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精选8篇)
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 篇1
依托汉字魅力,突破重点难点
因为汉字形美、意美、音美,结合汉字的图画性,通过追本溯源地解析字理,达到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提高识记的效果,所以字理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到了中高年级,还能否利用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我首先在《惊弓之鸟》一课做了尝试。
我把《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难点设计为: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可以看出,更羸的话对于突破重点、难点是至关重要的。可是,更羸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怎么知道大雁受的是箭伤而不是其他伤呢?我从“雁”字的字形入手。
(出示图片)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大雁的“雁”字的篆文,和现在的“雁”字还是比较接近的。大家再看,有了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生:“雁”字分为三份了。
师:我们用“三部分”来表述更清楚。那三部分? 生:应该是厂字头、单人旁和剩下的部分。
师:你很聪明!通过联想,合理猜测。剩下的部分我们一会儿就会认识它!师:“雁”字中的厂字头表示的是山石形成的悬岩,这是大雁居住的地方。单人旁会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个人。
生:不对!那是鸟,不是人!(众生笑)
师:给点提示,大雁飞的时候——
生:一会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型„„是队形。
师:没错!单人旁就是表示大雁飞行时的队形。剩下的就是—— 生:一只鸟了。
师:对,剩下的部分念“隹”,是短尾鸟的总称。你能把这三部分连起来说说吗?试试吧!
生:住在悬崖边上,飞行时排成人字型的短尾鸟„„就是大雁。师:古人也是这么想的!此处应该有掌声。
„„
了解了“雁”字的字理,对于突破重难点有哪些帮助?请看下面的片段: 师:故事发生在古时候,当时的捕鸟方式有哪些? 生:有用网捕鸟的,还有用箭射鸟的。
师:在古代,低处的小鸟用罗扣住,飞得高点的鸟用网网住,所以就有了成语“天罗地网”。
(出示图片)
师:现在图上的两个甲骨文就是“罗”和“网”,多生动,要不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师:如果我想得到大雁,需要怎样做? 生:用箭射。师:理由呢?
生:大雁飞得特别高。师:我可以到窝里逮它。
生:它住在悬崖边,不好上去。
师:有道理,你的思考已经接近更羸了。更羸怎么知道大雁受的是箭伤? 生:大雁飞得很高,居住在悬崖边,所以只能拿箭射下来。生:所以更羸知道大雁之前受的是箭伤。
师:好!可是当时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更羸知道大雁受的是箭伤?从书上找出那句特别关键的话。
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把这句话画下来吧。(出示图片)
大雁 箭伤 有名的射箭能手 更羸
师:孩子们,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上面的四组词语说一句话,能加上“因为„ „所以 „ „” 会更好。
生:因为更羸知道大雁受的是箭伤,所以他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生:因为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所以他知道大雁受的是箭伤。
师:这就是更羸在魏王面前说“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当时在场的人一定不少,其中也一定有射箭能手,为什么只有更羸有把握不用箭也能把大雁射下来?
生:别人胆小不敢说。
生:也许其他人根本就没发现这只大雁受了伤,而且是箭伤。师:你能用一句话作为自己的理由吗? 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你为什么把重音放在“有名”上?
生:他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太了不起了,所以我把“有名”和“能手”重读。
师:更羸就像一个侦探,通过仔细观察,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
以“雁”字为抓手,通过“了解字形→猜测造字原因→想象受伤情景→得出受伤结论→佩服更羸的本领”这一过程,使文章的重难、点突破变得轻松有趣了。在大胆猜测、合理推测的同时,采取句式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训练,所以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汉字从古至今一直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无论汉字书写工具如何变换,汉字的书艺始终完美的延续下来,汉字为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读了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中的一句话: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 篇2
一、教师提供问题的种类
1.知识层面的问题
知识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对知识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分析、解读、价值实践与创新等。首先是针对具体知识点设计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获得知识。如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设计问题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主要有哪些类型,你接触到几种?这样的问题仅涉及知识的获得和理解,其思维含量小,属于最低端的设计,主要为了扭转被动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要以“知识共同体” 为单位来设计问题。“知识共同体”是一种微型知识结构,至少由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这类问题会涉及知识的分析解读、相互关系、价值实践与创新增殖等,能促进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仍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设计的问题为“生态系统这部分包含了哪些知识?校园里有哪些生态系统, 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各成分又由什么组成?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的数量有什么不同?生态系统与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联系?利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关于生态系统还有什么新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以思维能力提升和思维单位扩大为基础的。当学生能力基本达到“不用教”的状态时,问题设计一般就不再针对具体知识,而是以一般规律性的形式出现:本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对知识有哪些解析?知识有什么内在关系?还与其他哪些知识有联系?知识有什么价值,怎样充分体现出来?利用这些知识能有什么创新发现?发现的新知识又有什么价值?知识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这样设计问题既能促进学生深刻解析知识,也能提升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整合能力、价值实践能力、创新与增殖能力。此时,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就能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成为学习的重要而非唯一文献资料。这种环境下,学习成为研究知识与实践价值的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课本提供的显性知识,还包括许多很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2.学习策略层面的问题
策略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知识的解析、运用、 价值拓展、创新与增殖、规律总结等方面。其中的策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解读知识的方法、构建知识关系的方法、拓展知识价值的方法、 实现创新增殖的方法、学习涉及的一系列思维方法等。还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设计的问题为:生态系统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其确立标准是什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期间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怎样全面解析生态系统?怎样把生态系统与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联系起来? 如何利用生态系统发现有价值的新知识?随着能力提升,策略层面的问题也会以一般规律性的形式来呈现: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理解知识的含义?如何表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更好地解析知识? 怎样思考和实现知识价值?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发现有价值的新知识?这些问题对培养综合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这一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知识对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具体形式为:知识对学习、 生活、做人、做事等有什么启示或促进?今后将怎样做才能改变或提升自己?有什么情感需要表达?这些问题解决因为隐性而往往不被重视,而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体现在这些方面。因为这直接关乎学生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关乎其未来发展。关于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遗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尽管这话听起来仿佛偏激,但细想起来却有很深的道理———那就是教育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恰恰能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数量和质量与思维的方式、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问题的思维含量是渐进变大的。大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课堂真正需要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往往会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引领作用。我们把大思维含量的问题称为“大问题”,是把知识与课堂融为一体来涉及的。“大问题”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其一体现在目标上,通常表达为“本节课要学习什么以及学习到什么程度”。其二反映学习原因或价值意义,通常表达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其三体现为一些策略,通常表达为“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怎么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其四是知识关系的厘清,通常表达为“与某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其五为评价是否达到了目标,通常表现为“利用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1]”等。五种类型既可单独存在,也可是相互融合的。而知识、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问题设计,就是五方面的相互融合。
