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分布图

2024-07-24

煤矿分布图(通用8篇)

煤矿分布图 篇1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由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组成,包含98个矿区。

这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负担向华东、华北、东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负担向京津冀、中南、华东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负担向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供给煤炭。云贵基地负担向西南、中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华亭)、宁东基地负担向西北、华东、中南供给煤炭。

该规划涉及14个省、区,总面积10.34万平方公里,拥有40多个主要矿区(煤田),保有储量高达6908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七成。

在13个煤炭基地之一的神东矿区,去年生产原煤就已超过1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其远景规划是,到2010年、2020年生产规模分别达到1.5亿和2亿吨。

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合力”就更加强大。它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煤炭产量要达到1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21.7亿吨的78%,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5-6个5000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外加近年来的新疆煤炭基地。神东矿区

神东煤炭集团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上湾镇相邻。2009年5月20日,神东煤炭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金峰分公司、万利分公司合并后成立神东煤炭集团。

神东矿区是神府东胜矿区的简称,具体含义指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现鄂尔多斯市)。现为我国最大的井工煤矿开采地,其中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年产2000万吨,是世界第一大井工煤矿。神华神东煤炭集团2009年5月20日在神东矿区四公司的基础上整合成立。地跨陕、蒙、晋三省区,有17个煤矿,今年计划生产原煤1.7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全国重点煤矿产量的12%。集团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神华矿电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针,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了“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集约化生产模式。形成了千万吨矿井群的生产格局,2005年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到2008年,原煤生产连续四年过亿吨,商品煤生产连续三年过亿吨,综采产量连续两年过亿吨,企业安全、技术、经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水平。认真履行中央企业“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注重资源回收,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成绿色生态矿区;坚持互利共赢,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神东煤炭集团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自主创新,丰富“四化”模式,创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2010年产量达到2亿吨,2013年达到3亿吨,为推动“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创百年神东,做世界煤炭企业的领跑者。

一、概 况

河南省面积167000平方公里,辖17个地(市)129个市、县。交通以陆路为主,京广、陇海、焦枝、京九铁路干线贯穿南北东西,各主要煤矿区均有专线联接,加之黄河水运,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垂深2000米以浅含煤面积约有18900平方公里,其中已探明面积约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计有19个矿区(或煤田),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地区。预计垂深1500米以浅赋存煤炭

储量600.69亿吨,其中保有储量237.34亿吨,预测储量363.35亿吨(可靠级为218.72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

本省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其中二叠系山西组所含之二,煤层,约占全省煤炭储量的80%以上。寒武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第三系也含煤,其经济价值各异。

(一)寒武系:石煤产于卢氏、栾川、内乡及淅川一带的下寒武统中,厚5—30米,煤质低劣。

(二)石炭系:全省均较发育,但含煤较好的主要在豫北及豫西。其中豫西、北和豫东属华北型,豫东南属华南型及过渡型。华北型煤层主要产于三门峡—鲁山—固始以北地区的上统太原组海陆交互相地层中,含一煤组计2—19层,一般7—9层,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者1—2层,可采平均总厚1.45米,含煤系数5.2%,为本省石炭系的主要含煤地层。华南型有经济价值的煤层主要分布于新县、光山和商城一带,其下统岩性主要为石英砾岩、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包括花园墙、寒坡岭和杨山三个组,其中杨山组含煤22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5层,煤层薄而不稳定,总厚0—5.66米,一般0.6—1.5米;中上统百步岗群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岩系,其中杨小庄组含煤16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4层,双石头组含煤24层,局部可采者7层,两组岩性均为石英砂岩和板岩等;南阳淅州一带的石炭系主要为石灰岩,基本不含经济价值的煤层。

(三)二叠系:主要分布于三门峡—确山以北地区,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下部颜色灰—深灰,上部并有灰绿紫红等杂色。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含二煤组,其中二1煤平均煤厚5.35米,为全省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可采煤层;下石盒子组含三煤组,仅三2煤在永城可采;上石盒子组含六个煤组(四—九),共3—51层,一般为5—18层,但只有四个煤组有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平均煤层总厚4.57米。

(四)三叠系:仅发育于豫西,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分上统延长群和中下统二马营群,延长群的谭庄组在义马地区含不稳定煤层0—20余层,仅1层局部可采,厚0—1.63米,且极不稳定。另外在卢氏、南召一带有一套断陷湖沼碎屑沉积,属上三叠一下侏罗统,含局部可采煤层。

(五)侏罗系:分布于渑池、济源、商城一带,岩性为砂岩、泥岩、砂砾岩和火山碎屑岩,中下统义马组含煤5层,普遍可采者2层,局部可采者3层,可采平均总厚21.2米。

(六)第三系:含煤的有项城组、东营组和馆陶组,主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和泥灰岩。在潭头、栾川一带的项城组并夹油页岩,含煤4层,一层煤已开采,厚3.6米左右。东营组和馆陶组已见有0.5—3米厚煤层(由于埋藏太深,情况不明)。

综上所述,本省含煤地层多,各时代煤层发育较好,从平面上看主要集中在中部及西北部,从时代上看主要是石炭二叠系,其中尤以二叠系含煤最好。其煤质特点是:煤种齐全,变质程度较高,以动力用煤和炼焦煤为主,煤质随成煤时代不同和各种地质因素的差异而变化。时代较新的第三纪为褐煤,侏罗纪为长焰煤,石炭二叠纪为气、肥、焦、瘦、贫煤,早寒武世则只有石煤(变质程度为无烟煤);在火成岩体和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附近,煤剧变成贫煤、无烟煤甚至天然焦。煤质指标,除部分褐煤和石煤具有高灰、高硫、低发热量的特点外,其它均属一般。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煤炭占7.1%,石油占22%,天然气占3%,水电占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较全。以煤种论,从烟煤到无烟煤以及石煤俱备。在煤炭探明储量中,炼焦用煤占36%,化工用无烟煤占17%,动力煤占45%,石煤占2%。199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第1位。

炼焦煤。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中,气、肥、焦、瘦煤各种牌号均有一定比例,但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结性的气煤比例大。据1980年初统计,主焦煤占17%,肥煤占13%,瘦煤占12%,气煤占56%,未分牌号的煤占2%。气煤在各区炼焦煤储量中的比例,华东为78%,东北为67%,华北为57%,西北为53%,中南为17%,西南为13%。

无烟煤。中国的无烟煤资源多属中灰(大于15~25%),中硫(大于1.5~2.5%)或低硫(小于1.5%),中等发热量(5000~7000卡/克),高熔点(高于1250℃),高、中机械强度(大于50~65%)和中等或较好热稳定性的煤,一般适用于作气化原料、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较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 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全国2000多个县,851县有煤炭探明储量,但分布很不均衡。山西、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2000多亿吨、1900多亿吨,贵州460多亿吨,安徽、陕西都在200亿吨以上,5省、区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江南9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储量合计却不到130亿吨,仅占全国的2%。按保有储量大小的顺序如下:山西省、鄂尔多斯北部、内蒙古东部、川滇黔边区、苏鲁皖边区、鄂尔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贺兰山、天山南北、黑龙江省东部和沈阳市周围地区。除川滇黔边区外,其他 11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这12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2%;炼焦煤占探明储量37%,无烟煤占17%。

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 6大煤田。现有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1/3,煤炭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均居全国第1位。山西煤炭牌号齐全,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储量均约占全国同类储量的 1/2。现已形成以大同的动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炼焦煤,晋东南及阳泉的无烟煤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苏鲁皖边区是华东地区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两淮、苏北徐沛、鲁西南兖州、陶枣、腾南、济宁等7个煤田,探明储量330亿吨,约占华北地区总量的80%,其中炼焦煤占90%。

