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反义词

2024-06-17

压抑的反义词(精选12篇)

压抑的反义词 篇1

压抑的意思以及含义

释义:意为情绪、感情低落、精神压抑内压抑等精神状态。

1、沉着;沉郁。

唐・李商隐 《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详缓柔润,压抑趋儒,如以一国买人一笑,如以万世换人一朝。”

2、压低;抑制。

宋・梅尧臣 《伤骥》诗:“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徐迟 《牡丹》七:“那压抑在她内心多少年的痛苦,第一次被唤醒。”

压抑的近义词

近义词:克制、压制、制止、禁止、抑制、压迫、贬抑、遏抑、箝制、胁制、抑低、抑遏、仰制。

详解:

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克制感情,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压制:⑴犹压迫。⑵竭力抑制或制止。

制止:用强力阻止;强迫停止。

禁止:⑴不准许;不许可。⑵限制行动。

抑制:约束;压制。

压迫:⑴强制;用权力压制;使别人服从。⑵用力压。

贬抑:贬低并压制。

遏抑:抑制,压制。

箝制:控制;约束。

胁制:用威力控制;挟制。

抑低:⑴谓文辞收敛含蓄,不露锋芒。⑵指声音低沉而压抑。

抑遏:抑制;遏止。

仰制:由下面控制上面。

压抑的反义词

反义词:抬举、昂扬、鼓励、发挥、提拔。

详解:

抬举:⑴称赞;提拔。⑵扶养;培养(多用于近代白话)。⑶使抬升。

昂扬:情绪饱满高涨。

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发挥:⑴表现出内在的能力。⑵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⑶衬托;显现。

提拔:选拔提升。

压抑的词语造句

1、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也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有品味。我沉默,不再离去。

2、一个现代女性不能因为婚姻就没有正常的社交,不能压抑自己。

3、请,用心的去静听,有一份熟悉的感觉,渗入到了黑夜,穿透了风的屏障,在月光下幽幽的行走,少了寂寞的尖叫,也没有了思念的蚀骨,带着一缕淡淡的清香,邂逅在月光下,泼洒着令我蹙眉的压抑,和心中纠结的释放。

4、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5、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6、黑色的天空,散发着诡异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感觉,那感觉让人窒息。

7、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健,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8、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则只能痛苦而艰难地爬!

9、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

10、回首过去,我万般无奈,展望未来,前途又总是很渺茫。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也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有品味。我沉默,不再离去。

11、所谓美女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所谓气质三分才气七分装蒜;所谓温柔三分忍让七分压抑。

12、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愿意在压抑中生存?

13、长久压抑在心头的悲愤,这时一下子全爆发出来了。

14、现在,我必须告诉你,我只想走出这鬼地方,心中憋着一股劲,难以言语的冲动,在我的咽喉中,在我的每一次脉搏中,我甚至觉得,在下一秒心脏舒张时,血将喷薄而出。压抑,难以言语的压抑,这静得压抑。

压抑的反义词 篇2

这是一个与繁华嘈杂、商业兴盛毫不沾边的地方。冬季的积雪斑驳肮脏, 淹没了一切。导演将大部分的重头戏置于夜幕下, 昏暗的街头, 破败的建筑, 迷离的路灯, 阴冷的气息充斥着整个镜头, 充斥着我们的内心。黑黢黢光线的笼罩下可能随时爆发一场争斗或者命案。

影片中的人物如同冬季的这座冰城一样死气沉沉。事业上的诸多不顺, 让张自力失去了生活的斗志, 他开始借酒麻醉自己, 所以出现了这个男人醉倒在路边的场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那个经过张自力身边的路人并不是出于好意, 而是趁机开走了他的摩托车。对于路人的塑造, 正是对社会中人性淡漠的描摹, 人与人之间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漫天的白雪更加凸显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疏离。

电影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男主人公被压抑的旺盛的生命力。夏季是一个难掩欲望的季节, 身体中的一切都在叫嚣着, 想要释放出来。张自力和他即将离婚的妻子对坐着玩纸牌, 两人没有对话。这种无声的设置, 更加凸显了房间内压抑的气氛, 我们可以体会到即将喷薄而出的雄性荷尔蒙。生活中的规矩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襟危坐, 只有游戏才能反叛这种束缚。通过制定游戏规则, 来释放体内的欲望, 让一切都遵循着人类最原始的生命力。这体现了生活对“本我”的压抑, 男人想要挣脱这种束缚, 但是瓢虫的尸体却象征着两人婚姻已经结束的事实。

除了这种对自身欲望的压制, 张自力在影片中还体现出对“超我”的压抑。他把战友的牺牲算在了自己头上, 他认为自己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但又无能为力, 所以酗酒、颓废。当他在王队车里听到跟案子有关的消息时, 又找到了当年做刑警的状态。张自力终于做到了, 在吴志贞被抓捕归案后, 他到了舞厅, 跳了那段释放之舞。有意思的是, 一个开枪的动作贯穿于舞蹈的开始与结束处。枪, 作为道具, 作为一种符号, 有着特殊的寓意, 它象征着暴力, 带有男性力量。 张自力利用自己与吴志贞的关系“赢得”了这场战役。同时, 枪也象征了男性生殖, 代表着对女性的渴望和肉欲。但他无法摆脱“超我”对他的束缚, 只能压抑自己对吴志贞的爱欲。

二、挣脱压抑的反叛

(一) 紧扣经历、遭遇刻画反叛的人物形象。相比于影片类型化的男性形象, 吴志贞的角色塑造更为复杂、深刻。

在她温柔的外表下, 隐藏着暴力和犯罪。所有和她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都惨遭被碎尸的命运, 导演通过对吴志贞个人经历的展开, 来完成吴志贞的角色刻画。她的反叛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铺开的。

在出卖丈夫前, 与丈夫的最后一次缠绵;被张自力出卖前的夜晚, 在密闭的摩天轮上, 她与这个男人尽情地发泄着早已饥渴的爱欲。摩天轮, 这个密闭场景的选择, 同样反映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的压抑。张自力对她说:“现在你主动告诉我, 要比你今后告诉别人好得多。”吴志贞没有听真切, 张自力重复道:“我说你要主动些……”“主动”在这里有双关的作用, 表面上是指要吴志贞主动坦白案件, 交代经过; 实质上也隐射了对情欲的索求。男人和女人各怀心事, 张自力希望通过对吴志贞的引导来完成案件的侦破, 这是重塑他男性形象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而吴志贞则希望通过在欲求上满足张自力, 使他放弃对案件的调查。