二、教师提供问题的功能
1.为学生产生问题进行示范
这种示范首先表现为引领学生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很难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其次表现为思维的引领。问题是思维的产物,产生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思维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可以是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存在条件、理解方法、与其他知识联系、各种价值体现等方面的质疑,可以是分析比较知识产生的困惑,也可以是分析图表数据与知识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是对知识发展趋势的追问等。可见,问题产生就是针对知识的来源、条件、 内涵、内在关系、价值、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广泛联系、透彻分析、全面比较进行有价值地追问。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与示范,否则,学生将会耗费很多时间来摸索,即使偶尔产生个别问题,其价值一般也不高。如果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价值的问题上纠缠,必然会降低学习效率。有了教师的示范不但能有效避免无价值问题的产生,还能促进学习理念和意识的转变。课堂上,学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正常的,这是深入思考和建构知识的表征。 随着学生问题意识越来越浓、产生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生成有价值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有的是由知识引燃形成的、有的是由师生提供问题衍生的、有的是建构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在实践知识价值的过程中发现的、还有的是思维碰撞引发的……课堂随时随处都会有问题生成。
2.促进因材施教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展示问题后基本没有必要再去统一讲解知识。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问题失去“引导思考和探索”的价值,影响个性化知识形成和知识增殖。教师会从原来低效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有足够时间分析研究学生、掌握真正的学情、实施因材施教。此时,教主要针对学习共同障碍,一般多则多讲,少则少讲,无障碍就不讲。 这样教就成为一种引领和促进,使学习真正进行。 只有真正的学习发生了,教才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率。
3.促进知识的建构
建构知识离不开知识的分析与解读、关系梳理与呈现、价值实践与拓展、创新与增殖、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教师提供的问题包含知识解读,解决之必然促进知识解析和价值拓展。知识关系有直接的, 更多是间接的;有显性的,更多是隐性的。利用归纳、演绎、对比、发散、综合、联系等多种思维理清知识关系,使原知识变成思维的组成部分。学生根据问题准确获取知识后,深入分析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内在关系,并以合理的形式加工为课时“知识结构”,再进一步扩大联系范围,在更广领域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最后利用“发展的知识结构”产生的价值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这期间必然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知识(教材上没有或后面才涉及的)。这样,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众多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变化,成为动态知识系统,使知识内涵得到透彻理解、知识价值得到充分拓展、知识数量得到不断增殖,问题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4.促进思维显性化
学习是隐性思维过程,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或障碍。但由于隐性不易被觉察,很难及时获得他人的提醒或帮助。教师提供的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把隐性思维展示出来。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展示是最有效学习方法,无论对本人还是他人都有促进作用。对本人来说,修正了不足、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拓宽了价值、实现了创新、展示了自我;对他人来讲,能引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5.促进知识增殖
问题促使对知识的解析、运用、创新。此时知识就成为思维元素和提升精神生活的能量。学生随时都可能发现知识的隐性价值和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此时,学生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拥有者。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魅力,拥有更多成功感和幸福感。在“大问题”的引领下,课堂开放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活跃了,知识由静止状态转为灵动状态,并不时衍生出新知识———知识增殖。
三、教师提供问题的特点
教师提供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多样性,即不仅涉及事实性知识,还涉及能力、方法、目标、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二是递进性,即问题不停留在一个能力层面上,随着学生能力提高其思维含量不断增大。其三是指向性,即问题直指课堂目标的达成。其四是引导性,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任务和目标。其五是促进性,即促使学习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促进积极主动学习,实现知识增殖。其六是激发性,即增强问题意识,使学生不断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四、对教师提供问题的要求
刚开始提供的问题要简单些,一般针对知识点设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基本就能获得答案,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被动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随着学生能力提升,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思维含量,使其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如果思维停止发展,学习能力就会长时间停滞在某个水平,这与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学习不仅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思维持续发展,提升综合素养。问题提供后,要创设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并放手自学。期间出现异样也是正常的,说明这里需要点拨与帮助, 是凸显教师价值的时候。所以,认真、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提供点拨和帮助。
总之,课堂上教师提供的问题是丰富多彩的, 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问题涉及的面越广, 功能就越全面,引领和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得就越快。
参考文献
教学中教师提供问题的种类与功能 篇3
关键词 教师提供问题 种类 功能
问题引领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许多教师提供的问题,往往比较琐碎且只局限于知识层面,思维含量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导学问题的种类和功能了解不清晰。
一、教师提供问题的种类
1.知识层面的问题
知识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对知识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分析、解读、价值实践与创新等。首先是针对具体知识点设计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获得知识。如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设计问题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主要有哪些类型,你接触到几种?这样的问题仅涉及知识的获得和理解,其思维含量小,属于最低端的设计,主要为了扭转被动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要以“知识共同体”为单位来设计问题。“知识共同体”是一种微型知识结构,至少由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这类问题会涉及知识的分析解读、相互关系、价值实践与创新增殖等,能促进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仍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设计的问题为“生态系统这部分包含了哪些知识?校园里有哪些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各成分又由什么组成?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的数量有什么不同?生态系统与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联系?利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关于生态系统还有什么新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以思维能力提升和思维单位扩大为基础的。当学生能力基本达到“不用教”的状态时,问题设计一般就不再针对具体知识,而是以一般规律性的形式出现:本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对知识有哪些解析?知识有什么内在关系?还与其他哪些知识有联系?知识有什么价值,怎样充分体现出来?利用这些知识能有什么创新发现?发现的新知识又有什么价值?知识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这样设计问题既能促进学生深刻解析知识,也能提升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整合能力、价值实践能力、创新与增殖能力。此时,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就能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成为学习的重要而非唯一文献资料。这种环境下,学习成为研究知识与实践价值的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课本提供的显性知识,还包括许多很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2.学习策略层面的问题
