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周刊活动(精选7篇)
宝贝周刊活动 篇1
“欢乐进社区”大型路演活动
协 议 书
甲方:乙方: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背景:《兰州晨报·宝贝周刊》以关注孕妈妈、关爱小宝贝为主旨。每周一出刊,彩色四版。通过“成长•呵护”、“辣妈•萌仔”、“亲子•早教”等不同板块,全程关注准妈妈和小宝宝们的生活所需,是经《宝贝周刊》团队全力打造的一份育儿知识大全和孕婴童消费指南的专业周刊。
本次“欢乐进社区”大型路演活动是经兰州婴童行业诚信联盟组织发起,由《兰州晨报·宝贝周刊》主办的大型活动。将在兰州市区选择八个高品质、好口碑的社区进行合作。《宝贝周刊》将联合各大孕婴童商家将以歌舞、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为社区群众带去一份欢乐盛宴。本次活动注重深入社区、贴近群众,公益性极强,而且主题鲜明,现诚邀您与我们合作。具体合作事宜,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1.活动时间:本次活动从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每半月一场,逢周五或周六举行。活动社区及场地、时间需提前半月接洽确定,如遇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无法进行,此场次活动将延期举行。
2.甲方合作方式:a提供活动场地;b提供现场用电、现场安保;
c义务宣传本次活动;d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与;
e联系社区所属幼儿园编排节目。3.乙方合作方式:
a《兰州晨报·宝贝周刊》将在活动期间全程报道,对于合作社区将给予一定篇幅的正面积极报道;b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c赠送2013年全年《兰州晨报》两份;
d给参与活动演出的人员将赠送一定价值纪念品;e完全遵守社区制定准则;
f在社区允许范围内进行宣传。4.其他条件:
5.协议期限甲方与乙方合作时间自2012年 5月1 日至 2012年 10月 30 日期间有效。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宝贝周刊活动 篇2
小班“宝贝泥土”的主题马上要开展了, 教师们在研究了主题目标后, 针对是否开这个主题产生了分歧。
1. 第一次年级组审议:主题开展前审议, 讨论要不要开展“宝贝泥土”主题
钟老师:我的想法是虽然书上有这个主题, 可是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挖泥、和泥, 常规一定乱。
石教师:哎, 是的, 而且现在的家长特别爱干净, 让小朋友玩泥, 家长肯定会说“你们老师怎么会想出来玩泥的, 脏哦。”
年级组长: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趣, 小朋友肯定喜欢泥, 这个主题是从孩子出发的, 贴近他们的生活。
石教师:就算好, 我们这里地上的泥杂质多, 黏性不足, 要小朋友做出造型来是否太难, 可行吗?
年级组长:这个倒是问题,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和泥、造型?
李教师:我们以前在幼师学习的时候用白泥做过造型, 蛮好的。
司马教师:不行, 白泥太硬了, 要用很大力气捏, 小朋友捏不起来, 除非请家长帮忙。而且白泥很贵, 让家长买合适吗?
舒教师:让家长买不行。
谈教师:用面粉倒是可以和, 不过不是泥呀, 泥的特性不能感受了。这个主题不要开了吧, 问题多得来。
石教师:我也感觉不要开了。
2. 第二次年级组审议:主题开展前审议, 决定要不要开展“宝贝泥土”主题
孟园长:大家都觉得“宝贝泥土”不要开展了。现在, 大家都闭上眼睛想一想, 小时候有没有玩过泥?有没有印象了。
司马教师:小时候玩过的, 感觉特别有劲。
教师们纷纷说:小时候, 玩泥的确是很有趣的。
孟园长:我记得小时候玩泥, 也是在幼儿园, 到现在还是印象深刻, 非常好玩。我们对一个主题取舍不能单凭教师的主观, 应该把这个权利交给幼儿。
舒老师:那泥怎么办呢?就用地上的泥, 还是买白泥?
孟园长:可以利用家长资源, 小二班有个家长不是承包搞种植的嘛, 让他帮忙到山上运点黄泥, 杂质少, 黏性足, 干了以后比较容易上色, 肯定行的。
年级组长:我们先开主题的第一个活动“泥土里的秘密”, 看看孩子的情况, 再决定主题的取舍吧。
3. 幼儿寻找泥土里的秘密
年级组审议后, 各班开始了实施, 首先组织幼儿到运河公园挖泥。每个幼儿都带了一把小铲子和一个小桶。孩子们在草丛间、大树底下快乐地挖着。
幼1:老师, 老师, 泥里有蚂蚁, 好多、好多哦!在搬家, 妈妈说蚂蚁搬家要下雨了。
幼2:我也看见了。我也来挖。
幼3:老师, 救命啊!这里有蛤蟆。哇, 跳走了! (吓一跳的样子)
幼4:老师, 我挖到西瓜虫了, 你看。我能把西瓜虫和泥带回幼儿园吗?
