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精选9篇)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
高埗镇中心小学 莫转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装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3、推测、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学生汇报)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打开盒子看看。)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吧!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盒子里有几个红球?有几个蓝球?知道了这两种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6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试验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数量有关。哪种颜色球数量多,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球数量少,它的可能性就……(小)。那可能性小是不是就代表没有可能摸到呢?
三、应用、拓展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事情的出现与可能性的大小有关,你们能运用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师:看,这里有个大转盘,想来转转吗?莫老师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你来选一种颜色格,如果你真的转到那种颜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个图片,谁想来试试?还有谁想来?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 )个同学拿到图案?
真聪明!那就把这张图案送给你吧?
3、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购物,经常让顾客参与购物转奖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把一等奖的部分这样设计呀?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2、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转盘由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组成。
要求一:指针指在红色的可能性大;
要求二:指针指在蓝色的可能性大。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 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小结。
师:在设计第一个转盘时我们只要使得红色格的数量比蓝色格多就行了,在设计第二个转盘时只要使得蓝色格的数量比红色格多就可以了,你们都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转盘了吗?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师:听,小精灵有问题要问了:天空中有7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师:看来确实是扑到黄蝴蝶的可能大。现在天空中还有几只黄蝴蝶和几只红蝴蝶?小猫再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师:下面我们来揭晓,哦!原来在2号盒子里。也就说只有X个同学猜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猜对的人少,而猜错的人多呢?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总结、延伸
1、延伸。
师:其实,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的数学家做过研究,最典型的是掷硬币的试验。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枚1元的硬币,将硬币掷出,结果会怎样?掷到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这个掷硬币的小试验,自定试验次数,但老师建议次数多一点,这样试验结果才准确;并将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做好统计,明天把你的试验结果记录表拿回来全班一起交流,好吗?
2、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老师表现得怎样?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窜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喜新厌旧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 可能性大
数量少 可能性小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P45--46估计。
二、教学准备
教具:1米长的丝带、米尺
学具:直尺、学具盒(盒内装有小棒、丝带、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等;盒外用一条50厘米长的丝带系着,并打个蝴蝶结。)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教学策略:
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清晰长度单位概念以厘米为重点。为解决以上主要问题,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比赛为动力,通过看一看、估一估、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长度表象,在体验中达到对长度单位的物化,从而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示:1米长的红丝带
2、猜:有多长?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备选]预计学生可能说是看出来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长比出来的等,即“估计”出来的,根据学生反馈的策略,适时板书课题“估计”。
3、量:到底估得准不准呢?我们来量一量。
4、比划:
(1)1米是这么长,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吗?
(2)(将丝带对折)这样是多长?你能用手来比划吗?
(3)分别用手比划1分米、 1厘米的长度。
二、展开
(一) 画一画
1、 比划: 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3个1厘米有多长?(教师演示1厘米1厘米地比划)
5个1厘米?8个1厘米呢?
2、画: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试试看!
3、量: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一量
4、反馈纠偏:同学们用尺子量了后,你画的线段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 ?
[备选]
若学生反馈画得比较准,则请他介绍画的方法,预计有三种可能:一是1厘米1厘米地画,画了8个1厘米;二是借助已知的物体的长度画,如橡皮长4厘米,则画两个橡皮那么长;三是借助长度单位1分米的表象,再去掉2厘米等。
若学生反馈画得不够准,则一起探讨画得不够准的原因,预计是1厘米画得过长或过短,即长度单位的表象不清晰,则引导调整纠偏,如用手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的长,再画一画、量一量等。
5、自由练习:
刚才是老师要求大家画8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6、反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请原先画得不够准的学生说说经过练习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则说说练的过程。)
(二) 估一估
1、小组合作估计包装丝带长
(1) 示:学具盒(用丝带系着,丝带还打了一个结,每4人小组一个)
(2)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的长度。
(3) 反馈:各小组汇报估计的长度,师板书数据。
(4) 解开丝带拉直再估一估,小组调整原先估计的数据。
(5) 量一量,揭示测量结果(50厘米)。
(6)评价:哪几个组估得比较准?请估得准的小组介绍方法。
[备选]教师鼓励学生估计时可能采用的化曲为直的策略或分段估计的策略,若生估计时能考虑打结部分长度则给予肯定表扬。
2、组内比赛,评选估计小能手
(1)要求:以4人小组为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先小组选定一样东西,可以是学具盒里的物品(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正方形),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物体(如课桌宽、师生的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比如选定估小棒的长度,每人各拿一根估计长度,再小组一起量一量,记下结果填在表内,然后比一比谁估得较准,就给谁记一颗星,几次下来,谁的星最多,谁就被评为小组“估计小能手”。
实践记录表
名 称 估计结果 测量结果
① ② ③ ④
(2)学生活动
(3)展示评价:学生活动的成果,并评选出小组估计能手。
3、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估一估:请各组的小能手上台排成一队,队伍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估的?
