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

2024-07-29

学龄儿童(精选12篇)

学龄儿童 篇1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在2007年版本的基础上,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上百名营养学家,按照规范程序,经过问题分析,认真询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共有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对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询证,起草形成,又经过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成稿。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年人。充足的营养是学龄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保障,因此,更需要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学龄期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开展饮食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

1 膳食指南制定的背景

1.1 我国学龄儿童营养面临双重挑战

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面临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营养不良依然存在,2010年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儿童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7.3%,25.9%,20.0%,27.1%,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不足或缺乏普遍存在[1]。另一方面,城市学龄儿童中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985年大城市7~22岁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仅为1%;而2010年,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23.2%,13.8%,12.7%,8.6%[2]。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正悄然威胁学龄儿童的健康。

1.2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普遍

2012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仅9.4%具备健康素养,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为20.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2.0%。我国42.3%的儿童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对广州1 539对儿童和家长的调查发现,进餐时父母“经常”或“有时”批评教育学龄孩子的比例分别为14.8%或27.5%,5.9%或19.3%的儿童因被批评而“吃不下饭”或“勉强吃一点”。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2010—2012年)监测结果显示,6.5%的6~11岁学龄儿童不是一日三餐,12~17岁学龄儿童此比例为14.2%,其中以不吃早餐为主,即使吃早餐,早餐营养质量也较差。一项在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等4个城市开展的调查发现,从1998年至2008年,早餐营养质量评价“较充足”的比例由51.2%下降到22.0%,早餐中食用肉蛋类的比例由60.4%下降到31.6%。我国学龄儿童快餐食用率较高,尤其是西式快餐。2009年一项在7城市开展的调查显示,65.0%的小学生、58.5%的初中生和53.6%的高中生每月消费至少1次西式快餐,而每月消费大于5次的比例分别为13.0%,11.8%和9.6%。

城市学龄儿童吃零食、喝饮料也比较普遍,还存在饮酒的现象。城市儿童零食消费行为10年变化的分析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儿童的零食消费比例一直在98%以上[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2010—2012年)监测结果显示,6~11岁、12~17岁人群每周至少喝1次饮料的比例分别为32.9%和42.3%,而且城乡差别不大,每周至少喝1次碳酸饮料的比例分别为32.9%和42.3%,均比2002年明显增加。2014年6个城市中学生饮酒状况调查显示,12岁以上中学生曾饮酒率高达51%,其中28%在10岁以前就尝试过饮酒。

我国学龄儿童也存在偏食、节食、暴饮暴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2009年在我国5个城市7 255名9~15岁儿童中的调查发现,56.8%的儿童有偏食行为。一项在我国10个城市2 103名12~22岁学生中的调查显示,6.5%的女生和2.3%的男生存在暴饮暴食。

1.3 身体活动不足

我国学龄儿童存在身体活动不足、静坐及视屏时间长、睡眠不足的现象。2014年对我国10 909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在过去3个月中每周平均有4.0 d、每天44.9 min参加中等强度身体活动[4]。2011年对我国14 400名中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分别有15.1%和58.5%在学习日和周末视屏时间超过每天2 h[5]。我国是近视眼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7,8],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7~12岁儿童视力不良率为40.9%,13~15岁达到67.3%[1]。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2010—2012年)监测显示,有77.6%的13~17岁学龄儿童睡眠时间不足[1]。

2 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相关证据

2.1 营养素养与健康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学龄儿童的营养素质越高,饮食行为越健康。一项涵盖1993—2013年10年间开展的13项研究(美国6个,欧洲4个,澳洲、中东、南非各1个;10个横断面研究、2个干预研究和1个队列研究;总人数17 233名)的系统综述表明,营养素养在学龄儿童的食物摄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餐环境和情绪影响学龄儿童的食物摄入与健康。多项研究显示,负性情绪如无聊、压抑和疲劳可导致过多的食物摄入。2007年Konttinen在6 258名芬兰人中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负性情绪会引起调查对象蔬菜水果摄入的减少,含糖食物摄入的增加,还与调查对象BMI过高有关联。进餐不专注可导致食物摄入过多或进食不健康食物,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2013年Robinson等对1995年到2012年发表的19篇文献(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的23208名调查对象,其中9 129名为儿童)进行系统综述显示,在进餐过程中受到看电视、听收音机或看书等因素的干扰,用餐时以及餐后2 h的食物摄入量均增加,并且餐后的增加比用餐时更为明显。

2.2 三餐与健康

研究证实,三餐合理、吃好早餐有助于学龄儿童健康;相反,三餐进食速度过快、不吃早餐或常吃快餐,会影响认知能力,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不仅影响学龄儿童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还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2013年Hunty等在33 205名1~18岁研究对象中进行的系统综述观察到,有规律的进食可以降低儿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进食速度过快,会增加发生肥胖的风险。2014年一项在14 820名0~14岁的中国儿童中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到,进食速度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不规律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会影响学龄儿童的认知能力,增加患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一项在我国9 356名4~16岁的儿童中开展的早餐与肥胖关系的分析及2篇系统综述都显示,进食早餐有助于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9,10]。2009年Hoyland等在对儿童进食早餐与认知能力的系统综述中指出,进食早餐有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特别是对在校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

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2011年Fraser等在3 620名10~19岁超重肥胖的英国儿童中进行的队列研究显示,西式快餐摄入频次与BMI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马冠生等在我国4城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的研究表明,每月食用西式快餐的次数越多,肥胖的发生率也越高[11]。2009年美国Currie等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与快餐营业网点间的距离每减少0.1英里,该校学生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增加5.2%。

2.3 饮食行为与健康

系统综述、荟萃分析、队列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学龄儿童肥胖的危险,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将降低肥胖的危险。2004年英国一项对1 149名12岁儿童随访2年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碳酸饮料会增加2年后龋齿发生的风险(OR=1.46)。2013年对15个队列研究(25 745名儿童)进行的荟萃分析提示,每天增加1份(330~350 m L)含糖饮料的摄入,持续1年可使儿童BMI增加0.06 kg/m2;对5个随机对照研究(2 772名儿童)的荟萃分析显示,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可使儿童BMI降低0.17 kg/m2。

由于儿童的发育尚未完全,对酒精的耐受力低,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及脏器功能损害。儿童大脑结构和功能仍处于发育阶段,酒精摄入可导致神经发育受阻,波及认知和行为,导致学习能力下降。饮酒还会导致学龄儿童产生暴力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指出,在全球15~29岁人群中,每年有32万人的死亡和酒精有关,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9%。挑食偏食对生长发育不利,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的缺乏,也容易伴随其他行为问题。2015年一项对我国9个地区814名7~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偏食行为与儿童身高和BMI均呈负相关。过度节食容易导致贫血、神经性厌食症,继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2012年以色列一项在211名2~10岁患有神经厌食症女孩中的研究显示,她们的身高显著低于同龄儿童的期望身高。

2.4 儿童超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超重肥胖的学龄儿童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儿童。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男、女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为正常体重儿童的4.1和4.0倍。学龄儿童期超重肥胖更易延续至成年期,增加成年期慢性病的风险。2009—2015年加拿大、芬兰、立陶宛、中国、印度的5篇随访时间长达22~35年的队列研究显示,约83%的学龄儿童期超重者持续至成年期;学龄儿童高BMI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正相关,并增加成年期内因性死亡风险。