幼5:老师, 我挖到小草了, 你看, 长吗?
幼6:这里还有蚯蚓, 你们快点过来看, 好玩得来!
幼7:老师, 你看, 这是什么?是不是种子啊?
……
孩子们发现泥土里藏着很多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就像挖到宝藏一样兴奋, 这一幕让教师们感觉到原来开展这个主题对幼儿来说是多么的快乐, 是多么有价值啊!主题被保留了下来, 继续开展。可是就在教师们刚有了点喜悦时, 为了第二个活动“和泥”, 教师之间又产生了分歧。
4. 第三次年级组审议:主题开展中, 讨论“和泥”活动在哪里开展, 和泥方法要不要教给幼儿
谈老师:“和泥”很有趣的, 就是容易弄脏教室, 在户外草地上上, 效果好。
石老师:在外面上啊, 指导幼儿不方便, 听不清楚哇, 干扰太大。在教室里上嘛, 桌子上铺好报纸、泥工板, 一点都不脏。
谈老师:我觉得应该让小朋友充分体验和泥的乐趣, 了解泥的性质和特点, 多和一会儿, 在户外做幼儿更放得开, 不会缩手缩脚。
舒老师、司马老师:我们赞成谈老师的想法, 在幼儿园草地上上好了, 这样幼儿和泥放得开。
司马老师:你们觉得是教给小朋友和泥的方法, 还是让他们自己在操作中探索。
石老师:肯定要事先教的, 他们毕竟是小班孩子, 不教怎么会。到时候肯定乱, 水和泥的比例一团糟。
薛老师:不教行不行, 让小朋友自己试试。至于水倒起来没数, 可不可以每人准备一个饮料瓶, 瓶上开个小洞, 这样不会一失手倒许多, 而且可以逐渐加水。
谈老师:你们觉得呢?
年级组长:要么, 我们两个班级做个实验, 一个班级老师教和泥方法, 一个班级让孩子自己尝试, 到时拍录像记录一下。
5. 两个班和泥 (略)
6. 第四次年级组审议:教师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和泥方法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索
许老师:我们班是在圆形草地上“和泥”的, 草地边上有一排石头长凳, 正好被利用成幼儿的操作台。
钟老师:我们也是在草地上和泥的。
年级组长:我是让孩子自己先探索在泥里加水会怎么样, 他们说会化开来, 变小了, 像下雨天的泥浆。然后我让他们探索能否用水和泥, 把泥变成团。我没教, 只让他们注意不弄脏衣服。活动开始6分钟后, 第一个小朋友成功了, 我请他介绍经验, 小朋友再操作, 结果基本上全部成功了。
石老师:我是教的, 不过我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是照我说的去做, 都急吼吼地想去和泥, 根本听不进去。我们班级第一个成功的小朋友是在活动开始后的5分钟。我们玩的时间短, 没有像你们那样每个人都成功。
谈老师:成功的时间差不多哦, 看来不教, 让小朋友自己试是可以的。
舒老师:小班孩子也可以自己探索学习。
石老师:嗯, 是呀。看来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试试。
我们发现教师因实践的结果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认识到教师应该退一步, 把幼儿推到前面。教师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 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
主题仍在继续中, 和泥之后是做造型, 然后给泥塑“穿花衣” (涂色) 。在这次“穿花衣”活动中教师们按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绘画操作材料。
7. 给泥塑穿花衣
场景1:小 (2) 班教室里 (用油画笔)
幼儿在认真使用油画笔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幼1:老师, 这个缝缝里不能画颜色。
幼2:老师, 老师, 我只能涂红色, 我没有地方涂其他颜色。
幼3:老师, ××和××小朋友把颜色弄到我身上了……
教师观察到, 幼4、5已经完成作品, 开始捣乱了。
场景2:小 (1) 班教室里 (用棉签)
幼儿在认真使用棉签给自己的作品涂色。在细心地刷着不同色彩, 刷好的幼儿还在用点的方法继续装饰花衣上的花纹。
两个班级的小朋友同样在给自己的泥塑作品穿花衣, 但由于选择的绘画工具不同结果却不一样, 再来看看教师是怎样反思的。
8. 第五次年级组审议:讨论达成共识, 幼儿泥塑涂色选用的工具为棉签。
年级组长:这节课教材上给出的操作工具是棉签。有的班级老师用的是棉签, 有的是用油画笔。小 (2) 班的老师, 你怎么会想着用油画笔的呢?
