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分布

2025-01-21

菌种分布(共3篇)

菌种分布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妇产科住院部及门诊所收集的96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 采用常规涂片法检出83例真菌。在患者的阴道中插入无菌棉拭子, 然后将其阴道分泌物置无菌管中送检,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板条进行药敏试验, 严格执行说明书的操作步骤。结果本组96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83株真菌, 培养分离出80株真菌, 与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相比, 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更加严重。结论 真菌在菌群失调和机体免疫力降低的环境下往往就会致病, 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机会性致病菌, 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联合用药还是个体化用药, 以此来避免出现耐药菌株。

关键词:阴道炎,耐药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真菌

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广泛存在于人体的黏膜、皮肤等部位[1]。随着近年来临床上不断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 导致糖尿病、艾滋病发病率日益上升[2], 再加上导管技术和器官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 真菌感染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耐药率有增无减[3]。因此, 医学界亟待加强真菌耐药监测及真菌感染控制, 本文就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妇产科住院部及门诊所收集的96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 用常规涂片法检出83株真菌。同时, 再在患者的阴道中插入无菌棉拭子, 然后将其阴道分泌物置无菌管中送检。

1.2 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TTC-萨布罗培养基接种标本, 培养时间控制在24~72 h, 培养温度控制在35℃, 在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该综合考虑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菌落颜色、形态。另外, 再行糖发酵试验、糖同化培养基试验、芽管产生试验、厚膜孢子产生试验, 以便做出最终鉴定[4,5]。

1.3 药敏试验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板条来进行药敏试验, 严格执行说明书的操作步骤[6]。

2 结果

本组96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83株真菌中培养分离出80株真菌, 其中2株 (2.5%) 为类星形念珠菌, 3株 (3.8%) 为伪热带念珠菌, 59株 (73.8%) 为白色念珠菌, 7株 (8.8%) 为平滑念珠菌, 9株 (11.2%) 为热带念珠菌。药物敏感率为:酮康唑为86.2% (69/80) , 益康唑为75.0% (60/80) , 制霉菌素为95.0% (76/80) , 咪康唑为77.5% (62/80) , 5-氟胞嘧啶为85.0% (68/80) , 两性霉素B为91.2% (73/80) 。由此可以看出, 与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相比, 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更加严重。

3 讨论

真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阴道、黏膜和皮肤, 属于一种正常菌群, 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真菌会对如阴道等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侵犯, 造成真菌性阴道炎。本组患者的药敏结果、阴道真菌培养与有关报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较大[2],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临床用药习惯、不同人群、不同地区、菌珠的变迁等因素有关。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 目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情况, 发病率日益增长[7]。

在妊娠期的妇女, 雌激素水平升高、细胞免疫力降低, 进而会导致阴道上乳酸生成增多, 皮糖原含量增加, 阴道p H也会上升, 达到6.5左右, 进而会大量繁殖念珠菌[8]。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为阴道及外阴瘙痒、有灼热痛、白带增多等, 还会伴有性交痛、尿痛及尿频的现象。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更加严重的疾病, 具有难根治、易复发的情况, 一旦感染, 所分娩婴儿易出现真菌性皮炎、鹅口疮, 造成新生儿念珠菌病。医院检验实验室与临床医师应该密切联系, 共同治疗和诊断真菌感染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真菌在临床标本中并不都是作为单一分离菌存在, 部分病例混合一种或多种细菌。

总之, 真菌在菌群失调和机体免疫力降低的环境下往往就会致病, 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机会性致病菌, 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联合用药还是个体化用药, 以此来避免出现耐药菌株。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胡雪梅.312例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5) :120-121.

[2]王潭枫, 席云.阴道分泌物酵母样真菌分离培养及其药敏的临床价值[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 (6) :531-532.

[3]郭彦言, 吴传发, 刘鑫颖, 等.深部真菌感染223株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5, 18 (8) :608-609.

[4]曾平, 胡娟, 朱冰, 等.122株临床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6, 27 (4) :266-267.

[5]杨莉萍.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 (1) :80-81.

[6]卢宝卫, 刘墅竹.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8, 10 (21) :13-13.

[7]邱芳华, 崔颖鹏, 陈求刚.651株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 19 (2) :211-212.

[8]曾跃飞, 张水娥.295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 2007, 18 (10) :28-29.

