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查的通告

2024-10-09

协查的通告(精选6篇)

协查的通告 篇1

20xx年10月15日22时30分许,x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少xx图报案称:10月15日22时许,其妻子王xx在xx县xxx镇中意小区附近走失,至今未归,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

下落不明人员情况,王xxx,27岁,女,身份证号码:,系x县xx售货员,20xx年10月15日22时许,在中意小区附近走失,走失时上身穿白色外套,下身穿黑色裤子。家人已多方寻找,至今未联系上。

请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协查,如有线索请与xx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5212160联系或与少要力图15848733x联系。

协查的通告 篇2

关键词:法律;劳务派遣;风险

一、2013年准东采油厂劳务服务项目简介

上市板块:生活服务类劳务合同共签约14项,人员321人,油田辅助类劳务合同共签约19项,人员293人;保安类劳务合同共签约1项,人员117人;

未上市板块:车辆维修及驾驶服务项目人员23人;保安类劳务合同共签约1项,人员20人;物资进出库装卸搬运服务项目人员12人;保洁服务项目人员12人;

矿服板块:生活服务类劳务合同共签约2项,人员165人,保安类劳务合同共签约1项,人员,57人;卫生服务类劳务合同共签约7项,人员90人,承揽合同共签约7项,人员74人,送气合同共签约1项,人员5人.

由此可见,生活服务类人员占劳务总人数40.87%,油田辅助类人员占劳务总人数24.67%,保安类人员占劳务总人数16.37%,卫生服务类占劳务总人数8.6%,承揽合同占劳务总人数6.2%。

二、选择用工模式

从合同签订来看,我方均采用工作量承包或者承揽合同方式来完成,也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或“承揽”。业务外包已逐渐成为企业选用的一种灵活用工的方式,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出比较多的规制的情形下,给劳务派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三、勞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区别

(一)支付对价的对象不同。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用工单位以劳动力的使用作为标的,用工单位通过派遣企业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企业针对劳动力的使用支付对价。业务外包是一种承揽合同关系,是按照发包企业的要求,由承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为标的,企业针对完成的工作成果支付对价,发包单位、外包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直线型关系。

(二)受调整法律不同。劳务派遣是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用工模式,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业务外包是种经济、业务合作关系,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合同,由承包企业独立完成所承包业务,合作针对的是业务。

(三)业务的独立性不同。因业务外包针对的是业务,因此承包公司主宰业务的进程,管理现场人员。而劳务派遣则由实际用工单位控制业务的进程,派遣员工完全受控于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对其管理,派遣公司不涉及任何用工单位的业务问题。

(四)给付员工工资的标准不同。劳务派遣员工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通常比照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实行同工同酬。但业务外包虽工作人员也进驻发包企业工作,但其工资完全由承包公司决定并进行发放。

(五)费用结算周期不同。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一样,由用工单位按月将其工资支付给派遣企业,派遣企业再支付给派遣员工,因此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间通常是按照月进行结算的。但业务外包则不同,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通常按照业务的进展程度,约定结算周期。

(六)征税不同。在劳务派遣用工下,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交易的标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人工成本+管理服务费”。目前劳务派遣的管理服务费一般为每人每月50—100元,也就是说只需要缴纳营业税2.5—5.0元。业务外包下,外包单位与发包单位之间交易的标的为业务项目,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生产资料成本+设备厂房等折旧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服务费”,外包单位需按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营业额,进行营业税计税。然而,仍然只有管理服务费构成外包单位的盈利。可想而知,当前的管理服务费无法支撑劳务派遣单位将劳务派遣用工转向业务外包。

四、绝大多数劳务派遣用工无法转向业务外包,除非是以业务外包之名行劳务派遣之实的虚假外包。

在劳动法律规定下,只要发包单位介入到所外包服务或产品的产出过程,实施对劳动者的管理控制权,就无法与劳务派遣作一个彻底的切割--要不就是发包单位成为了劳务派遣单位,向外包单位派遣承担管理控制权的劳动者,外包单位成为了用工单位;要不就是以业务外包之名,行劳务派遣之实的“真派遣、假外包”。现排查出厂劳务项目中“真派遣、假外包”的合同有:1、2013油田井站管理项目60人2、2014油田井站管理项目15人3、承揽合同(文体中心幼儿园教师5人)4、承揽合同(物业公司公厕保洁8人)5、承揽合同(园艺公司搬运工17人)6、承揽合同(职工医院护理项目15人)7、承揽合同(机关服务2人) 8、承揽合同(电视台播音员8人)9、承揽合同(供热公司换热站12人);有些合同存在混岗,与“同工同酬”“派遣三性”相悖。