2.5 多样化的身体活动与健康

增加身体活动对提高学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Morgan等[12]在2013年对44篇文献(包含8个纵向研究和36个横断面研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葡萄牙、挪威、伊朗、德国、巴西、加拿大、丹麦、意大利和南非)进行的系统综述显示,身体活动与体重状态呈负相关(27/33篇),与心肺功能(12/12篇)、肌肉爆发力和肌耐力呈正相关(7/11篇)。适当身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降低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2014年Bursnall等[13]对10篇文献(8篇非实验队列研究、1篇随机对照实验、1篇无随机和对照的实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兰、挪威,超过25 000名)进行的系统综述显示,每天超过1h运动可减少11%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2011年Thompson-Coon等[14]对6篇文献(5篇随机对照实验、1篇非随机实验和1篇观察性研究,样本人群839名,包括美国、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进行的系统综述显示,与室内锻炼相比,户外活动对心理健康有更积极的影响,可减少紧张、困惑、愤怒、抑郁等情绪。

2.6 户外活动预防近视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1986—2000年Giovannucci等对47 800人进行的队列研究发现,高户外活动水平个体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比低活动水平者高13.5 nmol/L[15]。对9篇文献(横断面研究6篇,纵向研究3篇,样本人群12 101人,包括中国、新加坡、美国、约旦、悉尼、澳大利亚)进行荟萃分析显示,去除混杂因素后,每天增加1 h户外活动,近视发生率下降25%[16,17,18,19,20,21,22,23,24]。

2.7 久坐不动与视屏时间长影响学龄儿童身心健康

长时间静态活动特别是电子设备的使用会影响学龄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 h,男生和女生肥胖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2%和28%[25]。视屏时间长是引起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OR=1.52),也是产生焦虑情绪(OR=1.36)的危险因素,而视屏时间长和身体活动不足的累积效应会增加抑郁的发病风险(12.4%)[26]。

3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的关键推荐

在对我国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及与健康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循证后,制定了5条关键推荐。

3.1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学龄儿童应了解和认识食物及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开展饮食教育。

3.2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学龄儿童的消化系统容量和消化能力有限,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每天吃早餐,早餐的营养要充足,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营养均衡,量适宜,少在外就餐。要清淡饮食,多数快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盐等调味品较多,经常吃可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等慢性病的危险,要少吃含能量、脂肪或含糖高的快餐。

3.3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

合理选择零食,充足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足量饮水可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习能力,而经常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发生龋齿和超重肥胖的风险。

3.4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学龄儿童的营养应均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偏食挑食和过度节食会影响学龄儿童营养素的摄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超重肥胖不仅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更容易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慢性病的危险。

3.5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 min,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保证每天活动1 h,尽可能减少久坐少动和视屏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每天的活动要达到1 h及以上。增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充足、规律和多样的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4 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为了更形象地展示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关键推荐内容,根据儿童平衡膳食模式的合理组合搭配和食物摄入基本份数,制定了“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适用于所有儿童,其食物份量适用于中等身体活动水平下8~11岁儿童。算盘用色彩来区分食物类别,用算珠个数来示意膳食中食物份量。算盘分6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油盐类、大豆坚果奶类、畜禽肉蛋水产品类、水果类、蔬菜类、谷薯类。黄色表示谷物,每天应该摄入5~6份;绿色表示蔬菜,每天4~5份;蓝色表示水果,每天3~4份;紫色表示动物性食物,每天2~3份;香槟色表示大豆坚果奶制品,每天2份;红色表示油盐,每天1份。儿童跨水壶跑步,表达了鼓励喝白开水,不忘天天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推荐。

关键词:膳食,营养状况,指南,儿童

学龄儿童 篇2

名:高XX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的《“虐童”的女教师》的综合新闻节目进行认真观看。看完后写好心得体会。对我们教师而言我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心身健康和谐发展。关 键 词: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虐童、儿童虐待定义、暴力伤害、精神虐待

文:

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

——浅谈儿童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的《“虐童”的女教师》的综合新闻节目。对我们教师而言我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

儿童虐待定义: 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抚养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对待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伤害的行为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儿童教师,我们必须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理解、赞赏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儿童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儿童的“心理虐待”。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儿童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儿童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儿童教师,你可曾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游戏时,某儿童对老师说:“老师,×××把我推到了,”因该儿童经常犯错误,所以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你怎么又推小朋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不由分说便将儿童拉到了一边。由于教师的不经意,×××小朋友急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这看来似乎很寻常的一个场面,但却已经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儿童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再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儿童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儿童叫起来说:“×××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儿童拽到门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儿童不守规则,儿童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儿童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我们认为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教师要尊重儿童这一权力,并善于将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儿童,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儿童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儿童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儿童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以上的事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儿童造成了‘心理虐待’”。心理虐待给儿童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心理虐待在幼儿教育中的集中表现。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儿童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儿童,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儿童的心理伤害。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儿童,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班去!”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其他班的教师还很配合,一起对儿童进行批评,并以此警示本班小朋友。“见了吧,谁不听话,就去××班。或者某儿童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把你送到公安局,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儿童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再打人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虽然这些教师能把儿童管的服服贴贴,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3、有些教师在处理儿童间的一些纠纷时,主观臆断,“对人不对事”一些较顽皮的儿童常常被误解、对号入座。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根除“心理虐待”的对策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儿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2、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所说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3、建立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常规,让儿童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会自主、自信、自尊、和自律。且常规不应是僵死的,只要有利于儿童发展,不妨碍他人、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4、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儿童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迫切想做好孩子的愿望。

5、做好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的桥梁。一位优秀的儿童教师应该具备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发扬高姿态,对于家长所提的意见应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绝不能把对家长的成见带到工作中,拿儿童出气。

渴望爱是儿童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应该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是儿童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能使他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教育方向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儿童的未来发展依赖与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如何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辱使命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光荣、伟大、而神圣的职责。我们每一位儿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能只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孩子赢的尊严、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参考资料

《观《“虐童”的女教师》后的心得体会》 《虐童事件》

农村留守学龄儿童阅读状况调查 篇3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研

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形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从颍州区九龙镇中小学生统计表,可以侧面看出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生的比例。

以上只是对在本地上学的在校生统计,还有一些随父母进城读书,加入了务工子女的行列;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即指智障或残疾儿童。

从颍泉区徐庄小学问卷调查表看孩子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环境。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在阜阳市颍泉区徐庄小学举办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活动,内容包括赠送书刊1500本,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召开老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我们在徐庄小学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的问卷表显示,在阅读倾向中,教学辅导、科技图书占70%,有的复选了二次,其次就是文学类和励志类;在读书来源上,90%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图书室,只有4位选择了购买;80%的学生,个人藏书在20本以下,无一人藏书超过100本,对他们阅读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及父母,在阅读障碍项,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没钱买书,没地方看书,看不到好书。

对几所中小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有45%学习成绩较差,42%的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孩子成绩较好,只有3%的孩子成绩优秀。不仅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由于生活中缺乏亲情,不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个性特征发生异常,出现早恋,孤僻、易怒,甚至沾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气。

双休日留守孩子在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走访了阜阳市宁老庄镇的部分行政村。宁老庄是我原来随家庭下放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在农村落户,现在他们的子女都进城打工了,孙子们由他们看护,这些人条件算好的。在村里,我看到一个孩子身上背了几个宠物在玩耍,另一个孩子跟朋友们在玩“打马槌”(他祖辈们玩的游戏),不远处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翻看着一本书,那书已经破得走形,我拿过来一看,竟是《鬼的故事》。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的心里很为他们贫乏的精神生活担心。

调研引起的思考

基于上述的情况,“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凸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的孩子抓起,这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承载起的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民工放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试想把孩子们教育好了,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别于父辈,就有可能站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一代人长大成才了,一个国家就有希望,所以,关爱“留守”儿童,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盛与否的大事。

