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2024-07-21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共8篇)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篇1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简谐运动》这一节是第九章第一节。这一节内容是研究周期性运动的一种方法。学习本节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的地位,重点确定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这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本节的难点是:(1)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

(2)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

这是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必须经过感性认识、实践、理性认识、再实践、直至上升到理论,最后又指导实践。因此,使学生头脑中的新知识在原知识结构上进行改组、顺应、同化是比较困难的。

难点突破:找新旧知识连接点。物体做匀加速自由落体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一)知识目标

1、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的教育,从而进行德育教育。

2、知道机械振动是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

3、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以及物体在什么样的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

4、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

5、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知道判断简谐运动的方法以及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精神的培养。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3、指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 方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学导式综合运用。理由:(1)这种方法属于教育理论的启发式。

(2)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3)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手段:讨论式、多媒体计算机 理由:(1)提高学生兴趣。

(2)注意力集中。

(3)提高课堂吸收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问题实际上就是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本节课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联想、学会对比、学会归纳、学会总结。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四让”来体现的,即“概念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道理让学生讲,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完全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会向会学转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节的课堂程序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处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未知领域内,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探索、不断解决、不断总结,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这样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同时,学生还学到了类比、归纳等学习方法。

1、创设情景,大屏幕演示简谐运动并提出问题

2、分组研究、讨论,学生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在组内公布,答案不一致的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中共同学习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一种体验。然后每组同学将讨论结果在班内公布,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联想猜测,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5、巩固训练,加深印象,巩固新知

6、作业布置,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分层次教学的充分体现,同时通过思考题在课下继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 本节课在程序上分为“问题提出—历史介绍—方法讲解—模拟训练—联想猜测—研究发现—归纳总结—作业布置”等八个阶段。

1、问题提出

本节课将计算y=x2在〔0,1〕上的曲边梯形的面积,那么如何计算呢?心理学表明: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同时这个曲边梯形并不象正方形、长方形、圆、扇形等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利用,它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问题本身具有新鲜感和诱惑力,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引入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

2、历史介绍

介绍300年前,牛顿、卡瓦列利、瓦里士等著名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一下数学史,了解一下大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本身的看法,由于学生的大科学家的崇拜,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事迹的介绍,也是对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精神的教育。这也符合教学论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3、方法讲解

由于微积分的发展完善经过了近千年历史,所以微积分思想方法不适合让学生在课上自己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即自学式;所以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地模拟、演示、描述,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再逐步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先由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计算机的直观形象的演示,也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极限理论与计算机的结合运用,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曲边梯形的面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这也符合事物的发展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

4、模拟训练

练习题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尝试、体验,才能深刻理解“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微积分思想方法;对学困生来讲,这样才能打好基础,这样安排即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也符合素质教育理论中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

5、联想猜测

数学的发现和进展都是从联想猜测开始的,在经过几道题目的训练之后,对y=1/x2在〔0,1〕上曲边梯形面积为确定数值,那么在〔1,+∞)上呢?有这样的猜测是正常的,因为在这之前学习数列知识时,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即1/2+1/22+1/23+„„,这无穷多个正数之和的结果却是1,因此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联想之后,自然要对y=1/x2在〔1,+∞)的面积提出猜测,这符合人们思维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数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再次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也从中学到了联想、猜测的思想方法。

6、研究发现 类似于数列问题一样,也可利用极限工具来处理,方法确定之后,由师生共同探索,先研究y=1/x2在〔1,a〕上的曲边梯形面积,在让a→+∞,即可得到y=1/x2在〔1,+∞〕上的面积,而y=1/x在〔1,+∞〕上却没有结果;从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样处理使优秀学生的思路得以扩展,这也符合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的基本观点,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发展。从结果上看y=1/x2在〔1,+∞〕上能够求出面积,而y=1/x在〔1,+∞〕上却没有

结果,其规律并没有给出,实质上这是数学分析广义积分中的柯西法则和阿贝尔法则,这样处理,给学生留下悬念,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下铺垫,这符合教学论中的量力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7、归纳总结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更深刻更清晰地留下思维的痕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微积分思想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总结,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

8、作业布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作业反馈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效果,以便下节课查陋补缺,这符合教学论中的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篇2

具体将从以下三个流程进行说课。分别是“为什么这么教?”“怎么教的?”“这么教有效果吗?”。

一、为什么这么教?

