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共7篇)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 篇1
据统计, 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的发病率达0.12%~3.34%[1], 而张建华[2]调查显示2007年上海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高达4.52%,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哮喘作为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 病程长,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严重危害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由于目前仍无完全治愈该病的药物,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指出长期、持续、规范化管理是减少患儿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措施[3]。为了探讨哮喘患儿出院后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及生活量的影响, 本研究对47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 获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1~2014-03我院儿科收治的轻中度哮喘患儿9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7例。其中, 对照组男27例, 女20例, 年龄7~12岁, 平均 (9.26±2.50) 岁;病程0.5~6年, 平均 (3.36±0.80) 年;观察组男25例, 女22例, 年龄7~13岁, 平均 (9.15±2.24) 岁;病程0.5~5.5年, 平均 (3.29±0.76) 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向患儿家长发放《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知识手册》, 给予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讲解和健康教育, 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对照组患儿出院后无任何护理干预, 如家长有问题可以电话联系, 给予解答;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利用微信和QQ平台建立"支气管哮喘患儿之家"群, 组织患儿家长或较大患儿加入, 由1名高年资有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管理员, 每天定时登录提供支气管哮喘知识咨询, 解答患儿及其家长提出的问题, 发布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健康护理知识。 (2) 每2w进行1次电话随访, 对有条件的患儿每月1次家庭访视, 对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 (3) 定期组织专家讲座, 请患儿及其家长来院参加, 由医护专家讲解支气管哮喘治疗、护理、预防发作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4) 鼓励和指导患儿家长和患儿记录"哮喘日记", 内容应包括白天、夜间咳嗽及喘息程度、运动及用药情况, 强调哮喘日记对观察病情、掌握发病规律及治疗用药的重要性, 门诊复诊时必须携带, 医护人员根据日记内容调整治疗及护理教育方案。 (5) 帮助患儿寻找诱发哮喘的因素并尽量避免接触, 以预防急性发作;向患儿强调遵医嘱应用激素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其遵医行为。
1.3 观察指标
(1) 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测量两组患儿的肺功能, 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 、呼气峰值流速 (PEF) 。 (2) 记录两组患儿1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次数。 (3) 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3个维度评价患儿的生活质量,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的形式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注:与出院时比较, *P<0.05 (tFEV1=2.031 PFEV1=0.006;tFVC=2.261 PFVC=0.015;tPEF=0.529 PPEF=0.018)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结果
2.1 两组哮喘患儿的预后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儿的FEV1、FVC和PEF等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1年后, 观察组患儿的FEV1、FVC和PEF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 (P<0.05) ,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观察组患儿出院1年内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2 两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儿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1年后, 观察组患儿的上述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时 (P<0.05) , 而对照组各维度评分虽较出院时降低, 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出院时比较, *P<0.05 (t呼吸症状=1.025 P呼吸症状=0.010;t活动受限=4.205 P活动受限=0.000;t疾病影响=2.016 P疾病影响=0.005) ;与对照比较, #P<0.05。
3 讨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与护理必须遵循“长期”、“持续”、“规范”及“个体化”原则, 帮助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无疑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然而, 传统护理模式只局限于患儿住院期间, 出院后患儿及其家长对院内的健康教育内容会逐渐忘记或模糊, 导致患儿及其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水平逐渐降低、遵医行为较差, 经常出现因害怕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自行减量或停药, 不能坚持正确使用激素治疗。而且, 由于患儿及家长对诱发哮喘的过敏源认识不清, 患儿难以避免与其接触, 往往导致患儿因哮喘反复发作而再次住院治疗, 不仅影响了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也增加了患儿的心理负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
近年来, 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已开始在临床各科室推广应用, 其将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由院内延伸到患者家庭[5], 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引入延续护理模式, 利用信息化工具, 通过微信、QQ、电话随访等方式, 在护士和患儿及其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 不仅能够了解患儿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又能给予患儿及家长有关延续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的指导,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周琦等[6]对5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9个月内病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哮喘控制测试得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本研究中对照组随访1年后, 与出院时比较患儿的FEV1、FVC和PEF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及SGRQ问卷的3个维度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出院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难以满足哮喘患儿及家长的护理需求[7,8];而观察组患儿实施延伸护理的l年内, 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分别为 (2.08±0.42) 次、 (1.54±0.32) 次和 (0.21±0.18) 次, 显著少于对照组, 而且FEV1、FVC和PEF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及SGRQ问卷的3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了实施延续护理的良好效果及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 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然, 由于我院儿科院外延续护理实施起步较晚, 尚缺乏成熟的经验, 因此如何将延续护理内容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哮喘出院患儿提供更多样、更完善的延续护理服务,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94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7例。