(二) 利用矛盾冲突表现反叛。矛盾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要素。影视作品中常常把人物设置在很多矛盾与冲突中, 以此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突出人物的某些品质, 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电影中着重表现了吴志贞对于爱情的渴求与现实世界压抑人性的矛盾冲突。于是她不顾丈夫梁志军“碎尸”的惨痛代价, 依旧试图恋爱交往, 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叛, 是对自由的一种追求和渴望。她用自己的身体向理性世界发出挑战, 因为她对禁锢的环境充满了敌意, 而对爱欲自由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爱。

(三) 侧面烘托渲染反叛, 环境衬托人物心理。吴志贞就像焰火一样, 没有了夜的遮蔽, 留下的只是一种凄凉的美。 穿上囚服, 戴上手铐的她, 表情僵硬, 像个傀儡一般, 跟随警察, 到五年前的犯罪现场指证。她没有愤怒、没有压抑, 更多的是对掩藏多年秘密被揭开后的一种释然。

从另一角度看, 吴志贞是成功的, 她用“献祭”的方式完成了对张自力的救赎, 帮他找回了原有的生活, 从“本我” 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从此不必再蜷缩在角落里终日掩藏秘密, 而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去, 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三、结语

“救赎”一词来源于《圣经》, 是沉重、严肃的宗教话题, 它更符合压抑的气息。关于救赎, 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我救赎与被救赎。如影片中的吴志贞, 她通过对自己的“献祭”, 解救了张自力对于爱欲的渴求, 释放了他的性压抑; 同时也使他重塑了男性权威, 摆脱了事业的困境。

当吴志贞看到白日焰火时, 她会心一笑, 这时的她无疑是释然的, 此刻终于可以卸下心防, 不必担心秘密的泄露, 纵使身体遭到禁锢, 但内心彻底解脱了。“白日焰火”不仅是张自力对吴志贞的告白, 更是对灵魂“救赎”的一种礼赞。 正如张自力在影片中对于人生的阐述“不, 我只想输得慢点……”。

摘要:白日焰火, 只在白天绽放, 没有了黑夜的衬托, 不再那么璀璨。在冬季的冰城街巷里, 生活的乏味、机械压抑着人性中的欲望。如白日焰火一般, 自顾自地绽放, 自顾自地消散, 只留下了美丽。

被压抑的欲望 篇3

[摘要] 《钢琴教师》是一部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的艺术作品,影片叙述的是一位叫艾丽卡的钢琴女教师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扭曲以及自身情爱变异的历程,《钢琴教师》是一部充满悲剧氛围的作品,从头到尾我们和艾丽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抑与控制,这种力量成为无形的牢笼,艾丽卡无处逃避。

[关键词] 《钢琴教师》 精神分析欲望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 1983年,后被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拍摄成同名电影,并获得戛纳电影节的众多奖项。《钢琴教师》叙述的是一位叫艾丽卡的钢琴女教师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扭曲以及自身情爱变异的历程,小说及电影的心理描写极为震撼,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女作家的另类笔触,也产生了强烈的美学效果。

《钢琴教师》的女主角是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和自己的母亲居住在奥地利,至今未婚。艾丽卡在母亲的监视下不可以晚回家,不可以衣着艳丽,不能穿高跟鞋,对于母亲的控制,艾丽卡虽然反抗但也顺从着。在母亲监管的这些年,她不得与异性进行交往,她的母亲科胡特夫人甚至通过各种人来监视她。虽然艾丽卡背着母亲与三个男人交往过,但在母亲的重压下很快就无疾而终。直到艾丽卡班上最英俊的男生瓦尔特疯狂地追求她,她对瓦尔特提出了她认为的“爱的要求”,也一步步地失去了瓦尔特。故事的最后,瓦尔特按她的要求粗暴地占有了她的身体,科胡特夫人被关在里面的房间大声尖叫哭泣。而瓦尔特也终于投向另一位年轻女孩的怀抱,艾丽卡握刀去找瓦尔特,在发现他正和新女友说笑时转身离开。她最终把刀刺向了自己……

不得不说,《钢琴教师》是一部充满悲剧氛围的作品,从头到尾我们和艾丽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抑与控制,这种力量成为无形的牢笼,艾丽卡无处逃避。而艾丽卡的性格也无疑是扭曲的,从小在公交车上就故意引起骚乱,然后用一副无辜的表情站在一边,看人们互相猜忌和指责。她也偷东西,然后丢掉,不是因为自己需要,而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掉,那么别人也无法得到。她在成年后经常去影院观看黄色电影,然后不甚满意地离开。被压抑的,没有色彩的人生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嫉妒,在年轻的女学生大衣里放置玻璃碎片,导致女学生的手再也无法弹奏钢琴。她用刀割自己的身体,在情绪失控时更是变本加厉。艾丽卡认为爱的极致是痛苦和征服,因为渴望,所以在发泄时更加狂热,所以写信给瓦尔特让他殴打她,虐待她,羞辱她,这是她可悲的爱情。

瓦尔特对艾丽卡的“爱”更多的是出于要征服优秀的女教师的心理,在没有得到艾丽卡肯定的答复之前,他步步紧逼,但在得到艾丽卡的芳心后却渐渐失去了兴趣。

《钢琴教师》最值得回味的则是艾丽卡的母亲科胡特夫人,她霸占了女儿最好的时光,自私地需要女儿的时刻陪伴,只要她需要,艾丽卡就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上回家,丝毫不关心女儿的需要。艾丽卡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交际圈,自己的生活,被所有人嘲笑,但是在科胡特夫人看来这都无所谓,她甚至认为艾丽卡并不需要任何人。她与艾丽卡的关系不仅仅是母亲与女儿的血缘关系,艾丽卡更像是她的赚钱和消遣的工具,利用她缓解自己的寂寞。她有着成为伟大钢琴家母亲的愿望,为此花大价钱置办艾丽卡比赛需要的衣服,但在一场最重要的比赛中,艾丽卡发挥失常了,她的梦想也幻灭了,成为上层人物的梦想也破灭了。科胡特夫人想借女儿爬上社会的顶层,终究未能如愿,艾丽卡也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弹钢琴的乐趣,机械地重复着娴熟的动作,也毫无感情。