1.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1) 基于理念的思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活动为主线, 以实验为载体, 采用形象列举、理实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交流和感悟、在活动中锻炼和培养, 真正做到“做中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情趣的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意志。

(2) 基于教材的思考。选用教材为张明明主编的高教版《物理》 (通用类) , 本课题是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本着“用教材, 而非教教材”的态度, 大胆重构教材, 整合资源, 删除单位制, 主讲牛顿三大定律。本课题着重规律教学, 为了增强感官认识, 我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 还原课堂演示;同时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将部分演示实验优化为学生实验, 同时还引进了DIS传感器加以验证。

(3) 基于学情的思考。我所任教班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强, 求知欲旺盛阶段, 实验兴趣高涨, 但因初中时, 学生动手实验机会较少, 能力较弱, 需要培养、提高“做中学”的能力;前期物理课程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基础知识, 已经初步掌握力作用的相互性、受力分析和简单的合成、分解方法, 对加速度也有了一定理解;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重点训练“学中用”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三定律, 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系列的自设方案、选择器材、亲手操作、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 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演示,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过程,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是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领悟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

(2) 难点是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定量探究;

(3) 关键点是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

4.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听来的容易忘, 看到的记不住, 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因此根据学情和所需达成的目标, 我将教法和学法相联系, 不同环节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主要有理实一体、后教材教法、形象列举法;让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自我感知、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以此发散思维, 挖掘潜能。

二、我是怎么教的?

概括起来说就是 (见图1)

首先是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通过“行为模仿秀”创设情境, 意在激发好奇心。之后通过“手抛篮球”, 抛出“有力即运动”激发质疑动机, 为课题的引入和探究扫清障碍。

接着是触。以活动为主线, 实验为载体, 回顾历史、初识“牛一”, 主要完成理想实验和对定律的理解。为了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我设置了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遵循认知规律, 追寻前人足迹, 架构定律。其中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他为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里我还原他的设计思路, 自制斜面, 根据“提出问题-科学猜想…”的步骤, 一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初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接着是探。主要完成加速度与质量、外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和应用, 是本节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 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定律部分我抛弃了传统的打点计时器, 因为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耗时、繁琐、误差大;改用传统器材定性分析, 并引进DIS传感器定量验证, 这样方便、快捷、准确、实时, 直观形象。

其中, 传统实验部分我引导学生对其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原先的并行轨道改成了垂直轨道, 便于比较, 一目了然。为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我仍遵循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的步骤, 分解问题, 突破难点的同时, 让学生再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整个探究过程中, 我退到幕后扮演引导者, 巡视指导,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 自觉、主动地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 形成了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既培养了协同操作能力,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通过设置热身题, 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形成技能。牛顿第二定律阐析的是动力学问题, 其类型及解题步骤虽然不是我们中职教学的重点, 但适当的巩固提高还是必要的。此环节仍注重启发引导, 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组内思考交流, 代表上台分析全过程, 互批互评, 总结提高。既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 又规范了解题思路。

然后是析。此过程仍以活动为主线, 以实验为主体, 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在力的概念中就已提及, 可是学生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 可设置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通过举行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创设情境以旧迎新, 通过问题的抛出, 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接着广摄生活实例, 并将其还原到课堂进行演示, 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借着实验演示一路设疑解疑, 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传统实验就是给学生提供常用的弹簧测力计, 遵循“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一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一路设疑解疑, 一路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积极合作交流展示, 发散学生的思维、协调、合作能力。DIS传感器验证环节, 则采取实验室录屏形式, 放大展示实验过程, 根据电脑拟合图线不难总结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及特点。这是一个从实到理的过程。

教学需要反思, 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反思。学生应当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这里我设置了2道热身体验题, 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诊断, 及时评价自己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从理到实的过程。

俗语道:近水知鱼性, 靠山识鸟音。有效的教学少不了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能综合评价学生从课前到课后的整体情况, 我设计了主题活动记录卡, 构建了小组、个人、教师、家长四方评价平台, 着重从知识、态度、能力各方面, 对学生作全面的表现性评价。

最后是延。后教材教法强调的是课前、课内、课外三途径的融合。所以课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提升应用能力, 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 真切体验。

板书设计:

三、这么教有效果吗?

