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2024-07-25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共11篇)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篇1

20__年全省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委会、省十二届六次人代会和全国商务工作会的总体部署,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追赶超越的总目标,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建设“制度高地”为目标,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扩大消费为核心,深入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外经贸发展;以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为抓手,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以改革创新和从严治党为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以商务系统追赶超越的新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20__年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0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值2114亿元,增长7%以上,其中出口1150亿元,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增长10%;实际引进内资6856亿元,增长10%;对外直接投资7.5亿美元,增长6.5%。

一、以打造“制度高地”为目标,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深化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大省市两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对各片区政务服务大厅服务流程进行整合再造,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一照一码”的创新目标,探索建立并联审批工作机制,确保自贸试验区挂牌之日就是正式运行之时。

(二)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加快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网上”建设,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模式和路径。

(三)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突出特色找准定位,围绕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合作,创新互联互通、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和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围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方面扩大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经验。

(四)强化协调服务和督导督查。编制我省自贸试验区创新措施试点清单台账,加快复制推广新一轮19项改革经验。建立月度通报、季度督察、年底考核评估、总结推广的考核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创新成功经验。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加强片区服务,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

(五)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压力测试机制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运转有序、风险可控。

二、以扩大消费为核心,深入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

(六)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电商扶贫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以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层电商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七)补齐城乡流通体系短板。支持市、县城及重点镇编制和修订商业网点规划,切实加强镇村两级和城市新建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促进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全力争取在我省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

(八)大力开展地产品推介营销。支持办好省内重点展会和特色专业展会,组织开展节假日消费促进活动,努力开拓我省特色名优地产品市场。在国内重点城市举办10场陕西名优地产品牌巡展活动,设立“陕西名优地产品牌展销专区”,建设70个“陕西名优地产品牌推广示范店”。继续加快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建设,开展“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支持陕菜理论体系研究和对外宣传,提升扩大餐饮消费。

(九)进一步强化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推进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在重点行业、重点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规范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双打”工作,持续推进“两法衔接”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贯彻落实《陕西省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启动省级重要产品追溯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我省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继续积极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拍卖、典当、特许经营等特殊行业监管,深化加油站审批制度改革。继续落实商务领域“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任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淘汰黄标车治理工作。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十)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完善流通统计监测体系,强化定期预警分析,提升市场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在库企业跟踪管理,积极实施“限上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增限上企业。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优化储备企业和储备商品结构,确保储备数量充足、质量安全。加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市场平稳、有序、安全。

三、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外经贸发展

(十一)努力保持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外经贸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创新举措。继续实施《陕西产品出口振兴暨外贸孵化工程20__年—20__年行动计划》,推进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建设。针对20户重点进出口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支持措施。筛选100户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出口企业,制定普惠性扶持措施,促进其加快成长。加快实施《陕西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实施办法》,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外贸业务。高度重视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组团参加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博览会,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精准承接促进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__年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知名展会和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境外品牌展会,重点开拓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强对服务贸易的规划指导,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指导西咸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

(十二)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走出去”。抓好产业海外发展基金设立,支持100户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现代农业合作。重点推进中大石油吉尔吉斯斯坦炼化工业园等3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有色集团印尼200万吨氧化铝项目等5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支持我省优势企业在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等业务,重点推进中铁二十局巴基斯坦高速公路项目等4个对外承包工程重点项目。推进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外派劳务平台,优化外派劳务结构,打造劳务合作品牌。巩固和提高境外商务代表机构服务“走出去”的功能,更好服务于我省的对外开放。

(十三)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利用现有的友城资源,逐一研究推进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以经贸往来加强友城合作。做实中美省州合作,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和地区地方经贸合作,提升与日、韩、澳、新等国家地方经贸合作,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合作,注重扩大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产能与经贸合作。建立与外国驻华使节和商务代表的联系机制,充分利用外国元首、使馆和代表团来陕访问机会,组织企业开展对接交流。

(十四)健全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机制。完善外贸月度会商、服务贸易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建立对外经济合作部门会商机制,加大对企业的外经贸政策协调支持力度。加快“陕西省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做好境外安全巡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境外投资合作安全生产及人员安全管理。

四、以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十五)注重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现有招商平台,创新举办好丝博会暨西洽会期间的投资促进活动、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和欧亚经济论坛等重点活动,支持各市(区)结合产业优势举办主题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商务部双向投资平台,积极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推进多层次跨境投资贸易合作。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试验成果,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提升开发区国际化合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现实需求,搭建高水平、专业性项目对接新平台。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建设、建设大西安的决策部署,出台支持措施,为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十六)创新方式方法。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突出重点国别和地区,加强自贸试验区主题招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研判,密切关注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动向,进行精准对接和常态化联络。加强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的沟通合作,选准国际国内知名投融资和咨询机构、有影响力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与各市和重点园区密切合作,组建我省常态化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

(十七)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出台全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全面调动招商引资积极性。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月度统计通报制度和招商引资重点签约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狠抓重点展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将招商引资年度目标纳入省对市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招商引资工作实效。编印《陕西省投资环境白皮书》,完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和投资者投诉协调处理与反馈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五、以改革创新和从严治党为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十八)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梳理现有审批备案事项,落实简政放权的各项部署,执行好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商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按照政府资源市场化配置要求,大胆推进商务系统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九)继续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层层传导压力,营造商务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继续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各项制度,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十)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干部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的能力。深入落实“三项机制”,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统筹培养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切实重视干部的心理疏导和心态建设,营造大胆创新、敢于担当,风清气正、埋头苦干,追赶超越、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篇2

Research and thoughts on the investment promotion through agentsin Dalian City.