石教师:在上课之前我想过, 如果此次依旧是在平面的物体上着色, 用棉签效果肯定不错。但, 此次的物品有别于以往:一它是立体的;二用土捏制的物品表面肯定不光滑, 再加上晒干, 一定会有裂缝出现。我选择油画笔, 因为油画笔的前端是用毛制成的, 有一定的柔软性, 可以进入裂缝中, 将其涂上颜色;而且油画笔接触物体的面远远要比棉签来得大, 操作起来比较省力, 我想尝试一下不同的操作材料, 看看操作下来的效果和其他班级是否存在差异。
谈老师:石老师认为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着色, 油画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 我觉得我们班级用棉签效果很好。之前幼儿虽然用过棉签, 但是都是在平面上画。今天在立体造型上面涂色, 有的幼儿采用了平涂的方法, 涂好后有的幼儿还想出用点画的方法继续装饰。棉签较小, 上色面积小, 可以换不同颜色上, 真正体现了穿花衣。
宝贝周刊活动 篇3
1921年11月19日,李启汉在《劳动周刊》第14号上发表题为《工友们,我们为什么要分帮》的文章,指出:“这种什么宁波帮、湖北帮、湖南帮、广东帮、江北帮、安徽帮及本地帮等等,分成了七零八落,互相排挤,互相争斗,弄成各地工友互不相容,都是工友们自己排斥自己,对于资本家是很有益的,而对工友自己则是万分有害的。”立论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现象,运用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工友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了积极效应。
上海滩惊现几十个形形色色的工会,由一些市侩流氓拼凑而成,他们假借工会名义,在工人中招摇撞骗,在劳资斗争激烈时从中捣鬼,为老板说好话,袒护资产阶级利益。李启汉在《劳动周刊》第15号上撰文挞伐:这种工会的目的是叫工人安分守己,不要反抗总管(即厂长)。可谓鞭辟入里,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1921年12月3日,李启汉在《劳动周刊》第16号上发表题为《请看谁打胜仗》的评论,总结半年来工人罢工斗争的经验。
在短评《喂:不要自杀呵!》(载《劳动周刊》第21号,1922年1月7日)中,李启汉说:“考察上海印刷工友没有运动的缘故,皆因没有团体。广州、长沙印刷工友之所以能胜利,无非团体的力量。现在上海印刷工人中的觉悟分子,极力进行工会组织,这虽是很好的现象,如果全体印刷工友还不一齐起来努力,那真是自己杀自己了!”
活动反思:天下宝贝一样 篇4
天下宝贝都一样
渝北幼儿园 石颖慧
“蒙班”是一个有着特殊教育体系班级,而我就是这特殊教育体系里面的一位新教师,从接触到蒙氏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踏上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旅程,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蒙特梭利新型教育的指引下,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引导着我的孩子们,做一位真正称职的观察者,准备者,辅助者和促进者!
在我们这个小二班里,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虽然他们的年龄都在3岁左右,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喜好,长时间的相处,让我深深的爱着他们!其中有一名特殊的幼儿名叫徐笠航,他喜欢我们亲热的叫他航航,他很天真、可爱,但却时常让老师们很头疼,很无奈,因为他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也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更别说是工作的了,他不会安静的呆上一分钟,会毫无目的的满屋乱跑,撞翻了椅子也不去管,偶尔拿起一个工作,却在同一时间毫无理由的把它仍掉,你不准许,他就会很委屈的大声哭叫。这种行为让我觉得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我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做新的工作,恰好他就是第一组的,我很亲热的叫道航航坐到我旁边来,可才不领我的情,大声的哭叫了起来,弄得我们莫名其妙,这样也不对,那样还是不对,最后弄得一个不理他,让他自由活动收场。过了一会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小朋友都在认真的做工作,只见航航跑到日常生活区去工作了,“哗啦”一声划破了教室的宁静,扫豆子这个工作全掉到了地上,弄得一地都是豆子,还准备转身走人,我立刻走上前去大声的呵斥道:“你把豆子弄得到处都是,赶快把它收拾好!”一边说一边从他手里盘子,收拾好,还下令不许他在工作。过了一会我看见他又去工作了,这次取的是大把抓的工作,我在一旁渐渐平静下来,静静的观察着,等待着,不知道他会怎麽办,同时也很担心他又会像平时那样把这项工作扔掉不管!这时我发现他坐在地上安安静静的把珠子从这个碗抓到那个碗,又从这个碗抓到那个里面,重复了很多次,大概坚持了五六分钟。虽然他平时在我们眼里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但现在已经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孩子了,和班上其他孩子是一样的。让我感到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天真可爱。
语言活动:该睡觉了,小宝贝 篇5
执教:李霞
活动目标:学习用恰当的语气复述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活动准备:PPT、小动物图片若干、表示语气的图标 经验准备:知道狐狸是在白天睡觉的生活习性。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入活动。
1、听故事《该睡觉了,小宝贝》(PPT)师:李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该睡觉了,小宝贝》,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好吗?(好)
2、回忆故事大意。
(1)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呢?(出示动物图片)(2)想一想,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二、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1、再次倾听故事。
2、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语气,学说对话。
引导语:想一想,月亮回家了,太阳出来了狐狸妈妈对小狐狸说了什么话?
