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状况

2024-07-29

分布状况(精选9篇)

分布状况 篇1

一、概述

由于用电子化、信息化仪器设备的大量使用, 各国对雷电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和学习由雷电产生的热效应、冲击波与电流动力效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电磁脉冲与电磁干扰等, 能够避免或减轻其对国防工程、地域环境、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的破坏力度。本文将介绍我国雷电活动的分布, 目的在于使人类客观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自然现象, 探索其规律, 把握人类生存空间, 提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二、我国雷电的分布

气象学中对常伴有冰雹、大风、强降水的雷电天气过程称为雷暴天气。据统计, 全球每天约有50000次雷暴, 任一时刻大约有2000个。雷暴天气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与地貌、冷暖洋流及局部地域条件均有关联, 因此全球的雷电分布不仅范围广范, 而且分布不均匀, 随机性也很强。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 不仅是雷电多发地域, 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 进一步研究并准确掌握我国乃至全球的雷电活动分布规律十分必要。

三、我国雷电活动分布

1. 雷电日的地理分布特征。

根据1961~1990年全国三十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 我国雷电日的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各地具体雷电日数及初、终期可大致分成四个区。其中长江以北、105°E以东为第一区, 长江以南、105°E以东为第二区, 36°N以北、105°E以西为第三区, 36°N以南、105°E以西为第四区。

第一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北部、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西北大部、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大部、陕西省、四川省东半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东南角等地区。这一区域范围较大, 各地的年雷电日有所不同, 但随纬度的变化不大, 平均年雷电日为20~50d;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平均年雷电日为20~40d, 有些地区略偏高;内蒙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地区雷电日偏高;河北东南部、河南大部地区平均年雷电日偏低;秦岭以北陕西和甘肃的渭河流域一带年平均雷电日偏低;地势低洼的四川盆地, 平均年雷电日低于同纬度地区值。

第二区主要包括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东南角、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及四川省、湖北省和江苏省长江两岸地区。其中长江两岸地区平均年雷电日偏低, 多为40~50d, 两广南部地区平均年雷电日偏高, 为90~120d, 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和儋县, 高达124d, 是我国年雷电日最高的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普遍低于同纬度离海岸较远的地区, 而小岛屿的平均年雷电日又低于同纬度沿海地区, 纬度较高时, 平均年雷电日的偏差较小, 纬度较低时, 平均年雷电日的偏差增大。南方丘陵地区地形复杂, 夏季热对流频繁, 平均年雷电日较同纬度的平原地区要高。

第三地区主要包括内蒙西南角, 甘肃中部和西北部, 青海省的西北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这一地区除新疆西北地区外, 主要为沙漠、盆地等组成的干旱地区, 水汽很少, 产生雷暴的基本条件差, 所以平均年雷电日很小, 一般不到20d。

第四区主要包括甘肃东南部、青海大部、西藏、四川西半部和云南中部与西部等地区。这一区域多为高原和山脉, 地形起伏较大, 平均年雷电日高于同纬度的地区, 一般50~80d。青藏高原的北缘地带以及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的西部山区东缘地带, 主要包括青海柴达木盆地与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交界处, 甘肃和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与祁连山脉交界的地方, 以及四川盆地与其西部山区交界的地方, 地形、地貌变化很大, 平均年雷电日的距离变化很大, 即平均年雷暴日的等值线分布十分密集, 200~300km范围内, 平均雷暴日可变化30~40d。在四川的西部和西南角, 云南北部以及西藏东北角等地区, 地势高且起伏大, 平均年雷电日明显高于周围地区, 约偏高20~40d。西藏东南角雅鲁藏布江流域广大地区, 地势相对低而平坦, 平均年雷电日普遍偏低。

由此可见, 我国平均年雷电日有以下特点:

(1) 105°E以东地区的平均年雷电日随纬度减小而递增, 但长江以北地区这一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而长江以南地区这一变化趋势较为明显。

(2) 东南沿海地区的平均年雷电日的数值偏低于离海岸稍远地区, 而小岛屿的平均年雷电日的数值又偏低于同纬度沿海地区。此外江湖流域, 河谷平原和河谷盆地的平均年雷电日往往偏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3) 新疆、甘肃和内蒙的广大沙漠与戈壁滩地区以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 因气候干旱, 平均年雷电日较低, 一般不超过10d, 是我国年雷电日最低的地区。

(4) 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山岳地区, 平均年雷电日往往高于同纬度地区的数值。

2. 雷电日的时间变化特征。

(1) 春季平均季雷电日。第一区春季平均季暴日为2~6d, 平均季雷暴日随纬度的变化不显著;第二区平均雷电日随纬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第三区除新疆西北角之外的大部分地区的春节平均季雷暴日偏低, 一般小于2d;第四区的东部平均季雷电日较高, 大部分为10~12d。

(2) 夏季平均季雷电日。夏季平均季雷电日在第一区可达20~35d;平均季雷电日随纬度变化不大;第二区夏季平均季雷电日随纬度增加而明显减小, 第三区除新疆西北角之外的大部分地区的夏季平均季雷电日偏低, 一般小于或等于5d, 第四区的东部地区平均季雷电日较低, 大部分为20~50d, 中南地区平均季雷电日偏高, 一般超过50d。

(3) 秋季平均季雷电日。秋季第一区平均季雷电日可达3~7d, 平均季雷电日随纬度变化不显著。第二区平均季雷电日随纬度增加而明显减小, 长江两岸的平均季雷电日为3~5d左右, 两广地区为15~20d左右;第三区除新疆西北角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平均季雷电日偏低, 一般小于或等于2d, 第四区东部和中部地区平均季雷电日为10~20d。

(4) 冬季平均季雷电日。在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无季雷电活动, 只有第一区的东南角, 第二区的大部和第四区的东部地区有弱的雷暴活动, 平均季雷电日为0.1~3d。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各地区雷电活动的分布统计和分析,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它的活动和分布规律, 为各级部门了解和掌握雷电活动规律, 合理计划安排我们每年的工作和生活,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布状况 篇2

基于NDVI的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分布状况分析

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遥感影像NDVI指数的提取,对植被盖度多级灰度分剖,并通过野外的查证,对“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为以后“三江源区”的.草地分布状况以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 者:马世斌 李得林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刊 名:青海国土经略英文刊名:QINGHAI GUOTU JINGLUE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三江源” 遥感影像 NDVI指数