中介招商工作是利用外资及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手段。所谓中介招商, 就是指政府或某一项目单位 (委托方) 通过投资中介机构或中介人 (受托方) , 将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相关投资市场, 受托方通过对项目进行包装, 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 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 为委托方寻找和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在法律上是一种委托合作关系, 受托方可与投资者签订招商引资协议, 委托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期支付给受托方一定活动费用, 当项目推介或转移成功后, 再依据协议书按照引资额的一定比例付给受托方佣金。其主要特征是受托方一定要独立对项目进行了营销, 项目引进成功后转让给委托人, 实际双方是合作及买卖关系。

这里说的中介机构主要指国内外各类与投资促进有关的国际组织及其派出机构。例如: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机构;国外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分会、专业投资顾问 (咨询服务公司)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或国外综合性公司在华设立的办事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所谓个人是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能力的境内外法人和中国法律规定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1984年以来, 大连在利用外资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7年6月, 全市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12301家, 实际使用外资237.84亿美元, 开业投产企业近5000余家。在多年招商实践中, 地方政府积累了丰富的招商经验。主要招商方式有政府组团招商、会议招商、活动招商、政策招商、网络招商、融资招商等, 其中中介招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 大连市中介招商调研组走访调研了近20余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 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 基层单位创造性地开展中介招商工作, 使中介招商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一、各县市区大都制定了本地的中介招商奖励政策。2006年, 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发[6006]1号文, 推出大连市中介组织 (个人) 招商引资奖励指导意见, 规定对引资者 (中介组织及个人) 按实际到位外资额的3‰-5‰进行奖励, 是年10月12日, 大连市召开大连市全球招商代理大会, 进一步宣传和推动上述政策。在此基础上, 金州区、西岗区、普兰店市、庄河市、中山区、甘井子区、瓦房店市等均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政策, 有的县市区及开放先导区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对中介人实施奖励, 有的参照大连市中介招商奖励政策执行。

二、各县市区通过相关渠道积极聘请中介组织 (个人) 为本地招商代表。一是在国内外发展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及广泛人脉关系的老乡、同学、战友等;二是知名企业家及公关专家;三是正在本地进行投资的客商及企业家;三是各种行业协会;四是境外相关政府及行业协会组织;五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投资中介公司。各县市区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 与相关中介组织及个人建立了合作关系。金州区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及个人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先后聘请了26名外籍人士作为招商代表, 并与新加坡、韩国等中介机构签订了相关招商协议。普兰店将中介招商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要抓手, 共发展200多人从事中介招商工作, 并在韩国成立办事处, 聘请韩国人崔昌旭作为招商代理人, 还与大连大申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协议。庄河市、瓦房店市也积极探索中介招商新途径, 在寻找中介招商代表和签订招商协议方面做出了尝试。

三、中介招商奖励政策得到一定程度兑现。2006年, 中山区支付中介奖励资金30万元, 金州区支付中介奖励资金450万元, 有关县市区在中介招商奖金兑现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实质性工作。

由于中介招商工作在大连市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中介招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思想不够解放, 观念有待更新。一些单位和部门习惯于依赖政府牵头组织各种招商活动, 对中介招商, 特别是中介人招商存有某些偏见, 认为一些中介组织及一些中介人员在变着法捞取政府及企业的好处, 看问题角度偏低。

二、在中介组织及个人选择上有一定局限。各县市区与中介组织及个人建立了一定联系, 但范围较窄, 用人不准, 所选择的中介组织规模小, 层次低, 运作不规范, 甚至有的中介组织拿了招商经费却没有引进一个项目。

三、双方信息不对称。招商单位对中介组织信息了解甚少, 因而不能选择到合适的中介招商代理机构, 而中介组织及个人由于不能及时了解招商单位的项目、政策及各种相关信息, 也不能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信息的不对称, 最终导致双方合作流于形式。

四、中介招商运作不够规范。一是委托协议文本不够规范, 有的协议内容及形式过于简单, 权力、责任及义务不够明晰, 形式色彩较浓。二是缺乏管理, 缺乏中介招商促进工作。协议签订完后束之高阁, 无人对中介人及中介组织进行跟踪管理, 使双方合作关系形同虚设。三是奖励政策不够透明。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奖励政策, 有的只是利用会议进行口头宣传, 有的即使制定了政策, 基于某些方面顾虑也不愿进行广泛宣传, 使奖励政策缺乏透明度。四是中介组织 (个人) 取费较难。北三市的一个投资上千万项目是由中介人所引进的, 由于引资人确认、资金支出渠道等问题, 至今中介人也没有见到一分奖励。