(1)狐狸妈妈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
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是温和的?还是…(2)小狐狸是怎么回答妈妈的? 小狐狸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
快快的?慢慢的?粗粗的?细细的?是着急的还是温和的?(3)狐狸妈妈又对小狐狸说了什么话? 我们来听一听,学一学
(4)小狐狸开心地跑进树林,看到猫头鹰说了什么话?(5)猫头鹰是怎么回答小狐狸的?(6)小狐狸看到小鹿又说了什么话?
小鹿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子的?温和的还是傲慢的?(7)小狐狸失望地跑回家,对妈妈说了什么话? 狐狸妈妈是怎么对小狐狸说的?
三、用恰当的语气复述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1、集体表演(教师读旁白,幼儿模仿动物的对话)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吧,小朋友们要用小动物说话的语气来认真表演。
2、游戏
配音(1)请4个小朋友来扮演小动物(2)请四组小朋友来扮演小动物 附故事:
月亮回家了,太阳要出来了。狐狸妈妈温和地对小狐狸说:“孩子,该睡觉了。”小狐狸着急地说:“妈妈,再玩一会儿吧。”狐狸妈妈疼爱地说:“行,再玩一会儿吧。”
小狐狸开心地跑进树林,看到猫头鹰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吧。”猫头鹰困困地说:“我要睡觉。”说完飞走了。
小狐狸走着走着又看到一只小鹿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吧。”小鹿摇摇头说:“哼,我才不和你玩呢,我要和妈妈吃饭。”说完和鹿妈妈走了。
宝贝周刊活动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2、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3、导幼儿根据乐曲较合拍的做动作。
活动重点:
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活动难点:
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
活动准备:
步娃娃、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出示娃娃跳舞和娃娃睡觉的图片。
2、教师怀抱 布娃娃,轻声柔和地边唱边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3、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
4、整曲跟唱,要求幼儿用轻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跟着旋律,较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轻轻哄娃娃入睡。
5、分句教唱。
6、幼儿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
延伸活动:
宝贝周刊活动 篇7
一、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做出人文深度
《周刊》一直以深度解读的姿态, 关注衢州文化事件、现象和趋势, 力求通过由表及里的条分缕析、由此及彼的延伸解读, 做出人文深度, 不仅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阅读需求, 更是报纸塑造品牌、彰显人文品格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 文化正在影响今天, 文化也能够点亮未来。
2010年11月, 19位衢州援越老兵在时隔45年后重返越南, 祭奠长眠异国的烈士战友。《周刊》编辑部得知线索后, 立即策划推出一期专题, 拿出两个版面进行深度报道, 从还原祭奠现场故事、追溯历史背景到专访老兵追忆, 并配发言论, 力争做出新闻与历史纵深感。
2012年4月16日适逢二战杜立特尔行动70周年, 为纪念衢州军民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壮举的不老友谊, 《周刊》编辑部提前进行策划, 通过采访当事人后代、知情人士、研究专家, 并收集飞机残骸、历史照片等史料精心制作推出纪念特刊报道, 让公众重温一段中美友谊长青的民间故事。
见报当天正逢衢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文化发展大会, 时任市委书记赵一德专门引述了衢州与杜立特尔行动的故事, 表示要让这样的故事广为流传。副市长罗卫红等领导也对当天的特刊进行表扬。
这些年, 衢州各地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很多, 《周刊》的特性决定了不能就事论事, 而是由此延伸开去, 把新闻背后的人文历史展示出来, 把故事背后的人文生态呈现出来, 因此就有了这些报道——《浙西小县开启全国美学大会“意识到生态之美, 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顾晓鸣:“旅游的最高阶段, 是人性的升华”》、《“像余玠一样爱国爱乡”——开化县村头镇第二届余玠文化节掠影》、《从乡村“女儿节”到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衢州孝道的传统与现实》等等。
二、以文化人, 唱红乡土之歌