孩子们阅读需求强烈,兴趣广泛。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课外学习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们需要学习辅导类图书,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隔代看护,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文学类课外读物,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平时他们又是祖辈们生活的好帮手,家庭的主心骨,需要科技图书,实用技术类图书;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政法、勵志等方面的书。总之,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读书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孩子的阅读环境欠发展,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图书室,由于普九教育,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但规模不同,而且藏书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为了应付检查,突击购进一批书,内容繁杂,可读性太差,再加上管理不善,有限的“好书”很快就流失了;读书氛围、学习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几乎是空白。双休日城里的孩子忙着补课,上兴趣班,而他们只有望洋兴叹,当然,新建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难缓解了一些压力。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及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主要是由于隔代的监护人年纪太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无法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较为科学的辅导;此外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观念开始抬头,不少人认为,孩子将来出去打工同样可以过得很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再加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思想十分不稳定,产生厌学情绪;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用金钱弥补感情的缺失,认为多给钱,就是疼孩子,这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贫困户还有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医疗条件落后,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残疾少年,他们有的缀学,有的根本没条件上学,更是让人心痛。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都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支援,较少关注他们的知识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策与建议

营造学习型的社会氛围。在已有的各种文化设施中,如“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爱民书店”、学校图书室等,让他们建立互借关系,优化整合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农村现在的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首先从提高农民的素质入手,通过实施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中国农民队伍素质提高,以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民为主体,以大、中专毕业的农民为先锋队,让一大批城乡结合型的中、高级人才活跃在农村大地,使每个农民都有的一技之长,不再为就业和物质生活所迫,文化生活将成为他们的基本追求。

城乡之间的技术学校,包括初、高中是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从父辈那里已经意识到要学一技之长。现在,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他们已经有能力选择阅读内容,

帮助改善人生,所以,职业学校图书室是服务留守儿童的又一工作重心。

加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坚持:了解读者阅读特征,并与分析个别读者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适合留守儿童的“口味”。建议配书紧扣“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这一主旨。摸准“口味”具体来讲就是,在品种上应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形式上,应突出图文并茂,易学好懂。多选择健康向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优秀读物,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读物,以及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科普读物,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读物,艺术类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书。

辅导读者,指导阅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孩子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藏,让他们主动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又一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宣传、辅导方式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公益劳动课,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劳动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从走进图书馆开始,就不断地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零距离的接触,可以拓展阅读范围,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有可能在读书内容方面,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举办一些诸如“读书伴我成长”、“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活动,也很有意义。

学龄儿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7月1日-9月30日对广州地区各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的儿童采取多层随机调查, 共调查1 652例儿童, 其中男861例, 女791例, 年龄3~7岁, 平均年龄 (5.2±1.3) 岁。

1.2 方法

对抽选出来的1 652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该名儿童是否进行过听力检查、是否经常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是否得过中耳炎、有无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有无耳部外伤史等, 同时对儿童耳部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对以上儿童进行听力OAE及声导抗的检查, 筛查包括两部分:初筛和复筛。OAE频率f2/f1=1.2, 刺激声强度L1为65dB SPL, L2为55dB SPL。测试频率分别为0.5、1、4、8kHz 5个频率。对于初筛不通过的儿童在1个月内进行再次检查即复筛。对于复筛仍不通过的儿童, 根据其具体的情况PTA、ABR、ASSR等进行诊断性听力学评估, 必要时行鼻内镜、耳内镜甚至CT/MRI等影像学方法查找听力障碍原因。建议儿童家属对于出现听力损失的儿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并对该名儿童进行随访。

1.3 观察方法

对本次参加调查研究的儿童初检及复筛OAE和声导抗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对于复筛仍未通过的患儿根据其自身情况, 选择合适的检查了解其听力损失的程度, 评价标准为:轻度26~40dB HL;中度41~60dB HL;重度61~80dB HL;极重度≥81dB HL。对听力损失儿童的具体病因情况进行调查并计算其患病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标准。

2 结果

对筛查后确诊听力损失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进一步检查及问卷调查, 查找出造成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并进行比较, 见表1。

注:本次调查的1 652例儿童中确诊听力损失的52例, 患病率3.15%;在病因调查结果中发现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首要因素, 然后依次是噪声性、药物性、外伤性及遗传性 (P<0.05) 。

3 讨论

听力损失在学龄前及低学龄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其对于儿童的心理及语言交流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出现听力损失的儿童心理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不愿与人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 不利于其学习和生活[3]。对于听力损失儿童的早发现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其恢复学习生活。本文笔者对广州地区学龄前及低学龄儿童进行调查, 探究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以便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由结果显示, 经过初筛和复筛后确诊的听力损失儿童听力损失程度主要为轻、中度, 重度和极重度较少, 调查儿童的听力损失的发病率较高为3.15%。对听力损失儿童的病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 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分析儿童因生理结构尚未发育完全, 咽鼓管呈半开放状态, 不能有效隔离细菌或病毒, 因此较成人更易发生中耳炎。另外, 长期暴露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也对儿童的听力造成了慢性损伤, 使儿童的听力呈缓慢进行性减退[4]。部分家长由于不熟悉耳毒性药物, 对儿童服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也可造成其听力的损失。因此, 应提倡儿童家长注意日常对儿童耳部和听力的保护, 加强儿童中耳炎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醒家长切勿让儿童长期暴露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中, 看电视听音乐时也要注意音量的控制[5]。此外, 对于儿童药物的选择应咨询医师, 切勿盲目用药。出现听力损失的儿童应为其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以提高其听力水平, 有利于其日后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东红, 王玉璟, 等.沈阳市4 028例幼儿园儿童声导抗听力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 (4) :410-412.

[2]蔡燕娟, 夏荣, 卢永田.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3, 34 (30) :6375-6376.

[3]黄治物, 吕静荣, 吴皓.儿童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补充[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2, 27 (8) :297-299.

[4]李琦, 方如平, 周洪根, 等.一个同时携带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和GJB2235delC单杂合突变家系的基因型与听力表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0, 27 (2) :194-197.

学龄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篇5

(1)从学习的内容上看,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工具性的知识和最普通的常识,训练读、说、写、算的基本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浅易的,但对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的。

(2)从学习的方法上看,由于小学生刚刚从事一种新型的.活动--学习,加之年龄小、经验缺,所以,他们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主动地进行的。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还很差。表现在:还不会计划、总结等自我管理学习的技巧,自学的范围很小,学习的方法很简单、浅易,等等。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 一年级学龄儿童 情绪管理 湾里社区

一、理论分析

情绪管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当时“情绪工作”的概念曾引起过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情绪管理的范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而且概念的界定意见不一。目前各个学科比较认可的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管理能力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情绪知觉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情绪知觉能力是指个体能及时并正确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合时宜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是指在具体情境下,个体能调适好自身情绪并做出适宜的行为的能力。情绪运用能力是指在具体情境或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能同理关怀他人情绪,维持身心平衡,并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复杂、社会交往的频繁、各种价值观念的充斥,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情绪的复杂多变,波动爆发的愈加频繁,给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家庭对待儿童的教育上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处理问题是简单而敷衍的,这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将一年级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对湖塘湾里社区的部分家庭进行随机调查,共随机抽取100户含有一年级学龄儿童的家庭,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1份,回收率为92.5%。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09份,有效问卷率90.8%。同时,针对研究结论中的突出问题,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个别访谈,由此分析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现状。

三、现状分析

1.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有差异

调查显示,男生在恐惧的情绪控制方面优于女生,但是男生在愤怒的情绪控制上普遍不如女生,碰上他人情绪不佳的时候不善于安慰和鼓励。男生的攻击行为更多涉及人身攻击,女生的攻击行为多表现为言语。在被调查的68名男生中,有60.25%的男生在特别愤怒时有打人的倾向。在访谈的一个案例中,一年级7班的小方同学谈起,班级的一位女同学在别人不答应她的请求时,总是说:“哼,不理你了!不跟你玩了,我叫别人也不理你!”

