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演讲稿

2024-11-04

校园贷演讲稿(共11篇)

校园贷演讲稿 篇1

校园网贷心得体会1

为了维护校园安定,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同学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20X年3月5日晚,XX级装饰工程技术一班与环境艺术一班全体同学在第三教学楼308教室开展了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主题班会。

班会开始,x向同学们展示了网络贷款安全教育ppt,通过网贷的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了网上贷款带给人们的危害,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网上贷款,加强同学们对网上贷款的警惕,让同学们不受网上贷款的困扰,拒绝网贷防止受骗,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从网络信用借贷平台上贷款,部分学生因超支消费、逾期还贷,赔偿了高额违约金、滞纳金,影响个人信用,有些没能力还的同学,不敢跟父母说,一直拖欠,被法院起诉,被学校开除等......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健康的度过大学的每一天。

在班会结束时,指导老师x上台为我们进行总结,告诉我们一些真实的受骗案例,提醒同学们一定要理性消费。

本次班会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安全教育,理性认识网贷”深入人心,同时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消费观,使同学们懂得谨慎贷款,合理消费,认清各类网贷可能带来的风险,谨防受骗,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上贷款的危害,并且加大了学生“防骗意识、强化理性消费”的自我教育力度,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都很认真,整个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真正发挥了班会的育人效果。

校园网贷心得体会2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缺乏预防电信诈骗和“校园网贷”的安全教育,却依然有一些学生上当受骗,为何?财商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抵御诱惑和欲望,最终“上了贼船”。理财作为一种人与资本的博弈游戏,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学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本身就比较匮乏,在利益博弈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如果轻率、糊涂地陷入“校园网贷”,难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丰富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有助于“校园网贷”的破题。

“校园网贷”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让一些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罪恶之手”伸向脆弱的大学生。在一些高校里,网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网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

网贷正入侵校园,“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入党志愿书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校园网贷心得体会3

本学期导员为我们策划了一次以校园贷为主题的班会,老师通过网贷的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网上贷款带给人们的危害,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网上贷款,加强同学们对网上贷款的警惕,让同学们不受网上贷款的困扰,拒绝校园贷以防受骗,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班会一开始,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校园网贷的自x年以来在校园的发展和危害。比如“趣分期”、“爱学贷”、“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XX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部分同学为赚取利息差价,将学费或通过借贷的大额现金投入网络借贷平台中。部分学生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同学陷入网络借贷、透支消费,导致许多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的严重后果。

老师给同学们放映了《今日说法》中有关大学生网贷的真实视频,视频中各种让人心痛的画面讲解,让同学们对于校园贷危害以及没能力偿还时其平台逼迫的手段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校园贷危害的认识。视频观看结束后,老师总结并告诫同学们:“不管网贷后生活如何改变,一定要看清网贷的本质!”提醒广大新生们要有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端正态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向生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了网络借贷的现实危害。同学们懂得了很多,纷纷表示会谨慎进行网络借贷,坚决抵制不法的网络借贷。同时会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校园贷演讲稿 篇2

一、“校园贷”的弊端和缺陷

一是大学生是市场中同时具备消费意愿强但消费能力弱这一反差特点的群体。因此很多金融机构把目标用户定位在他们身上,但作为信贷用户,大学生又具有没有独立还款能力,自控能力弱,缺乏信用和契约意识等问题。这就需要“校园贷”服务提供者在产品设计环节预测出用户的信用预期,淘汰违约预期高的部分人。但目前大部分“校园贷”都只需要用户提供无差别的证件“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等,几乎不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对用户的信用预期进行甄别。二是消费场景缺陷。目前大多数“校园贷”由于盲目追求业务增长,对用户和消费场景的审核非常粗陋。据统计,目前“校园贷”的逾期和坏账中,有超过三成是因为身份被冒用进行借贷而导致的纠纷。三是“校园贷”不光有对大学生消费提供分期的服务,还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现金贷款的服务。无担保、无抵押,能够直接贷到上万现金随你往哪儿花,这看起来仿佛是天上掉的馅饼。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若出现无力还款的情况,则会一步步走入被设计好的陷阱中。

