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9篇)
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根据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特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恰当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经验和体验的重要途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坚持到底获得成功的快乐。
2.知道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终,战胜困难,坚持做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学习跳绳、运球等经验。
2.材料准备:故事有关的动物图片跳绳、球等。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题,“小猫是怎样学本领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小猫学本领》,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生病还坚持学本领的可贵精神。
第一次欣赏提问:小猫看见别的小动物是怎么帮助别人的,他是怎么想的?
第二次欣赏提问:小猫怎么对妈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讨论:小猫生病了,为什么不休息还坚持捉老鼠?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小结:要向小猫学习做事有始有终、不怕困难,最后终于学会了捉老鼠。
3.讨论“你做什么事能坚持”,启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大胆表达。
讨论:在生活中你在做事情时能有始有终吗?是怎样做的?
小结:生活中做每件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且许多事情是需要坚持才能做好的。
4.指出幼儿在坚持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做好每件事。
5.开展竞赛游戏:跑步、跳绳、拍球等。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表扬坚持到最后的孩子。
活动资料:
小猫学本领(故事)小猫一天天地长大了。
一天,小猫看见小马帮马妈妈运粮食、小牛帮牛妈妈耕田、小公鸡打鸣催小朋友早早起、小狗帮助警察叔叔捉坏人、小青蛙捉害虫等,心想:小伙伴们本领可真大,我也要学有用的本领帮助别人。
于是,小猫回家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您教我学捉老鼠的本领吧!”妈妈说:“孩子,学本领最重要的是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你要学捉老鼠的本领,这很好,你就先练基本功,学跑步吧。”小猫想这还不简单,它就在院子里跑起来了。可才跑了一会儿,它就眼冒金星头发晕,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是,它想到妈妈说的话,要学好本领,就要不怕困难,因此,它坚持跑下去。结果,小猫很快就掌握了跑步的技巧,跑得又快又好。
小猫又对妈妈说:“妈妈,妈妈,现在您能教我捉老鼠的本领吗?”妈妈说:“可以,但是学本领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能做到吗?”小猫说:“能!”在猫妈妈的鼓励下,不论刮风下雨,小猫都跟着妈妈专心、认真地学习捉老鼠的本领。有一天,小猫生病发烧了,妈妈说:“小猫,你今天就休息一下吧!”可小猫说:“妈妈,这一点病难不倒我,我能坚持下去。”妈妈说:“小猫,你真是好样的!”接着,小猫又练习起来了。
在不懈的努力下,小猫很快就掌握了捉老鼠的本领。谁家有老鼠,都请小猫来帮忙,大家都夸小猫是捉老鼠的能手,都非常喜欢它!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欲望。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了不起地方,产生敬佩的情感。
3、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围绕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人”,收集相关资料。
2、幼儿的画稿、老师的画稿、收集的物品、纸、笔等。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我们上个星期去了消防队看看找找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他们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只要你们说出消防员了不起的事,这里的星星就会变。
二、介绍身边了不起的人
1、消防员叔叔很了不起的,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每天都在刻苦训练本领,而且哪里有困难有危险,他们就去哪里帮助。
2、我听张桢琦说他的妈妈也很了不起,他也很佩服自己的妈妈。还听其他小朋友也说了他们认识的谁谁谁也很了不起的,我可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啦,你们想吗?
3、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绍的身边的了不起的人物,并且有实物的介绍,让幼儿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敬佩的感情。
4、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不像有名的人那样大家都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的,我们都觉得他们是了不起的人啊。
5、今天我们这里就有许多的客人老师,说不定他们中也有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你们去问问他们好吗?
三、教师自制画册
我认为我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你们知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画下来了,我会……哦,还有,我做了十年老师了,这些啊都是我的学生们,有好多好多的,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学生了啊。我还会烧好吃的东西呢,我们家的人都爱吃,夸我很能干的,今天我也带来了,想给你们尝尝呢。
四、延伸活动
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地吗?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吗?把自己的了不起画下来。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3
设计意图: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特别是在幼儿园能够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孩子之间的相处是纯洁的,也是最真实的。当然,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家他们是被宠爱的,是被几代人迁就的。但是在幼儿园,他们就要学会谦让和尊重朋友,礼貌待人。与人相处的方法是孩子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并积累的,这对孩子以后进一步的社会交往是很有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跨出与朋友相处和交往的第一步,如何向朋友表达自己,微笑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给人带去快乐和开心的感觉,微笑能够传染身边的朋友,拉近和朋友之间的距离。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感受微笑的力量,理解用微笑能够打开朋友的心门同时能够给朋友带来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感受微笑的力量,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一组表情照片、微笑卡片、幻灯片活动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幼儿展露甜甜的笑容导语: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过的开心吗?(开心)那让老师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播放微笑的幻灯片:小朋友们来看看,这几位朋友他们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倾听引导)幼儿讲述中的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那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别人微笑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小结: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提问:看到你们这样开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欣赏幻灯片前半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是好朋友。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快乐的生活着!小鸟为大家唱歌,朋友们真开心啊!小白兔为大家送信,朋友们真快乐啊!大象为大家盖房子,朋友们真高兴啊!……小蜗牛很着急,他也想帮助朋友,让朋友开心,快乐!但是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小白兔来到小蜗牛身边,小蜗牛向小白兔微笑着说:“早上好”。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看到你的微笑我真开心!”。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大家看到我的微笑一定也会很开心,很快乐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我的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微笑呢?咦?有了!小蜗牛做了许多许多的微笑卡片,送给了朋友们,朋友们收到了礼物,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三、送微笑卡,传播微笑导语:原来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而且能够让自己变漂亮、心情也很好,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我们也来学学小蜗牛,把微笑卡片送给别人好吗?