策略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知识的解析、运用、价值拓展、创新与增殖、规律总结等方面。其中的策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解读知识的方法、构建知识关系的方法、拓展知识价值的方法、实现创新增殖的方法、学习涉及的一系列思维方法等。还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设计的问题为:生态系统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其确立标准是什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期间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怎样全面解析生态系统?怎样把生态系统与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联系起来?如何利用生态系统发现有价值的新知识?随着能力提升,策略层面的问题也会以一般规律性的形式来呈现: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理解知识的含义?如何表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更好地解析知识?怎样思考和实现知识价值?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发现有价值的新知识?这些问题对培养综合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这一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知识对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具体形式为:知识对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有什么启示或促进?今后将怎样做才能改变或提升自己?有什么情感需要表达?这些问题解决因为隐性而往往不被重视,而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体现在这些方面。因为这直接关乎学生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关乎其未来发展。关于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遗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尽管这话听起来仿佛偏激,但细想起来却有很深的道理——那就是教育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恰恰能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数量和质量与思维的方式、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问题的思维含量是渐进变大的。大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课堂真正需要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往往会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引领作用。我们把大思维含量的问题称为“大问题”,是把知识与课堂融为一体来涉及的。“大问题”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其一体现在目标上,通常表达为“本节课要学习什么以及学习到什么程度”。其二反映学习原因或价值意义,通常表达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其三体现为一些策略,通常表达为“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怎么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其四是知识关系的厘清,通常表达为“与某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其五为评价是否达到了目标,通常表现为“利用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1]”等。五种类型既可单独存在,也可是相互融合的。而知识、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问题设计,就是五方面的相互融合。
二、教师提供问题的功能
1.为学生产生问题进行示范
这种示范首先表现为引领学生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很难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其次表现为思维的引领。问题是思维的产物,产生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思维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可以是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存在条件、理解方法、与其他知识联系、各种价值体现等方面的质疑,可以是分析比较知识产生的困惑,也可以是分析图表数据与知识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是对知识发展趋势的追问等。可见,问题产生就是针对知识的来源、条件、内涵、内在关系、价值、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广泛联系、透彻分析、全面比较进行有价值地追问。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与示范,否则,学生将会耗费很多时间来摸索,即使偶尔产生个别问题,其价值一般也不高。如果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价值的问题上纠缠,必然会降低学习效率。有了教师的示范不但能有效避免无价值问题的产生,还能促进学习理念和意识的转变。课堂上,学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正常的,这是深入思考和建构知识的表征。随着学生问题意识越来越浓、产生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生成有价值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有的是由知识引燃形成的、有的是由师生提供问题衍生的、有的是建构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在实践知识价值的过程中发现的、还有的是思维碰撞引发的……课堂随时随处都会有问题生成。
2.促进因材施教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展示问题后基本没有必要再去统一讲解知识。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问题失去“引导思考和探索”的价值,影响个性化知识形成和知识增殖。教师会从原来低效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有足够时间分析研究学生、掌握真正的学情、实施因材施教。此时,教主要针对学习共同障碍,一般多则多讲,少则少讲,无障碍就不讲。这样教就成为一种引领和促进,使学习真正进行。只有真正的学习发生了,教才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率。
3.促进知识的建构
建构知识离不开知识的分析与解读、关系梳理与呈现、价值实践与拓展、创新与增殖、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教师提供的问题包含知识解读,解决之必然促进知识解析和价值拓展。知识关系有直接的,更多是间接的;有显性的,更多是隐性的。利用归纳、演绎、对比、发散、综合、联系等多种思维理清知识关系,使原知识变成思维的组成部分。学生根据问题准确获取知识后,深入分析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内在关系,并以合理的形式加工为课时“知识结构”,再进一步扩大联系范围,在更广领域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最后利用“发展的知识结构”产生的价值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这期间必然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知识(教材上没有或后面才涉及的)。这样,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众多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变化,成为动态知识系统,使知识内涵得到透彻理解、知识价值得到充分拓展、知识数量得到不断增殖,问题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4.促进思维显性化
学习是隐性思维过程,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或障碍。但由于隐性不易被觉察,很难及时获得他人的提醒或帮助。教师提供的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把隐性思维展示出来。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展示是最有效学习方法,无论对本人还是他人都有促进作用。对本人来说,修正了不足、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拓宽了价值、实现了创新、展示了自我;对他人来讲,能引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5.促进知识增殖
问题促使对知识的解析、运用、创新。此时知识就成为思维元素和提升精神生活的能量。学生随时都可能发现知识的隐性价值和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此时,学生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拥有者。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魅力,拥有更多成功感和幸福感。在“大问题”的引领下,课堂开放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活跃了,知识由静止状态转为灵动状态,并不时衍生出新知识——知识增殖。
三、教师提供问题的特点
教师提供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多样性,即不仅涉及事实性知识,还涉及能力、方法、目标、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二是递进性,即问题不停留在一个能力层面上,随着学生能力提高其思维含量不断增大。其三是指向性,即问题直指课堂目标的达成。其四是引导性,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任务和目标。其五是促进性,即促使学习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促进积极主动学习,实现知识增殖。其六是激发性,即增强问题意识,使学生不断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四、对教师提供问题的要求
刚开始提供的问题要简单些,一般针对知识点设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基本就能获得答案,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被动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随着学生能力提升,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思维含量,使其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如果思维停止发展,学习能力就会长时间停滞在某个水平,这与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学习不仅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思维持续发展,提升综合素养。问题提供后,要创设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并放手自学。期间出现异样也是正常的,说明这里需要点拨与帮助,是凸显教师价值的时候。所以,认真、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提供点拨和帮助。