二、应对“校园贷”陷阱的措施

针对高发的“校园贷”案件,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实时预警、应对处置机制。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各方要及时提醒风险,及时预警。更重要的是要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有关部门应该对平台加强监管,借贷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要承担责任。”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于校园贷款中的“裸条借贷”问题表示,“我们鼓励全社会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对失信行为的惩戒要做到依法依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明确的惩戒措施分为强制性措施和推荐性措施,但两种措施分别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或政策依据。对于校园贷乱象,“也必须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进行,如果他们(催款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他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进行投诉,通过政府的监管部门进行惩戒。”信用建设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这样信用建设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具体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国家对不良网络借贷机构的监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要加强对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开展虚假宣传、误导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网络借贷机构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对借款人资格审查不严等行为加强监管和风险提示。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高校要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重点关注有贷款倾向的学生,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二)加强对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关心关注学生消费心理,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帮助学生科学制定消费计划,结合实际,量入为出。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金融安全知识普及的力度。

大力普及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加强与银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的力度。

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切实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扩大资助范围,保障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

(五)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引导广大金融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理念,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对失信行为的道德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失信主体的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辨别能力差等原因,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再加上不文明、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很容易走进“校园贷”的陷阱不能自拔,严重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破坏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氛围。因此大学生要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校园贷”陷阱,养成文明、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维护和谐校园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超前和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无法自拔,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不良诱惑,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园贷,不良诱惑陷阱,学生合法权益,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6

[3]吴兴富.和谐校园构建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死神”校园贷 篇3

从火热到戛然而止,校园贷的“红”与“黑”,该如何评判?由此衍生的悲剧,谁来买单?

校园贷是“屠宰场”

“今年新生教育课上,学校提醒大一学生不要轻信校园网贷平台,并声明将严肃处理为平台发传单的学生和校园代理,评价其为‘诈骗’。”山东一高校辅导员李莉(化名)告诉记者。

校园贷曾是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贷款与快钱的小型金融平台,在经过野蛮生长后,面对偿还能力极弱的大学生,成了高校净土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与“暴力”“诈骗”“失信”“勒索”挂钩。

据悉,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平台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趣分期和分期乐是比较知名的校园贷平台。

在一高校,面对记者的采访,很多学生的态度都是对校园贷避之不及,认其为“毒”。最引发舆论哗然的当属今年3月9日,一位21岁的河南学生因欠下网贷平台本金加利息60万元无法偿还而跳楼自杀。此后,裸条风波、跳楼、卖身的丑闻不断被曝出来。校园贷甚至被媒体评价为“屠宰场”,这让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在4月,银监会就联合教育部发布了校园网贷行业第一份正式的约束性文件——《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贷款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随后半年时间里,重庆、广西、深圳和广州等地的地方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也相继出手。8月银监会“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方针公布,“停”意味着停止暴力催收、暂停校园网贷业务;“移”指的是违法行为移交给相应部门处理;“整”就是整改校园网贷,增加借款人资格审定和第二还款来源等;“教”和“引”的责任在学校方面,即增加对学生合理消费观的培育和引导。

校园贷来到生存的决堤处,很多大规模的平台纷纷闻声而动。9月5日,趣分期(如今已更名为趣店集团)旗下分期购物和消费贷业务在校园的市场推广在一夜之间停止运作,一线地推员工几乎全数遭到清洗;9月27日,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壹宝贷10月初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

如今依然存在校园的是分期乐,就在10月,其正式宣布升级为“乐信集团”,依然与传统电商捆绑在一起。

诱人入“毒”

在山东一高校校园内,记者仍然能在卫生间的墙壁、宣传栏的不明显处、树上、地面上发现校园贷的小广告。“花钱找我,风险低利率小”“凭身份证就可以拿钱”“额度可以成千上万”……这样的广告对尚未赚钱且拥有不高生活费的大学生们来说,非常诱人。

记者凭小广告上的QQ号,联系上一位姓肖的校园贷代理。据他介绍,他们是通过办理手机分期来拿款,如果是要借10000元,就要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两台苹果手机的钱进行套现,一般是分期24个月,除了要缴纳1100元作为负责人伪造身份的费用外,每个月还得支付大约300元左右的利息。照此算法,如果要借10000元,按24期还款的话学生最终要偿还的数额为18300元,利息快顶上本金高了。随后登录了肖代理所说的平台,该网站上一部64G的iPhone 6s标价为5499元,12期还款,借款者一共需要还款6599元,其中利息将近1100元,计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肖代理进一步介绍:“学生想要获得信用额度分期消费必须经过面签,由平台工作人员亲自与贷款人签订授信合同,需学生以宿舍为背景举着身份证拍照,同时填写宿舍室友、学校辅导员和父母的联系方式作为保证。工作人员将信息上传到后台后,平台运营的呼叫中心会随机抽检打电话核实信息。如果信息确认无误,最短一天之内即可放款。”