五、政府诚信至关重要。2006年10月, 大连市召开“中国大连全球招商代理大会”, 隆重推出《大连市中介组织 (个人) 招商引资奖励意见》, 引起极大反响, 各县市区等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地的相关政策, 但涉及到具体接待咨询者以及落实奖励政策等方面, 则态度较为暧昧, 最常用的一句话是, 要视“实际情况, 进行一事一议”, 无形中在政府诚信上打了折扣。在奖金兑现上除金州区、中山区、普兰店市等做得较好外, 有关单位在贯彻中介招商奖励政策上还流行于形式, 这里也不排除中介组织及个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中介招商是一国际惯例, 在世界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都委托本国中介机构进行招商。甚至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驻华代表处, 也都在利用自身的中介身份促进和推动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间的经济合作。上海、广州等城市早已推行中介招商方式, 沈阳市也提出转变招商方式, 扩大中介招商的路子, 并在市外经贸局内增加人员编制, 设立中介招商处, 积极委托中介组织开展中介招商活动。委托中介组织及个人为政府及企业开展招商活动, 政府回归裁判员角色, 以建立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新机制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大连市利用外资工作实际, 在推动中介招商工作中,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敢于出台政策, 科学运作规范, 进一步调动中介组织及个人的中介招商积极性, 使中介招商在全市对外开放及利用外资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打造政策高地,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支持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 明晰中介机构的工作取向, 凸现政府的有效政策支持机制和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中介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 以推动中介招商工作开展。

二、改善环境, 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要学习广东顺德市的经验, 千方百计为中介组织及个人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及环境, 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相关保障。为扩大本地招商引资, 顺德市政府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型的招商代理构架。位于“塔底”约有5-6家招商代理公司, 代表顺德市政府进行招商活动, 成功引进项目后给予奖励。“塔中”的每个中介机构还可以得到政府部门10万元的经费支持。“塔尖”的中介机构是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后选取的, 除了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10万元经费, 政府还为他们提供办公场所、配备交通工具。所有的中介招商机构在通过当年的考核后, 政府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就启发我们各级政府, 要在政策上、资金上、工作条件上加大对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 从基础上推动中介招商工作的开展。

三、根据实际需要, 着力培养和选择一批好的中介招商机构。政府要根据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的需要, 把相关招商内容委托给中介招商公司予以运作。要视其信息网络、客户资源、专业能力、诚信度、规范度、中介费用等标准来选择中介公司, 也就是要选择理想合适的中介公司。所谓理想合适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以选择国内外大型中介机构为宜;大型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 以选择国内外大型具有专业招商能力、设计能力的中介机构为宜;中小型项目则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型中介机构及个人介入。中介组织及中介个人的选择对是否能够有效推动中介招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沟通信息, 要加强与中介机构之间联系。要掌握中介机构方面相关信息, 在与其合作时以便随时做出调整。各级政府及招商委托单位要和中介机构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及时向中介组织 (个人) 推荐本地区的项目、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信息, 要向机构推荐好的招商项目 (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 提供真实完整的项目信息, 使合作双方保持信息的对称性, 从而使中介招商工作有序开展。

五、建立诚信政府, 积极落实中介招商奖励政策。要讲求诚信, 由政府制定的相关中介招商奖励政策, 一经发布, 就要严格执行, 只有做到言而有信, 才能有效调动中介组织开展中介招商工作积极性。中介招商工作最终能否开展起来其实质是政府的诚信问题。

由于受我国历史上“君子不言利”传统观念影响, 中介招商工作还将面临各种困难及挑战, 但只要政府有决心, 政策对头, 有效运作, 中介招商工作就能取得积极成果。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政府 招商能力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27-01

政府在招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淡出,但政府仍然是招商引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角色。部分政府对于其招商能力不甚关注,导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在提高政府招商能力基础上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成为现今关注的重点。

1 政府招商能力的定义和范围

1.1 政府招商能力的定义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维护秩序和社會服务四种。政府招商能力则指的是政府在处理这四方面工作的能力。通过加强政府招商能力可以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有效遏制和防止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工作中的各种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

1.2 政府招商能力的范围

(1)制定当地产业政策的能力。从招商引资实践看,配套企业往往是跟随着主导产业和核心企业的,从而形成聚集发展。而产业政策是培养核心企业、主导产业的理论支持,是一个地区发展前景的重要体现,政府要灵活应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其他的产业发展情况,根据产业政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进行具体规划。因此,地方产业政策的制定成为了检验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2)营造投资环境的能力。通常而言,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则是可以看到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的基础。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简单而言则指的是地区的文化环境或者市场保障和条件,是一个地区的内涵,并且软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吸引招商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作为投资环境的主导力量,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完善本地的招商环境,将软硬环境不断优化,为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条件建设,改变靠政策优势招商的错误观念。(3)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能力。政府的责任在于监督。而市场的公平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经济秩序,因此,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在招商投资工作中,需要清理市场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坚决打击分割市场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为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把好关。(4)维护公共产品的能力。招商引资过程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都是市场或者社会运行的关键部分,也是招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政府作为其维护者,其能力高低直接干涉到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招商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政府招商能力缺失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表现

政府招商能力对于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倘若政府招商能力缺失,从结果上来说将不能促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从招商引资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主导招商

政府对于自身在招商投资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政府的地位是为招商服务,不是直接干预招商工作的进行。但往往在有些地区,政府直接进行招商,主导招商,位于招商工作的前列,将招商引资数量作为人员考核的标准,这都源于对于政府角色的错误理解。

2.2 招商效率低

招商的主体是企业,而政府的“挺身而出”无疑增加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大量政府人员参与招商,浪费了资源和资本。同时,很多地区政府为了完成招商任务,往往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在招商过程中,大量招商利润率较高的项目,并且盲目补贴合,制定不合理的优惠政策,造成了产业雷同现象严重,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与日俱增。