分布状况 篇3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分类号 S159

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成土母质、地形、人类活动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一、变化的时空连续体,并表现出高度的变异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在我国勃然兴起,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4]。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对于评价和有效利用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近年来,由于地统计学、GIS和GPS等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在土壤科学领域,并由此推进了我国对土壤养分空间特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6-8]。然而,三峡库区作为全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在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方面却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市忠县为例,应用地统计学并结合GIS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从而为三峡库区农业生产规划、养分的管理及合理施肥等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忠县地处重庆市中部,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面积2 187 km2,最高海拔1 680 m,最低117 m,典型的丘陵地貌,处于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年均温18.2℃,≥10℃年积温5 787℃,无霜期341 d,日照时数1 327.5 h,太阳总辐射能350.43 kj/cm2,年降雨量1 200 mm,相对湿度80%。

1.2 方法

本研究在忠县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1 980个,随机采样,同时利用GPS确定样点经纬度,由此得到忠县土壤样点分布图(图1)。

采样方法:在随机选取的样点附近采用“S”法均匀采取0~20 cm深的耕层土壤,每一个样点采集10个点,然后将其进行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留取1 kg作为样品。

样品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方法(ASI法)[9]分析土壤样品,分析土样的项目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OM)、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大量养分元素。

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数据统计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等的计算,数据分析利用ArcGIS采用地统计分析及kriging空间插值的方法进行半方差函数分析、函数模型拟合、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及土壤养分分级分布图的绘制[10]。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的基本统计值特征

首先用阈值识别法对所有1 980个土壤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再利用SPSS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1。

从变异系数看,磷的变异系数最高为89.54%,其次是钾和有机质,变异系数分别为60.02%和38.50%,而变异最小的均为N(34.32%),这说明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很大。但由于研究区0.1

2.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采用克里格(kring)空间插值法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采用ArcGIS10.1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来进行分析。首先要计算各土壤养分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并选择出最合适的半方差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并用交叉验证法来修正模型的参数,得到研究区各土壤养分的半方差分析结果(表2)。

结果表明,忠县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的空间变异性都存在半方差结构,但半方差结构参数表现不一,其变程范围在10 118.4~57 252.5 m。由于C0表示由实验误差等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从块金方差C0看,不同养分的差异较大,N的块金方差很小,接近于0,表明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小;而有机质、磷和钾则相对较大,表明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较大。半方差结构[C0/(C0+C)]比值表示养分的空间变异程度,从[C0/(C0+C)]比值看,N的比值为69.642%,在25%~75%,表明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有机质、磷和钾的比值分别为89.988%、89.101%和79.403%,均大于75%,表明具有很弱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主要来自随机因素[11]。就决定系数R2看,由于决定系数越大,模型的拟合性越好,本研究中氮的决定系数最大,其拟合性最好;而P的决定系数最小,拟合性最差。

2.3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根据表2所选择的半方差函数模型,采用克里格最优内插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1的地统计分析模块,绘制出土壤各养分含量的等值线图,然后与忠县的行政区划图相叠加,得到忠县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研究区范围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各不相同,然而部分区域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西部及北部部分区域较高,而中部及东南部含量较低。而土壤碱解氮则表现为,北部及东部部分区域的含量较高,西部及南部含量较低。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仅有西部及中部极少数区域含量较高,其分布特征总体上表现出比较高的均质性,这可能跟磷素在土壤中不太容易迁移有关。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分布格局相对比较复杂,与其他养分相比,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说明土壤中钾素比较容易受到一些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分布表现为中部地区含量较低,南部及北部含量较高,东部及西部含量较低。总体而言,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北部高,中部低的趋势,这可能跟研究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有关。

nlc202309011233

2.4 土壤养分含量评价

根据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定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表3),本研究还对忠县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其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水平大都处于4级以上,1级很少,5级最多,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很缺乏,仅南部极少数区域含量很丰富;研究区土壤碱解氮含量水平以4、5级为主,表明研究区土壤碱解氮含量非常缺乏,仅南部极少数区域为2级水平,含量丰富,没有含量很丰富的区域;研究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6级水平,表明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极低,非常缺乏;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3、4级水平,3级为主,表明总体上研究区速效钾含量中等,部分地区缺乏。

4 结语

研究区所有1 980个采样点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呈正态分布,但总体变异性较大,其变异系数为34.32%~89.54%,属中等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西部、北部部分区域较高,而中部、东南部含量较低的趋势,但其总体含量水平低,处于很缺乏状态。土壤碱解氮则呈现北部、东部部分区域的含量较高,西部、南部含量较低的趋势,其总体含量水平很低,处于非常缺乏状态。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出西部、中部极少数区域含量较高的趋势,在其总体分布特征总体上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均质性,但同样其总体含量水平低,处于非常缺乏状态。而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分布格局与其他土壤养分相比,相对比较复杂,总体表现出比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呈现出中部地区含量较低,南部、北部含量较高,东部、西部含量较低的趋势,总体含量中等,仍有相当部分区域处于缺乏状态。但就土壤养分整体而言,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北部高,中部低。因此,在该研究区进行农业生产时,应加大有机肥、氮肥、磷肥的施用,适当施用钾肥,以更好的使用和培肥土壤,指导农业生产,科学施肥。

参考文献

[1] 程先富,史学正,于东升,等. 江西省兴国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1):64-67.

[2] 王宏庭,金继运,王 斌,等.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49-354.

[3] 崔潇潇,高 原,吕贻忠. 北京市大兴区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J]. 农业工程学报,2010,9(26):327-333.

[4] 张 贞,高金权,陈 卫,等. 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分析[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2(18):134-139.

[5] 黄昌勇. 土壤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邹 焱,苏以荣,路 鹏,等. 洞庭湖区不同耕种方式下水稻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状况[J]. 土壤通报,2006,37(4): 671-674.

[7] 郭宗祥,左其东,李 梅,等. 江苏省太仓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的变化[J]. 土壤,2007,39(2):318-321.

[8] 王胜佳,陈 义,李实烨. 长期三熟制下谷物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性状的演化[J]. 土壤通报,2003,34(3):187-190.

[9] 加拿大磷钾研究所北京办事处.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10] Cambardella C A, Moorman T B, Novak J M. Field-scale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central low a soils J. Soil Sci. 1994, 58: 1 501-1 511.

[11] Alemi M H, Azari A B, Nielsen D R. Kriging and univariate modeling of a spatial correlated date[J]. Soil Technology, 1988, 1(2): 117-132.