这节课始终坚持做中学, 做中教, 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是一堂有收获、有价值、有生机的课。

其中亮点是:

1.采用理实一体的探究式教学, 将实验、讨论、理论多个环节相互贯穿, 既有做中学, 又有学中用,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设置由易到难, 形式多样。

3.整个教学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 鲜活直观,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更具实质感。

4.课题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 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分工明确、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放思维、发掘潜能。

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实验时间预设不足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学生在探究设计实验和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时, 耗时比预计的略多, 课堂时间紧凑。

2.习题略少

通过习题可以加深理解, 巩固概念, 本次课侧重探究, 习题设置略少了些, 对知识的巩固可能不利。课后及时针对不足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说: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 教亦不成为教, 学也不成为学。我想本次课应该是体现了陶老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吧。

摘要:历时五年之久的省“两课”比赛终于收官了, 这次比赛的目的是:通过比赛挖掘、发现教师在基层教学中摸索出的适合自身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教学新思路、新模式、新成果, 并从中筛选出若干示范课、研究课, 形成优秀教学案例在全省推广。《牛顿运动定律》的说、备课设计就是笔者探讨出的适合我校学情的物理教学新案例中的一例。

《牛顿运动定律》说课设计 篇3

[关键词] 说课设计 思考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73

《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案例是典型的规律教学案例,教学主旨在于引事实、讲规律。为了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南通市高效课堂评价表,对本次课进行了大胆的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本设计旨在向读者展示笔者整个设计理念和说课思路。

具体将从以下三个流程进行说课。分别是“为什么这么教?”“怎么教的?”“这么教有效果吗?”。

一、为什么这么教?

1.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1)基于理念的思考。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活动为主线,以实验为载体,采用形象列举、理实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交流和感悟、在活动中锻炼和培养,真正做到“做中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情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意志。

(2)基于教材的思考。

选用教材为张明明主编的高教版《物理》(通用类),本课题是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态度,大胆重构教材,整合资源,删除单位制,主讲牛顿三大定律。本课题着重规律教学,为了增强感官认识,我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还原课堂演示;同时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将部分演示实验优化为学生实验,同时还引进了DIS传感器加以验证。

(3)基于学情的思考。

我所任教班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强,求知欲旺盛阶段,实验兴趣高涨,但因初中时,学生动手实验机会较少,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做中学”的能力;前期物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基础知识,已经初步掌握力作用的相互性、受力分析和简单的合成、分解方法,对加速度也有了一定理解;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重点训练“学中用”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牛顿第一、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一系列的自设方案、选择器材、亲手操

作、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演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领悟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

(2)难点是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定量探究;

(3)关键点是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

4.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因此根据学情和所需达成的目标,我将教法和学法相联系,不同环节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理实一体、后教材教法、形象列举法;让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自我感知、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以此发散思维,挖掘潜能。

二、我是怎么教的?

概括起来说就是(见图1)

首先是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通

过“行为模仿秀”创设情境,意在激发好奇心。之后通过“手抛篮球”,抛出“有力即运动”激发质疑动机,为课题的引入和探究扫清障碍。

接着是触。以活动为主线,实验为载体,回顾历史、初识“牛一”,主要完成理想实验和对定律的理解。为了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我设置了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遵循认知规律,追寻前人足迹,架构定律。其中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本节的重点,他为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里我还原他的设计思路,自制斜面,根据“提出问题-科学猜想…”的步骤,一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初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接着是探。主要完成加速度与质量、外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和应用,是本节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定律部分我抛弃了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因为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耗时、繁琐、误差大;改用传统器材定性分析,并引进DIS传感器定量验证,这样方便、快捷、准确、实时,直观形象。

其中,传统实验部分我引导学生对其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原先的并行轨道改成了垂直轨道,便于比较,一目了然。为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仍遵循“提出问题-科学猜想……”的步骤,分解问题,突破难点的同时,让学生再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整个探究过程中,我退到幕后扮演引导者,巡视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形成了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既培养了协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通过设置热身题,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形成技能。牛顿第二定律阐析的是动力学问题,其类型及解题步骤虽然不是我们中职教学的重点,但适当的巩固提高还是必要的。此环节仍注重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组内思考交流,代表上台分析全过程,互批互评,总结提高。既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又规范了解题思路。

