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4-09-12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精选5篇)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办教师工作及有计划地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5月6日)

粤教人〔1998〕35号

各市教委(教育局)、计委、人事局、财政局:

长期以来,广大民办教师为我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民办教师工作,几年来将一大批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从而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一些地方仍存在部分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和近年来滥进代课教师,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巩固、提高和发展普九成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力争1998年全省基本完成合格民师转公办教师和不合格民师的辞退以及有关退养的工作,并有计划地清退代课教师及做好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派遣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民办教师工作

各市要按照省人民政府《转发省教育厅、计委、人事厅、财政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问题的请示的通知》(粤府〔1994〕17号)和省教育厅、计委、人事厅、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两部、两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1

(粤教人字〔1993〕39号)及省财政厅、教育厅、编委、人事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人员编制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通知》(粤财文〔1998〕6号)精神,贯彻民师工作有关政策和“关、招、转、辞、退”五字方针,及时把合格的民师转为公办教师(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抓紧做好不合格民辞退和老弱病残且教龄较长的民师的退养工作。

(一)关于对不合格民师辞退或办理退养的条件如下:

1.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予辞退:

(1)有病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除符合退养条件外);

(2)不具备合格学历的;

(3)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4)领取民师工资而不在岗的;

(5)1993年3月27日前不在册的;

(6)教育教学能力差,文化、思想素质低,经参如“民转公”考试、考核不符合转公办教师条件的。

2.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考虑办理退养:

男的55周岁以上;女的50周岁以上,并任教15年以上(含15年);或者身体有病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且任教18年以上的。

(二)各市要根据粤教人〔1993〕39号文件精神,制订当地辞、退民师政策,对辞退的民师,视其任职期间的贡献、教龄、年龄和身体情况分别发给适当的一次性补贴;办理退养的退养费标准可参考同类公办教师退休费标准,或者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制订退养费标准。今

后要随着退休公办教师增加退休费,退养民师也相应增加退养费,由当地人事、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经济情况提出增加标准报市人民政府确定。

二、关于有计划地清退代课教师工作

代课教师,是指在1993年3月28日以后学校聘任的教师,这些人员一律不能列入“民转公”范畴。各地每年都要根据师范类毕业生分配情况,有计划地清退代课教师,保证把师范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借鉴一些市清退代课教师的做法,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目前可先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请退:

1.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2.身体有病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

3.非本县(市、区)户籍的(不含拟吸收的高学历、正在试用的师范类毕业生);

4.不具备合格学历的;

5.未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聘任的;

6.男50周岁以上,女45周岁以上的;

7.领代课教师工资而不在岗的;

8.1995年1月1日以后聘任的(各市可根据教学工作的正常需求和师范毕业生的安排等具体情况确定当年的清退年限)。

三、严格把好聘请代课教师关

(一)聘请代课教师必须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按本省现行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粤机编〔1992〕250号)和粤财文〔1998〕6号文精神,属于空编,未能调、派进公办教师或师范毕业生,且急需教学人员的;

2.原有教师因事(如产假、病假等)较长时间离开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在有公办教师或师范毕业生调、派进或原教师返回岗位后即予解聘。

(二)聘请代课教师程序及要求

1.学校提出聘请代课教师的报告送乡镇教办或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送县(区)教育局审批;

2.应聘者与学校双方签定合同,其内容包括:聘期、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贯彻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政策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报酬等。

3.应聘者必须具备合格学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及能力适合教育教学要求等条件。

四、做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

将师范类毕业生派遣到教师岗位就业,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在辞退不合格民师和清退代课教师的基础上,把师范类毕业生安排到中小学任教。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有关待遇政策,使其安心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对所学专业与中小学教育相关并愿意到中小学任教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在当地学校有空编的情况下,经补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考试考核合格的,可安排到中小学任教。

五、加强领导,措施到位,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按时完成民师工作任务,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和有计划地清退代课教师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影响较大的工作,各市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教育、计划、人事、财政部门统一认识,通力协作。严格执行政策,秉公办事,认真审查,确保无误。要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同时要做好被辞、退民办教师和被清退代课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他们树立勇气,走向社会,早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各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民转公”,辞、退民师,清退代课教师和派遣师范类毕业生工作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于7月1日前报省教育厅。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2

很多人都关心教师的命运。又有谁来关心代课教师的命运呢?2009年12月22日上午9点, 甘肃省渭源县, 代课老师苏汉伟在和自己所带的一年级10名学生照全家福时抹起了眼泪, 因为他得知当地政府将在2009年年底前清退完所有的代课老师这一消息后, 心里难免有点不舍。

