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集》 读后感(共10篇)
《泰戈尔诗集》 读后感 篇1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
捧一本《泰戈尔诗集》,在阳光下细细研读,体会泰戈尔所表达的爱和自由。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的向往,对丑恶的抨击,对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将一个人的一切暴露无遗。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犀利的言辞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阳光下分析解剖。泰戈尔的诗充满阳光,他用阳光来洗刷一切。
在乡间整整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让他在自然中坚定了对爱,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爱”作为人类的理想,用阳光般的语言把爱洒向世界各个角落。
我喜欢泰戈尔记忆式的口吻。记忆也是泰戈尔追求的一部分。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泰戈尔没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记忆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样宏大的笔触将星光比作恋人的足镯,然后在夜晚合起开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诗歌把忧伤铸成自己孤单的形象放在心里。当村庄在午热中入睡的时候,他凝望天空,把爱和自由编织在蔚蓝里。
当他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他只能拭去眼泪,变动他歌曲的腔调。他的脚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过尽的时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头雕成的“美”,在生命奔腾怒吼的水流中冷静无言、独自超然地站立着,举起灯照亮别人的归途,而他依然在梦境的朦胧小路上寻找爱和自由。
恶势力像风暴一样把他卷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变成可怜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说:“唱完最后一支歌就让我们踏上归程吧!梦是永远不会被捉住的。”当印度发生英国殖民统治者血腥镇压反英民众的阿姆利惨案,他愤然辞去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头衔。他没有把梦想丢下来奔赴荣誉的召唤。他是一个单独的诗人,不必去唱一支旧歌,他还有一双翅翼和一个无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赞美着爱与自由。
他不愿老是附在腐烂的静止之中,他要去寻找永驻的青春,一切与他生命无关的、所有不似他笑声轻盈的,他都要完全抛却。他奔驰着穿越时间,在炮火声中,他以诗人的形象背负着爱与自由在舞蹈。他抛开一切烦恼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可归的海浪,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对他发出声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迎风扬帆,在汹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爱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自由,就连哲理诗也表现了爱所有人,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们在他的召唤下惊跳起来。只见太阳已经升起,潮水传来了大海的呼声。爱的小船已经扬起风帆,准备在波涛上颠簸;黑夜的镣铐已经打碎,幻梦已消逝,爱与自由的诺言扯去遮盖的面纱,蓓蕾迎着清晨绽放,爱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问好,一切压迫与被压迫的断壁残垣间响起爱和自由的赞歌。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 篇2
既然有黎明时分初升的太阳和普照万生的光芒,就会有万籁俱寂时的玉盘和满地惨白的月光。世间的黑与白、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就如恶魔与天使总是相并而存。――题记有人说“时间会刺破青春华丽的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有人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想是在电影里配乐的叙事片段。镜头从我们身上一个一个地切过去,然后转了一圈,又切回来。没有对白,没有台词,我拼命沉默地出现在这些被音乐覆盖的镜头里。”有人说“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命运无常,但是我所坚信的好人终有好报在结局出现的那一刻分崩离析。结局让我挣扎在信任与怀疑的边缘,忠诚与背叛的分界线。结局让我觉得再美丽的梦想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只是一个易碎的肥皂泡,有的人对她视而不见冷漠不屑,甚至挥挥手就让它破灭,这是个多么令人恐惧的时代。”我迷茫。我无知。
我恐惧。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当我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沾沾自喜,就会有人跟我说别太得意,天气时晴时阴,现在阳光明媚并不代表以后不会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当我因一些破碎事儿而伤感忧郁,就会有人劝我说别太难过,要积极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走过了沙漠就会发现绿洲。我们到底要何时才能到这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不相信是因为潘多拉打开了那个神秘的盒子而导致这个世界产生的种种邪恶而丑陋的东西;我也不相信安徒生童话里的王子最终会娶公主然后幸福生活相守到死。现实就是如此,坏人总是居心叵测,他们戴上面具,伪装成圣人,操控着傀儡,但善良的人儿连看世间的的眼神都充满着柔情,认为这世界上人人都是像他们一样,这些人儿天真无知,像个木偶被人玩弄着却还微笑着,我们是应该笑他们愚昧或是同情他们的可怜?还是我们就是其中的一类人。阅读书籍不过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不同的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也不会相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谁真的能够读懂“世界”这本硕大的书籍呢?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 篇3
