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毒

2024-05-24

儿童中毒(共11篇)

儿童中毒 篇1

关键词:儿童,急性中毒

中毒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意外死因之一。儿童意外伤害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也是儿童伤残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儿童急性中毒, 对意外死亡的控制及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儿童急性中毒187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7例急性中毒, 男性96例, 女性91例。年龄<1岁12例, ~3岁82例, ~5岁47例, ~7岁10例, ~9岁8例, ~11岁9例, ~14岁19例。其中, 汉族114例, 维吾尔族54例, 回族17例, 哈萨克族2例, 俄罗斯族1例。就诊时间:最早在服毒后30分钟, 最晚为48h。痊愈186例, 死亡1例。

1.2 中毒途径

经消化道160例 (85.6%) , 经呼吸道23例 (12.3%) , 经鼻黏膜3例 (1.6%) , 肌内注射1例 (0.5%) 。

1.3 中毒的种类

药物中毒104例 (55.6%) , 其中安眠镇静药33例, 解热镇痛药18例、止咳平喘药和抗生素各9例、解痉药8例、心血管系统药物5例、抗过敏药4例, 其他药品10例, 中药8例。灭鼠药11例。化学制品和有毒植物中毒各8例。食物中毒和汽油中毒各7例。来苏和罂粟碱中毒各3例。有机磷中毒1例。毒物性质不详12例。一氧化碳中毒23例。

1.4 中毒原因与年龄分布 (表1) 。

2讨论

中毒是指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后, 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 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目前是儿科的常见急症。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3年间收治急性中毒187例, 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84%, 分别占当年住院人数的1.46%、1.64%、1.58%、1.69%和3.00%, 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急性中毒多见于1~5岁儿童, 本文129例, 占68.9%, 尤以1~3岁最多见, 以后随年龄增长, 中毒的发生率下降。

至青少年期 (~14岁) 中毒的发生率又略增加, 本文19例, 占10.2%。中毒的途径以通过消化道为主, 其次为呼吸道吸入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的种类主要是药物中毒, 本文104例, 占55.6%。

2.1中毒的原因

(1) 儿童自己误服中毒, 共122例 (65.2%) 。主要见于1~5岁的幼儿。由于此年龄阶段的小儿无知好奇, 模仿力强又不能识别有毒与无毒的物质。因家长对药物和化学制品 (干洗剂、催化剂及化妆品等) 保管不当, 小儿易取之误服中毒。

(2) 家长错用或误用药物等, 共12例 (6.4%) , 其中11例 (91.7%) 为小于5岁的儿童。3例家长将装在止咳糖浆瓶内的来苏误认为止咳药给小儿喂服, 3例家长擅自用罂粟碱给小儿止泻致中毒。余6例家长擅自用药过量致小儿中毒, 均与家长粗心缺乏医疗常识有关。

(3) 轻生自杀, 本文12例均为12~14岁青少年, 占6.4%。其中女性11例, 占绝对多数。轻生诱因, 5例由于考试成绩差;5例与家长、老师或同学发生争吵, 另1例遭强暴后欲自杀。由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青春发育期,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够稳定, 故心理行为及精神方面亦不稳定, 当在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时, 易发生轻生行为。

(4) 有毒植物中毒, 8例 (4.3%) , 其中7例为大于3岁小于11岁的儿童。主要由于本年龄段儿童活动范围扩大, 自主意识增强, 又缺乏生活常识, 不能辨别有毒和无毒植物, 易致中毒。

(5) 食物中毒, 7例 (3.7%) , 其中3例进食过期香肠、1例过期鱼罐头, 1例霉变甘蔗中毒, 另2例为食用蘑菇中毒。

(6) 医源性, 由于医师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而致药物中毒, 本文3例 (3.2%) 。

(7) 一氧化碳中毒23例 (12.3%) 。其中13例淋浴器液化气泄漏致中毒, 10例因取暖燃煤室内通风不良或烟道不畅而致中毒。

2.2 中毒的预防

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的中毒原因, 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小儿急性中毒。从本文资料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 <5岁以误服为主, 12~14岁以轻生自杀为主。对于1~5岁的儿童, 家长要保管好家庭备用药品及其他化学制品。家长要在医师指导下给小儿用药, 切勿擅自给患儿服药。对于青少年,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 了解他们的心理, 并给予经常的、必要的心理指导。医务人员要熟记小儿各种常用药物的剂量, 以防用药过量致小儿药物中毒。应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过期食品、发霉的甘蔗禁止出售则是防止食物中毒的根本措施。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关键为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

2.3 中毒的治疗

本文187例除1例3岁女孩误服超剂量咳必清致死外, 余186例经采用去除毒物、加速毒物排泄、应用特殊解毒药物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 均获得痊愈出院。对经消化道中毒者, 我们体会:除强酸强碱外, 关键是及时彻底正确地洗胃。由于有些毒物颗粒可存在于胃黏膜皱襞中, 有些油状毒物可在胃内残留12小时以上, 有的 (如有机磷) 在胃内排空延迟及一些带糖衣的药物中毒时, 洗胃不受时间限制。洗胃时每次灌入胃内的液体不能超过患儿胃内容量的l/2, 回流液体应尽量抽出, 以免急性胃扩张或使胃内容物进入肠道及引起水中毒。