出院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 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 观察组患儿的FEV1、FVC和PEF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及SGRQ问卷的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付蕊, 张文军.儿童哮喘的防治进展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 (1) :718
[2]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4) :241-243
[3]杨义琼, 马利维, 黄英, 等.规范化管理治疗对儿童哮喘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2, 41 (6) :1579-1581
[4]Engstrom CP, Person LO, Larsson S, 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wedish version of the St Georgr'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1998, 11 (1) :61-66
[5]黄金月.出院后延续护理所需的护理剂量及能达到的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增刊) :156-158
[6]周琦, 沈彩琴, 匡晓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4, 21 (18) :49-51
[7]纪慧萍.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原因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 34 (5) :87
[8]刘玉荣, 郝凤杰, 高凤荣, 等.延续心身疗法防治5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 (3) :126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 篇2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75-01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例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1.1 焦虑和紧张 入院时对疾病的缺乏认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所管的床位。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产生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耽心遗漏病情变化。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引起的焦虑:表现为不安心治疗,要求提前出院。
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1.3 怀疑和不信任 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阐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找来许多书籍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书上的方案为准。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引起的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3 护理措施
首先要找出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3.1 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 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病人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并对自己可以为孩子所能做的事情有信心。对病情变化引起焦虑,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应首先向家长目前的困难表示理解,但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说明中断治疗可能对患儿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沟通,在用药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家长有信心坚持治疗。
3.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①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尤其对慢性病应指出现代科技进步,不要放弃希望;而对病情发展较快的,要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家长,医院会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治疗。②如为对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会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3 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①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②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③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3.4 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①对家长容忍心理的护理:要向家长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爱行为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出孩子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希望家长在护士对患儿进行教育时,不要一味袒护。②对家长依赖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不是将家长原本能够进行的对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全部交给护士来做。而是教给家长正确的日常护理知识,如怎样正确更换尿布,怎样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如何正确喂养患儿,如何及时添加辅食等,帮助家长独立的进行日常护理,这样做既使患儿得到了正确的护理,也增加了护患感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③对家长同病相怜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大家推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而使疾病恢复良好的病例,由这些家长亲自指出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处,可以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但要避免家长间乱传所谓的“偏方”,一旦发现要及时制止,并向家长指出这样做的错误和严重后果。
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主动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进行,护理程序处于良性循环。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强了护患间的关系,对儿科开展整体护理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6,164-167,181-182.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36.