当然大部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这张授信合同签订之后,除了沉浸在“有钱”或者“有苹果手机”的“虚荣”里,还像吸毒一样会有不可知的后果。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下线地推人员,上门面签能拿到10元签单费,说服一个新用户注册就有50元的推广费。有人一天能签100多单,也就是日薪5000元。”肖代理为了拉拢记者做地推做了详细的介绍,“分临期当天,系统会提醒用户还款,一旦用户出现逾期但未满30天,公司的呼叫中心会按顺序打电话给本人、家长和学校辅导员催款。当然,很多学生伪造信息,这就需要线下催收,滞纳金比例为万分之五,其中70%奖励给催收人员。你要是能做催收工作,基本上每个月能赚10000元。”他看记者很有兴趣,补充了一句:“必要时可以动用一些非常手段,比如找人威胁。”

此前,有关媒体报道的女大学生“裸条”风波,实际上就是为催收坏账想出的“手段”。借款时,需要一些女大学生全身赤裸、手持身份证照张相给贷款公司,而一旦产生逾期,就会被以裸照要挟。

商业的“穷途”与良心的“末路”

谁能想到,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其风控全靠一大帮兼职的在校学生的催收达成?这也道出了其生存的危机所在,风控是其“弊”。面对学生这样无稳定、高额现金流的群体,风控从何谈起?

而其更大的生存困境在于,其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学生自身无收入,消费观、理财观尚不成熟,放贷给这个群体,始终都将备受舆论拷问,并将会是监管的重心。因为一旦债台高筑,就可能有鲜血喷溅高校净土。

而面对监管,校园贷开始降低利率。在2014年底之前,校园贷普遍利率还在30%。今年,校园贷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至16%。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在相对更低的利率之下,其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却都要远远高于持牌系。据悉,大的几家平台,确实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少有的一两个已经获取少许利润的平台,比如分期乐,也并不是从校园贷部分赚取,而是从电商业务获取的。

业内人士评价,在监管政策松绑之前,以及平台推广和获客方式不能真正改变、征信系统未能完善的情况下,校园贷是很难持续获得盈利的,并且目前来说,也很难上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放弃校园市场,对于这些想要上市的平台来讲,或许是“丢芝麻捡西瓜”的策略。

就在11月9日,乐信集团联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银监会举办了一场“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的活动”,这无疑是在向监管和教育机构示好。在和监管部门一起召开的启动会上,乐信集团CEO肖文杰表示,“90%不合规平台将面临倒闭或转型,被市场和政策淘汰;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公司才能走到最后,分期乐将推出多项举措,净化和规范行业环境,终结行业乱象。”

这意味着校园分期贷款行业的野蛮生长最终告一段落。它只留下了一片狼籍,和一堆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校园贷应以解决学生正常的学习如生活需要为目的,其利率、平台服务费、交易模式,产品都应该由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

校园贷演讲稿 篇4

编者按:近期,校园网贷平台发展迅速,给大学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校园网贷的过度发展使一部分学生陷入过度消费难以自拔,甚至出现极端个案,校园网贷危害逐渐显现。东营中支对美国最大的学生网贷平台SoFi(Social Finance)的校园网贷模式进行了整理,并提出对于中国校园网贷发展的借鉴意义。现报上,供参阅。

一、SoFi平台的发展现状

Social Finance简称SoFi,是美国一家垂直型专门致力于为名校的大学生提供低利率助学贷款的p2p平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4名学生在2011年创立。截止2015年末,SoFi已经积累超过14000名借款用户。2015年2月,获得third piont venture领投的2亿元的D轮投资,包括软银和人人网,并计划上市。与大多数p2p平台致力于解决那些无法在银行借到钱的人的融资需求有区别,SoFi专注于为潜在高信用人群提供低利率贷款,以差别化利率吸引高信用贷款者,通过社交进一步降低违约率。

