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翻译(共10篇)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翻译 篇1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春夜喜雨》诗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写的。关于杜甫其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学到中学毕业,我们学习过杜甫诸如《春望》、《登岳阳楼》、《望岳》等二十首左右的诗歌,假如保证平均两首诗讲一次作者介绍的话,那么就有十次作者介绍。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首诗,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对他的生平再做一次补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中晚唐诗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等。
此诗的诗意并不难懂,也非隐晦生涩,全诗包括题目在内也就四十四个字,却把诗人所表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主要结合诗歌解读学得一些理论进行解读这首诗歌。
首先,是对诗歌章句的解读。我们知道,诗歌是抒情主体内心情感语符化、意象化、韵律化的一种最精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与一般文体有同更有异,属于是情文、象文、韵文、美文的范畴。并且诗歌的语言文本是诗歌物质存在的唯一形式,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讲到: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主要强调了诗歌在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其中章句读解主要包括对训诂字词、破译典故、解读变异、把握跳跃和品味词采的分析。
题目是“春夜喜雨”中的“春夜”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的夜晚,并且还下着雨,作者或许从雨夜的美梦中惊醒,内心顿生惊喜之感,而致诗兴大发,着笔一挥而就,娓娓道来,写下了这首杜诗中难得的开心一处。
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独具人情味。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无意讨好,唯求奉献,滋润万物。诗人观雨的情节,真真是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的特征也被诗人听出来了。由此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亦喜亦忧,亦喜于雨下个不停,忧于雨如昙花一样,推门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诗人大发奇想,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的潜移默化和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质是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之品格。因此,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诗中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蕴意无穷的字眼,这正好迎合了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的原则。如首联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中,“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这里却用“好”赞美雨,已经使人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紧接着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的确,对于“春雨贵如油”的农家人来讲,此乃众人皆盼之雨啊!再如“潜”字拟人化,把春雨那种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诗人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其次,在诗情方面,因为诗歌不是政治教本、抽象理论,而是一种文学体类、艺术形式。它虽然与理智、功利、道义、伦理甚至宗教情感有相通、相关之处,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因为这些独特性使它成为人类情感中一种特殊的类别——审美情感。
关于诗歌的情感主题,我认为应该从诗人自身和诗歌文本两方面综合分析,例如本首诗《春夜喜雨》的诗情解读。章前已经对杜甫作了简单的介绍,试想在中国古时的传统观念中,一个读书人倘若不能考取功名、建功立业,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因为无缘功名而被世人所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怀着满腔的壮志未酬、抑郁愤懑之心,却无法施展后的毁灭,这样的悲剧。杜甫也不例外,他生不逢时,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的限制,使他一生过得并不顺畅通达,晚年甚至居无定所、漂泊琉璃,最后于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用四字的六个词概括即为:“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短暂为官,西南漂泊,江舟长逝。”再联系他写这首诗的背景,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的春天写的。
在此之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春夜喜雨》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知时而来的高兴与喜悦,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最后,在我看来,杜甫一生穷困,经历了坎坷流离的苦难后,能够在成都得到暂时的安定生活,当然对周围的事物都怀有一种特殊情感,面对春夜好雨的如期而至,可谓是久旱逢甘雨,给靠天吃饭的下层人是多大的恩惠啊!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在此时此刻,他的心自然而然地与万民连在了一起,为他们而喜,为自己而歌。所以,这是一首表现喜悦的诗歌,但我们知道,杜诗的一贯主题大致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对亲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可以看出,杜诗具有强烈的苦难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这种情况之下,杜甫能够写出像《春夜喜雨》这样具有喜感的诗篇,实在难得。也许就是杜甫最具魅力的一面,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但对国家和人民的那一份坚持,那一份挚爱之情,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下,面对道德沦丧和社会种种劣迹现象,留给我们的一本最好的正面教材。
杜甫与《春夜喜雨》 篇2
经历“安史之乱”的劫难后,杜甫携家人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来到唐军的大后方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即杜甫草堂),一家人终于摆脱了战乱的颠沛流离,有了安身之地。
杜甫在这里春种秋收,和亲人在一起,与当地农民交往,有朋友的资助,生活虽不富裕,倒也平和而安详。这使饱经忧患、历尽战乱的他获得了极大的安慰。
