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

2024-08-18

校园网贷(精选11篇)

校园网贷 篇1

人们高频次的进行网络购物、理财、沟通、投资、学习等等行为, 近两年一个新名词悄然在高校中流行, 它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造成了很多轰动一时的恶性事件。各高校纷纷对大学生进行宣传理性消费、严禁网贷的教育活动, 但是校园网贷在校内仍然屡禁不止,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铤而走险进行网上贷款, 只是在数目上有所减少, 分期付款等现象仍然非常流行。如何有效的约束校园网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校园网贷的现状

目前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网贷方式有:一是大型电商平台, 并不是只针对大学生群体, 此类服务对学生的消费能力有一定的审核, 比如必须提供银行卡账号、分析消费记录等。二是小型分期购物平台, 三是单纯的贷款平台。后两类对学生的消费能力审核不严, 只需要提供个人身份学籍信息, 就能买到物品或者贷到款。相比第一种, 后两种的利息、服务费、违约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收费要更高。

2 校园网贷盛行背后的原因

2.1 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匮乏

学生处在集体生活当中, 流行性文化的传播会以爆炸式速度在学生中推广。但是大学生面对诱惑和冲动的理性克制力较差, 在社会和同学的广告轰炸中, 部分同学建立了“奢侈消费”“从众消费”“超前消费”的不良消费观, 比如苹果手机的流行、高档衣物的攀比等等。在校学生在理财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十分匮乏。部分同学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帮助别人贷款, 结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债务。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担付得起债务责任, 结果借的时候很爽快, 花的时候很潇洒, 还的时候很艰难。

2.2 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合同陷阱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网贷平台为了快速占据校园市场, 在宣传的时候打着“快速、无息、便捷”的旗号却刻意的隐瞒网贷的高风险、高违约金,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攀比和冲动消费。此外, 有些公司与学生签订的合同上不写清楚年利息, 而是用日利息、月利息的概念标注, 还有的标注为无息贷款, 实际上在一定时间内无息。大部分学生不会注意合同的内容, 这些合同陷阱也是校园网贷乱象横生的原因之一。

2.3 校园管理漏洞

在面对校园网贷这一新兴事物的时候, 部分学校没有预见到网贷的危害性, 让网络借贷的宣传广告进入校园大肆宣传。目前根据各高校发布的措施看, 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防范教育, 设立了相关的监察机制和处理措施。但因为高校是一个亚社会, 社会信息的涌入难以杜绝, 有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对于老师说的话又不愿意主动接受, 所以这个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

2.4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校园网贷属于新兴事物, 故各项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 监管部门也没明确。因为把关不严, 所以校园网贷就容易出现宣传时的夸大其词、后续催债的不法行为等等。校园网贷的经营过程中, 也缺乏各部门的监管, 没有明确主体责任的管理很容易混乱, 这也是校园网贷造成恶性事件的原因之一。

3 如何有效地规范校园网贷

3.1 高校尽到监督和教育职责

高校应该严格控制网贷广告在校园内的传播,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张贴的小广告, 做到一发现就清理,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校园氛围。同时高校要建立学生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学生的异常行为, 包括贫困家庭学生的过度消费如:赌博、购买奢侈品、频繁吃请等现象要保持警惕。除了管, 还要教。高校要加强思想教育。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或者在新生入校时组织相关的活动, 比如“大学生该不该超前消费?”“如何正确理财消费”等主题班会。

3.2 家长加强和孩子的沟通

在很多校园网贷引起的恶性事件中, 家长多数表态自己并不知情, 但是这并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更有甚者, 明知孩子负债累累, 由于对孩子的溺爱, 同时害怕影响孩子的名声学业, 却不及时告知校方, 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因此, 家长的配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3 网贷平台严格贷款审批标准

目前网贷平台为了快速占据市场, 在贷款或者分期的审核上普遍不够严格, 这其实是饮鸩止渴。校园网贷平台应该自我约束, 对于学生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 对于学生借款的原因进行审核, 对于正当理由比如升学学费、自主创业、培训学习等要给予支持, 对于不正当理由的奢侈消费要坚决说不。

3.4 政府健全网贷制度

网络贷款这个行业涉及多个部门联合管理, 应该尽快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今年4月份, 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1】。各种政策的出台, 标志着各部门、学校、社会对校园网贷的关注度提高, 这是一个好现象, 校园网贷市场的规范化仍然在路上。

3.5 国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校园网贷虽然披着网络的外衣, 归根到底也是信用贷款的一种, 目前出现的相关问题其实在社会上的各类民间贷款中早已出现, 只不过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才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国家征信体系的建立还在路上, 随着社会发展, 必须要加快完善脚步。

校园网贷有其好的一面, 填补了学生的相关市场需求, 但是因为盲目推广、把控不严, 现在的情况是弊大于利。在催缴还款的过程中采用恐吓、威胁、电话轰炸等不法手段, 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社会安定。因此各项管理和制度建设要迅速跟上, 让这匹脱缰的野马尽快的回归正确的轨道, 形成有序、合法的校园网贷市场, 真正造福学生。

参考文献

[1]孔维琛.校园消费金融亟待规范[J].中国经济信息, 2016.

[2]崔泰然.加强诚信建设的新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5.

[3]吴思琼.P2P网络借贷平台准入门槛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年34期.