二、SoFi平台的发展模式

(一)选择潜在精英人群作为贷款对象。SoFi的创始人兼CEO Mike Cagney认为:“来到SoFi借钱的人现在不是有钱人,起码在以后会成为有钱人”。SoFi对大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挑选非常严格,仅为全美3000所高校中排名前100的高校提供贷款,所学专业为为该大学的热门专业(法律、医学、商业、工程等)。目前,SoFi目前接受的本科专业为8个,硕士专业为14个。

(二)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定价策略。SoFi成立发展之前,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利率水平较高,且为固定利率。固定利率为平均利率水平,但信用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获得更低利率,信用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该获得更高得利率水平。采取平均利率水平,会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信用水平高的学生会退出市场,信用水平差的学生会过度贷款。2010年之前,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利率(如:Stafford学生贷款)利率为6.8%和8.5%(puls贷款),学生之间的私人借贷高达11.87%,而SoFi采取利率市场化的定价策略,提供的贷款利率为2.14%-7.74%,浮动利率贷款利率区间为2.14%-5.94%,固定利率贷款利率为3.5%-7.74%,一般低于联邦学生贷款利率。SoFi根据学生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消费记录等为学生提供个人应应享受的贷款额度、利率水平和偿付周期及金额等。

(四)为毕业生做再贷款,减轻还款压力。2012-2013年,美国降低了联邦学生贷款利率,SoFi在学生贷款利率失去竞争力。但美国2006年-2011年积累大量的学生贷款存量。由于存量的学生贷款利率水平保持在6.8%左右,学生毕业后还款压力比较大。SoFi为毕业生提供“借新还旧”再贷款,可以为借款人提供一次性还清在校期限学生贷款的资金,申请人只需要在SoFi网站注册信息,SoFi会在一天内为其决定贷款利率,并在7天内替借款者还清学生贷款本息。据SoFi官网统计,SoFi至今未每位借款者平均节省利率支出9400美元。

一是以FICO信用分为基准进行风控。SoFi会根据学生的FICO信用得分,来决定贷款利率。FICO信用分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信用分。由于美国三大信用局都使用FICO信用分,每一份信用报告上都附有FICO信用分。它是美国 FairIsaac& Company的专有产品,FICO信用分由此得名。FICO信用分模型利用高达100万的大样本的数据,首先确定刻画消费者的信用、品德,以及支付能力的指标,再把各个指标分成若干个档次以及各个档次的得分,然后计算每个指标的加权,最后得到消费者的总得分。

二是不断更新学生贷款的风险评级方法。2016年初,SoFi宣布未来将放弃使用FICO评分,可能会采用就业历史、负债偿还记录和每月现金净流量作为学生贷款主要风险评级标准。

三是为失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暂停还款服务。任何SoFi的借款者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就业咨询和帮助找工作服务。如果借款人失业,SoFi就会帮助借款人安排面试。SoFi认为为失业的借款人找工作,比粗暴催收更有效率,节约资金成本,提升客户粘度。如果学生毕业后处于失业期间,可凭联邦失业有效凭证暂停还款,等学生找到新的工作后重新启动还款进程。

(六)依靠资产证券化获得低成本资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社会公众对评级公司的评级持怀疑态度导致评级工作变的更加谨慎,许多产品难以拿到信用评级导致资本市场发展受阻。SoFi利用时机,将持有的优质学生贷款打包成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变现卖出,目前SoFi 80%以上的资金来自于资产证券化(剩余20%来自于合格投资者)。截止2015年12月,SoFi已经通过七次资产证券化获得资金24亿美元,并顺利得到世界第四评级公司DBRS的AAA评级。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要低于合格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保证了SoFi可以为借款者提供低利率的贷款产品.三、对我国发展校园网贷的借鉴意义

(一)引导校园网贷平台选择合适的借款学生群体。当前我国校园网贷从著名高校到一般的地方性高校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一般性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陷入过度消费陷阱,且就业后收入水平一般,难以承担高额还款。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校园网贷平台的引导,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结合考虑学生的自身还款能力,提供合适的贷款金额与利率,防止出现不区分著名高校还是一般院校“一窝蜂”涌入乱象.如:目前国内著名校园网贷平台靠谱鸟,贷款对象仅限于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211院校,学生本人和校友的信用情况将成为校园网贷大数据关注的对象。

