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精选11篇)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 篇1
小壁虎想:没有尾巴多难看呀,我去向谁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马路上,看见小狗摇着尾巴,在马路上走来走去,小壁虎说:“小狗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狗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欢迎主人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小猴儿在树上吃桃子,小壁虎说:“小猴哥哥,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猴摇摇头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看见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蝌蚪姐姐,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蝌蚪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很伤心,爬回家里找妈妈,妈妈告诉她:“傻孩子,尾巴断了可以重新再长,你看!”小壁虎一看,高兴地说:“我终于长出新尾巴了!”
《小壁虎借尾巴》课件赏析 篇2
涉及学科:小学语文
开发平台:Flash MX 6.0
课件大小:1.63M
下载地址:http://mcg.myrice.com/zhuye01/flashzuopin/kejian/swf/xiaobihu.rar
E-mail:machg@163.com
《小壁虎借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七课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课件针对小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制作出精美的动画和趣味性的识字、认字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
课件设计 动画风格
首先,在将课本中的静态图片改为生动的动画片的过程中,本着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原则,在形象设定、动画风格上尽量与课本保持一致,让学生惊喜地发现课本上的小动物都动了起来,而不是又看了一部别的动画片。
视觉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件采用了鲜亮明快的色彩和对比强烈的字符。在首页设计上以壁虎活动的墙角为背景,错落有致的绿色藤蔓和小草衬托下的土黄砖墙已使背景很花,不能再使用过于突兀的色彩,以免杂乱。而使用低饱和度的灰蓝色和白线描边黑色阴影的文字,则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的美感,字体选择胖娃娃体更是充满童趣、可爱天真。首页按钮的设计采用了同砖墙色彩相近的土黄,不显突出。按钮文字为白边中空娃娃体,鼠标接触后再浮现绚丽变化的文字色彩和半透明提示板,如图1所示。
图1
同样是文字,伴随课文朗读而出现的卡拉OK式的文字则使用了同课本一致的宋体,以免不规范字体对学生产生误导。同时,采用黑影白色大号字,粗蓝边显进度的方式显示朗读同步文字,对比强烈,使学生看得清楚,如图2所示。
图2
课件操作
这个课件的最初版本是我为妻子的公开课准备的,采用线性结构,空格键到下一步,回车键返回上一步。将键盘放到桌面,上课时随时敲击便可,一般不会出现误操作,教师不必盯着屏幕用鼠标瞄准按钮点击,这样就能确保教师教学节奏不被打乱,避免了教师在学生和电脑之间疲于奔命的尴尬。同时还设计了黑屏操作,需要时按向上键使整个屏幕变黑,按向下键恢复原状。
参加大赛时,为了使课件更具普遍适用性,我恢复了鼠标操作,在课件首页添加四个原创导航按钮,在每一环节都有返回首页按钮。在课文动画的下方加入一排按钮,通过按钮可控制动画实现完整播放、分段播放、静音和暂停等功能。学生也可通过跟读、配音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自主学习。识字环节右下角的汽枪可随准星形的鼠标转动,气球可随点击而爆炸,如图3所示。
图3
写字环节展示了生字的笔顺,同时可借助右下角的绘图板功能用鼠标在田字格中书写文字,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在课件上对生字进行圈点,如图4所示。
图4
缺点与争议
为了丰富课件内容、体现Flash的互动性,在参加大赛时加入了识字写字板块,由于没与妻子商讨,所以这些是否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我心中没底,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其中识字环节我的想法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会读的字,读后用鼠标移到气球上和发出的读音作对比,读对了就击落这个气球,最后留下的就是不会的、难认的。这样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突出难点,巩固学习效果。但枪击这种方式遭到了妻子的猛烈批评,认为太恐怖,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许改为射箭或弹弓来完成要好得多。另外,课件中绘图板画出的线条过细也是我没注意的问题。此外,本课还应对动物尾巴的功能进行拓展,正好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但由于身为化学教师的我对语文教学的不了解又缺乏沟通,都没有制作到课件中。希望大家能从我的课件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
课件实现 素材准备
课件中所有组件除音乐外均为原创,所有图片形象均由鼠标在Flash中用铅笔或直线工具绘制完成。无文本动画耗时三个晚上完成。为节省时间,小壁虎只做了一个,然后复制并稍做修改后成为断尾、短尾和稍长尾的壁虎及壁虎妈妈,藤叶、草和墙砖都只做一个重复调用,动物运动以逐帧动画为主,制作较为繁琐。课文朗读为妻子所为,在安静处用MP3录制,有效减小背景噪音,然后在Cool Edit音效处理软件中切割成段备用,背景音乐在Flash中与朗读分层混合。
结构布局
课件分为动画播放、认识生字和学写生字三个板块。动画又根据不同角色进行了分段。
制作要点
制作此类型动画的课件最要紧的是要有耐心,将手绘图形放大2~10倍细心修改线条,精心着色,反复尝试色彩的不同组合形式,找到最佳搭配。
技巧心得
1.要做到音像同步须将声音设为数据流形式。
2.卡拉OK效果需耐心逐字调整,歌词分为两部分,上层不动,下层利用遮罩表现进度。