分布状况 篇4

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1 指标选取

对一个地区来说,其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人力资本存量构成等方面。因此,从这4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在人力资本基础方面选取非农人口比重(%)、人均财政总支出(万元);人力资本投入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万元)、人均工资(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包括人均GDP(元)、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实际利用外资(美元)、高新技术企业单位数(个);在人力资本存量构成方面选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人/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人/万人)、医生人员数(人/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共15项指标。

1.2 数据来源

在数据的来源上,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可得性,本文主要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共选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14个地级市、自治州作为分析样本(不包含4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得出区域人力资本的主要指标数据。

2 分析方法与步骤

2.1 分析方法

首先,将新疆14个市地州经过正规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相应的检验,提取主成分,找到影响新疆人力资本分布的因素,运用因子计算各因子得分,得到新疆14个地州市的人力资本综合评价值;其次,对新疆14个地州市的人力资本综合评价值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探求新疆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状况。

2.2 分析步骤

2.2.1 因子分析

由于14个样本的各变量存在单位不一致的现象,因此,首先对原始数据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的方法为正规化法,将各指标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将其输入SPSS17.0软件。

(1)进行相关性检验。因子分析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的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变量,名为因子。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判断各个变量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是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变量间若存在较强的共线性,则我们可以利用因子分析做后续研究。检验结果如下:人均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21,实际利用外资额与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79、0.934,教育事业费支出与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908等。这说明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提取主成分。运用方差最大法提取主成分,提取特征值大于1。相应的计算结果见表1。共提取3个主成分,并且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1.5%,超过85%的水平,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代表新疆14个地州市的15个原始指标的变化,提取3个因子是可以接受且科学的。

(3)对3个公因子进行命名解释变量。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公因子上实际利用外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所占的载荷较大,可以命名为人力资本存量与对外开放因子;第二公因子在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的载荷较大,可以命名为经济规模因子;第三公因子在人均工资上载荷较大可以命名为人力资本产出因子(见表2)。

(4)确定权重、计算因子得分。第一公因子的权重为:W1=9.25/(9.25+3.45+1.019)=67.42%。同理,第二、三公因子的权重分别为25.15%、7.43%。综合评价值为:F=W1×Y1+W2×Y2+W3×Y3(Y1,Y2,Y3分别为各地区第一、二、三的主成分值)。新疆14个地州市的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值,如表3所示。

2.2.2 新疆人力资本状况的聚类分析

将上述新疆地州市的人力资本综合评价值输入SPSS17.0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法,在相似性测度上运用平方欧氏距离法,在求新类相似性上运用Ward法,聚类结果如表4所示。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为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新疆人力资本状况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新疆的人力资本状况可分为4个梯度区域:第一梯度区包括1个地区——乌鲁木齐市,说明这个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其他城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首府,集聚了较多的资源,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较多。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是遥遥领先,人力资本总体水平较高。第二梯度区包括1个地区,是克拉玛依市。结合状态表中的聚类过程,可以看出,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本水平比较高。一直以来,克拉玛依市作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石油能源基地,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人力资本的投入较高,大中型企业科技实力相对较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发展势头良好。第三梯度区有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乌昌一体化的受益者,吸引了企业投资,也增加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在实际利用外资的指标上,昌吉回族自治州仅次于乌鲁木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为其未来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带来了条件。第四梯度区包括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比较低,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很相似,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基础都相对薄弱。

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新疆各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实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区域人力资本基础、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和区域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北疆地区明显大于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从而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效益差异将继续拉大,富者愈强,寡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会更加凸显[3]。

根据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经济发达的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分别位于区域人力资本聚类中的第一梯度区和第二梯度区,从测算指标来看,其区域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落后地区中的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了这些地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减少,阻碍人力资本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对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和扶持,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挖掘其发展潜力,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

由于教育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南疆的大部分地区现有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较低,要快速改变现状,必须营造吸引人才的软硬环境,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构筑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为人才创造较好的环境,体现人才的价值,从而提高现有人力资本存量,努力促进新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树立新的投资理念,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人们积极地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必须让人们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不再把人们的教育、医疗保健、就业流动等费用看成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是看成可以增加预期收入的投资行为,一种经济行为[4]。这需要相关部门做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尤其是要让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居民明白个人的知识、智能、技能及健康在市场经济中对个人未来收入及发展的重要性,而知识、智能、技能及健康只有通过投资才能获得。各地政府要把人力资本投资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而应落在实处,形成人力资本高投入、高回报的社会环境,以带动全社会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热情。

4.2 探索适应各地区区情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

政府应该制定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人们到落后、偏远的地区去工作、创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影响着区域人力资本的效率发挥和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方向及频率。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南疆、东疆地区来说,政府和社会要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保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要改革政策、制度等软环境的影响,改善用人制度,避免人力资本的流失,同时要完善人力资本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于所有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都将会经历人力资本的流动与重新配置过程,新疆当前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初始时期,应在人才流动的机制与政策选择方面打破常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4.3 加大公共医疗服务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健康水平

区域人口的健康水平是人力资本存在的基础条件,因此各地区要加大公共医疗服务的投入。医疗保健投资的直接结果是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平均寿命;而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不仅可以提高生命的价值,使人们从较长的寿命中得到实质性的满足,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5]。健康项目不仅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而且能增加劳动者的数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南疆、东疆地区,要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差距,加大公共医疗服务投入,充分抓住国家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采取具体有效的保障措施,以此提高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缩减与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

4.4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缩减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

这里的教育投资指的是正规学校的教育投资,它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这是因为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道德乃至健康等,都与教育投资密切相关[6]。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的内容,教育与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而目前新疆各地州市的教育投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的北疆地区教育的投资水平远远高于南疆和东疆地区。这就造成了各地区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制约了落后地区熟练劳动力的培养。应该实施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投资战略[7]。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素质,职业培训更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各地政府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因此,要加大对南疆和东疆落后地区的初、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以提高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受教育的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职业教育培训,使职业教育培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政府的教育投资用在刀刃上,才能惠及绝大多数人,体现公平,同时又能从整体上迅速提高当地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加速经济发展。

4.5 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

新疆总体上经济不发达,同时发展也不平衡,各市地州之间经济差异大。相对而言,经济发达一些的地区,劳动力素质也高些,经济落后一些的地区则劳动力素质也相应低些。各市地州之间经济实力不一样,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等都不一样,为了适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的尽快形成,应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在劳动力素质很低,资金极短缺的地区,侧重做好人力资本投资的短期目标制定,如职业技术培训,这种投资耗资、耗时少,针对性强,见效快。对经济实力强一些的地区,则投入资金可多一些,可制定相对长一些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从新疆全区总体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医疗保健这一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以加速对区域人力资本增加、提高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0.

[2]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7.

[3]邓志强.湖南省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状况[J].西北人口,2009(3).

[4]石修俊.论云南人力资本投资[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0.