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区煤炭资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阳、鹤壁、焦作,南至新密和平顶山,共有煤田16个,探明储量160多亿吨,约占中南地区总量的70%,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占75%。

内蒙古东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宝山和锡盟的胜利、巴彦宝力格、乌旗白音华8个煤田组成的褐煤基地,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为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中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川滇黔边区是中国西南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县、古宋、筠连、叙永,滇东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织金、六盘水和兴义等煤田,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约占西南地区煤炭总量的80%。无烟煤占探明储量一半多,炼焦煤近1/4。

鄂尔多斯北部包括准格尔和东胜两大煤田,探明储量116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8%,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均为动力煤。鄂尔多斯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储量210亿吨,煤质以弱粘结煤为主,其次是炼焦煤和贫煤。

贺兰山东侧包括内蒙古的桌子山、宁夏的贺兰山、灵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储量330多亿吨,煤质为炼焦煤和不粘结煤。

天山南北包括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逊、吐鲁番—哈密7个煤田,探明储量120亿吨,为炼焦煤、弱粘结煤和褐煤等。

河北平原包括开滦、京西、邯邢3煤田,探明储量140多亿吨,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

黑龙江省东部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探明储量100多亿吨,以低硫、磷炼焦煤为主。

沈阳市周围地区包括抚顺、沈北、铁法、本溪、红阳和阜新等6煤田,探明储量60多亿吨,煤种有炼焦煤、褐煤和长焰煤等,是中国目前主要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产区之一。

煤矿分布图 篇2

第一次飞跃是技术改造, 那第二次飞跃就是22煤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的投产。而22煤千万吨大采高工作面能否安全高效的开采直接影响着补连塔煤矿的产量和效益。

长壁工作面煤层采出后, 煤层上方的顶板要发生垮落, 填充部分采空区。下部煤层开采破坏了采场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 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当重新分布后的应力超过岩体极限强度时, 必然引起上覆岩层的移动和破坏。覆岩的破坏形态和位移特征因地质、采矿等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一般认为, 当采深达100m左右时, 特厚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综放开采, 上覆岩层按照覆岩的破坏形态和位移特征分为3个不同的区域, 简称三带, 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弯曲下沉带、裂隙带和垮落带[1,2,3]。

1 开采情况

目前22煤上部为开采完毕的12煤三盘区, 12煤三盘区煤厚3.8m~6.53m, 平均煤厚5.03m, 22煤全区发育, 构造简单, 仅在底部含有1~2层夹矸, 煤厚5.91m~7.89m, 平均厚6.75m, 距其上部的12煤、下部的31煤层均为30m左右, 31煤煤层厚度为2.28m~3.95m, 平均3.16m。目前12煤三四盘区已开采完毕, 22煤的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主要在三盘区, 31煤还未开采。根据补连塔煤矿的开采情况的特殊性和研究的针对性, 只对12煤和22煤重叠的部分进行分析。

1999年至2014年间, 三盘区12煤已经开采完毕。其中邻近尔林兔井田与四盘区的部分煤开采方式为连续采煤机开采和房柱式开采, 工作面有31301L、31302L和31303L, 中间留设了大量煤柱。其他区域采煤工艺多为综采, 巷道为双巷掘进, 双巷之间留设20m~25m的保护煤柱, 如31301 (西) 工作面、31301综采工作面、31302综采工作面、31303综采工作面、31304综采工作面、31305综采工作面、31306综采工作面。三盘区12煤采空区及遗留煤柱参见下图1。

2 近距离煤层三带高度计算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23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 22303工作面主采三盘区22煤, 工作面长301m, 走向推进长度4966m, 开采区内煤层平均厚度为7.55m, 煤层倾角1°~3°, 设计采高6.8 m。图2为22303工作面上覆12煤采空区对照, 其上间距30m的12煤三盘区已回采结束, 22303工作面初采阶段推进距1130m范围内, 对应上部12煤遗留有1030m的旺采煤柱区, 而在剩余的推进范围内直至回撤通道对应1-2煤留有一条3846m, 宽为20m的走向煤柱。

12煤三盘区层厚度为3.4m-5.6m, 平均约4.3m, 煤层倾角为1°~3°, 煤质为不粘煤。直接顶板大面积分布, 老顶:深灰色, 水平层理, 主要成分为石英, 波状层理及小型斜层理发育, 沿层理面可见植物叶片化石, 中夹薄层细砂岩, 厚度在13.49m-39.89m之间。直接顶:泥岩, 灰色, 泥质胶结, 厚度0-2.40m。

2.1 近距离煤层群三带计算原则

近距离煤层群时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计算时有以下原则:

(1) 上、下两层煤的垂距h大于回采下层煤时所产生的垮落带高度Hxm时, 下层垮落带对上层开采影响很小, 可按上、下煤层的厚度分别计算各自的裂隙带高度和垮落带高度, 取其中标高值大者作为两层煤的裂隙带高度;垮落带高度是取上层煤的垮落带高度 (图3a) 。

(2) 下层煤的垮落带接触到或完全进入上层煤时, 上层煤的裂隙带最大高度按本层煤的厚度计算, 下层煤的裂隙带最大高度是采用上、下层煤的综合开采厚度计算, 取其中标高值大者作为两层煤的裂隙带最大高度 (图3b) 。

上、下层煤的综合开采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MZ1-2-上、下两层煤综合开采厚度;

h1-2-上、下两层煤之间的法线距离;

下层煤的垮落带高度与采厚之比。

(3) 如果上、下层煤的间距很小, 则综合开采厚度取两层煤厚之和。求出综合开采厚度后, 即可按照单一煤层开采时的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高度的计算公式, 计算出多煤层开采条件下垮落带高度和裂隙带高度。

结合补连塔煤矿现有的开采情况, 首先计算22煤开采后的垮落带高度。

煤层顶板覆岩内有12煤开采后的顶板垮落形成的软弱、极软弱岩层或其互层时, 开采单一煤层的垮落带最大高度可采用下式计算。即:

式中:W-垮落过程中顶板下沉值, 由实测得到;

M-煤层开采厚度;

K-垮落岩石碎胀系数, 根据实测求得, 一般为1.1~1.4;

ɑ-煤层倾角。

综采工作面区域煤厚平均7.55m, 设计采高6.8m, 根据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采区厚煤层 (煤层厚度在3.5m以上) 的回采率不低于75﹪, 因此回采率按0.75计算, 等效采高为5.1m, 煤层倾角取2°, 其上覆岩层均为中硬及坚硬岩层, 碎涨系数取最大1.4, 垮落过程中顶板下沉值根据神东其他煤矿的观测值选取为1.0m。将相关参数代入得垮落带高度为10.26m。

垮落带高度小于12煤与22煤之间的间距, 下层22煤垮落带对上层12煤开采影响很小, 可按12煤、22煤的厚度分别计算各自的裂隙带高度和垮落带高度, 取其中标高值大者作为两层煤的裂隙带高度;垮落带高度是取上层煤的垮落带高度。

2.2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后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计算

(1) 12煤开采后垮落带计算

根据覆岩性质的不同, 由于煤层顶板覆岩内有极坚硬岩层, 采后能形成悬顶, 12煤开采后垮落带最大高度采用下式计算[2,3]。即:

式中:M-煤层开采厚度;

K-垮落岩石碎胀系数, 根据实测求得, 一般为1.1~1.4;