(二)对学生采取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措施和完善的市场风险控制措施.据国内多家互联网网站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多数校园网贷年利率水平保持10%-20%,有的甚至达20%以上,并且附有高额的违约惩罚措施,高利率和高违约惩罚使得学生难以承受。校园网贷平台相关监管部门应引导校园网贷平台学习SoFi市场化利率定价措施,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市场化的利率和违约惩罚措施,降低学生的财务负担.同时应该引入校园网贷风控体质,应当根据学生所在院校、品德、家庭条件、学校成绩等给予学生相应的基础信用得分,将学生的信用得分作为放款的参考标准之一,同时将校方引入到校园网贷审核体系,将校方的审核意见作为向学生放贷的重要参考。

(三)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培训,提升学生还款能力。校园网贷平台应加大对学生应用校园网贷资金的引导力度,使学生意识到利用网贷资金的目的是更好的完成学业和合理的生活预消费,而不是进行超越个人还款能力的过度消费。校园网贷平台应借鉴SoFi平台的就业救助模式,提供无偿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引导借款学生更好的就业,提升其还款能力。对于暂时失去还款能力的学生或者暂时失业的毕业生,采取暂停还款等救助措施,防止学生因“利滚利”而陷入债务泥潭,甚至发生极端情况。

校园贷莫要变成校园害主题班会 篇5

15计算机网络2班

会议时间:2016年12月5日 会议地点:创新二

参加会议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会议目的: 希望通过这节班会,让学生了解“校园贷”,认识“校园贷”的危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会议内容:

一:校园网贷和高利贷有什么区别

小王(化名)贷款7000元,期限6个月,利息477元表面上半年利息是6.81%。但实际上由于要扣除420元手续费,700元押金,实际到手的只有5880元。但是还款还是要按照7000元来算。

通过计算:

如果不预期,他的半年贷款费率为15.3%,年费率为30.6%。如果逾期半年费率为27.2%,年费率为54.4%。

这已经远远超过的国家规定的民间贷款法律法规。所以,校园网贷与高利贷的区别就只有,一个是利用国家法律漏洞光明正大的放贷,一个是偷偷的,黑暗的放贷。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毒害我们。

二:为何身陷校园贷

1、刚开始小贷小还,总是能还清。就觉得自己可以贷款大点,心中无畏惧,无警惕性。导致贷款金额越来越大到了自己无法还清的地步。

2、贷款赌博。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贷款者都是贷款赌博。而却赌博市场上有8成的人是大学生。个个都是身负巨债。

3、因为某些次贷款,导至父母给的每月生活费不够还贷款。又不敢跟父母说。以至于走上了以贷还贷的道路。孰不知这是另一个深渊。

4、帮朋友借贷。一般深陷网贷的人,往往都走到了没有平台可贷的时候,各个贷款公司又是死命的催。这时候他们就会让身边的朋友帮贷款。并许下种种承诺。

三:遇到网贷应该怎么办

1、心中有网贷的想法的。

2、已经开始网贷的。

已经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要及时跟父母坦白。把贷款还完。并且从此收手。

3、已经深陷网贷的。

已经在踏入鬼门关了。要尽快跟父母坦白。并且交代清楚。切不可以贷还贷。若还是贷款赌博的。不管你现在是赚了还是亏了(都贷款赌博了,怎么可能还是赚)。十赌九个输,还有一个是托。所以千万不要想着“再来一次,也许我就连本钱都回了呢?”这种想法是天真的,不可取的。跟父母坦白。还完贷款,同时还要戒毒!

4、身边朋友网贷的。

要及时拉朋友一把,帮他脱离网贷。但却不可相信他说的借钱还贷就不再贷款。要汇报辅导员,一起做思想工作。并且跟他的家里面人说。让他真正的脱离网贷。四:思想工作

班主任班主任清查班里的同学是否有网贷,或者有网贷的念头。为其做思想工作。

会议总结:

开展校园贷调查报告 篇6

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以来,此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他们直言“大学生的分期消费市场潜力大、利润厚”,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之前网上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引起的一个极端案例。

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识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153组数据,其中男生占55.84%,女生占44.1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可以代表真实数据比。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二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数据足以代表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

关键词:网络贷款自杀欺骗分析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12月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对P2P取消了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如下: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但是近年,校园贷款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如校园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此,我们将就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正文及结果见附件。并依据此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给当今大学生贷款提出实质性建议,减少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款自杀事件。

二、调查方法

我们计划于网络发出问卷调查,并鼓励身边同学进行阅读填写,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今大学生小雨网络贷款情况,并依次给出建议。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历时16天,大致情况安排如下:

⒈5月1日小组开会讨论,得出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并安排小组成员分工。

⒉5月2日小组开始撰写问卷调查,于5月5日结束。期间开了一次会讨论问卷调查,各小组成员开始搜集资料并汇总。

⒊5月5日开始搜集问卷调查数据,此次一共搜集了4天,于5月9日停止搜集,一共搜集到了159份调查数据。

⒋5月10日开始分工写调查报告和PPT,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最终完善调查报告和PPT。

⒌5月13日小组再次开会,根据已完成的调查报告和PPT,讨论调查报告和PPT细节,完善调查报告和PPT。5月15日完成调查报告,5月16日完成PPT。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探究校园网贷现状及规范方法 篇7

1 校园网贷的现状

目前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网贷方式有:一是大型电商平台, 并不是只针对大学生群体, 此类服务对学生的消费能力有一定的审核, 比如必须提供银行卡账号、分析消费记录等。二是小型分期购物平台, 三是单纯的贷款平台。后两类对学生的消费能力审核不严, 只需要提供个人身份学籍信息, 就能买到物品或者贷到款。相比第一种, 后两种的利息、服务费、违约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收费要更高。

2 校园网贷盛行背后的原因

2.1 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匮乏

学生处在集体生活当中, 流行性文化的传播会以爆炸式速度在学生中推广。但是大学生面对诱惑和冲动的理性克制力较差, 在社会和同学的广告轰炸中, 部分同学建立了“奢侈消费”“从众消费”“超前消费”的不良消费观, 比如苹果手机的流行、高档衣物的攀比等等。在校学生在理财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十分匮乏。部分同学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帮助别人贷款, 结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债务。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担付得起债务责任, 结果借的时候很爽快, 花的时候很潇洒, 还的时候很艰难。

2.2 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合同陷阱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网贷平台为了快速占据校园市场, 在宣传的时候打着“快速、无息、便捷”的旗号却刻意的隐瞒网贷的高风险、高违约金,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攀比和冲动消费。此外, 有些公司与学生签订的合同上不写清楚年利息, 而是用日利息、月利息的概念标注, 还有的标注为无息贷款, 实际上在一定时间内无息。大部分学生不会注意合同的内容, 这些合同陷阱也是校园网贷乱象横生的原因之一。

2.3 校园管理漏洞

在面对校园网贷这一新兴事物的时候, 部分学校没有预见到网贷的危害性, 让网络借贷的宣传广告进入校园大肆宣传。目前根据各高校发布的措施看, 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防范教育, 设立了相关的监察机制和处理措施。但因为高校是一个亚社会, 社会信息的涌入难以杜绝, 有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对于老师说的话又不愿意主动接受, 所以这个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

2.4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校园网贷属于新兴事物, 故各项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 监管部门也没明确。因为把关不严, 所以校园网贷就容易出现宣传时的夸大其词、后续催债的不法行为等等。校园网贷的经营过程中, 也缺乏各部门的监管, 没有明确主体责任的管理很容易混乱, 这也是校园网贷造成恶性事件的原因之一。

3 如何有效地规范校园网贷

3.1 高校尽到监督和教育职责

高校应该严格控制网贷广告在校园内的传播,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张贴的小广告, 做到一发现就清理,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校园氛围。同时高校要建立学生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学生的异常行为, 包括贫困家庭学生的过度消费如:赌博、购买奢侈品、频繁吃请等现象要保持警惕。除了管, 还要教。高校要加强思想教育。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或者在新生入校时组织相关的活动, 比如“大学生该不该超前消费?”“如何正确理财消费”等主题班会。

3.2 家长加强和孩子的沟通

在很多校园网贷引起的恶性事件中, 家长多数表态自己并不知情, 但是这并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更有甚者, 明知孩子负债累累, 由于对孩子的溺爱, 同时害怕影响孩子的名声学业, 却不及时告知校方, 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因此, 家长的配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3 网贷平台严格贷款审批标准

目前网贷平台为了快速占据市场, 在贷款或者分期的审核上普遍不够严格, 这其实是饮鸩止渴。校园网贷平台应该自我约束, 对于学生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 对于学生借款的原因进行审核, 对于正当理由比如升学学费、自主创业、培训学习等要给予支持, 对于不正当理由的奢侈消费要坚决说不。