[3]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 篇3
1 心理分析
一般认为, 患儿肌肉注射时有抗拒反应是由于针头扎皮内以及药物的化学刺激作用造成疼痛而引发的, 实际上痛觉是神经系统与心理状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是影响痛阈的主要因素, 平静、愉快等积极心理能提高人的痛阈, 而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能降低人的痛阈, 提高人对疼痛的敏感性, 从而使痛觉大大增强。3岁~6岁学龄前患儿顺应性差, 且绝大多数以前曾有过肌肉注射史, 对肌肉注射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这种应激反应是他们抗拒注射的主要原因。导致学龄前患儿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儿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环境的陌生;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肌肉注射带来的疼痛刺激及痕迹反应的联想形成条件反射的恶性循环;其他患儿注射时的哭闹;家长平时“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不良误导;家长的慌乱、不安等。因此, 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 消除学龄前患儿的紧张情绪, 设法提高其痛觉阈, 可促进肌肉注射的顺利完成。
2 心理干预
2.1 注射前心理干预
护士和蔼可亲的表情和温和亲切的语调有利于获得患儿的信任, 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此, 护士在肌肉注射前要在患儿面前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学龄前患儿进入注射室时, 护士要面带笑容, 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主动接触患儿, 亲切称呼患儿的名字, 对患儿外表服饰或其他特别的地方进行赞扬, 询问患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学习内容、和小朋友的关系等, 取得患儿的信任。在溶解药物过程中, 护士不要说“打针不痛”“听话、不哭”之类的话, 以免使他们产生受骗感, 而应淡化他们的紧张心理, 鼓励他们注射时要勇敢、不怕痛等, 如“阿姨打针只有一点点痛, 就像被蚊子咬一口一样”;避免采取恐吓的语言, 杜绝粗暴的态度和训斥的语言, 它不但会增加患儿的畏惧感, 也会挫伤患儿的自尊心, 甚至造成患儿的心理创伤。在整个交谈过程中, 要不断地使用童语、形体语言和他们交流, 这对稳定患儿情绪, 顺利完成注射十分重要。
2.2 注射中心理干预
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注意的结果, 越是注意它这种感觉越强烈, 体验越深刻。学龄前患儿在接受注射时, 由于畏惧疼痛, 肌肉往往紧张收缩给进针带来困难, 而这一年龄阶段的患儿注意力易转移、定向活动的稳定性差, 因此应与学龄前患儿交谈一些与注射无关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如最近看的动画片、喜欢的卡通人物、儿歌等, 转移其对注射部位的注意力, 等他们全身肌肉放松时趁机实施注射;当疼痛发生时, 要多采用积极、肯定、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勇敢, 是阿姨见到过的最勇敢的孩子”“你真坚强”等;或是“看某某小朋友多勇敢, 打针不哭”等, 以榜样作用激发患儿的好胜心, 增强其接受注射的勇气。
2.3 注射后心理干预
注射完毕, 学龄前患儿心理常有需要补偿的要求, 所以护士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对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比如说“某某小朋友, 你真棒, 是阿姨见到过的最勇敢的孩子”, 并且把表扬的话尽量说给孩子的亲人或周围其他人听, 使患儿感到自己所做的努力能被理解。即使学龄前患儿注射时不配合, 也应对他讲“其实不怎么痛, 下次打针时, 小朋友就不哭、不害怕了”, 用这样的语言暗示他们增加勇气, 以利于以后注射时的配合。同时, 摸摸孩子的头或手, 表示亲切和爱抚, 使病儿心理得到满足。
3 注意事项
3.1 营造良好的注射环境
注射环境可影响到患儿的心理变化, 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使其感到愉快, 呆板的面孔、嘈杂的声音、特殊的气味、平谈的颜色等刺激可引起患儿的反感和恐惧。因此, 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注射环境, 如墙壁色彩可采用柔和色调, 候诊区域墙面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彩色画, 室内悬挂一些卡通玩具或风铃, 或播放动画片等, 以增强患儿的适应性, 减轻或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3.2 避免患儿注视准备过程
肌肉注射前, 学龄前患儿注视护士的准备过程可产生紧张情绪, 在抽药、排气过程中, 尖尖的针头可使患儿与痛觉产生联想, 加剧其恐惧和焦虑心理。因此, 护士在准备注射时, 可利用各种方法转移学龄前患儿的注意力, 最常见的方法是让陪护家长密切配合, 转移患儿视线, 可与患儿进行轻松的交谈, 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
3.3 提高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 尤其是学龄前患儿的耐受力比较差, 任何注射操作上的失误都会给他们造成身心的痛苦, 这就要求护士肌肉注射技术要精益求精, 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动作要稳、准、轻、快, 力求一针成功, 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3.4 取得陪护家长的配合
学龄前患儿自控力较差、依赖性较强, 其心理往往受到家长的影响, 有的陪护家长往往比较紧张, 这种消极情绪会传染给患儿, 加剧患儿的紧张。因此, 护士要与陪护家长进行沟通, 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配合, 让他们保持镇定、平静, 以提高注射成功率。