ɑ-煤层倾角。

旺采工作面区域煤厚平均4.3m, 回采率按0.60计算, 等效采高为2.58m, 煤层倾角取2°, 其上覆岩层均为中硬及坚硬岩层, 碎涨系数取最大1.4。将相关参数代入得垮落带高度为6.45m。

综采工作面区域煤厚平均4.3m, 根据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采区厚煤层 (煤层厚度在3.5m以上) 的回采率不低于75﹪, 因此回采率按0.75计算, 等效采高为3.225m, 煤层倾角取2°, 其上覆岩层均为中硬及坚硬岩层, 碎涨系数取最大1.4。将相关参数代入得垮落带高度为8.06m。

(2) 裂隙带高度计算

12煤覆岩为坚硬及中硬岩石, 所以裂隙带有下列两种计算公式[2,3]:

带入相关参数后, 两种公式分别可得旺采的裂隙带高度为27.78m~38.98m、42.12m, 取最大值42.12m。

综采的裂隙带高度为42.41m~53.61m、45.91m, 取最大值53.61m。

22煤的裂隙带高度为37.76~48.96m、55.16m取最大值55.16m。

2.3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后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取定

由于22煤的垮落带高度小于12煤与22煤之间的间距, 下层22煤垮落带对上层12煤开采影响很小, 可按12煤、22煤的厚度分别计算各自的裂隙带高度和垮落带高度, 取12煤、22煤的厚度中标高值大者作为两层煤的裂隙带高度即旺采段为82.87m, 综采段为95.97m;垮落带高度是取上层煤的垮落带高度即旺采工作面区域6.45m, 综采工作面区域8.06m。

由于两层煤裂隙带贯通, 因此在掘进和开采过程中, 一定要提前按照规定探放水, 并实时监测监控有毒有害气体, 防止对22煤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造成影响。

3 结论

(1) 22煤的垮落带高度小于12煤与22煤之间的间距, 下层22煤垮落带对上层12煤开采影响很小。

(2) 22煤开采后两层煤的裂隙带高度即旺采段为82.87m, 综采段为95.97m。

(3) 22煤开采后两层煤的垮落带高度即旺采段为6.45m, 综采段为8.06m。

(4) 由于两层煤裂隙带贯通, 因此在掘进和开采过程中, 一定要提前按照规定探放水, 并实时监测监控有毒有害气体, 防止对22煤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造成影响。

摘要:补连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 22煤的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直接影响着煤矿的产量和效益, 运用理论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22煤在12煤开采后的三带高度, 得出22煤的垮落带高度小于12煤与22煤之间的间距, 下层22煤垮落带对上层12煤开采影响很小, 22煤开采后两层煤的垮落带、裂隙带高度旺采段分别为82.87m、6.45m, 综采段为95.97m、8.06m。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三带高度,垮落带,裂隙带

参考文献

[1]钱鸣高, 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韩军, 等.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3.

[3]杜计平, 孟宪锐.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玉军.近距离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与特征研究[J].煤矿开采, 2010, 15 (6) :9-11.

[5]夏筱红, 等.多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过程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4) :528-532.

煤矿分布图 篇3

关键词:潘西矿 煤层 瓦斯含量 瓦斯涌出量 规律研究

1 概述

潘西煤矿位于莱芜市区东南15km处,行政区划属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井田西以F颜、F2—1断层和秦家洼断层与东港、南冶井田相邻,东部边界至F6断层与潘东井田相邻,浅部至各煤层露头,深部到—800m水平。东西长6.7km,倾向宽2.2km,面积14.5162km2。经几次改扩建,现矿井生产能力为95万吨/年。现开采3、4、7和19煤层。

2 矿井瓦斯现状

据统计,勘探钻孔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多在0.5mL/g以下,少量达1mL/g,各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均很低。为了进一步研究瓦斯赋存规律,2000年施工钻孔20个,采取19煤层煤样进行化验分析,20个钻孔中瓦斯含量最小为0.001mL/g(测点标高—493.3m)、最大为1.074mL/g(测点标高—553.75m)。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均定为低瓦斯矿井,但在近几年的生产过程中,发现断层附近瓦斯含量大,涌出量也大。2000年4月后五轨道上山掘进期间先后揭露两条断层,即F7及其派生断层F7—1,揭露点的水平为—533.7m。其中F7断层属正断层,走向NE90°,倾向SW,倾角45—70°,落差为45—95m,延展长度约为2000m。F7—1落差为15m左右。后五轨道上山掘进160m见煤后遇F7—1断层下盘时,迎头炮眼内瓦斯浓度达到80%,在F7断层下盘与F7—1断层上盘之间的煤层中,炮眼内瓦斯浓度达到58%,穿过F7—1断层见煤30m后,炮眼内瓦斯浓度均在75%以上,随着后五轨道上山向下掘进,逐渐远离F7—1断层,炮眼内瓦斯含量也逐渐减小,直至趋于正常值。潘西煤矿现开采的3煤层、4煤层和19煤层,19煤层瓦斯涌出量大于其他煤层。潘西煤矿曾于1969年4月4日和1990年7月13日,先后两次因局部通风管理不善发生煤尘瓦斯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3.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断裂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使煤层瓦斯运移条件发生变化。有的断层有利于瓦斯排放,有的断层抑制瓦斯排放而成为逸散的屏障。前者称为开放型断层,后者称为封闭型断层。断层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取决于下列条件:

①断层属性和力学性质,一般张性正断层属开放型,而压性或压扭性逆断层通常具有封闭性。

②断层与地表或与冲积层的连通情况,规模大且与地表相通或与冲积层相连的断层一般为开放型。

③断层将煤层断开后,煤层与断层另一盘接触的岩层性质有关,若透气性好则利于瓦斯排放。

④断层带的特征、充填情况、密闭程度、裂隙发育情况等都会影响到断层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另外,断层的空间方位对瓦斯的保存或散逸也有影响。一般而言,走向断层能够阻隔瓦斯沿煤层倾斜方向逸散,而倾向和斜交断层则把煤层切割成互不联系的块体。

井田内勘探及采掘揭露的较大断层23条,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方向性明显,主要为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三组,多为压扭性断层,封闭性较好。其中近东西向F7断层为本井田最主要的断层之一,落差45~95m,倾向北,横贯于井田东翼,形态较复杂,发育多条分支或派生断层,该断层及支断层附近瓦斯含量变高,对井田的瓦斯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井田内无大的褶皱构造,小的褶皱构造对瓦斯的赋存条件无大的影响。

3.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9煤层直接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平均厚度6.5m,钙质或泥质胶结,层理发育易冒落;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其厚度大且稳定,一般厚度在19m以上。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3.6m,灰色至褐色,遇水膨胀,富含植物根部化石。老底为细砂岩,平均厚度1.4m,灰色,坚硬致密。

由上可知,19煤层的直接顶板为砂岩,透气性较好,有利于瓦斯的逸散,直接底板砂质泥岩,透气性较弱,有利于煤层瓦斯保存。瓦斯大量通过顶板逸散,从而降低了19煤层的瓦斯含量。

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井田内岩浆岩活动比较强烈,主要分布于井田东北部第9勘探线以东至F6断层和西翼第1勘探线207钻孔以南的较大面积,在F2断层(颜庄断层)西南侧和本井田203钻孔附近,也有较大面积出露。主要呈岩床侵入到侏罗纪红色砂岩和古近系地层中。岩浆岩的侵入隔断了瓦斯涌出的通路,使煤层瓦斯的自燃流畅较为复杂,横向差异性增强。在F11、F7和F3等大中型断层和距煤层较近岩体的一定范围内,以及中小断层尖灭、交叉、分叉等构造应力相对集中和裂隙发育地带,易造成煤层瓦斯的局部富集、含量增加。