2.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略有差异

因为研究对象是一年级学龄儿童,所以年龄的差别不是很大,儿童的年龄区间在6周岁到7周岁之间。年龄这个因子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并不突出。7周岁的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略高于6周岁的儿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管理能力应有持续的增强。在访谈的案例中,部分家长提到自己孩子班上成绩较好的、稳重成熟的大多数都是年龄大一岁的,即出生在下半年的儿童。这些年龄上稍大一点的儿童在情绪知觉能力方面也占优势,他们会比较迅速地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会主动关心他人。

3.不同性格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有差异

不同性格气质的儿童对情绪和表达感受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在背景资料中,被家长评价为非常外向和较外向的儿童有77名,占调查人数的69.36%。被评价为外向的儿童情绪管理的得分明显高于内向的儿童。但内向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强,他们一般不会“情绪不稳定,经常喜怒无常,容易发脾气”,也不会“愤怒的时候想打人”,内向的儿童相较于外向的儿童更敏感,更擅长察觉他人的情绪状况。

4.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有差异

在被研究的对象中,有76名儿童的健康状况是较好的,占总人数的68.46%,有31名儿童的健康状况一般,占总人数的27.93%,有4名儿童的健康状况是易生病,占总人数的3.60%。越是健康的儿童,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强。易生病的儿童在“做事有始无终”、“稚气或不成熟(自己会的事情要别人帮忙,依缠别人,常需要别人鼓励支持)”、“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很恐惧”这些方面的得分很高,这显示出他们的情绪运用能力较弱。

5.不同家庭环境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有差异

儿童成长离不开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与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教养方式等息息相关。调查显示,教师家庭的孩子比非教师家庭的孩子更焦虑,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由母亲填写的调查问卷达到总数的61.25%,这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担任更多的工作,而父亲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教育,这类孩子更易焦虑、胆小、爱计较。调查显示,有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易存在溺爱和不一致的特点,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更会和家中其他人的观点不一致,从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不到一致,导致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弱。在调查的120户家庭中,有4户家庭是父母离异的,这些孩子相较于同龄孩子更内向、更脆弱。

6.不同学校环境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有差异

由于现代城市化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随之增大,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成长。父母在选择孩子就读哪所小学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焦虑。那些在管理严格、家庭作业多的学校的儿童,明显比环境轻松、作业少的学校的儿童焦虑。在一次访谈中,孩子的妈妈提到自己的孩子才一年级,每天回来的作业就要做到八点,加上弹古筝,都要到八点半,要是到了高年级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陆芳,陈国鹏.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

[2]黎安林.儿童情绪能力研究现状及启示[J].幼儿教育,2007(7、8).

[3]李欢,赵玉红.学龄期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特点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

[4]赵娜.试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情绪生态管理[J].才智,2014(22).

学龄儿童 篇7

体力活动是指任何骨骼肌收缩引起的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4],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锻炼(如跑步、球类运动、游泳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步行、上下楼梯、做家务等)。体力活动通常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活动类型4个变量来描述[5]。Morris等[6]在1953年首次提出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密切的观点,并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如今发现,体力活动不足不仅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体力活动缺乏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估计全球因缺乏体力活动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对学龄儿童而言,适宜的体力活动能够增强体质[7],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8,9],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骨密度增加[10],保护视力[11],降低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的风险,促进心理健康[8,12,13,14]。同时,学龄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成人后的健康状况[15,16],童年时期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能够防止成年期向心性肥胖的发生[17]。体力活动早已成为国际公共健康领域的热点,而在我国起步较晚。基于此,笔者将系统性地综述2002年到2015年4月发表的与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从交通性体力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家务劳动、静态行为、体力活动强度5个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儿童体力活动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有助于政府、学校等了解我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状况,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我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变化趋势

笔者从CNKI,万方,Pubmed,Google Scholar,Sci-ence Direct等5个数据库中,利用关键词“学龄儿童”或“学生”“体力活动”或“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等查询,收集2002年到2015年4月发表的相关学术杂志文献及学位论文。通过仔细分析各文献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结果,再结合本研究的目的,设立了5条数据搜集筛选标准,以避免在数据取舍与搜集过程中出现的遗漏和偏差。文献筛选的具体标准包括:(1)样本包含学龄儿童(6~18岁);(2)研究调查地包含中国城市;(3)内容包含体力活动水平分析;(4)排除文献没有体力活动水平调查数据的文献;(5)排除关键名词含义模糊的文献。最终筛选了41篇实验性研究文献,见表1。

1.1 交通性体力活动

交通性体力活动指学龄儿童上下学的交通方式(包括积极交通方式即步行、骑自行车等,或非积极交通方式即坐车)及花费的时间。因调查对象家与学校的距离、社会经济条件等不同,各研究上下学花费时间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研究间可比性较弱。因此,本研究仅针对学龄儿童上下学交通方式进行总结分析。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50%以上的学龄儿童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1997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6~18岁儿童、青少年中84%采取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18]。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占73.4%;骑车占15.1%,坐车的仅占6.1%[19]。2002年江苏省824名12~14岁青少年中采取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的比例为88%[20]。刘爱玲等[21]2002年研究了11 438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日活动时间,发现小学生步行上下学时间占比为88.9%;初中生步行和骑自行车上下学时间占比分别为55.6%和38.8%;高中/中专生骑自行车上下学时间所占比例最大,为41.9%,其次为步行。

注:调查内容1为交通性,2为休闲性,3为家务劳动,4为静态行为。

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采用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的比例有所下降,非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的比例逐渐上升。李榴柏等[22]在2006年发表的研究中指出,北京市海淀区238名四~六年级的学生中有49.6%学生走路或骑车上下学。黄海雄等[23]于2011年调查了深圳市830名中小学生身体活动状况,结果发现步行上下学的比例为58.3%,而以公交车或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比例占39.1%。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295名9~13岁中小学生中31.2%的学生选择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24]。阿斯亚·阿西木等[25]研究发现成都市1 402名学生中,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步行出行的比例分别为51.05%,43.43%,和24.59%,骑自行车的比例分别为11.34%,16.18%和21.37%,以公交车或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占41.17%。李页思等[26]调查天津市南开中学1 163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发现,初中男生、女生步行上下学的比例分别为12.3%,12.5%,骑自行车的分别为22.7%,12.1%,坐车上下学的分别为56%,75.1%;高中男生、女生步行上下学的分别为27.4%,26.5%,骑自行车的分别为26.3%,14.7%,坐车上下学的分别为32.5%,48.9%。

1.2 体育锻炼

近20 a来,我国城市学龄儿童体育锻炼普遍不足,满足国家规定的每天锻炼1 h标准的比例较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分析显示,166 757名9~18岁学生仅22.7%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 h以上[27]。多位学者研究也证实,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平均时间在30~50 min之间[21,23],达1 h以上的比例低于50%[26,28,29,30,31,32,33,34];随着年级上升,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 h的比例下降[28,30,34];此外,课外体育锻炼频率普遍低于每周3次[30,35,36],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下降[30]。可能是因为我国部分学校体育课课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57],加之年级越高课业负担越重,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亦越少[34]。

近2 a有研究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休闲性体力活动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陶焕芝[37]发现上海市杨浦区1 052名三~五年级小学生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占73.1%,大概有43.7%的在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总时间小于1 h。郭亚文等[38]2013年研究上海市静安区1 502名中学生闲暇生活发现,初中生学习日、非学习日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时间分别为1.21,1.37 h;高中生学习日、非学习日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时间分别为1.10,1.19 h,可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始重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有关。