五、“业务外包”合同需细化,其核心在于是否涉及对劳动过程的管理。

经排查,厂使用的“工作量承包”和“承揽”合同均为统一的合同范本。业务外包的准确定位应当属于经营模式的一种而非用工模式的一种。其区别于其他外包的明显之处在于,提供外包服务的承包方需要长期派驻员工到发包方处工作,直至外包合同期满终止。

因此,业务外包中不应采用制度管理,而应当采用合同管理模式,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其中应当着重在合同中明确、细化承包业务的工作,明确完成标准,并应当明确承包方的业务。在这种合同的管理模式中,发包方通过承包方对派驻员工进行间接管理,实现对发包业务工作的进展与完成质量的监控。业务外包对承包方的法律要求:要具有相应的资质,还要具有相应的审批手续等。

六、裁判机关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判断: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给承包单位,但仍可结合以下情形综合认定属于劳务派遣用工。

(一)承包单位无相关经营资质;

(二)承包单位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使用用人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

(三)主要由用人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行使指挥、监督和管理权

(四)用人单位承担承包单位劳动者的工作结果和风险;

(五)其他规避法律、法规的情形。”虽然规定没有明示的识别因素,但大体未来裁判机关可能会从“工商登记 记载的经营资质”、“外包费用的会计和计税处理” 、“劳动管理控制过程”、“劳动者工作结果归属和风险承担”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七、实施业务外包的风险防控及注意事项:

(一)经济风险:成本效益,成本上是否划算的问题;

(二)管理风险:与劳动管理的切割,避免对外包人员人员直接管理,混岗使用,预防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

(三)法律风险:承包方不是合法设立的法人主体,缺乏应有的专业资质,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技术资格,缺乏从事相关项目的经验,应对这些方面予以审核,预防企业遭受损失甚至陷入法律纠纷。

协查通报格式 篇3

近日,xx公安分局发出协查通报,查缉xxx年6月25日xx区安外大街3号院重大杀人案件中,有重大作案嫌疑的xx来京人员赵xx。嫌疑人赵xx,女,33岁,xxx年11月3日生人,身份证号为xxxxxxxxxxxxxx,户籍地为xx省xx县xx乡二埠街行政村。

嫌疑人特征为身高1.52米,体态较胖,圆脸,肤色较黑,短发,xx口音,文盲,该人头顶右侧有外伤,脖子上有抓痕;上身着红色短袖衬衣,下着黑色裙子。现xx刑侦支队征集破案线索,联系人孙警官、胡警官,联系电话为xxxxxxxxxxxxx。

街道药品安全协查制度(定稿) 篇4

一、为进一步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巩固城区药品两网建设成果,规范城区药品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药品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我县城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的,坚持预防为主、警示在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强化药品市场日常监管,全面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三、定期监督检查的范围:城区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

四、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职责:

负责全街道所有医疗卫生单位的药品监管,除医疗卫生单位以外的其他涉药单位的药品监管。

五、定期检查方法:定期监督检查采取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六、定期检查内容:

1、资质检查:包括涉药单位证照核发、变更、年检情况,从业人员资质晋升变化、健康体检情况,供药供械企业的资质证明等;

2、购销检查:包括药械购进销售渠道的合法性,索票索证情况,入库验收记录,质量审核等;

3、存储检查:包括分类陈列、温湿度监测、卫生环境、质量自查考核等;

4、质量检查:包括专项检查、抽样筛查、监督检查等。重点检查有无销售使用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等假劣药械、非药品冒充药品等;

5、广告监督:重点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和查处;

6、制度检查:核查保证药品质量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7、专项检查:按要求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日常巡查监管和专项检查任务。

七、定期监督检查要求:药品监督定期检查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的,全面整顿和规范城区药品市场秩序。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现场整改的,必须现场督导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必须责令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立案查处。

关于建立汝南县街道、乡镇药品安全协查制度

配备药品安全协管信息员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县医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文明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根据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的要求,制定《建立街道、乡镇药品安全协查制度,配备药品安全协管信息员》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药品监管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建立体系完备、反应快捷的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充分发挥药品安全监管员的作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工作目标

着力于药品长效监管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发挥各级组织和群众在药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壮大监管力量,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同时通过扩大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群众参与度,提升群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和水平,充分发挥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医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三、具体措施

(一)成立区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1.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汝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本立担任组长。

2.配备药品安全协管信息员。各街道、乡镇要配备1名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各社区、村要配备1名药品安全信息员,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股负责与街道及社区 “两员”保持联络,将发现药品经营、使用违规行为及时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联系电话:0396-3299901),同时配合药监部门向群众宣传药品法律法规及合理用药常识等。