3.有关课件中的编程,大家可以多从网上下载Flash原程序进行研究,举一反三,为我所用。
教学反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图文结合,读通课文,运用评议进行说话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准备:
CAI课件或课本挂图,课文录音。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和尾巴有关的课文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就来再学习一篇和尾巴有关的课文吧。
3、板书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读生字。
3、指名领读生字,并注音。
4、老师教读。
5、学生拍手齐读。
6、自由读生字,并尝试组词。
7、带词领读,齐读,边读边想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8、小组讨论识字记字方法。
9、小组汇报。
10、抢读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指名认读,领读。
3、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结构特点。
4、重点指导:哪、呢、呀,三个字都是口字旁,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口字应写得小而高。姐,女字旁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指导朗读。
五、总结:
1、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借上了吗?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吧。
2、作业:找找别的动物的尾巴还有什么用。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篇4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了解小壁虎是跟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
4.教具准备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促悟。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一)由“虎”字引入新课:出示“虎”,然后出示虎的各个种类,配上文字,学生在反复的欣赏中认识“虎”字。然后组词,进行巩固。由此引出“小壁虎”,同时书写“借”,再组词,造句。同时懂得有“借”必“还”。
(二)第二板块,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其它生字。力争做到方法多样。比如:“蚊、蛇”根据偏旁;“新”是生活中识字。
(三)最后是巩固环节,读词,读句,认生字。
四、教学反思:
1、从随文识字的角度来看,做得不太好,读课文的时间相对来说不太充分。
2、课文内容只学到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没有学习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不能使学生更加完整地了解课文内容。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会写“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好问句与对话。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用()来()去说词语
课前交流:
“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写生字
呀,糟了,今天老师忘带笔了,怎么办?帮我想个办法。(生说“借”)出示“借”,指导认记:说说你要怎么记住这个字?(“错”“惜”换偏旁)指导书写:说说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些什么。(左窄右宽,“昔”第二横稍长,压横中线;第一条短竖和“日”的一竖压竖中线写。)师田字格内范写,生书空,练写一个“借”字。
(出示课件)学完“借”字,老师想知道,你都向别人借过什么东西?(指名3-5人说)那么你们听说过借尾巴吗?谁去借尾巴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齐读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合作起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它又是怎么找别的动物借尾巴的?(师生合作读课文)
三、学习一、二段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能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吗?(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尾巴,一挣,尾巴断了。它觉得很难看,所以要借尾巴。)
2.大家想一想,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现在心情怎样?(伤心,难过,没精打采的)指导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指名1、2人读,齐读。
四、学习三、四、五段
1.小壁虎认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最先找的谁借尾巴?(板书:小鱼)2.它是怎么找小鱼借的?指名读小壁虎的话。
3.借到了吗?(没有)是小壁虎不够礼貌,小鱼才不愿意借给它的吗? 师:对呀,小壁虎很有礼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您”“行吗”)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读出礼貌,请求的语气)既然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愿意借?读小鱼话。(板书:拨水)
原来小鱼要靠尾巴摆水才不借的。如果小鱼把自己的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它就没办法在水里游泳了。
4.小壁虎在小鱼姐姐那里没有借到尾巴,它又向谁借尾巴去了?(老牛)怎么借的,读一读小壁虎的话。这次借到了么?为什么?读老牛的话。(板书:赶蝇子)5.接着,小壁虎又找到了(燕子),可是尾巴还是没借到,又是什么原因?(掌握方向)