菌种分布 篇2

乳酸菌是指一群通过发酵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总称。乳酸从形态上可分为球菌和杆菌,并且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或厌氧性细菌。目前,对乳酸菌的应用研究,着重于食品(如发酵乳制品、发酵肉制品和泡菜)和医药工业等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目前市售的各种酸奶制品中, 作为发酵剂的乳酸菌, 通常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株菌。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混合培养发酵的乳酸饮品能补充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且含有易于吸收的营养素,具有抑制腐败菌、提高消化率、防癌及预防一些传染病等功效,并能为食品提供芳香风味,使食品拥有良好的质地。

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us):长杆形,直径1-3mm左右,能产生大量的乳酸。酸碱度方面,为耐酸或嗜酸性,因低 pH能防止一些微生物的生长;温度方面,为嗜温至少许嗜热,最适生长温度在37-45℃之间,对低温非常敏感。

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卵圆形,直径0.7-0.9微米,呈对或链状排列,无运动性。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

本研究对市售主要品牌酸奶中(河南花花乳业生产的酸奶)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制备酸奶条件(温度、时间等),以达到最佳的天然酸奶质量效果。

一、实验内容

(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1.无菌操作倒平板、十倍稀释、划线分离,恒温培养

2.菌落观察与镜检 3.筛选生产用菌株(2)优化酸奶制作条件

1.制备发酵液

2.不同条件下,接种发酵菌剂并发酵生产 3.观察发酵情况

4.品尝发酵产品,进行质量评价 5.记录结果

二、实验器材

1)菌种:新鲜乳酸饮料(标记只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2)试剂:脱脂奶粉、蔗糖、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无水乙醇)、酵母膏、琼脂、革兰氏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沙黄)、75%乙醇、香柏油、1mol/L NaOH、1mol/L HCl、碳酸钙;

0.4gNaOH固体、4.2ml浓HCL(分析纯)、20gCaCO3固体、酵母膏20g、琼脂30g

香柏油、脱脂奶粉100g、蔗糖10g;

3)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压干热灭菌箱、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培养箱、pH试纸、酸乳瓶、培养皿(φ9或φ12)、试管、300ml三角瓶(带玻珠)、移液管、天平、牛角匙、电炉、量筒、漏斗、漏斗架、玻璃棒、棉塞、吸管、线绳、标签、500ml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接种针(环)、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

4.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4.1.1分离

(1)配制BCG牛乳培养基,分装三角瓶,包扎,灭菌备用。

BCG牛乳培养基配制

A溶液: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苯酚绿(BCG)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1.6%溴甲苯酚绿(BCG)乙醇溶液用1.6g溴甲酚绿加入20ml无水乙醇中,再加水至100ml制成)

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PH6.8,121℃湿热灭菌20min。以灭菌操作趁热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2)样品的处理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从市售新鲜酸乳中吸取10ml检样,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振摇混匀。(3)分离方法 ①倒培养基

在无菌室,先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把表面菌灭了,在通风10min后,每培养皿倾注约15ml左右已溶化的BCG牛乳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冷却凝固后即成平板。②十倍稀释法

将检样充分摇匀后,用十倍稀释法稀释成10-

1、10-

2、10-

3、10-

4、10-5各种稀释度的样品液。目的是为了确定哪个稀释度最适宜。一般在培养基上长处5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为最佳。③分离

在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每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置40℃培养箱中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4.1.2鉴别

(1)配制脱脂乳试管培养基,分装试管,包扎,灭菌备用。脱脂乳试管培养基成分:20g脱脂奶粉,285ml灭菌水。配制好的脱脂乳培养基分装到15支试管中。

(2)选取经初步鉴定的乳酸菌典型菌落,用接种环挑取转至脱脂乳试管中,40℃培养箱中培养8~24h。若牛乳出现凝固,无汽泡,呈酸性,涂片镜检细胞为杆状或链球状(两种形状的菌种分别选入),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则可将其连续传代4~6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 4.2优化酸奶制作条件(1)乳酸菌培养基的制作

将脱脂乳和水以1:7(W/V)的比例,同时加入6%的蔗糖,充分混合,于80~85℃灭菌10~15min,冷却至35~40℃,作为制作饮料的培养基质。即脱脂乳14.3g,无菌水100ml,蔗糖6g。(2)接种

将纯种嗜热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及两种等量混合菌液作为发酵菌剂,均以2~5%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培养基质中即为饮料发酵液。接种后摇匀,分装到已灭菌的酸乳瓶中,每一种菌的发酵液重复分装12瓶,将瓶盖拧紧密封。(3)发酵