3.4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潘西井田位于莱芜煤田东部,属华北型石炭二迭纪含煤地层,包括石炭二叠纪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煤系上覆依次为侏罗纪淄博群红色岩系,古近纪官庄组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太原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其厚度152~200m,平均177.78m。本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和粒度韵律明显,旋回中的岩相较齐全。岩性以深灰色页岩、粉砂岩和灰色至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有少量石灰岩薄层。泥岩多在粉砂岩和石灰岩过渡处和煤层底板。

19层煤位于太原组下部,顶板有砂质泥岩和四灰,为19煤层瓦斯赋存形成两道盖层,但由于其厚度较小,加上断层的切割,因此19煤层的上覆基岩不易于瓦斯的保

存。

3.5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

潘西煤矿井下18个钻孔中采取的19煤层煤样瓦斯含量测定。

潘西煤矿第19层煤瓦斯地质及瓦斯含量预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本井田瓦斯含量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①瓦斯含量等值线的总体变化走势为东西向,并从总体上展现出瓦斯含量由深部向浅部逐渐减小的趋势。

②F7断层是井田内较大的断层,瓦斯赋存状态明显受到该断层的控制,相对应的瓦斯含量在断层附近相对较大。在瓦斯含量预测图上反映为预测含量等值线与煤层底板等高线具较好的相似性。

矿井将来的回采工作瓦斯涌出量随着埋深增加而增加,通过线性回归曲线解算,预计—740水平以下的19煤层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在1.5—2.0m3/min之间;—740水平以上的19煤层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在1.0—1.5m3/min之间,因此在今后生产中,要加大通防投入,加强瓦斯管理和通风管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项目通过采用现场测试、实验室测定及查阅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查明了潘西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特点、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①潘西煤矿瓦斯含量梯度为0.00135m3/min.m随着煤层采深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呈现增大的趋势。

②越靠近断层,煤岩层瓦斯涌出量越大。原因是:潘西煤矿绝大部分断层均为正断层,属封闭性断层,不利于瓦斯的溢出;而煤层赋存较好的地点,受完整的顶底板的阻隔,瓦斯不易逸散。

5.2 建议

潘西煤矿虽然为低瓦斯矿井,但采空区面积大,采空区内瓦斯的绝对含量加大;所以采空区瓦斯管理成为了通防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瓦斯地质条件的多变性,以及目前巷道揭露情况的限制,本次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目前的资料及认识水平而获得的,建议随着开采过程中各种影响瓦斯涌出条件的不断变化,继续做好瓦斯地质的收集、测定、分析工作,搞好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子敏等.瓦斯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子敏.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焦作矿业学院瓦斯地质研究室.瓦斯地质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4]杨起,韩德馨.中国煤田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5]张子敏,张玉贵,卫修君,高建良.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五四表彰大会座位分布图 篇4

五四表彰大会座位分配示意图 五四表彰大会座位分配示意图 位分配

准备室
1 ○

中央舞台

音控区
4 ○

A
95 人 获奖个人及 集体代表
2 ○

B
(220 人:11 排,20 人/排)团总支书记、获奖个人及集体代表

C
90(获奖个人及 集体代表)
5 ○

通行区域

D
(140 人)(获奖个人 及集体)
3 ○

E
(280 人:14 排,20 人/排)1-7 排:140 人,建管学院学生代表 8-14 排:140 人:经管学院学生代 表
通行区域

F
(140 人)(人文学院学 生代表)

G
(336 人)共 14 排,24 人/排 1-6 排:144 人,土木学院学生代 表

H
(336 人)共 14 排,24 人/排 1-6 排:144 人,电气学院学生代表


煤矿分布图 篇5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频数、频率的意义,知道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2.经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重难点] 正确理解频数、频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数学实验室” 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校举办“环保节”,要求每班选出1名“环保小卫士”,选举办法如下:   (1)民主提名候选人,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得票数较多的前3名为正式候选人:   (2)在统一发放的白纸(选票)上,各自写上你认为应当选的1名候选人名字:   (3)将选票投入投票箱:   (4)由全班推选的3位同学分别唱票、监票和记录统计:   (5)根据统计结果,得票最多的同学当选为“环保小卫士”.二、概念 1. 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议一议: 1.选举“环保小卫士”用的是哪种调查方法? 2.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数指的是什么? 3.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率指的是什么? 4.你认为.通过选举产生“环保小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小卫士”这两    种方法,哪种更好?练习:  练一练. 三、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频数与频率是同一概念,且有时结果一样.    (    )(2)在数l、2、3、2、1、2、3、2、2、1、2、3、2、1、2、1中“2”的频数是8,频率是                                (    )2.在数字l241421235623412141中,“1”出现的频数是______,“2”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4”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3”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3.下表是某班学生在一次身高测量中得到的统计结果:  请回答:(1)这个班总人数是_______人;身高______、_____人数最多,分别是______人、_______人.(2)身高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米、________米,他们分别是_______人、_______人.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_______米.4.历史上许多学者做过大量抛掷硬币的试验,请看下表:请你根据上表计算出正面的频率,根据计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5.下表是对某班5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的~次调查结果,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表: 6.七年级某班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定为成绩优秀,60分以上(包括60分)定为成绩及格,那么,(1)在这个班级的这次成绩统计中,成绩不及格的频率是多少?(2)成绩及格的频率是多少?(3)成绩优秀的频率是多少?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中国方言分布范文 篇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本词条主要介绍的是汉语的方言,不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综述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华北、东北方言

分布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晋语

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地区,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以及毗邻山西省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地区。

西北方言

分布在甘肃、陕西大部(陕西南部地区除外)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西南方言

分布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南部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江淮方言

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

简介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浙江客家人与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5%。

客家方言分布区域

⑴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以及台湾和香港的部分地区。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粤闽赣边区一。

中国方言分布图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在海外,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客家方言也算庞大,世界总人口超7000万人

⑵广东的客家方言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粹属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有: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河源、丰顺、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揭西、仁化、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龙岗、东莞等广东的其它地区的一些县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话分布。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公里,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⑶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等地说的也是客家方言。

⑷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赣南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邬、安远、全南、龙南、定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城郊的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十七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横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均讲客家方言。

⑸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

⑹广西壮族自治区客家方言分布全区90个市县中的79个市县,占所有市县的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583个乡镇有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2.74%。广西客家方言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贺州、蒙山、荔浦、阳朔等。

⑺湖南省的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攸县、茶陵、酃县、汝城、桂东等县的某些乡村,还有浏阳、平江县的某些乡村。江永、江华等地也有少数人说客家方言。

⑻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

⑼浙江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和、松阳、遂昌、丽水(莲都)、宣平(现为莲都、松阳和武义所分辖)、龙泉、青田、景宁、缙云、泰顺、苍南、金华(汤溪)、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于潜(临安)、新城、分水(桐庐)、昌化(杭州)等县市的局部地区。总人口100万人以上。

⑽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5.4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4.4万人。

湘方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回、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官话的趋势,语音上突出的表现是由繁到简,古全浊声母字一般都已念为清声母字了。北片新湘语主要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如长沙、株洲、益阳等;南片老湘语广泛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如湘乡、双峰、邵阳、武冈等。

吴方言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语言特点及通话情况,可将吴语分为三区六片:北区太湖片,南区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处衢片,西区宣州片。太湖片最大,可再分为毗陵、苏沪嘉、苕溪、杭州、临绍、甬江等六小片。处衢片也较大,可分为处州、龙衢两个小片。宣州片较散,可分为铜泾、太高、石陵三个小片。

