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2024-09-03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通用8篇)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1

第一章会计基础习题

1、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A)。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C.可以任意变动

D.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2、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以银行存款缴纳税金属于(C)。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收回

3.确定某一项目、交易或事项应否、应在何时以及如何列作一项会计要素正式记入账内,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称为()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4.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下列组织 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

6.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7.会计的()表现在用货币量度总括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提供各种总括的价值指标。

A.综合性

B.连续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8.()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

A.会计科目

B.交易事项

C.货币计量

D.会计要素 9.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可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有()。

A.持续经营

B.权责发生制

C.货币计量

D.收付实现制 10.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编制财务计划

B.财产清查

C.设置账户

D.编制会计报表

11.下列属于会计计量单位的有()。

A.货币

B.实物

C.劳务 D.以上都是

12.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

A.财务会计

B.成本会计

C.管理会计

D.预算会计

13.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A.相关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14.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会计控制职能 D.会计预测职能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款项的是()A.可转换债券 B.银行汇票存款 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1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A. B.半 C.季度 D.月度

17、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A.确认 B.记录 C.计量 D.报告

18.承租企业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体现了()的要求。A.客观性 B.重要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一贯性

19.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三项工作的是()。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20.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A.确认 B.记录 C.报告 D.报账

21、会计主体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2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A.及时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2

1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不健全成为会计职务犯罪的前提

1.1 会计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意识偏差

据《潇湘晨报》2011年7月27日报道 (小会计十年“蚁贪”1800万元供养男友公款买单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8/30/) ) ,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科原经费会计刘迪10年间通过私开支票、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方式贪污公款1496万元, 同时挪用公款348万元 (以下称案件一) 。在案件审理中刘迪向公诉机关陈述时说到, 期间担心自己的事情被发现, 主动向分管财务原局长张某坦白了自己贪污、挪用公款347多万元的问题。然而, 张某不但没有追究其责任, 反为其“出高招”, 进一步“成全”了刘迪的贪污之路, 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落水”。案件暴露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会计内控建设, 认为会计工作是具体工作, 责任应由会计人员承担, 没有将会计内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在业务发展与执行制度出现矛盾时, 往往是规章制度让路, 导致一些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

1.2 会计机构、岗位设置不健全

有些单位在会计岗位设置中, 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而对横向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 导致部门内、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 信息传递不灵, 工作协调性差。会计岗位任职条件随意, 有的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的会计人员为兼职会计, 有些单位对部分岗位人员更换频繁, 更有个别单位的出纳岗位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 造成财务人员思想浮动, 不安心财务工作, 直接影响了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3 会计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 未完全按照“互不相容职务”的原理设置

据央视《东方时空》2004年10月29日报道 (小会计玩转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凸显漏洞 (网易, http://news.163.com/41028/1/13PEFD2G0001124T.html)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计卞中8年期间, 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2.28亿元 (以下称案件二) 。案件审理中吴峰在法庭上 (卞中的顶头上司, 资金管理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 是这样描述资金管理处的三名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的:“我负责审核凭证, 登记银行账, 保管局长人名章, 李中治负责会计电算化制单和保管支票, 卞中负责登记明细账和总账。”按照吴峰的说法, 三个人有明确的分工, 而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必须是截然分开的, 那么这三个人谁是会计, 谁又是出纳呢?

1.4 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未按照“内部牵制制度”设置, 且由于单位人员配置与素质条件情况不同, 多数业务的处理程序集中在少数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人员身上, 造成内部牵制失效。在案件二审理中,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渎职检察处处长刘英介绍:卞中实际上不仅仅只负责登记账目, 他还包揽了整个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工作, 就连财务局局长的人名章和支票他也可以很轻易地拿到, 这样的职权早就超越了一名会计应有的权限。

1.5 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轮换制度执行不力

两起案件中会计卞中与刘迪在自己的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均在10年以上,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长期未进行轮换, 或者在轮岗时会计工作交接不清楚, 从而对会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导致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未交清工作就调动或离职, 严重影响各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全面性。