你想把微笑卡片送给谁呢?送微笑卡片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老师给小朋友们派发微笑卡片)四、结束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微笑卡发给了身边的小伙伴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不但给朋友们送去了微笑,还使自己变得更加开心了,是不是呀。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带着你们的微笑卡片,把它们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其他的亲人朋友,让大家也一起开心开心,少一点烦恼和劳累,好不好啊。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四个“困难”的各自特征,尝试根据其特征分组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2.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体验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3.体验“寻人”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力量及有不怕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张“困难”图(沙层、淤泥、岩层、岩浆)、图片(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泡沫纸板、塑料铲子、笔、草裙舞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当侦探的积极性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情节:黑人小朋友在沙滩上玩沙,突然,沙滩上出现了一个大坑,同时,黑人小朋友失踪了。
2.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猜测:咦!他们怎么不见了,会去哪呢
二、清楚困难特征,分组制定方案
1.教师展示寻找路线图及四张“困难”图,帮助幼儿了解四个“困难”特征。
师:在寻找黑人小朋友的路程可不那么轻松,从沙坑开始一路往下就会遇到重重困难,第一个是要越过厚厚的沙土,第二个困难是要穿过渗水的淤泥,第三个困难是通过坚硬的岩层,第四个困难就是经过高温的岩浆。你们有信心完成侦探任务吗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谈论并绘画解决方案。
师:小侦探们,时间紧迫,只有十分钟来商量方案,所以今天我们分成四组,每组先制定一个困难的解决方案,然后我们再一起去寻人,这样就会快得多。
师:(分别在四张桌子上摆放好“困难”图)现在,请你们根据各个困难的特征(沙土——厚、淤泥——有水、岩层——坚硬、岩浆——高温)大胆地贡献自己的想法,并把合理的想法绘在图上。
3.教师巡回观察各组讨论及记录情况并适时参与交流。
三、集中交流讨论,合作体验寻找
1.邀请各组代表介绍该组方案。
师:每个小组请一名小侦探代表介绍下你们的解决方案,说说遇到这种困难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小组代表介绍)
2.情境体验,合作寻人,并在“破案”过程中一起修改或丰富解决方法。
师:现在有了你们的解决方案,我们一起出发吧,在这过程中大家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如果遇到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还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过第一关:厚厚的沙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沙队用抽沙机工作图)
过第二关:渗水的淤泥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挖井队用挖井设备抽水图)
过第三关:坚硬的岩层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钻机工人用钻机工作图)
过第四关:滚烫的岩浆阻挡了我们的路,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可以找谁来帮忙(出示消防员穿戴消防服耐高温图)
四、收获成功的喜悦,分享“寻人”收获
1.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这里,又有一个沙坑,我们一起爬出去看看吧(幼儿体验爬的动作)!哇,你们看,黑人小朋友在那,我们终于找到了!
2.播放非洲草裙舞音乐视频,集体跳舞庆祝。
师:黑人小朋友为了感谢我们的小侦探,邀请大家一起跳舞庆祝呢。
3.引导幼儿分享“寻人”收获。
师:在今天的侦探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要跟大家分享呢(引导幼儿从解决困难的智慧、合作的力量、感谢别人的帮助等方面讲述)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
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2
在本园大班的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后,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评。可可说:“我在超市当售货员。”“你真能干!”老师给可可伸出了大拇指。妮妮说:“我和贝贝一起玩积木。”教师点点头:“你们合作得很好……”教师面带笑容, 表示对全体孩子赞赏。这时教师注意到珍珍没说话, 老师就走过去摸着她的头问:“珍珍, 你也说说好吗?”旁边的豆豆抢着说:“我们玩珠子, 我穿了五串, 她只穿了一串。”老师就安慰珍珍:“没关系, 下次再试试, 好吗?”珍珍点点头。就这样, 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 教师帮助孩子们评价了自己的游戏, 使每个幼儿都有了展示自己, 并得到教师和同伴认可的机会。
区域活动评价环节的目的不是给幼儿打分, 而是了解、分析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 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教师下一步的课程计划, 进一步开展区域活动工作。从上面的案例中, 我们能发现, 幼儿无需动脑子, 只要像报流水账一样说说自己的活动, 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 也为幼儿营造了让幼儿自由地去“玩”, 自由地表达的氛围。幼儿虽然“做”了, “玩”了, 却没有真正地学, 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 老师只是用“点头”“好”来评价幼儿的活动, 只是用“没关系”“下次再试试”来安慰活动中有问题的孩子, 在这样的肯定、安慰中, 幼儿真的得到发展了吗?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发展?怎样让评价在区域活动中的应有的教育作用?结合我们的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互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我们幼儿园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提升教师理论, 明确区域活动的评价意义
区域活动蕴涵着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契机, 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把握住, 就会使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成为空谈。幼儿园就此运用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1. 组织教师学习理论,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教育评价和区域活动的书籍, 引导教师结合实际, 畅谈自己对活动评价的看法与感想, 从思想上提高对区域活动评价的认识。
2. 专家点评, 做好笔记
通过邀请专家听课点评, 使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得到提升的机会, 吸取别人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促使自己提高。
3. 开展教研活动, 积极讨论
针对出现的同类问题, 展开讨论, 并以录像形式让教师了解活动情况, 找出发生某种现象的原因, 使问题得以解决。
学习活动使教师的评价理念迅速得到了提高。教师在活动中不仅仅要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幼儿, 还要反思自己所进行的区域评价活动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之, 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理念并在实践中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使区域活动发挥其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在区域活动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观察幼儿为重, 运用鼓励性的评价
实施评价, 观察在先。区域活动的开放性、松散性特点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言行更富有变化, 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现场评价的难度。案例中的珍珍虽然穿珠子慢, 但是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 她是按照红、黄、蓝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 而豆豆的却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想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通过评价真正起指导作用, 要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情况, 为评价打下基础。
2. 注意把握时机, 介入激趣性的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一个活动开展是否成功的基础。教师抓住时机参与评价, 特别是当孩子感到困惑或因缺乏自信出现消极心态时, 教师更要及时介入激趣性的评价。如一幼儿画的饼干画面有点脏, 教师想了想说:“哇, 哪有芝麻的香啊, 你在画芝麻饼干吗?”听了教师的话, 幼儿顷刻面露惊喜, 自信地在饼干上点满芝麻, 并发挥想象画了很多品种的饼干。有时, 对那些有发展价值而一时未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 (冷落的区域) , 可通过教师的评价,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时, 则是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孩子进行引导。