(2)围一围:队中有3人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这一圈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
(3)想一想:
①想象一下,如果台上的这几位小能手都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能把教室围一圈吗?
②若不能,你估计大概要多少人才够围一圈?是怎么想的?
实际围一围。
三、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在生活中,你还想进行哪些有趣、有挑战性的估计呢?比如我们杭州有名的断桥长度、六和塔高度等,课后再去实践研究,好吗?
引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用手比划,旨在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即引发回忆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及其长度表象。
先“用手比划几厘米”为“画几厘米”建立一定的表象支撑,教师的比划演示为学生起基本的策略导向作用。
“画一画”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指定画--量--比--纠偏”--“自由画--量--比--纠偏”,使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在不断的估、量、纠偏中,逐渐清晰“厘米”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反馈讨论渗透估计的方法:如1厘米1厘米画、1分米少2厘米、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对比等方法。
教师指定画8厘米的线段,再让生自由练习,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长度,目的进一步清晰“厘米”概念,并拓展到清晰“分米”概念(包装盒的宽和高是厘米作单位,长可用分米作单位),先估计系在盒外的丝带长,再解开丝带拉直估,符合做事情的自然程序,同时渗透“分段”估计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这“一曲一直”的对比中,调整数据,发展长度空间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从估计学具盒丝带到评选“估计小能手”实践活动,力图体现从扶到放的原则,前者是集体估计指定的物体长度,后者则是独立估计自主选择的物体长度或周长,估计的对象具开放性,力图使学生在实践、竞争中进一步清晰“厘米”、“分米”、“米”的长度观念,培养估计能力。
“估一估、围一围、想一想”活动,就地取材,估计的对象由“静态的物”发展到“动态的人”。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估计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将知识探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持续发展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五、教学片段实录
“画一画”教学片段实录:
师: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师用手比划),那3个1厘米3厘米有多长呢?
5个1厘米呢?8个1厘米呢?(师生分别用手1厘米1厘米地比划)
师: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
生:能!(生尝试画)
师: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量看。
生:(用尺量自己画的线段)
师:同学们画得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谁愿意向大家来汇报交流一下?
生1:我画的比较准,比8厘米只长一点点,我的拇指宽差不多是1厘米,我是用自己的拇指一个一个比着画的。
生2:我的方法和他差不多,但我不用手指,想1厘米大概有这么长(用手比划)就看着画1厘米,再接着画1厘米,一直接着画8个就行了!
师:你是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1厘米1厘米画的,真有办法的!
生3:我也是先1厘米1厘米画,画了4厘米,看看是这么长(用手比划线段),就再画这么长,合起来就是8厘米了。
生4:我也画得比较准,我是这样画的,先画1分米也就是一柞长,再擦掉2厘米……
师:刚才都是画的比较准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老师更佩服画得暂时还不够准的同学也能勇敢地发表你们的想法。
生5:我只画了5厘米长。
师:你真诚实!你是怎么画的呢?
生5:随便……画一下……(吱吱唔唔)
师:看来凭感觉随便画一下不一定会画得准,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现在知道怎么画了吗?
生5:我想1厘米1厘米地画。
生6:我也是1厘米1厘米画的,但还是相差很大,我画了11厘米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尺子量给大家看)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厘米画得太长了。
师:对,下次要把1厘米画得短点,只有把1厘米画的准了才能把4厘米、8厘米等画准,对吗?