“以文化人”, 首先要以高尚的精神、先进的文化引领人, 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精英群体的身上, 集中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尚。《人文周刊》不仅浓墨重彩地报道有影响力的衢州文化人, 更将笔触对准了活跃于广袤的乡野和城市社区里的文艺草根人物, 即使他们摇着轮椅, 拄着拐杖, 头发花白, 依然不妨碍他们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标杆。
《周刊》推出的《我们的团长, 我们的团——一个残疾人艺术团的民间坚持》、《文化“个体户”王汉龙的徽州寻梦》、 《他们日复一日守护文明遗迹三名业余文保员的现实和意义》、《留守旧梦的老人王金山》、《西安高腔传承人汪家惠说婺剧》等报道, 曾感动了不少读者。同时, 《周刊》还结合“走转改”等活动, 策划开展了文化示范村采风活动, 刊发了《移民村五爱:流动乡野的文化记忆》、《江山大陈:幸福生活唱出来》等报道, 呈现了一幅精神富有的新时期衢州农民群像。
近年来,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周刊》为此也推出“解码非遗”系列报道, 重点介绍本土非遗技术的现状、传承, 并通过对传承人、从业人员和专家的采访, 探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而对于物质文化遗产, 《周刊》策划了“乡土衢州再发现” 专栏。该栏目立足于走读式的田野调查, 走进衢州地区典型乡村 (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 , 探访其文化遗产现状, 发现其独特的乡村魅力, 全面寻找、挖掘、展现乡土的文化之美, 剖析其困惑, 问道其未来。
衢州9000多年浩瀚文明史, 如大海奔流般不息。《周刊》 的《文化大观园》栏目, 着眼于展示衢州气象万千、蔚为大观的可移动文物, 希冀这些文化遗存之华光, 能在今时今日继续熠熠闪亮, 照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未来。
三、聚焦文化强市, 助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强势跃进的势头, 成为近年来衢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印记。《周刊》敏锐关注衢州文化产业趋势和气象, 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和解读, 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舆论环境, 塑造文化产业内涵, 助推文化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2011年初秋, 35万人口的衢州市区, 一下子冒出了6家城市影院, 颇似战国时代的诸侯争霸。中国电影业资本的疯狂直接催化了衢州电影业终端的膨胀。《周刊》立即推出《衢州影院迎来“战国时代”?》深度报道, 把脉衢州电影市场。
之后, 《周刊》还推出了《黄蜡石, 最疯狂的石头最年轻的玉种?》、《衢州电玩城风云再起的背后》、《余东农民画产业化之路曲折又光明》等报道, 期待衢州文化产业迎来灿烂的明天。
2012年4月, 正逢衢州市委提出“文化强市”建设一周年。 《周刊》提前精心谋划, 推出了三期四个版的“以美铸魂 • 文化强市”特刊, 对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文化强市工作进行全景回顾, 期待为文化衢州续写更加华美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 衢州文化部门后来根据“以美铸魂 • 文化强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刊内容进行总结, 提炼出了“流动文化加油站”做法, 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 直接促成了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衢州召开。
摘要:在唱衰纸媒的当下, 以浙江《衢州日报》为代表的部分纸媒依然坚守耕耘《人文周刊》, 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现实, 介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内心世界, 以思想的力量认识现实, 以真诚的情感温暖人心, 引领主流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本文以《衢州日报·人文周刊》 (以下简称“《周刊》”) 的探索和实践为例, 浅谈报纸人文周刊的创新范式。
关键词:《衢州日报》,《人文周刊》,社会转型,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向前.品牌周刊的人文价值传播之道——以《新周刊》为例[J].传媒, 2015 (15) :35-36.
【宝贝周刊活动】推荐阅读:
周刊07-03
《时代》周刊论文06-22
三联生活周刊07-23
教育周刊08-16
新周刊策划法05-10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05-27
新闻周刊热点新闻摘抄06-17
中国新闻周刊:打造一个纯洁的党07-20
小班主题活动四 《六个好宝贝》反思06-27
“金”宝贝沙龙活动策划案(谷迪国际英语)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