2.3 对于社会发展造成了威胁

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在招商过程中饥不择食,在选择项目时,专门选择一些利润高的项目,却忽视项目本身的“副作用”。大量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引入,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威胁居民的健康。

3 培养和加强政府招商能力的建议

3.1 转变政府观念

政府招商能力的提升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在招商中的角色定位,由原来主导型转变成新型招商模式。这也是一切政府招商能力的根本。政府过多干预招商的时代已经过去,应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的作用,让企业站在招商的前列,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作风,为招商引资工作更多地空间和选择。

3.2 切实增强政府招商能力

政府招商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具体说来增强政府的招商能力则是紧紧围绕政府的本职工作来进行的。(1)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了解和考察时一切招商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但这绝不是“走马观花”的参观。政府要定期对地方进行评估,结合国家政策,针对其优势、资源情况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合理的产业发展计划,以期吸引更多的技术和资金。(2)在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环境的构建极其重要,它决定着招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招商前后,政府有责任做好投资环境的优化和项目的生产环境的完善工作。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惠及当地居民生活,另一方面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条件,保障招商项目的顺利进行。(3)市场掌握着资源的配置,但是市场的监管却与政府息息相关。市场能否顺利运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政府要加强立法,用法律对那些扰乱市场秩序和破坏市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鼓励产业链和高技术含量企业发展,为弱势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和优惠。(4)加强社会服务质量,政府的社会服务工作是招商工作和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招商工作提供事前和事后咨询服务,优化招商流程,合理安排招商工作进行,随时关注产业发展情况。

3.3 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招商队伍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招商的质量。加强纵向招商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政府为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全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人员的全面素质保障,招商队伍对招商环境和国家战略的了解。

3.4 创新招商模式

现今,招商模式已经不再是政府主导招商,由“政策招商”、“亲情招商”过渡到“产业招商”、“招商选资”等,招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招商模式不再单一。政府要根据地方特点制定合理的招商模式,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成本引进最好的项目。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察地方情况,结合招商情况,用创新驱动招商引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庆国,柳宏志.中国招商引资服务效能评价与功能转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8-44.

[2]昌业云.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25-128.

[3]韩立民,林超.青岛市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经济,2008(2):141-144.

招商专员转正工作总结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我叫XXX,是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不知不觉,我加入南京融观天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48天;在这48天当中我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我有一个信念就是: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我会感激每一个给我机会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人,因为我知道在当下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只有自己变得足够的强大,才能够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我坚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是失败。”

实话说,在加入融观天下之前,我是一个对于毕业后就业前景比较迷茫的学生;因为如此现实的社会,是我们都无法去改变的,而且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面临一种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残酷现实。然而,就是在这个迷茫的时期,融观天下向我敞开了大门,使我能够有幸的成为一名——融观人。我会好好的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我不会只在口头上这样说,最后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

融观天下,使我首次接触到商业地产这个以前没有太多概念的工作类型;我从第一天步入本项目售楼部开始的茫然无知,到48天后的初步了解,其中我已经感觉到获益匪浅,是融观天下的领导们教会了我如何去认识商业地产、如何去了解商业地产、如何去定义和把握招商专员这个职位;我十分感激领导们对我这个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学生的耐心的、认真的培养和指导,使我能够消除刚踏入这个领域的顾虑和迷茫;我已经确定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步的走好每一步,在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之下,为我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48天的工作时间之中,我一直都在严格的要求的自己。从刚开始的说辞演练中,我在有限的时间中,尽可能的去掌握和记忆说辞上的内容;只是因为话语上的转换能力欠佳,每次都像是在背一样,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到现在已经可以流利完整的向客户去介绍本项目,而且也能够回答其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在查找品牌商家和联系商家中,我从开始到现在每天都会坚持联系商家在30组左右,虽然会碰壁、会遇到挫折,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不抛弃、不放弃每个潜在的商家客户,我会用我的努力和坚持去打动他们,相信成功就离我不远了。而且,我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我更清楚的了解坚持不懈的可贵之处。所以,我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要做好自己的榜样,我知道其实每个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我会用积极地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到我每天的工作当中,使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阅历。

上述这些是我在48天工作经验当中的总结,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指点和批评,我会虚心的接受并改正。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有领导们的带领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用最短的时间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最后能够把本项目的工作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龙跃新世纪广场招商部 XXX

招商运营专员的工作职责 篇5

1 协助运营主任制定市场定位、成本预算及商家组合规划方案;

2 搜集市场资讯、竞争对手最新动态等方面信息,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

3 协助园区全方位营销策划实施,维护项目形象;

4 负责接待有关租赁事宜的客户;

5 维护企业客户关系,听取客户诉求,协同物业部、企划部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园区服务。

6 审核各项目物业的客户事务:包括洽谈、签约、办理转租、续租、更名及录入商业系统等事宜;

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任职资格:

学历: 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

经验:具备商业地产运作招商或商业管理公司相关工作经验;

技能:有一定的方案撰写技能及活动执行技能;可以及时掌握商业地产市场动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判断力;具有一定的客户维系技巧。

能力: 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市场洞察、计划组织及执行能力;

招商专员 篇6

岗位职责:

1、负责完成分配下的招商任务指标

2、搜集目标商家信息,整理汇总各业态商家信息,筛选商家进行联盟洽谈

3、搜集竞争对手信息,进行整理对比

4、联络商家、走访、宣传项目优势和政策、对有意向的商家进行谈判和签约

5、配合网络运营部门进行签约商家的合作对接工作

6、定期回访签约商家,进行意见反馈

7、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岗位条件:

1、大专以上学历、25-35岁,男女不限

2、有从事过商家联盟、资源整合、招商等相关工作经验

3、具备良好的谈判能力、优秀的资源整合思维

温州招商选资工作滞后原因浅析 篇7

做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温州,从1984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利用外资已经历了26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些成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和全省乃至全国比不尽如人意,一直处于落后水平。那么,在全国利用外资水平健康良好发展的态势下,同样的城市规模,同样的宏观政策环境,同样的发展起点,为什么其他地方上得很快,而温州却会如此的不同步?对此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将有利于温州招商选资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

一、近年来温州市招商选资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改变温州招商选资工作的落后局面,2003年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一号工程”,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对政府每个部门及其领导层层下达招商选资的指标与任务。从2003年开始,温州市的利用外资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2003年—2007年五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7亿美元,这项指标的完成额是温州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以来前19年(1984年-2002年)总和的2.3倍和2.6倍。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13.05万个工作岗位、4亿元地方税收和17.61亿美元的出口,为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温州的招商选资工作2007年达到最高峰,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1753万元,随后逐年下滑,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仅26175万元、2009年又同比下降10.4%至23448万元,到了2010年低至17574万元,回到2004年以前的水平。截止到2010年底,温州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708家,投资总额13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1亿美元。

二、近年来温州市招商选资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温州,利用外资落后,已成为其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十分明显的薄弱环节,与其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称。这有着温州特殊的历史背景及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高。

对开放型经济在整个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建设的依托等主要载体来抓。温州走的是一条内向型、自给自足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聚的“自力型”发展道路,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带有一定的排外性,给引资工作带来一定的思想障碍。

对外资的紧迫性认识不强。这首先表现为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受传统观念束缚还比较重,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式严重,满足于纵向比较,把外资落后往往推到客观原因,缺乏对工作的反思。由于温州市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内资相对较多,以往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往往掩盖了温州市与先进地区利用外资的巨大差距,使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对利用外资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其次表现为缺乏强烈的机遇意识。1984年温州被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具有十分难得的先发优势,但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利用外资方面坐失良机。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经济建设春潮涌动的机遇到来时,温州利用外资也未能形成热潮。1998年南方台资企业向北迁建和台资第二次投资大陆高潮到来之时,温州再次失去了赶超机会。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机遇意识薄弱,坐失包括台商在内的外资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大好先机,是造成温州吸收外资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性质制约。

民营经济是温州经济主体中最活跃的成分,尽管民营企业队伍庞大,发展较快,但与国外企业合资动力和阻力并存。从内在因素看,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许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过来,一部分企业主尚不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缺乏融入全球经济的勇气和继续发展的进取意识;而另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采取的夫妻店式的家族管理和习惯于暗箱操作,不愿也不敢与外资结合。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推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和国外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有的还起了示范性作用,但要民营企业大范围地与国外企业合资仍然存在现实难度。

(三)投资环境欠佳。

温州利用外资的区位优势在弱化。温州市位于浙南一隅,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断层”,较难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与辐射。再加上温州土地资源稀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仍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区域竞争力不强。

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工作中忽视了外商的特殊性,在服务机构建设上,各县(市、区)、各级开发区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投资服务机构,未能为外商提供咨询、注册、建设、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专家式服务。对外商生产、生活许多环节存在的问题,服务效率不够高。

全市利用外资的工作合力尚未真正形成。集中反映在某些部门和区域自身改革的滞后性以及在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政策促进上的不适应性上,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服务水平与新形势的要求反差强烈,往往把利用外资工作当成额外负担,而不作为份内责任。合力的不足,降低了温州市招商选资的综合竞争力。

(四)配套条件薄弱。

温州的产业基础承接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够强。长期以来温州市的工业产业层次低,企业单体规模小,引资主体实力不强,能与跨国大公司进行对接的企业很少。

温州城市化的步伐还难以适应大规模引进外资的需要。温州城市规模较小,市场容量有限,经济腹地不大,对周边地区的幅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影响了对外商的吸引力。作为利用外资主要载体的各级开发区,规划和功能定位比较滞后,规划起点低,发展框架小,产业布局乱,城市功能弱,难以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温州的配套服务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温州利用外资的区域竞争力。表现为:温州的口岸环境较差,空港至今只开通香港国际航班,海港缺少主干线,口岸作业效率较低,通关速度较慢;投资经营成本偏高,地价、水、电、气费及海运费比苏南浙北等地高;中介服务机构太少,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总量少,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人才引进和培养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外商及子女就学、就医等条件尚不完备。

参考文献

[1]夏漫.关于招商引资存在问题的分析[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4) .

[2]周金.现代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 .

[3]陈琦.“以民引外, 民外合壁”——温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J].中国外资, 2009, (2) .

[4]陈丹.经济危机下温州的自主创新之路[J].商业经济评论, 2010, (2) .