总之,课堂上教师提供的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问题涉及的面越广,功能就越全面,引领和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得就越快。
参考文献
[1] 赵连顺.学习方式转变要关注学科本质的内容[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 篇4
一、重庆市著名商标认定申请(复审)表;
二、企业生产经营简况和该商标使用情况;
三、《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五、申请著名商标复审的,应提供著名商标证书复印件;
六、该商标在商品(或服务)上首次使用和连续使用的证据;(包括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印制商标合同及发票等)
七、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或服务近三年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包括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同行业排名等及其有关证据;(如审计报告、税务部门证明、海关部门证明、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组织或者机构提供的该排名等)(均需加盖鲜章)
八、该商标销售或服务区域的证明;(如销售发票、销售合同、商品调拨单、运输票据等)
九、该注册商标广告覆盖地域及广告资金投入量有关证据;(如审计报告、广告发布的合同、发票及相关文字图像证明等)
十、该商标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优良并长期保持稳定的证据;(质监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评估结果、消费者的反映等)
十一、该商标历年来获奖的证明;(省、市级以上)
十二、该商标被侵权情况和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
十三、审计报告原件
十四、税收证明原件
十五、行业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出具的行业排名等证明材料原件
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节日 篇5
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 月的最后一个周日)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全球流行历史已有3000年。1954年,国际共同确立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截至1994年底,全国已有21个省(区、直辖市)的1854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还有9.3%的县(市、区)没有达到控制麻风病的指标,它们主要分布在滇、黔、川、藏、青海、新疆等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2.中国植树节(3月12日)
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维护者,是经济建设的原料,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在1915年规定每年的7月13日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速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3.世界水日(3月22日)
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
第18章“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综合性办法”中所提出的建议,作出了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要求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按水利部的通知,从1993年起,又把我国“水周”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3月28日。
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世界卫生组织从1996年起,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的第一杀手和最大死因。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
5.世界卫生日(4月7日)
1948年4月7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生效。为“使全人类获得最高水平健康”,为促进世界卫生技术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重视重大的卫生问题并动员全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决定设立“世界卫生日”。第一次庆祝世界卫生日是1949年7月22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法于1946年7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上通过)。后来考虑到7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这就影响更广泛地动员年轻人,因此,联合国把“世界卫生日”改为每年的4月7日。从1950年开始,每年的“世界卫生日”活动都围绕一个突出问题开展活动。
6.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展,人类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1970年4月22日,美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绿色和平组织”等的创立,均与此有关。“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声响彻全球。世界各国都把4月22日这一天定为全世界地球日。
7.爱鸟周(4~5月的一周)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共有1183种,约占世界鸟类的13%。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国际上,爱护鸟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为了树立保护鸟类的社会风尚,1922年6月22日,在伦敦成立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到1970年,已召开世界会议15次。1981年3月3日,我国与日本签定了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我们又增加了保护鸟类的国际责任。1982年中国鸟类学会、林业部等8个单位决定我国每年4~5月里各地用一周时间开展爱鸟宣传活动。
8.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
1996年5月20日是第七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大家来学营养知识,人人学会自我保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我国学生轻度营养不良和体重不足者,男生分别为34.7%和32.9%;女生分别为43.8%和38.8%。7~18岁学生中超体重及肥胖儿,男生从1985年的7.75%上升到目前的8.6%;女生从3.38%上升到7.18%,严重影响着身体、智力发育,也为心血管病、糖尿病早发埋下隐患。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吸烟危害吸烟者本人,也危害周围其他人的健康。吸烟成了一大灾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因吸烟而引起的疾病。可惜的是,烟草的危害性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在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吸烟问题日益严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7年起,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10.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环境日”是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确定的。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人类环境问题,探索保护全球环境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决议。
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1.全国爱眼日(6月6日)
从1996年起,每年6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卫生部、国家教委等12个单位作出这一决定,并强调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广大青少年。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者600万,约有1000万儿童患斜视、弱视。其实,这些眼病中约有75%是可以防治的,目前,中国约有25%的人戴眼镜,但眼镜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只有30%左右。
中小学利用健康教育课、爱眼日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用眼卫生及防治眼病的常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眼保健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12.世界土地日(6月25日)
1996年第六个世界土地日。耕地与人类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人均占有耕地以及耕地的生产水平能够清楚地反映“人口—土地—粮食”处在何种状态。纪念“世界土地日”对提高广大公众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13.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吸毒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1987年6月12日到26日,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国际会议,并将会议结束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我国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已将吸烟、吸毒危害列为必学知识要点之一。亚洲一些国家已把贩毒看作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头号敌人,积极展开严打行动。
15.人口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年7月1日
世界50亿人口日——1987年7月1日)
当今社会,“人口爆炸”是一大世界难题。世界人口在1830年左右才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78年达到50亿,到1993年上半年已达到56亿。据推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2亿;到2019年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
16.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周)