3. 引发幼儿感受, 讨论性地提升经验
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 教师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 分享快乐与成功, 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区域活动的交流, 更多的是讨论性的。如:“娃娃超市”活动中, 刚开始售货员忙得不亦乐乎。顾客一走, 超市就冷冷清清, 售货员就显得无所事事起来, 还去各个区域游荡。再次开展超市活动时, 教师和参加活动的孩子进行了一次交谈。师:做超市售货员, 顾客多的时候会很忙, 那当顾客买完东西走了后, 你们会干什么?幼1:休息逛逛。幼2:我们可以整理物品。师:如果超市的某种东西卖完了, 还有顾客想买怎么办?幼1:请他明天来。幼2: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去制作……教师在活动前的谈话评价启发了幼儿的新思路, 拓展了活动的角色行为的经验, 启发幼儿尝试新内容, 激发活动的新兴趣。
没有教师的评价和指导, 幼儿的发展只能是自发的, 而不是有意的, 更不是有效的。教师的评价是幼儿在活动中取得发展的关键, 在活动中, 我们要不断领会《纲要》的精神, 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对幼儿区域活动采取相应的评价, 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
三、挖掘幼儿间的互动评价, 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比较喜欢与自己同龄伙伴交往, 因为同伴比教师更活泼, 能提供更有趣的刺激, 因此也容易被幼儿模仿, 活动中孩子们成了亲密的好朋友。如:中班的真真偏食, 不喜欢吃蔬菜。教师有意安排浩浩和他玩娃娃家, 真真亲自扮演炒菜的人。游戏中, 浩吃着真真炒的菜, 不断夸奖真真做的菜好吃。中餐时, 浩浩看真真不吃菜, 对他说:“这菜和你炒的一样好吃呢, 快尝尝味道吧!”真真听了吃了一点, 浩浩继续说:“蔬菜营养好, 吃下去人会很聪明的。”真真看到浩浩很乐意吃的样子, 他也慢慢地吃起来了, 努力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浩浩的一句话, 让真真勇于去尝试, 这就是同伴间评价的作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同伴间的评价时刻都有, 如作品展示区, 教师要观察和挖掘幼儿间的评价, 充分发挥其价值, 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做好家长工作, 关注区域活动中的家园评价
如:宁宁妈妈对宁宁不爱写数字, 老缠她玩扑克牌的事很烦恼, 向教师咨询, 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改掉宁宁玩扑克牌的坏习惯。根据宁宁的情况, 教师实施了几项措施:首先转变宁宁妈妈认为玩扑克是坏事的看法, 告诉她玩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 对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希望她多和孩子讨论扑克的更多玩法, 拓展孩子的创造性;最后请她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制扑克牌, 投放区域中, 丰富了益智区的材料。一段时间后, 宁宁妈妈的反馈:“老师, 原来小小的扑克牌也能促进孩子发展, 以后我要学会多观察孩子, 用正确的评价方式配合你们老师更好促进孩子的发展。”通过加强家园互动的评价, 促进幼儿的发展。
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评价, 区域活动评价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状况, 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 根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与弱势, 及时调整, 真正做到从幼儿角度出发, 交流互动评价, 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理论结合实践, 不断深入区域活动, 投入更多的精力实验、研究, 才能使区域活动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促进幼儿个性、能力、发展水平更加全面地提高和发展。
摘要:《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 调整和改进工作, 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互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笔者对区域活动的评价做了探索和尝试。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 在实践中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家园互动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等方面做了阐述, 使区域活动中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之我见 篇3
一、结合幼儿园教学主题,因地制宜,挖掘与运用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
幼儿园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从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挖掘与开发社会资源,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幼儿园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区资源,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单位,建立一个“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帮助幼儿和教师了解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商业、军事、交通等领域是幼儿园课程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教师也经常会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组织幼儿参观、学习。为了让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效性和持续性,我园领导与周边的超市、交警中队、消防中队、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建立了我园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向其单位的相关人员颁发了“园外辅导员”聘书。
二、根据幼儿园教学特点,因题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用来指导实际的操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可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1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实践活动行为。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活动的归属点,同时还是活动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因此活动目标的制订极其重要。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让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匹配。
2 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其明确的标注是为了便于教师和家长对活动意向有初步的了解,以便作相关的准备。
3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教师成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保证。古人云: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其意思就是说,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活动准备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这一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幼儿教师在做活动准备时更应时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教师自身的准备,二是指幼儿的准备、三是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包括家长准备)。
4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分配。整个流程需要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
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情而变,灵活机智地进行多方位互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组织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它以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其活动目的是使幼儿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以幼儿为本”,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去。作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有生机。
1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教育的新契机。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朝着自己的关注点不断地探索与发展。