师:刚才有些同学很有办法画得比较准,也有一些同学画得还不够准。那你们想不想用刚才几个同学介绍的办法再来练练,使自己画得更准呢?好,下面同学们就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比比,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好吗?开始!
生:(学生自由练习)
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啦?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我们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5:我刚才画得很不准,我练习时就先画短点,先画2厘米,一量,1厘米看得太长了,就改短点,第二次画得比较准了。再画了5厘米,一量很接近,再画8厘米,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生7:我刚才8厘米画得已经很准了,我就画了12厘米,结果太短了点,发现后面画的1厘米短了点,又画15厘米,一量只差3毫米。
生8:我刚开始画3厘米,比较准。后来慢慢画长起来,反而越来越不准了。
师:你能发现这是怎么回事?
生9:画1厘米只相差一点点,画长了,每1厘米都会相差,相差就会慢慢多起来。
生10:这是误差!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比较和调整,使自己画得越来越准!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高兴!当然,现在画得还不够准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只要你用心多尝试,你也会进步的!
六、教学反思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曾做过3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上设计曾在“杭州西博会”和“温州市新课程教学展示会”上作教学展示,从教学实践看,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总体感觉比较成功。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对提供的材料(长度或周长为几厘米、几分米的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等)或自主选择的材料(教师、同学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估计得比较准,能真正借用脑里的尺子去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能较清晰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达到预期目标。为达成此目标,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
(1)从转化中清晰概念。让学生估计指定长度,先用手比划,再把估计的长度“画”出来,这样就将脑里抽象的表象转化成直观的东西,可见可测,经历一个从表象到物化的过程;再反过来,让学生观察实物、动脑想一想、估一估、动手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经历从具体物体到抽象长度表象的过程。如此相互转化,使学生头脑中的长度单位概念不断清晰深刻,达到内化。
(2)在比较中明晰概念。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区分差异、纠正偏差的基本方法。在清晰概念、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对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先让每个学生不用尺画出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尺量一量、比一比,调整纠偏,再次请学生自己定线段的长度,先画再量、比,不断调整、纠偏,接着结合身边的实际例子如小棒、丝带、学具盒、课本封面的周长等进行估量。这样,让学生在从估--量--比--纠偏的活动中,获得一定长度线段的表象,并使表象从模糊到清晰,估计的结果从很不精确到不很精确,甚至精确,不断巩固清晰学生1厘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试图达到把单位长度装在脑子里的效果。在清晰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度单位的外延进行拓展,如由1厘米为一个长度单位拓展到把几厘米看作一个单位,或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表象作标准,来对比估计,进一步清晰丰富长度空间观念。
(3)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除了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外,本节课还有效地创设了由近及远(如估手中的小棒--估台上的队伍长度)、由直到曲(线段--圈)、由横看到竖看(横放的丝带--人的身高)、由静到动(静止的物体--学生站一排、围成圈、拉成线)的情境,能见“短”想象“长”,见“小圈”想象“大圈”的长度等等,从而逐步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当然,学生估计意识的养成、估计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对“估计”系统性教学我个人认为:从教学时间上考虑,至少应安排三个课时。从教学目标上划分:第一课时,重点是:清晰概念,以厘米为重点,即人教版第五册安排的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是:明确参照,以方法策略选择为重点,如借助身上“一柞、一庹、一步”等作为“尺子”,讨论感悟“估长用庹”,估短用柞、估路长用步,估竖长用身高作参照等策略,即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估计的方法。第三课时,重点是实践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以上三节课,第一节清晰概念是估计的基础,第二节选择策略是估计的关键,第三节实践应用,增强能力是估计的目的。当然,这三课时并非完全割裂开来、先后之分,更多的是相互相成,相互渗透,交互发展,只是课时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待于我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恳请同行、专家们指正。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3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简单数据分析
预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8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据尝试设计统计图?说一说你设计的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3、说一说横向统计图和纵向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练习十第一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3、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二、重点点拨
1、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2、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三、巩固练习
1、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3)、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4)、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5)、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4、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五、课堂总结
1、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后反思:其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之前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备教材、备学生要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经验联系,或将单纯的数学问题设置成具体的生活情景问题,并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如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思考,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的头脑,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它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
第二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二)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预习内容:《简单数据分析(二)》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
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9页例2
想一想: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绘制统计图?