1992年8月份第一周是世界第一个母乳喂养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患营养不良而死亡。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母乳喂养作为继计划免疫后推出的保护儿童健康的又一良策。因为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抑制各种疾病的发生。另外,母乳喂养还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对母亲产后恢复也有好处,能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每年8月的第一周为“母乳喂养周”。
17.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
1995年9月16日是联合国规定的第一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大约在距地球表面25~30km的大气平流层中,有效地吸收着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人类生物正常生长的天然屏障。目前在南极上空已出现了一个大如美国国土面积的臭氧空洞,北半球上的臭氧层也显示出被破坏的迹象,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CFC(氯氟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的结果。据美国资料估计,如果臭氧层耗损10%,仅美国死于皮肤癌的人将增加到150万,白内障患者将达到500万人。为此,1992年11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四次缔约国会议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从1996年1月1日和2010年起,在生产、进口、出口各环节淘汰CFC物质。
18.爱牙日(9月20日)
当前学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口腔疾病中龋齿占53%,牙周疾病占17%。为此,由著名口腔专学朱希涛等人发起并在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等9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正式确定9月20日为我国“爱牙日”。爱牙日的创立,旨在讲究口腔卫生,减少疾病,提高我国社会的文明水准。
19.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从1979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其目的在于唤醒世界公众注意粮食问题,鼓励各国发展粮食生产。联合国发展署常驻拉美代表莉贾.埃利松多指出:1995~1996世界粮食总产量估计为16.8亿t,而总需求量为17.5亿t,这将连续3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低于总需量。国际市场上粮价上涨了40%左右。全世界共有88个国家缺粮,我国人均粮食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自1991年起,我国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20.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
1995年11月14日是第一个“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995年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糖尿病教育”,口号为“无知的代价”。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3%~5%,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估计在2%左右,全国糖尿病患者约2000万。糖尿病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了终身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据统计,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经费开支已从1987年的210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920亿美元。
21.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篇6
篇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反思《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教学重难点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控制变量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所需的所有材料都由老师准备。学生方面:该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较浓,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实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得心应手,过程流畅。
不足之处:老师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在教学中还欠缺许多的经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对于课堂中把握不够。比如:在观赏潜水艇课件时,老师说:“现在让老师来操作一下,同学们下课以后也来试试:”老师可以这样处理:老师先来当驾驶员操作一下,同学们认真学,待会请大家也来当一次驾驶员。然后真的请学生去操作,这样课以活跃课堂气氛。关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的小麻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为:生活中那种动物和潜水艇一样用了上浮下潜的原理?
篇二: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说明:
1、内容文字用宋体小4,单倍行距;
2、其他字体与上表格相同。
篇三:《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包渝与反思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与反思
包 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轻重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6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演示实验二: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
小组实验:一组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的小球。一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长方体。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请看图片: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教师演示实验。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板书:体积。指名学生答。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3、请看图片: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教师演示实验。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板书:轻重。
4、我们对两组实验进行比较时,第一次沉的物体第二次也沉,第一次浮的物体第二次也浮?看不出沉浮与体积和轻重有什么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
实验一:
(1)在同学们的桌上放着五个小球,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板书:体积相同。轻重不同。
(2)实验:a出示实验要求。(1.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一个同学做实验,一个同学写实验记录.3。实验完后要汇报)
b:开始实验。
c: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6
板书:重的物体易沉。
实验二:
(1)在同学们的桌上有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五种物体,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体积不同,轻重相同。
(2)实验:a出示实验要求。(1.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一个同学做实验,一个同学写实验记录。3.实验完后要汇报)
b:开始实验。
c:完成实验,小组交流汇报。
板书:体积小的易沉。
5、师小结: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得出,不同材料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控制变量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老师手上有一个瓶子,你能用什么办法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指名学生答。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2、演示实验(器材:水槽,小瓶子,红墨水)。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过渡:生活中的那些现象是运用了这个工作原理?。指名学生思考答。
4、出示课件: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老师请大家一起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潜水艇。出示课件欣赏
6.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和潜水艇一样运用了物体沉浮原理?引导学生认识鱼也是应用了这个沉浮原理,师讲解鱼是怎样上浮下潜的。
7.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体积 轻重 有关
体积相同轻重不同重易沉
体积不同轻重相同小易沉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准备了几份有结构材料的,让学生的认识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学会“控制一个因素,研究另一个因素”即“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的科学概念。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 / 6
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重难点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控制变量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所需的所有材料都由老师准备。学生方面:该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较浓,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实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得心应手,过程流畅。
不足之处:老师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在教学中还欠缺许多的经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对于课堂中把握不够。比如:在观赏潜水艇课件时,老师说:“现在让老师来操作一下,同学们下课以后也来试试:”老师可以这样处理:老师先来当驾驶员操作一下,同学们认真学,待会请大家也来当一次驾驶员。然后真的请学生去操作,这样课以活跃课堂气氛。关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的小麻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为:生活中那种动物和潜水艇一样用了上浮下潜的原理?