儿童中毒 篇2

据新华社消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颜崇淮教授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每升165微克,经过20余年的努力治理,近年来,全美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下降到每升25微克。这证明,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全社会重视并共同努力就可以将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同时,颜崇淮教授还建议,孩子每天要摄入元素钙800-1000毫克。每天3瓶牛奶(包括酸奶)含有大约600毫克的元素钙,孩子每天一般从常规饮食中可摄入300毫克左右的钙,这就可以达到推荐摄入量。

1.应加强对学习用品生产及销售的管理,生产厂家应向学校提供质量检验证明等。

2.应养成儿童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同时经常清洗儿童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小儿放到口中的物品。

3.经常用湿拖布拖地板,用湿抹布擦桌面和窗台。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要加罩。

4.不要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5.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在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

6.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避免儿童被动吸烟。

7.少食某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普通皮蛋、爆米花、罐头食品。

8.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先将水龙头打开约1-5分钟,使前一晚囤积于自来水管道中、可能遭到铅污染的部分水放掉,切不可将早上的前一段自来水用以烹食和为小孩调制奶品。

9.儿童应定时进食,因为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成倍增加。

谨防儿童铅中毒 篇3

铅的毒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侵害神经系统。铅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儿童的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期,对铅中毒最为敏感,极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可以造成铅取代钙而沉积在骨骼中。据报道,铅在骨骼中的半衰期可长达10年,可见铅害是一大隐患。此外,铅还能影响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代谢,给儿童的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带来很大的危害。诸多研究表明,儿童健康受铅影响的程度,随血铅浓度的升高而加重。轻者有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兴奋多动、反应迟缓、智商数下降、食欲不振、腹痛、便秘、体格发育迟缓、精神行为异常等,重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听力下降、贫血及血尿等。

铅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进入儿童体内,即呼吸道和消化道。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铅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除开采铅矿、蓄电池制造、金属冶炼等造成铅污染空气外,城市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数量大幅度增长,含铅汽油、汽车尾气等所排放在空气中的铅,对儿童危害很大。由于铅的比重大,大部分沉积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儿童的身体高度一般均在1.4米以下,铅烟、铅尘便随着空气进入儿童的呼吸道。所以,儿童体内含铅普遍高于成人。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许多欧洲国家均已实行汽油无铅化。我国无铅汽油尚未普遍使用。因此,含铅汽油将成为我国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燃煤(煤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铅尘)、室内吸烟(烟草燃烧时会排出铅尘)、油漆和各种含铅装饰材料及扫地时扬起的灰尘等也会造成家庭空气铅污染。

从消化道进入体内的铅,主要与孩子的卫生习惯及饮食不当有关。比如婴幼儿常喜欢将手或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即使是年长儿也常有啃指甲或将铅笔等物品放在口中啃咬的习惯。而手上或物品上所沾染的灰尘中含有大量的铅。玩具、文具等物品上大多涂有一层油漆,许多油漆中含有很多的铅,当儿童吸吮手指或啃咬玩具等物品时,就会将过量的铅摄入体内。爆米花是儿童喜欢吃的食品之一,但爆米花的器具多数是用含铅的合金制成的,用此器具爆出的米花中含铅量较高;皮蛋的制作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而铅又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食用过多足以引起铅中毒。当前罐头食品、罐装饮料充斥市场,也是儿童喜食之物,但生产这类食品容器的不少厂家仍是用含铅的焊锡焊接罐缝的,长期贮存或内盛酸性食品使铅容易逸出;有些搪瓷或陶瓷表面的釉层中含有氧化铅。彩釉中含铅量更高,若用作盛器,特别是盛放酸性食品如醋、果汁等,铅可逸出而污染食品。城市供水的老式自来水管中亦含铅。特别是清晨的前段水中含铅浓度较高。现今的儿童与连环画、糖果纸、杂志等印刷品有着广泛的接触,而一些彩色绘画颜料中也含有铅,稍不注意便会将铅带入体内。

预防儿童铅中毒,除要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外,家庭应尽量废弃煤炉,改用煤气、液化气灶;避免儿童被动吸烟;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免因扫地而扬起灰尘;尽量少带儿童到交通繁忙的马路附近玩耍(因为那里空气的含铅量很高),减少儿童经呼吸道吸入过量的铅,闲暇时可到公园、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尽量使孩子避免接触含铅的玩具(包括铅笔、蜡笔),告诫儿童不要吸吮手指或啃咬涂有油漆的物品;不吃或少吃爆米花、皮蛋等含铅量高的食品;也不宜过多地食用罐装食品和饮料;孩子食品不要放在锡器、彩釉容器内煮或放置过久;清晨自来水管中的前段水应弃去不用;不能用书本、报纸来包装孩子的食品,发现孩子不自觉地啃咬书报时要及时加以阻止;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防止铅从口入。

此外,预防儿童铅中毒,还需努力营造一个无铅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食品应加盖储存,以免被含铅的灰尘污染;水果蔬菜在食用前浸水洗净;成人的化妆品含铅量高,不宜给孩子使用。如果家庭中有人从事铅作业,应在回家前换去工作服,洗澡后再回家,并且工作服应单独清洗,不应与家人,特别是孩子的衣服一同清洗。