1.3 家务劳动

由于各研究调查样本、地点及调查时间等不同,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1997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发现,参与家务劳动的学生比例低于20%[18]。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中专生平均每个学习日做家务时间为0.16,0.22,0.28 h[21]。黄海雄等[23]研究深圳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情况时发现,参与家务劳动小于20 min的学生人数占73.7%,少于40 min占93%。阿斯亚阿西木等[25]研究发现,成都市1 402名8~17岁中小学生中有57.20%的学生从不做家务,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0.79%和53.28%;做家务时间少于20 min/d的学生,占33.31%;做家务时间多于20 min/d的学生,占9.49%。我国学龄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率低且时间不多,估计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得全国范围近一半儿童接受隔代教育。加之,我国学生学业压力较大,父母或祖父母都较为溺爱。

1.4 静态行为

静态行为是指以长时间的坐、卧及缺乏全身性活动为特征的行为状态,如睡眠、静坐、看电视、看书、使用计算机等[58]。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普遍不足,且睡眠时间呈下降趋势。“教育部中小学生作息规范条例”推荐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为10h/d,初中生为9 h/d,高中生为8 h/d。然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专生的睡眠时间分别为8.96,8.33和8.02 h/d[21]。“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睡眠为7.62 h,比2005年减少了1.37 h;在周末的平均睡眠为7.82 h,比2005年减少了1.78 h[59]。

相对睡眠时间而言,我国学龄儿童看电视、写作业、玩电子游戏等其他静态行为时间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是目前国内少数大范围对儿童和青少年体力活动、静态行为进行纵向追踪调查的数据,发现从1997—2006年城市13~18岁男生视屏时间从0.5 h增加到1.7 h[60]。此外,近年来中小学每天写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 h[23,39],随着年级的增加写作业的时间逐渐上升[23,26,34,38];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0.5~1.5 h之间,随着年级增加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减少,但是一般周末看电视的时间比上学日长[26,38];上网、玩电子游戏、使用计算机等时间有上升趋势,且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加[22,26,38,39]。总体来说,中小学生每天静态时间(不包括上课)普遍高于2 h,且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40,41,42,43]。

1.5 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按强度可分为轻度体力活动(LPA)、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PA)和高等强度体力活动(VPA),研究中多关注健康增进体力活动即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MVPA)。WHO推荐5~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1 h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体力活动[61]。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强度来描述体力活动的研究较少,但均发现调查对象MVPA参与率低于50%,大部分没有达到WHO推荐标准。1997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发现,2 675名6~18岁中小学生校内MVPA时间达90~110 min/周,占72%;校外相对较少,约占8%[18]。马冠生等[44]研究2000年北京市西城区720名五年级女生体力活动现状发现,平均MPA时间0.64 h/d,平均VPA时间0.11 h/d。马军等[45]调查了北京、厦门、广州、哈尔滨和兰州5个城市,7 255名9~15岁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结果显示,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参与率为30.2%(超重者)~34.0%(体重正常者),较大强度体力活动参与率为43.2%(超重者)~53.6%(体重正常者)。

多位学者在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学生MVPA参与时间基本达到WHO推荐量,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李海燕等[46]发现,上海市30名12~16岁学生中男生、女生平均MPA时间分别为1.16,0.92 h/d;平均VPA时间分别为0.61,0.24 h/d。洪茯园等[47]发现上海市2 553名11~18岁的学生中周一到周五青少年MVPA平均时间为1.23 h/d,周末为1.18 h/d。李印东等[48]发现北京市291名一至二年级学生中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MPA平均时间分别为0.92,1.12,1.09 h/d;VPA平均时间分别为0.25,0.32,0.26 h/d。而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均显示,每日参加MVPA的平均时间不足1 h,达到WHO推荐量的比例很低[10,24,45,49,50,51,52,53,54,55]。综上所述,可以推断我国学龄儿童MVPA参与状况呈下降趋势。

2 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类型

我国缺乏在国家层面或大范围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进行的研究,目前这类研究主要是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国家体质与健康普查三大项目。同时,在时间尺度上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的追踪性研究亦很少,仅有的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其结果显示我国6~9岁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有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4年的追踪样本中,167名儿童每天参加1 h体力活动的比例由9.2%上升到20.9%;2004—2006年的另一追踪样本中,186名儿童参加1 h体力活动推荐量的比例从1.6%上升到18.2%[56]。但该研究样本量十分有限,不能代表全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的变化趋势。

2.2 研究方法

我国已发表的研究绝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体力活动,采用计步器、加速度计等客观测量法的研究较少,且样本量偏小。问卷调查法的信度与效度一般较差。学龄儿童体力活动具有突发性、无组织等特征,回顾存在偏差以及问卷内容设计存在差异,使得准确回顾体力活动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困难,问卷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自由生活状态的体力活动水平。相比问卷调查法,加速度计等客观测量法的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的体力活动水平。

2.3 未建立合理的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指南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又称中央7号文件),规定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 h。然而健康增进性体力活动除了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锻炼外,还包括能够达到中等强度、带来健康益处的日常体力活动,如上下楼梯、快速步行、做家务、骑自行车等。因此,我国有关机构应该展开相关调研活动,并结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身情况,制定出更加准确的标准,给政府、学校等鼓励、监督孩子参加体力活动提供更合理的指南。

3 小结与展望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参加适量的体力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其成年以后健康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我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状况不容乐观。近20 a来,中小学生参与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体育锻炼、做家务等体力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静态行为如写作业、坐车、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等时间却在不断增加。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向静态转变,体力活动下降。

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相关研究仍在发展中。因此,建议今后相关学者们应该采用客观测量方法或者发展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学龄儿童体力活动问卷,并在大尺度上进行追踪研究,更准确的反映我国学龄儿童自由状态下的体力活动现状。同时,进一步探索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明确两者间的量效关系,提出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指南。

摘要:<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2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21%;2014年已增加到54.77%,城镇常住人口已达74 916万人~([1])。随着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建成环境等结构快速变化,我国学龄儿童的生活方式向静态转变,体力活动下降,增加了超重、肥胖等发生的风险并可能诱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近30 a来我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上升。1981—1985年

书包对学龄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篇8

1 书包重量

关于书包负荷问题,国内外学校卫生工作者从流行病学、生理学、人体生理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学生自身体重( bodyweight,BW) 为参考标准,但不同国家或机构推荐的负重标准不统一,因此在实际中执行存在一定困难,如美国运动生理学家推荐书包重量不超过的10% BW[12],美国儿科学会专家建议书包重量为10% ~ 20% BW[13],欧洲各国普遍规定学生的书包重量不超过10% BW[14 - 16],甚至另有国家推荐标准为5% BW[17]。虽然不同国家推荐标准不统一,但是绝大数推荐重量为10% ~ 15% BW[18]。我国学校卫生工作者根据心率、耗氧量及负重状态下儿童主观感觉、出汗情况等指标,提出儿童少年适宜负重上限范围为8% ~ 10% BW[19]。纵然有这些标准,但是大量横断面调查发现,学生书包超重已是较常见的“职业负荷”,近一半学龄儿童书包重量超过自身体重的10% ~ 20%[4,20 - 23]。

近年来报告显示,学生颈、肩、背疼痛或不适症发生率越来越高,已超过30%[24 - 25]。虽然引起学生肌肉骨骼系统症状的原因很多,如体育锻炼、不良坐姿、长时间静坐等,但多数研究证实书包过重是引起学生颈、肩、背疼痛或不适的主要原因[3]。Fran等[26]研究了不同重量书包对儿童青少年颈椎的影响,受试者为11 名8 ~ 11 岁的健康小学生,要求背不同重量的书包( 分别是自身体重的10% ,15% ,20% ) 以自由速度步行6 min,采用矢状面拍照的方法比较步行前后颅椎角大小; 结果显示,步行6 min后,所有受试者的颅椎角明显变小,说明头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倾; 对于背负15% BW和20% BW书包者,一半以上表示颈部酸痛。Mo等[3]通过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受试者背负超过10% BW书包时,头和上背易前倾且双肩向内屈曲。另外研究证实,书包对使用者身体姿势的影响是持续存在,且不会随着放下书包而消除。Hung-Kay等[27]观察了13 名成人背负重量为10% BW书包在跑步机上步行30 min,接着放下书包步行30 min,观察脊柱的姿势和身体恢复能力,结果显示身体前倾逐渐恢复,但是颈椎和脊椎前倾没有恢复至负重前的状态。提示书包负重对脊柱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持续存在的,因此提醒学生放下书包后直立腰背,可能有助于减缓负重对身体持续存在的损伤。

