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研面试

2024-05-18

中科院科研面试(共5篇)

中科院科研面试 篇1

一个中科院退学博士——平平静静的说说中国的科研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了,早想写一些东西了。但好几次都是提起笔又放下了,有时候是因为不想写,有时候是因为不忍写,有时候是因为不能写。

但是我终于还是鼓起了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因为我分明感觉到岁月的激流不停的冲刷着我的记忆,往事被一片一片的剥离,越来越残缺了。

写下来总还是能更长久一些,当然不奢望永恒。

2006年1月,我正式地向中科院某所递交了退学申请。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煎熬后,我平静的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和老板的争吵,以及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都突然消失了,我很轻松,而且有久违了的平静。尽管2006年整整一年我还是有很大的压力,但我很快乐,在经历了阵痛后,我成功地实现了人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在中科院呆了三年多,必须承认,我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提高,逐渐变得理性,客观。退学又让我变得独立,沉稳,坚强。

现在的生活让我平静,乐观,自信。

痛定才会思痛的,我常常想中科院到底给了我什么?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科学院彻底的改变了我的许多价值观,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他比其他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更是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论上说,只要经过系统训练,谁都有希望掌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比较规范的思考方式,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的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

(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

这是由于我们毕竟是穷国,没有太多钱,所以只能严格审批,有选择的支持,这没有错。但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1,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2,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在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化,所以一个课题,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平时在这些圈子的人脉方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这样就导致帮派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3,课题立项全是高精尖。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们申请课题时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其实个个都是虚张声势,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的不怎么招摇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4,去探索未知世界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而探索其实严格来分析是不能规划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的规划的。而我们由于审批时需要拿出科研项目的具体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学家们事先把学术活动规划好。这就好像探险家们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们画出地图。这是很荒唐的。

5,科学家也会傍大款,傍大腕。一些“小老板”(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于是他们就努力跟大腕们拉关系,申请经费时写上这些大佬的名字,名曰“共同申请”,比较容易拿到经费。实际上这些大佬们手下课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根本管不过来。经费拨下来后,就由着下面的人折腾了。

6,一些比较有钱的科学家们拼命铺摊子。一些科学家在申请到经费时,不是埋头做课题,而是拼命买仪器,扩张实验室。我过去师从的老板实验室规模十分可观,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实验啥都能做。这是为啥呢?其实仔细分析很简单。实验室成规模后,就比较容易申

请到课题了,一年立好几个项,有做遗传的项目,有做发育的项目,有做免疫的项目,这个项目申请不下来还有那个,风险分散了,经费就有保障了。

(二)重立项,轻验收,导致很多课题不了了之。

立项时轰轰烈烈,验收时马马虎虎。因为验收时还是专家评审,而这些专家其实都是圈内人,你评我我评你,互相都得给面子。不管做得怎样,只要能发几个文章就行。

(三)再说说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其实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现在很多人以为研究生是硕士,博士就是博士。这是一个小题外话,我只是想说,以下我说的研究生包括硕和博。我们现在的培养制度是,以论文为硬指标(目前有少数地方有改革)。论文已经成了指挥棒,老板需要论文给评审专家交差,学生需要论文毕业。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论文,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混个院士啥的。学生则是能毕业就行,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为具体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刚好够毕业就行。谁都明白做个大文章谈何容易,有很多课题理论上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本身有风险,一般学生不敢冒险,万一五六年后课题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毕业就困难了。所以导致我们的文章数量多(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质量普遍不高,或者简直可以说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宝贵年华。

我们的科研害了谁?

害了老板们,我们的好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他们在国外做的很好,发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为什么一回来就都被阉割了?害了研究生们,我们的宝贵年华,我们的纯真梦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尽。逐渐变得呆头呆脑,谨小慎微,没有眼界,没有胆量,没有开拓精神,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了为科学奋斗终身的激情,只是盼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产论文。

我们的科研帮了谁?