儿童急性中毒抢救4例分析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于2003~2006年间共收治中毒患儿4例, 其中男2例, 女2例;3例为药物中毒, 1例为“84”消毒液中毒,

1.2 中毒原因

前3例为误服, 后1例为意外中毒。

1.3 中毒种类

前3例患儿分别误服了克可敏, 避孕药及“84”消毒液, 后1例服用了阿片。

1.4 临床表现

前3例患儿入院时症状较轻, 现将1例重症患儿病例报道如下患儿, 男性, 8个月, 于2006年8月24日上午9时, 因腹泻, 其母给患儿口服了阿片药 (约高粱米粒大小) , 约30min后患儿出现烦躁, 面色苍白, 1h后患儿出现了昏迷, 呼吸深大, 双瞳孔约针尖大小, 光及角膜反射消失, 来院后, 马上给患儿洗胃, 洗胃过程中曾出现呼吸暂停, 口唇青紫, 瞳孔散大等症状, 立即停止洗胃, 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约2min后患儿恢复自主呼吸, 继续积极抢救治疗, 最终患儿痊愈出院。

2 结果

本文讨论的4例病人中, 3例为轻症患者, 临床表现轻微, 给予一般的治疗后很快痊愈, 另1例为重症, 病情危重, 经积极的抢救后最终也痊愈。

3 讨论

急性中毒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前5位意外死亡之一, 中毒患儿就诊时往往不能说明致病原因, 其症状与体征又常与急性感染相似, 故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仔细询问病前的饮食, 活动, 环境中有无毒物以及家中有哪些药品等, 如曼陀罗的叶子和种子有甜味, 易为幼儿误食, 儿童服用了3~8枚种子即可中毒,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本文4例中有3例为误服, 1例为意外中毒。急性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碱化或酸化尿液、特效解毒剂的应用等, 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来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3.1 急性中毒的洗胃方法

一般来说, 液体性药 (毒) 物在误服30min内被基本吸收, 固体药 (毒) 物在误服后1~2h内基本吸收, 故洗胃常在催吐方法不成功或患者有惊厥, 昏迷而去除胃内容物有必要才进行。对于昏迷患儿呼吸衰竭者应在维持呼吸, 建立静脉通道补液, 维持循环血容量心肺功能平稳后才能进行洗胃, 洗胃中应注意:因婴幼儿咽部相对狭小, 而且较直, 咽部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 喉部相对较长和狭窄呈漏斗形, 所以插胃管时要注意按常规婴幼儿为14~18cm, 但要因人而异, 虽然在抽吸时医务人员操作困难, 但要防止患儿出现呼吸困难, 在插管过程中如出现呛咳, 呼吸困难, 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 应立即拔出重插, 应缓慢插入, 否则易引起呼吸困难, 乏氧而导致死亡, 特别是昏迷儿童和幼儿, 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用大注射器吸出灌入的液体, 如此反复进行, 灌洗直至吸出的液体澄清无味, 无色为止。

3.2 急性中毒抢救对策

应用抢救药物时须注意:儿童在应用解毒剂和拮抗剂时, 要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机磷药物中毒时阿托品应用的原则是早期, 足量, 反复, 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 并同时联合应用有效解毒剂, 解磷定或氯磷定, 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有的解毒药品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造成解毒药物中毒, 使用毛果芸香碱, 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 密切观察, 随时调整剂量, 及时停用。

3.3 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措施

任何药品及有毒化学品对小儿来说都是危险的, 家长应避免随意放置药物。灭鼠剂及杀虫剂, 一般应放在儿童不易发现或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家长应对婴儿仔细看护, 防止误食异物, 对稍懂事的小孩应注意安全教育, 卫生教育。给药要有耐心, 仔细看说明书或请教儿科医生, 注意鉴别有毒的食物及植物。

参考文献

[1]吴萍, 若敏.小儿急性中毒68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 2006, 13 (5) :468.

[2]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415~2477.

[3]田彩云, 王晶.小儿急性中毒6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26 (7) :3691~3692.

[4]渠索云, 柴渠娜.急性中毒112例抢救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3) :25.

减少儿童中毒的意外发生 篇5

一位朋友当做笑话讲给我听这样一件事,说她有一天用可乐瓶装了点汽油回家,就搁在厨房里,女儿放学回来,正渴呢,也没问一声,打开盖就灌了一大口,这才发现喝的是汽油;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放假时老师给发了一瓶据说是预防肺结核的药,要求是每天一粒,到假期结束正好吃完。这名学生要开学了才想起老师布置的这项任务没完成,怕老师责怪,一口气吃下去大半瓶,家长下班回家后竟发现孩子口吐白沫躺在床上;还有一家,本是爷爷治病用的一大瓶药丸,因为外面裹着糖衣,竟被家里的三个小孙子分吃了,结果只有最小的一个因为抢到的少幸而存活……