[5]邱风.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6]闫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

分布状况 篇5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长江下游南岸, 东经117°57′~118°30′, 北纬30°38′~31°10′。东西最大横距51.4 km, 南北最大纵距56.9 km。全县总面积1 263.7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0.905%, 合计12.64万hm2, 其中耕地3.40万hm2, 山场5.16万hm2 (石头山1.18万hm2, 宜林山3.98万hm2) , 水域0.93万hm2, 道路与庄园3.14万hm2。南陵县属北亚热带南缘湿润气候区, 受太平洋季风影响,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光热资源丰富, 无霜期较长。南陵县年平均气温15.8℃, 最热为7月, 平均气温28.5℃, 最冷为1月, 平均气温2.8℃, 无霜期236 d, 年降水量1 404.4 mm。

1.2 土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采用GPS定位技术, 按照“S”形路线, 在全县范围内每6.67 hm2取1个土样、采样深度为0~20 cm, 每个样品采集7~15个点, 每个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均匀一致, 每点取土0.5 kg, 各点土样充分混合, 并按照四分法保留至1.0kg, 共取样4 000个。用铅笔写好标签, 内外各1张, 注明采样地点、日期、深度、土壤类型、编号及采样人等。具体采样时间为2007年10—12月。同时做好采样地的田间记录, 包括采样地的地理特征、种植制度、灌溉方式和种植作物等。土壤样品中速效钾以中性1 moL/L NH4OAc溶液浸提, 火焰光度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陵县各乡镇土壤速效钾含量

对全县4 000个耕层土样的分析化验表明, 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8.7 mg/kg, 各乡镇土壤平均含量见表1。

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统计, 可以看出南陵县耕地土壤的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于Ⅳ、Ⅴ级内, 分别占总采样面积的51.95%和41.33%。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 mg/kg的采样面积占93.28% (表2) , 可见缺钾土壤面积很大。土壤缺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钾量大于自然方式归还于土壤的钾量;二是土壤母质、种植习惯、施肥习惯等导致土壤中的钾含量较低。

2.2 南陵县各乡镇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

对采样的8个镇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分析, 其分布特点为籍山镇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 为67.8 mg/kg, 烟墩镇最低, 为45.4 mg/kg。从大到小依次为:籍山>许镇>工山>家发>弋江>何湾>三里>烟墩。各镇中最低含量为7 mg/kg, 最高为330 mg/kg, 二者差异较大。由表1可以看出, 籍山、许镇、工山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含量相近, 而其他5个镇含量较低且含量相近。这可能与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施肥习惯和成土母质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南陵县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8.7 mg/kg, 土壤速效钾缺乏状况严重;速效钾含量低于100 mg/kg的面积占93.3%, 缺钾的土壤面积较大。土壤缺钾的原因包括:一是作物从土壤中移走的钾量大于自然方式归还于土壤的钾量;二是土壤母质、种植习惯、施肥习惯等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较低。各行政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有一定差异, 籍山镇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 为67.8 mg/kg, 烟墩镇最低, 为45.4 mg/kg, 许镇 (60.5 mg/kg) 、工山 (59.7 mg/kg) 、家发 (56.4 mg/kg) 、弋江 (56.3 mg/kg) 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含量相近, 而何湾、三里、烟墩速效钾含量较低且含量相近。这可能与土地利用方式、成土母质、种植和施肥习惯等有关。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南陵县耕作土壤普遍缺钾, 严重制约了农作物产量提高, 如何有效提高耕作土壤钾素含量, 是当前南陵县土壤肥料工作的重点。

针对南陵县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分布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可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采取补施钾肥、合理耕作等措施来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一是施用钾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在合理施用氮、磷肥的前提下, 增加化学钾肥的投入, 达到土壤养分平衡, 有利实现增产增收[7]。二是增施农家肥。农家肥主要包括人畜粪肥、饼肥、绿肥、泥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等[8,9]。其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价格低廉、施用后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且肥效长, 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促进微生物繁殖,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等的优点, 是农业生产的良好肥料来源。三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减少化肥用量, 降低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四是科学翻耕, 做到深浅结合。由于土壤连续浅耕或旋耕, 致使土壤耕作层变浅, 影响土壤中的缓效钾不能释放, 所以必须结合深耕晒垡, 改良土壤结构, 才能为土壤中缓效钾的释放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2~3年深翻1次。五是积极发展绿肥, 推广种植富钾绿肥。南陵县目前种植的绿肥主要是紫云英, 但种植面积偏少, 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应加强宣传, 加大紫云英种植推广力度, 扩大紫云英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李清泉.大田作物缺钾症诊断与土壤补钾增肥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5) :240.

[2]胡霭堂.植物营养学 (下册) [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68-85.

[3]慕成功.钾素营养与施肥技术[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1-73.

[4]谢建昌.土壤钾素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土壤学进展, 1981 (1) :1-16.

[5]金继运.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 1993, 30 (1) :94-101.

[6]陈新平.我国北方钾素资源的现状及其管理[J].化肥工业, 1997 (1) :8-10.

[7]金继运.北方土壤钾素和钾肥效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4:1-7.

[8]谢建昌, 周健民.我国土壤钾素研究和钾肥使用的进展[J].土壤, 1999 (5) :244-254.

分布状况 篇6

关键词:生长和发育,营养不良,肥胖症,超重,学生

天津市作为中国最早的3个直辖市之一,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且基础教育实力雄厚。同时天津又是北方经济中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利用2005年体质调研数据,探讨天津市汉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原始数据。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样,调查对象分为城男、城女、乡男、乡女4个组,6~22岁每1岁为1个年龄组。经体检和询问病史,剔除有重要脏器慢性疾病和残障患者,计有效样本9 648人。

1.2 方法

按国家体质调研组制订的检测细则专人专项测试[1],现场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使用《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2000年)》对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筛查[2]。根据对象相应身高的体重,将其区分为营养不良、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5个等级。考虑青少年不同阶段发育特点,按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及19~22岁分组,分别代表青春期前、青春早期、青春中期、青春后期及青年早期等5个发育阶段[3],就各对应年龄段进行营养状况构成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区、乡村男生营养状况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各发育阶段肥胖检出率都在23%以上,尤其是青春早期的肥胖检出率达到32.9%。乡村男生各发育阶段肥胖检出率都高于9%。5个阶段中,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乡村男生,说明城市男生肥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乡村男生的肥胖问题也不能忽视。

城、乡男生之间营养不良检出率虽然有差异,但是差距都小于2个百分点。5个阶段中,城市、乡村男生青春期前营养不良检出率都是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检出率逐渐增高。说明在青春期前父母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营养均衡搭配。各阶段中城市男生身高标准体重正常检出率均未超过35.4%,在青春中期正常检出率下降为21.2%,一直到青年早期才升至35.1%。乡村男生在这3个阶段正常检出率逐年下降幅度也达到14%。乡村男生的检出率重心分布在正常和较低体重这2个区域内,尤其是青春中期较低体重检出率高达57.6%。说明乡村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2.2 城市与乡村女生营养状况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段的逐渐增长,在 5个阶段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女生的正常体重检出率都在逐渐升高,在青年早期已经达到了46.8%。在各阶段中,城市女生有4个发育阶段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乡村,在青年早期也只是低于乡村0.7个百分点;但是肥胖检出率在各阶段始终高于乡村。