2 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幼儿与社区人群和实践环境进行积极互动。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活动,它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它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主。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幼儿与同伴、教师、社区人群、社区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从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空间和范围。例如:我班开展的“消防队参观活动”就因有效运用了互动方式,使整个参观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走出活动情境,因果求源,进行客观完整的活动评价
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教师都要对活动进行评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动反思”。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二是教师对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况和活动后的成就进行价值判断。
(作者单位:河南新密市实验幼儿园)
小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4
地点:惠泽公园
1、活动对象:小班四个班级所有幼儿
2、教师安排:幼儿排队分两组,每班两名教师协调负责。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家长的过度溺爱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为了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体验劳动的快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定了离幼儿园较近的公园为活动地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公园的美景及地面垃圾形成的对比,亲自拣拾扔弃物。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拣拾扔弃物,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行径:
红星幼儿园步行经过政府----穿过马路到达公园---拣拾草坪及地面上的扔弃物----清点人数,返回幼儿园
三、活动需求及准备工作:
每班安排两名幼儿家长跟队,协助本班教师。
教师:毕婧钰 邢丽君 吴雅妮 燕亚妮 赵丽丽 白羚 原喆芳 崔晓瑜
主要负责人:毕婧钰 吴雅妮 白羚 原喆芳
1、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并将路线设计好。
2、准备物品:每人带一个垃圾袋 相机 旗一面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5
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规则都很陌生。学会倾听是孩子能否尽快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快乐地和同伴交流、游戏、学习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了让幼儿懂得倾听的重要,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结合我园正在研究的课题《苏中地区学前儿童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我设计了社会活动“学会倾听”。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倾听的好处。
2.欣赏故事,学习倾听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并能清楚地说出想说的话。
活动准备:
1.故事《我知道》及教学挂图
2.动物的各种叫声录音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游戏,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
1.老师播放猫、狗、鸡、鸭等动物的叫声录音,请幼儿逐个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在叫?
2.师:你们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小结:你们听得真仔细,所以很快就猜出来了,真棒!
(析:选择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听辨,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每猜对一种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引起了幼儿倾听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我知道》,懂得倾听的重要,并学习倾听的方法
1.运用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大家跟小兔子说话时,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2.讨论:为什么小兔遇到大灰狼却不认识它呢?后来它听清了谁的话转身逃跑的?
3.假设: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你会听完妈妈、山羊公公和小松鼠的话吗?为什么?
4.教师小结:小朋友听故事听得很仔细,也很完整。以后不管听谁讲话,都要听别人把话说完,听清要求再做事情。
(析: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表情、图片的演示,让幼儿了解了小兔子倾听的不良习惯——听话不完整,以及因为没有完整倾听带来的严重危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不仅懂得了倾听的重要性,也学习了倾听的方法——把话听完整。)
三、师生再次互动,学会倾听
1.游戏《传电报》
四人一组,教师轻声对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简短的话,如:我爱妈妈,我喜欢小汽车,滑梯真好玩……要求幼儿听清前面同伴的话,并清楚地说给后面的幼儿听。给准确的小组贴上兔宝宝的标记。
2.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传话正确的原因——认真倾听前一个小朋友的说话,清楚地说给后面的同伴听。
(析:在游戏中体验倾听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进一步懂得倾听的重要,并愿意倾听。)
四、活动延伸,巩固倾听,逐步养成倾听习惯
1.操作:请给正确倾听的小朋友贴上小红花。
2.在幼儿的各个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3.和家长联系,关注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活动反思:
幼儿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优秀的教育活动应该是精彩、合理、和谐、清晰、生动、顺畅、创新、感染力、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实自然、以幼儿为本位的……”故事《我知道》内容生动、情节惊险,能引起幼儿倾听的愿望。本次活动选用故事《我知道》和游戏《传电报》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另 【活动目动】
1、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2、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
【活动准备】
1、用色彩鲜艳不同地址的才来制作各种动、植物的卡通造型,便于幼儿黏贴、佩戴的卡通标志若干。
2、幼儿用书第一册4—5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准备的各种标志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标志的特点。
指导、协助幼儿将自己的标志贴到自己选择的杯子、床铺、个人柜子、床铺等物品上。
3、游戏巩固幼儿对自己的标志及物品的位置的记忆。
游戏开始;教师分发幼儿所选标志的头饰给幼儿,放入欢快、活泼的音乐,提高幼儿的兴趣。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问:“小猫的主人是谁啊?”
幼儿答:“我是小猫的主人。”
“小猫的家在哪?”幼儿跑出一一指出自己的标志及物品,指对了其他幼儿给予鼓掌。指错了,大家一起帮助纠正,教师用语言给予鼓励。,教师的提问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符合孩子的知识经验范围,采用启发性的开发式提问,使得活动生动又具有感染力,为幼儿的认真倾听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参与意识都很强,倾听得也很认真。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6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气温温度计一个
2.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提问:“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
活动反思: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气温温度计一个
2.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提问:“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
活动反思: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等待行为的意义,初步体验秩序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2、尝试设计等待的温馨提示标志,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
3、培养孩子耐心等待的意识。
【活动准备】
温馨小提示的照片;纸和笔、糖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礼物呢,你们瞧!你们想不想要呀?等会音乐响时,大家跟着我一起跑一跑。
师:大家都拿到糖了吧,你们怎么拿的?刚才拿糖的时候乱哄哄的,怎么回事呀?
幼:他们都抢着拿!都挤在一起了。
师:大家都挤着拿抢着拿,太让老师失望了,算了,还是把糖都还给我吧!(幼儿送糖)等会,谁爱动脑筋谁爱举手发言,还是可以给你们的哦!
师:我们拿糖果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拥挤呢?