这样的例子要举起来真是不少,家庭是孩子居留的一个重要场所,眼看着要过年了,寒假又要来临,保护和提醒孩子预防中毒,减少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合成品及药品层出不穷,农药污染蔬菜、水果;催长素、抗生素污染牲畜、牛奶;有的食品添加剂混有干扰孩子生长发育的成份;灭鼠药、食物中毒、减肥药、化妆品中毒等屡有发生。儿童中毒比成人急、重,尤其群体中毒事件常有报道,数十例、成百例同时出现,且多发生在幼儿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内,使社会受到很大冲击,妨碍了儿童健康成长。为有效防治中毒,除全社会各环节要严格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外,家长应保护儿童,防止其受到伤害。

常见中毒的早期识别

农药中毒

农药是中毒最常见的原因,多属误服,极少数投毒及自服。据农业部权威人士报道,每年有15万人服农药自杀身亡,50万人服农药自杀未遂。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最常见:多在12小时内发病,皮肤接触毒物者发病较缓慢。孩子出现流涎、出汗、肌肉颤动、瞳孔缩小、呕吐物有特殊蒜臭味。

灭鼠药中毒

灭鼠药种类繁多,有的灭鼠药毒性特强,又无特异性解药,抢救困难。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孩子相继出现嗜睡、头痛、抽风、昏迷、肢瘫,甚至视听障碍。多为幼儿误服带毒食饵,极少数投毒、自服。

食物中毒

是由于吃了被细菌、细菌毒素、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后引起。其特点为同一场所、用相同食品、群体发病且来势凶、发病快、症状相似。多半以消化道症状开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及其他症状。

药物中毒

由于药物种类不同,中毒症状各异。多为家庭常备药或某一亲人患病所用药。误服居多,也有少数年长儿因学习压力过大、父母希望值过高或受某种强烈刺激,一时想不开,服药寻短见。少儿每年自杀夭折者约为13.5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对疑有中毒的孩子,家长怎么做

家长一旦见到孩子有异常表现:原来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精神不振了,躺床睡觉了;不明原因突然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难看了,要警惕是否有中毒的可能。询问孩子,寻找毒源,迅速携带毒物(调查毒物种类及数量),去医院急救。在急救运输工具未到以前,家长可用手指或匙把压孩子舌根及咽后壁催吐(但服腐蚀类药物如强酸、强碱,及过氧乙酸等例外),如毒物过稠,也可令患儿服适量微温清水,然后再催吐。催吐时患儿应左侧卧位,头低臀略抬高;幼儿应俯卧,头向上、臀稍高,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催吐后可给孩子灌适量鸡蛋清或者牛奶,以保护消化道黏膜。

到医院后要配合医生进行洗胃、导泻、洗肠、利尿、应用解毒剂、静滴,必要时实行高压氧及血液净化。

预防中毒,重在安全教育

家长要加强安全意识,合理摆放物品。药品要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千万勿将饮料瓶装消毒液、止咳药等,以防误服。非典时期,有的患儿将装在饮料瓶中的过氧乙酸原液误作饮料服用,造成食道、胃严重灼伤,留下终生后遗症,教训深刻。

提高成人及保托机构工作人员对中毒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加强监护意识。不买、不卖、不使用剧毒灭鼠药,妥善保管好家庭灭鼠、灭蝉、灭蟑、灭蝇等毒物,必须贴上毒物标签;如用毒饵要告示每个家人,严禁幼儿接触。

150例铅中毒儿童临床分析 篇6

关键词:儿童,铅中毒,临床分析,因素

目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工矿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工矿企业在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所排出的含铅废水、废气、废渣等也越来越多, 这些铅就会慢慢由呼吸道、消化道侵入人体, 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1]。该研究小组于2008年6月—2010年1月在该院进行研究150例铅中毒儿童临床分析的研究报告, 主要探讨了阳极溶出伏安法对血铅的检测情况, 以及铅中毒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经研究发现铅中毒儿童即使脱离了铅污染环境, 进行驱铅治疗, 血铅水平下降, 也不能使已经受损的神经细胞发育恢复到原先的正常水平, 因此, 人们必须提高对铅污染的重视, 一旦发现孩子有铅中毒的现象, 应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治疗, 确保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年6月—2010年1月来该院进行门诊健康体检的500例儿童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血铅的检测, 根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指出只要血铅水平等于或者超过100 ug/L的, 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 以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铅中毒, 并且把儿童的血铅水平分为五级, 用以表示不同的铅负荷状态。来该院进行门诊健康体检的500例儿童均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血铅的检测, 根据五级血铅水平的标准被诊断出共有150例患有铅中毒, 占总例数的30%[2]。

1.2 检测标准

1级:血铅水平<100 ug/L。属于相对安全。

2级:血铅水平在100~199 ug/L之间。表示会使儿童易出现头晕、烦躁、注意力涣散、多动。

3级:血铅水平在200~449 ug/L之间, 表示会引起缺钙、缺锌、缺铁、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反应迟钝、智商下降、厌食、贫血、腹痛等。

4级:血铅水平在450~699 ug/L之间。表示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腹绞痛、心律失常等。