北部吴语

1.北部吴语虽分布于苏沪浙皖四省市,但内部通话程度较大,故合为一片。

2.太湖片67县市,人口4730万人。

⑴毗陵小片15县市,人口800万。

[江苏] 常州市、武进(除沿江的圩塘、魏村、孝都、小河等乡)、丹阳、金坛(金城镇以西大部分为苏北话移民区,城区为双方言区)、溧阳、宜兴、江阴(除西北角石庄乡及利港乡一部)、张家港(除中心河以东,沙槽河以北)、靖江(除西南角新桥、东兴等乡)、*通州(县城金沙镇及周围乡村)、海门(北部包场等12乡)、启东(北部吕四等7乡)、高淳(东部顾陇、桠溪、定埠等7乡)。

[安徽] 郎溪(北部定埠、梅渚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幸福等乡)、广德(北部下寺乡的庙西,南部芦村乡的甘溪沟及东亭乡部分村庄)。

⑵苏沪嘉小片30县市,人口2330万。

[江苏] 通州(东南部通海区9个乡及东北部三余区7个乡)、如东(东南角)、张家港(中心河以东、沙槽河以北)、*启东(除北部吕四、三甲等7个乡)、*海门(南部)无锡市区、苏州包括其下县级市。

[上海市] 上海市区、嘉定、宝山、浦东、奉贤、松、金山、青浦、崇明(1185万人)。

[浙江] 嘉兴、嘉善、桐乡、平湖、海盐、海宁。

⑶苕溪小片五县市,人口300万。

[浙江] 湖州市(湖州话)、长兴、安吉(以上两县西部边境官话移民区除外)、德清、馀杭。

⑷杭州小片一市,人口120万。

⑸临绍小片十二县市,人口780万。

[浙江] 临安(旧昌化县昌北区及旧于潜县北部边境除外)、富阳、萧山、桐庐、建德(下包、干潭以东)、绍兴市、诸暨、嵊县、新昌、上虞、余姚、慈溪。⑹甬江小片十县市,人口400万。

煤矿分布图 篇7

常村煤矿采深逐年增加, 冲击地压已制约安全生产。因此, 冲击地压已是常村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1132工作面频发冲击地压情况进行研究, 揭示了该面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

1 常村煤矿采区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概况

21深部采区为常村矿的主力采区, 走向长度为2 141~3 226 m, 倾斜长1 438 m, 可采面积为3.9 km2。常村矿开采进入21深部采区后, 自2008年至今在采掘过程中, 有记录的冲击事故19次, 而发生在21132工作面次数高达14次, 累计破坏巷道上千米, 造成大量设备损坏, 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其冲击地压分布及发生位置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知, 在掘进期间, 冲击地压发生主要集中在21132工作面下巷150~500 m范围内, 这个区间冲击地压发生的频率最高;在回采期间工作面超前范围是冲击地压的高发区域, 这符合冲击地压发生的普遍规律。而在回采期间, 距离回采工作面500 m以外范围发生了较多显现强烈的冲击事件。因此, 研究该区域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历史条件是搞清楚该工作面区域频发冲击地压的基础与关键。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自然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组织管理等因素有关。根据地质条件分析, 在21132工作面无明显煤层突变及较大的断层等构造, 因此排除地质异常因素的影响。在加强组织管理的同时, 分析主要是开采技术方面的因素。

2 21132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冲压地压频发原因分析

2.1 21132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

21132工作面位于21采区煤轨下山东翼, 上部为已采毕的2111工作面, 下部为未开采的2115工作面, 东侧为F16断层煤柱, 西侧为21采区3条下山煤柱。21132工作面上巷布置在21131采空区下, 该巷道内错21131下巷5 m, 下巷自21131腰巷开口距21131下巷下错25 m, 在实煤体内。在21132工作面靠近下山煤柱侧为1个延伸工作面。21132工作面整条下巷处于煤柱区, 而靠近上分层停采线附近的下巷更是处于煤柱的叠加区。

2.2 21132工作面冲压频发区域原因分析

21132工作面下平巷受工作面外错式布置以及延深工作面侧向压力双重影响, 工作面下巷正好位于煤柱的高应力区域, 这加剧了21132工作面的冲击地压灾害。采空区侧向压力对下巷的作用, 使得21132下巷150~500 m范围内是多煤柱的应力叠加区域频发冲击地压。该区域的应力叠加影响因素,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延深工作面的侧向支承压力形成的高应力; (2) 上分层工作面的侧向支承压力以及直角应力区域的应力; (3) 该工作面下巷外错上分层采空区25m布置, 形成煤柱高应力区域。基于上述分析, 可以确定该工作面冲击地压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煤柱高应力叠加形成的。

3 21132工作面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模型模拟2111工作面和21132工作面的倾向长度范围, 如图2所示。模型采用摩尔-库仑准则计算, 模型在煤层的顶板底板中部设计了3条应力监测线, 用以分析应力的变化情况。模型开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整体开挖2111工作面; (2) 开挖21131工作面; (3) 开挖21132工作面上、下巷; (4) 开挖21132工作面。每次开挖后, 分析应力的重新分布状态。

3.1 初始平衡后分析

模型初始平衡后, 煤层底板初始状态的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 原岩应力区域的最大应力为1.15E7 MPa。

3.2 2111工作面平衡后分析

2111工作面回采后, 在2111采空区的两侧形成了支承应力, 采空区右侧的煤柱应力集中程度最高, 此煤柱的长度为30 m, 垂直应力升高为-2.37E7 MPa, 比原岩垂直应力升高了2倍。直接顶垮落, 2111上方其他岩层出现了塑性应力区域。2111工作面回采后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 工作面回采后煤层的顶板、底板、煤层中部垂直应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4 (a) 中表明, 2111采空区中部底板出现垂直应力升高, 这是由于顶板的垮落, 使得底板重新受力;图4 (b) 、 (c) 中表明, 垂直应力在采空区位置几乎为零。

3.3 21131平衡后分析

21131开挖平衡后, 发现模型中的煤柱区域形成应力弹性核。此时垂直应力最大值为-3.21E+07, 比原岩应力升高了3倍。21131回采后模型应力分布变化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 采空区内的受力很小, 3个煤柱对应3个垂直应力峰值, 说明采空区周围煤柱的受力很大。说明了采用外错式布置下分层巷道的不合理性, 也解释了在掘进过程中下巷冲击地压频发的原因。

3.4 21132上、下巷开挖平衡后分析

21132下巷布置在高应力区域, 上巷布置在低应力区域, 从上、下巷变形量的比较上看, 下巷的变形量要远远大于上巷的变形量, 这解释了下巷的巷道底鼓量和两帮移近量要比上巷大得多的原因。21132上、下巷开挖平衡后垂直应力分布比较如图6所示。



从图6分析可知, 开挖平衡后, 下巷最大垂直应力-4E7 MPa, 上巷最大垂直应力-2.7E7 MPa, 下巷的垂直应力比上巷高1.5倍。因此, 从应力分布方面分析, 下巷的外错式布置也是合理的。这也从应力方面解释了为何下巷冲击频发的原因。