3.4 政府健全网贷制度

网络贷款这个行业涉及多个部门联合管理, 应该尽快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今年4月份, 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1】。各种政策的出台, 标志着各部门、学校、社会对校园网贷的关注度提高, 这是一个好现象, 校园网贷市场的规范化仍然在路上。

3.5 国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校园网贷虽然披着网络的外衣, 归根到底也是信用贷款的一种, 目前出现的相关问题其实在社会上的各类民间贷款中早已出现, 只不过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才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国家征信体系的建立还在路上, 随着社会发展, 必须要加快完善脚步。

校园网贷有其好的一面, 填补了学生的相关市场需求, 但是因为盲目推广、把控不严, 现在的情况是弊大于利。在催缴还款的过程中采用恐吓、威胁、电话轰炸等不法手段, 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社会安定。因此各项管理和制度建设要迅速跟上, 让这匹脱缰的野马尽快的回归正确的轨道, 形成有序、合法的校园网贷市场, 真正造福学生。

参考文献

[1]孔维琛.校园消费金融亟待规范[J].中国经济信息, 2016.

[2]崔泰然.加强诚信建设的新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5.

校园贷玩家退场,谁的“锅”? 篇8

9月5日,趣店集团(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宣布已于今年早些时间暂停了校园地推业务,此后将专注于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退出校园分期市场。事实上,8月19日,趣分期已经开始了疯狂裁员,有匿名用户在《脉脉》上透露,“一夜之间开掉了所有校园BD”。而就在一个月前,这家公司刚刚宣布完成了首期约30亿元人民币的Pre-IPO系列融资。

着手转型的,还不只是趣分期。9月27日,名校贷也召开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将进军白领市场,为高学历年轻群体提供微创业和消费借贷服务。名校贷CEO曾庆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名校贷去年就在酝酿进入校园后市场,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尝试。随着今年十几万名校贷用户毕业,它将正式拓展白领人群。

无独有偶,佰仟金融也对学生分期业务保持谨慎,并低调下线了此类业务。10月初,我来贷也宣布于2016年10月12日零点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地通道。此外,分期乐和优分期等校园贷平台也相继宣布转型白领市场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尽管各大校园贷平台的说法都很冠冕堂皇,但都不可否认它们在校园市场的功败垂成。此前被鼓吹的校园金融市场,如今成为了伤心地,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被高估的校园市场

校园市场究竟有多大的魔力?每当我们谈到校园市场,都会提到学生群体人数众多且相对集中,有眼界有大把闲散时间,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新创意和新产品的试验田。然而,大家往往都会忽视学生群体的经济状况。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有3 000万左右,其中有超过80%的人资金短缺,估算消费信贷市场超过4 000亿元人民币。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个潜力颇大的市场,但细想下来其实不然。资金短缺意味着缺钱,但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来源—资金缺口难以在短期内被弥补。而对于校园贷平台来说,除了本金还有利息。很显然,即便是有很多学生群体有消费的欲望,有借钱的需求,但是大多数却不具备大额消费后的还款能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大学生在冲动借钱消费之后无法按时还款,并由此引发了多起大学生欠款跳楼、遭非法拘禁、女大学生援贷和裸贷事件。换言之,校园贷可以做起来业务量,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坏账,以及各种由此滋生的社会问题。

校园贷自己的“锅”

如今看来,在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的时候,各个校园贷平台自己也挖了不少“坑”。

校园推广该怎么做?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在学校“繁华路段”上的电信运营商的横幅和摊位了。没错,校园推广目前最流行的就是地推。趣分期CEO罗敏本就是做地推出身,在校园市场他们更是做了大量的地推工作,大量招聘校园BD,员工数最高扩张到了3 000人。为了尽快瓜分市场,趣分期还开始了疯狂的烧钱模式。据罗敏本人透露,趣分期是“业内第一个发起价格战的公司”—直接将当时的年化利率砍掉了一半。

然而,在不断做大规模和业绩的同时,校园贷平台的风控系统却并不完善。而且在激烈的校园竞争中,基层员工为了获取业务量经常出现执行阶段的走样,过度贷款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大学生平台本身的特性,线上大数据给风控管理提供的参考价值有限。而在线下审核资料时,经常出现虚报、假报材料的情况。业务员对于消费者信息的真实性并未进行严格核实,甚至还会主动帮其伪造信息。甚至有些放贷者会绕过这些校园贷平台,直接在QQ群招揽生意,并通过借贷宝等平台进行放款,要求提供的材料仅是拍一张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在本文发稿时,就有“大学生借18名同学的名义贷款欠债50多万元人民币,无奈休学打工还债”的新闻曝出。而宣布转型之后的趣分期,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风控上的巨大漏洞,目前已改用芝麻信用分来解决风控问题。

