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患儿

2024-10-20

学龄期患儿(精选4篇)

学龄期患儿 篇1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这一疾病患者通常是由于受孕到婴儿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脑部、四肢,伴随不同程度的癫痫、听觉神经,语言障碍、智力缺陷等症状。小儿脑瘫以痉挛型脑瘫居多,占据所有比重的70%。患者患病时间逐渐增长,其行为以及运动功能也会逐渐产生障碍,因此步态与平衡训练成为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运动平板训练逐渐成为改善脑瘫患者平衡功能与步态最直接措施,获得临床与患者一致认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收治的24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5~16岁;辅助下能够自行行走,能理解医师指令,具有一定认知能力;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

1.2 训练方法

1.2.1 常规训练:

对照组常规训练全程分为三阶段,隔天进行,1周3次,每次45 min,维持12周。①配合降低肌张力治疗,进行关节力量训练;②展开平衡与步态训练;③进行大幅度,大运动量训练。

1.2.2 运动平板训练:

采用DP一130电动平板,1周3次,持续12周。患儿在治疗师指导下首先进行慢速度训练,掌握要领,再根据康复进程逐渐加速;训练时躯干务必直立;迈步时,足部先着地;步行时,髋关节保持伸直状态。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 Berg平衡功能:平衡功能测试包括起立、坐下、转身、站立、拾物、踏台阶等在内的14个项目。将最低分设置为0分,最高为4分,满分56分,所有项目务必在20 min内完成,患者全程赤足;每一项目测试时在一定时间内需要保持同一姿势;某一项目如果经过多次测试,则取最低分。

1.3.2步态分析:患者以粘贴地面2 m×20 cm为标准,赤足行走;跨步长主要测量着地时两足距离;步宽测试以足与中点投射为标准,测量两足间的横向距离;步速测试时空参数[2]为u2-,根据视频时间和地面标准线比例,测量每秒距离(m/s)。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与步态评定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4796,P<0.05)。见表1。

3讨论

活动平板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治疗中主要以实际操作为根本依据,利用悬吊装置减少对下肢重量,对促进患儿步态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基线[3]无差异性的42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常规与平板训练、步态训练,比较两组康复程度与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功能与步态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平板训练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存在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运动平板训练。治疗期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步态与平衡功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学龄期脑瘫,步态,平衡功能,运动平板训练

参考文献

[1]陈天聪,叶一卫,程佩锋,等.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33-636.

[2]袁俊英,曾宪旭,孙二亮.活动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57-559.

[3]汤加利,史惟,郭金颖,等.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52-556.

学龄期患儿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80例学龄期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其中男45例, 女35例, 平均年龄8±2岁。入选标准;①年龄在6~12岁之间;②病程超过3个月;③无严重的并发症;④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⑤在全麻下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术的学龄期患儿。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健康教育内容及实施方法

1.2.1 资料收集

在患儿入院后3~5 d进行第1次资料收集。首先征得患儿父母同意, 由其父母填写有关患儿基本情况调查表, 然后研究者对照量表中的项目逐一读予患儿, 患儿根据自己对相关内容的恐惧程度作出相应的回答。研究者对其回答的理由作一步询问, 以便获得更详尽的资料并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订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行常规随机健康教育, 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的内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与痛苦、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组进行量化健康教育 (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对每个患者完成一定量的教育内容) , 即术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认知和心理状态的评估, 根据结果为其讲解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在术前2天及术后5天分别调查患儿的恐惧情况, 具体方法如下。

1.2.2. 1 入院宣传

即入院第1天给予入院宣教:患儿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往往会出现焦虑和恐惧心理, 因此患儿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 和患儿交朋友, 消除其恐惧心理, 使其配合治疗。对年长患儿简单介绍医院有关制度, 向家长介绍病区环境、探视制度、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管床医生和护士、查房诊疗及作息时间、床头传呼及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防范措施, 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1.2.2. 2 心理疏导

由于先心病与普通外科手术不同, 手术危险性大, 医疗费用高, 很多家长担心人财两空。护士根据患儿年龄、性格、生活条件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 与年长儿及患儿家长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心态, 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 介绍心内科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手术的成功率, 让术后康复的患儿及家长和他们交谈, 并阅读病房小册子, 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消除顾虑, 主动地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