然后是析。此过程仍以活动为主线,以实验为主体,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在力的概念中就已提及,可是学生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可设置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通过举行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创设情境以旧迎新,通过问题的抛出,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接着广摄生活实例,并将其还原到课堂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借着实验演示一路设疑解疑,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传统实验就是给学生提供常用的弹簧测力计,遵循“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一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一路设疑解疑,一路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积极合作交流展示,发散学生的思维、协调、合作能力。DIS传感器验证环节,则采取实验室录屏形式,放大展示实验过程,根据电脑拟合图线不难总结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及特点。这是一个从实到理的过程。

教学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反思。学生应当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这里我设置了2道热身体验题,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诊断,及时评价自己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从理到实的过程。

俗语道: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有效的教学少不了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能综合评价学生从课前到课后的整体情况,我设计了主题活动记录卡,构建了小组、个人、教师、家长四方评价平台,着重从知识、态度、能力各方面,对学生作全面的表现性评价。

最后是延。后教材教法强调的是课前、课内、课外三途径的融合。所以课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提升应用能力,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真切体验。

板书设计:

三、这么教有效果吗?

这节课始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是一堂有收获、有价值、有生机的课。

其中亮点是:

1.采用理实一体的探究式教学,将实验、讨论、理论多个环节相互贯穿,既有做中学,又有学中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设置由易到难,形式多样。

3.整个教学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鲜活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具实质感。

4.课题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分工明确、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放思维、发掘潜能。

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实验时间预设不足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在探究设计实验和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时,耗时比预计的略多,课堂时间紧凑。

2.习题略少

通过习题可以加深理解,巩固概念,本次课侧重探究,习题设置略少了些,对知识的巩固可能不利。课后及时针对不足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亦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我想本次课应该是体现了陶老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吧。

洋务运动说课 篇4

课题:洋务运动,第二学习主题: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的第一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把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李鸿章的评价,并且上升到对待身边的任何事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洋务运动和李鸿章

教材分析: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双重打击之下陷于内忧外患的窘境,清朝一批开明的士大夫掀起了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整个洋务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后期主要兴办民用工业,除此之外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和海军。洋务运动结局是失败的,可是也有积极意义,是整个近代化的开端。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长安集团的前身是我国第一批军事工业导入,引出我国第一批军事工业诞生于洋务运动

讲述新课:首先解释洋务的定义:是指一切涉外事务,包括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新式陆军、海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内容。展示这堂课的线索:背景、目的、代表人物、过程、结局、评价方面进行。提问:同学们还记得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局面吗?内部有天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部有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腐朽的清政府陷于内忧外患的窘境。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背景。过渡: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清朝的大臣兴办洋务运动会抱着怎样的目的呢?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

提问:是为谁解除内忧外患?富国强兵的国又指的是什么?清政府。继而引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过渡:提问过渡。同学们想想清朝的大臣是在认识了西方的船坚炮利了以后才掀起了自救运动,那你们觉得这些大臣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自救。(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讲述:正是这些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已达到维护清朝统治的着以部分人我们称之为洋务派。那洋务派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呢?(中央有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过渡:就是在这些主要洋务派人物的领导之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90年代轰轰烈烈的展开了。真个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同学们看书找出这两个阶段分别的时间段、口号和具体内容。

提问:为什么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因为不管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抵抗外国的侵略首先涉及的是军事方面。讲述:几个典型的军事工业予以介绍。

提问:同学们思考这些军事工业的办厂资金来自于何处?洋务大臣自己出?(政府拨款)生产的产品去了哪里?(军队)也就是说没有投入市场,没有投入市场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的回笼。清政府话了巨资办厂但是却没有资金收入,加上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窘境,不久洋务大臣就遇到资金短缺的难题

过渡:同学们继续思考,洋务大臣因为生产的产品不能投入市场而导致了资金短缺,他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讲述:既然是产品不能卖钱导致资金链的断裂,那就兴办一些能把产品投入市场的工业就好了啊。于是洋务大臣兴办了民用工业。

过渡:除此之外洋务运动还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则材料。材料大致说的是一些洋匠为了获取更好的待遇,没有把技术真正传给中国人。同学们想一想洋务大臣会怎么解决没有自己人才的问题? 讲述:培养自己的人才,为此就要兴办学校来培养人才,于是洋务运动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创办了一批近代的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哈度额人才

过渡:除了这些内容洋务运动还有那些内容?新办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关于北洋海军同学们应该不陌生了吧?我们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说到在威海卫战役的时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还记得当时我说过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一场运动的失败,这场运动就是洋务运动