乡村女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分布状况当中,较低体重和正常检出率相对集中,相比城市女生而言略显合理。其中正常体重检出率在5个时期逐渐上升,说明乡村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肥胖检出率在青春期前和青春后期仍然达到了10.3%和11.8%,肥胖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时期应该加强对女生的营养监控。

注:*P<0.05,**P<0.01。

注:*P<0.05,**P<0.01。

2.3 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在青春期前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男生的2倍左右,说明应该重视女生的早期营养均衡问题;男生的肥胖检出率始终徘徊在20%左右,而同期女生的检出率则在1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在青年早期下降到6%。男生正常体重检出率在青春期前与女生差距不大,但随年龄的增长,差距逐渐加大,在青春中期女生是男生的2倍,说明男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出现了营养状况两极分化的倾向。

注:*P<0.05,**P<0.01。

3 讨论

天津市城、乡、男、女学生在各个年龄段均出现肥胖和超重的现象,城市学生的肥胖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城市男生在青春早期的检出率竟高达32.9%,应该增加对天津市男生的营养监控,要求其平衡膳食,加强身体锻炼。小学生和初中生是肥胖和超重的高发人群,也是重点预防的对象。乡村学生的肥胖检出率虽然远低于城市,但是对这部分同学的肥胖预防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各个年龄段均出现营养不良,且营养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提示天津市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跟不上旺盛生长需要;另一方面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原因之一。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摄入相对不能满足迅猛的生长发育需要,应对这些学生和家长提供营养教育,安排科学膳食制度,指导营养素平衡摄入。青春中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男生正常体重检出率却仅为20%左右,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男、女生均出现了肥胖和营养不良并存现象,而且男生的肥胖检出率在各阶段没有变化,男、女生均出现“双峰现象”[3,4,5],其中男生更为明显。应该加强对男生的营养监控和指导。

天津市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建议相关部门应重视青年早期的营养监控和运动处方的制定。由于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间存在密切关系,而肥胖的治疗比营养不良更困难,所以,今后在天津市无论城乡都有必要将学生营养性疾病的防治重点转移到肥胖防治上来,同时注意对学生营养不良的监控,做到以学校为中心,推行全民营养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27.

[2]季成叶.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学校卫生人员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414-433.

[3]胡佩瑾,季成叶.江西与上海学生身高表准体重分布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07-608.

[4]叶广俊,季成叶.中国内地青少年健康概况.(香港)青春研究学报,2001,4(1):61.

分布状况 篇7

1 450斜裂缝

分布状况:

450斜裂缝绝大部份分布于框架柱之间的轻质填充墙中部。从平面图来看其裂缝走向为从左上到右下或从右上到左下。通过剥开外抹灰观察, 发现其内部墙体已经开裂, 即加气砼填充墙被拉裂。

裂缝原因分析:

1.1 结构的不完善性所引起

建筑结构体系大多为框架结构。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中是将非承重填充墙、内隔断、玻璃幕墙视为与结构主体存在充分的间隙或是柔性支承。也就是说在进行结构抗水平荷载计算中, 认为水平力全部由框架承担。非承重填充墙、内隔断、玻璃幕墙等不参与结构主体进行抗水平力, 其实质是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水平侧移时, 框架与内部填充墙有充分的间隙不与内部填充墙相接触。这样的假定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施工时考虑到墙体稳定性和房屋的使用功能, 不可能使内部墙体与框架主体之间有充分的间隙。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框架主体与内部填充墙之间的接触也不可能为柔性支承。因此当结构在地震荷载或风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时, 框架主体的水平荷载将有一部分再分配到内部填充墙内。实际上砌体墙在平面内刚度很大, 与同条件下没有砌体墙的柔性框架相比, 框架填充墙中, 墙体对框架刚度能够起到相当大的增强作用, 而且支撑也很坚韧, 正是在这种内填充墙对框架整体刚度墙的有利作用下, 导致内填充墙体将承受很大一部份的水平力。

砌体墙一方面, 通过其平面内的抗剪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其受力性能类似于框架中的斜压杆, 所以能够对框架起到支撑作用。

从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不难看出, 由于梁和柱产生双曲率弯曲, 各层柱的上部水平位移以及框架主对角支撑的缩短使柱与墙贴紧, 而使墙在对角方向受压。从受力的方式来看框架填充的墙体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不同的破坏形态 (1) 剪切破坏; (2) 斜拉破坏; (3) 局部承压破坏。

(1) 剪切破坏;由于砌体墙缝中的水平剪应力作用, 裂缝沿水平缝产生并突然向下逐层延伸, 形成阶梯形裂缝。也可能沿水平缝产生水平裂缝。

(2) 斜拉坡坏:在垂直于墙体主对角线的拉应力作用下, 墙体斜裂缝沿着与主对角线平行的一条或多条线发展并贯穿墙体, 此垂直拉应力与主压应力轨迹线相垂直, 在墙中间区域附近扩撒, 并向外发展, 因为中间的拉力最大。

(3) 局部承压破坏:由于斜压墙体在端角与主体接触较小, 导致局部压应力过大, 而使墙体在墙角处被框架主体压碎。

当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产生水平侧移导致水平力再分配到内填充墙时, 如果墙所承担的水平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墙体将会在三种坡坏形态的最薄弱部位被破坏引起墙体开裂, 从现场实际情况来看, 墙体的开裂一般都是45斜裂缝。并有少量的纵向阶梯性

水平缝, 这就说明墙体中部的抗拉能力最差, 为最薄弱部位。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两部份组成;总体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 总体剪切变形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导致的框架变形。由于层间剪力一般越靠下层越大, 所以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导致的框架层间侧移具有越靠下层越大的特点。因H/B<4, 故总体弯曲变形的影响相对于总体剪切变形很小, 可不考虑, 由总体剪切变形的影响所决定的层间位移, 必然是越靠下层越大, 并且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导致的, 故梁柱的弯曲变形有越靠下层越大的特点。从我们前面的分析来看, 墙体的开裂是由于结构主体与墙体内接触紧密和层间位移, 使得水平力再分配到墙体上, 从而引起墙体开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的受力将会是越靠下层越大的特点, 当然也可能会由于施工质量的不均衡性和其它多种因素作用下, 会存在上部某一层或多层的墙体内力大于下部墙体的内力, 但从总的分布规律来看是越靠下层越大的特性。因此框架填充墙的开裂将会是越靠下层, 开裂的可能性会越大。这正好与实际统计的裂缝分布状况相吻合。