教学建议:建议科学学科每课都有相配套的实验器材。这样老师上起来要容易一点,不会为教具准备费心,把多余的时间用来钻研教材。把科学课上得更好。
有关语文教学机制的反思与探讨 篇7
一.感知教材的功能机制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就其特点来看, 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教材”这一媒体, 使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动态过程。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媒体———教材 (狭义上的课本) , 本是静止的客观存在。教师与学生对它的能动感知 (教师的备课, 学生的预习) 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其一, 教师感知教材, 是对教材教法、学法、课堂心理、传授流程的理论透视和准确把握。其目的是使教材内容变得激情涌动, 脉络通畅的信息流, 准确、有序、有效地输送给学生, 立足点是在导。其二, 学生感知教材, 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扫清语言障碍, 感知课文内容、结构和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 达成已知与未知的思维定势, 使未知的东西得以显现出来, 给教师设计教学机制程序提供依据, 立足点在学诚然, 教师与学生在感知教材时, 并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个体, 教师从宏观到微观的透视和把握, 学生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 构成了既矛盾又统一, 既对立又和谐的统一体, 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不但要指导学法, 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善于自求解难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学一本书, 一篇文章,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 做到少而精, 少讲精练。吕叔湘先生认为, 讲与不讲, 多讲与少讲, 一切要看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讲清目标、要求、步骤之后, 就应让学生以标定位、以法定序, 运用浏览、精读、略读、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去自主地感知教材。这样学生才能在能动的感知过程中, 使一部分新知内化, 达成已知与未知的定势, 教师这时针对学生未知的内容, 要精读多讲, 讲深讲透。也许学生这种自求答疑的自学, 在成效上还不系统, 不明晰, 也缺乏深刻和有序, 但学生愤悱求答的期待效应已经形成。这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兴趣和内驱力的起动, 有着宏观上的价值内涵。
对教师下一步设计导学机制, 有着质的规定性:
(一) 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 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 避轻就重, 省时高效的选择教学方法, 设计导学程式。
(三) 教师通过检查这一环节, 对自学已达到的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实际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少走弯路, 少说废话, 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以实现教学高效率。
二.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机制
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三者关系极为密切。但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重点突出主体的能动性。这是观念问题, 也是教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准。以学生为主体, 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未来社会的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对兴趣爱好、恒心毅力、愤悱求答品质的激励培养, 都是导的内容。因此, 教师在指导训练和启发诱导的措施中, 要具备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时、量、序、度、位的落实是机智;移情、兴趣、幽默、习惯也是机智。在教学活动各环节因素间的渐进组织中, 教师首先考虑的就是导的问题, 导什么?怎样导?往何处导?叶老说:“教师当然须教, 但应尤致力于‘导’。导以总结全部的要旨, 可以认清全部的警句;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卒可以辨明值得反复玩味的部分”,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淘淘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导得适时, 导得富有成效, 自然会使学生精神亢奋, 思维积极, 想象丰富, 呈现出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样才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反, 若导得不合适, 学生就会精神萎靡, 思路凝滞, 答非所问, 使教学陷入泥沼之中。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上。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获取第一性的感性材料是关键, 如果学生没有可感知的实践材料, 即使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何等高明, 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把怎样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志品质放在首位, 并努力贯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学一篇文章, 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讲什么, 而是考虑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设计一套有伸张弹性的导学程式, 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思维空间去活动。“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后, 疑渐渐解,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 方始是学。” (《晦翁学案》) 疑是思之端, 有疑才有知, 所以教师不但要设疑质疑, 更要重视学生学会质疑求疑解疑能力的培养和指导。虽然学生起初对课文的理解, 不够具体, 不够全面, 也缺乏深度, 甚至也许是错误的。但对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扩展却有着重要作用, 学生对其感知的对象, 其特征、本质、内蕴有着第一性的可贵材料。这对下一步的认识活动, 有着极其重要的辨析意义, 随着认识活动的拾级而上, 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事实证明:就学习而言, 表面上的成功, 不见得比反面失败使人获得的经验多, 那种怕学生走弯路, 面面俱到, 条分缕析的“标鉴式”、“填鸭式”的做法, 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 充分认清教师、学生与教材相互间的制动关系, 遵循认知规律,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 情激理导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求知的学习习惯, 才能扬长避短, 取得极大的教学实效。
三.教法与学法的运行机制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称, 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有四个前提条件。一要遵守教学规律、运用启发式、摒弃注入式;二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认识水平;三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确定教法和学法, 其原则是依据内容定学法, 依据学法定教法;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潜力, 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和谐地进行。吕叔湘先生说:“近十几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 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法。这些教学法, 在实践的效果不尽相同。这并不是这些教学法本身有多大高低差别, 而是在于教师会不会活用。如果不会活用, 任何教法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吕老一语中的, 阐明了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弊端所在。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教学法, 都程度不同地揭示出某些教学规律, 但在推广应用中, 有些教师只抓现象、忽略本质;只重程式、不求效率;刻意模仿, 形似神非, 致使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 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其根本原因就是机械主义思想在作祟, 他们忽视教学对象的实际, 教学内容的延扩, 教学环境各因素的制约, 教师与学生能动的参与, 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变通, 才产生了语文教学“高投入, 低产出”的败局。
