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精选8篇)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篇1
《骑“白马”的苍耳》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传达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植物传达种子方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请同学欣赏。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教师导语: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饰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达种子的呢?它们又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五彩缤纷的色彩铺满大地的呢?为了解这个问题,动物王国的刺猬先生正在做这个调查,它会有些什么收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扫出生字障碍。
2、轻声读课文,给同学介绍课文中说了哪几种植物?
三、再读课文
1、分小组读课文。可以一组一起读;可以每个同学读一局部;还可以两个同学一起读。
2、全班汇报读。
3、大声读喜欢的段落,告诉我们你知道了些什么?
4、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假如是其中的一种植物,你一定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传达种子的?无妨试一试。
2、你会对风等说什么呢?
3、优秀《植物妈妈有方法》,想想自身又知道民哪些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
4、向他人介绍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篇2
关键词:识字教学,积极性,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小学二年级的识字任务较一年级更加繁重, 学生翻开课本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实现必要的字词积累, 教师应该在日常识字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教学方法,为识字教学增添动力。 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多学字、乐学字、活用字,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强化识字本领。 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初识生字,带着生字去识字
识字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生字,我们并不提倡教师“ 填鸭式”地灌输字形、字音,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预习,自觉探索,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生字, 然后带着生字的学习任务开展接下来的识字学习。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在自觉求证的过程中给予适当提示,让学生试着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认识这些生字。 同时,提倡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依靠自己和同学的力量,大胆联想,自主解决生字的难题。 在初识生字过程结束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出正确的读音,带领学生进行字词的学习。 问题激励学字方法带动下的识字学习,会比直接教授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巧设识字游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二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还相对较差, 对于枯燥的识字学习过程会产生厌烦心理,在课堂上设置多样化的识字游戏,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识字。 学生喜欢游戏,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做游戏,那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形式,在游戏中添加识字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发现识字的乐趣。
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有很多,将游戏引入课堂,将会给识字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猜字谜:教师通过展示相应的字谜, 让学生猜出谜底,得出正确答案,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这就能调动班级整体的识字积极性。 教师还应该在游戏结束之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鼓励学生多识字。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识字情境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为广大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同样在识字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动画、视频的展示,在图画、声音、色彩的多重冲击下,调动学生多感官共同参与,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轻松识字。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领略汉字构造的奥秘,通过图画— 象形字—汉字的形象转化,轻松识字,简化思维过程,加深识字记忆,在形象的认知过程中牢牢掌握识字技巧,并运用到今后的生字学习过程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便了教师的识字教学过程,不仅给教师减轻了负担,而且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优化了识字课堂教学。
四、广泛实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有知识。 除了课堂识字学习之外, 教师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用发现的眼睛去学习汉字,扎实识字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识字任务,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广告牌上、 商场里、超市中、公共设施等等诸多场所建筑上,都有汉字的影子, 学生在发现生字之后以多种形式记录下来, 回到家中自觉查阅字典,记录字音字形,再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比比谁认识的汉字多, 推举出识字小明星,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 自主识字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自主探索加深学生的识字记忆,扩充学生的词汇阅读量,这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有帮助的。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件; 妙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96-001