截至2008年年底, 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 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31.1万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明确表示:“解决在岗的代课人员, 教育部没有明确最后的期限”。

一方面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 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长期低薪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 合格的人员进入不了正式教师队伍当中去, 对于这些人也是“极不公平的”。出于对学生和代课人员权益维护的目的出发, 教育部明确反对这种不规范的用人行为, 要求各地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1 代课教师清退的原因分析

1.1 优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趋势

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实施教育兴国战略, 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出来, 这就对教师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少数学校教师队伍中代课教师过多且教育质量不高的现象。因为学校没有条件给代课教师参加培训, 而代课教师又不在编, 更谈不上国家的师资培训经费了, 而让代课教师自己掏腰包又囊中羞涩, 这就必然导致代课教师这个队伍中教学能力不强的现象。现阶段,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优化教师队伍口号的提出, 必然就会加大对教师中存在着的教学质量不过关的教师进行清退, 而代课教师自然就首当其冲。

1.2 代课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要求教师必须持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国家教委对教师资格问题也做出了明确说明:“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特定条件和身份, 标志着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这就是说只有取得教师资格的人才能成为教师。然而, 乡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 致使代课教师中有不少是高中学历、中学学历、甚至是小学学历, 他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 缺乏专业知识, 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教学的知识, 而且因为他们不在编, 没有国家财政拨付的经费, 因而也无法安排他们参加在职培训学习, 也就制约了代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应的对代课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代课教师本身的局限性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代课教师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将会在不远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代课教师流动性大, 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

由于代课教师是边远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缓解教师需求矛盾上的主力, 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代课教师的工资和在编教师的工资发放主体不同, 在编教师主要是国家政府拨款负担, 而代课教师是当地学校来负担。本来农村地区学校的经费能力有限, 那么发放给代课教师工资的能力也就只能满足聘用老师的基本生活需求, 待遇偏低也就成为代课教师流动性大的主因。一旦代课教师结婚生子, 或者是找到了其它更好的工作就会脱离代课教师的身份, 有时候有的学校一学期一个班级要连换几个代课教师,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当地学生受教育公平的权利, 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2 代课教师清退的后果分析

国家对全国各地代课教师的清退是站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来实施的政策, 但是代课教师的是适应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产物, 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试图让代课教师完全退出教育的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2.1 国家在短期内, 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 教师队伍的缺口大

现阶段, 对大量代课教师的集中清退, 难免会造成当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现象的产生。同时在短期内国家也不可能集中培训并分配一大批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立即上岗补漏缺位。因为国家对教师的招考培训都是需要时间的, 且为了保证教师教学质量, 都是采取招考竞聘, 择优录用, 统一分配的模式来进行。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为所有学校提供所需的差额教师数量, 代课教师的大量清退就必然会导致教师队伍缺口的产生。

2.2 代课教师清退的补偿缺失, 缺乏对代课教师应有的尊重

在清退过程中, 有些地方对所有的代课教师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不管代课教师的教书年限, 年龄大小, 也不管代课教师在任教期间是否优秀, 没有任何标准, 就把所有的代课教师赶下讲台。有的教师辛苦教书几十年, 被赶下讲台不得不最后选择当民工来维持生计。而且由于代课期间工资低廉, 他们被清退后生活根本就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教师对于代课教师而言, 就是一句空话。在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 特别是西部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大学毕业生认为各方面条件不好, 不愿到那里去任教, 代课教师默默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但是他们对学生们的默默奉献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 最后在清退时, 不得不被迫接受几百元所谓的经济补偿。

2.3 代课教师大量清退的学校, 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利受到了威胁

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公民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国家为全国各地的公办学校提供财政支持就是确保全国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经济欠发达, 尤其是基层政府财政拮据, 导致教师有编不补, 大量聘请报酬低微的代课教师来解决教师供需矛盾问题。现在国家政策对代课教师的大量清退, 就必然导致这些学校的在编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 出现一个教师带一个年级的现象, 这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直接威胁到当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3 代课教师清退的措施分析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清退问题, 并不是否定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和劳动, 也不是简单的让所有的代课教师离校回家, 其中的关键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而对于还在岗的代课人员, 则应该按照“以人为本、政府统筹、坚持标准、有进有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思路来解决。