讲述:既然洋务运动标榜的是富国强兵,可是兴办的新式海军却被日本消灭,同学们觉得洋务运动是成功还是失败?失败。可是这只是从结局而言的,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那洋务运动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呢?有两个历史学家各执一词,同学们赞成那总说法?为什么? 小结:从洋务运动的过程而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新式学堂,留学生这些都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所以就这个方面而言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可是就结局而言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全面的看待,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大气的运动》。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两节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大气运动是产生风云变幻等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本单元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它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上的大气,是全单元的重点。

本节课文有两部分内容,即“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风”,它们在《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部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本节大气运动的基础,也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分析局部地区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分析思考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的理论基础工具。

2.教材特点:

⑴知识容量较大。包括了大气运动的原因、过程;局部地区的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的过渡;

⑵过于抽象,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力。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又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明显的动态性,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何突破难点,教学中突出能力培养是关键,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演示教学是突破口

3、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论中“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为中心,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智力发展规律以及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通过中学地理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地理学习方法,进而探索学法指导的渗透性,系统性,规律性以及学法指导和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及根本原因,认识热力环流的形成。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通过海陆风、山谷风等的反馈练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②掌握“三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下的风向,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2)思想目标:

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分析,使学生逐步树立运动的发展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保护环境的.思想,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因为它是后面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

(2)教学难点:

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对风向的影响。结合物理“力的合成分解”这部分知识讲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说学情):

1 、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智力发成熟育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理论化日趋成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完善。学生的求知欲望极为突出。

2、知识障碍上:

(1)在知识掌握上:许多学生出现遗忘原有知识的现象。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习本课的知识障碍:本课涉及物理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故教学中应简单明白、深入浅出地分析。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1.新旧知识联系法; 2.比较法; 3.读图分析法; 4.理解记忆法

四、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说学法):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对于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做到分析全面系统,讲述深入浅出。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的很多地区都有风雨雷电等复杂的天气现象,并且每次天气变化都伴随着热量和水汽的输送,这些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那么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呢?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首先我以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引入,使学生觉得本节课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紧接着点明大气的运动就是这些天气现象的主要的原因,由此引出《大气的运动》一节。

(二)讲授新课

课文引言:

①大气运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②大气运动的成因——各纬度太阳辐射不均,冷热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③大气运动的分类:

垂直运动:气流的上升、下沉;

水平运动:形成风。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引言部分,从中找出大气运动能量的来源、大气运动的成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三个问题。

初步了解之后,学生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太阳辐射的能量会促使大气运动呢?大气又

是怎样垂直和水平运动的呢?”于是,我便引入本课的重点:热力环流

一、 热力环流:

1、课件演示热力环流示意图:

①受热均匀时等压面与水平面平行

②受热不均时:

A、B、C三地空气作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出现高压、低压,等压面弯曲——同一水平面的空气作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讲解:

明确什么是等压面。

观察受热均匀时的等压面。

讲空气的垂直运动时,联系物理课“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各学科是相互联系的。

讲高、低压的形成,要着重强调是在同一水平面比较而区分出的高、低压。接着提问:现在的等压面还与水平面平行吗?

因高、低压形成空气水平运动。垂直、水平两种空气运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热力环流。用课件展示气流全过程。

2、列举热力环流的事例:城市风

多媒体演示城市风的过程。

提问:工厂应建在哪里?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课件演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高空大气的风向:

①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强调:高空大气除了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课件演示:联系物理知识(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促使高空大气中的风向逐渐与等压线平行。

高空大气风的形成实际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逐渐平衡的过程。

3、近地面的风:

①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②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区穿过低压区

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课件演示:三个力最终平衡时的风向。

(三)课后练习

热力环流的另一形式——海陆风

最后,以热力环流的另一种形式——海陆风为课后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灵活掌握本节知识。并且能够处理一些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单问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 篇6

五里牌中学

盘向东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4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 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3)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

/ 4

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

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 篇7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本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从思想上坚信世界是物质的,对哲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且其抽象思维逐步占据了思维的优势地位,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对于运动与规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理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力目标】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难点】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就到了本次说课最重要的环节,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我将采用谈话法导入。课前提问学生:最近的天气怎么样?我们能决定天气的变化吗?引发学生思考,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属于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以此来导入到今天的新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这样的.导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将学生顺利的带入到课堂情景中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概念

接下来就是新课讲授环节,首先我会展示三组不同的图片,分别是水向地处流、百花盛开及健身运动。并让学生思考:三组图片都处于什么状态?分别属于什么形式的运动?