住院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篇4
1 住院患儿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
陌生的环境, 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 各种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等可引起患儿恐惧。患儿多表现为害怕, 有的表现为预防性的不作声或否认患病, 不配合治疗、护理。
1.2 焦虑
易发生在温顺、老实、守纪律的患儿身上。患儿对疾病不了解, 不知何时能回到学校, 担心自己的功课及成绩受到影响, 表现为敏感、缺乏自信等。
1.3 盲从
在一些集中进行的操作中常可见到, 比如本来不哭的患儿, 看到别的患儿哭泣也会跟着哭起来。
1.4 抵触
由于病情和诊疗要求限制了患儿自由活动, 使患儿感到被动。当儿童给予配合后,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同, 如果患儿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 易引发反感或抵触情绪。
1.5 孤独
患儿入院后, 离开了亲人和熟悉的环境, 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 会使患儿感到孤独, 表现为沉默寡言, 怕与人接触, 盼家长来看望。
2 心理护理
2.1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给予心理护理
对于婴幼儿, 尽力满足患儿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经常抚摸头部、后背或哄、逗、微笑等, 使患儿产生安全感、依赖感, 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有条件时让家长陪伴患儿参与护理。对于学龄前患儿, 应主动接近患儿, 以轻柔的动作、和蔼的态度, 关心体贴患儿。同时, 为他们介绍其他患儿, 共同参与做游戏、看图画、讲故事等, 让患儿感到快乐。治疗时, 多采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并让年龄稍大的患儿做示范, 取消其不良心理。对于学龄期患儿, 应耐心进行安慰, 取得患儿的信任。入院时告知疾病、治疗等情况, 让患儿明白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为其安心治疗做好心理准备。在治疗过程中, 对患儿多鼓励、多表扬, 强化患儿自尊、自爱的心理。可组织患儿看书、做作业及开展娱乐活动, 丰富患儿的精神生活, 消除其不良心理。
2.2 为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沟通技巧
为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时, 应做到:①语气应耐心温柔, 温柔的语气让患儿产生亲切感, 减少患儿对护士的陌生感, 避免简单粗暴;②语言应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③使用积极语言, 避免消极性语言;④使用鼓励性语言, 避免打击性语言, 夸奖赞赏的语言可使患儿心情愉快, 容易配合操作和治疗;⑤使用暗示性语言, 把希望患儿要达到的目标逐步暗示给患儿。
2.3 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10例4~5岁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患儿, 其中男性6例, 舌尖黏液囊肿1例, 下唇黏液囊肿5例;女性4例, 舌尖黏液囊肿1例, 下唇黏液囊肿3例。囊肿直径约在0.6~2 cm之间。其中3例为2%碘酊注入法1周后复发患儿。
1.2 方法
(1) 手术方法:在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 将囊肿及相连的腺体完整切除, 直接缝合伤口。 (2) 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3) 术前、术中护理配合及时到位:根据手术的需要给患者摆好体位。准备好麻药和灭菌手术包。消毒纱块先用灭菌生理盐水适当润湿。手术中注意观察患儿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注意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协助止血。 (4) 术后护理:嘱患儿注意口腔卫生, 避免刺激伤口, 注意休息。按医嘱口服抗生素3 d预防感染。预约1周后复诊拆线并看病检结果。
2 结果
患儿主动配合, 无哭闹, 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在10~15 min, 出血少。术后愈合良好。医生及家长对手术配合满意。随访1年无复发。
3 讨论
口腔黏液腺囊肿为口腔常见疾病之一, 多是由于黏液腺排泄管受阻, 导致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于腺内, 从而使腺泡逐渐膨胀而形成囊肿, 好发于下舌尖、唇黏膜、颊黏膜, 好发部位与损伤明显有关[1]。黏液囊肿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法、盐酸异丙嗪注入法、2%氯化钠注入法、2%碘酊注入法、平阳霉素注入法、硬化剂注入法、激光电灼法、冷冻剪切法和冷冻法等。手术过程中只要对周围腺体尽量减少损伤, 将与囊肿相连的腺体摘除干净, 常能取得满意疗效, 因而可作首选[2]。多数文献报道儿童因不合作, 多建议非手术治疗。笔者认为, 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某些儿童是可以采取在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治疗的。该组10例4~5岁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个案中有3例患儿接受了碘酚注入法, 一周后复发, 再对其采取手术切除法。对7例患儿直接实行了手术切除法。该组10例患儿手术后一年观察均无复发。对于4~5岁学龄前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该阶段儿童模仿性强, 同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3]。