下面我就所从事的一年级小学语文课来谈谈自己是如何合理运用课件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妙用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进了教室,但注意力却还没有从课间的嬉戏中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老师眼神威严的扫射能让较乖的孩子安定,但一部分孩子仍无法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而且师生间的关系显得有些紧张。因此,铃声一响,我就运用课件,一段轻快活泼的音乐,伴着朗朗的古诗诵读,孩子看着课件上古诗画面变幻,跟着古诗课件一起诵读,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课堂上了。
二、妙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特别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妙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寓教于乐”落到实处。在教学《春天》这识字课文时,我使用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先播放春雨沙沙下的课件。“春雨一下”立刻吸引了学生,学生望着这飘落的春雨静静思索:春雨给大地带来哪些变化呢?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小组互相讨论等方法,纷纷说出了春雨具有:点红桃花、染绿柳芽、滋润庄稼的本领。再结合学生的答案播放春暖花开的课件:伴随着音乐,桃花姐姐花瓣一片一片地张开,小芽娃娃微笑着从泥土中慢慢长出来。刚出土的小芽儿和刚张开瓣儿的桃花,轻柔地在春风中舞蹈,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燕子在屋檐下做窝,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生机勃勃的春天感染了学生,整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春意盎然的情境中,保持着饱满的学习情绪,使枯燥的识字课因而充满诗意。一个个词与一幅幅画面不停地闪烁,带给他们的是愉悦的心情,快乐的回忆,美感便油然而生,学生放飞想象,由文本又联想到生活,入情入境,草长莺飞、鲜花烂漫的情景浮现在学生的脑海,美好的意境,和谐的音韵,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学生由衷地喜爱春天、喜爱生活、喜爱语文课。识字课如诗一般美好,语文课充满了诗意。
三、妙用课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能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因此,用多媒体课件能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课堂教学画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雨点》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都找到了雨点落在哪儿、在哪儿干什么的答案。但他们却不明白:同样是雨点,为什么落到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也正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老师便展示课件,依次出现下列四幅动画让学生观察。第一幅:美丽的田野间有个明镜般的池塘,雨点儿落下来,水面荡起一点儿涟漪,马上又平静如镜了。可爱的小雨点安详地在水中睡觉。第二幅:一条小溪伴着柔和的音乐,在山间慢慢向前流淌。几滴雨点儿落下来,随着水流的速度缓缓地向前散步。第三幅:山间一条宽阔的大河,大河里的水正哗哗向东流去,雨点儿一落到河里,就在水流冲击下奔跑起来。第四幅: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雨点儿落下来,被波浪冲得一会儿飞上半空,一会儿跌入浪谷,一会儿又冲上浪尖。波涛的声音像惊雷滚动。通过声、像的渲染,学生人人都找到了答案,而且形象深刻地记住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种自然事物的不同特征,对课文内容全都心神领会了。这样,通过课件,把日常见不到的现象直接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快一目了然,入情入境,巧妙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四、妙用课件,优化识字教学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而且效率低,学生遗忘也快。课件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例如,教学象形字“鸟”字时,可由图慢慢地演变成“鸟”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鸟字的点,一边讲解;小鸟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如“奶”字的笔顺和第四笔“ㄋ”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奶”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画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ㄋ”这个笔画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蹈、摔、鹰”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五、妙用课件,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所以借助课件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情境,这样进行训练,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又实现了语文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课堂也因此而美丽起来。如教完《雨点》一课后,动画出示:调皮的小雨点开心蹦跳的样子。落到了柳条上,花瓣上,屋檐上,树叶上,玻璃上……老师引导,我是可爱的小雨点,我喜欢落在柳条上,在柳条上荡秋千。然后问学生,你是可爱的小雨点,你还想落到哪儿去?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纷纷举手说话。“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打鼓。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在科学信息教育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直接对学生形象、逼真地传授知识,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但能使语文课堂个性飞扬,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有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篇4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4个会认的生字;学会一个新部首“夕字旁”。
2、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2)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
(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么?
(4)你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么?
(5)请同学们先学会生字。
三、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书中图:请你仔细观察,他在干什么?
(2)他的表情怎么样?出示“为什么”一词。
(3)带这种语气读一读。
(4)看书中一共有几个为什么?