校园网贷 篇2

济南应用技术学校联合高铁系学前系多个班级于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晚19:00在阶梯教室举行了一场以:拒绝校园网贷,我先行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的起因是因为个别班主任走访大学校园时,参观各个系部宣传展板所受启发。为此笔者认为对于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中专学生而言,防范意识的增强尤为重要。

在班会过程中,以ppt的形式讲解了如今“校园网贷”的多样性,并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弊端和危害性。通过对一些关于“校园网贷”的实例进行展示、分析,让大家明白了网贷业务最终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掉入不良校园借贷陷阱,与自身生活阅历缺乏、金融知识缺乏有着直接关系。此前的采访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对基本的金融常识不了解,掉入各式各样的借贷陷阱。通过各类班会以法律法规金融知识贯穿班会,帮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发展前沿动态,掌握逾期滞纳金、违约金、单利与复利等基本金融常识。尤其在重要节庆日、购物狂欢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金融、网络安全宣讲活动,增强学生金融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

面对各种违规的网贷平台,如何保护好学生自身的安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

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5.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校园网贷乱象丛生应当暂停 篇3

大学生群体一向被看作消费市场的香饽饽。这不是因为大学生有钱,而是多数家长往往经不住子女的索求,予取予求。许多大学新生还没到大学报到,家长就把智能手机、笔记本等全给配齐了。如今,如果大学生自己有了一种路径,可以不经过家长而直接、轻易地拿到钱,恐怕不少人都禁不住这种诱惑。当然,这些网贷平台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傻子,其敢于这么做,就在于他们很清楚,大学生的背后是家长,子女还不起钱,最终家长会来埋单。

只不过,这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难免发生失控现象。眼下,许多网贷平台直接打出“校园贷”等名目,向大学生兜售贷款。然而,大学生不仅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往往也没有多少自制能力。消费是个无底洞,买买买就成了剁手党。对一个借贷平台来讲,借给一个大学生的金额可能有限,但如果一个大学生通过多家平台借款,就难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沦落成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网贷平台业务员为了业绩,也可能选择性地忽视这些潜在风险,让大学生去承受悲剧后果。

类似问题在以往就曾发生过。有一段时间,银行信用卡部门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对象,大力推广校园信用卡,导致学生“被办理”信用卡,或过度消费、无力偿还债务。在这背景下,监管部门下文要求银行逐步退出学生信用卡市场。相对于银行机构,网贷平台更加野蛮生长。大量P2P网贷平台存在不规范和违规之处,有些平台要么是已经“跑路”,要么是即将“跑路”。更关键的是,针对网贷平台的监管细则至今尚未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目前对校园网贷的监管,可能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

校园网贷 篇4

一、“校园贷”的弊端和缺陷

一是大学生是市场中同时具备消费意愿强但消费能力弱这一反差特点的群体。因此很多金融机构把目标用户定位在他们身上,但作为信贷用户,大学生又具有没有独立还款能力,自控能力弱,缺乏信用和契约意识等问题。这就需要“校园贷”服务提供者在产品设计环节预测出用户的信用预期,淘汰违约预期高的部分人。但目前大部分“校园贷”都只需要用户提供无差别的证件“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等,几乎不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对用户的信用预期进行甄别。二是消费场景缺陷。目前大多数“校园贷”由于盲目追求业务增长,对用户和消费场景的审核非常粗陋。据统计,目前“校园贷”的逾期和坏账中,有超过三成是因为身份被冒用进行借贷而导致的纠纷。三是“校园贷”不光有对大学生消费提供分期的服务,还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现金贷款的服务。无担保、无抵押,能够直接贷到上万现金随你往哪儿花,这看起来仿佛是天上掉的馅饼。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若出现无力还款的情况,则会一步步走入被设计好的陷阱中。

二、应对“校园贷”陷阱的措施

针对高发的“校园贷”案件,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实时预警、应对处置机制。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各方要及时提醒风险,及时预警。更重要的是要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有关部门应该对平台加强监管,借贷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要承担责任。”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于校园贷款中的“裸条借贷”问题表示,“我们鼓励全社会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对失信行为的惩戒要做到依法依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明确的惩戒措施分为强制性措施和推荐性措施,但两种措施分别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或政策依据。对于校园贷乱象,“也必须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进行,如果他们(催款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他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进行投诉,通过政府的监管部门进行惩戒。”信用建设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这样信用建设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具体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国家对不良网络借贷机构的监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要加强对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开展虚假宣传、误导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网络借贷机构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对借款人资格审查不严等行为加强监管和风险提示。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高校要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重点关注有贷款倾向的学生,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二)加强对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关心关注学生消费心理,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帮助学生科学制定消费计划,结合实际,量入为出。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金融安全知识普及的力度。

大力普及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加强与银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的力度。

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切实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扩大资助范围,保障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

(五)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引导广大金融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理念,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对失信行为的道德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失信主体的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辨别能力差等原因,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再加上不文明、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很容易走进“校园贷”的陷阱不能自拔,严重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破坏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氛围。因此大学生要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校园贷”陷阱,养成文明、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维护和谐校园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超前和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无法自拔,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不良诱惑,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园贷,不良诱惑陷阱,学生合法权益,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6

[3]吴兴富.和谐校园构建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校园网贷风险告知书 篇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网络借贷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潜藏其中的风险也急剧增大。

 什么是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主要类型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peer to peer)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

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培训和创业,如投投贷、培训贷、名校贷等; 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校园贷有四大特点:

1.借贷人在校大学生居多,对校园贷的风险认知缺乏;

2.开始借贷金额不高,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3.经常采用非正常手段的催逼还款,例如:裸照曝光、电话威胁等; 4.在学生无力还款时,找到学生家长及亲友出面还款。

 校园贷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校园贷能够缓解学生短期的资金需求,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并无固定收入,透支消费的便利容易形成消费惯性,造成学生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 如何对待校园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国家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4.谨慎选择借贷服务机构。现阶段,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已阅读上述内容,对校园贷的风险已了解。

学生本人签字:

系(院)班

年 月 日

校园贷与夸张贴现 篇6

我们要谈的可不是苹果手机有多炫,而是先来谈谈我们的大脑构造。在我们的大脑的前脑岛有一个称为“伏隔核(accumbensnucleus)”的区域,这是和大脑愉悦中心有关的区域,比方说女神约你去看电影,你在体育比赛中赢了对方等等,你的这个区域都会释放多巴胺让你兴奋起来。

你的“伏隔核”区域已经派发出“你将获得一部新款苹果手机”的奖励,你迫不及待去拨打消费贷款的咨询电话现在,你把新款手机捧在手上了,不过接下来你得陷入长期的还贷痛苦中,你这时发现,什么“零利息,零手续费”都是浮云。据网贷之家2015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純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 10%~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

是否选择贷款这可是个行为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将这种贷款消费行为称为“跨期选择”,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不同时期的成本和收益。

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在1981年做过一次研究,他让受试者选择:是今天立刻领到15美元,还是以后领到一笔更高的钱?如果要他们一个月、一年或十年才能兑现,这笔钱分别应该多少才合理。这个答案的平均数字是:等一个月需20美元,等一年是50美元,若等十年则要100美元。这也意味着一个月期限的年折现率是 345%,一年期限是 120%,十年期限是19%。

从理论上说,当人们在预期金钱收入但尚未得到的时候,他们能够理性地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规划。然而经济学家们发现,这一推理是有缺陷的,他们指出,尽管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符合理性选择,但是当钱真来到的时候,人们的意志便崩溃了,钱往往立即被花掉。因此,经济学家把人和金钱之间这一反常现象,称之为“夸张贴现”。

在泰勒的另一个试验中,他让受测试者选择:你愿意今天获得20美元,还是一个星期后获得22美元。试验的结果是大多数人会选择今天的20美元。换句话说,人们更倾向于立刻拿到钱并把它花掉。

传统的“经济人”假定每个人都具有无限意志力追求效用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人们虽然知道什么是最优,却因为意志力方面的原因而无法选择最优,往往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做出选择。比如,当下吸烟的享受和未来健康的冲突,当下使用贷款购买新款手机、电脑和未来财务健康的冲突,事实证明,人们往往会做出短视的选择,更注重及时的享受。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并非人人都没有规划,不能自我克制。经济学家把这种自控力称为“延迟享乐”。他们发现,在对各种动物进行的延迟享乐研究中,大脑皮层越发达的动物,把及时享乐变成将来奖励的能力也越强。试验证明,老鼠延迟享受的时限极为短暂,狗稍长,灵长类动物更长。所有的动物延迟享受的时限,都只能用秒或者分来衡量,但人类却可以维持数年。

也就是说,能克制当前诱惑、权衡全局的人,意味着他的大脑比较发达。因为,延迟享乐意味着理性认知足以战胜情绪冲动,这就需要大面积的大脑皮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人的大脑在处理问题时有两套系统,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

卡尼曼在回答为什么 63%的直觉型受试者说,他们宁愿这个月拿到 3400美元,也不愿下个月拿 3800美元,这些人是通过系统 1来考虑这个问题,也就靠着冲动、凭直觉。而另一部分人用大脑思考得比别人更多。这种能力,我们也称之为“理性”。

不计后果的使用贷款满足当下的欲望,这是我们的本能在作祟,大脑的伏隔核催促你享受当下。这也许是人类进化机制的“残余物”,我们的原始祖先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更在意当下。然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还进化出一种叫做“理性”的珍贵东西。所以,在你决定是否使用校园贷的时候,最好用理性多思考一下。

校园网贷 篇7

一、“校园网贷”在高校的传播与“贷款”现状

高校校园里, “零首付”、“零利息”、“分期贷”、“扫一扫就能轻松迅速贷款”等极具诱惑的字眼随处可见。各大网贷平台, 为争夺大学生信贷市场用尽心机。梳理这些广告平台发现, 大学生贷款平台主要分为:P2P贷款和分期购物平台。其中P2P贷款以现金贷款为主, 分期购物为实物分期付款为主。

2015年9月北京宜信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简称致诚征信) 和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火种计划———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通过调查全国252所高校, 近5万名大学生得出:“8.77%的大学生在资金短缺时候会使用贷款获得资金, 网络贷款占比近50%。”我们通过百度搜索“校园网贷”可出现相关结果约为1820000个。知名度较高的有“名校贷”、“爱学贷”、“趣分期”等等。

截至2016年4月16日20:00, 某“校园网贷”官网显示, 在此平台申请贷款的学生达898271人。贷款申请人学校覆盖了各类大中专院校, 学生贷款金额在1100—25000元之间。申请贷款的原因统计分别为: (微) 创业52%、培训16%、应急周转16%、就业16%、旅行16%、其他16%。

二、“校园网贷”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1. 学生不明网贷背后的风险。

“校园网贷”实行“低门槛”。手机扫一扫, 下载APP, 只需一张身份证和学生证, 把个人身份信息和学籍信息在线上提交, 通过简单审核便可在短期内得到网络贷款。流程为四个步骤:注册及信息验证、借款申请、获取额度完善资料、视频签约。贷款额度为1000—50000元之间不等, 可分3、12、24、36个月不同周期还款, 贷款月利率为0.99%—1.49%。我们以“某校贷”贷款10000元为例, 采用24个月分期等额本息还款。其中学生需要支付“手续费”或“服务费”2000元, 每月还款515.68, 诺逾期付款手续费勿退。综合得知, 正常还款共需还12376.32元, 利息共为2376.32元。以此推算年利率应该在21.4%、月利率1.78%, 远高于其宣传的月利率0.99%。以趣分期购物平台苹果6S (64G, 金色) 为例, 京东报价为5488元, 趣分期报价为5688。分期12期免手续费, 24期则为6291.18 (含服务费) , 高出正常价格803.18元。因此, “校园网贷”并不是真的“零首付”、“零利率”, 逾期还款, 将面临“逾期费”、“催收费”等等各种隐藏收费。