5级:血铅水平≥700 ug/L。表示会导致脏器损害, 铅性脑病、瘫痪、昏迷, 甚至死亡。

1.3 治疗方法

首先, 进行详细的询问, 询问他们的病史、症状等情况, 将他们的注意力情况、多动情况、脾气、有无攻击性行为、腹痛情况、便秘情况等详细的记录下来。其次, 进行正常的体检和智力、生长发育情况的检测, 以及进行血常规的检测。最后, 根据铅中毒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例如:轻度铅中毒儿童给予纠正日常卫生行为, 杜绝与铅污染再次接触, 并且坚持每2~3个月进行一次的复查血铅水平。而中度铅中毒儿童给予日常卫生指导的同时, 干预其的营养, 帮助中度铅中毒儿童远离铅污染, 并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的复查血铅水平和驱铅治疗。对于重度铅中毒儿童, 应立即帮助其与铅污染隔离, 并采用EDTA或者DMSA进行驱铅治疗。极重度铅中毒儿童则应采用EDTA和DMSA两种一起使用进行驱铅治疗, 治疗结束后应每1~2周进行一次的复查血铅水平[3]。

1.4 引起铅中毒的因素

经过对150例铅中毒儿童的详细询问情况, 发现咬指甲、咬铅笔、饭前不洗手、被动吸烟、经常使用蜡笔、经常吃膨化食品、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都是引起儿童铅中毒的高危因素。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150例铅中毒儿童的一般资料

这150例的铅中毒儿童中男125例, 占总例数的83.3%, 女25例, 占总例数的16.7%。其中年龄为2~4岁的铅中毒儿童有9例, 占总例数的6%;年龄为5~6岁的铅中毒儿童有35例, 占总例数的23.3%;年龄为7~13岁的铅中毒儿童有82例, 占总例数的54.7%;年龄为13周岁以上的铅中毒儿童有24例, 占总例数的16%。

2.2 血铅水平

150例铅中毒患儿的血铅水平如表1所示。

2.3 临床表现

150例铅中毒患儿有20例无临床表现, 而有110例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100例表现为多动症, 有攻击性行为的患儿只有3 例, 有攻击性行为患儿所占比列与前两中表现所占比例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铅中毒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 见表2。

3 讨论

经过该文对150例铅中毒儿童临床分析的研究, 发现在铅中毒儿童中男性居多, 且大多数都是属于轻度铅中毒与中度铅中毒, 这与众多学者研究儿童铅中毒中的发现相同。在对该研究中的150铅中毒儿童的治疗情况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铅中毒儿童即使脱离了铅污染环境, 进行驱铅治疗, 血铅水平下降, 也不能使已经受损的神经细胞发育恢复到原先的正常水平, 还是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与赵依娜[2]研究中的发现相同。该次研究中还对铅中毒儿童的各种临床表现的例数及所占百分比进行了研究分析, 该院发现150例铅中毒儿童中有110例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100例儿童有多动症, 铅中毒儿童大多有这两种临床表现, 而只有2例儿童有攻击性行为。由此可见, 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症是铅中毒儿童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另外, 该院将所研究的150例铅中毒患儿治疗后的情况与没有经过治疗的铅中毒儿童相比, 发现不论是在智力、身体、健康等, 治疗后的铅中毒儿童要比没有经过治疗的铅中毒儿童要优秀得多[4,5]。这说明, 儿童铅中毒后应及时进行治疗, 虽然在治疗后神经细胞的发育不能恢复正常水平, 但是与不治疗相比, 治疗后的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均较好。因此, 在发现儿童铅中毒后应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疗, 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莉, 唐芳坤, 张晓华.儿童重度铅中毒的临床诊治疗效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3) :403-404.

[2]赵依娜.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2, 18 (14) :88-89.

[3]蒋光根.儿童慢性铅中毒56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24) :151-152.

[4] Tehranifar P, Leighton J, Auchincloss AH, Faciano A, Alper H, Paykin A, Wu S.Immigration and risk of childhood lead poisoning: findings from a case control study of New York City children [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8, 98 (1) :92-97.

儿童误服中毒的回顾性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1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儿童误服中毒患者181例,其中男141例,女40例;年龄主要发生在9个月~5岁,其中1岁以下10例,1~3岁110例3岁~5岁6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误服发生的年龄、性别、种类、地点、治疗转归进行统计分类及分析。

2 结果

181例儿童误服中毒的年龄、地点及类别分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岁患儿误服发生率为5.5%,1~3岁患儿发生率为60.8%,3~5岁发生率为33.7%,误服洗浴用品主要包括化妆水、洁厕净、洗衣液等占9.9%,内服药物包括解热镇痛类药物、降压药、感冒药等占69.6%,其他包括滴水观音、鼠药、水银、高锰酸钾、稀料等占20.5%。

3 临床表现及治疗

3.1 临床表现

由于误服种类不同,潜伏时间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不同,昏迷6例、共济失调4例、腹痛25例、神志清楚76例、体温不升30例、皮肤黏膜改变20例、抽搐20例等。

3.2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者接诊后均按照误服中毒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给予洗胃、保护肠黏膜、利尿必要时给予特效解毒剂、保肝等对症治疗,其中1例毒蘑菇中毒死亡,2例因本院医疗条件有限转至上级医院治疗,余病例均治疗痊愈。