1.2.2. 3 术前训练

患儿入院后嘱其注意休息, 减少剧烈活动, 降低机体耗氧量。教会患儿有效咳痰及深呼吸的方法, 鼓励其每日练习深呼吸2次, 每次30 min。术前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如鱼、鸡汤、蔬菜等, 适当饮水。

1.2.2. 4 介绍手术的相关情况

术前2天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和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带领患儿参观监护室并鼓励其与监护室患者交谈。与手术室护士一起访视患儿, 减轻患儿由于即将手术所带来的恐惧紧张感。

1.2.2. 5 术后教育

术后患者回病房心电监护24~48 h, 教育患儿术后平卧位, 多饮水, 有利造影剂的排泄, 患肢应平伸制动, 不能弯曲, 观察患儿肢端皮肤颜色及血运情况, 术后7~10天避免激烈活动, 术后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

1.2.2. 6 组织学习

掌握患儿的思想和要求, 有的放矢地和他们交谈, 耐心护理, 以消除其不良情绪, 同时配合家长组织他们学习、补习功课, 辅导作业, 讲故事, 做游戏等, 支持老师及同学前来探望。

1.3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的评价量表根据Broom ME的“儿童医疗恐惧量表”[4]修订而成。该量表由医疗操作恐惧、医疗环境恐惧、人际关系恐惧、自我恐惧4个分量表组成, 共l7项。每项按3级评分, 不恐惧1分, 有些恐惧2分, 非常恐惧3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3, 专家效度为0.85。

1.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及干预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患儿对医疗环境的恐惧本研究发现, 住院儿童最为恐惧的是医疗环境。患儿因离开家庭, 以往的生活习惯被陌生的环境所替代, 而产生分离性焦虑, 感到孤单、失望和不安全等。护士应通过多巡视关心患儿, 鼓励家属勤探视, 建立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 介绍心内科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手术的成功率, 让术后康复的患儿及家长和他们交流, 并鼓励患儿及家属阅读小册子, 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消除顾虑;术前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带领患儿参观监护室, 减轻患儿由于即将手术所带来的恐惧紧张感。表1示, 干预前两组医疗环境恐惧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证明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对医疗环境的恐惧。

3.2健康教育可降低患儿对医疗操作的恐惧先心病为慢性病, 长期看病、治疗, 使患儿对打针、吃药等医疗操作已习惯甚至麻木, 对医疗操作的恐惧减低。但本次住院除了检查、注射、服药等常规医疗操作外, 患儿还要接受采动脉血、吸痰、叩背等特殊医疗操作, 因此干预前医疗操作恐惧评分也比较高, 分别为 (2.08±0.54) 、 (2.02±0.71) , 仅次于医疗环境恐惧。通过术前训练深呼吸、吸氧、咳痰及讲解操作的必要性, 会降低患儿对医疗操作的恐惧。表1结果示, 干预前两组医疗操作恐惧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证明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对医疗操作的恐惧。

3.3健康教育可降低患儿的自我恐惧和人际关系恐惧患儿正处在学习阶段, 对老师及同学的牵挂、功课考试及升学的担忧与日俱增, 加上疾病使身体虚弱而生活不能自理, 表现为抑郁、沉闷、焦虑和痛苦, 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而产生急于出院的想法。通过家长们组织学习及支持老师、同学探望, 解除患儿对学业的担忧。表1示, 干预前两组医疗操作恐惧评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证明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对自我恐惧和人际关系恐惧。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量化健康教育明显降低了学龄期先心病学龄患儿的各项医疗恐惧。表明对学龄期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给予患儿细致有效的护理, 是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先心病介入治疗学龄期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先心病介入治疗学龄期患儿, 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 让患儿循序渐进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接受随机健康教育, 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常规准备内容、术后注意事项等。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测定干预前后患儿的医疗恐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减轻先心病介入治疗学龄期患儿的医疗恐惧心理。

关键词:介入治疗,先心病,学龄期儿童,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娜.先天性心脏手术患儿的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09, (12) :81-82.

[2]周花, 苏小茵.住院学龄期儿童医疗恐惧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6) :485-489.

[3]严谨.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0) :584-586.