帮了美国,帮了英国,帮了日本,帮了德国。

我们的科研活动每年消耗大量的仪器和试剂以及其他实验耗材。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就拿生物学来说,大部分仪器都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大部分试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价格高的惊人,我们买的数量也很惊人。而这些东西都在热热闹闹的所谓科研活动中消耗殆尽。投入是看得见得,产出却没影了。就那生物学领域来说,全国每年能发三五篇顶级杂志的文章就高兴的庆贺半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同时我们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我们的很大部分博士毕业之后,都到了美国做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的科研殚精竭虑,耗费青春,等到“人老珠黄”,再回国混个教授当当,又淹没在中国科研的滚滚洪流中。

文章出处:各个网站均有转载。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可查。

中科院科研面试 篇2

中科院科研光伏平台项目位于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 该项目地下防水面积约5 000 m2。虽然地下结构防水施工面积不大, 但由于主要用于存放大型贵重的科研设备, 加上使用时会产生较大振动, 结构局部可能会产生开裂或沉降, 所以业主方对除结构本体自防水以外的附加防水设防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规定总体防水等级设计为一级。

该地下防水工程采用了覆膜型膨润土防水毯作为主要防水材料, 使用面积约6 000 m2。

2 主要防水材料介绍

覆膜型膨润土防水毯是将天然或人工钠化的膨润土, 采用专利针刺法均匀地编织在两层高抗拉强度的土工织物中间, 并附上一层0.15 mm厚的HDPE膜而形成的毯状织物。

膨润土防水毯的核心防水成分是高钠膨润土。当膨润土遇水膨胀后, 膨润土粉本身具有很小的渗透性, 颗粒之间的缝隙将大大减少, 达到止水的目的。膨润土因为其形成原因, 化学性能稳定, 在各种复杂的气候条件和水质条件下仍能保持其低渗透性。

钠基膨润土在干燥情况下是层状的, 在层与层间有微量的水分子, 而且层的侧面带有阳离子, 上下表面带有阴离子。当膨润土遇水时, 在阴阳离子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断被吸引, 吸附在层与层的空间里, 表面的阴离子也不断增多, 原来的层状结构被膨胀破坏, 形成新的像纸牌叠成的房子状, 体积急骤膨胀10~15倍, 在自由膨胀受到外部均匀局限力 (由防水毯内部针刺纤维的束缚作用和外部混凝土、砖墙、回填土等覆盖物的面压实作用形成) 的情况下, 钠基膨润土遇水膨胀后形成一层致密的、胶体状的不透水层, 从而达到防水功能。

3 施工工艺

3.1 基面处理

1) 膨润土防水毯铺设基面允许潮湿, 但不得有点状漏水或线状流水现象, 基面低洼处的积水应清除。

2) 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清洁, 平整度应符合D/L≤1/6的要求, 其中:D为基面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 L为基面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1]。

3) 基面应无尖锐突起或凹坑, 尖锐突起物应予以去除, 凹坑采用砂浆填平;注浆管、钢筋头等金属突出物应截除, 并用水泥砂浆覆盖。

4) 基面裂缝宽度≥1.5 mm时, 应作嵌填处理。处理方法如下:凿V形槽, 平面上用水泥砂浆或膨润土防水粉/浆嵌填, 立面上用水泥砂浆或膨润土防水浆嵌填。

5) 基面阴阳角用水泥砂浆做成Φ50 mm的圆角或做成50 mm×50 mm的钝角。

6) 防水毯铺设前, 须将基面清扫干净, 现场基面处理照片见图1。

3.2 膨润土防水毯铺设

覆膜型膨润土防水毯施工简单, 基面处理完成后, 量好尺寸直接铺设防水毯并搭接100 mm, 搭接缝涂抹100 mm宽、5 mm厚Bentoseal膨润土防水浆, 然后用钉子和垫圈按300 mm间距固定即可。

底板、顶板等水平面的搭接部位需错缝至少400mm, 避免十字通缝。地下结构的垂直面和倾斜面除了搭接缝位置抹浆和固定以外, 大面也需固定, 固定间距为500 mm, 呈梅花形布局。

阴角部位撒布膨润土颗粒或膨润土粉进行加强处理, 并按规范做相应部位的防水毯附加层 (250 mm宽) 。膨润土防水毯现场施工照片见图2。

3.3 细部节点部位处理

3.3.1 桩柱穿透部位

桩柱穿透部位要铺设膨润土防水毯, 首先清理干净基面, 然后沿着桩柱四周撒100 mm宽、12 mm厚膨润土防水粉, 裁切好防水毯管道孔洞, 将防水毯铺设平顺、伏贴, 最后沿着管道周围涂抹膨润土防水浆 (30 mm×30 mm倒角) 。桩柱穿透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膨润土止水条 (规格为25 mm×25 mm) 。桩柱穿透部位处理做法见图3。