幼:前面的小朋友拿,后面的小朋友就稍微等一等,这样就不拥挤了。
二、寻找标记的基本规律,尝试设计等待标记。
师:这个道理小朋友都知道,但有的时候一着急,就忘记了等待。就像刚刚拿糖果时一样。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呢?(看温馨小提示)
幼:可以提醒别人注意等待。
幼:画幅画提醒别人。
标记一师:这上面画的什么呀?
幼:画了很多标记,还有斜线呢!
师:斜线表示什么?
幼:表示不许、禁止!
师:这下面还有字呢?有没有谁认识?
小结:这个标记就是提醒我们不能踩踏小草,要爱护小草。
标记二师:这是什么标记?你在哪见过?
幼:在洗手池那,告诉我们注意节约用水。
师:我们能不能也设计一个这样的标记来提醒我们拿糖果的时候不拥挤呢?
师:画些什么来提醒大家呢?我们画一个斜线表示不拥挤,我来试试。还可以写上字呢!
师:除了不要拥挤,我们还可以提醒大家怎么做呢?
幼:也要提醒别人耐心等待。
师:对,你来试试。(幼儿示范)
幼:看到了这个标记我们就知道玩游戏的时候不能拥挤,要耐心等待。
师:我们把标记贴在哪呢?
幼:贴在玩游戏的地方。(教师贴标记)
三、再次游戏,体验等待带来的好处。
师:小朋友,马上音乐响起时,大家跟着老师跑一跑,当音乐一停,每个小朋友拿一粒糖,不过大家要注意不能拥挤,耐心等待哦!(幼儿游戏)
师:在幼儿园里,还有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耐心等待呢?(幼儿说,教师出示照片)
幼:我们在玩沙的时候也要注意等待,一个一个换套鞋。
幼:在玩滑梯的时候也要等待,不能拥挤。
幼:在喝水的时候也要排队,不然水会泼在地上。
四、设计等待标记,培养等待的意识。
师:原来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等待呢,你觉得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就给它设计一个标记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纸和笔呢。(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画的是什么?
幼:我画了滑梯,我要提醒大家在滑滑梯的时候要排队,不能拥挤。
师:我来帮你写下来吧!
师:我们把这些温馨小提示贴到需要的地方去吧!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进行家务劳动的生活态度。
2.学会整理房间的方法,掌握相关家务技能。
3.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整理房间的道具。(如:衣柜、各类服装、书架、各类图书、生活用品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件衣服;每人准备一个书包;注意桌椅摆放,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情境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吗?今天,我就带你们认识两个新伙伴——东东和玲玲,到他们家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2.播放两段家庭生活录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净整洁;另一段是东东的家,物品摆放杂乱无章。
3.请学生谈一谈看到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被邀请去做客,客人会有怎样的感觉。
二、情境体验,练习整理
1.参与实践,掌握分类整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练习用的物品,如:书柜、衣柜、服装、生活用品等,摆放在教室一侧。)
(1)请学生帮东东整理杂物。
A.思考讨论:怎样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从讨论中明确整理物品时应先分类。
B.请6名同学到前面来动手分类整理,全班给予评价。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出正确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拟现场,整理房间。
过渡:刚才,同学们看到东东家里乱糟糟的,我们把物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房间里现在能称得上是干净整洁吗?
(1)分别讨论整理书柜、衣物、杂物时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明确在整理物品时要坚持“物品摆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则。
A.杂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书柜可以按照书的类别、大小、常用与不常用等标准进行摆放。
C.整理衣柜时,要考虑哪些衣服适合挂起来,哪些衣服适合叠平整。并请一名学生进行叠衣服示范,再开展全班叠衣服比赛。
(2)学生分3组,分别进行整理书柜、衣柜和杂物的体验活动,并在体验过后进行适当的评价。
3.回忆父母做家务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课件,展示几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务的图片,结合刚才的体验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联系生活,活动拓展
过渡: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时是怎么做的,她在教我们做什么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学习叠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叠被子吗?你是怎么叠的?
教师请会叠的学生现场演示,并随机给予指导。
(如班里没有会叠的学生,可请他们观看叠被子录像,学习正确叠被子的方法。)
(2)学生动手实践,学叠被子。学生以毛巾当被子,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叠,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2.开展整理书包竞赛活动。
过渡:同学们,整理书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学自己会整理书包呢?