学龄期患儿 篇3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自我效能干预,护理

临床小儿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较为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 全球每年约150万儿童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术后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是对儿童健康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研究8学龄~12学龄期患儿生活质量相对差[2]。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自我效能干预对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日常行为管理水平的影响, 探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措施, 全面提高医疗水平。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的, 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区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3], 由于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理特点及所属环境的特定性, 故术后易导致自卑、焦虑、角色转换障碍等问题, 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本科通过对80例学龄期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28例;年龄7岁~12岁 (7.5岁±2.2岁)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7例, 简单先天性心脏病53例;确诊时间2年~7年。将8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病人在病程、年龄、疾病复杂程度、术者、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常规, 包括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护理、药物指导、出院指导及随访等。观察组病人除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 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 并教会家长, 定期与所在学校班级的班主任进行联系, 讲解此活动的目的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等并定期反馈。干预措施: (1) 激励:目的在于使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调动自身的潜能, 发挥患儿及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2) 社会支持:患儿的父母、同学、老师、护理人员、医生等均与病人共同面对疾病共渡难关, 消除孤独感, 增强自我效能, 使其感受到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 (3) 替代实验:自我效能很易受到相关榜样的影响, 可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成功病例术后的生活、学习情况, 帮助其增强自我信心。 (4) 阶段性目标设置:在院期间及出院后设置小阶段层层递进的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的目标, 使患儿拥有成就感, 坚持完成下一目标, 逐渐成功。

1.2.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按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的时间进行随访。依据入院时患儿提供的联系方式, 确定现居住地址及信件邮寄对象, 共寄出邮件15封, 回信15封, 回信率100%;电话随访65例, 均能很好配合所涉及的问题。内容包括:生长发育调查、基本信息调查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下阶段目标的布置等。采用心脏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 (Peds QLTM) [4], 量表总分100分, 生活质量越好, 得分越高。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学龄期儿童心理、生理特点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功能不全、血液运输效能差, 胃肠功能弱, 使营养素摄入障碍, 加之这类患儿能量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 导致生长发育落后, 同时该特殊人群的活动受限, 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例如不能参加体育活动、住院及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其他儿童高等。越复杂、病程越长的先天性心脏病表现出的症状越明显[5]。相关研究表明由于8岁~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活质量相对差, 其原因为生活质量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8岁~12岁儿童分析、理解问题能力增强, 心理在此期间有重大转折, 患儿自我意识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要求, 得分低于低年龄组[6]。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半年内要求活动量逐渐增加, 仍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参加活动, 同时由于此期儿童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及需要长期治疗等特点, 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绪及认知等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7]。故学龄期的儿童易产生易怒、自卑、失望等不良情绪, 在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良好的医疗技术加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提高该人群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3.2 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的临床意义

自我效能可以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式的思维过程, 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是自我促进的, 通常情况下, 在行动中积极的自我效能培养积极的承诺, 并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 (1) 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焦虑、交流障碍、认知及角色转换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此期患儿术前病史长、对术后疾病康复认识不足等原因, 术后一段时间内仍不能从病人的角色中转换过来。从而导致病人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从本研究中显示, 病程长、负责程度重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总分低于病程短的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此, 通过不定期的随访及依靠社会力量不断鼓励患儿, 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制定短期可行的康复目标, 提高自信心, 使患儿掌握更多的康复知识, 拓宽对疾病的认识面, 正确认识疾病的预后, 从而提高患儿的整体生活质量。 (2) 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患儿术后不适的耐受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重症患儿短时间内可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心功能不全等症状。由于患儿患病时间长、疾病重, 术后的期望值高等原因, 容易导致患儿对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弱或丧失。在术后常规治疗康复计划中加上自我效能干预可鼓励患儿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康复过程、纠正不良情绪, 逐渐增加活动量、增加自我效能感, 对改善术后不适有一定的效果。

4 小结

学龄期患儿 篇4

1 心理分析

一般认为, 患儿肌肉注射时有抗拒反应是由于针头扎皮内以及药物的化学刺激作用造成疼痛而引发的, 实际上痛觉是神经系统与心理状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是影响痛阈的主要因素, 平静、愉快等积极心理能提高人的痛阈, 而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能降低人的痛阈, 提高人对疼痛的敏感性, 从而使痛觉大大增强。3岁~6岁学龄前患儿顺应性差, 且绝大多数以前曾有过肌肉注射史, 对肌肉注射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这种应激反应是他们抗拒注射的主要原因。导致学龄前患儿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儿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环境的陌生;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肌肉注射带来的疼痛刺激及痕迹反应的联想形成条件反射的恶性循环;其他患儿注射时的哭闹;家长平时“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不良误导;家长的慌乱、不安等。因此, 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 消除学龄前患儿的紧张情绪, 设法提高其痛觉阈, 可促进肌肉注射的顺利完成。