3.5 21132工作面开挖平衡后分析

21132回采平衡后下巷应力分布如图7所示。从图7分析可知, 21132工作面开挖平衡后, 上覆岩层的重量主要压在了大煤柱区域, 如果采用小煤柱护巷, 上覆岩层的重量可以均分到巷道的底板上, 这样可以避免应力的集中程度, 从而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数值模型中承受的最大垂直应力为-2.46E+07 MPa, 为原岩应力的2.5倍, 较21132上下巷开挖平衡后垂直应力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由于上覆岩层垮落、采空区底板受力使得煤柱的集中应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1132下巷周围最大应力较上、下巷开挖平衡后要小, 但巷道的整体受力较21132工作面回采前要大, 这解释了掘进时的巷道变形量没有回采时巷道变形量大的原因。同时, 采空区悬吊顶板及时断裂对防冲极为重要。

3.6 开挖过程中的底板水平应力变化

底板冲击地压是否会发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平应力的大小和当时底板岩层的物理性质以及完整程度。因此, 研究底板水平应力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知发生底板型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2111、21131、21132面回采平衡后的底板水平应力分布变化如图8~10所示。

由图8~10可知, 2111回采后底板的水平应力为-1E7 MPa, 21131回采后底板的水平应力为-1.8E7 MPa, 21132回采后底板的水平应力为-1.9E7 MPa。同时可知, 煤柱中的水平应力是急剧升高的, 当巷道开挖在煤柱中时, 底板中的水平应力也是急剧增加的。特别是对于常村矿的底板岩性来说, 高水平应力极其容易导致碳质泥岩底板发生底板型冲击地压。因此, 合理选择巷道位置与及时卸压是预防底板型冲击的根本措施。

4 结论

(1) 常村矿21132工作面冲击地压频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煤柱高应力的叠加造成的。深井开采条件下, 留设的煤柱容易聚集大量的弹性能, 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力源条件。

(2) 巷道不应布设在煤柱高应力区域。从数值分析结果可知, 当21132下巷开挖平衡后最大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分别为原岩应力的4倍、2倍, 而开挖在采空区下的21132上巷垂直应力较小, 通过上下巷的应力对比可知, 下巷是不应该开挖在煤柱中的。

摘要:以常村煤矿21132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为研究背景, 通过对掘进及回采期间冲击地压事件分析, 揭示了煤柱高应力叠加是造成冲击地压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开采背景等, 采用数值模拟对该面周围的工作面实际开采情况进行模拟, 得出了2111工作面、延伸工作面和采空区煤柱产生的高应力对21132工作面回采的影响, 同时得出了随着工作面的回采, 21132巷道系统应力分布的变化特征, 说明该工作面冲击地压频发是由于巷道布置不合理导致应力叠加造成的。

青岛百年美术家活动分布图 篇8

附:在编写几代画家词条方面,得到一些文献收藏家、艺术家亲属及友人的鼎力相助,又得以在档案馆核证。有关他们的艺术经历,如果再不及时注意寻访,搜集、考释、求证,行将散失殆尽。按“实事求是”,“无证不信”之原则从源头系统梳理,以期达到预期之目的。同时,本着尽力补充,皆求其能真确,不敢伪滥。

本图特选用简洁老青岛街道地图。

因版面所限,本刊所刊载的部分人物出生时间多限定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

部分美术家

赫保真(1904—1987),出生于山东潍坊新巷子胡同(状元胡同)。曾在潍县、高密、青岛多所中小学任音乐图画教员。1959年调入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执教,由此开创系统教授中国画之先河。先后编写山水、人物、花卉教学画谱及撰写文稿诸多。久居青岛汶上路3号标注位置:青岛浙江路九号

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李华萱(1895-1965),曾用名李荣寿、李少勋。山东济南人。1936年来青岛,曾任青岛教育局(德县路4号)督学。又任私立崂山中学(大学路2号)音乐教员。1949年冬,出任青岛音协筹委会主任,时任青岛一中音乐教师。1952年初,调往济南山师任教。版画家、水彩画家、古琴家。一生出版著作甚丰,为近代音乐教育家。原居青岛汶上路12号。

标注位置:青岛单县路46号青岛一中

李劫夫(1913-1976),曾用名李捷夫、李云龙,吉林农安人。1933年在青岛民众教育馆(太平路77号)任馆长助理。 1934年春,与画家郭士奇在该馆组织成立“艺术研究会”。后任江苏路小学(江苏路9号)、黄台路小学(无棣二路2号)音乐教员。其木刻作品人选此间“全国木刻展览会”。漫画家、版画家,近代音乐教育家。

标注位置:青岛太平路77号青岛民众教育馆(十二中)

孙沾群(1893-1951),曾用名孙霖,山东安丘伏戈庄人。擅长中国画写意花鸟。曾先后在聊城等地及胶济(青岛)铁路中学、市立中学(贵州路12号)、私立黎明中学(中庸路53号今延安二路)等任图画教员。李苦禅、郭士奇、张朋、王君华、叶伯泉、张铎等皆从其学。久居青岛德盛路59号。

标注位置:青岛杭州路3号乙原路名门牌号为奉化路1号(青岛铁路中学)

徐咏青(1880-1953)。上海松江人。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美术室,并参与月份牌画的创作与发行。我国早期水彩画法的传播者。1945年从香港来青岛,曾先后在青岛老天桥一带招生办学,传授水彩画法,在德县路其子开办的委托商店楼上曾举办过一次小型作品观摩展。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太平角

郭士奇(1914.2.21-2002.9.26),曾用名郭焕文,文若等数十个笔名。生于天津,祖籍山东蓬莱。中学时代受孙沾群艺术启蒙。1936年,11月4日,其创作的黑白讽刺漫画作品入选“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1945年任青岛市立中学(贵州路12号)国文、图画教员。创作漫画插图集《阿Q画传》、《水浒传》《木兰从军》插图集。青岛解放,任青岛一中(单县路46号)美术教师。1957年,其水彩画《风景》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久居青岛汶上路20号。

标注位置:青岛单县路46号青岛一中

吕品(1918-1990),山东烟台人。1949年6月7日,创办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后调往济南任教。1957年,其水彩画《九级风》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为当代山东水彩画的广为传播,主要推动者之一。

标注位置:青岛观海——路29号(吕品故居)

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

于希宁(1913-2007),别署平寿外史。国画家。山东潍坊人。1933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科学习。1937年春来青岛,出任市立中学(湛山大路1号)图画劳作教员。1948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第二院农工学院工作(松山路15号)。专门从事为园艺学系、水产系绘制教学挂图。1950年,调济南山东师范学院等单位。

标注位置:青岛台东六路86号(台东镇小学)

陈大羽(1912-2001),曾用名陈汉卿,又名陈翱,笔名陈大庚。国画家。广东朝阳人。1936年,应聘到青岛私立崇德中学(阳信路2号)任图画教员,同时兼任青岛私立文德女子中学(济阳路7号)、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德县路27号)图画教员。1948年应邀赴上海执教。标注位置:青岛德县路27号青岛七中(原私立圣功女子中学)

戴林(1918-1980),早期美术批评家、木刻、油画、国画家。山东胶东人。曾用笔名焚林、戴林一叶、林一叶,晚号老林、林一。晚年以“鱼山画室”颜其居。1938年,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研习油画,随王青芳、王友石先生等学习木刻版画及中国画。1940年1月,画家郭士奇在其兼职主持的《新民报》艺术专页栏,开辟《世界艺术家介绍》一栏,撰稿工作由王青芳、郭士奇、林一叶(戴林)三人担当。毕业后回到青岛。先后任中小学图画教员1977年4月,与赫保真、郭士奇、任光庭、王维尧五人成立“青岛国画创作组”,其为组长。