(1)开展整理书包竞赛,评出优胜个人。
(2)请获胜的学生介绍整理书包的经验方法: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归纳出看课程表整理书包的方法。
四、畅谈收获、知情达意
1.说认识,谈收获。
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谈一谈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2.结束语:大家说得真好,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虽说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坚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学们会克服困难,主动分担家务,让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之爱!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快乐的开火车退场。
活动反思: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开展幼儿园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篇7
一、幼儿欣赏活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教学中, 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主要形式。但是, 当前幼儿园开展的欣赏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欣赏活动开展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大多教师认为只有集中活动时幼儿注意力比较集中, 幼儿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其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因此教师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这样的活动。从教师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集中教育时段的欣赏活动更受到重视, 因此, 幼儿欣赏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地要在类似的专门时间段来进行。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整合其他活动时间来进行欣赏活动”时, 大多教师表示:其他时间太过零碎, 并且还有别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 基本上找不到较为合适的时间进行。
2. 各类欣赏活动开展的次数严重失调
一般欣赏活动都是不被列为教学计划之内的, 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结合主题安排活动, 随意性较大。由于其他活动已经占去较多的时间, 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挑选内容, 随手拈来稍微准备就作为一个活动来进行。其中美术欣赏的图片比较好找, 诗歌故事也好用, 音乐只需借助收音机和磁带就可以播放, 更是方便。由于取材方便, 这几类活动便受到教师的青睐。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拿到一个作品后, 按自身的感觉和水平对作品进行分析整合, 然后将自己的见解灌输给幼儿, 幼儿只需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甚至一些问题的设置, 其答案也隐藏在教师的话语之间或者作品的表面上。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教师与幼儿进行了互动, 实则还是教师自己的欣赏而非幼儿的作品赏析, 是教师将自己的意愿观念强加给幼儿。除此之外, 跟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关。教师对艺术的理论探究较为缺乏, 在各个领域上并非专业人士, 对各类知识只是略知其一, 不知其二, 因此在问题引导上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音乐、美术、文学活动, 教师们对这几类活动组织的把握性比较大, 开展起来简单顺手, 不需要费什么劲就可以将活动顺带下来。
3. 欣赏活动效果不佳
在现行的幼儿园欣赏活动教学过程中, 大多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以自己的解说为主, 将知识笼统地灌输给幼儿, 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暇顾及幼儿的反应, 一些潜在的问题被忽略, 一些相应的信息未能及时反馈给幼儿, 导致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受挫, 教师的指导也比较笼统, 欣赏活动效果较差。整个活动, 教师高度把控, 以教学为主, 幼儿被动参与, 出现欣赏乏味、无趣的尴尬局面。
二、开展幼儿园欣赏活动的有效策略
1. 创设开展各种欣赏活动的条件和机会, 营造欣赏氛围
(1) 充分利用过渡环节开展欣赏活动。笔者认为, 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借助大量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熏陶, 幼儿需要通过多看多感受以此提高欣赏水平, 仅靠几次集中教育活动, 幼儿的欣赏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建议在固定的教育活动时间外, 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开展此类活动, 让幼儿在长期的熏陶中欣赏能力得到提高。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越挤越多”, 教师要善于安排时间, 有序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善于利用过渡环节、自由活动时间安排自由欣赏活动。例如:在午饭后、起床后,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欣赏活动;下午离园前, 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开展活动。
(2) 在户外活动或者外出活动中穿插欣赏活动。在户外活动时, 教师可以以大家所看到的物体或者某一行为作为欣赏对象,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发现美、感受美, 并充分表达各自的感受。例如在户外散步的时候, 路过其他班级的作品展示区时, 可以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也可以就大家所看到的幼儿园建筑的造型、颜色等, 说一说它里面藏着哪种美;又或者老师看到某一幼儿将掉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内, 针对这一行为教师从美的角度进行引导。再如在外出秋游或者亲子活动时,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道路两旁的树或者花草的排列之美。总之, 只要留心,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欣赏的对象。
(3) 集体活动中结合进行欣赏活动。教师可以在一些教学活动引题部分或者结尾点评时进行简单的欣赏。这样的简单欣赏既能调节活动气氛, 又能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比教师言传身教的效果好多了。如:大班美术绘画活动“我喜欢的花”引题之初, 教师先出示名画《林边野花》让幼儿欣赏, 通过层层提问, 旨在让幼儿感受在一幅画中如何突出主要表现物体。小朋友们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这样几句简单的引导, 就能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如何在绘画中突出表现主体物。
(4) 积累相关生活经验。欣赏是欣赏者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情感相通, 引起感情共鸣。任何一个作品的创作均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在幼儿欣赏活动中, 由于欣赏者是幼儿这一特殊群体, 他们缺乏生活经验, 缺乏环境感触, 其经验迁移从何而来?因此, 我们的欣赏活动就要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大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前提, 将幼儿带出活动室, 走进大自然。有条件的可以将幼儿带到公园、野外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或者就地在幼儿园内的大树底下让幼儿观察欣赏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板上的斑驳之美。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 这样才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感触, 激发创作灵感。
(5) 营造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空间具有教育的‘内涵’, 也就是包涵教育性的讯息和对互动的经验以及建构式的学习产生刺激” (Carolyn Edwards、Lella Gandini、George Forman著, 罗雅芬等译:《儿童的一百种语文: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进一步的回响》, 心理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181页) 。由此可见, 环境对于幼儿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由于幼儿认知发展不完善, 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限制了幼儿的发展。那么只有成人来帮助幼儿有选择地创设环境。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布局与设置, 它们不仅仅是种摆设, 也是精心策划的赏析资源, 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欣赏对象。同样, 活动室内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让简单的室内空间变成幼儿触目可及的靓丽风景线, 让幼儿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 时时刻刻受到美的熏陶。在这里, 自然环境要求尽量追求艺术性和趣味性, 帮助幼儿树立崇高的审美情趣。此外, 宽松、和谐、开放的人文环境也很重要。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 鼓励、引导幼儿乐于发现、善于表达, 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欣赏态度。