(5)他们的答案你知道么?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②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③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
正因为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动脑,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希望你们像他们一样,勤于思考,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四、复习巩固
五、课外拓展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篇5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芭蕉花》课件
1、识生字6个。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文章的涵义,明白事理,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和同学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文章的涵义,明白事理,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文章芭蕉花.咦,我一看这题目啊,就知道这肯定是一篇描写芭蕉花的文章。你们说,对吗(生答)
出示句子和图片:在绿绿的芭蕉叶中,开着一朵黄色的芭蕉花,它的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指导朗读。
二、初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知道生字的读音。
出事生字及读错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组词,分析讨论记字方法,齐读)
三、再读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
1、我们在阅读文章中,要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作上记号。请同学们阅读全文,把有疑问的字用波浪线划出来(先讨论,后提出)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有疑问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小组讨论后还有不理解的提出共同讨论)
如: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
问1: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父母为什么生气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因为爸爸妈妈骂他们了)
父母知道真相后有什么反应(非常生气)
思考:母亲为什么说我和哥哥是不争气的孩子(因为我和哥哥乱拿别人的东西)
母亲听了什么这么生气
说话练习:我便照实说了:.学习第二节的内容。
父亲知道后,又是怎样的反应
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怎样把握(生答)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段文章,要读出父母的生气及他们对孩子的关爱。
问2: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读(最后一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
读一读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者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找出这一句话所在的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发现花并摘花)当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开心)
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体会这是对父母的关心)
四、说一说
评论我和哥哥这样做到底可不可以。
五、布置作业
每课一练(课课练,生字本)
板书设计:
私摘芭蕉花
严厉训斥
送去还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芭蕉花》课件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芭蕉花》这篇课文语句通俗易懂,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的一件事:五岁那年母亲的头晕病又犯了。一天,“我”和哥哥发现人家院子里的芭蕉花开了,便翻墙摘了芭蕉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可母亲知道事情后十分生气,父亲也训斥了我们。当时的我和哥哥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
文章主要想通过事件的叙述,说明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让我们懂得从小要有良好的品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然而这一文章主旨是隐藏于文中,蕴含在母亲斥责孩子的话语之中的,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真正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已经能初步理解课文,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也能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此时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记字的方法。识字量大了以后,更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最简洁的方法识记汉字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识字的快乐,使他们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
2.能熟读课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和母亲说的话。
3.使学生明白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
2.使学生明白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和母亲说的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说花的名称,积累描写花的词语。
2、出示芭蕉花图,简要介绍芭蕉花。
芭蕉又称大蕉,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有栽种。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头晕病、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
(学习生字:晕)
3、师:芭蕉花的作用真大!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芭蕉花》。齐读课题。
4、过渡: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整体感知
1、看课文听录音。
2、说一说:
芭蕉花可以___________。我五岁那年,母亲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读了这一节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师:我们要读懂句子的意思,要反反复复地读,要边读边想,有时还要抓住句子中重点的词语。
出示句子: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①学习生字:袖、捧
②读句子,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③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4、我和哥哥那么爱母亲,希望母亲的病快点好,满心欢喜地捧着芭蕉花来到母亲床前。可是母亲和父亲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用“——”划出有关句子。
5、再读第三节,划出有关句子。
6、交流,出示:
①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哎!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②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学习生字;指导朗读)
7、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
出示: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了。
①理解“照实”的意思。
②读课文第二节,说说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③说话练习: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和哥哥摘来芭蕉花给母亲,父亲和母亲却很生气,我和哥哥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呢?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①交流出示: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来一朵,这有什么不对呢?
②读句子,学习生字:容、掐
③出示:掐托摘捧搁
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做动作理解)
再说几个
9、讨论: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给母亲治病,可以这么做……你说呢?
①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②引导:你有什么好方法,既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又能用芭蕉花给母亲治病呢?
四、推荐读物
朱自清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春》、《绿》。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案例中,我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进行字词教学,从字音的朗读到字形的记忆再到字的规范书写,从词义的理解到词的感情朗读再到词的再现表达,都做了精心地预设,字词教学没有停留在音、形、义的教学上,而是更注重对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一举多得!
课堂上,惊异的笑容、灿烂的笑声、自信的动作、清脆的朗读,无不向我们显露出孩子们在字词学习中久违的快乐!小学生掌握词语,其心理加工过程多数是属于原型加工的方式,对此,我用“翻翻字典”、“配上动作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生动活泼且开放的形式把字词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词语“照实”的理解,我先以课文中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有的说“照实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有的说:“不说假话,不夸张,事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就是照实。”学生的发言已经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照实”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到有关照实说的语句,想像自己就是小作者,用自己的话来告诉母亲。学生做了片刻准备后,纷纷进入角色把花的由来源源本本说明了。这个练习也是对照实的具体理解,锻炼了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芭蕉花》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3、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1个;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