能在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做好学龄前儿童的黏液囊肿手术, 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根据患儿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与患儿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手术前首先应对家长耐心细致解释门诊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 使家长对手术的基本程序了解, 消除他们顾虑、恐惧的心理。手术对容貌的改变是家长关心最多的问题, 此时应详细手心朝向头部, 双臂向上举;双臂举向头顶部, 安静的放松, 保持这个姿势5~10 s, 然后手慢慢收回到腹部。下肢运动:双手指交叉放腹部, 双膝立起, 保持这个姿势5~10 s;慢慢分开双膝, 腿不要突然倒下;双侧足底相对, 腿倒下时用一侧控制住, 还原。膝关节屈曲先做健侧:双手交叉放在腹部, 双腿伸直, 健侧的膝盖屈曲, 用双手抱住;保持另一腿着地的同时, 双手抱膝盖进一步屈曲, 向腹部靠近;还原后再做患侧:抱住患侧的膝盖, 按同样的要求重复动作。注意:患侧较困难, 必要时可协助。腰部运动双肩着地, 双手放腹部, 双膝屈曲并拢立起;双膝向患侧倒下着地, 头转向健侧, 保持扭腰的姿势5~10 s;还原, 双膝向健侧倒下, 其他动作如前。坐位康复训练:上肢运动手指交叉用力握紧;慢慢举向头上方;手放至头后, 手心朝向头部, 扩胸, 完成动作有困难者稍稍给予协助;还原。肩部运动:健侧的手从患侧手臂下伸出, 抓住患侧的肩, 使两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变宽;用健侧手臂上抬、放下患侧手臂3~5次;还原, 做腹式呼吸放松。转体运动双膝交叉, 健侧的腿放在患腿上;抵住患腿, 身体、手臂向健侧转动;保持姿势5~10 s;换腿换方向再做。下肢运动:患腿放在健腿上呈水平, 能看见脚心;活动踝关节和脚趾关节, 用手托住患脚向腹部移动;再向上抬起, 保持姿势5~10 s。
2.5 合并症护理
脑中风后常见合并症有肩关节半脱位, 足下垂, 肩手综合征等。其原因是没能尽早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曾在60%~70%左右, 纠正肩胛骨及肱骨头在肱盂窝的位置。经常向患侧翻身和上举患肢, 坐位时患肢置桌面或轮椅扶手上[3]。刺激稳定肩关节的肌群。利用病人体重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 以反射性地刺激稳定肌群, 或者按摩, 针灸均可。保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条件下, 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 充分保持肩关节正常范围的肩关节活动。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的恢复, 防止患手长时间处于下垂位, 让腕关节保持背屈, 促使静脉回流, 可采用上翘夹板固定腕关节于背屈位, 同时并可预防手关节屈曲挛缩。向心性压缩缠扎法用小线绳从病人指末端向近端用力缠绕, 达指根部为止, 然后张开, 依次作每个手指, 反复进行, 不仅使静脉回流, 也可促进周围血管收缩, 舒张自行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2]方定华, 陈小梅, 李漪, 等.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对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集体护理[1]。患病及住院不仅给小儿的身体带来痛苦, 而且极易使其身心受到影响, 同时对小儿及其家庭也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按心理应激理论, 患儿亲属在患儿住院期间将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2]。本文以住院患儿亲属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 并针对心理症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 达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效果。
1.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患儿入院后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 情绪不稳定多数患儿哭闹厉害,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 情绪紧张激动, 患儿住院期间由于病情的变化家长的情绪也随着过度焦虑, 有些患儿需要做些带有创伤性的检查, 家长对此非常心疼担忧, 有些家长由于知识有限表现出无助心理, 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3]。有很多家长在家里对孩子非常宠爱, 入院后对患儿更加过分溺爱也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
2. 护理措施
家长的心里活动对患儿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力, 而大多数家长由于对患儿的过度疼爱、关心、担忧都存在着一些情绪紧张焦虑, 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沟通缓解家长的一些怀疑、恐惧、焦虑等影响患儿康复的情绪, 并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