那么, 如何建立一种既符合实际, 又能科学操作调控有序的教学机制呢?我想有以下三个方法的问题: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研究水平, 加强文化修养, 增强正确分析、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技能和教育艺术的素质。
二.注重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正确处理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制动关系,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技能训练与整体素质提高的关系问题。力求做到扎实、朴实、真实。
三.教学法的选择要灵活多变, 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在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研究的基础上, 要用跨学科的观点审视全局性的, 宏观的, 整体的教学改革。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但最突出的共性便是学生的心理。因此只有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 因“心”施教,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的内驱力。
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 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为我们从事语文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创新与繁荣。但是, 从教育学的实质来看, 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停地进行着的新的组合, 这种不平衡的流动性, 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超前意识去探索, 去补充完善。使定型的教学模式, 变死为活, 变静为动, 变程式呆板为灵活多变。同时, 要在借鉴的基础上, 广采博取, 去粗存精, 融汇众家之长一以贯之。既要循轨探源, 探索一般规律, 又要相信教无定法。诚如此, 语文教学的改革、效率的提高就有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内涵和保证。吕叔湘说:“总而言之,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 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钥匙, 它的名字叫做‘活’。”
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 篇8
一、《愚公移山》入选教材的两大价值取向
毛泽东曾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借《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号召全国人民挖掉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实现共产主义。在上世纪60——80年代,《愚公移山》作为“老三篇”之一,入选为语文课本时,这里的《愚公移山》带有明显的政治标签,是被作为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最生动和最深刻的教材,也可以说是政治教材。这时候的《愚公移山》受到编者的选择和推崇,更多的是为了彰显政治性功能,而忽视了文本内在的丰富内涵与教育性意义。
1980年代至今,《愚公移山》入选初中教材与此前已有所不同,其教育性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本文即探究作为教育性教材的《愚公移山》,深刻挖掘其课文内部内蕴及人文价值,并结合时代发展,对课文进行全面、立体阐释,以彰显其教育性价值。
二、《愚公移山》文本解读关注的焦点及其评析
笔者通过对教育研究者的32篇有关《愚公移山》文本解读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愚公移山》的文本解读经历了一个从一元、固定到多元、开放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家对《愚公移山》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1981年,钱梦龙老师在杭州学军中学进行的《愚公移山》教学,拉开了教学改革的潮流。钱梦龙老师进行文本解读时,从课文文体入手,将其定义为一篇寓言。通过分析情节与人物形象,揭示寓言所要表达的道理:对于利国利民的大事,就要像愚公那样,充满必胜的信心,不畏难,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这符合人们对《愚公移山》主流精神的理解,但是,“对于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想,或者学生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文化背景下理解愚公移山精神,钱老师关注并不够。”[1]
1990年代后,一些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对《愚公移山》进行了文本解读。可以说,这是教师进行自我独立思考、个性化解读的表现,展现出鲜明的“教师风格”和“教师个性”。根据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录以及专家的专业解读的资料整理和研究,相关解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文本的文体进行解读
从文体进行解读就是根据文体的结构模式、文体特征(文章图式),去解读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将《愚公移山》定义为三类文体:寓言、神话、文言记叙文。
1.将文本确认为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故事的主旨并不在于移山的实践,而在于移山这样的顽强意志”[2]根据对课例的整理,发现有41位甚至更多的教师着重从寓言的文体特征入手,在帮助学生们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和领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意义。这符合大多数教师的文体取向。
2.将文本定义为神话
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将《愚公移山》收编入第八单元“神话传说”,认为文章讲述的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的故事。以郭初阳为代表的5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两则神话异同的比较,以及对文本最后“夸娥氏”之二子帮忙移山这个传奇结尾,让学生们了解神话的基本特点。
3.将文本确认为文言记叙文
以张广荣为代表的5位教师从语体的角度出发,从文言记叙文的几要素进行教学,分析地点、人物以及移山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解读愚公这个人物形象。
(二)从历史文化心理视野进行解读
以吕内巧为代表的3位教师对愚公移山这一举动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愚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选择移山而不搬家是由古时候农民背后的历史文化心理——安土重迁决定的。“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生存的根本与财富的源泉,土地给他们安全感与归属感,即使遭遇灾害,也不轻易搬家;其次,人缘也是促使愚公选择移山不搬家的催化剂。愚公已经形成了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稳定的生活方式。这种人缘也是愚公不可多得的一笔无形财富,并且可以给愚公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功能。”[3]
(三)从时代背景上解读
1.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解读,称颂、赞扬、学习愚公精神
以陆羽丰为代表的7位教师根据《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特定的时代背景来解读愚公移山。“愚公采用这样旷日持久的低效劳作有其时代根据,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坚信人的力量的积聚,不惜人力,建造起现代人也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4]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对愚公精神的解读绝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不能以今天的科技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科学方法来要求愚公。