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三组图片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从物体位置的转移到物理、化学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都证明了世界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利用图片的形式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接着,我会跟同学们分享两个故事:刻舟求剑、禅宗慧能的“仁者心动”。

并提问:故事的主人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分析出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认识到物质是不断运动的,慧能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归纳总结: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此,我们说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的。

在这一环节,故事的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在了解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后,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那世界上有没有静止的事物?

学生可以快速找到,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在此基础上,我会呈现一个案例: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

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这么荒唐的错误?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代表发言,并进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能够群策群力,来突破难点。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接着,就进入到第二目的学习,首先我会组织一个探究活动:牛顿是发现还是发明了万有引力?为什么我们看到苹果落地而没有看到万有引力?

探究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自觉遵循规律

了解了规律的特点后,我会展示一段视频:北京的雾霾、黄土高原的过渡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无人超市的发展。并提问:从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综合学生的意见,我会作出总结: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但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在这一环节,合作探究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与规律的关系,以此来突出重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让学生抢答“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观点?

抢答环节,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运动中角色的扮演》说课稿 篇8

一、指导思想

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为五年级室内课——运动中角色的扮演,对于学生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兴趣有积极作用。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不同运动中有担任各种任务的角色及各个角色的任务,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水平三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在此之前对生活中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如何归纳以及处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一块知识的匮乏。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学生知道不同运动中有担任各种任务的角色及各个角色的任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分清个角色担任的任务及特点,并在课下积极实践各个角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兴趣,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学生理解不同运动中有担任各种任务的角色及各个角色的`任务。

【难点】

学生能分清个角色担任的任务及特点,并在课下积极实践各个角色,并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六、教学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给大家播放NBA激烈对抗的场景,提问学生赛场上球员站位不同,担任的工作也不同,大家知道在篮球场上有哪几种角色吗?

学生回答:有前锋、中锋、后卫。

教师总结:运动场上不同的角色承担者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而按照这些不同角色的不同规范履行相应的职责、完成相应任务。其实不止有篮球运动中有角色的分类,足球,排球都有角色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视频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

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活动一:运动中的角色及各项目角色的分类。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看排球和足球比赛,那同学们还知道排球与足球运动当中的角色分类吗?(学生自由回答,如排球可以划分为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足球比赛可以分为前锋、前卫、后卫、守门员。)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的一些事例,进行总结:体育中的角色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承担不同任务,按照不同要求活动的各种人。即使从事同一运动项目的人,其担任的运动角色也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活动二:不同角色在比赛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提问:刚刚大家已经探讨了各个项目当中角色的分类,下面大家结合老师给大家分发的不同项目的战术图及标注,探讨各个角色的任务。(以篮球和排球为例)

学生回答:①篮球中的后卫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进攻;前锋的主要任务是进攻得分;中锋主要是起到枢纽作用。②排球中一传主要任务是接球;二传主要任务是组织进攻;主攻的主要任务是将球击打进对方场地。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好习惯,更能在活动中发展提高分工合作的意识。

(三)巩固提高

运动角色的扮演:看比赛短片(排球),学生说出比赛中的角色,然后模拟比赛中的角色。

小组看比赛,然后进行讨论比赛中的角色及如何模拟?

学生回答:①学生通过战术板将不同角色花在战术板上,并且说出角色的作用。(自由人一般做一传,接对方发过来的球;二传队员接一传队员传来的球并分配给不同攻手、组织本队进攻的角色;主攻或副攻的任务是将球扣进对方场地。)②学生分小组将排球场上的比赛场近进行重现。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进行情景模拟的形式,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角色的划分,同学们要知道比赛是一个团队项目,要懂得团结协作,提高我们对于比赛的欣赏能力。

2.课后作业:积极熟练不同角色的任务,在后面的实践课中积极的进行尝试不同角色

设计意图: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熟练不同角色,课后进行尝试,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运动中角色的扮演》说课稿】相关文章: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角色的定位论文

2.《彩色的雨》说课稿

3.《彩色的阳光》说课稿

4.《金色的秋天》说课稿

5.《金色的细雨》说课稿

6.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7.《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8.扮演四种人生角色的名言名句

上一篇:“结对共建,创先争优”先进事迹下一篇:强执行力领导者的七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