标注位置:青岛兰山路1号(原群艺馆二楼西室)久居鱼山支路4号

冯凭(1910-),国画家。曾用名冯子祥,又名冯寄禅。山东莱阳人。1931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大学美术专修科。1952年至1958年曾任青岛沧口文化馆副馆长(四流中路111号)。国画作品《华岩寺竹溪》、《水仙》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1959年参与创办青岛市艺术学校,1974年,学校迁至芝泉路22号,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任副校长。为青岛中国画基础教学发展推动者之一。

nlc202309031154

标注位置:青岛芝泉路22号

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孙国枫(1921-1986),国画家。山东蓬莱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艺专,来青岛开始从事美术教育。画家梁天柱曾从其学习中国画。1952年任青岛十二中美术教师直至退休。1957年,其国画作品《藤萝》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久居莱芜一路46号标注位置:青岛太平路77号原青岛民众教育馆后为青岛十二中

叶伯泉(1906-1998),晚号老泉,江苏宿迁人。毕业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艺术科。三十年代中期定居青岛,开始从事美术教育事业。曾任台东镇小学(台东六路86号)图画教员。解放后,先后任青岛14中(台东-路27号)等学校美术教师。1957年,其所作写意《荷花》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为画家杨克山艺术启蒙老师。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云门二路14号

台文若(生卒年不祥),书画家、古琴家。山东诸城人。早年在故乡随“诸城琴派”王心源之子王熙麟(秀南)研习古琴。后来青岛,开始任音乐图画教员。后任教于青岛铁中。“文革”时期,台文若尚在铁中工作,家住四方海云庵附近。

标注位置:青岛杭州路3号乙(青岛铁中)

任光庭(1910-1985),曾用名任万荣。国画家。山东烟台福山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学院中画系。1946年举家迁居青岛,继任中小学图画教员。解放后,先后任二十中(海泊桥159号)、十七中(杭州路80号)美术教师。1957年,其国画作品《华山》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怍品展览会”。

标注位置:青岛海泊桥159号青岛二十中

李轲民(1919-1986),雕塑家,山东青岛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专雕塑系。解放后,先任十四中(台东-路27号)美术教师,1957年,雕塑作品《教师像》、《和海军叔叔在一起》同时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后长期任李村师范学校(九水路176号)美术教师。1974年,其雕塑作品《儿童嬉水群雕》在中山公园喷水池落成。

标注位置:青岛台东一路27号青岛十四中

张公制(1876-1966),书法篆刻家、诗人。原名介礼,字公制。山东安丘人擅篆刻,尤精章草。1949年春,青岛临解放时,其为保全青岛曾做出过贡献、建国后,曾任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苏辙路3号(今丹东路3号)

王杏东(1900年——卒年不详),祖籍待考。晚年用笔名“王苍”。早年随蓬莱张劲夫、葛家修学习古琴与书法。1941年移居青岛,曾在青岛市立中学(贵州路12号)执教。先后受聘入青岛市每议会(太平路29号)任职、在国立山东大学校本部(文理学院鱼山路3号)图书馆任管理员。退休后定居青岛。精于音韵学、古代乐律史、金石书画、古琴。

标注位置:青岛黄岛路

杜宗甫(1901-1980),又名杜嘉,号无咎居士。山东莱州人。象牙微雕工艺美术家,国画家。1957年,其国画《仰口山水》、《明霞洞》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

标注位置:青岛博山路51号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居住地青岛平原路12号

张叔愚(1908-1997),篆刻家。山东昌邑人。上世纪三十代末移居青岛定居(云南路132号),开始居家专事研究篆刻学与治印。解放初,经张公制推荐,到文化古物管委会(后为博物馆筹备处太平路29号)工作。后调入工艺美术研究所(博山路51号)。1996年出版《张叔愚书法篆刻艺术》。

标注位置:居住地

青岛云南路132号

苏白(1926-1983),篆刻家。原名苏英心,山东烟台人。少年时期,在市立中学(一中贵州路12号)读书。时常往来于篆刻家张叔愚先生寓所学习篆刻。亦曾受业于陈大羽先生,后又得邓散木先生函授,并广泛涉猎精研诸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曾荣获全国书法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其篆刻艺术深得国内艺术界一致嘉评。2012年《苏白印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面世。

标注位置:青岛博山路51号工艺美术研究所居住地青岛观海二路53号

黄孝纾(1900-1964),字公渚,别号霜胰。书斋称“七十二叠山房”。福建闽侯人。古典文学家,国画京。曾任山东大学教授。1957年,其国画《灵岩石壁》、《山水》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

标注位置:原国立山东大学校文理学院青岛鱼山路5号居住地青岛观海二路3号

石可(1924-2006),工艺美术家、版画家。山东诸城人。曾先后在青岛文联、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1957年,其版画作品《抢救国旗》、《月夜》、《雪后》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后调济南。在他的主持带领下,历经多年相继对鲁砚诸多品种进行了考察发掘。为当代山东工艺美术研究开拓者之一。

标注位置:青岛芝泉路22号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李丹忱(1907-1984),晚号老丹,山东莱西院上镇人。早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学习,为李苦禅得意学生之一。毕业后,来到青岛开始任私立崇德中学(阳信路2号)国文及图画教员。解放后,先后任青岛七中(德县路27号)等学校美术教师。

标注位置:青岛德县路27号青岛七中居住地广饶路(临字)197号

梁天柱(1916-2001),国画家。山东平度人。1948年,考取画家宫滨汀在湖北路创办的——私立青岛业余美术学校,学习水彩画与中国画。后又拜孙国枫为师,在其指导下对中国山水画、花鸟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学习。1993年11月3日,“梁天柱山水画展”及“梁天柱山水画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其作品获得艺术界、理论界好评。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潍县路19号内119户

张朋(1918-2009),国画家。字锡百,山东高密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入胶济(青岛)铁路中学就读。得到时任图画教员孙沾群艺术启蒙。1954年9月,参加青岛小学美术科教师讲习班的学习。后期调入丹东路小学(丹东路17号)任美术老师多年。所作结构严谨,造型生动准确,笔墨概括洗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先后来青的北京名家发现,在他们的一致推荐下,开始闻名国内画坛。后

nlc202309031154

为山东纺织工学院(抚顺路33号)实用美术系教授。1986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朋画辑》。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黄台路14号

张伏山(1910-1987),名存恒。晚号墨水河桥边老人、横河老人等。国画家,尤擅指画。即墨阁里人。1934年,赴济南芙蓉巷中段42号入“国画学社”随关松坪、关友声学画。1936年,考入何其巩创办的私立华北学院艺,随王青芳、李苦禅学画。1940年12月于青岛取引所(馆陶路22号)二楼举办画展。1943年起,曾先后应聘出任青岛文德女子中学(济阳路7号)、青岛圣功女子中学(德县路27号)图画劳作教员。1957年10月,其所作《崂山白云洞》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2008年12月,其绘著的《指头怎样画山水画》出版。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单县路40号

孙德育(1914-1999),字泮石,号伯涛。以“五岳归来楼”颜所居。山东蓬莱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国画系。1940年11月在青岛取引所举行个人画展。后移居青岛定居。擅长山水,曾任青岛38中(洮南路93号)美术教师。标注位置:青岛38中洮南路93号

居住地合江路20号

鲁星五(1920-1994),29岁改字醒悟,晚号聋翁。山东即墨人。其早年画踪追摹三任、吴昌硕及近代几家。解放后,教学之余,尤注重写生与笔墨技法并入书法相融合。1957年,其所作《水仙梅花》、《送肥》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曾长期任青岛10中美术教师。