在进行框架结构层间水平位移计算时, 认为梁板的刚度为无限大。各柱在水平力作用下, 同层柱的水平位移相等。从此理论出发和前面的填充墙受力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在一榀框架的同层各跨间内填充墙发生开裂概率应是相同的。但从裂缝分布规律来看, 墙体450斜裂缝主要分布于框架的边跨内, 而中跨内几乎没有内墙开裂, 且框架左边跨内的斜裂缝走向为从左上到右下, 框架右边边跨内的450斜裂缝走向全为从右上到左下,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由于实际参与工作的框架的受力变形远比理想的框架受力变形复杂得多。其中最主要困素可能有以下三点 (1) 柱端转角不相等; (2) 温度效应; (3) 梁板并非无限刚性;

(1) 柱端转角不相等:柱端的转角是由梁板的刚性所决定的, 梁板刚度越大, 柱端转角就越小, 相反梁板刚度越小, 则柱端转角越大。从结构上看, 很明显梁板对边柱的约束作用要比梁板对中柱的约束作用小得多。因为边柱只在一边有梁板, 而中柱却两边都有梁板对它进行约束, 而梁板尺寸却大约相同, 故梁板对边柱的约束作用小于梁板对中柱的约束作用。因此, 边柱的柱端转角就肯定大于中柱的柱端转角。从我们前面的分析来看, 转角越大, 结构主体与内填充墙的接触越紧密, 其墙体所承担的水平荷载就越大, 就越易开裂。

(2) 温度效应;当框架与墙体在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下, 将吸收很大一部份辐射能, 温度的升高量很大, 由于温度的升高从而导致框架薄壁柱和内部填充墙的膨胀变形。其中墙体的温度应变很大。这样就使得结构主体与内部墙体, 可能在没有受到水平荷载时便接触充分, 还有可能产生很大温度内应力。当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 此时只要框架一旦产生侧移, 则水平力便有一部份再分配到填充墙上, 此时墙体很易受力开裂。从本工程结构位置上来看, 开裂部位是在框架边跨内, 此边跨正好在梯井边。框架朝向也正好东西向, 此处最容易受到太阳的直接辐射, 其温度的升高量将远大于框架中跨温度的升高量, 其应变量也将大于中跨的应变, 因此在此边跨的墙体与结构主体接触的紧密度将大于中跨墙体与结构主体接触的紧密度。从此意义上, 我们可以看出结构的东西向框架, 其边跨内墙开裂的概率将大于其中部填充墙体的开裂。

(3) 梁、板并非是无限刚性;当框架在受到水平荷载时, 梁将受到轴向压力并传递柱与柱之间的水平力, 以使各柱共同受力工作。梁板在轴间压力作用下必然会产生轴向变形, 在梁板轴向变形的影响下, 柱的水平位移将产生差异。远离水平荷载的柱位移量小, 受水平力作用的柱位移量最大。

因此框架内填充墙的开裂, 在偏水平力方向的边框中产生的可能性最大。这正好与实际的开裂方式, 开裂走向部位和开裂部位相同。

1.2 框架自身受力不均匀导致变形或主框架部分不均匀沉降,

对墙体产生剪切或弯矩作用, 且主框架内填充隔墙整体刚度差, 对剪切或弯矩抵抗力较差, 从而无法有效抵抗不均匀沉降或框架受力不均造成的变形, 进而出现裂缝。

1.3 施工中框架结构由于荷载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变形未充分考

虑, 尤其是施工中, 填充墙施工前、施工后, 框架结构荷载变动大, 会出现某种程度应力集中, 且若填充墙未充分收缩, 框架变形未稳定, 就开始粉刷, 势必会造成裂缝。

1.4 施工质量未控制好, 使填充墙砌筑强度低, 使其无法抵抗框架变形, 进而产生内部拉应力, 出现裂缝。

1.5 框架内隔墙的宽厚比一般过大, 整体抗剪、抗弯能力差, 容易产生破坏。

2 窗台八字形裂纹

分布状况:窗台八字裂的分布比较散乱。

裂缝原因分析:

2.1 结构设计不完全的因素:

通过剥开外已开裂的窗台八子裂抹灰层观察, 轻质隔墙内部已经开裂, 这说明窗台八字裂的导致因素很可能是由于结构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窗洞口的砌体墙受力与前面分析的填充墙的受力形式基本相同。但由于有窗洞存在, 使墙体在洞处的截面产生突变, 在这种截面突变的影响下, 将会在窗口的四个角产生相当大的应力集中。因此有窗洞的填充墙, 在水平荷载用下其薄弱的部位就很可能在窗台的角部, 故在此处很容易受拉产生450斜裂缝, 也就是窗台八字裂。窗台上所加钢筋只起一个抗震的作用其目的是防止窗台墙体在地震作用下被抛出, 对防止洞口的开裂无多大作用。

2.2 窗台下斜裂缝主要出现的底层, 其形成重要原因是也有可能是地基不均匀沉降。

2.3 有些窗台下斜裂缝是由于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墙体连接处,

因温度升高引起楼面伸长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 且框架自身变形, 使填充墙产生内应力, 进而在门窗洞口处, 平面转折处等出现应力集中, 从而出现裂缝。

3 界面裂纹

分布状况:界面裂在楼层上呈散乱而无规律分布

有界面裂的部位其裂缝为上下贯通, 从剥开外抹灰观察情况来看, 发现界面处的填充墙与结构主体的界面上并未开裂。开裂只是表面抹灰开裂, 表面抹灰开裂又很特别, 其裂缝只伸入到钢丝网表面, 而钢丝网内表面抹灰却没有开裂。

裂缝原因分析:

在界面处的裂缝, 其内部填充墙与结构主体的界面上并未开裂, 这说明界面裂与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大, 施工因素的可能性较大, 不难想象, 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侧移时, 其结构主体在界面上对墙体施加的力为压应力。

从现场统计的裂缝形式上看, 裂缝是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的, 因此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反而会对界面开裂起到阻止作用。从我们打开现有的界面来看, 发生界面裂的部位要么没有钢丝网, 要么就是钢丝距内表面过近。经打开无界裂的部位观察, 其钢丝网距离表面一般都为抹灰总厚的1/3~1/2。为什么钢丝网贴在此处界面就不会开裂, 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下受力分析就很明显了。

一方面在界面处, 由于两种材料的吸水性不同, 使得抹灰在两种不同界质表面产生不同的收缩;另一方面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产生两种不同的温度收缩。这都会引起抹灰层在界面处产生拉应力。由于材料吸水性不同, 使抹灰层在界面处产生的拉应力均匀分布, 由于墙体与砼产生收缩所引起的拉应力是通过抹灰层内表面与内部墙体的粘结剪应力所传递的。