4 讨论

4.1 儿童误服与其生理特点有关

儿童误服中毒占儿童意外中毒的首位,年龄主要发生在1~6岁,尤其以1~3岁婴幼儿为多,本研究中所占比例为60.8%,与报道[2,3,4,5]一致,与该年龄段的幼儿年幼无知,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是缺乏安全意识,识别能力差有关。儿童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看见家长平时吃药,就不认为吃药是不安全的行为,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吞服,特别是外表有颜色鲜艳的甜味的糖衣药片更有吸引力。儿童误服的发生与儿童心理、生理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男孩生性好动,活动范围广,好奇心强,因此男孩误服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

4.2 儿童误服与家长防范意识松懈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活动的增多及家长看管的放松,儿童误服药物中毒在户外发生明显增加。本研究提示<1岁儿童有家长24 h监管,户外误服发生率为0,1~3岁患儿有约1.8%误服发生在户外,3~5岁患儿误服约16.4%发生在户外。>1岁儿童大运动发育逐渐完善,家长看管逐渐松懈,特别是目前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边工作边照顾儿童,无专人照顾儿童,认为孩子大了,自己会玩,工作忙时忽略儿童的安全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4.3儿童误服与家长担心焦虑有关

儿童误服解热镇痛类药物一方面是颜色鲜艳,味甜儿童喜欢有关,另一方面与患儿生病时家长焦虑担心有关。本院有病例误服美林过量就是因为患儿生病发热,家长无所适从,剂量看错,导致患儿体温不升。追问家长原因,多为解释患儿为独生子,生病发热担心手足无措而导致过错。

5 对策

预防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需要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给患儿一个安全的环境,清除家中潜在的危险,把药品、清洁剂、化妆品等放在孩子可以碰触到的地方,不用废弃药瓶装其他药物,以免其他家长不知详细情况引起误服。给孩子喂药时不要把药品称为糖果,以免给孩子留下错误印象,给孩子造成困扰。第二,不要用废弃的饮料瓶去装清洁剂或稀料等化学物品,孩子比较喜欢喝饮料,当他们看见饮料瓶里有东西时,常常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特别是口渴时,从而造成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对婴幼儿要细心照顾,做到放手不放眼,防止其乱服危险物品和药物,同时提高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诉孩子户外接触食物的危险性,不能随便送入口中。当然社会也应对父母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包括误服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综上所述,儿童误服是儿童意外中毒的首要原因,婴幼儿是多发年龄,预防悲剧的发生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红,许宝珠,林大东,等.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13,15(4):409.

[2]古丽比亚·卡合曼,米尔班·阿不力克,艾力克木·阿不都玩克.75例儿童急性中毒分析.江苏卫生保健,2013,15(2):20-21.

[3]陈锐,丘伟.儿童急性中毒病因分析及预防.中国伤残医学,2013,(1):14-15.

[4]肖和贤.幼儿误服中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74-675.

儿童中毒 篇8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

最小8月, 最大14岁。

1.2 性别:

男性13例, 女性8例, 男∶女=1.6∶1。

1.3 中毒途径:

消化道引发16例, 占76.2%;皮肤接触5例, 占2 3.8%。

1.4 毒药种类、量、时间及中毒程度: (见下表)

服有机磷量不详者14例, 5——100毫升者7例。中毒距抢救时间最短20分钟, 最长26小时。

1.5 治疗及转归

21例中毒病人入院时均有服毒史及毒品接触史。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及临床体征。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导泻、利尿及应用阿托品、解磷定, 保持呼吸道畅通;对昏迷较深及呼吸抑制者同时采用阿托明、洛贝林等综合性抢救治疗。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即脱离接触环境, 清水冲洗接触部位皮肤, 对症治疗。21例中毒患儿治愈出院19例, 治愈率90.5%, 死亡2例, 死亡率占9.5%1.6死亡原因分析

本组死亡2例均由多种因素造成。 (1) 导泻错误, 患儿服毒被其父母发现后即给予口腔灌入大量粪及水使起呕吐; (2) 服毒量过大, 来院太迟; (3) 服药种类及药量不详; (4) 严重的并发症:脑水肿致脑疝, 脑水肿导致外周性呼吸衰竭。

2 讨论

2.1 及时正确诊断

对有机磷中毒, 在本院不能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的情况下,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根据患儿中毒后的症状、临床体征及呕吐物中有机磷特殊的蒜臭味从而及时对有机磷中毒作出正确的诊断。

2.2 洗胃及导泻

16例口服中毒者中, 因服毒时间超过6小时或因病人深度昏迷而放弃洗胃者4例。乐果中毒错用高锰酸钾液洗胃2例。实践证明, 引发中毒超过12小时或更长时间, 胃粘膜皱壁往往有残存的有机磷。据文献报道, 服毒48小时后从胃管中抽出蒜臭味样物;也有服毒3天后呕吐物中仍可闻较浓之蒜臭味;由此可见, 洗胃是排出毒物, 减少吸收的重要措, 能否及时、正确、彻底洗胃则是抢救中毒成败的关键。引发中毒者, 一经确诊, 应立即洗胃。对服毒后昏迷、危重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洗胃。