6.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壁虎向动物们借尾巴的过程,现在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吧。(分组读,再从每组中指名表现好的学生戴头饰表演读)
过渡语:小朋友们读得很棒,下面呀,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我也希望能够看到大家精彩的表现。不过呢,现在需要大家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想。7.小壁虎爬呀爬,爬了那么多的地方,它看到 小鱼 在水里 游来游去。
燕子在空中()来()去。老牛的尾巴()来()去。
你还能够用()来()去来说说别的词语吗?(师可做动作引导学生说词语,生自由发言)
四、学习六、七段
1.大家都说得很开心,可是小壁虎爬来爬去,借来借去都没有借到尾巴,它现在的心情,非常的(难过),于是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
2.小壁虎它就这样一直这样难过下去了吗?(没有)那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长出了一条新尾巴)这时候,小壁虎的心情又变得怎样了?(高兴)一起高兴地朗读最后一句。3.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挣断了,后来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再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具有再生的特点?(头发,指甲)
五、总结全文,拓展知识
1.总结尾巴的特点:小壁虎的尾巴可再生;小鱼用尾巴拨水;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生说,师展示幻灯片:狐狸的尾巴扫除脚印,狗尾巴表情绪,孔雀尾巴吓退或迷惑敌人)
2.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只要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关于动物尾巴的秘密。
3.刚才我们又了解了那么多动物尾巴的特点,假如小壁虎还没接到尾巴,它也不知道自己的尾巴能够重新长出来,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呢?请你学着第3、4、5自然段的样子,来跟你的同桌编新一个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吧。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三、四、五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对较简单,写了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指导学生有礼貌地读好小壁虎与动物们的对话。课堂上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续编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动物尾巴特点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向众人展示。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篇6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书中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不能在水里游了,那么就可能被水淹死沉到海底。
生:老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
生: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不会飞了,那冬天来临的时候会被冻死的。
生: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很机灵,他们都能保护自己,所以不借。
生:我认为他们三种小动物都很自私,不愿借怕自己受伤害。
生:他们自己不疼,体验不到别人痛。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个的用途,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是自私,是没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伤害。
生:小壁虎太可怜了。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大家都有同感。对小鱼、老牛、小燕子有理解之心,那么能不能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呢?
生:(四人一组表演朗读)
师:大家评议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小鱼的话读得生硬,应该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老牛的话应该慢点说,因为老牛走路慢,是慢性子,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补充)书中说是黄牛伯伯,可见年纪大了,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燕子阿姨是长辈,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所以应该热情点。
师:热情点、亲切点、和蔼点就好了,继续。
生:去小壁虎的同学读得很好,看出有礼貌,尊敬长辈。
师:老牛听了小壁虎的话很激动,真替它伤心,同学们它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结果会怎样呢?请你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仿说一段话,小组商量后发言。
生:小壁虎爬呀爬,它看见蜥蜴在捕食呢,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蜥蜴说:不行呀,那样我就残废了,怎能养育我的小宝呢?
生:(补充)应给用个称呼跟蜥蜴说话,称呼它叔叔。
师:你接受吗?好,继续说。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另一棵大树上,看见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小壁虎说:小猴,小猴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猴说:没有尾巴我怎么翻跟斗呢?不借,不借。
生:小猴子那么机灵,那么聪明能借吗?