2.1 对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 热情主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 让患儿及家属熟悉医院环境, 消除陌生环境所带来的不适与紧张;家属携儿就诊, 其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医务人员能“手到病除, 妙手回春”。让家属感到诊治患儿的医务人员是可以信赖的, 而护士是对患儿直接采取诊治措施的, 护士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家属的情绪, 这就要求每位护士举止端庄, 着装整洁, 语言亲切, 态度和蔼, 热情接待每位患儿, 按病情妥善安排患儿就诊、抢救治疗。为患儿进行各种检查与治疗护理时, 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动作轻柔、敏捷, 操作准确, 技术精湛, 考虑周到, 让家属放心, 以增加其安全感。让患儿亲属享有知情权, 向其讲明患儿的病情、可能的病因、正在采的治疗方案及预后, 帮助他们接受现实, 认识疾病。对患儿亲属的反复提问要耐心倾听、解释, 减轻其心理负担, 正确面对现实。除尽量满足他们一般的生活需求外, 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即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对于濒死的患儿要给予更多的临终关怀。医护人员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儿及其亲属都是莫大的安慰。另外还要注意到焦虑是可以感染的, 通过人际间交流感染给他人。医护人员必须留心自己的焦虑程度, 在对别人提供帮助前, 要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
2.2 克服恐惧感对患儿, 护士应多关心体贴, 避免呵斥, 责备患儿, 可通过与患儿一起做游戏如将故事, 玩玩具, 看图画等建立良好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 帮助患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感。护士着装干净整洁, 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对于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护士应对家长进行更多的健康教育, 跟家长耐心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 解答家长的疑问。对预后会比较好的疾病, 对家长多些鼓励的语言, 使家长情绪平稳;对预后会比较差的, 用词委婉不可用过于直截了当的语言刺激家长情绪, 对于病情恶化的患儿应准将确信息传达给家长, 告知医护人员会尽最大努力, 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2.3 对家长不信任与怀疑的心理护理家属心理失调, 往往会把这种异常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 甚至无理取闹, 而护士更要沉着、冷静、稳重, 否则就会与患儿家长争吵, 进而影响正常医疗程序。护士应该给予患儿及家长很好的第一印象, 要做到着装整齐, 干净美观, 仪表大方, 对患儿及家长语言贴切, 消除患儿及家长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 建立好感, 赢得家长及患儿的信任及认可。
2.4 对家长感同身受的心理的护理, 当患儿患病时许多家长会有种感同身受的心理, 他们会想如果自己也患这种疾病应该如何处理, 基于这一心理可以向家长解释患儿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赞同和支持将会对治康复有很大帮助。
2.5对于于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过度依赖的心理护理, 基于此心理问题可以加以利用,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指导家长进行基本的日常护理, 比如告知家长患儿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问题, 哪些食物不宜吃, 哪些食物适合吃等。还可以指导家长对如何喂养患儿, 保持患儿皮肤清爽, 如何鼓励患儿等,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推进护理工作进展。
2.6 对于家长对患儿过度溺爱和容忍的心理护理, 应该告诉家长患儿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不能让患儿在住院期间养成被溺爱等不良习惯, 影响日后心理健康, 患儿住院期间家长应该给予关心爱护但是不能发展成纵容。
3. 讨论
患儿亲属的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患儿。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如果患儿亲属心身健康, 积极应激, 给患儿很好的心理支持配合治疗对患儿恢复健康有益。而患儿亲属消极应激, 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心身健康, 而且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 从而影响医嘱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11]。作为一名儿科的护士, 应更好地体现对患儿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 赢得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通过此项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 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家长的怀疑和焦虑情绪, 极大程度的消除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疑问, 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治疗和护理计划并且能够有效的配合, 增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 同时对患儿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正确引导, 有利于病情康复治疗, 对儿科开展整体护理有很大的推进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清玲.儿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6 (8) :6-8.