2、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媒体多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芭蕉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②、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分节把课文读正确。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3节
①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一):
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c板书:见花(发现)。
③交流并出示句子(二):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④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①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③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④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⑤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五、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芭蕉花
(治头晕)
我和哥哥、父母
见花、非常生气
摘花、连连叹气
拿花、训了一顿
还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丑小鸭课件 篇6
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题,然后交流。
1、我想说……
2、我想对丑小鸭说……
3、我想对丑小鸭的哥哥姐姐,养鸭的小姑娘,树林里的小鸟及猎狗说……
4、我想对农夫说……安徒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写了150多个童话故事,不仅写了《丑小鸭》,还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 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 丑小鸭 文昌市第一小学吴小莉 暖烘烘卧倒剩下裂开欺 负讨厌孤单讥笑芦 苇冻僵幸亏篱笆天越来越冷,湖面结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篇7
从心理学上来说, 教学的互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意思表达和接受, 互相产生影响的过程。互动的方式的差异, 自然会导致对意思接受理解的差异, 不良的互动还会导致意思的误解,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 仅仅只是一方面的意思传达, 比如教学对学生的意思表达, 这样的独角戏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 还极易导致某一方的疲惫和反感。而双方的意思表达清晰, 利于双方的接受和互动, 提高大家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调动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双方意思的表达, 通过语言、肢体动作和各种信息的交换进行双方的信息交流沟通, 达到师生有效的双向交流, 提高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接受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和其他高年级的学生相比, 心智发展并不成熟, 在有限度的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 独立自主的学习。因此, 课堂上的互动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利用好课堂时间, 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成效。
二、提高师生互动的策略
在课堂中, 尤其是在课文导入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课文题目设计大问题, 营造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其中。所谓“大问题”, 就是指问题有较大的包容性, 不会局限学生思维, 同时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回答, 尤其是以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第一, 不局限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探索问题可能的答案;第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单一的, 学生需摆脱一成不变的思维;第三, 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在看似毫无头绪的境地中经过思索找到一条条光明的大道;第四, 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只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学习, 我们可以找到多种能够解释问题的答案, 而且并无正误之分。大问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发散学生思维, 扩大师生互动的空间。
例如, 在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找春天》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题设置如下问题:“到哪里才能找到春天呢?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春天?春天找到了能带给我们什么?”让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之间对这些问题的交流, 针对不同的答案和学生谈论, 互相印证。再如, 在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时, 可以在上课之前和学生一起收集一些有关雷锋的事迹, 同时要求大家向父母或者爷爷他们这辈人了解雷锋, 对雷锋的形象有初步的印象。课堂中在对课文的初步的把握之后, 可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雷锋的事迹的视频或者图片, 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将你的说法和同桌进行交流。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所观看的视频, 学生能够很快打开话匣子。教师在学生互相讨论期间适当的在课堂中走动, 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 及时收集讨论的相关信息。如此学生对课文有了极大的兴趣, 在获得新知识的时候不在被动性的接受, 而是在教师带领下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将学生的个性完全充分的展现出来, 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突显出来了。
三、设置开放问题, 预留互动平台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不能唱独角戏, 开始逐渐重视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教师却没有真正理解互动的内涵, 只是用几个问题牵引学生, 或者安排几个游戏等其他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 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语文课堂中要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留置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 让创新走进课堂。第一, 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第二, 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予以应有的尊重、鼓励;第三, 教师懂得把握时机, 在恰当的时候释放学生能量, 适当的激发, 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致, 又不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软。
例如, 在二年级《一分钟》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 一分钟大概有多长, 一分钟我们能够做哪些事情?回顾一下平时我们有没有注意过一分钟我们能做什么, 是否对我们有影响?接下来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计时的设备, 如手机、手表等, 首先让学生什么事情都不做, 静静的感受这一分钟到底有多长。然后再次计时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记录下自己这分钟做什么, 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在这一分钟之内做自己的事情。接下来大家将自己这一分钟所做的事情写在纸上,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大家互相比比。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一分钟是如此的神奇, 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情。进行了比较之后, 教师趁机提出问题:既然这一分钟如此的神奇, 那么如果我们错过这一分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家一起来探讨, 看看这神奇的一分钟能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呢?教师通过这些问题一步步的导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和教师一起探索某些未知的答案,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四、重视重难点的点拨, 为互动加力
课堂是学生对旧知识的消化吸收, 新知识的学习知新, 以及新旧知识的学习整合。在课堂的互动性遇到一些难点的时候往往容易打断学生的互动, 降低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兴趣, 如果教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 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 在学生遇到新知识卡壳时, 教师需要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去, 学会思考的方法。具体来说, 首先, 教师的引导必须及时, 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其次, 教师要注重引导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 而不是等着给答案;最后, 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互动不仅仅只是通过语言实现, 动作和行为也是互动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教师不仅仅要听, 更要看, 观察学生的行为状态, 让他们的互动不至于凌乱无序。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必须贯彻的, 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也须在适当的时候了解学习目标, 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具目标性。同时, 目标能够有效的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使学生能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将学生互动学习的愿望化成互动学习的实际行动时, 再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本节课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质疑难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这样才能整合不同理解能力和学习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充分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互动;同时教师要将学习中的难点充分解析, 并以此为导向,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从而寻找到知识的共通点, 提高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带动作用, 促使学生外部环境与内在学习的互动, 能够学以致用。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重点难点的引领和剖析, 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