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在这些满身是“坑”的校园贷平台之外,他们其实还有更好的贷款选择—互联网巨头。无论是支付宝还是京东,其实都针对校园平台推出了相应的分期消费产品,大学生群体可以直接在这些平台上购买目标商品。反过来,这些平台也有自己完整的风控体系,具体执行也更加规范,少有出现恶意追债和裸贷等情况。这也让校园贷平台的存在必要性进一步被降低。

校园网贷英文作文 篇9

Emerging from the picture is a funny but enlightening scene that a college student is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campus network lending. The public is astonished by the uncomfortable truth revealed by this cartoon. Simple as the picture is, the author intends to convey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meaning than what we may sense at the first glance.

The author sends us a clear message via this drawing that campus network lending has become a kind of new financial fraud, which has severely damaged students’ economic interests and caused their property losses. China has experienced an increase in online fraud,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campus network lending, in the past one year, a report published by online security company.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may b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progres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t provides a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for some companies to do business on campus, the goood firm as well as the bad one. Secondly, All men are vanity, some students can’t resist temptation of vanity to pursuit luxury consumption, which is often more than they can afford. When they can’t afford them, they constantly ask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for help, then they fall into the trap of campus network lending unconsciously.

Situation being so serious, it is high time that certain measures of efficiency were taken to tackle the problem. For one thing, our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on the development network lending. For another th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ultivate rational consumption awareness. Only in a rational and healthy atmosphere can we enjoy the benefits of Internet to the uttermost.

校园网贷风险告知书 篇1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网络借贷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潜藏其中的风险也急剧增大。

 什么是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主要类型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peer to peer)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

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培训和创业,如投投贷、培训贷、名校贷等; 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校园贷有四大特点:

1.借贷人在校大学生居多,对校园贷的风险认知缺乏;

2.开始借贷金额不高,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3.经常采用非正常手段的催逼还款,例如:裸照曝光、电话威胁等; 4.在学生无力还款时,找到学生家长及亲友出面还款。

 校园贷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校园贷能够缓解学生短期的资金需求,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并无固定收入,透支消费的便利容易形成消费惯性,造成学生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 如何对待校园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国家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4.谨慎选择借贷服务机构。现阶段,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已阅读上述内容,对校园贷的风险已了解。

学生本人签字:

系(院)班

年 月 日

校园网贷乱象丛生应当暂停 篇11

大学生群体一向被看作消费市场的香饽饽。这不是因为大学生有钱,而是多数家长往往经不住子女的索求,予取予求。许多大学新生还没到大学报到,家长就把智能手机、笔记本等全给配齐了。如今,如果大学生自己有了一种路径,可以不经过家长而直接、轻易地拿到钱,恐怕不少人都禁不住这种诱惑。当然,这些网贷平台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傻子,其敢于这么做,就在于他们很清楚,大学生的背后是家长,子女还不起钱,最终家长会来埋单。

只不过,这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难免发生失控现象。眼下,许多网贷平台直接打出“校园贷”等名目,向大学生兜售贷款。然而,大学生不仅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往往也没有多少自制能力。消费是个无底洞,买买买就成了剁手党。对一个借贷平台来讲,借给一个大学生的金额可能有限,但如果一个大学生通过多家平台借款,就难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沦落成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网贷平台业务员为了业绩,也可能选择性地忽视这些潜在风险,让大学生去承受悲剧后果。

类似问题在以往就曾发生过。有一段时间,银行信用卡部门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对象,大力推广校园信用卡,导致学生“被办理”信用卡,或过度消费、无力偿还债务。在这背景下,监管部门下文要求银行逐步退出学生信用卡市场。相对于银行机构,网贷平台更加野蛮生长。大量P2P网贷平台存在不规范和违规之处,有些平台要么是已经“跑路”,要么是即将“跑路”。更关键的是,针对网贷平台的监管细则至今尚未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目前对校园网贷的监管,可能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

上一篇:七年级生物教学心得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