3.3.2 伸缩缝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 结构会受到强烈震动, 可能会产生较大沉降, 所以设计了较多的伸缩缝 (缝宽30mm) 。伸缩缝位置的防水处理, 是该项目整个地下防水设计体系需重点把控的环节。

对于伸缩缝位置的防水处理, 首先在阴角位置撒布膨润土粉 (100 mm宽、10 mm厚) , 然后铺设膨润土防水毯, 防水毯与侧墙连接的阴角位置涂抹防水浆 (50 mm×50 mm倒角) , 再铺设防水毯附加层 (500mm宽, 平立面各250 mm) , 然后在其上增设膨胀型橡胶止水条, 接着将立面防水毯附加层用铁皮压条 (宽30 mm、厚1 mm) 作收口, 最后在收口位置上方再增设一道膨胀型橡胶止水条。

伸缩缝部位采用了多重防水措施, 以减少渗漏风险, 图4所示为变形缝位置防水处理构造。

3.3.3 侧墙甩头位置

防水毯在第一阶段施工时, 需要预留500 mm长的甩头, 甩头顶部用100 mm宽的U形薄膜包裹, 以防止后续施工时有混凝土渣或者建筑垃圾污染甩头并影响到后续搭接。甩头用钢钉临时固定, 钢钉间距为300 mm。后续结构施工后, 再拔掉钢钉, 和薄膜作防水毯搭接。侧墙甩头防水做法见图5。

3.3.4 侧墙收头位置

按照设计, 本项目防水毯做到±0标高 (地坪完成面) 处, 需要和外墙防水涂料进行搭接。按照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要求, 膨润土防水毯与防水涂料搭接应不小于250 mm[2]。按该工程前期节点优化设计, 膨润土防水毯在距离地坪完成面300 mm处做防水毯收口, 防水毯收口处先涂抹膨润土防水浆 (50 mm宽、3 mm厚) , 将防水毯粘贴平整后, 再用金属压条固定 (30 mm宽、1 mm厚) , 然后涂抹膨润土防水浆 (30 mm×20 mm倒角) , 最后涂抹一道20 mm厚配铁丝网的防水砂浆。

膨润土防水毯在收口位置的处理, 往往是防水的薄弱环节, 设计和施工尽量做到细致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图6所示为侧墙收头部位的防水构造。

4 结语

1) 从防水设计、施工到后续体现的防水效果来看, 本项目是覆膜型膨润土防水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得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图7所示为工程现场。

2) 中科院科研光伏平台地下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中, 重点和难点在于把控大量伸缩缝位置的细部处理。防水工程中有“十缝九漏”的说法, 意即伸缩缝部位防水难以处理。本项目大量的伸缩缝采用膨润土防水毯结合膨润土粉和膨润土防水浆等辅材作系统处理, 另外增设了一道膨润土止水条进行加强处理, 减少了伸缩缝部位的渗漏隐患。

3) 本项目设计了聚苯乙烯挤塑板作为保温层, 保温层在防水层施工后铺设。按照膨润土防水毯的防水机理, 防水毯安装后需要两面均匀受限, 在两面受到均匀局限力的条件下防水毯中的膨润土颗粒遇水膨胀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不透水层。然而, 保温板直接给防水毯的局限力, 相对于传统混凝土或砖墙所给的局限力效果要差一些, 为了保证膨润土防水毯两面有足够的局限力而取得预期的防水效果, 对保温板的选材和施工质量要求提高了, 从而增加了一些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

参考文献

[1]汪武, 李爱军.膨润土防水毯在中海油大厦地下车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 2014 (14) :28-30.

中科院科研面试 篇3

在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中科院以 1357.82分蝉联榜首,这一分值几乎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772.33分)多出一倍。但从整体来看,欧美等传统科研强势地区仍然优势明显。除中科院和排名第六的东京大学外,前10名的科研机构中另外8所全部来自欧美。

美国在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仍然高居首位,中国继续排名第二,WFC分值仅为美国的约三分之一。不过,中国仍保持着稳步提高的势头,去年的分值比2014年增加4.8%,这一增速在前10名中最高,美国则下降4.5%。

解读:据悉,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排名,通过加权分数式计量(WFC),对全球科研机构、国家和地区、核心学科、高校及企业等在去年全年的表现分别进行了评估。其中,WFC指数主要以论文发表为标准,同时考虑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权衡问题,能较全面地反映论文作者、机构和国家对全球科学的贡献。