2.以当今的时代背景,重新看待愚公精神
以吕其憨为代表的9位教师以当今的时代背景来解读愚公精神,认为“愚公征服自然,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值得称赞,但方法不可取,非科学的因素隐含在愚公身上。既应看到愚公精神的积极方面,主导方面,也不应否定他身上的确隐含的消极方面。”[5]
(四)从文本本身进行解读。
孙绍振、张所帅等教授从文本本身所蕴含着的作者本意和哲学思想对文本进行了解读
1.《愚公移山》节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写作本意
《列子》要通过描述世界的无限性来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性,以消除心智和感官对于至道之知的阻碍。《愚公移山》就是《列子》中最典型的例子。愚公名为“愚”,却以貌似愚蠢的方式获得了至道,他那恒心与专注,符合了忘智凝神、寂然玄照的体道方式的要求。而智叟依赖于自身的经验,自认为聪明,“聪明”恰恰是求道的大碍,过于理性地认识世界,忽视了人类和世界的无限发展可能性。列子将这两个字错位地用于两人的名字中,则是采用了反讽的方式,告诫人们勿用自己日常的经验来认识事物。
2.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思想
《愚公移山》首先应是哲学文本,主要体现在愚公看待移山这件事情上。愚公与智叟的对话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饱含哲理思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哲学上的启蒙。
笔者认为,教师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是教师风格和教师个性的日益显现,教师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得到增强。但对文本进行解读要结合文本的文体类型,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文本解读内容。
三、《愚公移山》教学内容关注焦点
经过对38篇教学实践者的教学实录以及教学设计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主要的教学内容主要聚焦到以下三个方面:
(1)以掌握文言文字词为前提,疏通文意,认识愚公精神;
(2)品词析句,认识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3)对故事情节和愚公精神的探讨与质疑:一类赋予愚公精神现实性意义,当今时代仍需愚公精神;另一类则对愚公的做法和愚公形象提出质疑和批判。
《愚公移山》作为一篇文言文寓言,笔者认为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二是感受课文蕴含的对比艺术,挖掘文章所表达的寓意,认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愚公精神的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愚公精神的现代化意义。
四、《愚公移山》教学方法的发展变化
根据对38篇《愚公移山》教学课例的收集和整理,可以看出在《愚公移山》的教学方法上近10年来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过程,方法更具丰富性、多样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愚公移山》教学方法的探究
1981年,以钱梦龙老师为代表的名师在进行《愚公移山》教学时,大胆创新,摒弃了文言文“串讲法”的固定模式。钱老师紧扣语义,将问答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很好地把握了文章主旨。钱老师的这种摈弃“串讲法”的模式,使语文教学进入了改革的新阶段。但是在钱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关注不够,没有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或者文化背景下理解愚公精神,教学方法的选用比较简单,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探究性学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对教学方法的探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独特的个性。有些老师采用讨论法让同学们自行解决疑难字句,摈弃传统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些教师将讨论法运用于理解性问题,诸如愚公和智叟谁智谁愚?谈谈对“愚公移山”认识等等。教师采取的这种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些教师则对学生们提出的质疑:“愚公该挖山还是该搬家”展开小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学习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从文本性质与“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21世纪关于《愚公移山》教学方法的再思考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对应试教育缺陷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吁,教学目标的实现面临新的挑战。“上海二期课改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者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郭初阳老师运用解构主义这种新的思想和方法来带领同学们对文本进行另类的解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郭老师将问答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师生对话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预设,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使用诱导性和强制性的问题限制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学生的行为:点头;不确定的轻声回应可看出。郭老师与学生进行师生对话过程中,并未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重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愚公移山》教学中,徐立峰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体现着“杜郎口模式”(三三六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受到了社会上许多专家和读者的推崇。当然,还有很多教师也积极探索《愚公移山》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愚公与智叟对话那一段,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符合人物身份的不同语气。有些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对智叟与愚公的对话自编一个短剧片断,进行表演。这些活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学生的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可以说,从1990年代至今,教学工作者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认为,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适切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刻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成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方法的选取不能脱离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纵观三十多年来专家及其教学实践者对《愚公移山》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管是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也好,还是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都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1][6]袁雯.语文教学的限度--钱梦龙、郭初阳、徐立峰《愚公移山》课堂实录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吕内巧.历史文化心理视野下的愚公移山[J].语文教学之友,2006,(4).
[4]陆羽丰.不可剥离时代解读愚公——《愚公移山》教学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4,(4).
[5]吕其憨,思考《愚公移山》[J].中学语文教学,2001,(4).
【提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推荐阅读:
企业需要提供的材料09-07
校车申请需要提供的材料07-03
服务提供商的选择06-30
银行按揭需提供的资料05-27
延津标书需要提供的资料07-02
居转户需提供的材料07-11
公共物品的提供论文07-27
审计报告需要提供的资料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