[5]邹建辉, 王红毅.浅议当前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 (7) .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招商引资工作 篇8

当今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南资北移的趋势日益凸显,吉林省在投资拉动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在努力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我省招商引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应

自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吉林正大有限公司设立以来,历经28年,我省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0.91亿美元,现存外商投资企业2264户,我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大,企业不多,但对经济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外资龙头企业依然在我省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营业额、利润总额、纳税额均有增长。例如:汽车产业中的大众、丰田、大陆;石化产业中的杜邦、汉高、巴斯夫、德固赛;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嘉吉、大成等。

大力引进外资,对吉林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资金短缺,同时,对我省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深层次讲,弥补资金缺口、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并不是引进外资的根本目的,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也不在于此。引进外资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推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在于引进外资的同时促进了外部的改革推动力。

我省招商引资潜在的问题

2005年以来,我省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七年保持着平均37.94%以上的增速,引资重点不断突出,引资领域不断拓展,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区域特色日趋明显。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省招商引资工作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样面临着强基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总量强劲攀升,但从投资方式看,以企业境外贷款和境外上市融资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利用外资的比重逐年加大,隐含了可能的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外资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和积蓄潜能。2011年,全省各地区均较好完成了年初设定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从投资来源看,主要资金来源地之一的美国,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投资下降幅度较大;从项目储备看,新批企业户数和合同外资从年初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项目储备明显不足,形势不容乐观。

三、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招商引资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而项目则是招商引资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把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的市场需求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好项目让招商更加有的放矢,用有效的招商为项目建设更好地服务。

四、扩大影响和追求实效。组織大规模推介活动是我们在招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传统方式,特别是对我们吉林,这样一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知名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的内陆省份来说,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宣传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在活动中签约的项目,有的确实渐渐就没了下文。根据我们对近两年重大活动签约项目的调度和跟踪,2010年,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为31.08%,2011年为25.95%。

五、在招商引资中谁唱主角的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各方争论不休的话题。之所以争论,主要在于政府作为整合公共资源、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定位还不够清晰;企业作为招商主体,其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而中介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全。因此,有时就出现了政府全程包办、企业不愿参与、中介有心无力的局面。

我省招商引资重点所在和发展方向

强化政府推动,做好区域营销。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以项目和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企业、各市(州)和各行业部门为不同层次的主体,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全省统一的组织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手段,逐步推进市场化运作进程,构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以招商部门为牵头单位、以各市(州)、开发区为依托,以中介机构为媒介,各有关方面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大招商”格局。

突出市场导向,加强项目谋划。建立项目谋划的长效机制,把项目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和对资本的吸引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建立组织保证,注重更新,滚动式地谋划和储备项目,形成项目信息的市场反馈研究机制。

推进产业集聚,做强招商载体。把开发区和各类工业集中区作为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载体。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我省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并转变单独为一家整车企业配套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迅速发展,把汽车产业园区努力打造成汽车零部件低成本制造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集散地。同时,结合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支柱和主导产业发展,精心研究、策划和包装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导域外资本参与我省结构调整,壮大产业实力,增强产业扩张力。

明确主攻方向,突出招商重点。明确重点区域,提高针对性。继续巩固香港、日本、韩国等传统客户,深度开发以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主的欧美市场,重点培育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和台湾市场;培育重点客户,抓大促小。依靠扎实的基础工作和跟进落实措施,为重大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大的战略投资者;对已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要争取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和合作领域,吸引其进一步增资扩股,加大再投资力度;同时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与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相结合;掌握客户心理,按需培育市场。

注重实效,创新招商方式。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突出抓好“五个结合”:一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二是大规模普遍推介与小分队定向招商相结合;三是专业人员招商与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相结合;四是地方企业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五是项目招商与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结合。其中,要重点强化专业化招商和中介招商。

加强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在当前形势下,招商引资的竞争实质,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但首先是政府的责任。一要减少审批、简化程序、减少检查、降低收费,提高服务效率。二要建立投资者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譬如:设立“投资者热线电话”,建立“服务投资者”行政首长例会制度等。三是建立健全投资环境评价考核体系,逐步取代以往层层分解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四是延长投资项目服务绿色通道,通过为投资者提供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以商招商”,让每一位投资者都成为一本最好的“吉林省招商指南”。

招商专员的职责描述 篇9

1. 进行市场调查,定期完成市调报告;

2. 协助参与完成商业业态规划及招商计划;

3. 完成公司制定的招商任务,承担商铺租赁、交付等具体工作;

4. 完善商铺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商铺日常管理;

5. 协调商家与物业服务公司关系;

6. 公司交办的其它事务。

任职资格:

1) 善于沟通,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销售能力,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2) 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佳,不怕困难,不惧挫折;

3) 性格开朗,踏实,有梦想,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实现个人价值;

4) 有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篇10

关键词:引资;招商引资

一、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几个关键

(一)抓好自身优势的宣传。招商引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比较优势进行总结、提升和宣传,塑造地域品牌,让投资者关注、信服并做出决策。我们要让投资者一看到地名,就能想到这个地区的特色、优势和投资机遇。

(二)抓好基础条件的创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一定要先搞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建设,让园区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园区,这不仅能为投资者节约资金、时间和精力,更能显示我们招商的诚意和决心。

(三)抓好项目储备。项目就是投资,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发展后劲。项目储备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项目储备才能有针对性地招商,也才能从“招商”进步到“选商”。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围绕本地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导向,立足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包装和筹划好一批项目,加快建立和丰富自己的项目库,使招商引资成为“有米之炊”。

(四)抓好发展环境的优化。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便商利商的政务环境、兴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聚商活商的市场环境、护商安商的法治环境、尊商亲商的社会环境,打响投资环境品牌。