导泻可促使毒物排除。一般洗胃后常规注入25%硫酸镁 (0.25克/千克) 导泻, 但重度中毒者不宜用硫酸镁, 因为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用其导泻可增加镁的毒性作用和加重呼吸抑制, 应以硫酸钠导泻为宜。20%甘露醇5毫升/千克顿服也有较好的溶积性导泻作用。

2.3 阿托品及复能剂的应用

一般在洗胃的同时即使用阿托品, 其用量根据患儿中毒程度确定。轻度中毒:阿托品每次0.02—0.03毫克/千克肌注静注, 15—30分钟一次, 至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瞳孔不再缩小;中度中毒:阿托品0.03—0.05毫克/千克一次静注, 15分钟一次, 直到满意的控制症状或轻度, 阿托品化量改为0.02—0.03毫克/千克一次, 每2—6小时一次静推。重度中毒:阿托品首次剂量0.05—1.0毫克/千克静注, 以后每次0.05毫克/千克, 5—10分钟一次, 至瞳孔散大, 肺水肿消退, 改为每次0.02—0.03毫克/千克皮下注射, 10—30分钟一次, 至意识恢复改为每次0.01—0.02毫克/千克, 30—60分钟一次。

胆碱酯酶复活剂:能使被抑制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恢复, 与阿托品合用有协同作用。本组病例常用解磷定, 每次15—30毫克/千克, 配成2.5%溶液静脉滴注。严重患儿2小时后重复注射, 与阿托品同时应用, 至肌肉震颤停止, 意识恢复。

2.4 利尿

多数毒物进入机体后由肾脏排出, 同时加强利尿是加速毒物排出的措施。静脉输注5—10%也可冲淡体内毒物浓度, 增加尿量, 促使排泄。也可应用利尿剂, 常用速尿1-2毫克/千克静脉注射, 20%甘露醇0.5—1克/千克静滴, 大量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 维持水电平衡。

2.5 并发症的治疗

有机磷中毒可导致心、肺、肾以及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口服中毒者易发生肺、脑水肿及呼吸衰竭, 所以在抢救中毒的同时, 对并发症采取综合抢救措施: (1) 保持水电平衡; (2) 应用糖皮质激素, 抑制人体应激反应, 保持组织细胞, 防止肺、脑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对出现水肿者立即利尿, 应用脱水剂; (3) 应用抗菌素防止污染; (4) 对胆碱酯酶活性恢复缓慢、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输鲜血; (5) 有呼吸衰竭时及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吸氧、吸氮, 保持呼吸道畅通, 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6) 配合中医中药, 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篇9

1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简单介绍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

糖尿病不仅本身对于患者有严重的影响 , 还会导致许多新的疾病产生。其中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各个因素的诱导下 , 胰岛素严重不足 , 生糖激素不能够提高从而造成那个人引起酮症酸中毒的重要的诱导因素。一般患者在春冬两季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肤方面的感染很常见 , 因此 ,在春冬两季的发病率较高。其实是由于治疗不当引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些患者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 随意中断药物的治疗 , 尤其是1型的糖尿病患者 , 如果中断药物或者是药量不够的话 , 就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还有就是饮食的失调和失控或者肠胃的感染就使得身体的代谢紊乱 , 从而诱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儿童的糖尿病患者 , 更容易诱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其他的诱导因素会导致发病 , 比如严重的外伤、进行手术、精神刺激等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程度不同而引发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轻度还有中度的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太严重 , 但是它与二氧化碳结合能力会升高 , 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昏迷的症状。对于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来说 , 还会有正严重的症状出现。患者会明显的多尿 , 口渴 , 体重下降 , 食欲减退……而对于1型糖尿病的儿童患者会有急性的腹痛 , 腹肌会更加紧张 , 因此 ,很可能误诊为急腹病。而对于酸中毒会导致患者的呼吸频率加大 , 机体内的酸碱不平衡 , 尤其是算的严重过量会导致呼吸中枢严重受阻 , 从而引起呼吸麻痹 , 而且中毒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口中有类似烂苹果的臭味。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严重的脱水现象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使患者大量排出细胞外液中的Na, 使脱水呈进水性加重。当脱水量达体重的5%时 , 患者可有脱水征 , 如皮肤干燥 , 缺少弹性 , 眼球及两颊下陷 ,眼压低 , 舌干而红。对于儿童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 , 意识的丧失。

2 对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的探究

2.1 做好的身体方面的护理

儿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更加严重 , 因此 , 要给予更多的护理。首先在身体方面要做好最基本的护理。做好儿童患者的皮肤护理。照顾儿童患者要做到勤擦洗 , 勤更换衣物还有床单 , 防止患者的皮肤受到病菌的感染 , 同时要经常给儿童患者剪指甲 , 勤洗澡 , 防止褥疮发生。同时进行口腔护理 , 一天至少漱两次口 , 防止口腔溃疡 , 从而保证口腔的清洁还有呼吸道的顺畅。在儿童患者的饮食方面要更加重视。对于儿童患来说。要多注意休息 , 不要过多运动 , 从而避免自身体力的消耗 , 同时要注意是儿童的饮食更加营养 , 多吃一些蔬菜 , 少吃一些肉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在护理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时候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和多样性 , 营养性。还有就是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平时的生活状况和临床表现 , 如果患者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或者发病的时候 , 护士们能够很快的发现并且可以及时对儿童的患者进行诊治。