2. 丰富欣赏选材, 改变各类欣赏活动开展不平衡的状态
(1) 结合本班实际情况, 做充分准备。教育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自身方便来组织教学。在活动选择时应客观地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 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来选择。例如, 本班幼儿绘画能力欠佳, 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美术作品欣赏, 选择内容上难易适中, 适合此阶段、本班幼儿并能激发其兴趣的作品。
我们不能强求教师们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 但这至少给教师们敲响了警钟, 需要时时刻刻学习课余知识, 成就文化积淀, 提高专业素养。至少在活动之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做足功课。不仅要准备教案、教具, 还要充分解读孩子, 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 还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例如作者的创作时代、背景、动机、创作故事。教师自己对作品要有一定的研读和见解, 只有教师对作品有了全方位的解读、有了深刻的认知, 才能将更完整、更接近作者原创意图的作品展现给幼儿。
(2)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目光投向更宽广的领域。现如今的活动取材, 教师们多从书本内挑选, 欣赏活动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书本之上。而幼儿作为新生的一代, 最终他们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因此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更多地需要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原则、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 而我们教育的任务也应随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欣赏活动当中, 我们应将视角投向社会, 投向生活, 引导幼儿学习感受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美、思想美。虽然此类素材的搜集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达到相应的目的。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生动活泼、方式灵活等特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还能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更扩大了知识采集的信息量、解开了束缚活动形式的枷锁, 对欣赏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加强教师欣赏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1) 善于观察。当欣赏活动中欣赏对象出现后, 个别幼儿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或许是他的一句话, 或许是他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教师都应该给予关注, 或是记录下来, 在交流探讨时让其说说当时的感受和理解。对个别特殊幼儿, 特别是在某方面能力发展较为缓慢的幼儿, 教师更应该为其建立一个小小记录簿, 对他的发展做一简单系统的记录, 以方便观察了解这一幼儿在此方面的发展情况。
(2) 善于引导。由于欣赏活动更加注重幼儿自身的理解与感受, 因此欣赏对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 既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 还要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所有的知识都潜藏在欣赏对象当中。教师在选择了适当内容之后还要注重有益的引导。何谓有益的引导?就是教师既要帮助幼儿发现欣赏对象所蕴涵的审美点, 又要避免使幼儿形成审美思维定式, 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语显得至关重要。欣赏活动历年传承下来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 教师的引导语也较为笼统、死板, 一般来说幼儿都顺着教师已经铺好的路走下来。这样的审美教育最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窘象:一百片叶子被一百个孩子看成同一片叶子。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于一首欢快的曲子, 教师的引导语设置成:“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和“听了这首曲子你觉得开心吗”。显然前者的设置更具有开放性, 幼儿对前者的回答可能更加丰富多样, 不同的幼儿根据自身不同的生活经历讲述着不同的愉快故事;但对于后面的问题幼儿们的回答均为“很开心”, 这样不利于幼儿将自身的感受与作品的情感联系起来, 不利于幼儿更加真实地感受作品。而前者更容易让幼儿将作品与自身的已有经验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 有助于幼儿更具体、更形象地感受作品。
(3) 善于聆听。学龄前的儿童, 特别是中大班的幼儿, 其语言表达能力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这时候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聆听每一位幼儿的心声, 余留充分的时间, 让师幼之间、同伴之间进行言语的交流。同时, 教师要大胆接纳、鼓励不同声音, 毕竟在艺术领域各人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 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总是因不同的生活经验而不同, 哪怕幼儿的想法与作品的意图背道而驰, 我们也要耐心地听他讲完, 或许在幼儿的世界里有更伟大的精髓, 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们伟大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幼儿与作品进行深入的对话后, 或许因忘情而沉迷于作品之中, 并将自己的感受用声音、歌曲、表情甚至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这时教师不该为了追求良好的教学秩序而打断幼儿的情绪, 应该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幼儿积极表现。
综上所述, 幼儿的欣赏能力是在经验的日积月累中提高的, 是在经验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起来的, 因此欣赏活动不该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适宜的教育时机, 尽量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求, 并且各个领域内选择欣赏内容时也该扩大选材范围, 丰富活动形式, 均衡活动内容, 扩大幼儿的审美视野。教师自身要加强欣赏能力的培养, 树立积极的审美理念,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摘要:欣赏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个性品质。当前幼儿园欣赏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尝试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设开展各种欣赏活动的条件和机会, 营造欣赏氛围;丰富欣赏选材, 改变各类欣赏活动开展不平衡的状态;加强教师欣赏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欣赏活动,存在问题,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楼必生, 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纪秋.浅谈幼儿的音乐欣赏[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4]应秀文.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音乐[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5 (2) .
[5]陈丽.谈音乐欣赏教学[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0 (4) .
[6]李发蓉.幼儿美术活动与审美教育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幼教研究) , 2006 (1) .
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8
关键词:幼儿;游泳活动;身心发展
一、前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游泳成为一项便捷而时尚的健身运动。在水里,水的按摩作用会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抚慰,还可以消除幼儿孤独、焦虑、恐惧等情绪。此外,游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对幼儿睡眠质量有促进作用。结合我园的优势条件,自2012年我园中、大班幼儿开始开展游泳活动,希望通过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用游泳活动来提高我园幼儿的体质健康水平,并健全幼儿的心理健康,建立一套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游泳课堂教学模式,并将游泳活动变成我园甚至是我市幼儿园的特色项目。从一份2013年9月对我园100位大班幼儿的随机调查中我们发现,70%的幼儿选择了游泳,说明幼儿非常喜欢游泳活动。
二、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泳活动的作用