2 心理干预

2.1 注射前心理干预

护士和蔼可亲的表情和温和亲切的语调有利于获得患儿的信任, 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此, 护士在肌肉注射前要在患儿面前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学龄前患儿进入注射室时, 护士要面带笑容, 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主动接触患儿, 亲切称呼患儿的名字, 对患儿外表服饰或其他特别的地方进行赞扬, 询问患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学习内容、和小朋友的关系等, 取得患儿的信任。在溶解药物过程中, 护士不要说“打针不痛”“听话、不哭”之类的话, 以免使他们产生受骗感, 而应淡化他们的紧张心理, 鼓励他们注射时要勇敢、不怕痛等, 如“阿姨打针只有一点点痛, 就像被蚊子咬一口一样”;避免采取恐吓的语言, 杜绝粗暴的态度和训斥的语言, 它不但会增加患儿的畏惧感, 也会挫伤患儿的自尊心, 甚至造成患儿的心理创伤。在整个交谈过程中, 要不断地使用童语、形体语言和他们交流, 这对稳定患儿情绪, 顺利完成注射十分重要。

2.2 注射中心理干预

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注意的结果, 越是注意它这种感觉越强烈, 体验越深刻。学龄前患儿在接受注射时, 由于畏惧疼痛, 肌肉往往紧张收缩给进针带来困难, 而这一年龄阶段的患儿注意力易转移、定向活动的稳定性差, 因此应与学龄前患儿交谈一些与注射无关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如最近看的动画片、喜欢的卡通人物、儿歌等, 转移其对注射部位的注意力, 等他们全身肌肉放松时趁机实施注射;当疼痛发生时, 要多采用积极、肯定、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勇敢, 是阿姨见到过的最勇敢的孩子”“你真坚强”等;或是“看某某小朋友多勇敢, 打针不哭”等, 以榜样作用激发患儿的好胜心, 增强其接受注射的勇气。

2.3 注射后心理干预

注射完毕, 学龄前患儿心理常有需要补偿的要求, 所以护士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对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比如说“某某小朋友, 你真棒, 是阿姨见到过的最勇敢的孩子”, 并且把表扬的话尽量说给孩子的亲人或周围其他人听, 使患儿感到自己所做的努力能被理解。即使学龄前患儿注射时不配合, 也应对他讲“其实不怎么痛, 下次打针时, 小朋友就不哭、不害怕了”, 用这样的语言暗示他们增加勇气, 以利于以后注射时的配合。同时, 摸摸孩子的头或手, 表示亲切和爱抚, 使病儿心理得到满足。

3 注意事项

3.1 营造良好的注射环境

注射环境可影响到患儿的心理变化, 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使其感到愉快, 呆板的面孔、嘈杂的声音、特殊的气味、平谈的颜色等刺激可引起患儿的反感和恐惧。因此, 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注射环境, 如墙壁色彩可采用柔和色调, 候诊区域墙面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彩色画, 室内悬挂一些卡通玩具或风铃, 或播放动画片等, 以增强患儿的适应性, 减轻或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3.2 避免患儿注视准备过程

肌肉注射前, 学龄前患儿注视护士的准备过程可产生紧张情绪, 在抽药、排气过程中, 尖尖的针头可使患儿与痛觉产生联想, 加剧其恐惧和焦虑心理。因此, 护士在准备注射时, 可利用各种方法转移学龄前患儿的注意力, 最常见的方法是让陪护家长密切配合, 转移患儿视线, 可与患儿进行轻松的交谈, 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

3.3 提高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 尤其是学龄前患儿的耐受力比较差, 任何注射操作上的失误都会给他们造成身心的痛苦, 这就要求护士肌肉注射技术要精益求精, 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动作要稳、准、轻、快, 力求一针成功, 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3.4 取得陪护家长的配合

学龄前患儿自控力较差、依赖性较强, 其心理往往受到家长的影响, 有的陪护家长往往比较紧张, 这种消极情绪会传染给患儿, 加剧患儿的紧张。因此, 护士要与陪护家长进行沟通, 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配合, 让他们保持镇定、平静, 以提高注射成功率。

上一篇:怎样沟通更有效下一篇: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