3.建立街道、乡镇药品安全协查制度。建立街道、乡镇药品安全协查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药品安全协管信息员作用。

4.建立备案制度。各街道、乡镇将建立的药品安全协查制度和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资料要在本单位建立档案的基础上,报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四、工作要求

谈谈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工作 篇5

一、由于税务部门内部计算机或网络出故障而造成信息不实或不准确的协查信息。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10月份共计有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协查函的类型都是“稽核系统转入缺联发票”。所谓卸联发票是指系统内有抵扣联信息而无存根联信息,并且按规定不需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的发票。经稽查部门上户协查发现,这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是企业正常开具。在企业的开票系统中都显示没有作废,也都按正常程序抄税和报税,在县局办税大厅内“金税工程”系统进行查询也都显示存根联已报税,没有出现异常现象,最终结果是系统故障。

二、企业开票人员在开票系统中操作失误而自动生成的稽核系统的协查。今年上半年,县局稽查局接到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函,其协查类型为“稽核系统转入作废发票”,经上户协查,这份发票的抵扣联和发票联受票企业保存完整,抵扣联还通过了“金税工程”的认证,受票企业正常入账并计提了进项税额。再到开票企业检查,原来是开票人员在开具此份发票时,打印机没有放入空白的发票纸,在电脑系统出现提示时,开票者点击“取消”和“作废”提示,一连操作四次,造成四份没有开具的空白票作废,而真正开出的这张票也在电脑中误操作“作废”,而开票者本人都浑然不知,造成“金税工程”稽核系统生成多份协查案件。

三、企业开票人员在开票系统中的作废票没有及时收回发票联和抵扣联,也没有及时通知受票单位。这类协查函的类型也是“稽核系统转入作废发票”,在协查案件中,这种类型比较多。2004年1-3季度,县局稽查局的这种类型的协查案件有十余起。典型情况有湘潭矿业公司开具给某玻璃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人员事后才知在开票时税务登记证号码少打了一个数字,便在电脑中将此份发票作废,而没有及时通知受票单位退回重开,致使抵扣联通过认证计提了进项税额;县电力局也有一类似情况:某企业因为改制,税务登记证号码进行了变更,电力局在开票时仍沿用了旧的税务登记证号码,后来重开时,没有将原来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及时收回,造成不必要的协查情况产生。

四、利用不当途径取得的专用发票,想饶幸过关,偷逃国家税收。XXX国税稽查局近两年来,发现利用假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税的有两起,一起是XXX水泥厂取得的由XX某单位开出的三份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三份票手感光滑,纸张打蜡放亮,隐纹特别明显,后经XX市国税局鉴定是假发票,受票企业为此补税4万余元。另一起是县内某灯饰玻璃厂接到深圳一商人的电话,声称可以优价供应某材料,并提供可以抵扣税款的“正规”发票,并且在没有发生一笔业务的情况下,快件寄来增值税专用发票壹份,该灯饰玻璃厂的会计明知没有业务往来,却把这份可抵扣1.5万余元的所谓“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拿到县国税局去认证,却被机器识别,认证为“假票”。

协查的通告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诈骗国家金融资金的犯罪活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办案效率,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融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诈骗案件的种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第五节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活动: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资金;

(二)进行金融票据诈骗;

(三)利用信用卡、电脑等工具诈骗金融机构资金;

(四)进行保险诈骗活动;

(五)以引资、开发项目为由骗取金融机构出具“资信证明”;

(六)其他金融诈骗犯罪活动。

第四条 各金融机构应由保卫部门办理金融诈骗案件,并建立和完善金融诈骗案件的受理、承办、协查和档案等管理制度。

第五条 在案件查处中涉及金融机构内部多个部门承办的,要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分工协作,积极查办。

第二章 案件报告及受理

第六条 各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遇有举报金融诈骗犯罪活动的线索,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单位的保卫部门和领导。接到案件报告线索的金融机构保卫部门和领导,要辩明举报情况,认定确有重大价值的,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第七条 金融单位工作人员发现不法分子正在实施或有重大诈骗嫌疑的,要立即向单位保卫部门和领导报告。保卫部门要在稳住犯罪嫌疑人的同时,向当地公安机关迅速报案。第八条 各金融机构对发生的金融诈骗案件,在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诈骗、盗窃、抢劫、涉枪案件管理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其上一级保卫部门报告。

第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保卫部、各国有商业银行、人保(集团)公司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保卫部(处)是所辖系统金融诈骗案件报告受理的最高部门。各保卫部(处)接到报案后,对未造成资金损失或查处涉及范围较小、情节简单的一般诈骗案件,应在案件月报的发案总数中向行

