以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哲理, 寄情适意, 诗从胸发, 画由意出, 情景交融, 诗画同工, 达到了诗画相融的境界。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风光或风俗人情开始, 不知不觉地进入哲理的境界, 最后达到警句的结论, 给人以不可言传的快乐” (邹绛) 。

《牧场》 (The Pasture) 是一首田园诗。弗罗斯特长期居住在新英格兰, 那里风景如画。全诗共两小节, 简单的八句话, 两节的最后一句还一样, “我不会出去太久, 你也来吧。”点名寓意, 令人深思。其他六句, 都是在描写景物, 第一节“我要把泉水上漂浮着的落叶捞净”“我要等泉水清澈、晶莹”, 读者脑海中即刻闪现出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牧场上, 一泓清澈碧绿的泉水, 上面漂着些许的黄色落叶, 第二节“我要出去牵回那头小牛, 她站在妈妈身旁, 她太幼小, 当妈妈亲昵舔舐, 她竟摇摇晃晃。”母牛舔舐小牛的温馨画面, 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所谓舔犊情深啊!一个伟人曾说过, 诗歌是“看不见的绘画”, 绘画则是“不说话的诗歌”。《牧场》可谓是诗画交融。

在著名的哲理诗《未走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中第一节第一行“两条路岔于金色的林间, 第三节第一、二行“那天早晨两条路都静静地躺在未被人踏过的树叶里”勾勒出一个深秋的早晨, 在一片金黄色的树林里两条道路分岔, 路上落叶覆盖还无人踩踏这样一幅宁静的深秋景象画面跃然纸上, 与诗人选择人生道路心潮澎湃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首著名的哲理诗《雪夜林边停》 (Stopping by Woods on Snowing Evening) 中, 最灰暗的黄昏, 诗人骑着小马驻足林边, 湖面冰雪覆盖, 人迹罕至, 树林寂静, 偶尔清风吹过树枝, 雪花飘落, 清晰美丽的画面更能理解诗人多想在此流连美景, 从此休息, 却因使命未完不得不继续前行。

《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 篇3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象,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再谈诗歌的跳跃美 篇4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审美特征, 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这一形象已经不是客观事物的原始形象, 它经过作者的加工, 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意象的跳跃能使意象之间产生空白, 这种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那么, 诗歌意象的跳跃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眼前景物, 后面“往事知多少”是对往事的回忆, 是虚写, 意象开始跳跃了。同样, “昨夜小楼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句是写实, 后句又是对往事的回忆。仔细读一读, 我们会发现整首词意象总是从一端跳到另一端, 这种跳跃拉长了物与物之间的距离, 从而造成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

李白的诗歌历来都被视为是意象跳跃的经典。首先要说明的是, 李白诗歌意象跳跃的这一特点, 是由意象跳跃的语用功能决定的。诗歌意象跳跃能够增加诗歌的容量、丰富诗歌的意蕴, 但一首诗, 乃至一个作者的全部作品能否表现丰富的意蕴, 则不仅依赖于诗歌中是否有意象跳跃, 它还取决于意象跳跃出现的数量多少。

在一个作者的诗歌创作总和中,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几次意象跳跃, 这对于丰富诗歌意蕴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李白的诗歌创作不但在整体上普遍存在意象跳跃, 而且在具体的单篇作品中, 意象跳跃还常常是多次出现, 例如《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在三、四句“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与五、六句“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之间;在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与九、十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之间, 都缺乏信息间的确定与被确定关系而形成了意象跳跃。该诗总计十二句, 三处出现了跳跃。再如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的情感大起大落, 诗中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与“长风破浪会有时”等语句间, 在语义上并没有衔接关系, 意象出现了跳跃。一首诗中多次出现跳跃, 无疑从整体上增加了诗歌表述的内容。

至于另一个擅长跳跃的诗人李商隐, 因为他自身所具有的沉郁敏感的气质, 他的诗, 多缠绵悱恻, 细腻处暗含忧思, 欷时兼容沧桑, 书被催成, 墨尚未浓;深宵操觚, 寒月映发, 令人一吟三叹之句, 比比皆是, 跳跃之处自然也更加不易捉摸。下面是他的一首十分精巧的七律《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州。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忌鹓竟未休。”

登高望远, 所寄者多,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 诗人客游泾州, 新试落榜, 郁郁不得志。首联写在安定楼上远眺的风光, 视线所及, 汀州遍野, 情怀自然随之变得萧索起来, 跌宕也就开始了。

接下来是四处用典:贾谊垂涕, 王粲远游, 以这两个人的经历自比, 不遇之情溢于言表, 极富感染力;意念至此, 忽而移转, 回顾自己一直以来所向往的功成身退之心, 用范蠡五湖泛舟的事迹自比。这一下跳跃尚在意料之中, 可是尾联的感慨就跳得让人想象不及了:笔锋急转, 借用庄子《秋水篇》里的故事, 以鹓自喻, 说明“我”志趣高远, 却频遭冷落排挤, 讽刺鸱鸟之流的猜忌。三重感情, 交替呈现, 跳跃得丝毫不显牵强, 令人拍案。

诗歌的模糊美 篇5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赏析】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生饱经离乱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浪迹江南一带时思念故乡、怀念妻子的即兴之作。上阕回忆别时情景,红楼香灯、流苏半卷的富丽环境,与残月出门,美人倾泪的愁苦离情形成强烈对比,愈发增添了离人的惆怅。下阕写异乡怀人,悦耳动听的琵琶声,宛若爱人的耳边叮咛,正劝我早日归家团聚。整首词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格调清丽疏淡,蕴藉风流,手法上虚实结合、纯用白描,具有浓郁的民间词气息。

对于诗词的理解,绝对不能像科学那样,过于讲求理性与严谨,诗词之美就在于意义的多样性、模糊性。因此,我们在读诗作时,一定要细心品味诗词的韵味,而不是一味停留在文辞释义上。如“美人和泪辞”,是“我和泪与美人辞”,还是“美人和泪与我辞”,还是同时存在?这需要同学们去做一品鉴。还有“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是弦上的琵琶(声)像黄莺,还是黄莺跟琵琶的声音都像女子说话的声音?也可以这么理解,琵琶声就代表女子所要诉说的情意。每一声的琵琶语,都是她每一声的叮咛与嘱咐。每一声的叮咛与嘱咐说的是什么?“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要记得在故乡,在绿窗之下,有一个如花般的人等待你。“似花”,这两个字有多种的暗示。一个是说美丽的女子像花,有这么美丽的人等你,你还不回来吗?这是“似花”的第一个作用。“似花”,还有第二个作用,天下生命最短暂的,花給人的感觉最强烈。你眼看它含苞,眼看它开放,眼看它零落。如花的美人如果你不及时回来,等到你回来的时候,凄凄凉凉人老了,花也谢了。

上一篇: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与体会下一篇:乡书记六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