在他定居此地两年后,从上年的冬天到今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旱灾。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关心民众关心国家的人,无不对天气密切关注,因为它关系到农民的收成与生活。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自然很是心焦。这时一场恩泽万物的春雨来了。一天夜晚,一场春雨悄悄来临。经历过冬天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杜甫久旱逢甘霖,欣喜异常,他要为挽救千家万户生存的这场春雨而欢呼,于是兴奋地写下了这首《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故事教会我
《春夜喜雨》抒写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此外,从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充分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无论在锤词炼句方面,还是在细节描写方面,都要将自己真实的情感与眼前景物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打动人心。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翻译 篇3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认为“绝对化的文雅”不能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对此,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诗,用淳朴、生活化的语言再现了母亲缝衣的情景。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巧琢的雕饰,虽然不符合“文雅”的标准,但朴素自然的语言,却塑造了一位感人的慈母形象,用爱的浓情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因此,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也可以写出好的作品。
示例二:杜甫的《春夜喜雨》雅俗兼备。前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极具口语化的特点。“好”字,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中的“潜”和“细”字,凸显了春雨的特点,用字讲究。全诗语言有雅有俗,令人称道。因此,不能用“绝对化的文雅”来评价作品。 (6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作品分析4分)
1.古诗讲究对仗。这首诗中“慈母”对 “手中线”对 ,“寸草心”对 。
2.这是一首歌颂 的古诗。从诗中的一句名句“ ”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参考答案
1.游子 身上衣 三春晖
春夜喜雨古诗意思 篇4
题目叫“春夜喜雨”。春雨,是表现的对象;夜,提供了感觉的特殊条件。喜才是全部感情的主线。但是,全诗中没有“喜”字,着力表现的是无声的喜。因为是无声的,因而更加是内心深处的。
喜,是因春雨而起,但是,这雨又恰恰是又在夜里。夜里的雨和白天的雨是不一样的,它是看不见的。所以第二联就写这个看不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随着风,一般应该是有声势的,但是这里却是“潜入”的小雨,偷偷的,无声无息的。接着是“润物细无声”,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到。感官无法直接感知,可是诗人还是感觉到了,凭着敏感的想象罢。关键词是“细”和“润”。这就让读者感受到了,这春雨的特点是:是细,是小,是微,细微到视觉和听觉都不能感知,但是诗人还是感觉到了。这表现的是什么感觉?过细的感觉,“润”的感觉,不用看,也不用听,外在感官不可感,却流露出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的特点。所“润”之物,当然是植物——农作物。说的是物被滋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心灵过细的人,才能感觉到这本来是不可感觉的感觉;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有这种独享的喜悦,为生命看潜在的生长而默默暗喜;只有关切国计民生的人,才能为一场无声的细雨感到由衷的欣慰。
读这样的诗,第一,要抓住诗人表现的雨的.特点,是夜里的雨,看不见的。第二,要抓住感觉雨的感觉的特点,把不能感觉的感觉,感觉到内心深处去。虽然是无声无息,但却感到了“润物”,在那个以农为本的时代,自然有一种欣慰之感。
诗凭什么感人?一般说是以情感人,从陆机《文赋》就说了“诗缘情”。这大致不错,但是这还不完全,还要加以补充,情感直接说出来是不感人的,诗要通过特殊的感觉来传达情感。如果在这里,杜甫直接说他为春夜的雨而感到喜悦,这不是诗。杜甫在整首诗里,一个喜字也没有,但是,却提供了一系列很微妙的喜悦的感觉,让读者体验这种别人感觉不到的精致的感觉。这就叫感染了。
这两句诗看来没有多少惊人的词语,但是在千年传诵的过程中,衍生出象征的意义来(形容某种思想和人格对他人的熏陶),诗句的内涵的召唤性,其潜在量之大,正是诗句成功的标志之一。
下面两联,又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第三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为有利于国计民生,所以它是美的。这种美用光和色的反衬来体现:云一片漆黑,这是提示地域特色——平原和江河,只有在平原上,视野开阔,云才会在田野的小路上;大幅度的黑色背景,用船上唯一的灯火来反衬,很明显是为了突出雨夜之黑,和那一点温暖的光互相反衬。
这种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的,列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面用“绝”和“灭”来强调千山万径一片空白,后面用“孤”舟和“独”钓来突出唯一的人物,打破了空白。又如:
万绿从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还有: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有这样一种大笔浓墨的图画,在杜甫看来,可能还不足以充分显示春雨的可爱。于是他用最后一联再来一个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二天早晨的明亮,反衬昨夜春雨效果:第一,这下子不是看不见了,而是看得很清楚,很鲜明,红红的,这还不够,还要把感觉的分量加重:“湿”,这就点出了和一般日子里的红花的不同,红得水灵灵的。第二,更为精彩的是:杜甫强调,雨后红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的感觉。花的茂盛,花的潮湿,变成了花的重量感。用重的分量,来表现花的茂盛,杜甫是拿手好戏,他在另一首诗中写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不过这一次用的字眼是“压”而不是“重”。
春夜喜雨古诗的意思 篇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
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
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汝点着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翻译 篇6
“冬悄悄地走了,春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诗人杜甫不禁赞叹着。
春天的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小脑袋,在与大地说着悄悄话:“好渴呀,哪里有水呀?”雨似乎懂得它们的心思,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第一场春雨。诗人撑起伞漫步在飨赣曛,欣赏着这醉人的美景。大地和小草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所赐于的那甘甜的乳汁,那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也苏醒了,一切变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小学生作文 wwW.