生:小壁虎伤心地往家走,在路上遇到它的哥哥大壁虎,它把丢尾巴的事告诉哥哥,哥俩一起象蛇要回了尾巴,可是安不上,只好失望的往家走。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得太丰富了,补充了教材的空白。语言表达非常真切。
&&
评析:课堂上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既得法于课内,又延伸于课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 篇7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跟它有关的、非常有意思的课文。
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疑:(幻灯片出示)
我把刚才大家的疑问归纳为三点:
我们这节课就针对这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看谁学得好。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首先,请小朋友们观看课文动画。要求:边看边思考这三个问题。
说一说:看了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要借尾巴。
我知道了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但他们都没有借给它。(教师板书:断 画三种动物的简笔画)
说话训练:用“先……然后……最后……”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小结:看得出大家都认真看动画了。那么。小壁虎的尾巴究竟是怎么断的?为什么大家都不把尾巴借给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吧。
三、学习课文
1、自己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回答: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自然段)
2、哪两个自然段写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1和2)
指名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为什么要借尾巴?
(1)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它为了逃命,挣断了尾巴。板书:挣断
(2)小壁虎没有了尾巴,觉得难看,所以它想借尾巴。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的呢?
找一找。(3、4、5)
(1)同桌俩一起读读3、4、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划,小壁虎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用-----线划出来。(指名答,师板书:小河边、大树上、房檐下)
师小结:这些动物多有代表性啊,有生活在水里的,有在陆地上的,也有在空中飞的。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尾巴自然也不同,、小壁虎看到他们摆动尾巴的姿势也不一样。你能找到他们不同的动作吗?从这3个自然段里找出3个不同的动词,用圆圈圈起来。
师巡视,指名答,师板书:摇、甩、摆。
小结:这三个动词分别写出了每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特点。我们今后在写日记、写作文时也要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的使用词汇。
(2)同桌俩再一起读3、4、5自然段,要求:读小壁虎和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边读边想:这些小动物不借给它尾巴的原因,用..标出关键词语。(指名答3人。师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师小结:他们为什么不借给它尾巴?是因为他们的尾巴都有用,不是不想借,而是不能借。
(3)指导朗读。
这篇课文最吸引人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自己先读一读,谁能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第一句多了:姐姐、您、行吗?用了礼貌用语,使用的是商量的语气。第二句简短,但是让人感觉象在命令别人,不礼貌。第一句好。)
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小壁虎什么特点?(小壁虎多么有礼貌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讲礼貌。)渗透德育
谁能有礼貌地再读读这一句?读得很好。课文中小壁虎和老牛、燕子的对话你肯定也会读了,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尽管小壁虎是那么有礼貌,可是小鱼、老牛和燕子却不能把自己的尾巴借给它。读他们的话时要读出十分为难的语气。
幻灯片出示: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不行啊,我用尾巴赶蝇子呢!”
“不行啊,我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听老师怎么读的。范读第一句。自己练习读一读这几句吧。指名读。
指名2人读小壁虎和他们之间的对话。
幻灯片出示:
1.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2.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用尾巴赶蝇子呢!
3.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过度: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多么难过啊!
(4)、幻灯片出示:第六自然段。谁能读出难过的感情。
指名读、齐读。
(5)、妈妈是怎么说的?
幻灯出示:第7自然段。请女同学读一读。男生思考:小壁虎的变化。指名答,师板书:再生。(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可以再一次生长出来,这种本领我们称之为再生。)小壁虎有了新尾巴,心情怎样?板书:高兴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了!”这是一个感叹句,要读出小壁虎无比兴奋的心情。
范读、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小壁虎为了逃生挣断尾巴、向三种动物借尾巴、最后长出新尾巴。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壁虎从伤心、难过到高兴的心里变化,我们也知道了各种动物的尾巴有各自的用途。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又有什么用途呢?(雄孔雀的尾巴能吓唬敌人、猴子的尾巴能使自己倒挂在树上、蜻蜓的尾巴保持平衡、松鼠的尾巴能当降落伞使它安全的从树上跳下、还能当被子盖、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响声吓唬敌人)
小朋友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才行。
五、分角色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好不好?
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5人。配音6人。教师指导他们站好位置。
大家安静的、认真看,评出最出色的小演员和配音员。发奖。
六、作业布置:
小超市:
1、搜集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小壁虎借尾巴》课件。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出示壁虎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壁虎图片)
它最喜欢在墙角捉蚊子了。
2、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一)
有一天,小壁虎又去捉蚊子,我们来看看这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讨论提问:发生了什么事?