2.2 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

除了对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身体上的治疗之外 , 心理和精神上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儿童的心理方面的护理。要多多关心体贴儿童 , 将患者当做是好朋友一样与它们多多进行交流 , 保持它们身心的愉快。除此之外 , 还要与儿童患者的家属进行深刻的交谈 , 并且使他们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的知识 , 从而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适当地帮助儿童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 并且可以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有关的宣传手册来对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或者是病人家属来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知识的普及 , 这样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的能力 , 从而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有所降低。另外 , 还应该使糖尿病患者遵从医生的叮嘱 , 并且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 , 不要减少或者终止药物的服用 , 以防诱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在心里方面要不断鼓励儿童这种病可以完全医治好 , 不要让儿童有过多的担心还有严重的自卑感。

3 结语

含铅涂料导致儿童铅中毒 篇10

在2013年预防铅中毒国际宣传运动周(10月20~26日),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含铅涂料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主要触发点”,呼吁避免使用含铅涂料,使用安全替代品,以保护儿童远离铅中毒。

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司长玛丽亚在一份声明中说:“对全球儿童而言,铅中毒仍是最重要的环境卫生担忧之一,含铅涂料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主要触发点。”呼吁通过一系列限制生产与使用含铅涂料的措施,避免儿童与这种涂料的接触。

世卫组织已经把铅确定为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10种化学品之一,要求各会员国采取行动,保护工人、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健康。世卫组织强调,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年幼儿童特别容易受到铅的毒性影响。铅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预计每年儿童由于接触铅所导致的智力残疾人数约为60万。

世卫组织提醒,儿童可能通过玩具、墙壁、门框和家具等接触到含铅涂料。另外,物体表面剥落的含铅涂料,也会在室内生成含有铅污染的粉尘,容易被儿童吸入体内。世卫组织表示,没有已知并被认为安全的铅接触水平,也没有已知的安全血铅浓度,但铅中毒完全可以得到预防。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铅接触每年造成14.3万例死亡。目前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逐步停止使用含铅涂料,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设定的目标是,2015年以前在70个国家停止使用含铅涂料。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 年龄分布为1~12岁, 平均年龄为 (4.56±2.04) 岁。其中男性11例, 女性19例。所选患者入院后均确诊为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 临床表现

患者入院时多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身体疲惫、神志不清等。

1.3 护理方法

1.3.1观察病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立即为患者补充生理盐水[2];严密主要患者的精神状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恍惚、嗜睡等症状;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幅度, 对呼吸节律变化做好相应的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 为补钾及补液提供依据;严格控制静脉滴注胰岛素的速度, 以免滴注过快而造成患者低血糖;定时测定患者的血糖、尿糖以及尿酮含量, 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1.3.2酮症酸中毒纠正为纠正患者的酮症酸中毒情况, 在将血糖含量调节至13.9 mmol/L时, 将胰岛素有静脉滴注改为皮下注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时, 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注射器, 以确保注射量的准确性;胰岛素应在使用前1 h由冰箱中取出, 避免注射由于温度过低产生刺激。

1.3.3皮肤及口腔护理糖尿病患儿由于皮肤容易滋生病菌 , 应当尤为注意其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患者皮肤的干净完好;患者应当每天用温水进行清洁, 衣物勤换洗, 毛巾及衣物应尽量在阳光下晾晒, 并保持清洁干燥;加强患者脚部的护理, 以免脚底皮肤受伤而衣服糖尿病足。对于呕吐的患者, 应当加强其口腔的护理, 在其呕吐后需要及时清理并漱口, 患者口腔护理每天2次。

1.3.4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 直接影响其血糖含量的高低。应当严格控制患者饮食的热量及各个营养成分的比例,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满足患者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以及日常活动的需要。具体为:碳水化合物约50%, 蛋白质约20%, 脂肪约30%, 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 脂肪以富含不包含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每日三餐比例为1:2:2, 并按时定量用餐, 同时应当注意纤维素摄入及水分补充。

1.4 观察项目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尿糖及尿酮含量比较分析。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及治疗, 与入院时相比, 患者的血糖、尿糖及尿酮含量均显著下降 (P<0.05) 。患儿酮症酸中毒症状基本消失, 血酮体含量增加, 均好转出院, 出院时血糖含量约为6.9 mmol/L, 尿糖检测为阴性。

3 讨论

儿童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其原因包括胰岛素的使用不规范、饮食不合理以及感染诱发等诸多因素, 并且患者的年龄越小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几率越高。从该文的结果可知,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重要脏器的功能、血糖、尿糖以及尿酮含量的观察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胰岛素规范合理的使用, 科学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也是十分必要的。糖尿病是需要终身用药的慢性疾病,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血糖,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此外, 对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实施采取的护理措施, 需要针对患者的年龄、性格、行为习惯以及家庭情况等因素, 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 应当尽量采多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 和患者进行交谈和互动, 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对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时, 应当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以确保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都能了解疾病相关的防治措施;在确保护理效果的前天下, 应当尽量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尚婉媛.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9) :7241-7242.

上一篇: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研究下一篇:企业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