3.1 依法择优录用, 允许合格的代课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代课教师队伍中, 肯定是存在一些素质高、符合教师任职条件、具备教师资格、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代课教师。对于这些优秀的代课教师, 当地政府应该鼓励他们参加教师招聘的统一考试, 择优进入教师队伍, 最好还能够对他们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只有在清退代课教师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代课教师录用为公办教师才是明智之举, 实践证明, 择优录用代课教师, 是具有很多好处的。首先, 代课教师为国家节省了培养费, 国家每培养一个师范毕业生都需要一大笔培养费, 而代课教师的培养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学的形式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 为国家节省了不少的开支。其次, 择优录用代课教师有利于充分调动代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能够使代课教师感觉到他们的工作有一定的方向, 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创新, 还是能够进入在编教师队伍。再次, 由于一些边远地区的生活环境恶劣, 国家对公办教师的补充存在缺口。而代课教师他们土生土长, 既能够适应当地恶劣的环境, 也能够独立的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3.2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的清退代课教师, 坚决反对实施“一刀切”政策

对代课教师不分优劣、实施“一刀切”的政策, 是不符合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方针政策, 在对待代课教师的问题上更应该避免此种措施的实施。现阶段, 我国代课教师的数量还是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的主力, 实施“一刀切”的政策措施来对待所有的代课教师, 就会造成当地许多学校的学生公平受教育权利受到了侵害。因为一旦清退所有的代课教师后, 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必定存在缺口, 只有首先清退那些确实因为能力、水平有限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教师来最终实现所有代课教师的清退。采取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的方式清退代课教师, 才能够保证边远农村地区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利。

3.3 地方政府应该人性化, 保障被清退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对于确实因为能力、水平以及素质不适等原因而被辞退的那些代课教师, 国家教育部明确表示, 要给予一定的补偿。按照正式老师标准以代课年限补交养老金, 医疗保险金等社保金。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 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 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同时国家应该对清退的代课教师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制度, 鼓励并支持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再就业。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不仅确保了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实现了对代课教师应有的尊重。

3.4 国家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教, 建立补充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 且生活条件困苦, 多数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到农村任教。但是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的增加, 以及公办教师自然减员等因素, 需要大量地补充公办教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的供需矛盾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鼓励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教。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 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初试总分加10分, 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后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 其服务期间, 计算为工龄, 并且在今后晋升为中高职称时, 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 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优惠政策等。相信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 一定可以吸纳更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教, 确保农村地区教师的稳定供给, 建立补充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

4 结束语

如何善待代课教师, 折射的是社会诚信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身份地位, 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 才给教育的盲区带来了曙光。他们虽然没有和当地主管部门签署用工协议, 但他们确实是教育政策的延续。他们确实用心和孩子们沟通, 他们用质朴和善良、智慧和爱心、勤奋和毅力, 雕塑了孩子的灵魂。他们除了忍受同工不同酬的尴尬外, 还要遭受其他人的白眼。可是, 当他们的历史使命走向终结的时候, 我们不要那么冷酷地将他们一脚踹出历史的舞台, 最好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

参考文献

[1]王利利.关于代课教师清退问题的研究.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席玉明.不要忽视被清退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教育与管理, 2004.

教师课时、代课补贴等有关规定 篇3

及其他补贴等的暂行规定

为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体现多劳多得,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对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超工作量补贴、代课补贴、其它工作补贴标准及相应配套规定等问题,学校召开校务会研究讨论,参照外校做法和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作出以下规定:

1、计代课补贴,无享受超工作量补贴。

2、教师代课时间在4周内(属学校安排的),由学校发给代课金每节课5元。

3、教师代课时间超过4周(属学校安排的),由学校发给代课金每节课7元。

4、教师任课的正常工作量原则上按县教育局最新文件规定,结合实际,规定学科正常满工作量为:语文12节、数学12节、英语12节、现代信息技术课12节、物理14节、化学14节、政治14节;高中生物、地理、历史各14节;初中生物、地理、历史各15节;体育、音乐、美术、劳技课各16节。超过工作量的,每节补贴5元;因客观原因,学校安排未满工作量者,应跨年段或跨学科任课,跨年段或跨学科任课的,以正常满工作量少2节计超工作量补贴。

5、学科竞赛须由学校教研室在期初排出辅导课程表备案,学期结束按实际辅导课节数以每节5元计发。

6、年段安排的教师辅导单列计算课时辅导补贴,但不计算超工作量补贴:早读每节2元;下午第三节每节5元;晚自修辅导每晚计2节,每节5元。以每学月计发。

7、学校补贴倾斜两个毕业班,高三毕业班年段按每学月4000元发至年段,初三毕业班年段按每学月3200元发至年段,年段可视教师教学工作量及其它工作量统筹安排,学校不再计发超工作量补贴和代课补贴,年段可参照学校标准计发每位教师的补贴。