1.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通过游泳,幼儿能有更多时间在水中活动。水中活动可以通过水的压力不断刺激幼儿的身体,使幼儿在水中的体内循环加快,身高体重的增加更加明显。而在水中由于阻力的全方位性,身体的反应、灵敏、协调能力等也能更好地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幼儿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意志力较差,因为幼儿克服困难的机会极少。而游泳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进入泳池后,平衡、水压、温度、呼吸等变化非常明显,停留一段时间对幼儿来说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每一次新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幼儿具备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游戏的需要、防溺水的了解、基本水上救护等多元化的渗透,能够体现幼儿果断、勇敢、坚韧等意志品质。
3.使幼儿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
通过游泳活动,幼儿能形成安全意识,不去湖边、河边玩耍嬉戏,不在无大人监护陪同下游泳等。而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模拟学习万一发现溺水事件,教给幼儿如何正确地给予他人援助,以及当自己失足落入水中时应该如何自救。
4.形成和谐的亲子氛围
幼儿天性好水,并乐于与家人一同嬉戏。开展游泳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在活动中幼儿更容易对家人产生依赖感,从一定层面上解决了许多目前较为生疏的亲子情感困惑。
5.引领幼儿园体智能课程的发展
游泳活动既不同于普通的游泳课,又有别于一般的戏水玩水,在有趣好玩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游泳技能是游泳活动的宗旨,同时防溺水、水中救护等元素的加入,也让活动更加饱满充实。
三、我园开展游泳活动的实践效果
1.带动了幼儿体智能活动
一周一次的全园戏水活动是幼儿最期待的。我们邀请市体校游泳教练,对技术动作进行改良,为幼儿学习游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游泳带来的肢体机能的提高也使幼儿在学习其他体育技能时更加有效。
我园倡导“人人参与、丰富活动”。通过开展戏水活动、俱乐部活动、年段水中竞赛等活动,一方面使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生存技能;另方面,走、跑、跳、平衡等动作的发展提高有利于幼儿体智能活动更好地开展,也为幼儿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了保障。
2.提高了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
我园在2012年9月开始组织部分幼儿开展游泳活动,经过对90位幼儿在活动前后的幼儿体质测试的比对,活动后体质测试平均值明显提高,特别是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这三个项目的能力提高更显著。
3.锻炼了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志是人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自觉调节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要求人们控制情绪上的波动,克服体力上的障碍,坚持信念,排除干扰,做出不懈努力。意志品质是一个人意志活动的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顽强性、合作性和自制力。在游泳活动中幼儿赢得称赞,从表面来看是因为他们在活动中优异的表现。从深层次来看,教师的称赞更多出于对幼儿在完成全新的、相对复杂的动作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4.倡导在我市普及幼儿园游泳活动
幼儿学习游泳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场地、设备、师资、保障等问题让幼儿游泳学习难以具体实施,那么游泳活动就很好地替代了一般的游泳学习。幼儿的肢体还不受大脑的完全支配,所以游戏化、低目标的游泳活动能科学地锻炼幼儿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生气主题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9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认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他们常常会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有的会闷闷不乐生闷气,有的会歇斯底里发脾气。为了帮助幼儿识别生气的种种表现,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关于识别生气情绪的经验。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由他人及自己,了解每个人生气时不同的表现方式。通过日常事例,使幼儿了解生气与自己愿望的关系,知道因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生气是任性的表现。第三个环节,在游戏活动中,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方式表现自己的生气情绪。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知道经常生气有害健康。
目标:
1.尝试从声音、表情、动作的变化中辨识生气情绪,知道生气是人们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
2.通过日常事件,了解生气与自己愿望之间的关系,知道不可任性生气。
准备:
1.表情图片,多媒体课件(超市购物录像:爸爸不让孩子买某一物品。孩子表现出哭闹状)。
2.收集一些有关儿童生气的照片或图片。
过程:
一、观察图片和录像,辨识生气情绪
1.观察图片,通过脸部表情识别生气情绪。
师:我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人的表情。你觉得他怎么了?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人物的眼睛、眉毛、嘴巴等部位并表述。)
师:从他眉毛竖起、眼睛怒视、嘴巴紧抿的样子,可以看出他生气了。
2.观看录像,从声音和动作的变化中识别生气情绪。
师:我还带来了一段录像,是有关爸爸和孩子在超市里购物的事情。请你们仔细观看,看了之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爸爸不让孩子拿东西后,孩子怎么做了?
(引导幼儿表述录像中孩子的动作、声音等表现。)
师:从孩子的这些动作中,你觉得他怎么了?
师:从孩子大叫、大哭、摔东西的样子,可以看出他生气了。爸爸不答应给他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大哭大叫,还摔东西。你们觉得他为这事生气应该吗?
师: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做得有道理,可孩子还生气,这是任性的表现。我们不应该任性。
师:在生活中,人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动作、说话的声音等看出他是不是生气了。
3.寻找生气情绪的照片或图片。
师:你能从这些照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看出谁生气了吗?
(引导幼儿运用先前学过的辨识生气情绪的经验进行验证。)
师:在这些照片中你能不能看出来谁是有点生气了?谁是非常生气了?为什么?
二、联系周围生活,懂得每个人生气时有不同的表现
1.说说爸爸妈妈生气时的样子。
师: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生气吗?他们生气的时候是怎样的?
师:你看见过周围的其他亲人和朋友生气的样子吗?是怎样的?
师:原来,每个人生气时的表现都不一样。有的人生气会从他的声音、动作、表情中表露出来,而有的.人生气,不一定反映在声音、动作、表情上,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
2.说说自己生气时的样子。
师:你生气过吗?你生气时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3.联系事件,说说自己任性时的样子。
(教师出示两张幼儿在生活中因任性而生气的照片,让幼儿边看边说说让自己生气的事情。
事件一,天很冷了,女孩因妈妈不让她穿裙子而赖在床上不起来,大哭大叫。事件二,男孩因妈妈让他多弹一遍钢琴而甩手把琴谱扔掉。)
师:他们为什么生气?他们这样任性地大哭大叫、扔书,你们喜欢吗?为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师: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而生气,不过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是不是合理。像天气这么冷,这个女孩要穿裙子,妈妈不同意,她还要发脾气就难为情了。我们可以冷静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听听大人的想法.或许就不会生气了。
三、游戏:生气大头贴
教师请3~4位幼儿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模仿生气的样子,教师把它们拍下来,用来制作大头贴。
四、总结并思考
师:生气也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知道他在生多大的气。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正在生气,可以去关心他。不过,我们可不能因为一些小事任性、乱发脾气哦。另外.老师还要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经常生气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延伸活动:
【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8-02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实施方案09-30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设计方案10-16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小结06-20
幼儿园实践活动总结10-14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活动方案09-02
幼儿园中班幼儿年段活动方案08-09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5则范文07-09
幼儿园手工活动方案08-18
幼儿园夏季活动方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