2. 增加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给予的有限生活费。学生贷款之后, 面对高额的本金及利息费用, 在有限的生活费中经常发生逾期行为。“校园网贷”平台, 明知学生没有收入的来源, 缺乏还款能力, 难脱“陷阱”之嫌。致诚征信连续发布8期《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简析》共收集和整理了30576个借款逾期大学生的34161条有效逾期信息。经分析:逾期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几乎保持在4∶1, 年龄分布在21—25岁之间, 大学生拖欠还款现象严重。学生贷款之后, 生活补贴成了“坚强后盾”。一部分学生选择兼职打工, 一部分选择“拆东墙补西墙”———再通过一家网络平台贷款“以贷养贷”。在不同的“校园网贷”平台申请贷款, 最终入不敷出无法偿还。

3. 易引发学生心理危机, 导致贷款悲剧。

学生“校园网贷”贷款逾期后, 抱以侥幸逃脱心理逃避债务。平台联系学生本人, 督促尽快还款。其次与所在学校、老师及家人联系。轻则恐吓, 重则提起诉讼, 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使其行为暴露在同学、老师和家人面前。面对催款, 学生只有选择尽快填补空虚。因缺少信贷知识和信用意识, 一些学生通过更换手机号等简易的形式, 逃避“校园网贷”平台的追债, 最终导致信用的丧失。如河南某学院一名同学, 利用28位同学的私人信息在14个不同的“校园网贷”平台贷款近60万, 因无力偿选择跳楼轻生。“校园网贷”学生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悲剧, 也让同学背上巨额债务。

三、“校园网贷”给学生工作带来的启示

1. 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

高校学生工作者及时统计学生“校园网贷”的情况, 建立“网贷”学生数据库, 及时将“校园网贷”平台的利弊解析给学生。针对已经贷款或是已经逾期的学生, 通过家校衔接, 建立一个家—校—企合理规范的还贷流程, 将损失降到最低, 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脱由“校园网贷”带来的困惑。

大学生校园网贷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各类平台的广告海报宣传、网络宣传和寻找校内代理商 (人) 。加强校内宣传登记制度, 核实宣传内容, 对虚假宣传的信息进行过滤。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 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生态度, 理性看待物质金钱, 合理消费, 加大对学生从事各类活动的监管和引领。

2. 增强学生的财经意识,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校园网贷”现象折射出学生财经意识的缺乏。学生工作者, 在日常的管理中运用自身的社会经验及时更新学生应对社会事务的知识。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可以通过开设财务、经济法律法规、社会事务等公选课程, 普及学生的财经意识。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普及社会常识及法律法规。既能保证新网络宣传阵地的政治导向正确, 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社会知识的更新。辅导员要合理引导学生合理、正常的消费。

3. 加强学生的风险和诚信教育。

“校园网贷”现象在校园盛行, 反映了学生对消费的需求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反映出学生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缺乏。风险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所面临风险的认识和觉悟, 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 体现出大学生对风险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现有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生活环境优越, 生活条件充裕是他们的特点。因缺少经历挫折和困难, 导致辨别能力有限, 具备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很少, 风险意识薄弱, 需要学生工作者的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风险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风险, 风险与自身及社会的关系, 在风险来临之际, 能正确地判断并及时应对。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干部培训会等形式将风险意识教育传达给学生。在各类活动中,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风险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正确面对校内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外, 紧跟时代热点, 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让学生直观感受风险的存在, 积极培育大学生风险的忧患意识,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网贷”之后的逾期现象反映了学生诚信的缺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梦”的实现者和主力军, 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 “校园网贷”折射出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 对物质需求增涨, “网贷”、分期付款已经成为学生解决短期资金困难的重要途径, 同时给学生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逐步规范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增强学生的财经意识, 加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诚信教育。建立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有效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通过风险意识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规避风险,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EB/OL].http://epaper.ynet.com/html/2016-03/24/content_189272.htm?div=0 2016-03-24.

[2]赵艳波.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P2P校园网贷平台模式研究 篇8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迅猛, 因其投资门槛低、资金运转快, 投资理财手续便捷而且风险可控, 对本金有保障等优点, 更多的投资者愿意选择P2P网贷平台进行理财, 但是这种平台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比如借款人成本较高且不能保障P2P网站的真实性和借款人的信息安全等。我们所研究的P2P网贷发展的新模式———P2P校园网贷平台, 它与传统P2P平台不同的是, 老师和校友作为投资者, 不仅仅以资助的形式, 同时借款给一些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满足自己各个方面需求或者不想依靠父母的学生, 学生在毕业后以薪资乘上一定比例偿还给投资者。由于借款双方的身份特殊, 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很多传统P2P网贷平台具有的风险。

(一) 平台模式简介

P2P校园网贷平台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信贷的小额贷款形式, 与传统P2P网贷平台不同的是, 老师和校友作为投资者, 一些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满足自己各个方面需求或者不想依靠父母的学生作为借款人, 借款人在平台上发布资金需求的信息, 投资人看到信息后选择信任的借款人并通过平台看完成交易。平台负责对借款人进行审核, 评级, 并向借款者收取一定的交易费用。由于交易双方身份的特殊, 校友、老师可以给予借款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就业指导, 让学生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找到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 为还款做了保障。