他的文辞给予我一种精神的超脱,他的情怀是一片宽阔无垠的湖泊,澄澈透碧。他的灵感、只言片语与纯净辞藻,却有着飞跃宇宙洪荒的飘渺,深刻的哲思贯穿其诗韵之中。将生活的心绪,刻进浩渺的生命长河之中,启迪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他谦逊却不卑微:“那些背着灯的人们,他们的影子投到了前面。“他以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准则,于漫漫长夜里,提着灯盏,追寻明天的真理之光。他以一个平常人的心从各个角度观察世界。在盛名远扬之时,仍能平静而不骄傲,不浮华却更显真实。
他深沉且忠贞的爱着,一切生命与生命的叩问,灵魂与灵魂的交替,自然与生活的交织……一个忧郁的声音,谱写于虚浮与年华。它在夜里向我歌唱:“我是那么爱你。”当一切爱如潮洪涌动,当一切情如离弦之弓,一个纯净之音穿透一切物质,高踞于自然之上:“你我之爱单纯如歌,没有现实外的神秘;不求无望的事情;没有魅惑之后的暗影;没有黑暗深处的摸索。你我之爱单纯如歌,我们没有摒弃所有的言辞进入永恒的沉默;把手伸入虚空奢望无望之物。”人应清醒的懂得,他爱之真实,他真切的表达着热烈的纯情,所有付出与不配的爱:“我想把谁紧拥入怀?梦永远难被束缚,我渴慕的双手把虚实深压心头,碾碎了我的胸膛。“
他爱之简洁自然,仿佛与日月星辰共生共灭。他的思想从黑色凋零的羽翼中飞扬,飘荡在人间至净至善的地方。他吟咏着大千世界的本质,他怜爱着一切卑微的生命。已破冰突兀之势给它们赋予无尽的情思:“我已近了解你在花与阳光里的意义――教我明白你在痛苦与死之中说出的话吧。“泰戈尔似乎以沉默的笔调勾勒出内心的哲理,蜿蜒纵横的人生哲理在他笔下都有一个美好的生命,省人深思:”真理的水流从他的错误河道中流过。“将自然万物融于诗文之中,一种清淡雅致的韵味回荡人心田,久久未散。将真理贯通其间,而将民生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雨滴向茉莉花低语:‘将我永久的留在你心中吧。’茉莉花叹息一声飘落在地上。“
从他的文字里,一个活泼明了的孩童出现时,让人心里不禁温存万千:“我做云,你做月亮。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童稚依旧,在他的叙述之中,我沉溺于无尽的眷恋之中。孩童的眼光本是世界上最挚切最懵懂的,泰戈尔的思想总是带着天然未饰的本初。从生活中寻找天伦之乐,让人陶醉于田园溪流中:“我闭上了眼就能够想到,马塔尔树下的阴影是更深罢了。他堂里的水看起来黑得发亮。”一个纯真的孩子呵,用他那双澄澈的双眼,探求着生命的奥秘,用那好奇的明眸观察着这个质朴的世界。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800字 篇4
这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益放射出璀璨的思想光芒的作品,更显示出它永恒的艺术魅力。读了此诗,就会有一种神游仙界的幻觉,并且内心也会感到有一股极大的冲击,使自己的思想受益匪浅。
如果问这世上最唯美的爱情是什么?那么它将会告诉你答案;如果问这个世上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那么它将会告诉你答案;如果问这世上最苦难的人生是什么?那么它会告诉你答案;如果问这世上最有胆识的英雄是什么?那么它将会告诉你答案;太多的如果,它会告诉你太多的答案。这就是《泰戈尔诗选》,一部超越了人性思想的诗选。
在《故事诗》中,大多数的故事取材于印度古代经典作品,其中有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还有一些英雄的传说。在《被俘的英雄》中泰戈尔用豪壮的语言热情歌颂了民族英雄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一段文字中描述道:“孩子的嫩脸上闪耀着英勇无畏的光辉”;父亲“屹立着死亡——不曾发出一声痛苦的叹息”。在这悲壮的语言行间里,诗人既让我看到了这些英雄们屹立的身躯,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不屈服、视死如归的气概!这部诗集极大的激励了我的意志,使我知道了学习有如战场,只有有坚定不拔、敢于牺牲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其中《海边》是《新月集》最具代表的一篇散文诗。这首诗意象深邃辽远,表现了诗人纯洁无暇的童趣。有段描绘道:“他们不知怎样泅水,他们不知怎样撒网。采珠的人为了珠潜水,商人在他们的船上航行,孩子们却只把小圆石聚了又散。”在这欢快的字字句句中,既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稚,也表现了诗人对童年的向往,让我对自己的童年勾起了美好的回忆与渴望。这部诗集让我懂得了只有珍惜童年的人,才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不缺少童心。
在《园丁集》中都是关于人生的诗,寄寓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我的灵魂在极想中走出,要去摸触幽暗的远处边缘。”体现了诗人想起黑暗,奔向光明的思想情感。在“即使花环没有穿好,谁管它呢?;即使手镯没有扣上让它去吧。”乐观的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是诗人豁达的胸襟。在“当死亡在门前敲着急促的门声时,我的心在恐惧着。”心灵的脆弱,面对死亡,很想逃避,反应了诗人多变的心理。诗人用优雅的文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直执,用真实、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多彩,用豪迈的字句,叙述了对正义光明的渴望。这部诗集既有形象深动的绘画,也有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内心情感。对我人生的思想、生活的思想做到了一次全面性的灌澈,让我知道了人生和生活的珍贵之宝!