在艾丽卡与母亲的关系中,母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典型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科胡特夫人是施虐者,艾丽卡是受虐者,在艾丽卡无法释放这种来自母亲的虐待时,她转而开始虐待别人和自己,在学校卫生间里艾丽卡百般羞辱瓦尔特,命令他脱下裤子,我们丝毫感受不出瓦尔特是艾丽卡爱着的男人,而是一个手无寸铁被艾丽卡玩弄与虐待的发泄品。艾丽卡对自己的虐待则主要是用刀割自己,以及影片的最后拿刀刺向自己。而艾丽卡就真的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艾丽卡并不依靠母亲而活,她有自己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她显然是可以脱离母亲的控制,转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她并没有。对母亲的控制也只是嘴上反抗,经常与母亲吵架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就说明,艾丽卡其实是乐于被控制的,或者用这种被母亲的控制来控制母亲。她也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不能与任何人发展正常的关系,她也许明白自己没有社交圈,失去母亲将一无所有。因此在这对母女的关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的互相占有和控制,以及常人无法理解的忍耐和伤害。科胡特夫人对自己女儿病态的占有看似是给自己留个伴,但其实是因为在科胡特夫人眼里,为女儿付出了太多太多,却没有从女儿这里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上层社会地位。于是科胡特夫人就肆无忌惮地从自己的女儿身上索取,带走她的自由,她的幸福,她应得的正常生活,因为自己已经不能如愿。而女儿和异性交往会带来什么后果,科胡特夫人心里自然明白,只要女儿建立新的家庭,便不能继续对母亲无私付出。科胡特夫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只有恨的,母亲恨女儿的无能,女儿恨母亲的自私,却又不能离开彼此。科胡特夫人得不到的东西,女儿也休想得到,这与艾丽卡偷东西、在别的女孩大衣里放置玻璃碎片何其相似。母亲的罪传给女儿,女儿也许也终会把这罪带给她的下一代。

艾丽卡是一位正常的女性,必然有自己的需要,但在母亲的严格控制下无处发泄,她的本我是压抑的,这点与另一部电影《黑天鹅》的娜塔莉波特曼相类似,两人都因为某种因素不能直面自己的欲望,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艾丽卡的本我又是在压抑中汹涌澎湃的,于是她在没有母亲的监视下堂而皇之地进入色情影院,在这一处私密的领域将自己压抑的本我发泄。在艾丽卡的学生看来,她是一个死板的,严谨的,连衣服都是一样暗色的老师,是一个有一定声望的优秀的钢琴师,但越是像艾丽卡这样压抑,就越会在某个契机的来临下一触即发。瓦尔特就是这个触发她压抑欲望的角色,他的到来使艾丽卡的生活带来一丝亮色,我们甚至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看到一向暗色系的艾丽卡戴上了鲜红颜色的帽子,但是艾丽卡压抑的时间太久,在瓦尔特面前只能过于狂热。这一点不能不说是艾丽卡的悲哀,在长久压抑与控制下,人格严重的扭曲,与瓦尔特的关系也是病态的。艾丽卡这疯狂的欲望背后的恐惧在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扭曲,明白是母亲铸成了今天的后果,却没有力量反抗,也因此知道自己最后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于是抓住任何可以忘记这结局的东西,却只能双双毁灭。

不管是艾丽卡的罪,科胡特夫人的罪,还是瓦尔特的罪,都是我们整个人类共有的罪。自私,冷漠,嫉妒,背叛,欲望,控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避免的,在这部《钢琴教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可以因为名利地位的破灭而摧毁另外一个生命的鲜活,可以因为自己的需求不惜以伤害他人为代价。艾丽卡是这样的人,科胡特也是。在欲望的道路上,如果不能认清自己的罪恶,只能越走越远,不承认这罪,只会像艾丽卡一样在进入色情影院时也不会羞耻,只会像科胡特夫人一样把女儿折磨到扭曲也没有丝毫悔意。

作者简介

吴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

压抑的近义词 篇4

详解:

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克制感情,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压制:⑴犹压迫。⑵竭力抑制或制止。

制止:用强力阻止;强迫停止。

禁止:⑴不准许;不许可。⑵限制行动。

抑制:约束;压制。

压迫:⑴强制;用权力压制;使别人服从。⑵用力压。

贬抑:贬低并压制。

遏抑:抑制,压制。

箝制:控制;约束。

胁制:用威力控制;挟制。

抑低:⑴谓文辞收敛含蓄,不露锋芒。⑵指声音低沉而压抑。

抑遏:抑制;遏止。

压抑的心情说说 篇5

2. 爱的越深,就越没有安全感。拼命对一个人好,生怕做错一点,对方就不喜欢你,这不是爱,是取悦。分手后觉得更爱对方,没他就活不下去,这不是爱情,是不甘心。拼命工作努力做人,生怕对方看不起你,这不是要强,是恐惧。什么都不敢放弃,你活得多累。会放弃的人,才更洒脱。

3. 静坐流年里,捻一抹心香,携一抹阳光,笑看红尘过往。生命的美,就在于经历人生起起落落后的安然。安然,是岁月深处的一种静好;是繁华过后的一种美丽,是品尝过人生的千回百转后的从容。珍惜当下,便可安然。

4. 。做人其实不需要很复杂的思想,凡事随缘,不攀缘,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不执着于一念,舍得放下,适时放下,才能还原生活的安详。如果最美好的早已留在心中,只会对其他的选择视而不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最初。

5.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你对别人要求松一点,就不会总失望;你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就不会总沮丧。

6. 从不怨恨,也不抱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无论怎样美好,怎样伤感,我们,始终回不到过去,走不进曾经。重要的是今天,明天。那些曾经的路,过去的人,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渐渐的,也会淡漠,也会遗忘。

7. 心里有着千千结,也不想在向任何人吐露出来。人生芳华一场,不想放掉你的手,却放掉了自己的心,碎了的滚滚红尘,伤感了我伤痕累累的心,海角天边,遥望红尘,却是断了情缘。

8. 听一首歌,流一阵泪,思念一个人。孤单,不是心无意念,是一个人,一种习惯和一度时光。生命太短,一分钟都不能留给那些让你不快的人或事。

9. 谢谢你的绝情,成就了我现在的百毒不侵。

10. 一路有你,再傻逼我也愿意。

11. 你给的伤疤,让我哭不出来;我的心声,你永远也听不到。

12. 一次次的伤痛一次次的心软,最终导致全身麻木。

13. 你给了我浪漫的曾经,却给不了我幸福的未来。

14. 你伤我如此之深,我心里却全是你的甜言蜜语。

15. 我们都曾因对方而感动到流泪,也都曾因彼此而寂寞到心碎。

16. 爱了伤了痛了离了这就是爱情!

17. 心痛了梦碎了结束了泪干了,这就是我们要的爱么?