8、非毕业班教师补贴另行研究。

9、学校行政会人员(含学校领导)兼课的,原则上按县教育局文件规定,结合实际,规定满工作量为副校长4节,正主任8节,副主任及其他行政人员以教师同等教学工作量,计发超工作量、代课补贴。

10、校行政会成员每月工作补贴60元。

11、满勤奖每月20元,教职工考勤按1999年4月31日学校制定的《漳浦二中教职工考勤、考绩和学籍、纪律管理条例》修订稿执行。

12、教师上课旷课1节,除了扣发当月满勤奖外,再扣发10元课时补贴,依此类推;

学校其它部门工作人员矿工1次,除了扣发当月满勤奖外,再扣发10元工作补贴或奖金、福利、过节费,依此类推。

13、本规定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行,今后视情况变化再作修订,本规定解释权归属学校。

徐阳中心校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4

黑教职改办字〔2011〕4号

关于2011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省直有关厅(局)教育局(处):

为保证今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黑人社发[2011]29号)和省教育厅(黑教职改字[2011]5号)文件要求,现将今年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对象

1、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举办及民办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成人初等学校、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2、市(地)级单设的教研院(室)中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和相关工作的教师;

3、县(区)教师进修学校中的教师;

4、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青少年之家、儿少中心、中小学保健所(室)、中小学电教馆)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师。

二、各市(行署)、省直有关厅(局)教育局呈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需提供如下材料

1、关于呈报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正式公函;企业办学及委托评审单位应呈报上级主管部门的委托评审公函;中直单位应呈报省人社厅同意委托评审手续。

2、市、地、企和委托评审的主管部门与省教育厅签订的《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责任书》(见附件1)。

3、《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情况统计表》一式二份(见附件2、3)。

4、《拟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名册》一式三份(见附件4)。以主管部门为单位按城镇和乡以下分两类,再按中学和小学、按学科分别填写《拟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名册》。

5、《接收材料通知单》(见附件5)。各单位在呈报材料前,将《接收材料通知单》分别按《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情况统计表》的城镇或乡以下分两类,再按层次(分中学或小学两种)、学科和“合计”栏中的数量等项目(申报拔尖、分流需单独填写)填好,并按《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情况统计表》的学科顺序进行排序,随材料一同上报。

6、申报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数据库。

三、个人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须呈报如下材料

1、《申报材料真实性与可信度承诺书》(见附件6)。

2、《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二份(在其中一份封面的右上角标明“主表”字样)。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求,今年申报教师职务人员一律使用新印制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请各地到省里取表样或上报你地区所需《评审表》数量,以便省里统一印刷。3、2006年至2011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原始工作考核材料(每学年度一份)。

4、2006年至2011学年度《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考评汇总表》一式一份(见附件7)。

5、任现职的原始呈报表(一式一份);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6、学历、学位证书。

7、反映本人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材料且在“教师自我叙事”中体现的各方面佐证(奖励证书、成果证书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定材料,申报教师和推荐单位对获奖过程的说明,正式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著作、教材等),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材料(包括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经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新课改方面的经验总结、专题研究等)。评审委员会不受理没有论文原文的各种论文证书。

8、教师资格证书。

9、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

10、《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单》一式一份(见附件8),贴在《评审表》主表的指定位置。申报教师答辩过程所有原始材料。

11、拔尖晋升人员、同级改职人员的《审查表》一式一份(见附件11、12),贴在《评审表》主表的最后一页“外语考试成绩单粘贴处”位置。

12、《支教工作考核情况表》(附件9),支教人员的材料不需要单独申报。

13、人事档案在人才中心管理的,需要呈报《档案保管合同书》及学校与教师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三年以上的聘用合同书。

上述材料(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材料外)均须原件,复印件无效。

四、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知识更新培训问题

知识更新培训按省人社厅(黑人函[2011]105号)和省教育厅(黑教师函[2011]45号)文件执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其中:2005年(含2005年)以来参加省教育厅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达到240学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或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免于参加培训。否则需参加省人社厅组织的知识更新培训,达到规定学时。五年为一个周期,累计管理,证书在晋升一个级别有效,晋升上一个级别时,作为重要条件。