过重的书包除了对骨骼肌肉产生损伤外,对呼吸肌和肺功能的影响也是学校卫生工作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研究显示,学生背负15% BW书包,用力肺活量( FVC) ,1 s用力呼吸量( FEV1) 、呼气流量峰值较无负重状态下明显减低[28]。

应该思考的是不同学者推荐学生书包负重标准仅以自身体重为参考,可能存在一定缺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过剩所带来的学生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标准仅以自身体重为参考,意味着越肥胖儿童负重的上限也就越高。有研究显示,肥胖儿童步行时足跟负重比例相对正常体重儿童高,且足底压力也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9 - 30],所以相对负重越大对肥胖儿童健康的损伤也就越大。另外不同学生对重量的自我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调查显示,超过50%学生认为书包轻重,仅5% 的学生认为书包较轻[6 - 7]。当书包重量超过自身体重15% 时,1 /3 学生没有感觉书包重[6]。不同性别学生对负重感觉也不一样,如Dianat等[25]研究发现,同样标准的书包,女生的颈、肩、腰背疼痛率明显高于男生; 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是书包引起颈、肩、腰疼痛重要危险因素。综上所述,关于学龄儿童书包负重标准的制定也应考虑更多因素,而不仅仅是身体自身重量。

2 书包设计

书包设计关注点有多方面,如书包背带及背带长度调节、腰带、胸带、轮子等。带有轮子的拉杆书包可以减少背包对身体伤害,曾经非常受学生和家长青睐,但是拉杆包在上下楼梯、乘车过程中以及不平路面行进时十分不便,所以学生没有普遍使用此种类型的书包。本文重点关注书包背带( 仅指单双背带,背带长度的调节将在书包使用中论述) 和腰带。

研究证实单肩包更易引起呼吸功能失调及身体姿势改变,如Hong[31]研究了13 名平均年龄12 岁的学生,受试者背负不同重量单/双背带书包上下楼,发现身体维持同等的稳定,单肩背带书包负重阈值明显低于双肩。Stanford等[32]研究了10 名年龄为13 ~ 15岁的学生,受试者分别用单/双肩书包背负重量为0%BW、20% BW重物,结果显示,单肩更容易产生脊柱姿势改变。Vieira等[28]观察7 名学生在( 双肩包背负在双肩上、双肩包背负其中一边肩带而另一边肩带悬空、单肩包背负一边肩上且横跨胸和背) 3 种情况下背负15% BW书包,结果发现,单肩背负书包明显降低了呼吸肌活动,单肩背负书包的用力肺活量( FVC) 、1 s用力呼吸量( FEV1) 较双肩背负书包明显降低。双肩包可以使书包重量对称均衡地负重在双肩上,但双肩包肩带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Kim等[33]进行了肩带间不同距离( 此研究将肩带间距30cm定义为宽、20 cm定义为窄) 对颈椎肌肉活动、肩峰角、肩胛间距及斜方上肌影响的研究,受试者以1. 5m / s的速度在跑台上步行15 min,结果发现,宽间距受试者更易产生肩胛压迫综合征和斜方肌上部慢性疼痛。

人作为两足动物,由于重心较高天生缺少固有的稳定性,而背负书包使身体重心上升,进一步降低身体稳定性,更易引起跌倒。因此为了使书包固定于身体上,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更省力,越来越多的书包配置了腰带。如Southard等[34]研究显示,没有腰带,书包对身体的垂直压力绝大多数直接作用于肩部; 而配置了腰带,大约30% 的垂直压力被转移至盆骨,这样便可以减少书包对肩部和躯干肌肉的压力。但也有研究揭示书包配有腰带对身体影响是主观感觉,如Golriz等[35]观察3 组受试者( 不负重、负重书包配有腰带、负重书包无腰带) 站立和步行于测力板,测量测力板平均速度和摇摆面积,结果发现,相对于不负重,负重状态下受试者的稳定性明显降低; 而对于书包是否有腰带,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受试者感觉背有腰带的书包时,身体明显更加稳定、更加省力。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书包以双肩包居多,负重多作用于后背。Ramadan等[36]设计了一种新型书包,此种书包类似于救生衣,后背有一个口袋,左、右胸前各一个口袋,这种设计把书包重量分成2 个部分: 一部分重力作用于使用者后背,而另一部分则作用于使用者前胸。通过与市场上销售的普通双肩书包对比发现,受试者背负重量为5% BW,10% BW,15% BW,20% BW、25% BW步行5 min,新型书包使用者的腹直肌、竖脊肌、心脏负荷影响均小于市场销售的普通书包。同时此研究还发现,普通书包携带25% BW对心脏产生的影响与新型书包携带15% BW相当。此种书包设计根据人体工效学原理,将书包重量尽可能分成多个部分,减少压力的集中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需求,便于后期在学生中推广。

3 携带方式及时间

书包使用方式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在伊朗进行的一个横断面研究发现书包使用方式与手/腕、背部不适症状明显有关[37]。书包佩戴位置一般有上背、中背、下背3 种。如Macias等[38]观察了10 名平均年龄为13 岁的受试者背负重量为0% BW、10%BW、20% BW、30% BW的书包步行,结果显示,书包背负在下背时接触压力更大,更易产生背部疼痛。By-grave等[39]研究发现,当书包负重于下背易导致使用者姿势不稳定且需要更多的能耗,而负重于上背时易对呼吸功能产生损害。Liu[40]在观察了5 名成人步兵在跑步机上步行,结果显示,书包背负在上背产生更多的氧耗。Chow等[41]观察了22 名平均年龄为12 岁的受试者背负0% BW,15% BW的书包站立,结果显示书包背负位置对受试者的呼吸功能没有任何的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正确身体姿势形成关键时期,学校卫生工作者应重视身体形态的发育,指导学生尽可能将书包负重在中背( 腰部以上) 。

书包的背负位置除了和书包自身设计有关,书包背带的松紧也直接对其产生影响,但关于书包肩带松紧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Mackie等[42]观察了16 名年龄为13 ~ 14 岁的男生,要求背不同重量的书包( 分别是0% BW,10% BW,15% BW,20% BW) ,当书包重量达到10% BW时,受试者的背带系紧。整个过程中受试者不受学校作息时间影响,可以背负书包上课、课外活动等,每天每人背负书包总时间是123 min,不同时间段测量受试者姿势、感受负重等级、肌肉骨骼系统症状,同时询问随着书包加重是否希望书包背带系紧。结果显示,背负15% BW书包时,当天开始测量时肌肉骨骼系统不适的区域指数小于背负书包结束时;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时间和负重协同影响受试者姿势和负重感受等级,时间和肩带松紧交互作用对负重感受等级有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受试者主观感觉调查发现,当背负10% BW书包且肩带较紧的状态下,4 人要求解松肩带; 当背负10% BW书包且肩带松弛的状态下,2 人要求系紧肩带。书包肩带较紧最直接影响受试者的呼吸,而身体姿势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书包肩带较紧时,受试者最直接主观感觉解松腰带。