18. 我忘不了你,因为你是我心里永远的伤疤。

压抑的心情签名 篇6

2、长大后,这个社会教会了我,没心没肺,没感觉,不痒不疼,不在乎

3、我真的没有多难过,可是没有你我真的不快乐

4、消失的笑脸仍回荡在昨天,唯美的瞬间却一再输给时间。

5、你总是能轻易影响我的情绪我却怎么也挤不进你心

6、眼泪不停地掉下来,终究还是忘不了你带给我的爱

7、如若我离开了你,不是我不爱你了,而是我被你伤透了

8、站在沧海的边缘,仰望蔚蓝的天空。

9、眼泪升华后,思念是最漫长的享受。

10、没有欢乐的一天是虚度的一天。

11、黑夜渲染最后一抹希望,暗淡却依然在撒谎。

12、温存是繁衍而已,然后只剩下空虚。

13、雨,下着下着就滴进了我的心里。

14、望着前方的空洞眼里也出现荒凉。

15、人生路途,我己停驻,开始学会了遗忘,忘却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6、眼泪是心里无法诉说的言辞。

17、其实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只是只有自己听的明白而已。

18、分组打开又关掉,空间打开又关掉,别问我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19、最好的地方,是没去过的地方。最好的时光,是回不来的时光。

20、心里再不好受,别人一问起来,脱口而出的还是那句"没事"。

21、人这辈子追求的东西,总不能只有钱吧?

22、少了那些身影,少了那些期待,没有了希望就不会失望。

23、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念着永远不可能的人。

24、天有多高,思绪就飞的有多高。

25、爱是相互,是简简单单的付出。

26、脑海里你的笑容太彻底彻底把我囚禁在你的呼吸

27、不在意沿途的海枯石烂,世界大了,心就澎湃了。

28、所有过往,所有悲伤,交给时间去泛黄。

29、天空诙得狠干脆,你写的诗优雅得狠颓废。

30、瓶子在海上随处漂浮,心也在随处漂浮。

31、我只适合一个人潇洒,不适合两个人浪漫。

32、我不是最好的一个,但我也不是最差的一个。

33、我喜欢聊天你一句我一句,并不是我一大堆你一嗯

34、你这么害怕明天,又怎能过好今天

35、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36、独揽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

37、失望到极致,也就坚强到极致。

38、夜雨初歇,有风潇潇而过卷了几许落叶。

39、喧闹的街角,绚烂着我的寂寞,连同回忆一起腐蚀。

40、笑?只是一个表情而已,难道你笑了,就真的快乐么

41、道歉并不总意味着我是错的,它只是意味着我更珍惜我们之间的关系。

42、我总是在担心失去谁,现在想想有谁会担心失去我

43、时间随着墙上停摆的钟,抛弃我在黑暗之中

44、流放的记忆,在心底播放着回忆的旋律。

45、整个城市尘埃落定,等着一颗心的坠落。

46、忐忑的心,起落的不能停,忽而优忽而喜。

47、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48、其实最好的日子,无非就是你在闹他在笑如此温暖过一生

49、这座城市有着各种冷,需要各种温存。

压抑的反义词 篇7

史实家们一般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晚清自此开始。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指出其“所谓的晚清文学, 指的是太平天国前后, 以至宣统逊位的六十年……晚清文学的发展, 当然以百日维新 (1898) 到辛亥革命 (1911) 为高潮。”[1][P1-2]

随着投稿制度与文学生产的社会化, 报刊生产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稿酬及版权制度的建立对文学创作的激励作用, 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 一跃而为晚清最为重要的文类。除了表现在创作数量上的激增外, 小说创作素材及内容也千奇百怪, 感时忧国、丑怪谴责、情色旖旎、侠义报国等, 无所不能入, 各种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令人眼花缭乱, 令读者感受到的也是一种混合着焦虑、渴望、暧昧、厌恶、困境等错综情绪交织而成的复杂氛围。拨开这些纷繁杂乱的表象, 我们依稀可以看见的是, 晚清小说实际是在引导文学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即新文学。诚然, 五四新文学是在受到了西方的重大影响下催生的, 但若没有本身固有的底蕴为依托, 这转变难以实现。即便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学以强权的姿态打破国门, 悍然入侵, 晚清文学被迫纳入轨道并做出回应, 但中国的文学传统之内自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五四”的爆发合情合理, 并非传统的断裂。

晚清小说主要由四种文类构成, 分别为狎邪小说、谴责小说、公案侠义小说, 以及科幻奇谭, 他们在过去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轻视和忽略, 但“这四个文类其实已预告了20世纪中国‘正宗’现代文学的四个方向:对欲望、正义、价值、知识范畴的批判性思考, 以及对如何叙述欲望、正义、价值、知识的形式性琢磨。奇怪的是, “五四”以来的作者或许暗受这些作品的启发, 却终要挟洋自重。他 (她) 们视狎邪小说为欲望的污染、侠义公案小说为正义的堕落、谴责小说为价值的浪费、科幻小说为知识的扭曲。”[1][P55]为将文学与政治紧密联系, 为革命而文学, 他们将晚清纷繁的小说题材及风格刻意压缩, 用以写实为主的典律加以规范。但晚清小说中的现代性并不会因这样刻意的摒弃和压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仍就有迹可循。

中国古典文学中自古便有描摹倡优伶伎的悠久传统, 通过大量的诗词、唐传奇便可见一斑, 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晚清较为著名的便有陈森的《品花宝鉴》、魏子安的《花月痕》、张春帆的《九尾龟》、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等, 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露了一个社会沉溺于情色中的欲望迷茫。如此多的作家以长篇累牍的叙述描写欢场的风月生活, 在我国历史上实属少见。

陈森所作的《品花宝鉴》通常被认为是晚清长篇狎邪小说的开端之一, 它根植于理想化了的才子与倡优的爱情素材, 描写了杜琴言与梅子玉、苏惠芬与田春航这两对好事多磨的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为读者展现了人间至情。若陈森只是在叙述一般的异性爱情罗曼史, 那么此书也就平庸到不值一提, 奇就奇在他题材的耸人听闻, 文中所品的“花”均为“男花”。虽然此书在结构情节上脱胎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 在修辞及叙述上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传统, 但他所描写的又并非真正的才子佳人, 其中的佳人实是被视为女子的男子。连佳人的性别都发生错乱, 这才真真正正是假凤虚凰。