3、说一说纵向的每一小格表示几个单位?
做一做:完成练习十第3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 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二、重点点拨:
1、 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3、 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xkb1.com
4、 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2) 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3) 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4) 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www.xkb1.com
(5)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1)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2)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3)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4)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六、作业布置
P40-41的练习。
教后反思: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他们创设问题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设计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情境,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有的同学已经感冒了。那么在冬天我们如何增强体质,抵御严寒,预防感冒呢?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随之就问,你们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体育项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学生感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统计一下。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炼,更富有激励性,提问更有针对性,我想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 P42--43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平均数(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42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什么是平均数?
3、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求平均数?
做一做:根据你的调查数据,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2、反馈例一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4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来绘制的。
3、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后边是(),()是北,右边是南。
1.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40÷5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估算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二.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反思:
3.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8÷480÷4800÷48000÷410÷22×560÷320×3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297÷4469÷8194÷6
三、笔算比赛:
8÷280÷2800÷28000÷25×840÷545÷5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教学反思:
4.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5.教学内容:20页例2(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观察:共有多少元?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30÷3=10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6.练习内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80÷568÷498÷7864÷4936÷2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2课本第22页教学内容:例3
教学目标: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出示74×4=29652×7=364
296÷4=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284÷4=350÷7=
16÷4=1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238÷6=39……4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156÷3434÷8605÷5863÷7
2.计算。
176÷2456÷4381÷3495÷5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3教学内容:第23页练习五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难)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 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经历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认识过程,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吗?现在老师要考你们一下。
1、完成下列各题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节课学的计算,有同学算出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估算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2、小组讨论估算值,说明理由。
3、请生列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4、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书上做一做,集体讲评订正。
2、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练习五第10题,开动脑筋,独立完成。
四、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五、作业
课本练习五1~9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认识过程,学会三位数与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确的笔算多位数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竖式计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师小结:587—198=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点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体出示教学例题1: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
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坐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行348千米到达了大理,又从大理出发去丽江。大家在书上可以看到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丽江有多少米呢?
2、小组讨论估算大理到丽江有多远?说明方法
3、用线段图的方法来理清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拉成一条直线,可以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4、列竖式计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发言。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然后选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讲,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的方法说给大家听,边讲边板书。然后请其他学生讲评。
师小结:改了数字之后还是要按照减法运算法则来计算
(三)例3
1、怎样计算500—185(自由发表意见,方法越多越好)
2、用竖式计算,指生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页的做一做
四、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师生活动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同桌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一)巩固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2~9题。
教学目标:
1、让生进一步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25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3.p1026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38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2.p10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一个圆桌可坐3人。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7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8题
3.p1039题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补充后,让其列式,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二、新课研究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师:谁能提出问题?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60÷2÷5=6(人)60÷(2×5)=6人
这两种都正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P100做一做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10-11
1.10题先让生认真审题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2、11题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四、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二)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13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4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p105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15题,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课后反思:
设计校园教学内容:
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校园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2)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7
时 分 秒
6060
举例子:
1、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大树高10()上一节课要40()
2、在○里填上“>”“<”或者“=”。
8分○80秒
3、解决问题:
4、设计一个期末考试的复习计划: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计划
广州市天河区陶育路小学严湘婷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分为两部分: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意义的理解、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对于后续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又起着铺垫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复习,从分数的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到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重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知识点列表
知识点 评价要求 题目
1 分数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2)看分数涂颜色。
(3)是()个,7个是(),()是3个。
(4)()6()()
1====
3()4()
(5)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正好是5()(毫米、厘米、分米)。
2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6)读作(),七分之二写作()。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会借助示意图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②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7)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
()()○()()
(8)填上>、<或=
111○123611○11112○71247○67
613○51358○57411○4955○44
(9)
4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小于10) (10)+=-=+=-=
5 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1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小红吃了。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12)一包瓜子重千克,比一包糖轻千克。一包糖有多重?
(13)一次,唐僧师徒4人走了整整一天都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孙悟空拿来了三只大小一样的圆饼,师傅说:大家都饿了,平分着吃了吧。你能帮唐僧来分一分吗?每个人能得到多少饼?