IMF购买力平价下经济实力排名:中国第一美国第二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排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居第一,之后是美国、印度、日本,法国排名第九。

而根据货币市场汇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法国位列第六,美国和中国并列第一,日本、德国、英国分别占据第三、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印度紧随法国之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这一概念非常重要、极其有用。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最多的。与巴黎相比,无论用欧元还是美元人们可以在北京购买到更多东西,这主要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低廉。而且在天安门附近理发比在法国的蒙田大街更加便宜。货币购买力的相等与外汇汇率并不完全一致。

基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购买力平价的原则来比对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并且重新进行计算。中国占据17.1%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排行第一,美国第二(15.8%)、印度第三(7%)、日本第四(4.3%),德国第五(3.4%)、俄罗斯第六(3.3%)、巴西第七(2.8%)、英国第八(2.4%)、法国第九(2.3%)、墨西哥第十(2%)。

解读: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汇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而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常看重购买力平价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世界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2016年为3.2%。这一官方数字是国际会议和媒体使用的唯一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能赋予世界经济一个更加具体真实的形象:购买力平价前提下,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1.55亿美元,而当我们把国内生产总值转成市场的汇率时,得到0.963亿美元。

商务部调研:人民币汇率不稳影响出口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此前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商务部对全国外贸企业调查显示,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今年出口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成本上涨快、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

据沈丹阳介绍,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商务部组织17个调研组,赴广东、江苏等约占全国进出口额97%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这次大规模调研主要围绕出口额占全国70%的家电、汽车等20大出口行业展开。一方面“一对一”访谈了200家典型企业,认真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对3000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企业主要困难和诉求。

从200家企业调研情况看,企业坚持持续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反映了中国外贸未来发展趋势。坚持持续创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是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3000家企业问卷调查情况看,今年出口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成本上涨快、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

解读: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有所扩大,给出口企业预期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难以做出准确地判断,使得出口企业在接单时更加无所适从,同时这也会使国外进口企业在下单时犹豫不决。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导致了不少出口企业中短单多而长单少。从稳定外贸预期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外贸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汇率出现一定的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外贸企业要早练内功,提升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改进工艺、提高管理、业务外包、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降低成本,通过电子商务、直接到海外建立渠道等方式开辟营销新路子,争取国外订单并留住客户;另一方面要尽快学习金融操作知识,提高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以从容不迫地应对汇率波动。

德勤等机构报告:未来5年美国将超越中国成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小组,联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此前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预计,未来5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届时中国将屈居第二。

报告指出,“美国制造”将会在未来5年内强势回归,美国更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发展将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特征,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可持续、智能、安全和迅速崛起的阶段,而美国将是这一行业转型的领导者。

解读:该项研究是在对逾500名全球制造行业首席执行官和高管进行调研访问的基础上做出的深入分析与预测。这些高管对40个国家目前及未来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并对推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的首要因素进行了评估。据分析,美国正在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智能互联的产品和工厂。同时,美国在预测分析以及先进材料方面也属世界领先,而这些因素正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中科院科研面试 篇4

2015河南选调生面试热点解析-科研经费岂能成为唐僧肉?

 事件概述

日前,媒体报道了有关中科院“准院士”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包养二奶、养私生女的消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财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就网上所传的段振豪“不规范的财务行为”进行调查。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的背景下,国家逐年加大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然而,庞大的科研经费往往并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一个几百万的科研项目最后只换来一两篇垃圾论文的实例举不胜举。科研经费甚至成了部分专家教授的私有福利。科研经费监管不力、使用不透明、缺乏审计等问题相当突出。

科研经费课题负责制并不意味科研经费不需要监管,恰恰相反,科研经费课题负责制既赋予课题负责人相当的科研自主权,同时也赋予课题负责人监管经费使用的责任。对于科研经费,相关科研机构和审计部门都有审查监管的职责。课题负责人如挪用和滥用科研经费自当承担失职的责任,有关部门应当对课题负责人进行问责。(来源:大众日报)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 相关评论

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审计为此写下注脚: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

ha.huatu.com

算不规范、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设备,其间手法多样、漏洞一一展现,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