如果读者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这部所谓的“同性恋小说”必然会失望而归, 因为其中并没有多少同性间情欲爱恋的露骨描写, 作者陈森对男伶和才子之间的同性之爱洋溢着赞美之情, 他将士优交往中这种好色不淫、重情抑欲的真情所属视为“情之正者”, 以此为对比鞭挞那些只论金钱和性交易, 无耻玩弄梨园优伶的“情之淫者”。他笔下的男伶及其恩客虽出入梨园之地, 却志节高超, 对恋人无淫念, 用以维系的纯粹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陈森也为他们设计了看似圆满的结局, “子玉同了琴仙回家, 正是内有韵妻, 外有俊友, 名成身立, 清贵高华, 好不高兴。”[4][P823]两位男主人翁在洞房花烛之时发现各自的妻子长相与两位男伶一模一样, 且妻子无妒, 均大度接受两“女”共侍一夫的婚姻, 如此的三角婚姻也竟和平共处了下去。爱情得到了圆满, 子嗣也得以顺利延续。陈森作为传统知识分子, 虽然努力地将男伶与恩客间的相识相知相恋写的三贞九烈, 情真意切, 虽好男色却不淫, 且运用了大量诗词来装点, 但同时却也暴露出他急于调和伦理规则和情欲诱惑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默许狎优之风和同性仰慕, 但另一方面也不忘纠正那背离封建常理的变态心理。这种焦虑矛盾的情绪并不仅仅体现在陈森小说中, 同时代其他正常性取向的狎邪小说也是如此。“陈森小说中的性别错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角度, 一窥中国言情及艳情文学中早被视为当然的常规及局限所在”[1][P77], 这一分裂也正是小说的深处创新之所在。

陈森并没有将视线狭隘胶着在男伶与才子身上, 而是将其放置于整个晚清欢场的情境中, 从各个方面如实照射彼时的社会现状和人物心理。在书中充当女性代言人的男伶们并非生就如此, 他们或出生贫困、或家道中落, 被迫入梨园经训练调教后成为色艺双绝的“佳人”, 以男儿身女儿心满足恩客们对女性的心理期待和幻想, 而这些恩客也就将错就错将他们看待为女性。霭理士《性心理学》说:“在科学家与医学家中间, 逆转的例子并不见得特别多;但在文学家与艺术家中间, 特别是在伶人中间, 这种例子是数见不鲜的。”[2][P259]更有甚者, “士人才子们以品评女性的眼光把这些优伶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与优伶的交往理所当然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爱情的摹本。”[3][P87]

书中虽没有实际女性角色, 却处处可见女性形象。陈森将杜琴言塑造成一个美好得简直天上有地上无的人物, 他“以玉为骨, 以月为魂, 以花为情, 以珠光宝气为精神”[4][P20], 即便如此还嫌不够, 在五十五回他告诉读者杜琴言原本就非凡胎, 而是被贬入凡世历经情劫的仙人。这无疑描绘出了大多数男性所幻想的理想女性, 色艺双绝、忠贞不渝、顾盼多情, 而这种理想的女性美也成了书中男性情人间互相爱慕、矢志不渝的浪漫基础。小说结局的两段三角婚姻更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满足了男性情爱的想象与期待, 也成全了爱情与子嗣的不冲突。书中处处书写男性话语, 传达男性声音, 将男权的范围扩大到了极致。虽写的是男色, 却又逾越了男女性别的界限, 士人才子们一意在伶人中寻找已经消失的理想女子, 对女性的描摹其实基于男性想象, 那种渴望及暧昧, 使得我们侧面了解了晚清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正是凭借着对于道德的逾越及不压抑, 使得对于这本书的美学评价变得复杂而暧昧, 小说中的多向度也使得持不同立场的人可以在书中找到不同的解答。

“尽管性的错乱游戏看似悖离了传统, 它有时反会补充并强化传统的真谛。”[1][P68]以陈森的《品花宝鉴》为首的晚清狎邪小说在夸大情色欲望的同时, 也毫不避讳欲望的蠢蠢欲动与传统伦理成规的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 翻新了传统浪漫文学与情色小说的欲望叙事学, 更进一步促进了有关欲望与性的现代话语的兴起, 因五四写实主义的主流而被忽视的欲望主题再度浮现在随后众多作家的作品中。郁达夫小说中欲望的沉沦及性的苦闷、对自我的暴露及解剖、自叙传式的抒情小说体、作品中抛不开的感伤情调;以及后来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等作家作品中, 那摩登都市的光与色、城市的病态生活、享乐背后挥不去的颓废, 固然是受到了西方的刺激与启发, 但不得不说同时也受到了本土狎邪叙事文学微妙的影响。在男性作家们无所畏惧地追逐着自身情色欲望的过程中, 仍是以自我为中心出发, 显示了男性的男权主义和欲望主体性要求。张爱玲更是晚清狎邪小说的捧场者, 她不仅创作了一系列带有颓废美的文学作品, 甚至还将原吴语版的《海上花列传》翻译成国语版的《海上花开》、《海上花落》。当代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诉说同性恋者的堕落与救赎, 李碧华的《霸王别姬》记录了京剧干旦与其舞台搭档之间的动人情愫, 这些均不可避免地令人回忆起近一百五十年前陈森所作的《品花宝鉴》, 其中必有微妙的呼应。这些一再被诉说的男欢女爱、欲望追逐即便再受西方浪漫思潮的影响, 又怎么脱离得开晚清狎邪小说的因袭呢?

以《品花宝鉴》为先驱的晚清狎邪小说只是考察晚清小说中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一个极其微小的方面, 并不能概括什么, 但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性。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六章“归去来”中就谈道:“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 重读晚清小说, 至少可以使三个理论命题尖锐化。第一, 将20世纪末的中国小说与晚清小说结合起来, 所要凸显的不仅仅是两个时段在历史环境、政治动机, 或者形式实验上浮面的相似处。而是关注透过什么形式, 过去与现在得以相互印证关照。第二, 通过在晚清与当代中国小说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 强调不同时段与不同文类间持续不断的交通往来的消长互动。第三, 对晚清与当代中文小说的比较与对照式研究, 亦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文学分期论中有关新兴与传统、现代与前现代那些人为的区分。”[1][P364]

王德威先生“被压抑的现代性”观点之所以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学术界如此广泛的关注, 正在于这关乎的是新文学的起源问题, 这一推陈出新的问题视野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他看来这一时期的作者不断推陈出新, 进行种种饱含现代性的尝试, “借着阅读与写作小说, 有限的知识人口虚拟家国过去及未来的种种——而非一种——版图, 放肆个人欲望的多重出路”[5][P37]。“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 在中国, 现代性理论尤其与后殖民批评紧密联系在一起。”[6][P17]近年来, 海内外的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内部寻找那可能被忽视被压抑的现代性动力, 希望能够描画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那存在于西方现代性影响之外的, 中国自身的文学发展所包含的丰富的可能性, 从而去重新阐释中国的一种“现代精神”。晚清作为古今中西交叉的十字路口, 拥有着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对晚清小说中被压抑的现代性的考察,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与再定位一些内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观念。五四文学革命的典范意义毋庸置疑, 但对晚清文化的重新定位则更需要我们的思辨。