三、错例采集及分析
知识点 错例 分析 对策
1 分数的意义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学生没有考虑到分数意义中“平均分”的重要性,直接数整个图形分成6份,取其中的2份。 强调分数意义的理解。
下面的图形哪个表示的是?
(
()()()
2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四分之九) 按照从上到下的习惯来看着写读法 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读分数,可采用同伴互助、开火车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读准分数,并养成怎么读就怎么写的习惯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或<
②><
①没有把和转化为1,直接用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②做题时没有运用分数的意义来进行比较。对于分母相同的分数与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比较方法混淆了。 ①
填空:
()6()()
1====
3()4()
判断:与1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②
教学时,注意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思维过程: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越大,取的份数越多,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分母越大,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用顺口溜帮助记忆。顺口溜: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反而越小。
4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0
或空题 没有灵活运用知识,不会把转化为1再计算。 填空:
()6()()
1====
3()4()
判断:与1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强化:任何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都等于1;1可以写出无数个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8
课时 第 6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数学意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复习1、口算乘法比赛。
2、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开小火车。
尝试练习(竖式)。
二、探讨交流 1、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2)、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3)、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818
18×3
+18--
--54
5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并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独立完成后汇报。
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题第1题。
2、练习十七题第2题。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独立完成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布置作业 1、回答问题。
2、独立完成作业。
板
书
设
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18×3=54(本)
1818
18×3
+18--
--54
5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乘法 设计者 陈晓宏
课时 第 7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设计理念 一位数乘法中最难的就是连续进位的乘法,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这都是计算方法不当引起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和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1、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说说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说说异同点。 通过例3与例4的对比,可以适当总结出笔算乘法的一些注意点,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从课外的一些练习册上找题目) 独立完成后反馈。
回答问题。
说说思路。 有挑战的练习学生更感兴趣。
四、课堂作业: 1、P80第1题。
2、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板
书
设
计 连续进位乘法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设计者 陈晓宏
课时 第 8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设计理念 在练习中巩固和深化前几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准备 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知识铺垫:
情境引入:524×6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说说计算的过程。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21×4
320×3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
269×6=6564
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5.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1、看题直接写得数。
2、找出错误并纠正。
3、列式计算。反馈校对。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对又快。
在各类练习中巩固和深化前几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三、课堂练习: 1、345×489×6
798×369×5 独立在听课笔记上完成。指名板演。
四、作业: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板
书
设
计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
学
反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9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
师:上述两块草地的面积哪个大,大多少?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学生1:用重叠的方法。(不能把草地重叠)
学生2:可以用1平方米的纸去摆满两块草地,然后数出每块草地用纸量。(太麻烦)
学生3:分别量出两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宽,然后就能算出面积。
[设计意图:“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教学中,提倡“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淡化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的新问题。”]
2.揭示课题。
(1)猜测。
师: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学生可能会说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也许还有的会说与长方形的周长有关。
学生猜测后,教师直观演示: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学生确信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用算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1.提出假设。
问: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大胆猜测。
2.操作验证。
(1)师: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
(2)每个小组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3)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3.归纳总结。
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用字母表示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教师追问: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什么?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4.反馈练习。
(1)给出导入部分的2块草地的长和宽,计算出草地的面积,并比较大小。
(2)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仔细观察3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5.正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你能概括一下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那么该怎样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呢?
三、实践应用
1.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1)长12分米,宽8分米。
(2)边长9米。
2.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
一块草坪长20米,宽15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
A.300B.300平方米C.300米D.70平方米
3.一块玻璃台板,面积是24平方分米,昨天不小心打破了,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请你们想一想,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
(2)长是8分米,宽是3分米;
(3)长是12分米,宽是2分米;
(4)长是24分米,宽是1分米。
结合实际生活,考虑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哪种情况最合适?
师出示已打破的玻璃台板。
师:现在你能确定它的长与宽了吗?
生:量出宽、就可知道长。
实际量一量,并计算。
24÷4=6(分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层深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可能性大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06-12
可能性大小09-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尹然龙10-28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09-11
可能性三年级数学教案08-28
一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07-28
可能性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03
《等可能性》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