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可怎么办呢?没有尾巴可不行啊,你们来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说)
3、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二)
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幼儿观看课件。
提问:小壁虎想了什么办法?→它都向谁借了尾巴呢?
4、师有表情地结合课件讲述故事进行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师:“有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
(2)小鱼姐姐借给它了吗?为什么?如果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小鱼还会游泳吗?
牛伯伯呢?为什么不借? 燕子阿姨?为什么?
小结: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都没有把自己的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它们的尾巴都有不同的作用啊。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难过极了,于是,小壁虎爬回家里找妈妈。它把借尾巴的事情告诉了妈妈。结果怎么样呢?
(3)观看课件(三),让幼儿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没有?
小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可以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叫“再生”。就像我们的头发、指甲一样,剪短了还会再长出来。
5、学习其他动物尾巴的功能
小结:原来,不同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不管是长的还是短的,大的还是小的,它们呀都是有很大的用处呢。
(1)启发幼儿思考:除了刚才知道的小鱼、牛、小燕子以外,还有很多动物也是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
(2)请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还有那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神奇的作用呢?
评价设计:
在新《纲要》的思路理念指导下,针对本教材的主导思想与整合的理念,依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动、好奇等特点,选取了故事《小壁虎借尾巴》来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让幼儿通过看图片、在欣赏故事中、在观察表述中、在活动操作中,发现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通过了解这几种小动物尾巴的用途以点带面激起幼儿对其他动物尾巴功能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
活动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我在组织活动时把握了以下几点:
利用多媒体让教学轻松化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讲解故事,视听结合,让幼儿能够直观的理解故事内容,将故事的情节、对话记得很清晰。并设计通过课件帮动物找尾巴的游戏,把幼儿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
将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 篇9
17、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壁、虎”等9个生字。
2、会写“河、姐”等6个字。
(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你看见过壁虎吗?图中,小壁虎干什么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小壁虎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小壁虎结尾巴》,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能把尾巴借给他,他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了他自己长出的新尾巴。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bì hǔ jiè wén shé táo nán jiě xīn ne yā nǎ 壁 虎 借 蚊
蛇
逃 难 姐 新 河
呢 呀 哪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例如
学习生字壁:音节:两拼音节,偏旁:土字旁,结构:上下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三)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一课一领读:找一个学生带拼音朗读。
(四)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学生自读三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
(五)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四、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五、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
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边分析边出示本课插图或者课件)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7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3)小壁虎在墙角干什么?(捉蚊子)(4)谁咬住了它的尾巴?(一条蛇)
(5)小壁虎怎么逃走了?(小壁虎挣断尾巴逃走了)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感叹号和一个问号。)(3)小壁虎想什么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一个问号。)(3)这一段小壁虎看见谁了?(小鱼)
(4)他看见小鱼干什么了?(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5)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向小鱼借尾巴)(6)他借到尾巴了吗?(没有)(7)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朗读小壁虎说的话。(8)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9)小鱼用尾巴干什么用?(用尾巴拨水)
6、一二行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一个问号。)(3)这一段小壁虎看见谁了?(老牛)
(4)他看见老牛干什么了?(他看见小鱼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5)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向老牛借尾巴)(6)他借到尾巴了吗?(没有)(7)老牛用尾巴干什么用?(用尾巴赶蝇子)
7、请三四行学生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一个问号。)(3)这一段小壁虎看见谁了?(燕子)
(4)他看见老牛干什么了?(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5)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向燕子借尾巴)(6)他借到尾巴了吗?(没有)(7)老牛用尾巴干什么用?(用尾巴掌握方向)
7、请五六行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六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3)小壁虎借不到尾巴难过吗?(很难过)(4)他怎么做了?(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8、请学生一起读第七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七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一个感叹号)(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谁?(妈妈)(4)妈妈说什么了?(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5)小壁虎转身看见了什么?(我长出来一条新尾巴了)
(6)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7)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8)壁虎有尾巴干什么用? 遇到危险时,挣断尾巴逃走。
9、老师总体提问。
(1)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他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壁虎的尾巴危险时,挣断尾巴逃走,有保护自己的作用。
(四)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表演朗读
七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诵。
三、读读说说(课后练习)
1、读一读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
2、说一说 走来走去
四、课文升华 1.壁虎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时称为守宫。壁虎的断尾,是一种自卫。当它受到外力牵引或者遇到敌害时,能使尾部断落,然后逃命。掉下来的一段,由于里面还有神经,尚能跳动一些时候。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切”。2.动物尾巴的妙用
世界上大约生活着150余万种动物。动物身上大都长着尾巴。动物的尾巴形状各异,用处不同。
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鸟尾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向前推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
牛把尾巴当作平衡器。牛有长长的尾巴,末端长着丛生的毛。当它奔跑时,尾巴竖起,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鳄鱼把尾巴当作武器。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非洲鳄,见到牛、羚羊、鹿等动物在河边饮水时,便突然将尾巴一扫,把这些动物打入河里,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狐猴把尾巴当作仓库。在食物丰富的雨季,狐猴在尾巴里储存起大量营养品;在食源缺乏的旱季,狐猴就靠消耗尾巴里储备的营养度日。