摘要:传统观点认定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文学革命, 将晚清文学划入封建旧文学范畴并予以批判。近年来, 随着对“现代”中国文学的重新定义, 学者们开始重新挖掘那看似“旧”的晚清文学中所实则暗含的“新”, 探究其先于甚或超过“五四”的开创性。描摹倡优生涯的小说, 是晚清说部中的重要面向。陈森所作《品花宝鉴》通常被认为是晚清长篇狎邪小说的开端之一, 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外自觉进行了不少创新, 以性别倒错的方式补充了晚清社会有关性的论述, 促使了后代关于欲望的现代性话语的兴起。

关键词:晚清,五四,《品花宝鉴》,现代性

参考文献

[1]王德威著, 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时人, 魏崇新, 周志明, 关四平.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漫话[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3]黄勇生.男性情爱的想象与期待——论《品花宝鉴》[J].宜春学院学报.2008 (01) :86-89.

[4] (清) 陈森.品花宝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5]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

《四百击》——压抑之下的反击 篇8

关键词:四百击;特吕弗;新浪潮;青少年

《四百击》的法语原意是“干尽一切蠢事”,故事从十二岁的男孩安托万独自被老师罚站开始,接下来的情节是:逃学→撞见母亲与情人约会→向老师谎称母亲去世→彻夜不敢回家→被母亲领回家→成绩进步后短暂的幸福家庭生活→作文被老师斥责抄袭巴尔扎克→借住在好友家里→潜入继父的办公室偷窃打字机被抓→被父母送上少年法庭继而关进青少年教导所→逃出教导所奔向海边。

这部少年悲剧片的很多内容是特吕弗童年的真实经历,表达了他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感情,这种贯穿始终的“真诚”抓住了观众的心,景深长镜头和运动长镜头的巧妙结合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故事的真实过程和生动的现场气氛。影片开头几个长镜头渲染出一种矛盾氛围:不断变化的街景和一闪而过的电车,不变的是画面上方黝黑的埃菲尔铁塔还有冬日里暗淡的太阳。故事结尾处也由三个长镜头组成:男孩跑过无人的村庄和树林、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男孩一直跑到海边突然回过头,镜头最后定格在男孩迷茫的脸上。

安托万的“四百击”真的是胡作非为吗?回顾整部电影,每一击、每一次叛逆其实都是在各种压抑下完成的:老师的不公正和粗暴、母亲的厌恶、继父的冷漠,其中母爱的缺失和主人公对母爱的渴望贯穿了整个故事,参与了每次矛盾的激化。

安托万渴望母亲的爱与认可,他从学校回家后自动自觉地去生火、摆放餐具,他偷偷坐在母亲的梳妆镜前用母亲的梳子梳理头发,闻母亲的香水,摆弄母亲的睫毛夹,而他的母亲第一次出场始终面无笑容,不停地呵斥儿子。观众对这位母亲的笑容一定印象颇深,稀有而珍贵,在儿子撞破她和情夫约会后,心虚之下对儿子示好利诱,当时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其实他都知道,但他还是看得目不转睛,并按照母亲的意思说出她希望听到的答案。后面当教导所里的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他的母亲时,他回答说因为自己是母亲的私生子,母亲很讨厌他,少年的表情看似轻松,但观众从他不断摆弄手指的动作中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母爱的渴望,为了母亲的一个微笑就决定帮忙遮掩她的不忠,为了母亲的一句鼓励就发奋学习乖乖做功课,这样的安托万怎么可能不喜欢他的母亲呢?可他只能说不喜欢,叛逆期的少年特有的自尊和骄傲不允许他去祈求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特吕弗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寻求也映射到了影片中,继父对安托万相对和蔼可亲,但他的容忍和关心是有限的,这从少年的栖身之处就能看出,少年每天就睡在厨房的过道里,床上只有一条睡袋,安托万偷偷在布帘后为偶像巴尔扎克设神龛,没想到蜡烛点燃了布帘差一点引起火灾,继父为此大发雷霆,威胁要把他送进管教所;安托万进了青少年教导所后继父就再也没有来看过他。电影中英语老师上课提的问题是“Where is the father”,这恰恰是特吕弗想要表达的对不称职父亲的质疑与否定。安德鲁·巴赞(André Bazin)弥补了特吕弗父爱的缺失,引领特吕弗真正进入电影界并栽培他成为新浪潮的旗帜性人物,特吕弗也热爱着这位亦父亦友的事业和精神导师,就在《四百击》开拍的那天晚上,巴赞去世了,特吕弗遵从巴赞倡导的“纪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美学思想,大量运用了巴赞重视的长镜头,以这部几乎等于自传的《四百击》向巴赞致敬。

《四百击》是叛逆少年对社会、家庭冷暴力的无奈反击,简洁朴实的叙事手法和质朴的镜头显得他的痛苦如此真实,很容易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影片结尾少年安托万逃出牢笼一路奔向大海,似乎是获得了自由,然而他却突然转过脸来凝视镜头,目光中尽是困惑与无助,让人心头一松之后又觉得异常难过与失落。《四百击》与特吕弗后来拍摄的《安托万与柯莱特》、《偷吻》、《床第风云》和《爱情狂奔》统称为《安托万五部曲》,但《四百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四部,奠定了五部曲的基调,是五部曲的灵魂,少年安托万无疑是特吕弗导演生涯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参考文献:

[1]毛馥荔.永远的特吕弗[N].中国图书商报,2012-07-17(013).

[2]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J].当代电影,2014(07).

[3]盛柏.法国电影新导演创作风格研究(1984-2010)[D].上海戏剧学院,2013.

压抑憋屈的说说 篇9

1、心情不好,就是要拽一点才行,没地方发泄。

2、心累的时候,连话都不愿意去说。

3、遗憾的是你看不到,我还在爱着你的样子。

4、有些人,近在咫尺,也抓不住彼此的手。

5、无论是徒劳着忘记,还是徒劳着铭记,我们始终没办法想通,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6、心累之人要学会调节,要认识自己,不要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别给自己定太高的`期望值和标准。

7、熟悉变成疲倦,疲倦变成了厌恶。

8、思念慢慢的滋长,慢慢的蔓延,慢慢的将我整个人的思想吞噬。

9、最近都是丧丧的,心里很烦躁,非常暴躁,不知道怎么调整心态。

10、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话,再蠢也比言而无信好。

11、其实说这些话的时候当时确实心里有点烦躁,语气有点不好,也有点想发脾气,好几分钟没有回消息我以为你生气了,不想理我了。

压抑的作文 篇10

“滴答・滴答”朦胧的天气,稀疏的小雨,独属雨天的潮湿感,使整个教室都闷热了起来,我呆呆的望着窗外,思考我的人生是该精心描绘,还是匆匆几笔潦草完事?我没有答案。

“叮铃铃”我慢慢地将书包整理好,顿时教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望着校门,雨下得更大了。我心一横,将书包拉到怀里,冲进了大雨。

等回到家,我已经成了一个落汤鸡,我望着茶几上85分的试卷,心下一想:又要挨骂了。

我径直走回自己的房间,换上干净衣服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上播出的搞笑节目,脱口说:“多少年的老节目了,还拿出来播。”爸爸把报纸抖了抖说:“不看电视就回房间写作业,你以为你考的很好是吗?”