(二)“拔尖”申报问题

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今年继续实行“拔尖”申报中学高级教师政策。省下达“拔尖”推荐指标(见附件10),“拔尖”评聘教师职务占本县(区)总岗位数。每个市(地)在“拔尖”推荐限额中,至少推荐1名农村乡以下学校“拔尖”教师,单列的农村“拔尖”教师限额可以空缺,不得占用。具备正常申报条件人员不得申报“拔尖”教师。

“拔尖”申报的条件为:(1)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教师职务,被聘任现职务三年以上,五年以下。(2)高中教师应具有学士学位,初中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应与所教学科相同或相近。其他业绩条件要高于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条件。

“拔尖”晋升人员,要填写《拔尖人员审查表》,一式一份(见附件11),并参加省高评委组织的答辩,答辩不合格者取消参评资格。

《接收材料通知单》要单独填写申报“拔尖”人员,评审材料要单独呈报。

(三)“支教”问题

有“支教”经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暂无“支教”经历的,可在3-5年内完成“支教”任务,补上“支教”经历后,作为下一轮聘任高级教师职务的必备条件。

“支教”经历界定

1、离岗全职“支教”。城市50岁以下在职教师,选派到农村或薄弱学校参加支教工作,完成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工作量饱满,积极参加支教学校教研、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取得良好业绩。

2、在岗兼职“支教”。城镇教师在市(地)和县(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定期到农村或薄弱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累计达到规定的课时(用2-3年时间,累计约160课时):

(1)通过对口支援,参加“校对校”支教活动。通过参加城镇中小学对应农村或薄弱学校一所中学和小学结成的“一帮一”对子,直接开展支教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参加智力帮扶支教活动。在特级、高级教师带领下组成“讲学团”,巡回下乡或到薄弱学校送教;或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辅导备课、指导青年教师或“走教”、“联聘”等形式,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3)认真落实农村或薄弱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参加对农村或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运用远程教学手段,借助教师网络联盟的优质资源对口支教,发挥骨干教师作用,通过以师带徒等办法使农村教师不离岗参加培训。或建立城市学校农村教师培训基地,组织农村教师进城挂职跟班培训。

3、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和职务岗位,引导超岗学校教师到有空岗的农村或薄弱学校去任教及评聘教师职务,积极促进城镇学校优秀教师向农村或薄弱学校自然流动。

(四)流动人员申报问题

按照省人社厅的有关规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流动人员,已与聘用单位签订正式合同,且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的,可申报相应职称。人事档案在人才中心(服务局)存放一年以上或取得公安部门签发的居住一年以上暂居证明的,可由其档案存放的人才中心(服务局)或属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申报。

由机关调到企事业单位并在新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符合《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条件,可按下列规定申报或确定相应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含在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下同),可申报副高级职称;

2.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可申报中级职称;

3.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中专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可确定助级职称。

(五)“教师自我叙事”问题

在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中,要求申报教师针对近年来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经历呈报一份“教师自我叙事”材料。材料中,教师要真实表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发展变化情况,要真实介绍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支教经历等,要真实总结自己的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情况,要真实展示自己结合本职工作所取得的教研成果、德育业绩,要针对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感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行为,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评审时对“教师自我叙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奖励、荣誉证书,将作为上述教师自我叙事的佐证材料供参考。与自己教育教学及专业成长无关的成果,不能作为评审工作的佐证材料,如发现弄虚作假,将一票否决。申报教师要以“教师自我叙事”为主要内容,分别在本校学科组、学年组和全校进行述职、成果展示和公示,要经教师和学校确认,通过后方可申报。怎样撰写“教育叙事”详见附件15。

(六)管理人员申报问题

对学校校级领导及兼职教师,可按管理学科申报教师职务。对校级领导的要求是:完成规定的听课(或授课)时数。要求提供听课笔记和指导教师教学的佐证材料,同时还应提供以下材料:担任学校领导前,必须是某一学科的优秀教师,担任学校领导及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应参加县(区)级以上干训部门组织的校长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对正校级领导可不要求其兼课及参加水平能力测试,但必须提供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佐证材料;副校级领导及兼职教师必须兼课及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并达到合格的测试成绩,还要提供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业绩的佐证材料。对兼职教师的要求工作量为专任教师的1/3,其它方面与专任教师要求相同。

(七)关于对弄虚作假的处理问题

2011年各级各类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已下发(见黑教职改字[2011]5号文件)。鉴于我省教师队伍的实际,经与省人社厅沟通,将黑教职改字[2011]5号文件对弄虚作假处理意见调整为:“对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抄袭剽窃、署名不实等申报教师任职资格者,利用假学历、假文凭、假论文、假著作等申报教师任职资格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已经评审通过者,将取消任职资格。要追究违背承诺,发生问题的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视情节做相应处理”。