松鼠把尾巴当作交际工具。美洲松鼠在合力对付蛇时,用尾巴传递信息。尾巴猛挥三下,表示总攻开始;挥两下,表示继续进攻;挥一下,表示停止进攻。此外,它们还用尾巴的不同摆动状态,来表示威胁它们生存的蛇的种类、大小、距离和运动方向。
五、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六、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河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河”共8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姐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姐”共8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借
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借”共10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呢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呢”共8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呀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呀”共7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哪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哪”共9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六个汉字。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 篇10
排坡小学——吴兰燕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用具: 小壁虎挂图、录音带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板书:壁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虎”口头组词。壁: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虎: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横钩)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所以叫“壁虎”。壁虎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弄懂字意,并用“借”口头组词。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把“错”字的金字旁换成单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尾: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2.出示“先„„接着„„最后„„”。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小壁虎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三、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3.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纸壁虎、纸蛇。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板书:挣断)
5.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字的音;认清“难”字的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理解“难看”词意:指小壁虎断了尾巴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8.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尾巴断了,很难看。它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它们借的呢?借到了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四、课堂练习。
小壁虎借尾巴[推荐] 篇11
蒙城特校 陈静
设计思路
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图片的导入,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很快的进入课文中去。
2.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完全可以理解本课内容,因此把重点放在体会动词和词汇的积累上。
3.通过学生课后对资料的搜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在课堂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仿写能力。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提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他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的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朗读材料的好教材。学生分析: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并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手段分析: 电脑课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与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课文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大大发展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2、通过阅读感悟体会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不同心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在了解小鱼、老牛、燕子尾巴不同用途的基础上,学习用“因为„„所以”说出他们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的原因。
2、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出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3、通过学生查资料,了解其它小动物尾巴的用途。[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与别人交流要有礼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读词语。
壁虎 屋檐 掌握
2.用下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难过——
告诉——
二、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问:谁干什么?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为什么? 1.学生第1遍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第3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了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第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1“?”所起的作用。
(2)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看图,读第3至第5自然段。
(1)思考: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图}
(2)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4.读议第3至第5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4)演示活动投影片,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5)小结: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2)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师生分角色朗读。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本段,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
3、4两句写什么?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摆、掌握方向)
(3)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6.读议第6、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1)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2)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3)(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4)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板书设计]
片)
小
鱼(图摇
拨水
小壁虎借尾巴
蝇子
(彩色图片)
握方向 再生、保护
老黄牛(图片)
甩
赶
燕
子(图片)
摆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推荐阅读:
借尾巴大班语言教案06-20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表情歌10-20
幼教大班美术教案-雨天06-02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有趣的木》10-16
幼教大班美术教案-手形画07-15
幼儿园大班揪尾巴教案反思09-27
幼教小班语文教案《有趣的脚》12-21
我喜爱的动物幼教美术教案12-28
幼教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01-31
幼教亲子游戏-亲子课程教案4-18个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