——中国青年报

在采访中,一些学者和专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能够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并建立规范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入选的科研项目应向全社会招标并公示,项目的开展和完成要有评估,并且要让社会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及产生的效益。“只有将科研人员置于一个合理、合法的位置,接受监督,科研经费才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至于沦为谁都能动的‘奶酪’。”

——光明日报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科研经费六成以上资金被用于项目之外,与目前的学术造假也不无关系。正是因为学术造假已经从个别人的行为变成了一种现象,自然就有了侵占科研经费的空间。可以这样说,学术环境是决定科研经费利用率高低的关键。学术环境不改善,学术造假的问题不得到根本解决,侵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问题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新华网

 模拟题

2011年7月,媒体报道了有关中科院“准院士”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包养二奶、养私生女的消息。你是如何看待科研经费成为“唐僧肉”这一现象的?

 参考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体现在综合国力等方面,因此,我国对科研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科研经费的监管、使用、审计等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有的科研人员变相使用科研经费,甚至于贪污挪用科研经费。比如,有的科研人员从科研经费中报销与科研毫无关系的其他费用,有的科研经费预算被挪作他用,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科研人员用科研经费包养二奶、养私生女等违法乱纪行为,科研经费已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对科研经费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不可让其成为“唐僧肉”,被肆意瓜分、严重浪费。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净化学术氛围。目前,一部分科研人员或者学术道德水平低下,或者急功近利等,没有端正态度,进行学术造假、移花接木等不正常的学术活动,导致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同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负面影响。学术主管

ha.huatu.com

部门要加大学术道德宣传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修养,鼓励科研人员认真负责地参与科研。要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改变只关注科研成果数量,忽视科研成果质量的做法,确保质量第一,这样就能避免部分科研人员追逐名利,保证科研经费能用在实处。

第二,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度。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调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案,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还要充分发挥媒体与互联网的作用,建立相关的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防止科研经费管理中内部交易、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行为的发生。同时,改变目前封闭的认定和评价方式,将所有的科研项目和成果,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外,全部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

第三,建立学术信用机制。学术信用档案既是个人学术水平、学术道德的社会记录,也是再次申请科研经费的重要依据。要将科研项目的评价结果和目标责任实施情况记入相关科研人员的学术信用档案。科研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引导科研人员严格自律。

中科院科研面试 篇5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电科院) 自成立之初就引入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JB9001A-2001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质量管理体系在电科院已经运行4 年有余。在经过了体系的引入、建设阶段和符合性运行阶之后, 目前已进入了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阶段。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在电科院成立之初, 在各种规章制度和运行体系都不健全的情况下,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而建立起来的运行程序, 对规范日常的科研行为起着纲领性作用,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满足质量要求的科研成果的输出。但在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时期, 由于对体系的系统认识并不深入, 在制定相关运行制度和流程的时候就给许多问题埋下了“伏笔”, 更多的问题也在随后执行的过程中暴露了出来;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 各部门和不同的职能人员也因对体系的认识程度不同, 在运作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甚至有极个别的例子表现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立。伴随着电科院的不断发展壮大, 在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的作用和影响也显得日益重要。一方面大量新立项目的启动和原先在研项目的不断深入, 迫切需要更为严谨和科学的科研质量管理流程;另一方面, 为满足顾客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苛刻要求, 为争取到更多, 更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 也迫使科研管理部门检视自己现有的管理程序, 根据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现有运行程序和制度作出改进。实际上, 按照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流程进行改进本身也体现了质量管理原则中PDCA循环的要求。

1 电科院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与实施效果

1.1 电科院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情况

按照电子科技大学对电科院的定位, 电科院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专门科研生产单位, 主要承担对国家目标实现、技术带动较大, 具有鲜明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国家级的重大重点任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及其在其他行业应用的型号与工程项目, 同时为电子科技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相关平台技术和总体技术, 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技术总体工作, 为电子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工艺、制造、技术标准等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目前从事的领域包括LTCC材料与器件技术、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器件、机载电子信息系统、雷达系统技术、雷达通信一体化、导航总体与控制、自动测试与系统等, 科研成果和产品覆盖了军品和民品两大应用领域。为满足在这不同两个领域内顾客对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 在电科院成立之时就引入了分别适用于民品和军品要求的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JB9001A-2001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到目前为止, 电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 基本与电科院的“从无到有 (2003—2004) 、从有到强 (2004—2009) 、从实到强 (2009—2012) ”的发展战略相对应。