(八)关于民办学校教师申报教师职务问题

民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亦按有关规定执行。人事档案在人才服务中心管理的,申报时,须提供本人与学校签订的具有法律效用的三年以上聘用合同书。各级代理部门应对申报材料严格审核,并出具相应手续。人事关系仍在事业单位的,不能从民办学校申报。

五、呈报中学高级教师评审材料的有关要求

(一)各地应分别按下列学科呈报评审材料:

中学:管理、语文、德育、政治、历史、地理、英语、俄语、日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职教、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与健康、技术、人文社会、通用技术、综合实践、艺术。

小学:管理、语文、数学、思品、社会、信息技术、自然、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幼教、科技、英语、俄语、日语、综合实践。

有关的学科要进行相对合并:中学德育含教育管理、干训,中学职教含劳动,中学体育含“三防”;

(二)《拟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名册》中“任职时间”栏填写现任教师职务资格人事部门审批通过时间。“受聘年限”栏从现职务最初受聘年限算起。“主管部门”一栏中,教育部门所办学校人员,填所属市(行署)名称,其它部门所办学校人员,应按行政隶属关系填写主管部门名称。

(三)今年使用新印制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简称《评审表》)。要准确理解《评审表》各栏含义,各项目必须填全,特别是“考核情况”栏应按要求填写,“基层单位推荐意见”栏填写时不能缺项,“表决结果”栏所填的是学校评审小组的投票情况,其中同意票数不能少于总票数的2/3。考核结果、表决结果和课时数不得涂改。

(四)呈报评审材料必须以市(行署)或省直有关厅(局)为单位统一呈报。个人及基层单位直接呈报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五)今年仍使用省下发的Windows下的中小学教师评审管理系统,要保证按规定要求上报本地区的数据库。录入的数据报盘和《拟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名册》一定要核对准确,特别是“姓名”不能出现音同字不同的现象,且要与《评审表》一致。

(六)教师工作考核应该是平时考核工作的积累,要提供年度原始考核材料,严禁突击补填教师考核材料,一经发现考核材料集中突击填写,将视为造假。《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考评汇总表》中学校推荐排序一定要真实准确,要用汉字大写标明排序,不得出现并列排序现象。

(七)呈报材料(除《评审表》外)按两册装订。第一册,基本材料,包括:申报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责任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任现职的原始呈报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或规定的学历进修证书(指对后取得规定学历,且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者)等其他一些政策规定的申报资格必备材料;第二册,业务材料,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业绩与成果、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成果认定说明等方面材料。材料总量不超过2档案袋,材料袋正面、底面要按《专业技术职务材料目录》(见附件13)的要求填写(报两个材料袋的需在材料袋外注明“2-1”“2-2”字样)。

六、呈报材料时间和地点:

时 间:10月11、12、13日三天,各市(行署)和省直有关厅(局)具体呈报材料的时间见附件14。

地 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梦溪宾馆,地址在哈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师大南路1号。可从哈尔滨火车站乘14路到哈尔滨公路大桥桥头换乘80路公共汽车,或从哈师大江南校区院内直接乘80路公共汽车(始发站),到本线路终点站下车即到。

为保证今年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望各市(行署)、省直有关厅(局)和学校按上述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评审材料的呈报工作。

联 系 人:省教育厅师范师资处 梁溪影

联系电话:0451-53643467(师范与师资处)

附件:1.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责任书

2.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情况统计表(中学教师)

3.拟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情况统计表(小学教师)

4.拟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名册

5.接收材料通知单

6.申报材料真实性与可信度承诺书

7.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考评汇总表

8.申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单 9.支教工作考核表

10.拔尖人员推荐名额分配表 11.拔尖人才审查表

12.同级改职人员审查表 13.专业技术职务材料目录 14.各地呈报材料时间安排

15.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清退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5

甘人职[2006]8号

各市(州)人事局、教育局,省直各部门人事处,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了提高全省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合理评价小学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调动广大小学(幼儿园)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现将小学(幼儿园)教师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学历、专业工作年限、任低一级职务年限其中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小学高级教师,可破格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

二、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甘肃省中学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务暂行规定》(甘职改组[1997]28号)文件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特级教师,或省园丁奖,或省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2、作为主持人(前2名)获得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三、小学(幼儿园)教师破格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在规定的结构比例内申报推荐。

四、小学(幼儿园)教师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由省教育厅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上一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