4 建议

学龄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篇9

一、隔代教育致使教育偏差低效

据统计,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占70%以上。隔代教育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 只管孩子吃好穿暖,家庭教育、感情沟通基本是空白,成长只有顺 “天命”,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差别很大。

二、功利化成才观使教育畸形

受“学而优则仕”封建思想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还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许多学生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的孩子,便想方设法让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在功利化追求的驱使下,不少孩子迫于无奈,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狂奔”。 这种功利化成才观带来的巨大压力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潜能的发展被限制,更可怕的是,在学习的重压下,一些孩子不仅学习没变好,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了,严重的还会毁了孩子将来的生活。

三、家庭教育缺失使孩子成为“问题学生”

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成千上万的家庭普遍存在教育缺失的问题。很多家长根本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殊不知,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无数所谓的 “问题学生”,究其根源,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因此,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父母之教,乃是教育之根本,先入为主,根本培养好了,枝叶自然随着好,这是教养兼施之道。

四、心理教育淡化是孩子成长中的“伤痛”

家庭成员尤其夫妻之间的和谐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家庭成员如果不和谐,年幼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情绪问题。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表现为性格孤僻、行为怪异、逆反心理严重,这种心理伤痛在留守儿童中更为普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多为孩子创设和谐、团结、友善的心理沟通渠道。

五、垃圾食品是孩子成长中的“毒瘤”

近年来,“大头娃娃”“毒大米”“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一次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社会各界疾呼要高度重视垃圾零食泛滥问题,尤其要关注农村孩子的食品安全,保障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一些商家往往抓住孩子贪吃的心理,销售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保质期三无的低廉食品,农村留守儿童购买低廉食品的现象更多,孩子上学老人会给零花钱,垃圾食品既便宜又合孩子口味,自然成了孩子的不二之选。这些劣质食品“畅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淡薄所致。

六、安全问题是孩子成长中的炸药包

调查显示,3~12岁儿童中,多数孩子安全意识淡薄,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意识,不知道躲避风险,由此导致我国每天有幼童因车辆、溺水、高空坠落、烫伤、磕碰摔伤、火灾等意外因素,而受伤、致残甚至致死。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当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更好地保证孩子上学放学安全,已经成为重大课题。儿童安全教育要落在平时,首先,家长要尽好自己的监管责任, 家长平时应多给孩子灌输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孩子认识和辨别危险的能力;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面对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的孩子,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看图画、观视频、讲现实案例、交流互动等形式,把远离危险、安全避险的重要性和方法说清讲透,同时,可以开设游泳课、逃生课程等,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防溺措施。

学龄儿童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铜陵市妇幼保健院1994年6月至2000年6月的出生队列,于2006年5月至7月先后通过电话、信件、上门预约3种方式随访符合入选标准的存活的LBW儿童,共随访101人。采用巢氏病例对照方法,按照1:1匹配选择同性别、同民族、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3个月、居住在同一区域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 NBW)儿101人作为对照,2组均排除双胎、多胎和先天畸形、新生儿期严重窒息、严重黄疸等疾病。101名低出生体重儿童平均年龄为(8.4 ±1.9)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儿童父母年龄、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月收入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基本资料,运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CS)[4]作为智力结构测试工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测验要求单个进行测试和记分,统计各分测验粗分,计算测验量表分,包括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全量表分,对应智商水平依次为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

1.3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0版进行统计分析。2组儿童智力商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智商等级水平比较采用单向有序频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2.1 智商水平总体情况

2组儿童的IQ配对t检验显示,LBW组的PIQ和FIQ均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儿童的V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智力各分测验得分比较

LBW组和NBW组的言语测验各个分测验及总量表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操作测验各个分测验中,LBW组的木块图、图形拼凑及操作测验总分均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填图和编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 智力商数等级分布比较

儿童智商主要分布在90~109之间。经过χ2检验,2组儿童的FIQ和PIQ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VIQ智商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低出生体重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其学龄期智力发育水平低于同龄儿童[5]。Anderson等[3]对澳大利亚墨尔本1991-1992年出生的298例体重<1 000 g的早产儿随访至8岁,其IQ均值为95.5,低于同龄正常儿(104.9),同时指出<1 000 g早产儿的读、拼及数学成绩均低于正常儿。本研究显示,低出生体重儿童在6~12岁学龄期的总智商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操作智商应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而言语智商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测验各分测验中,除填图和编码外,LBW组木块图、图形拼凑及操作测验总分均低于NBW组。提示LBW智力落后侧重于操作中的木块图和图形拼凑,这些项目分别测验儿童的顺序化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知觉能力以及寻找线索形成假说的能力,LBW儿童在学龄期这些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如何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同时改善他们的不良预后,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目标之一。明显存在生理缺陷的儿童易被人们所重视(如脑瘫、癫痫、视力障碍等),但对于存在智力障碍儿童,尤其是入学后,出现学习困难才有所警觉,却往往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尽早、长期地进行早期教育,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后遗症,促进智能发育的一种有效手段[6]。因此,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该进行智力发育检测,以便对他们进行系统管理,争取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解决,尽可能避免不良后果出现或减轻不良后果的程度。

摘要:目的了解612岁低出生体重(LBW)儿童智力发育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结合巢氏病例对照方法,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1994年6月-2000年6月在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单胎低出生体重儿童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NBW)儿童各101名;采用问卷调查其人口统计学特征,运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C-W ICS)评价其智力商数(IQ)。结果612岁低出生体重儿童在学龄期的总智商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两组分别为99.97±15.07,104.33±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LBW儿童操作智商低于NBW儿童,而在言语智商方面与NBW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LBW儿童实施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与监测,将有利于加快LBW儿童的智力追赶发育。

关键词:智力,生长和发育,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儿童

参考文献

[1]SHENKINSD,STARR JM,DEARY IJ.Birth weight and cognitive a-bility in childhood:A systematic review.Psychol Bull,2004,130(6):989-1 013.

[2]MENTLR,VOHR B,ALLN W,et al.Change in cognitive functionover time in very low-birth-weight infants.JAMA,2003,289(6):705-711.

[3]ANDERSON P,DOYLE LW.Neurobehavioral outcomes of school-age children bor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or very preterm in the1990s.JAMA,2003,289(24):3 264-3 272.

[4]龚耀先,蔡太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5]MARTINEZ-CRUZ CF,POBLANO A,FERNNDEZ-CARROCERAL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telligence quotient scores and ex-tremely lowbirth weight in school-age children.Arch Med Res,2006,37(5):639-645.

学龄儿童 篇11

容。家长的参与无疑对于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辅助监督和补充评价的作用。需要提出的是,笔者认为小学中低年级的亲子阅读与婴幼儿亲子阅读应该有所区别,是一个提升和规范的过程。以往的亲子阅读由于家长文化背景和个性习惯的不一样,带有自发、随意、无序的特点,而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亲子阅读应该更加自觉、有序和有效。那么就需要教师对亲子阅读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指导和帮助,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用阅读档案袋的方式记录亲子阅读过程,总结阅读收获

因为孩子在家里的时间长,受到家庭影响也大,所以阅读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为了给孩子营造淳厚的家庭阅读气氛,培养中、低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业余的时间来开展亲子阅读,并将阅读的一些情况用图片、文字甚至录像的形式保存起来,作为亲子阅读档案。

1.每日半小时亲子训练读

最初的每日半小时亲子阅读训练是开展亲子阅读的关键。为了更加科学、迅捷、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指导,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具体方法和阅读评价标准,将孩子的每天阅读情况记录在亲子阅读档案中。

(1)具体方法是:观察孩子在看书时是否看有益的书籍;看书态度如何;看书后是否与家长进行交流(比如,和家长谈书中的人物、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产生什么疑问)。

(2)评价具体内容可参考如下:

①看书很自觉,有主动交流;

②看书很认真,并能讲出书中内容;