领导报告;对重大、特大金融诈骗案件,要做好详细记录,并提出查办意见后,速报主管行领导。

第十条 各级金融机构保卫部门在向公安机关、上级行和主管行领导报告案情时,报告内容必须具有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事由、原因、结果)。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并受理后,涉案金融单位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破案。

第十二条 各地金融机构在案件协查中,对案件性质判定有疑义或有需要咨询的情况,可分别向同级人民银行、本行司上一级分行(司)直至各总行(总公司)保卫部门或业务部门请示、咨询。

第三章 管辖及办理

第十三条 查处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以属地管理为主,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办案相结合。发生重大或疑难案件的单位要主动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涉案资金特别巨大、影响恶劣的案件,由各总行、总公司指导查处;涉及亿元以上资金,跨部门、跨地区的特大案件由中国人民银行 总行指导、协调查处。第十四条 各金融机构对发生金融诈骗案件的协查工作分别对上一级金融机构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含副省级)分行、分公司对辖内系统发生的金融诈骗案件要积极指导、督办,并分别对各总行、总公司负责。

第十五条 对党中央、国务院、各总行(司)领导批示和交办的重大金融诈骗案件,由各级行(司)保卫部门主办协查。在案件查处中需要有关业务部门配合的,有关业务部门要积极协助办理。

(一)需要与公安机关联系并协调查处的,由保卫部门负责;

(二)涉及银行汇票、本票、支票、存单诈骗的,由会计部门负责;

(三)涉及境外金融诈骗犯罪的,由外事部门负责;

(四)涉及引资、融资诈骗的,由资金部门负责;

(五)涉及贷款诈骗的,由信贷部门负责;

(六)涉及法律问题需要答复的,由条法部门负责;

(七)一案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诈骗手段的,以涉案金融较大、诈骗手段恶劣的一种为主,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本条第(二)、(三)、(四)、(五)、(六)、(七)款按业务范围确定职能部门负责协查的案件,所在金融机构的保卫部门必须派人参加。

第十六条 各级金融机构保卫和业务部门在案件协查中,必须确定专人负责,并做好文字记录。各金融机构对重大特大金融诈骗案件的协查确定一名行(司)领导负责。

第十七条 各级保卫和业务部门在案件协查和办理中,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守秘密。遇有重要情况或疑难问题要及时向主管领导直至各总行、总公司报告、请示。

第四章 结 案

第十八条 各金融机构对事实已查清或公安司法部门认定,确属可以结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结案。

第十九条 可以结案的案件,按照管辖权限,由涉案金融机构负责写出结案报告。结案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发生案件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的查处情况;

(三)发案的原因及教训;

(四)涉案金融机构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的处理情况;

(五)整改措施或工作建议。

第二十条 结案报告一式三份。涉案金融机构留存一份,抄报同级人民银行和上一级行(司)各一份。

第二十一条 重大、特大金融诈骗案件的结案报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分公司负责上报各总行、总公司。

第二十二条 各行(司)所对所辖金融机构上报的结案报告要及时研究。对案件中有遗漏、查证不清、人员处理不当的,可要求所辖金融机构调查、复查、复议。

第二十三条 各行(司)保卫部门对已结案的案件,要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第二十四条 为切实抓好防范金融诈骗工作,各行(司)保卫部门和在案件查处中涉及的有关业务部门对将要结案的诈骗案件,要认真分析发生案件的特点、原因,查找金融机构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总结堵截和案件查办的经验及不足。对诈骗犯罪活动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造 成重大影响的案件要及时通报,并提出防范要求,以减少金融风险。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况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一)对在预防、发现和堵截金融诈骗案件中有突出贡献的内部职工;

(二)在承办、协查、督办金融诈骗案件中有功的金融单位领导、保卫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第二十六条 发生金融诈骗案件的金融机构的领导、保卫人员和承办案件协查的有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直至撤职处分:

(一)诈骗案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造成资金损失的;

(二)接到报案后,不报案或报案迟缓,贻误办案时机的;

(三)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不如实提供事实真相,影响案件查处的;

(五)对重大、特大案件查处或督办、协查不力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对金融单位被骗款项的处理,要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1961年10月23日财预执字第135号、银会乔字第404号和1972年9月20日财政部财货字第229文的规定,凡是国家未发行的货币、国家拨给银行办理信贷业务的资金、客户存入银行的款项,以及被骗的金银等,应全部归还银行,不作财政收入。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大学生翻译求职信下一篇:毕业季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