二、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若干做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拼资源、拼成本、拼政策的招商引资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灵活创新地运用各种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命力。在此,我抛砖引玉,总结、提炼了8种当前比较适用的招商引资方法。

(一)专业化招商。招商引资一定要专业化,专业化既是办事能力,也是办事精神。招商人员不仅要懂业务、懂项目,而且要爱岗敬业。

(二)龙头企业招商。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瞄准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国内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规划和比较优势,筛选重点攻关企业。在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点对点的高水准招商方案,通过登门拜访总部、增加高层对话等多种方式,推动龙头企业投资落地。在龙头大企业和引领式大产业到位后,带动配套产业和项目群一起进入,形成投资集群、产业集群。

(三)产业链招商。产业链招商是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构建关联“左右”和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用产业链的延伸集聚相关联的企业和项目,形成上中下游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滚动效应、集群效应和倍增效应。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根据补链、延链、强链的需要,确定目标企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

(四)合作招商。合作招商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间合作,即把优质的资源和资产拿出来合资合作,利用现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产,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二是政府间合作,即省际、市际、县际之间依托双方合作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协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飞地经济”发展,如苏南城市群与苏北城市群就采用了这种对口支援合作招商模式。

(五)以商招商。利用投资商抱团抱群的心理,依靠他们的特定关系网和圈内人脉资源,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和组织一批投资项目落户,形成“以商招商、以商带商,招一商、带一片”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益。充分利用本籍企业家资源,发挥好各地商会的作用,吸引和鼓励回乡投资创业,形成本籍企业家合作投资、集群发展的大好局面。

(六)存量招商。存量招商的对象是已经落户的企业和投资者,通过激励入驻企业再投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做好存量招商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及其母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增强他们再投资的愿望和信心。二是要根据已落户企业的发展需求,专门谋划一些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并给予定向的奖励支持政策,鼓励他们增资扩产。

(七)互联网+招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涵盖官方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立体式的招商引资自媒体平台,提高招商引资宣传信息的投放度和覆盖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线上+线下”一站式招商服务业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利用专业的线下服务团队,为招商部门、产业园区及企业提供全面高效、客观专业的招商服务。

(八)金融化招商。金融化招商的精髓就是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大产业、大项目,典型方式有四种:一是通过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或配股、增发、发债等融资活动,吸引公众投资者,实现资本招商。二是积极引导境内外资本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投资省内企业。三是通过BOT、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利用外资。四是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引资基金等方式,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

招商专员工作计划 篇11

一、邵阳地区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邵阳市加快了“兴工强市”步伐, 大力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 更加注重引进外来资金的力量, 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四年来邵阳市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 150个, 综合利用外来资金561亿元, 招商引资的总额趋于稳步增长。其中:2004年至2007年全市新进外资企业达95家, 实际到位资金2.3亿美元;在内联引资方面, 2004年至2007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 835个, 引资到位427亿元。2011年, 全市工业招商引资总额达90.21亿元, 居全省第9位。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 势必会给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 招商引资观念落后, 方式单一。部分县乡级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观念落后, 步调相对迟缓。主要表现为: (1) 尚未建成行之有效的县域产业导向型政策体系。招商引资工作由于缺乏远期的产业定位和战略性的规划引导, 致使政府在引入资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重量轻质的短期行为, 忽略了对县域综合产业定位及引资项目的筛选。 (2) 政府对招商引资缺乏高效的监管。具体说来, 对投资密度、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等指标缺乏充分的重视, 对一些项目的资金到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引入项目对环境的相关影响等缺乏必要的跟踪考察。

(二) 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仍较高, 资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重大。现阶段工业主要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氮氧化物、氨氮、铅。2011年全市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居全省第11位。目前, 全市的减排工作形势严峻, SO2指标增幅较大, 2005年至2006年间增长了12.6%, CO2指标2006年达9.016万吨, 同比增加4.3%。2011年, 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57.2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19.5%。另外, 全市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消耗型工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 有的企业主要依赖资源生存, 这种“掠夺”性的工业,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邵阳市有冶金企业28个、造纸企业多达45家、化工企业26家, 这些高能耗、污染大的企业给邵阳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生态审计内涵剖析

(一) 生态审计的概念。生态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对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抑制、消除或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监督、鉴证、评价, 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独立的监督行为。

(二) 开展生态审计的意义。首先, 开展生态审计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衡量GDP和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利于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我国传统会计未将环境资源列入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未作任何反映。传统的会计核算忽视“自然成本”, 客观上促成了企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损害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审计制度特别强调环境资源保护、环境风险控制, 并把“环境成本”纳入产品之中, 有助于传统会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成本核算, 使得环境成本在经济核算体系与会计核算中得以客观、合理的反映。其次, 开展生态审计是适应企业自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 全市企业以“高能耗、低产出”的模式发展, 造成极大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影响企业甚至当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审计机关通过生态审计, 加强对生态信息强制性的披露, 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会计核算失真造成的投资误导行为, 减少对重污染项目的投产, 降低环境风险, 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促使企业自觉重视生态效益评价, 开发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 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 为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优势条件。

三、邵阳市生态审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 生态审计范畴仍以财务审计为主。目前, 邵阳市政府生态审计涉及到的生态审计项目仍以环境资金审计为主, 主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偏向于财务审计。因此, 全市生态审计工作要重点加强对环保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 增强企业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