因此两力的合力作用点就肯定是在的抹灰层的中部偏内表面。此时界面处的抹灰层在拉应力作用下一旦开裂, 则此拉应力将全部由钢丝网所承担。如将钢丝网贴得过于偏内表面, 由于拉应力的合力作用点在中部内表面。此时在断面处将生产一个负加弯矩, 在负加弯矩作用下, 其截面将产生变形, 其外表面的开裂, 将明显大于内表面的开裂。此时内表面的开裂将很微弱, 肉眼很难发现。

如果我们排除由于墙体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此时由于墙体与抹灰层的粘结, 其内表面将产生一粘结剪应力, 以阻止内表面的开裂, 在此种情况下, 界面处的开裂将由外表面发生。并迅速向内发展, 当发展到钢丝网时, 钢丝网将产生一个突变应力增量以承受钢丝网外表面抹灰层的拉应力, 此时钢丝网足以承担此拉应力, 它一般都不会达到屈服, 此时钢丝网内表面抹灰则不会开裂。其实际观察情况也是如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钢丝网应贴在合力作用线上;此时即使界面开裂, 其裂缝也很微弱, 用肉眼一般难以发现。从剥开无裂缝界面观察的情况来看, 其钢丝网一般都距内表面为抹灰总厚的1/3~1/2。因此, 钢丝网应贴在距内表面为抹为总厚的1/3~1/2处才能减少界面裂的产生。

4 窗台收缩裂

分布状况:窗台收缩裂的分布很散乱。

产生原因分析:主要为温度变化引起收缩裂纹。

分布状况 篇8

岭西林场位于双鸭山市西部郊区, 场部距双鸭山市区5千米。本场经营范围在东经130°57′08″-131°11′56″, 北纬46°34′18″-46°40′53″之间。经营总面积7302.82公顷。地处完达山脉北麓, 属低山丘陵地带, 境内多丘陵漫岗, 地势起伏较大, 西高东低。最高海拔719.5米, 最低海拔128米, 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山地坡度16°, 最大坡度45°。

森林植被属于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地带性森林植被是温带针阔混交林, 顶极森林群落是红松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

2 毛赤杨分布状况

2.1 立地分布

毛赤杨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 喜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毛赤杨常常生长在河谷、沼泽及河流沿岸, 多为丛生状, 团状分布, 少散生分布。在岭西林场, 凡是未经开垦的谷地, 都有毛赤杨分布, 且多数占优势。分布区呈凹型带状分布, 坡度均在5度以下, 土壤为草甸沼泽土或草甸暗棕壤, 相对应的立地类型为谷地草甸沼泽土型或阴 (阳) 缓坡中层草甸土型。 (在大于5度的坡地上, 鲜有毛赤杨分布, 仅在林场西南部阴坡山地上发现几株, 不包括在以下的统计中。)

2.2 群落分布

毛赤杨 (Alnus sibirica) 属桦木科, 别名辽东桤木, 又称水冬瓜。落叶乔木, 高可达12米。岭西林场毛赤杨群落类型可划分为三种:毛赤杨纯林;毛赤杨、白桦混交林;毛赤杨、胡桃楸、水曲柳、白桦、榆树、柳树混交林。三种群落类型的伴生灌木和草本基本一致, 灌木有柳叶绣线菊 (Spiraea salicifolia) 、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灌柳 (Sal-ix rehderiana var. dolia) 等, 草本植物有大叶章 (Dayeuxia langsdorffi-i) 、小叶章 (Dayeuxia angustifolia) 、地榆 (Sanguisorbaofficinalis) 、红花鹿蹄草 (Pyrola incarnate) 等。

2.3 面积分布

依据2010年spot-5卫星2.5米分辨率和2009年Alos卫星2.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制作1∶2.5万遥感图像。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软件, 根据不同的影像勾绘毛赤杨群落轮廓, 并参照原有资料确定毛赤杨群落界线;然后通过“星瑞源资源调查系统接口程序3.0.exe”对调查单位的影像进行裁切, 生成可在PDA中加载的相关影像文件。再将勾绘的毛赤杨群落数据也通过“星瑞源资源调查系统接口程序3.0.exe”转换成PDA格式的相关文件, 最后将影像及相关数据都加载到PDA中, 在外业调查时根据现地情况在PDA上对毛赤杨群落界线进行修正, 最终确定其界线, 面积在PDA中自动求算。经统计, 岭西林场毛赤杨群落面积160.2公顷, 其中毛赤杨纯林21.4公顷;毛赤杨、白桦混交林53.5公顷;毛赤杨、胡桃楸、水曲柳、白桦、榆树、柳树混交林85.3公顷。

2.4 蓄积分布

采用角规测树的方法进行毛赤杨蓄积量调查。即在毛赤杨群落内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 用角规测取毛赤杨的每公顷断面积, 用测高仪测得平均高, 查相应的标准表, 求出疏密度及每公顷蓄积。经统计, 岭西林场毛赤杨蓄积6728立方米。

2.5 龄组分布

毛赤杨林10年为一个龄级, 可划分5个龄组, 1-10年为幼龄林、11-20年为中龄林、21-30年为近熟林、31-40年为成熟林、41年以上为过熟林。经调查, 岭西林场毛赤杨面积按龄组分布:幼龄林面积28.3公顷、中龄林33.6公顷、近熟林40.5公顷、成熟林35.3公顷、过熟林22.5公顷, 各占该场毛赤杨林面积的17.67%、20.97%、25.28%、22.03%、14.04%。蓄积按龄组分布:幼龄林蓄积555立方米、中龄林1488立方米、近熟林1981立方米、成熟林1773立方米、过熟林931立方米, 分别占该场毛赤杨林蓄积的8.25%、22.12%、29.45%、26.35%、13.83%。

2.6 株树分布

通过在不同的毛赤杨群落中分别设置5个10×20米的样带, 推算出岭西林场毛赤杨的总株树和各径级组株树。岭西林场共有毛赤杨297972株, 其中小径级组 (胸径6-12厘米) 59594株、中径级组 (胸径12-24厘米) 41716株、大径级组 (胸径26-36厘米) 35757株、特大径级组 (胸径38厘米以上) 14899株、幼树 (树高1米以上, 且胸径小于5.0厘米) 146006株。

2.7 天然更新等级分布

在上述设置的样带中, 同时调查了毛赤杨的天然更新状况。对一个靠自然生长, 少人为干预的树种来说, 毛赤杨的天然更新状况, 实质上是其群落动态演替的核心, 它决定着毛赤杨发展的方向。调查中发现, 毛赤杨的自然更新方式主要是靠种子萌发形成新林, 即所谓的实生林, 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落果期, 落果数量占果实总数的45%左右。另一种更新方式是在伐根或老树根部萌发新的枝条, 即所谓的萌生林。调查结果显示, 岭西林场97%的毛赤杨是靠种子更新形成的, 3%的毛赤杨是靠根部萌发更新形成的。在毛赤杨纯林中, 每公顷毛赤杨幼苗均在5000株以上, 更新评价均为良好等级;在毛赤杨与其它树种混交群落中, 每公顷毛赤杨幼苗在3000株左右, 更新评价为中等等级。