(二) 校园网贷平台的特点

P2P校园贷款平台要针对校内学生与毕业校友, 校内老师, 由于借款双方身份的特殊, 可以规避传统P2P的一些缺点。

1. 个人信用风险低。

个人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人利用虚假身份信息作为借款人发出贷款请求, 待获取贷款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二是借款人身份信息是真实的, 但商业计划书是虚假的, 在计划书中宣称自己即将从事的商业活动能够提供足够的还款资金来源, 但背后可能是用于高消费, 其结果是不能及时偿付利息和本金, 使贷款人蒙受损失;三是借款人有可能借新债还旧债。当财务状况出现危机, 借款人可能通过P2P网络平台筹措资金填补资金缺口, 借款人如果处理不当, 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校园P2P网贷平台的借款双方都来自学校, 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双方交易不透明的风险;因为毕业的校友及教师对校内学生较为了解, 而且经验丰富, 对学生的未来也有较为准确的预测, 从而降低了投资的还债风险;平台的管理者在学习专业的金融理财, 期权期货等相关知识后, 会对该平台的实际运营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信用评估、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的确定, 从而规避了现行P2P网贷平台的不专业性及信用体制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

2. 保障了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如果P2P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监管还没有跟上的话, 各种钓鱼网站就可能趁虚而入, 发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 利用交公证费、先付利息等手段骗人。或者有人凭借贷款人的名义, 获取借款人的信息。

P2P校园网贷平台能够保证借款人信息的安全, 平台呈现的是每位投资者的信用等级等信息, 投资者或其他进入平台的人都无法看到投资者的详细信息。只有交易双方才能了解借款人的具体信息。

3. 第三方担保。

第三方担保是指P2P网贷平台与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 由第三方担保机构为投资者提供本金保障服务, 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担保, 降低了投资者和平台的风险。

二、借贷平台的投资盈利性研究

假设在高校内存在高校毕业生毕业薪资水平数据库, 在该数据库中记录下毕业生在毕业5年内的年薪水平, 同时记录了该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 评奖评优情况等详细信息, 以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通过该平台, 我们可以预测借款学生的毕业后五年内的预期薪资, 该预期薪资乘上一个既定比例就是投资者的预期投资回报, 也就是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期, 在此我们用折现现金流法计算借贷学生每月需要偿还的薪资比例。

进行该计算的假设条件有:假设学生在四年大学毕业后会参加工作。设借款学生在入学第n年所借资金为A, 计划毕业k年后 (工作k年内) 还清这笔借款。预期借款学生工作k年内每年的年薪分别为:R1、R2、…、Rk, 投资者期待的年化预期收益率为r, 需偿还的薪资比例为x%, 假设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所收取的服务费总和比率为f%, 设资金的无风险利率为υ。可以得到x%的计算公式为:

下面举例说明计算过程:设借款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所借资金为

10, 000元, 计划毕业三年后 (工作三年内) 还清这笔借款。预期借款学生工作三年内每年的年薪分别为:60, 000元、72, 000元、84, 000元, 投资者期待的年化预期收益率为12%, 需偿还的薪资比例为x%, 假设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所收取的服务费总和比率为5%, 设资金的无风险利率为6%。计算过程如下:

解得:x=7.32%。该结果说明工作第一年平均月薪5, 000元的情况下每月支付366元就可以偿付借款。在这种情况下, 如若借款学生的年薪高于预期值, 因为投资者按照月薪数额乘上一定比率作为每月的偿还额, 所以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回报。正因为有这种超额回报存在的可能, 使得投资者, 如同学校的老师等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习建议、就业建议等, 这些对借款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甚至薪资水平都会有促进作用。

三、P2P校园网贷平台安全性研究

通过信用认证机制、信息披露的方式、信息撮合的方式和第三方担保等方面, 对该网贷平台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从不同方面保障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资金安全。

(一) 信用认证机制

第一, 通过基本信息认证。平台通过身份证认证、视频认证、户口认证、学历认证、手机实名认证、淘宝和京东商家认证等方式对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进行认证, 并给予初次的信用等级评估。

第二, 通过线下二次认证。在借款人和投资者初步达成协议之后安排一次线下的面对面认证, 让投资人更多的了解借款人性格、学习和生活状态, 以此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二) 信息撮合

P2P网络借贷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因此交易信任主要体现为初始信任。投资者自身的信任倾向在初始信任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这也是影响交易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交易风险不但来自借款人 (违约) , 也来自交易平台 (倒闭) , 因此环境因素既包括借款人也包括借款平台, 投资者对借款人和借贷平台的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信任水平和交易行为。而我们校园P2P网贷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借款人是本校的大学生, 他们进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对借款人的信任, 因此也大大提升了项目匹配成功的概率。

(三) 第三方担保

平台通过与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 在达成借贷交易时按比例支付给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费用, 担保公司相应承担对这一交易的担保责任, 在借款人无法正常还款时, 由担保公司负责还款。在担保模式下, 担保公司经营的就是风险, 因此担保公司对风险的关注必然会对P2P平台公司在规范管理和项目风险控制上提出要求, 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所以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了坏账风险。

四、总结

本文对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模式研究基于多个假设的基础上, 我们假设在建立该平台的高校中存在记录毕业生在校情况和毕业薪资的数据库, 假设学生在得到这笔借款后不存在道德风险, 不会将资金用于异于初始目的的其他方面, 而是用于教育投资为自身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该校园P2P网贷平台让更多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满足自己各个方面需求或者不想依靠父母的学生有机会通过P2P校园网贷这个平台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进而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同时校友、老师可以给予借款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就业指导。学生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找到发展自己的机会;投资者作为理性经济人, 为取得更高的收益倾向于对借贷者进行学习、成长指导, 对借贷者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未来也更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收益。双方互惠互利。

按照现有的收入分配体系, 学历越高, 接受的教育越充分, 其个人在社会中获得较高回报的可能性就越大, 高端教育的投资从长期来看远大于其他各类金融产品。p2p网贷不仅满足了借款人对资金的需求, 让借款人过上想要的生活, 让更多致力于提高自身的个人实现低成本融资, 提升综合素质, 而且也让更多具有闲散资金的贷款人获得了比较客观的收益。这个行业的潜力不可估量, 也是未来投资人的一个优质投资渠道。

摘要:本文在分析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 国内外发展状况对比和优缺点的基础之上, 对于P2P在校园内的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介绍, 并且阐述了该校园内网贷平台是如何规避P2P传统网贷平台所带来的风险。之后, 从盈利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这种新模式的优点及对投资者的保障。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盈利性,安全性,P2P网贷平台概述

参考文献

[1]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经济导刊, 2012, Z3:61-62.