(二) 生态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当地的生态审计以农业资金审计为重点, 包括新农村建设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农村补贴资金等, 大多数的审计项目与农业有关, 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环境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 生态审计条件不够成熟, 致使审计机关忽视了环保资金投入的效果, 缺乏对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的重视。

(三) 生态审计处于尝试阶段, 工作推广障碍重重。一方面, 开展生态审计涉及到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经济评价等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 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生态审计评价体系, 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指导,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市内民间生态审计和企业内部生态审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促进邵阳市生态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 以环保专项资金财务审计为基础, 拓宽生态审计的范畴。基层审计机关应在发挥传统的财务审计方面具有的优势基础上, 在开展环保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时, 拓宽生态审计的思路, 除对环保资金收支安排的合理性、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审计外, 还应树立环保经营管理理念, 尝试评价环保资金使用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对于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快速过渡到生态审计。

(二) 正确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企业生态审计体系的构建涉及多方面的边缘学科, 企业采取生态运营模式需要各层级的技术人员的配合,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指导。

(三)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审计对象, 构建生态审计体系。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重点要求, 各级审计机关在进行节能减排专项审计时, 除运用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外, 要融入对节能减排的成本效益分析、决策和风险分析等方法, 着重审查企业对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施行、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及最终的效果;另一方面, 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审计工作中, 对能源消耗、在线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对企业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重点审核。通过不断融入新的审计技术,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生态审计工作方法。在构建企业生态审计系统的具体工作中,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在审计工作准备阶段, 审计人员应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 同时正确发挥内部审计在生态审计中的作用, 由常规审计向重在事前的生态审计转变。加强内部生态审计, 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将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经济的生态化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在进行年度经营业绩审计时, 有针对性地关注企业生产项目的生态成本和预期环保效益。

2.制定审计标准阶段, 要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审计标准。生态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所谓的一次性是指每次实施生态审计时, 都应根据该次审计项目的情况单独制定审计评价标准, 这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只能运用于当次审计中, 一般不能完全再次运用。而生态审计标准具有多样性, 除了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 还需使用大量的非货币性计量指标。现阶段, 小型化工、水泥、造纸、冶炼企业是邵阳市的重点污染源, 同时也是部分县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这些企业点多面广, 排污系数高, 实施治理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利用相关硬性指标, 采取强制措施, 实行停产治理或关闭,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本文试从能耗、排放物及生态计划和政策方面建立生态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 能源方面试设置以下指标:能源产出率=能源使用量/有效增加产值×100%;再生能源使用率=能源使用量/再生能源使用总量×100%;生物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使用量/生物原材料使用总量×100%。 (2) 排放物方面试设置以下指标:单位产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率=有效增加产值/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100%;单位产出破坏臭氧层物质排放率=有效增加产值/破坏臭氧层物质排放量×100%;单位产出废弃物排放率=有效增加产值/废弃物排放总量×100%;废弃物处理率=废弃物排放总量/废弃物处理总量×100%。 (3) 生态计划和政策方面试设置以下指标:生态保护计划目标实现率=生态保护计划项目数/生态保护计划项目完成数×100%;环保投资比重=投资总额/环保投资额×100%;污染物治理达标率=治理达标量污染总量×100%;环保设施投资收益率=收益额/环保设施投资额×100%。

3.审计执行阶段, 应加强联合审计的运用。目前,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知识面不能完全满足生态审计的需要, 由于生态审计工作的复杂性, 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 (以财会专业为主) 无法单独完成。因此, 应当开展多部门联合审计, 以环保专家的专业知识弥补审计人员在生态环境方面知识的缺陷, 以环保部门的政府职能优势提高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获取相关数据、政策信息的效率, 提升生态审计工作质量。

4.出具审计报告阶段。 (1) 报告内容应具综合性。生态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环境管理活动:一方面要审计环保资金流转的情况, 促使环保资金得以高效使用;另一方面要审计非环保资金领域的生态管理活动, 例如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2) 报告要具有建设性。生态审计报告通常应包括企业取得的环保成绩、存在的生态问题、审计组给出的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审计组在对企业生态绩效进行评价的同时, 应更注重提出提高生态绩效的建设性的建议, 同时将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纳入审计报告中, 以督促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 强化审计效果。

(四) 提高生态审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生态审计队伍建设。生态审计是一项新型的审计类型, 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 除要夯实审计专业基础知识外, 还需具备多种生态环境知识, 社会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必不可少。因此, 有必要充实生态审计队伍, 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合理调整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 拓展审计人员的知识面, 增强生态审计力量。

(五) 推行社会监督制度。招商引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和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生态环境的共有属性及行政执法机构能力的局限性, 社会监督制度颇为最要。社会监督制度应包括生态影响评价制度、民间生态机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要通过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等方式, 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对企业的有效监督, 从而促进企业生态审计系统顺利构建。

五、结束语

招商引资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加速器,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重要的系统工程中, 政府不能只负责引进而不注重质量, 审计单位更是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认真开展生态审计工作, 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条件出发, 切实将招商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J

摘要:发展两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现阶段经济领域刻不容缓的一场变革。邵阳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同样肩负着实现两型社会的重任。本文针对邵阳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在招商引资环节重点实施生态审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审计,发展,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12) .

[2].黄道国等.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 2011, (03) .

上一篇:教材管理的文章下一篇:镇人民政府控辍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