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1.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建设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进行在电科院成立的初期, 时间大致在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前后。其主要工作是确立了电科院的管理体系结构, 制定了《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用文件的形式规范了项目组织申请、任务分解、招标、技术和行政管理两条线、经费管理等环节的程序和责任主体。需要说明的是, 这一阶段的质量工作与电科院成立之初就确立的阶段性目标“从无到有”是相对应的。

该阶段质量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果是:2003年通过了新时代认证中心GB/T19002-1994、GJB/Z9001-96的第三方审核并颁证。2004年依据国标GB/T19001—2000 和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A—2001 的要求, 在2002 版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 重新制订了2004 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并于2004年9月实现升级换版。其中通过相关的认证是确立电科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004 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a.质量手册:阐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b.程序文件:描述过程的文件。

c.操作规程、验收准则、作业指导书等具体操作要求的文件。

d.质量记录:为体系运行有效和产品符合要求提供证据, 为持续改进或实现可追溯性提供依据的文件;

e.质量计划:对特定项目、产品的实现策划和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 规定职责、控制方法、设计阶段验证安排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在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 通过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立了电科院的质量方针。这一时期处于电科院成立的初期阶段, 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并不完善。这时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实际上是指导日常科研工作行为的纲领性文件。质量体系的覆盖范围包括军用、民用通信、雷达、测量仪器与测试系统、计算机软件、材料和元器件产品及技术转移、产品实现过程、支持过程和管理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使电科院的科研工作运行在一个稳定的、可控的状态, 促进了电科院科研工作的有续开展。因此在该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成功的。在该阶段中, 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求的领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领导的推行, 质量体系的建设就很有可能夭折。更重要的是, 在电科院成立之初就引入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 就使质量的观念植根到了电科院的管理流 程中, 为下面更好、更深入地开展质量工作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必须承认, 该阶段的质量体系建设还是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 根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JB9001A-2001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而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文件也显得有些粗糙, 许多问题的考虑也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这些都为下面工作出现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同时也直接促使后面对相关程序和流程的改进。这一阶段的质量工作与电科院成立之初就确立的阶段性目标“从无到有”是相对应的。

1.2.2 符合性运行阶段

该阶段的时间大至在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前后,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上一阶段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寻找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电科院的实际情况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到此时质量管理体系在电科院的运行已有2年多了, 此时在电科院成立之初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程序和实际工作中的要求部分不相符合, 使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执行起来困难。同时不同的职能人员对体系的认识情况不同, 对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些员工对质量体系的重要性认识较为深入, 因此在执行体系的时候非常认真, 其输出的成果令人满意;另一些员工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质量管理, 在执行的时候采用应付的方式, 表面上看似在认真执行相关的要求, 实际上却并未做到。他们的想法大多认为应付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有关文挡的要求是一件异常麻烦的事情, 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 干脆就不理不问, 更有极个别的例子表现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立和冲突, 个体意识和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整个体系运作的效果。 在这一时期, 由于电科院的发展需要, 原先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调整后的组织结构必然会对电科院的日常运行产生影响。如何将这些影响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 电科院的领导和管理干部及时意识到了该阶段质量工作的困难和阻力, 并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 加强了质量体系的培训工作, 先后组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质量体系知识培训, 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文件说明, 并保证新进入员工100%接受质量教育和质量培训, 同时先后组织5人次参加内审员培训并获得内审员证书。另一方面, 为适应电科院组织机构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完成《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改板工作, 并颁布了2006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组织并顺利通过了新时代认证中心的第三次质量外审和研究院的两次质量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 纠正了大部分同志在工作中漠视质量工作的态度, 使他们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加强。同时, 也及时解决了因组织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冲击, 保证了这一时期科研工作的稳定开展和满足质量要求的科研成果的输出。这一阶段的质量体系的建设工作与电科院的发展战略中的“从有到实”的阶段前期是相对应的。

1.2.3 深入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时间大至在2006年3月前后至今。这一阶段的质量体系建设工作重点是在前一阶段质量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质量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最大程度上保证满足客户要求的科研成果的输出, 同时为电科院发展战略中的“从实到强”阶段的到来作准备。在前两个阶段的工作中, 电科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工作。但这一阶段的质量体系建设的成果离电科院发展战略中的“从实到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要想使质量体系与战略目标相匹配,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 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1.3 质量管理体系对科研工作的推动作用