[2]雷舰.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监管对策[J].国际金融, 2014, 08:71-76.

[3]张广政.浅析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5, 05:12-13.

[4]张琛.中国P2P网贷行业的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4.

规范校园贷应成“新常态” 篇9

据8月3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继重庆之后,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昨日晚间发布《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是国内首份协会针对校园贷的规范通知,对校园贷提出了9项规定,其中包括审查借款用途,“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贷款”,学生借款必须获得家长或家属同意,严禁线下销售和校园代理,严禁裸照、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

点评:近年来,部分分期平台、P2P网贷、电商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针对学生群体大力发展校园网络借贷业务。没有还款来源、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学生,过去两年来却成了各家互联网平台争抢的客户。

在校园贷横行校园的背后,其引发的各类问题在今年集中爆发。校园贷的本意是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来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但由于监管不力、缺乏规则、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等种种原因,作为P2P蛮荒时代的产物之一,乱象丛生的校园贷对大学生竟从扶持变成压榨。

在校园贷的乱象中,低门槛,为学生提供超出其负荷能力的借款资金,助长学生过度消费;收费过高,造成学生负担,引发各类校园问题。这是校园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主要原因。

校园贷问题要区别对待精准监管 篇10

点评:考虑到涉“校园贷”案件的受害者均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经济尚未独立, 心理也比较脆弱, 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中低收入家庭, 几万元无法还上的贷款, 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意味着无法承受之重。媒体报道中, 就有数名大学生因为无法还贷走上绝路。

乱象之下, 校园贷成为众矢之的。有人提出要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 这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态度;也有一些人认为, 干脆一刀切地取缔校园贷, 这就有点因噎废食的意味了。对校园贷中的合法金融产品, 取缔于法无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出了问题首先要去解决问题, 过于简单粗暴则有懒政之嫌。

校园网贷 篇11

事发后,本刊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郑德幸的老家和所就读的学校,多方采访了他的亲人、朋友、同学,在众人眼中郑德幸21年短暂的人生,像是一枚硬币迥然不同的两面,他的悲剧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引人深思——

诀别之夜,毁灭赎罪

2016年3月9日,青岛阜新路一家酒店,一个年轻男孩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阜新路派出所民警发现死者的手机响个不停,警方很快确定他是河南省牧业经济学院的大二学生郑德幸,因冒用同学名义借贷欠下巨款无力归还,才选择自杀结束一切!

同时,千里之外的郑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学生宿舍内,几位男生的心情同样沉重。一个小时前,室友郑德幸在微信群里留下他人生最后几句话:“兄弟们,我就要跳了,再次对不起大家!就算我以后再有钱,再站起来,什么都没有了!过些日子大家联合起来告我诈骗,可以胜诉,这样你们都不用还钱了!”

第二天,郑德幸的父亲郑先桥赶往青岛,处理了儿子的身后事。2016年3月17日,本刊记者在郑州见到郑先桥,面色憔悴头发花白的他,谈到儿子仍难掩椎心泣血之痛……

郑先桥和妻子王惠珍,河南邓州市裴营乡花园村的普通农民。1995年7月,大儿子郑德幸出生,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成绩很不错。加上他性格开朗人缘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级班长。2014年高考,郑德幸发挥不佳,只考了481分。尽管如此,他仍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郑德幸填报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他说:“我学成之后要回来办个大养猪场,做一个像刘永好那样的企业家。”

很快,郑德幸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进入了校学生会。郑先桥与儿子通话,能感受到他如鱼得水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2015年春节,郑德幸回乡过年,郑先桥觉得儿子壮实、精气神十足。郑德幸还告诉父母:“我谈了个女朋友。”他亮出手机里的照片,给父母过目,女孩秀气高挑,郑先桥每当回忆起当时恍若梦境。

当年暑假,郑德幸没回家,而是在郑州打工。四处兼职推销、发传单、送快递。7月中旬,郑德幸告诉父亲:“网上有个叫赵雯强的烧伤儿童很可怜,我捐了1000块钱。”这是他辛苦打工一周的报酬,这笔钱对于普通农家不是个小数目,郑先桥甚至还有些心疼。

8月21日,郑德幸回老家休息,准备开学再返回郑州。郑先桥敏锐地发现儿子变了,人变的黑瘦,整日心神不宁。郑德幸的舅舅王晨光与外甥有过几次谈话,郑德幸向他坦承:“我赌球欠了十几万的债!”