将接种后的酸乳瓶置30℃,36℃和42℃培养箱中培养2或4h时。培养时注意观察,出现凝乳后停止培养。然后转入4~5℃冰箱中冷藏24h以上。经此后熟阶段,达到酸度适中(pH4~4.5),凝块均匀致密,无乳清晰出,无汽泡,获得较好口感和特有风味。(4)发酵产物鉴定——纸层析法 将分离的纯菌种接种到乳酸菌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上,40℃培养48h。取产酸不产气的液体试管中发酵液做纸层析。展开剂:水30mL、苯甲醇150mL、正丁醇150mL、甲酸3.3mL。显色剂 : 将1.6%的溴酚蓝酒精溶液用0.1 mol/L的 NaOH调pH到6.7。显色后,分别测定发酵液与2%标准乳酸的Rf值,确定发酵产物中是否有乳酸

五、预期结果

1.分离鉴定获得嗜热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2.获得酸奶制作的最佳条件

菌种分布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来源:

2008年-2011年间,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在各种送检样本中分离出539株葡萄球菌,所有菌株均经过形态学、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葡萄糖氧化与发酵、甘露醇氧化与发酵、血浆凝固酶及DNA酶等试验,其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确定为葡萄球菌并定到种。

1.1.2 质控菌株:

由卫生部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

1.1.3 培养基:

药敏琼脂平板,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生产。

1.1.4 药敏纸片:

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霉素等11种药敏纸片,均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

1.2 方法

1.2.1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临床样本,分离出菌种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经证实后,进行分类归属。

1.2.2 药敏试验:按 (K-B) 平板扩散法进行,并用质控菌株作质控,以K-B法作校正值来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临床菌种分布

三年来共分离出539株葡萄球菌,鉴定后可分十个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A) 占53.2%、表皮葡萄球菌 (B) 38.0%、腐生葡萄球菌 (C) 2.0%、人型葡萄球菌 (D) 2.0%、溶血葡萄球菌 (E) 1.9%、孔氏葡萄球菌 (F) 1.5%、华氏葡萄球菌 (G) 2.0%、木糖葡萄球菌 (N) 2.0%、头状葡萄球菌 (O) 2.0%、模仿葡萄球菌 (P) 1.0%;各种样本中葡萄球菌分离情况从尿道拭子、血、痰、伤口分泌物样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最多占近60% (57.5%) ;依次是伤口分泌物、前列腺液、胸水。尿道拭子、血液、痰、伤口分泌物、前列腺液和胸水中,检到葡萄球菌占总数81.3%;从中段尿中分离出葡萄球菌种类最多达八种;血液为七种;但值得关注的是,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菌株数量虽然不多,却有多达七种之多。其中有两种其他样本未见。血液样本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占的比例较大近70% (56.8%) ,而28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部分来自尿道拭子、痰、伤口分泌占59.9%,其他样本则较少。具体分布为:

中耳分泌物中 (7A+6B+1D+1E+1F) 16例;脐带其分泌物 (14A+9B) 23例;痰 (48A+19B) 67例;前列腺液 (24A+19B+1C) 44例;伤口分泌物 (39A+4B+3F+1P+2D+2O+2E) 53例;尿道拭子 (85A+71B+6C) 162例;血液 (24A+46B+1C+2F+1N+3D+4E) 81例;中段尿 (2A+7B+2C+2F+2G+1N+6D) 22例;胸水 (21A+10B) 31例;眼睛分泌物 (1A+1B) 2例;静脉插管 (2A+1B) 3例;手术室空气 (1A) 1例;阴道拭子 (2A+8B) 10例;胆汁 (1A) 1例;十二指肠引流液 (5A+2B+1C) 8例;烧伤分泌物 (4A) 4例;骨髓 (3A) 3例;咽拭子 (1A) 1例;腹水 (3A+1B+2D) 6例;粪便 (1B) 1例。

2.2

样本中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说明广泛和滥用抗生素的耐药菌在不断增加。应该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的高度重视。并严格加以控制和监测,以防止其蔓延扩大。

2.3 药物敏感试验检测情况

539株葡萄球菌中对株数较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了1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两种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最为敏感[敏感 (S) 和中介 (I) 之和]达90%以上。耐药用 (R) 表示。

3 讨论

上一篇:农户选择下一篇:受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