③表现好;

④愿意看书,能主动提问。

2.节假日亲子共享阅读

在“五一”“十一”或寒暑假这样的节假日,家长可以进行亲子共享阅读活动。向孩子推荐适合的读物,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阅读笔记。

如果你和孩子读的是科学小品,提倡用“我读了《××》,我知道了哪些知识,我有哪些疑问,我产生了什么想法”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

如果你和孩子阅读的是故事童话,可以用“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了( )的世界,在那里我看见了( ),听见了( ),明白了(或学到了)( ),想到了( )”。

如果读的是散文和诗歌,不妨和他们一起收集好词好句,背诵精彩片断。另外,不喜欢做笔记的孩子家长可以要求用图画配文字或照片、录像等其他形式呈现阅读成果。

这样的每日训练能够坚持一到两年,一本厚厚的阅读档案袋就能带给孩子读书的快乐体验。翻阅阅读笔记,父母也能从中获悉自己的孩子独特的阅读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在阅读中和孩子增进了感情,沟通了思想。

二、用花样阅读变换阅读方法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位

花样阅读就是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尝试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如:在进行儿童绘本阅读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轮流读故事,特别是故事中重复的环节,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读。或者对于一些故事的细节展开想象,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对于绘本的封面、衬页、封底的内容,细心的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图画,猜测故事情节。

比如,阅读三篇同题的诗歌《纸船》。家长可以要求和孩子读完后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各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让孩子做一只小纸船,由父母或孩子在纸船上写上祝福的话,有能力的家长和孩子还可以以《纸船》为题写诗歌。

在阅读《西游记》的片段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找到《西游记》的电视剧看看,然后讨论故事情节,并推荐儿童版的《西游记》和孩子一起阅读。读完后,各自写读后感,再进行交流。

总之,变换读书花样能使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能用一定的方法完成阅读。阅读的体验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位、文化素养也能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得以提升。

三、用博客推薦方式交流好书,扩大阅读区域,帮助孩子逐步学会独立阅读

用博客的方式推荐好书是将个体的阅读行为向集体共读转化的一种形式。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向班级或群体推荐,在群博客中交流评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而有了博客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家长和孩子、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等多方的交流,使阅读的区域更加广阔,获得的信息量更大。而家长在这样的平台能获悉更多的教育和阅读的经验;孩子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得到更多的阅读经历,收获了更广泛的或诊断性或激励性的评价,独立阅读的本领也会在这样的平台逐步得以发展和完善。

总之,亲子阅读很好地解决了“课外阅读课外难读”的困难,向课外阅读的课外时间要质量、求效率。家长对于阅读的参与,不仅使孩子受益,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阅读中亲子关系的和谐地发展优化了孩子的阅读环境,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进步,真可谓一举多得。

唐山市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唐山市中心和市郊的2所小学,分层整群抽取一~六年级学生650名,核实资料合格的学生有634名,其中男生302名,女生332名;年龄6~12岁。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

采用5 d膳食调查和食物摄取频率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家长座谈会进行填表辅导,让其当场填写学生食物摄取频率调查表。调查表参考文献报道和唐山市当季家庭常吃食物自行设计,包括近1个月各类食物87种食品的每周食用次数和平均每次食用量。5 d膳食调查由家长填写学生每天食用所有食物的种类和重量,并记录学生所吃零食的名称、规格和包装,学生每天交回,调查员当场核实。

1.2.2 营养素摄入水平评价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2000年版)中相应年龄段的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评估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3]。

1.3 统计分析

用营养计算器V 1.6( 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分别输入膳食调查表和食物摄取频率调查表数据,转换成每人每天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取平均值。用Excel建立资料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膳食构成

见表1。

注:△为2007年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

学龄儿童的膳食结构以粮谷类为主,男、女童的膳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粮谷类、肉类、蛋类和油类达到或接近2007年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水产品、大豆类和水果的摄入量为建议摄入量低限的80%以上,而蔬菜和奶类的摄入量不到建议量低限的70%和60%。

2.2 主要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及其评价

2.2.1 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和锌的摄入量男生均高于女生。见表2。

注:1 kcal=4.18 kJ;男、女生比较,t检验,*P<0.05,**P<0.01。

2.2.2 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评估

2.2.2.1 用EAR和RNI评估群体营养素的摄入量

能量、蛋白质、烟酸摄入充足(>RNI)的分别占47.5%(238/634),53.3%(338/634)和87.1%(552/634),硒摄入充足的占85%以上。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摄入不足的分别占33.9%,15.5%,31.2%和21.4%,其摄入量处于不足与充足之间的分别占15.5%,56.1%,14.2%和27.4%;锌摄入不足的占58.9%,28.1%的学生摄入量处于不足与充足之间。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2.2 用AI评估群体钙、铁的摄入量

学龄儿童平均钙摄入量为422.9 mg,远低于AI(800 mg),仅有14.7%的儿童钙摄入量达到了适宜水平,30.9%学生钙摄入量低于AI的半数;铁的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为19.3 mg,大于相应年龄段的AI,有79.7%的学生总铁摄入量达到了AI。见表4。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3 主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在蛋白质膳食来源中,包括动物性和大豆类食物在内的优质蛋白占46.6%,蛋白质来源较好。膳食钙来源于奶类的占47.8%,来源于大豆类的只占4.3%;膳食总铁中,来源于吸收率较高的血红素铁仅占9.9%,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视黄醇占44.6%。

2.4 能量来源分配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6.1%,31.9%和52.0%;与RNIs中推荐的适宜供能比12%~15%,25%~30%,55%~65%比较,蛋白质供能较适宜,脂肪供能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偏低。三餐供能,男生早、中、晚餐分别占总能量的30.0%,35.2%和20.2%,女生早、中、晚餐分别占总能量的28.7%,32.9%和15.8%;而零食供能男、女生分别占14.6%和22.5%。根据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早餐供能占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早餐、午餐供能基本合理,而晚餐受零食影响供能较低。

3 讨论

膳食调查是人群营养状况研究的基本手段[3,4,5]。称重法能获得更为可靠的食物摄入量,但随着记录天数的增加,准确性可能降低;食物频率法能够迅速得到日常的食物摄入种类和摄入量,可反映长期营养素摄取模式。本次调查采用询问法与食物摄取频率法相结合,参照2007年新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儿童粮谷类、肉类和蛋类达到或接近摄入量,水产品、大豆类和水果摄入量达到建议量低限的80%,而蔬菜和奶类摄入量不到建议量低限的60%~70%。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系列评价膳食质量的参考值。以往比较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百分比的评价方法并不恰当。在实际工作中,观测到的摄入量低于EAR时可以认为必需提高,因为摄入不足的概率高达50%;摄入量高于RNI时,可以认为摄入量充足。摄入量在ERA和RNI之间者要确定是否适宜相当困难,为了安全起见也需要加以改善。对于有AI的营养素只能比较群体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数摄入量和AI的关系,当平均摄入量≥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不足的概率很低;但当平均摄入量

针对上述评估结果,需要调整学龄儿童的膳食结构,通过对家长的营养指导和儿童的营养教育,增加晚餐主食量,减少晚餐前含脂肪较高的零食摄入;增加奶类的摄入量,使其达每

天300 g以上,适当增加豆类、小鱼虾的食用量;纠正挑食偏食并适当增加贝类海产品的摄入,提高动物血、肝的摄取频率;鼓励儿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营养学报,2004,26(6):417-420.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29.

[3]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7-389.

[4]HUMPHREY J.24-hour history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ita-min A status and privides a better estimate of dietary vitamin A intakeof deficient Indonesian preschool children than a food frequency meth-od.J Am Diet Assoc,2000,100(12):1 501-1 510.

上一篇:地方剧种下一篇:分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