郑先桥不敢相信,他辛苦几十年才攒了7万多积蓄,儿子短短一年怎么就能欠这么多钱?郑德幸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我买彩票赢了钱,后来赌球越玩越大,输光了生活费,还网上贷款借了很多钱……”

郑先桥弄不懂儿子怎么欠下的钱,但欠债还钱的道理他懂。家丑不可外扬,为了维护大学生儿子的颜面,郑先桥让大舅子对此事保密。此后,他瞒着患病的妻子,拿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替儿子还债。拿到钱时,郑德幸悔恨交加地嚎啕大哭。

郑先桥相信儿子会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仅仅是他看到的冰山一角,郑德幸走上的竟是一条不归路。

疯狂赌徒一念之差

[郑德幸如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寒门孝子变成搏命赌徒?对于儿子的这段人生历程,郑先桥几乎一无所知。本刊记者陪同这位悲情的父亲,通过郑德幸同学的描述以及郑德幸本人的一些零碎日记,基本还原了郑德幸沦为赌徒的人生轨迹。]

2014年9月3日,是郑德幸所在专业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当天,他上台做了自我介绍,尽管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但他充满自信、口才极佳,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燕秋是郑德幸的同班同学,也是28位“被贷款”的受害者之一。她眼里郑德幸是出色的班长,组织班级活动,号召力策划能力很强,安排事情井井有条。开学不久,同学黄震突发疾病,郑德幸连夜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照顾他一天一夜,还垫付了医药费。事后,不仅老师表扬他,同学们也认为他是个靠谱的班长,对他充满信赖感。黄震是郑德幸的宿舍室友,两人关系一直很不错。他说郑德幸酷爱足球,每逢重大比赛转播,都会关注比赛直播。尽管平日郑德幸与同学们一起上课、放学,但课余时间他的社会活动较多,加上忙于打工,很少与别人有更深层次的交流。

郑先桥在回校整理儿子遗物时,发现了儿子零碎记录在电脑上的日记,从中看到了郑德幸在2015年期间,沉沦赌球的大致经过:

2015年1月份的时候,亚洲杯开始了,喜欢足球的我鬼使神差开始买足球彩票了,刚开始玩得小,2元2元的,各种平台都有玩,那时候自己看盘,看赔率,每天的心思在这个上面。

3月份,我从足球贴吧接触到了外围赌球,好奇加入进去连赢几场,觉得赚钱太容易了,慢慢就加大投注,100,200……终于有一天,我输光了生活费。我不甘心找朋友借了八百块钱,那次我比赛很紧张,但奇迹出现了,我赚了7000。第一次中了大奖,我换手机,请吃饭……玩了两个月。

此时郑德幸还未意识到继续下去的危险,在2015年7月底,他的日记写道:

十赌九输,我也不例外。可我特别黑(倒霉),输光了之前赢的钱,我没钱就没法玩了。我想贷款把钱都赢回来,然后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搞这么多钱,虽然是贷款,心里居然一点不恐慌,钱看来就是数字,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如果有几千万我都敢投到这上面!

nlc202309091605

正是这些尝试,郑德幸开始通过校园网络贷款,借钱投入到外围赌球中。据记者调查发现,自2009年各大银行陆续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之后,2011年起,众多不具有金融资质的第三方校园网络贷款平台陆续进入各大高校。他们通过招聘校园代理、由学生广泛发布传单、以借贷过的同学互相介绍的形式发展业务对象。还款则可以通过分期来进行,直接将大额借贷化整为零,可以让这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族,有足够时间来完成还款。

郑德幸热衷于打工时就曾参与过校园网贷平台的推广,在缺钱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利用这个借款门槛低、拿钱较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这样,短短一个暑假,他就输掉了从校园网贷平台借来的十多万元。也就直接导致了2015年暑假,郑先桥负债累累为儿子还债的一幕。

2015年9月开学后,郑德幸并未像对父亲承诺的那样:“好好学习,放弃歪门邪道。”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借用同学的身份证向借贷平台借款。黄震告诉记者,开学不久,郑德幸找到他说:“我在学校做个兼职,需要用你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在网上刷单,赚一点生活费。”郑德幸百般承诺绝对不会有任何风险,黄震便将身份证和学生证交给了郑德幸。

除了黄震,郑德幸也不断求助班里关系不错的其他同学。因为他是班长,本身就掌握有班级同学的基本信息,加上他的人缘好、威望高,借身份证时大多数同学都未拒绝,更没有核实所谓刷单的真实性。

事实上,郑德幸作为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资深”用户,早已熟悉贷款流程,在向第三方平台提供了同学们的身份证、学生证和相关的家庭信息后,对方在并未核对借款人与身份证所有人是否一致的情况下,就为他办理了借贷手续并放款。

深知冒用他人身份借贷是非法行径的郑德幸,为何要铤而走险呢?他的日记显示,由于对父亲和家人充满了愧疚,除了更加努力打工赚钱外,他更希望通过赌球快速翻本,想赢回父亲毕生的积蓄和家庭外债。然而事与愿违,他不断借钱投到赌球中最终血本无归。

2015年11月,黄震突然收到催款短信:“你欠的560元分期这期未还,请及时还款,谢谢!”他以为是诈骗短信,但后来的电话催款,让他确认自己的身份信息通过网络贷款,并且已经生效的事实。而贷款时间,正是郑德幸借身份证刷单的时间。黄震找郑德幸询问,他说:“这些钱是我借了急用的,我给你还上,放心!”出于信任,黄震未再追究,只叮嘱他尽快了结此事。很快,黄震又收到其它两家网络贷款平台的短信,几乎同时,有不少同学也收到催债短信,大家此前都被郑德幸借身份证刷过单。

事态严重,同学们一起找到了郑德幸,此时的他已没了最初的淡定:“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拖累了大家。不过请相信,我一定会东山再起,也不会让大家受到任何损失。”

当时28位同学合计的欠款本金已经有近60万元。同学们对这巨额欠款忧心忡忡,对于是否将此事报告给老师,也很矛盾。一方面,大家考虑到冒用他人名义贷款属于诈骗,报告校方郑德幸定会被依法处理,这笔欠款大家也可能难逃干系!另一方面,郑德幸的人缘很好,他承诺还钱理应给他机会。最终,这些同学一致选择了沉默和等待。