2.8 枯立 (倒) 木分布

在上述设置的样带中, 还调查了毛赤杨的枯立 (倒) 木。由于毛赤杨寿命较短, 且处在近自然经营状态, 所以枯立 (倒) 木数量较大, 基本上是每18株就有1株枯立 (倒) 木。据调查, 岭西林场共有毛赤杨枯立 (倒) 木16554株, 枯立 (倒) 木蓄积312立方米。

2.9 自然度分布

由于毛赤杨的材质较差, 而且生长环境不利于经营, 所以几乎没有针对毛赤杨林进行采伐和抚育经营的, 只在采矿、修路、建水库、放牧等活动中, 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干扰, 这也使毛赤杨资源得以保留其自然状态。岭西林场80%的毛赤杨林自然度都处在Ⅰ级状态, 15%的毛赤杨林自然度处在Ⅱ级状态, 5%的毛赤杨林自然度处在Ⅲ级状态。

3 毛赤杨群落的经营措施

3.1毛赤杨的历史经营状况

毛赤杨是包括岭西林场在内的广布于东北林区的乔木, 由于其材质较差, 所以在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年代, 人们在经营活动中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它的作用只是被当作烧柴。在2010年以前的森林资源调查中, 毛赤杨都是被当作下木对待, 森林资源统计完全把它排除在外。时至今日, 毛赤杨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数表, 只能借用其它树种的数表进行统计。

3.2 毛赤杨的经营价值

3.2.1 毛赤杨的重要生态作用

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认识程度的提高, 毛赤杨群落的生态作用得以彰显。毛赤杨能够在沟谷低湿地段成活, 且生长良好, 无论是水源涵养功能, 还是水土保持功能, 或是碳汇功能, 都是其它树种或群落无法替代的。此外, 由于毛赤杨群落内水源充足, 且林密草深, 所以成为了包括熊、野猪、鹿、狍等野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地。

3.2.2 毛赤杨的经济价值

科技的发展, 木材的短缺, 使毛赤杨的价值逐渐被发掘, 并逐渐被开发利用。人们把过去只能作烧柴用的毛赤杨, 如今发展为多种用途。木材可用于制造乐器、家具、文具、农具;果实和树皮可作染料;树皮富含单宁, 用于制药。

3.2.3 毛赤杨的经营措施

岭西林场的毛赤杨群落均分布在防护林林种区中, 所以其总的经营措施要以封山育林为主, 禁止一切商业性质的采伐。对于郁闭度大于0.7的幼龄林和中龄林, 要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对于病腐木和枯立 (倒) 木要及时伐除、清理。毛赤杨群落草本茂密, 一旦发生火灾将使林木全部烧死, 所以秋冬季烧防火线时, 要严防明火进入毛赤杨林内。

摘要:毛赤杨群落分布在谷地低湿地段, 具有显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分布状况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 样本来源于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十所普通高校的在校男、女学生。采用分层抽样 (年级) 与随机抽样 (不同年龄群体) 相结合方法抽取年龄在19~22岁的学生作为测试和评价对象, 抽取样本量共2000人, 男生1 0 2 1人, 女生9 7 9人。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阅互联网上有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统计数据及《标准》各等级设计比例, 为后续分析讨论提供支持, 具体研究数据见表1~5。

表1显示,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总体等级评价, 不及格率、及格率明显高于标准设计比例, 优秀率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设计比例。通过对各项目等级情况进行考查, 肺活量、立定跳远、台阶试验三个项目的优秀率明显低于标准设计比例, 是造成学生优秀率较低的根本原因。肺活量、握力两个项目的及格率较为集中, 抵消了其他项目在这一评价等级上的优势。学生立定跳远不及格率较高, 需对这一项目进行针对性练习。

表2显示,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男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营养不良率高于标准设计比例;较轻体重率高于标准设计比例;正常体重率则低于标准设计比例;超重率基本符合标准设计比例要求;超重率则超出标准设计比例要求。就各项指标各年龄段分布而言, 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标准体重逐年呈上升趋势。

表3显示, 与设计比例相比,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女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较轻体重率高于标准设计比例;正常体重率低于标准设计比例;就各项指标各年龄段分布而言, 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标准体重逐年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女生受以瘦为美的审美观点的驱动, 采取了诸如锻炼、节食等方法来减轻体重。

表4显示,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男学生总体等级评价不及格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全国同年龄段学生总体水平及标准设计比例, 良好率及优秀率则低于全国同年龄段学生总体水平及标准设计比例。就各项指标各年龄段分布而言, 明显可以看出男学生总体等级评价中, 不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随测试样本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及格率则呈上升趋势。这就表明, 黑龙江省高校男学生体质健康逐年向及格等级聚集, 意味着不及格群体通过锻炼或重视体质健康评价来提高自身评价等级, 良好及优秀群体则缺乏相应动力, 故而评价等级下降。

表5显示,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女学生总体等级评价良好率明显高于全国同年龄段学生总体水平及标准设计比例, 优秀率则远远低于全国同年龄段学生总体水平及标准设计比例。就各项指标各年龄段分布而言, 明显可以看出女学生总体等级评价中, 良好率随测试样本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及秀格率率则呈上升趋势, 总体表现为及格率与良好率间的交互转换, 意味着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

3 结论

(1) 总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总4.47体等级评价并不理想。肺活量、立定跳远、台阶试验三个项.24目的优秀率明显低于标准设计比例;肺活量、握力两个项目的.47及格率较为集中, 抵消了其他项目在这一评价等级上的优势;.15立定跳远不及格率较高。

(2)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男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表明学生的标准体重逐年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女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显示学生的标准体重逐年呈下降趋势。

(3) 黑龙江省高校19~22岁各年龄段男学生总体等级评价不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随测试样本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及格率则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女学生总体等级评价中, 表现为及格率与良好率间的交互转换, 意味着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贾志勇.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G/OL].http://kid.baby.sina.com.cn/2006-08-23/174915168.html.

[4]张勇, 王丽.对全国青少年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5) :24~26.

【分布状况】推荐阅读:

真菌分布07-17

污染分布10-14

强度分布10-20

病因分布01-16

基地分布01-17

分布不均01-19

菌种分布01-21

分布设计05-09

文献分布05-20

组分分布05-21

上一篇:学龄儿童下一篇:装配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