[2]绽雁翎.儿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探析[J].实用护理, 2010, 6 (24) :6-6.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急诊患儿为研究对象, 排除入院后死亡的患儿。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2~13岁, 平均年龄 (8.76±1.43) 岁, 病程6h~3d, 平均 (1.5±0.5) d。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例, 支气管肺炎15例, 急性腹泻15例, 哮喘急性期发作10例。选取与陪同患儿同时入院的60名家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为: (1)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均为患儿的直系家属;能够全程陪护患儿; (3) 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 (4) 无智力障碍, 无严重的躯体疾病, 无精神病史。其中男性15例, 女性45例, 年龄22~45岁, 平均 (33.5±5.7) 岁, 将该组家长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遵从医嘱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对家长不进行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视家长的情绪表现, 对家长采用心理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及时、快速的接诊
在急诊门口安排导医接诊, 患儿入院时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 并进行预检分诊。对于病情较为稳重的患儿, 先抢救、后登记挂号, 同时开放绿色通道, 分诊后立即用平车送入抢救室, 通知医师抢救。护士应使自己从着装、语言、表情、动作到专业技术水平都给家长可信赖和亲切的感觉, 实行微笑服务, 获得家长的信任。
1.2.2 加强护患交流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 注意举止要端庄, 语气要轻柔委婉, 让患儿及家长感到和蔼可亲。向患儿家长介绍患儿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治疗方法, 告知医护人员技术过硬及治愈成功的相关病例, 缓解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2]。将患儿的治疗方案告知家属, 对家长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指导家属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 讲解饮食、药物及患儿的心理照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让家长心中有数。注意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了解其心理问题, 耐心听取家属的倾诉,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鼓励、解释、保证[3]。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 让患儿家属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
1.2.3 人性化的治疗环境
尽可能为家长创造良好的照顾环境, 在预诊处及各诊疗区采用动物图案标牌吸引患儿。休息区内摆放一些杂志、刊物给家属阅读。患儿病房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 病室放置鲜花, 可放置一些患儿喜爱的玩具, 让家属有亲切感。
1.3 观察指标
(1) 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 (SAS) 、抑郁 (SDS) 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两个量表均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条目组成, 每个条目均按1~4级评分, 1=无或偶而, 2=有时, 3=经常, 4=总是如此, 由护士按照家长的表现进行评定。国内常模SAS、SDS评分分别为 (37.23±12.56) 、 (41.85±10.56) 。 (2)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共10个项目, 每项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满意度≥90%为满意, 60%~89%为较满意, ≤59%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的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 用表示计量资料, 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 统计方法以t、χ2检验进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家长在患儿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于确保诊疗效果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儿科是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 其护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患儿的突然入院对家属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 家属的正常生活被打乱, 可能格外紧张、焦虑, 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4]。家长是患儿的支撑者, 保护者, 利益上的代表者, 家属的负性情绪, 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 还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心理护理是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护理, 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 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 给予患者支持、关怀和帮助[5]。心理护理有利于满足特殊状态下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需要,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及时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 让患者保持相对积极稳定的情绪。本研究在急诊患儿的护理中对家长的心理进行干预, 主要方法有及时、快速的急诊, 加强护患交流和创造人性化的治疗环境, 消除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存在的疑问, 有效的缓解家属因患儿患病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结果显示, 观察组家长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护患和谐。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诊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在患儿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护患和谐。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患儿,家长,焦虑
参考文献
[1]李晶, 李昃, 谢秀珍.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10 (11) :41-42.
[2]钟建苗.入住NICU新生儿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1) :97-98.
[3]李凤玲.护理关怀照护行为缓解儿科患儿家属心理问题的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9) :61-63.
[4]刘芬.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9) :139-140.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论文】推荐阅读:
学龄期患儿10-20
农村学龄儿童的流失06-04
学龄儿童07-29
农村学龄前儿童08-03
社区学龄前儿童09-09
学龄儿童应掌握哪些知识05-12
学龄前儿童故事会09-08
全面二孩政策下学龄前08-10
爱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学习07-03
育龄期女性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