例如, 在《一分钟》教学中, 在初步的学习之后, 要让学生明白“分秒必争”的重要性。之前学生对一分钟的感受的课文学习是为课文重点难点学习做铺垫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 注意分析学生迟到一分钟带来的后果, 学生就会有目的性的学习课文, 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这一分钟带来的不利之处, 从而知道时间的宝贵, 懂得严格要求自己, 珍惜时间。
五、一个都不能少, 带动全班互动
在课堂的教学中, 尤其是教师在课堂的互动中, 并不能吸引每一个学生都紧跟教师的步伐, 参与到这个集体活动中,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 有些人内向, 有些人外向。外向的学生相对来说, 其课堂参与度会高, 而内向的人相对会少一些互动;第二, 有些学生虽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但是由于本身纳言, 在课堂中很少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 参与度不是很高;第三, 这也是由二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决定的。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 偶尔的走神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段节很难跟上接下来的学习, 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脱离课堂。其实这几类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被教师忽视, 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积极参与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 就会让那些孩子形成惯性, 到互动时间就会不知所措, 或者注意力完全不在学习上。持续下去, 就会造成教学重点中的巨大漏洞, 会忽视掉很大一部分学生, 甚至很有可能会造成大家参与性和互动性极高的假象,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因此, 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教师在教学互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 首先要敏锐的抓住那些每次都能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 发动他们的带动作用;其次, 也不能忽视那些没有积极跟上的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 在适当的时候调动他们的兴趣点,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后, 鼓励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能够偶尔参加到互动中的学生,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解决的问题, 同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参与师生互动的乐趣, 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使全班都愿意参与互动, 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六、总结
小学语文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师生的良性互动,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差异, 以科学的提问引导学生, 给学生足够的互动平台, 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 学生对教学课堂的反馈成为教师提高课堂质量, 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 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的学会思考, 有创新学习的欲望。因此, 重视课堂中的互动能够有效的改善课堂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语文互动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学习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要增加课堂知识,规定每一节课教给学生多少内容,而是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抑制他们的潜力和学习的动力,互动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性的、文科类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好好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与生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联系点,把这些作为互动式教学的途径。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景,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描述景色或是一个事物的,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学中这种设置问题情景的互动教学是用提问的形式将学生拉进课堂,在提问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词汇或是句子,在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身边的景色。在学生进行景色描述的时候,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还巩固了文章中的词汇或是写作技巧,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会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这样学生就会提起精神,在课堂上好好地听课,积极地参与,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生分角色互动学习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参与互动。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里很多都是小故事,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和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投入到文章中,体味文章中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想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树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扮演同桌,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合理的改变重演一下同桌画画的故事,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学到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和关心。小学的课文很简单,而且很多都可以分成角色进行表演,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好好地研究教材内容,抓好教材里每一个角色的思想和神态的变化,在学生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教师互动,还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就是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互动学习。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被忽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小组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另一方面,小学生和小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约束力,使环境变得很轻松,学生之间也不会觉得很拘谨,这就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互动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展开比赛,选出互动的最好小组,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一种途径,在学生进行小组互动的时候,教师也要在旁边指导和点拨,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看法,通过学习情况发现这种模式的弊端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提高。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好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在小学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然后再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同时教师还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所提高。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凭借广大教师一起努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顺利,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佩琳.探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18).
[2]刘北虹,吴丽华,富敏.愉快教学“五环式”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1(03).
[3]杨红霞.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周刊,2014(23).
【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课件】推荐阅读:
二年级语文园地二课件05-1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07-29
二年级语文课件《蜜蜂引路》09-24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课件07-13
二年级语文教学10-15
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09-14
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10-08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5-25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6-01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