《泰戈尔诗集》 读后感 篇5
“让正眼看着玫瑰花的人也看着它的刺”。这个世界是美丽的,没有人否认,但美丽的外表下不一定是一颗同样美丽的心,正如妖艳的玫瑰花,有人只盲目沉醉于她的美,忍不住伸手去摘。结果被花下的刺所伤,这就意味着盲目的沉迷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既然可以擦亮眼睛辨清好坏,我们又何必执著地只顾欣赏外表等着付出代价?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很多人喜欢蹲下身来仰望他人,同时感叹自己的渺小,殊不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你的眼中只有他时,或许此时他的眸中也尽是你的身影,互相羡慕,暗自自卑,却从未想过站起来看看自己。为什么不把飘远的心找回来?好好对待自己,你的光芒也可以照亮你自己的路……
“回忆是个女祭司,杀了现在,用现在的心去祭祀那逝去的往昔之神龛。”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但你仍久久无法释怀,于是不断想起那枯萎了的花儿曾经的芬芳,那已走远了的风儿曾经的清凉,却对正在脚边怒放的鲜花毫不在意,却对那正在你耳边呢喃的轻风不加理睬,等待着,等待着他们再次成为过去,而到时候你拥有的只是声声叹息,所以,珍视身边现有的一切吧,毕竟此时,他们此时是你真正的宝藏。
泰戈尔诗集读书心得 篇6
第一次读他的诗篇,我的内心砰然一动,直想一向读下去欲罢不能,洗尽铅华的《吉檀迦利》、抒情浪漫的《园丁集》、精致达理的《流萤集》、哲理智慧的《飞鸟集》、审视生命的《死亡之翼》……泰戈尔将这清新而深邃的思想财富奉献在我们的面前,不含一丝的杂质。那是一个根据于印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当时文化影响的伟大诗人的内心独白。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感悟着飞鸟的欢乐、黄叶的轻盈、流水的灵动、月光的皎洁、游鱼的沉默、兽类的喧嚣。自然是如此的完美,生命是如此的璀璨。
“毒蛇,/处处吐出巨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话语,/听起来活像嘲弄。/所以,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向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重的敬礼。”。——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锋犀利,讽刺尖刻,辛辣地抨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扬。诗词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者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祖国的热忱、对妇女的同情和对孩子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时,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就像海的波浪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整个世界。
印度人都说泰戈尔的诗是诞生在欧鸟之巢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出与普通劳动者息息相通的浓郁的气息。在田间、在海上、在其他的一切的劳动的地方,劳动者和着劳动的节奏唱着泰戈尔的诗歌,来抒发自我心中的欢乐与惆怅。他的人民热爱他!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伟壮阔,没有拜伦的气撼心魄,更没有席慕容的细腻精巧。他的诗总是无声无息却水乳交融,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他的诗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虽然诗人的一生经历了那样多的坎坷与折磨,但他的哲学与思想却是欢乐充满了光芒的。品味着泰戈尔的诗词,心灵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净化。思想也得以升华。他如同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非浅。
泰戈尔诗集读书心得2
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得主;《泰戈尔诗集》正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东方菩提树上的夜莺,是人类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泰戈尔描写儿童生活——《星月集》中,看似零散、杂乱,但是将他们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出泰戈尔那一颗纯真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口吻,用孩童般稚嫩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更好地诠释了“爱”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星月集》中的《十二点钟》,泰戈尔并没有交待是早上十二点还是晚上十二点,而男孩希望是晚上十二点。晚上十二点人们都已经入睡,也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是最安静的时候。男孩做了一天的作业已经麻木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敲醒了男孩麻木的脑袋和心灵。他渴望休息,他渴望玩耍,他渴望自由。他的父母将未完成的心愿压在了男孩的身上。
这难道不正是现在的小孩吗?随着第一批00后高考的结束,接下来就是更多的00后奔赴考场,他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背负了很多人的期望,他们不想辜负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吧。学习到晚上十二点、猝死这些在学生的身上发生的太多了。泰戈尔所描绘的这个孩子不正是现在的学生的缩影吗?