我关掉电视,走之前扔下一句话:“你有资格说我吗?”说完,关上了房门。

身后传来爸爸声音越来越高的唠叨声,我无动于衷的拿出作业,带上耳机,手里拿着笔却不知该写什么,我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心情也随之寂静起来。

“出来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我被这突然一吼吓得惊醒过来,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发现作业本上只被我潦草的写了个解再无其他。我心想看来晚上得打夜工了。

我推开房门,看着桌子上毫无食欲的饭菜,顿时不想再吃,无奈在妈妈的监视下,我还是盛了半碗,硬是吃了下去。

“吱呀”门突然开了,是爸爸回来了,手里拿一瓶酱油,妈妈起身给爸爸盛了一大碗饭。爸爸坐了下来扒拉几口就算吃完了,我知道今晚又争吵一番。

果不其然,他俩又吵起来了,我走进浴室,洗漱完毕,我坐在书桌前,望着面前的题海,心里想反抗,却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我多么想逃到没人的地方掌握自己的人生,很想。

现实就是这样,有多少人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大多部分人都是在为现实打拼,人没有不贪婪的,我们不是圣人,得到了这个就不会想要那个,我们都想得到美好的东西,可是世间的美好事物太多了,不可能都拥有。

张炜:唤出被覆盖、压抑的诗意 篇11

万松浦的星空

万松浦书院选址在山东龙口一片万亩的树林中。可以想象一下,一条大河,河的入海口――那叫“浦”,入夜后四周全是林子,漆黑一片,只有书院灯火闪烁,书声朗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这里一点嘈杂的市声都没有。风来了有林涛呼鸣,再就是各种动物的声音。如果住在一研部的三楼,从窗子往北看,就是无边无际的松林和海湾。人每天处在这种环境里,真的恍恍惚惚会觉得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冬夜有几天海风稍大一点,海浪就像打在枕头边上,哗哗巨响。那种感觉给人很多想象,就像接受一种强大的脉冲、一种从大自然深处注入的力量。

在这种感觉中,人可以写下很多不同的文字,展开另一种构思和想象。因为受到了无法言说的推动力。的确是这样,人不仅是生理状态与置身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还有思索力及其他。

有些人心里从来不装大事,而有些人心里常怀大事。这在写作者、思想者那里,就成为致命的区别了,灵魂是不同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复杂,但肯定与身处何种环境有关,从较大的城市坐车来到这里也就是三四个小时,这段距离的改变,这点时空的移动,却让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变得大大不一样了。人在闹市拥挤中或孤身寂野里,当然思维和心灵状态都要有所不同了,所以环境的改变将引起人的很大变化。

可以想象,人在较少人工痕迹的地方,容易考虑一些悠远的问题。抬头就是大海星空,想不考虑永恒都不可能。反过来如果出门就是人流车辆,那就必须面对、必须处理这些眼前的问题。

当年这片海滩丛林没有什么现代污染,看星空会觉得很亮,星星很密很大,人会觉得离它们很近。所以在这里,大家仰起脸时会有一种讶异感――那是城市人久违了的一种感受。人们在这里受到了夜空的强烈提醒和强调,会不由得想起了康德那句话,就是他对两种东西的惊异――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二是头顶的这片星空。

在这里,星空让人讶异,心里产生敬畏。这种感受或许是思想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大事的起点,或者还有终点。一些朴素的然而却是巨大的问题,会一点点走近我们――会回到原来,会追溯一些本源的问题。这就是人性与神性接通的时刻。这是中国作家作品中所缺失的——神性,它使得作家自身突破了生物性的局限,进而与万物的呼吸、大自然的脉搏,与宇宙之心发生共振或同构。神性不是让人更多地去写宗教,不是让人鹦鹉学舌地去模仿无尽的仪式,而只是唤回那颗朴实的敬畏心。

文学靠近土地

在闹市里的人或者需要心的退出,要将眼前的一切化掉――市声如同雾霭,一切都融化在夜色里,成为一派混沌,一片天籁。但是这个很难,因为城市的灯光比乡村亮,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就越是没有了神圣的黑夜。

在商业主义、物质主义时代,我们身陷其中,为了生存,也就不得不使用浅近的心机,结果变得精明而又庸俗。艺术品的创造离神性越来越远,诗意也就逐步萎缩以至于没有。一切越来越世俗化,实用化,人在物质欲望中沉迷下去,渐渐不能探出头来,再也看不到灿烂的星空。

对文学的追求需要靠近淳朴的、源发的事物,类似于土地,是这样的生长基础。生命诞生之后,对诗意的向往和诗意的表达欲求也就产生了。一个童心,一个诗心,也许没有什么比这两种东西离文学的核心更近。任何文学都是生命的体悟和人性的探究,沿着这个方向探测都是深不见底的。

这样说的同时也就回答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以传授的?因为这是生命里固有的一种能力,如果这种能力太弱太小,无论怎么诱发和引导,它都不会有效。对诗意和境界的感受力欣赏力一旦缺失,知识成倍地增多也无济于事。

源于这种生命的发现和冲动才是文学,它不是作为专业和工作而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当成心灵的需求、当成生命的元素去谈。因为文学既是一门专业,更是生命的一种冲动方式,是生命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人还有超越世俗物质的诗性欲望,有探求真理和追求艺术满足的欲望。

一个人的观赏力和想象力,对诗性的痴迷和追求――这都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差别是有的人强、有的人弱而已;有的人在一定的阶段才可以焕发出来,比如在某个机缘的刺激下才表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庸碌可以把一些欲望压抑住,覆盖住,以至于有的人一生都常常忽略自己的生命内部还有一些熠熠闪光的东西;但诗意的存在和感知终究是不会彻底消失的。

压抑的反义词 篇12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给艾米莉小姐的玫瑰》,弗洛伊德,本能理论

引言:

威廉·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的新阿尔巴尼,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他善于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事、丰富的象征隐喻、神话模式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其小说的主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心灵的自我冲突”。《给艾米莉小姐的玫瑰》是他发表于1930年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出生于南方贵族家庭的艾米莉小姐从丧父到之后杀死情人并与其尸骨同床共枕达40年的悲剧故事。本文将从佛洛依德的本能理论出发,对主人公艾米莉的不同阶段的行为及心理进行分析。

佛洛依德在他晚年的著作《超越唯乐原则》中指出原先人们以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也就是寻求快乐的原则,但他通过移情现象的研究发现“在心理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强迫重复原则,它超越了快乐原则”。强迫重复原则要求回到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于是作为有机体的人类便有了回到无机体的倾向,即追求死亡的倾向,这一倾向就是指的死亡本能。而与之相对的,弗洛伊德认为“有机体只愿以自己的方式去死亡”,即有机体不愿死于非外部因素,如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于是人类还有抗拒死亡,使生命得到保存和更新的倾向,这就是生的本能。

一、渴望爱情:苏醒的生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其1922年发表的著作《自我与本我》中进一步阐释了生的本能,他认为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或叫做爱的本能(Eros)……它不仅包括不受约束的性本能本身和目标受约束的本能冲动或发源于性本能的带升华性质的冲动,而且还包括了自我保存本能。”即追逐性欲的本能或由之升华而来的爱的本能以及生存的本能。本文中艾米莉的生的本能即体现为爱的本能。艾米莉在她的父亲在世时一直保持着南方淑女形象,因为父亲的阻挠,从没有体验过恋爱的感觉。在她的父亲去世后,北方工头荷默·伯隆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她之前被压抑的生的本能开始渐渐苏醒。不幸的是,虽然没有了父亲的干扰,将艾米莉小姐视作“南方传统的纪念碑”的小镇居民对她的恋爱百般阻挠。一开始是闲言闲语,随后妇女们请牧师前去她家拜访,后来牧师夫人甚至还写信通知她亲属。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脱离父亲管制的艾米莉再也不用悉心维护自己淑女的形象,也不想再做小镇传统的化身。此时的她在爱的本能的驱使下,放下一切矜持,与周围的闲言闲语以及来自教会、亲戚的阻挠展开了斗争。

在她即将结婚的消息在小镇传出后,人们听说她“订购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每件上面刻着‘荷默·伯隆’……她买了全套男人服装”[2]291。对于一位出身贵族的小姐来说,结婚本应是隆重而盛大的,这些贵重物品更应由男方来准备,而对于现在的艾米莉而言,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走下小镇人心目中的神坛后,她只是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普通的小女人,为心爱的人挑选礼物,无条件地付出,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好。正是生的本能让她变得坚强到足以承受一切流言蜚语,也正是生的本能让她放下一切孤高、矜持,成为内心柔软的人。

二、寻求毁灭:爆发的死的本能

正当我们以为艾米莉可以从此获得幸福的时候,一切却戛然而止。艾米莉终究意识到爱人无意于成家,文中的描述“荷默自己说他喜欢和男人来往”也隐约暗示了荷默其实是同性恋,这也就注定了艾米莉无法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弗洛伊德指出“个体对死的本能的处理有不同的途径:它们的一部分因为与性成分相融合而变得无害了;它们的另一部分以攻击的形式转向外部世界。”艾米莉压抑许久的生的本能终于可以得以释放,却在这时得知所爱之人无法与自己结合,这时她的死的本能也终于爆发,即以攻击的形式转向外部世界,表现为艾米莉最终选择买来老鼠药毒死了荷默。这正是她的死的本能外化的结果。

在描述本能之间的关系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本能的满足能代替另一个本能的满足”。“如果这些本能后来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艰难然而成功地得到了某些直接的或替代的满足,那个在其他场合本来回事一个获得愉快机会的事件,在自我的感觉中,却是一种不愉快。”,也就是说死的本能能够代替生的本能使人获得满足,但这种代替却并不能带来生的本能所能带来的愉快。父亲在世时的太过压抑的生的本能终于得以觉醒,而不顾一切的艾米莉却终究没能得到爱人的爱,这种悲伤使得她不得不寻求死的本能的满足,于是艾米丽死的本能爆发,进而引发了悲剧——她放下了一切却换不来的爱情终于在爱人的长眠中获得永生。可毁灭终究没能给她带来幸福,恋人的尸骨的陪伴永远不及真正的爱情所能带来的快乐。

三、归于平静:两种本能抗争的平息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还指出“死的本能的愿望是平静,(在快乐原则的促进下)使爱的本能——惹是生非者——安歇下来”当爱人死去后,艾米莉终于获得了“永恒的爱”,于是她的心也平静了下来,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她与外界鲜有接触。小说中有两次描写人们在荷默失踪后在透过她家的窗户看到的她的身影“她那挺直的身躯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偶像一样”“像神龛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躯干”叙述者的两次描述中均用了“idol”一词,这里的idol有两重意思:一是同小说开头的描述一样,在小镇居民的眼中,艾米莉小姐曾是象征南方传统的纪念碑;另一方面,从词面的意思来看,idol还有“雕像”的意思,而雕像是静止不动的。此时的艾米莉小姐已经通过毒死荷默永远地得到了他,于是她的内心终于没有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侵扰,终于重归平静。

另外,小说的第四部分描写荷默失踪后的艾米莉小姐,“前门”一词出现了三次:“黑人拿着购货篮出出进进,可前门却总是关着”“打那时起她的前门就一直关着”“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前门关上了,而且永远关上了。”这里的前门不仅是指艾米莉家的前门,同时也象征了艾米莉的心门。毒死爱人后的艾米莉几乎不与人接触,她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家中的黑人奴仆代办,甚至不曾和他说过一句话。此时的艾米莉已经紧锁心门,不再与人接触。经历过生死本能的抗争,她只愿与爱人的尸骨长相厮守,守得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

结语:

冲出重重压迫后,艾米莉久被压抑的生的本能终于苏醒,她渴望爱情也勇于逐爱,然而世事难料,即便放下一切尊严,爱人的心却始终不属于她,于是在极度的愤恨下,艾米莉的死的本能开始外化,她终究亲手毒死了爱人,最终通过与爱人的尸骨同眠来获得自己卑微的幸福。经历过生与死的本能的抗争,艾米莉失去了一切,终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吴伟仁张强.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陈立华王娜孔令达.新编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4]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陈泳华.弗洛伊德晚期三大理论述评[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01:30-34.

[6]黄桂平.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81-85.

上一篇:女法医个人事迹下一篇:初中化学课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