2015年12月,郑德幸再也没有上过课,开始没日没夜打工,深夜才回宿舍睡觉。其间,有人到宿舍找他催债,将他拖出去暴打。室友要报警求助,他哀求道:“是我拖累了大家,我犯的错要弥补,千万不要报警!”每次领薪水,他就立即全部还债,每天三餐靠馒头度日,虽身无分文,但手机一直保持畅通。

案发后,根据郑德幸的手机支付显示,同学们被大量催债后,他就彻底停止了与外围赌球的相关交易。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他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2016年1月7日,郑德幸的日记最后一次更新:

很怀念原来的日子,那时我没有接触这些贷款、赌博,生活是充实的,每天很开心。20岁的放纵毁了前20年的一切,我自己犯的错,总要去面对,就算债主要我的命我也认了。日记不更新了,昨晚在唯品会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然后早上就要赶去龙湖干活,工资不高,赚钱不易,赌徒都不值得同情,这条路只有靠自己……

人死债存一片狼藉

2016年1月15日,寒假前夕。郑德幸召集28位同学也是债权人开会,当时的气氛既压抑又悲壮。他给大家鞠躬道歉:“各位同学,和你们成为同学,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我现在确实身负巨债,也还不起大家。我必须给每个人打一张欠条,就是我死,也不会给你们带来任何麻烦……”经过统计,黄震的金额最多,一共11.2万元,其他人几万元不等,最少的同学也有6300元。借条上的本金金额、利息均计算的清清楚楚,借款机构大多为优分期、爱学贷等各种大学生贷款平台。此时,善良的同学们反而开始安慰郑德幸,担心他压力太大会做出傻事。

放假后,“被贷款”的同学们依旧收到各种催债信息和电话,甚至被人威胁要告知他们的家人。其中几位欠款的女生,假期到杭州的电子厂打工,准备赚钱先将欠债还清。但她们发现,打工一个月,赚的钱还不够利息。其间,陆续有人跟郑德幸通话询问还钱进程,大家寄希望于他的家人会承担这些欠款。

迫于压力,有同学在假期将被郑德幸冒名借贷的实情向家人和盘托出。家长震惊之余向学校反映了此事,临近春节校方了解情况后,决定年后开学立即着手调查处理此事。至此,纸已包不住火,郑先桥闻讯几近崩溃。

在舅舅王晨光的监督下,郑德幸整理了全部“被借贷”同学的相关信息,并且逐一跟同学们打电话,由王晨光代表外甥表态,家中一定会妥善处理此事,请同学谅解。郑德幸此时精神已经垮了,无颜面对亲人的他几次尝试自杀,都没能成功。家人只能严令他留在家里,不准出门。

nlc202309091605

2016年2月28日开学后,“被贷款”的同学们再也没见过郑德幸。虽然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开通状态,但他很少在网上露面。直到3月9日他退出班级的QQ群和微信群,只在宿舍群里留下了最后一段话,便匆匆结束了21年的短暂人生。

青岛市阜新路派出所的民警联系到郑先桥时,他当即昏了过去,根本无法接受儿子自杀的事实。几天前,家人忙于四处筹钱想办法,郑德幸趁机偷偷离开了备受煎熬的家。案发后,根据他留下的车票及其他信息,警方推断他从南阳坐车到了济南、烟台,准备在当地配型卖肾还债,可能因为配型未成功,3月9日,郑德幸离开烟台到了青岛,给同学和家人留下了最后的道歉后,悲凉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步。

儿子走了,可闯下的祸还没完!郑先桥将儿子接回老家安葬后,于3月17日,来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找到28位“被借贷”的同学。儿子的不智之举,令这些单纯善良的孩子深陷难解的麻烦,出于良心他认为就算儿子死了,他也得来面对问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相关领导,在开学后就已经着手为涉及“被贷款”的同学解决问题。除了积极联系郑德幸要求其回校协助调查外,学校方面还联系了律师,准备为学生们实施援助,争取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当郑德幸自杀的消息传来,熟悉他的同学和老师皆扼腕叹息。

学校在与郑先桥沟通过后,对此事的善后提出了具体的办法:由学校出面,统计所有“被借贷”学生的借款经过及借贷款项,与律师沟通协调后校方派工作人员前往上海,与涉及本次借贷事件的四家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交涉。事发后一直为郑先桥进行法律援助的河南省著名律师付建告诉记者:“被贷款”的28名大学生,如果认定欠款确是高利贷,贷款时并未得到本人认可,那么这些贷款公司涉嫌违法,学生没有还款义务。网贷平台的违规操作行为,造成了众多学生被恶意催款、被威胁的行为,学生可以依法寻求法律的保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网贷超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到毕业也没能还清债务。黄震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仅他们学校,至少还有两个同学因为网络借贷无力偿还而“消失跑路了”。采访结束前,郑先桥再三恳请记者,一定要通过儿子的惨痛教训,告诉那些孩子们:要放弃虚荣,面对诱惑时要清醒些。已经出现问题的,一定要首先和家人商量尽快解决问题,绝不能让儿子的悲剧再重演。

郑德幸的悲剧发生后,还有福建的在校大学生辗转与黄震等同学取得联系,诉说类似的遭遇,不知如何解决,可见校园网络借贷的乱象在如今高校的普遍性。也一定程度地滋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日渐虚荣的消费观。加上网贷流程的管理混乱,造成郑德幸类似的悲剧也在所难免。如何加强网络贷款平台的管理,以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刻不容缓。 □

编辑/钱 艳

上一篇:工作探究下一篇:薪酬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