在《星月集》中的《金香木花》是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他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的花,而金色花是神圣纯洁的象征,这无不体现了孩子的纯真核对母亲的爱。
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最想要表达的主题——爱。许多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我觉得这形容泰戈尔最合适不过了。他是“儿童的天使”,拥有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心系儿童。他的诗就像儿童天真无邪的笑脸一样,注视着读者,注视着儿童,注视着整个人类。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善良的儿童世界,而这个世界已被成年人忽视了。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这难道不正是孩子对梦的想象,对梦的向往。而对梦的追求是要经过苦苦的一番追寻的。这也是泰戈尔为什么将这一部命名为“星月”:那沉睡的月亮再度升起,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灵魂。
《泰戈尔诗集》读书笔记 篇7
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保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过人的创作精力,以其全面的艺术天才在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的艺术珍品。读着泰戈尔的诗,我没能完全理解的这伟大的诗人的全部灵魂,那是何等地高尚,仿佛自己是一只掉进蜂蜜缸的蜜蜂,幸福着,只深深地感觉到冰心的灵魂里有泰戈尔的味道。
如果,你作为一个有名有势的诗人,你还会本着为大众服务的心态来写诗吗?你是否会在权力中迷失自我,只会炫耀和卖弄自己的华丽的文字、文学的技巧、浮华的装饰。
可是泰戈尔却认为,作为一个诗人,如果只是搬弄华丽词藻或炫耀文字技巧,同样是无法通向神的。那些浮华的装饰将成为阻障。他崇尚纯真和简朴,企望自己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神“来吹出音乐”,从而达到人梵神合一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我是无法体会得到的。泰戈尔的简单、纯真让我佩服、让我欣赏,这样的美在现代已是罕见的了,诗中洋溢的朴素让人宛如聆听着天籁之音,畅饮着高山清泉。
我想,如果我可以成为泰戈尔诗集中的一株小草、一滴海水、一只小鸟……我都愿意,即使是那最微不及到的一颗尘埃,我也无怨。能化作一只小鸟,是一种幸福,那是鸟儿的愿望,因为生活就是无尽地飞翔,只有飞翔才会有希望;能化作一株小草,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情,那是一种自由的.归宿,在生活的尽头就是能躺在草地上,静静的聆听风的歌唱,感受草的勃勃生机;能化作一滴海水,是一种快乐,生于大海,也消失于大海。
读着泰戈尔的诗,不仅有遐想,还可以解开那惆怅的烦恼。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是的,有时自己不一定就是主宰,如果太苛刻就不会有幸福的到来。“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不是在说我是优秀的,命运会把目光投射给我,选择我吗?固执会让人不知不觉地走入结果只有零的末路。冰心说:“先驱者!前途认定了切莫回头!一回头——灵魂里潜藏的却弱,要你停留。”是的,人有时并不是那么坚定的,灵魂里总会在你做出抉择后留下一丝懦弱,拉扯你不让你继续前行。既然决定了就勇敢地向前走,别灰了心,叹了气,掉了头。
泰戈尔诗集优美句子摘录 篇8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它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瀑布歌唱道:“当我找到了自己的自由时,我找到了我的歌。”
秦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令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命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决不要害怕刹那一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完全”为了对“不全”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我在我的心的孤寂里,感觉到它的叹息。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想起了其他的浮泛在生与死与爱以及被遗忘的川流上的时代,我便感觉到离开尘世的自由了。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思想掠过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见它们鼓翼之声了。
“谁如命运似的催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在身背后大跨步走着。”
我们的欲望把彩虹的颜色借给那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的,只是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伟大的沙漠为了绿叶的爱而燃烧,而她摇摇头、笑着、飞走了。
跳着舞的流水啊!当你途中的泥沙为你的歌声和流动哀求时’你可愿意担起他们跛足的重担?