标注位置:青岛10中馆陶路8号

王维尧(1922-1981),国画家。山东烟台人。早年毕业于北平外语专科学校。解放后先任青岛市立女子中学(太平路2号)、后长期任青岛二十四中(云南路287号)美术教师。多才艺,喜爱京剧,操琴擅唱及口技表演。1950年后,曾任青岛中学美术教研组组长。1980年3月1日,与赵仲玉、孙国枫等共同创办青岛民盟美术研究组(中山路74号)。

标注位置:青岛云南路287号青岛二十四中久居吴县路一路1号

宋新涛(1930-1998),号芦乡老农。花鸟画家,山东莱阳人。1949年在青岛银行工作,先后调入十三中(大连路18号甲)、二十四中任副校长。1962年拜李苦禅为师。1974年任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1977年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后又调入青岛画院(芝泉路7号)任院长。

标注位置:青岛云南路287号青岛二十四中

晏文正(1926-),曾用名旻兆庆,山东濮县人。1943年辍学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从1949起,开始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57年,创作油画《足球队员》、水彩画《海浪》同时入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后在教师进修学院执教水彩画。1986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有《晏文正水彩画选》、《晏文正画集》、《晏文正写生散记》等。标注位置:青岛浙江路9号

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马龙青(1911-1998),国画家。山东莱阳人。1951年,曾在北京出版总署工作。工作之余,受教于诸多名家,与李苦禅多有往来。1957年,其作品《玉兰牡丹》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1959年后。历任青岛文化局长等职。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信号山路10号

陶天恩(1927-2009),水彩画家。山东蓬莱人。1946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第二院农工学院(松山路15号)任绘图员。1949年,任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师。1957年,油画作品《黄昏》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1979年,任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博山路51号)副所长。

标注位置:青岛博山路51号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

陈寿荣(1916-2003),篆刻家。山东潍坊人。早年曾在济南受教于关松坪、关友声。1935年2月,赴北平插班入“北华美术专科学校中画系”学习,师颜伯龙、王青芳、周元亮等。1948年定居青岛。解放后,在二中(太平路2号)任教直至退休。为画家王超、姜宝林艺术启蒙老师。1962年撰著《怎样刻印章》。1981年之后,回故乡定居。亦擅国画。久居常州路15号宿舍。

标注位置:青岛太平路2号青岛二中

张铎(1921——),国画家。又名张大铎,山东安丘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来青岛任教于女子中学,得孙沾群指教。同时,亦深受赵望云和徐悲鸿艺术主张的影响。曾得二位的函授指教,创作现代人物画。1957年任教于二中,直至退休。1973年,开始木笔画的创作探索与研究,1978年,撰著《木笔画技法浅谈》。久居常州路15号宿舍。

标注位置:青岛太平路2号青岛二中

吴效安(1918-2007),曾用名吴伯涛,以“望天楼”颜其居。山东济南人。国画家,美术活动家。1936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随陈之佛诸先生学习图案和工笔画。1942年春节拜识俞剑华先生。并开始先后结识关友声、黑白龙、李苦禅、郭味蕖,均成为日后好友。1948年9月移居青岛。解放后,曾先后任文德女子中学(济阳路7号)、七中(德县路27号)任美术教师。1959年春,调聋哑学校(德平路7号)执教。其夫赵子明早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天文系,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赵子明吴效安夫妇深得美术界朋友尊重。其莱芜一路25号的“望天楼”,成为来青岛书画家和青画家们彼此切磋的理想之地。晚年的吴效安赵子明夫妇迁入观象一路13号乙。

标注位置:青岛莱芜一路25号

张镇照(1923-),美术活动家、水彩、连环画、国画家。山东平度人。长期做美术展览及辅导群众美术工作。从1974年开始,栈桥回澜阁举办的多年“青岛市美术作品展览”,以及国内多省市巡回联合展览等,大都由其主持举办。标注位置:青岛兰山路1号

青岛市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

nlc202309031154

汪稼华(1944-),国画家。又名六升,号湛上台主、南村画史。山东烟台人。1947年随父母来青岛,1959年少年时期,逐渐着迷于中国画兼喜好诗书印。近三十多年,他以实验性技法画高山、大海与南极。极大地拓宽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其创作成果先后17次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美国和青岛本土展示,屡获国内学术界及画界、收藏界好评,从学者为之日众。六十三岁后,操守不任浊流,闭门谢客,倾注极大精力画崂山,专注于传统诗境与笔墨当随时代的研究。

标注位置:青岛芝泉路7号青岛画院

部分艺术团体

少海书画社

创办人宋怡素等

宋怡素(生卒年不详),山水画家山东文登人。1926年,时任胶济铁路第一段长(朝城路2号)。后来,参与组织成立“少海书画社”,被推举为社长。曾为社员热心筹办画展及商业行为的运作,包括出版画册。

标注位置:青岛朝城路2号宋怡素办公处

乐陶美术馆

创办人郭兰村

郭兰村(1902-1978),以字行。山东滩坊人1921年,在自家“藤花仙馆”与同学赫保真、傅柳坪三人结为“益社”。不久,又在“益社”基础上,1922年,老师同学一起共同合力创办潍县“同志画社”,由丁叔言为社长,刘秩东为副社长,丁东斋刘秩东为教师。1928年,他由潍坊(潍县)来青岛寻发展,曾在河南路14号天津路口交汇处,创办“乐陶美术馆”。存世有1930年,该馆出版的画集及商业广告画

标注位置:青岛河南路14号天津路口交汇处

艺术研究会

创办人郭士奇

郭士奇1934年与新兴木刻家季捷夫(劫夫)在青岛民众教育馆(太平路77号原十二中)成立“艺术研究会”。亦曾举行座谈会,同时开过几次展览会。《青岛时报》(兰山路17号)专此出过特刊和专页。

标注位置:青岛太平路77号青岛民众教育馆

琴岛画会

创办人赵仲玉

赵仲玉(1919-2001),油画家。山东莱州人。1938年11月,在蓬莱路一号创办“琴岛画会。”1957年。其油画《花》二幅人选“山东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故居龙口路一号。

标注位置:青岛蓬莱路1号

青青实用美术班

创办人贾广寿

贾广寿(1914-1968),油画家。山东烟台人。1948年春,全家由烟台迁居青岛。冬,在其住处招远路15号,创办“青青实用美术班”。1952年,公私合营后任职于(中山路26号)美术设计公司。

标注位置:居住地青岛招远路15号

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

创办人吕品

吕品干1949年6月7号,在其寓所(观海一路29号)创办“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

标注位置:原居住地青岛观海一路29号

青岛国画创作组

创办人戴林

戴林于1977年4月,出任“青岛国画创作组”(兰山路1号)组长。原群众艺术馆二楼西室。

标注位置:青岛兰山路1号

原青岛群众艺术馆

部分由青岛走向全国的画家

王文彬(1928-2001),油画家 山东青岛人。1942年毕业于市立中学。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标注位置:居住地 青岛中山路166号(劈柴院)解放前路名为山东路

许勇(1933-),曾用名许涌,国画家山东青岛人。1952年毕业于铁路中学(杭州路3号乙),1956年毕业于东北美专并留校任教。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标注位置:青岛铁路中学

青岛杭州路3号乙

王文芳(1937-),国画家 山东招远人1954年考入一中初中部,1957年号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62年毕业分配入北京画院,师从秦仲文。

标注位置:居住地 青岛中山路81号内5户

【煤矿分布图】推荐阅读:

真菌分布07-17

分布设计05-09

文献分布05-20

组分分布05-21

分布决策05-22

内容分布05-27

生物分布06-05

干旱分布06-15

基因分布06-21

含量分布06-24

上一篇:小学英文足球邀请函范文下一篇: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