通过前面三年的质量体系的建设工作, 电科院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在该体系的有效支撑下, 电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008年, 电科院在研科研项目52项, 其中纵向项目占50%以上。组织野外实验队三个, 在重庆、广元、新津等地开展野外科学实验6次, 完成项目验收4项, 完成鉴定1项, 申请专利6项目, 在各级学报、杂志、会议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这些工作成果即使和一些老牌的科研单位相比也不会显得单薄, 在这些成果的背后是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有力支撑。

2 关于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在电科院的质量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八项原则对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在此不再对八项原则的具体作用一一加以赘述, 仅对其中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影响较大的, 作用较为明显, 体会较深的几点进行讨论。

2.1 “以顾客关注为焦点”为体系的建设确定了目标

对于不同的单位而言所面对的客户不尽相同, 所关注的焦点也不相同。电科院面对的客户主要是科技部、教育部、部队的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一些相关的企业。这些单位对科研成果的质量有着各自的要求。对于任何顾客的要求都要关注, 才能及时地把握和了解客户的需求, 对质量体系的建设才能找到目标和方向, 在此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才能保证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的输出。电科院正是在成立的初期就及时地了解到了客户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明确的科研战略和产品目标, 为质量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并且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质量体系的建设过程始终与电科院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才能保证质量体系建设的成功。

2.2 “领导作用”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电科院质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领导作用显示得尤为明显。在电科院成立的初期, 领导的质量意识直接促使了质量体系的引入。正是在这一阶段就引入了质量体系, 才是电科院自成立初期的科研工作就运行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 使质量的意识深入到了每一个研发人员;也因为如此, 才为后来的质量体系的修订和深入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在质量体系运行了一段时间后, 领导也及时发现体系和实际情况的不相符合的地方, 组织相关人员对体系进行了修订, 使体系与电科院的发展相匹配。从质量体系的引入到现在, 体系的建设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其间经历了多次波折, 如果没有最高领导的坚持和推行, 质量体系已经夭折了。

2.3 “全员参与”使体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电科院作为一个专职的科研机构, 最大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只有个体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才有电科院整体能力的提高, 在质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如此。在质量体系的引入阶段, 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对质量体系的理解程度不一样, 对待体系的态度也不一样, 因此输出的效果相差很大。但大多数科研项目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 需要团队的集体劳动才能完成, 因此每一个项目成员的工作对项目的成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项目就因为个别研究人员漠视质量要求而导致失败。随着质量体系的不断深入, 质量的观念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意识中, 体系的开展和推行也变得越来越顺利, 输出的科研成果质量也越来越高。

2.4 “管理的系统方法”使体系的建设能够进行统筹考虑

质量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需要科技管理组织来统一计划、指挥、布署、协调。科研质量管理保证体制的建立主要是为科研服务。如不建立这一管理体系, 科研管理工作将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造成在决策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决定过多, 科研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 质量较难控制。一旦管理人员组织方面安排不当, 就造成指挥调度不利, 出现责任推诿和重复性工作过多等严重后果。如果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即使在出现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 按照已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 能使科研工作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下, 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3 结语

在科研项目实现的过程中, 质量管理会对科研管理过程起到推动和控制的作用, 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满足客户要求的科研成果的输出。但目前我们的不足应该引起重视, 那就是识别并策划过程和测量并改进过程是我们的弱项, 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种种的不足。只有自觉的运用过程方法, 自觉探求用户潜在需求尤其是深化国军标五项技术的要求, 树立为国防军工提供过硬科研成果的理念, 系统地考虑和完善科研质量计划, 对人、材、物、环境、接口进行认真策划, 加强评审环节的控制、加强过程测量, 我们的科研工作才能运行在一个平稳、可控的状态下, 输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摘要:结合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实施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 JB9001A-2001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运行的情况和经验, 对其内部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在科研项目管理运行中所取得的效果来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科研质量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并以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经验为基础, 探讨了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并对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科研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付强, 申杰, 王晓林, 等.高校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M].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9, 11.

[2]杨其, 江嵩, 杨雪琴, 等.高等学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9, 11 (增刊) .

[3]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周毅.信息商品质量问题初论[J].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6 (7) .

[5]卢向南, 白思俊.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陈卫军, 何有世.试论面向产品创新的质量成本控制[J].商业研究, 2003, 264.

[7]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 2002, 13.

[8]许庆瑞, 陈重.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科普展方案下一篇:张海迪励志名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