忧愁在我心中沉寂平静,正如黄昏在寂静的林中。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把灯笼背在背上的人,有黑影遮住前路。
休息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隶属于眼睛。
群星不会因为像萤火虫而怯于出现。
麻雀因孔雀驮着翎尾而替它担忧。
瀑布歌唱着:虽然渴者只需少许水便足够,我却乐意给予我的全部!
樵夫的斧头向树要柄,树便给了它。
想要行善的人在门外敲着门;爱人的,看见门是敞开的。
剑鞘保护剑的锋利,自己却满足于它自己的迟钝。
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尘土承受屈辱,却以鲜花来回报。
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上帝的恩惠时,上帝却羞了。令使卵石療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上帝的大能在柔和的微风中,不在狂风暴雨中。
采撷花瓣得不着花的美丽。
大的不怕与小的同游,居中的却远避之。
说你的光有一天会媳灭。群星不回答它。
小狗怀疑大宇宙阴谋篡夺它的位置。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 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泰戈尔诗集选-《流萤虫》中英版 篇9
我的梦幻恰是一团萤火——在幽暗中闪烁着灵动的流光。
The voice of wayside pansies, that do not attract the careless glance, murmurs in these desultory lines.
幽径边,紫罗兰的情愫难以招徕那无心的一瞥,只得吟诵着零乱的诗句喃喃责怨。
In the drowsy dark caves of the mind dreams build their nest with fragments dropped from day’s caravan.
在静寂阴暗的心之幽穴,梦想以昼之旅队遗失于大漠的断章来营筑栖巢。
Spring scatters the petals of flowers that are not for the fruits of the future, but for the moment’s whim.
春天抛撒着花瓣,不是为来日的累累硕果,而是因瞬间的妙想遐思。
Joy freed from the bond of earth’s slumber rushes into numberless leaves, and dances in the air for a day.
欢乐自酣寐之尘世释逸而出,流涌入芳菲叶海,日日在风中摇曳漫舞。
My words that are slight may lightly dance upon time’s waves, when my works heavy with import have gone down.
我的语言无足轻重,然而,当我的作品因蕴意深刻而沉淀时,它们却能够踏着岁月的浮波翩跹舞蹈。
Mind’s underground moths grow filmy wings and take a farewell flight in the sunset sky.
生着轻薄纱翼的心之蛾,在落日洒金的碧落中漫舞着离愁。
The butterfly counts not months but moments, and has time enough.
蝴蝶细数的并非月份,而是瞬间,她的时光因之而富足。
My thoughts, like sparks, ride on winged surprises, carrying a single laughter. The tree gazes in love at its own beautiful shadow which yet it never can grasp.
我的思想宛如焰火,纯朴地微笑着,骑跨于惊羡之羽翼。
树木脉脉情深地凝注着它美丽的倩影,却永远无法将它捉住。
Let my love, like sunlight, surround you and yet give you illumined freedom.
让我的爱如阳光般将你拥抱,并赠你璀璨的自由。
Days are coloured bubbles that float upon the surface of fathomless night.
白昼是色彩缤纷的浮沫,于深邃的夜色中浮荡。
My offerings are too timid to claim your remembrance, and therefore you may remember them.
我的祭奉因你的铭记而羞惭,而你却因此将其铭记。
Leave out my name from the gift if it be a burden, but keep my song.
假如我的名字成了负累,就将它从这礼物上拭去吧,但请保留我的诗歌。
April, like a child, writes hieroglyphs on dust with flowers, wipes them away and forgets.
四月,像个顽皮的孩子,用鲜花把难懂的字句写在泥土上又抹去,随即忘于脑后。
Memory, the priestess, kill the present and offers it heart to the shrine of the dead past.
From the solemn gloom of the temple children run out to sit in the dust, God watchs them play and forget the priest.
“记忆”这个女祭司,她损毁了“现在”,用它的心祭奠那已消逝的旧日祭坛。
孩子们从那庄严肃穆的庙宇中雀跃而出,坐在尘埃中,上帝看着他们嬉戏,忘记了那位祭司。
My mind starts up at some flash on the flow of its thoughts, like a brook at a sudden liquid note of its own that is never repeated.
我的心在思想之潮中因刹那之光辉而蓦然灵动,正如涓涓清溪因其自身突然迸发的永不重复的音韵而流转。
In the mountain, stillness surges up to explore its own height; in the lake, movement stands still to contemplate its own depth.
在山之巅,“静止”奔涌而出,探索自己的高峰;在湖中,“运动”安然凝立,思索自己的深邃。
The departing night’s one kiss on the closed eyes of morning glows in the star of down.