雨姐姐转身跑走了,轻悄悄地来到了田野的一条小路上,在这漆黑的夜里尽情的挥撒着一粒粒珍珠,滋润着大地万物,一切都在这酣睡中变得生机盎然。
乌云从头顶飘过,在田野上空休息,笼罩着整个田野上空,变得黑沉沉的`,诗人准备回家,这时无意中瞅见江边的船只上还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像是在等待着黎明的来临。作文
春夜喜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感情,入境有感情朗诵。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那你们喜欢春天的雨吗?为什么?那这节课我们跟随杜甫一起走进春天,去享受春雨的滋润吧!板书课题。
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春夜喜雨(杜甫)
知时节、当春、潜入
丰收有望
春夜喜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春雨图。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语
出示图片,师:这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其实春雨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跟随杜甫去感受那场春雨吧!
二、解题
春夜喜雨的意思就是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齐读课题两遍。
三、指导诵读
1.配乐朗诵古诗。
2、教师领读。
3、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4、由学生当小老师领着读,教师评价。
四、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齐读古诗前两句,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春天的一个雨夜。)
2、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引导:在这夜晚,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处?(春雨使花草树木庄稼得以发芽、生长,春雨为大地创造了生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3、齐读古诗后两句。联想: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诗人可能想到农民会在雨后播种,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人们开始踏青赏花了„„
4、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引导: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四、唱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读古诗,还要学习唱古诗。播放音乐,学生跟唱。
五、学生画春雨图。
六、拓展阅读,欣赏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七、作业。
搜集古今中外写春天、春雨的诗,自主积累古诗。
《春夜喜雨》原文赏析 篇9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载敬堂集》)。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春夜喜雨》诗歌简介
春夜喜雨作文 篇10
我想象着外面的夜,想象着外面的雨,想象着挂在房檐的“雨铃铛”,想象着许多。从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到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雨和很多诗人有着一种不解之缘。小时候,听妈妈说,雨是春的精灵,只要雨点过的地方,就会换上漂亮的新衣。真的吗?明天,我一点要去看看。
早晨,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急忙换了衣服,穿了鞋,邀上伙伴一起去山上。山上经过了春雨的洗礼,一片生机。我们听着鸟儿的歌声,踏着湿润的泥土,兴高采烈地走上“征途”。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一年的开始,而春雨是春的使者,山上已经寄出了春的邮票。刚到山上,我们就看到了数不尽的诗情画意:瞧,小草偷偷从土里钻了出来,喊着“嘿呦嘿呦”的号子,使劲成长;看,两只小鸟上下翻飞,一下从这棵树的树杆上,飞到了那棵树的树梢上,在呢喃细语呢!
愉快的心情伴随我们来到了半山腰,那儿已经是花的海洋: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我最喜欢迎春花,她黄灿灿的花朵乖巧地坠满枝头,像举着一个大喇叭,大声喊着;“春天来啦!”
鲜花旁的绿叶也是多姿多彩:嫩绿的叶子摸上去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像一个小毛毯,舒服极了;翠绿的叶子花纹美轮美奂,有的像一根小鱼刺,有的像甲骨文一样;深绿的叶子形状奇特,有的像月牙,有的像王冠,奇特无比。看呐,那片叶子的叶梢微微卷了起来,像极了一个爱漂亮的小姑娘翘起来的小卷发呢!瞧,那片被大人们称作“鱼翅”的叶子,好像真是鱼翅呢!松树头顶上的那些叶子嫩红嫩红的,远远的看,像一支支蜡烛,似乎真闪烁着光芒呢!
虽说现在是春天,但已经有一些小草莓,红透了脸。山上的小草莓穿着鲜红的外衣,圆滚滚的胖肚皮都快把衣裳挤爆啦!轻轻剥一个送入嘴中,一股甘甜顿时在嘴里弥漫,沁人心脾。不知道这个小果子是不是山上的特产呢?
也许你没有试过,当你捧起一捧杯春雨湿润的泥土时,你会闻到一股很奇特的味道——那是春的味道。春,真的很美,很让人陶醉……
春夜喜雨,我感谢春雨,我喜欢春天!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翻译】推荐阅读:
杜甫《春夜喜雨》诗意赏析09-04
读杜甫《春夜喜雨》有感09-29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生平10-06
春夜喜雨的古诗赏析05-10
春夜喜雨的古诗加拼音09-02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及赏析09-27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之《春夜喜雨》07-13
春夜喜雨07-02
《春夜喜雨》作者介绍05-13
六年级春夜喜雨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