渐渐消隐的长夜亲吻着清晨微闭的双眸,这吻化做星辰的耀光。
Maiden, thy beauty is like a fruit which is yet to mature, tense with an unyielding secret.
少女啊,你的美丽宛如渐趋成熟的果实,紧张地隐藏着倔强的秘密。
Sorrow that has lost its memory is like the dumb dark hours that have no bird song, but only the cricket’s chirp.
失忆的哀伤犹如喑哑晦涩的时光,没有鸟儿的悦鸣,只有蟋蟀唧唧歌唱。
Bigotry tries to keep truth safe in its hand with a grip that kill it.
Wishing to hearten a timid lamp great night lights all her stars.
“偏见”竭力想把真理牢握在手心,谁想竟将它捏死了。
“愿望”想燃起一盏害羞的灯火,广袤的夜空就亮起了璀璨繁星。
Though he holds in his arms the earthbride, the sky is ever immensely away.
虽然天空想把大地新妇拥进臂弯,但它依然无限遥远。
God seeks comrades and claims love, the devil seeks slaves and claims obedience.
上帝寻觅同伴并主张爱,魔鬼寻找奴仆并要求臣服。
The soil in return for her service keeps the tree tied to her, the sky asks nothing and leaves it free.
泥土把树木绑缚在身上作为服侍她的回报,天空却毫无所求,任它自由生长。
《顾城诗集》读后感 篇10
4-3 刘梦章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的那首《一代人》,当中的句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打那以后我便知道有这样一位朦胧诗人。浏览过顾城先生的许多照片时,我略感惊讶,他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脚改成的帽子。依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一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如荷花一般诗人,让我感到他就像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有着自己非比寻常的灵魂。《顾城诗集》中当我阅读《顾城诗集》之时,我依旧十分钟爱《一代人》,并非因为我听到的最多,也并非因为它最有名,短短的两句诗将黑暗与光明对立统一在了一起,十分潇洒地跨越了这之中棘手的樊篱,黑不是色彩,没有了光的反射便是黑,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而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正是一种叛逆,一种反抗,是一代人渴求吸收一切光明的象征。从中我也看到了顾城澄澈的内心,这是他的自我阐释,经历了“十年浩劫”他用诗歌道出了一代青年人坚定的内心。我相信,能够写出如此诗句的诗人定会拥有一颗无比向往光明的心。我愈发认为,他的高洁,与生俱来,由内而外。
而当我读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便想到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诗中这句“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描述了他的一生,正是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顾城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诗人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让我想到年少的自己,也固执地这样想过。现在也会偶尔想一想,但大多数,也只是偶尔。没有办法,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至少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守住自我编织的小世界。
我可以从他诗中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很多时候,他的诗让我感到他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正是这样一颗心让他写出了不同于别人的诗句。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爱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就算扣上手中书本,也扣不上和诗句一同律动着的我的心。
有关顾城资料的感想
4-3 刘梦章
我曾经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好奇顾城是谁。后来读到了《一代人》、《远和近》才算真的与顾城的诗有了接触。但大多都是朦胧诗。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顾城并不单单创作朦胧诗。所以在这里我更想说说朦胧诗外的顾城与顾城本身。
在《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存在于我记忆之外的顾城。这是一本用来纪念的书。每首诗旁都影印着顾城手抄的诗稿,上面还会有些他随性画下的图案,许多诗后都附上了顾城姐姐的注解,或是校正词句,亦或是描述弟弟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这些都很好地勾勒出了记忆的味道。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仔细看来,发现写作时间大多在他少年时,开始大量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书后半部的寓言诗,诗写得非常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在手抄诗集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讽刺多有点荒诞,于一时一事,及至真荒诞,便成大讽刺,已不是对某些不存在的事,而是对存在本身了。”有人说“这话说得很透彻,用在他自己的寓言诗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到现在依旧是似懂非懂。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现在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接受,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这样的顾城变,脆弱的内心一触即发,而做出了最后令人诧异的行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泰戈尔诗集》 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泰戈尔诗集》有感07-11
泰戈尔经典诗集《飞鸟集》语录09-29
泰戈尔诗集飞鸟集仿写12-30
《顾城诗集》读后感10-16
席慕容诗集读后感09-01
《席慕容诗集》读后感10-18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800字)作文06-06
遭遇最美的神——李云诗集读后感07-24
谢人寄新诗集,谢人寄新诗集齐己,谢人寄新诗集的意思,谢人寄新诗集赏析05-25
诗集后记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