2 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存在缺失是会计职务犯罪的根源

2.1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意识淡薄

“只要会计、出纳或者分管财务的局长任何一个人哪怕较一次真, 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 刘迪都不可能得手。”案件一办案检察官如是说, “刘迪贪污路上一路绿灯, 历经十年才被抓个现行, 追究起来, 监管审核人员难辞其咎”。会计工作透明度差, 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没有形成健全的内部牵制机制, 且职责不清, 监督脱节。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工作和会计监督, 把会计人员看成是“账房先生”, 把单位财务当成是自家财务, 会计监督若有若无,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从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贪利性犯罪案件发现, 不少单位会计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混乱, 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成为职务犯罪的隐患。

2.2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侦察二处处长张磊在案件二审理中介绍说:“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他们每年审计, 每年都有审计报告, 每年都认为整个账是平的。他们就是对账面的一个审计, 没有进行实际审计。要是账面能审计出来, 那就太拙劣了, 这就做不成案子了。”如果基金委能够在每年的审计中也去查看银行的原始对账单, 就可以很早发现卞中的问题了。

2.3 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高度依存关系

由于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 导致各监督环节衔接不紧密、监督越位、牵制失灵等问题的发生。如会计对单位负责人报支发票不敢审核把关。《会计法》规定,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 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但会计为明哲保身, 担心得罪领导, 对单位负责人的报支发票不认真审核, 对不正当支出不敢拒绝和纠正, 甚至对单位负责人动用巨额资金不作监督, 给犯罪活动留下可乘之机。

2.4 会计记账开“绿灯”, 单位非法支出突出

一些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搞不正当竞争, 大搞“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为掩人耳目, 逃避法律追究, 这些单位的会计置法律规定于不顾, 放弃原则, 允许白条抵库, 听任假发票入账, 甚至造假工资单, 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5 部分低素质会计人员很难适应会计监督要求

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导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力, 以致带来严重后果。如报销票据账实不符, 存在虚开票据、多开票据、冒开票据现象;将公款吃喝支出列入招待费, 燃油费、修车费等。

3 强化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预防会计职务犯罪

3.1 加强单位领导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 对本单位包括会计工作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负有责任。

(1) 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责任, 这是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

(2)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负有提供保障的责任。单位负责人有责任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组织监督检查, 建立内部制约机制, 支持和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务。

(3) 单位负责人负有带头遵守法律, 不得违法处理会计事项的责任。单位负责人首先要使自己处理会计事项的行为、单位的会计行为具有合法性, 同时不得阻挠本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项, 更不得以授意、指使、强令等方式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因为这种行为, 不仅本身是违法的, 而且直接干扰破坏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所以明确禁止这种行为, 并且也使之成为单位负责人的法定义务。

(4) 按规定任免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位领导人在任免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时, 一定要先将任免方案报经主管单位同意, 然后再宣布任免事宜。会计机构负责人调动工作或离职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 单位领导要监交。

3.2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时, 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控制和核算监督、会计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纪律监督、对本单位各类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所行使的监督权进行的监督, 以及外单位和公众的检举监督等各个方面的监督制度, 从而建立一个贯穿上下、左右、前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会计监督体系。

3.3 制定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单位认为实行内部牵制制度手续繁琐、程序复杂, 对内部牵制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任意简化;有的单位因会计人员少, 认为不具备实行钱账分管制度而没有建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造成有的单位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管理混乱, 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4 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规定

按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第二章第七条的要求, 单位内部必须保证会计、出纳、审核三个岗位, 并按照会计法规要求, 分别赋予不同的职能。形成审核、出纳、会计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 权、钱、账相互分离又紧密衔接的监督机制。严禁会计缺位和监督越位, 严禁“兼职会计”和“会计兼职”。同时, 在健全职能、细化职责的基础上, 制定严格的会计岗位考核办法, 通过考核, 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

3.5 严格财务授权审批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 首先应做到授权审批的规范化。单位应根据职责分工, 明确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及会计机构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6 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职业要求, 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积极推行终身教育,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守则,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从源头上遏制会计职务犯罪。会计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财务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意识和责任感, 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纪的现象, 保护单位经济利益不受侵犯。对单位领导的监督应走群众监督路线, 实行政务公开, 将本单位重大收支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固定资产增值保值情况公开, 将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交给群众去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善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 2011 (15) .

[2]崔洪喜.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3) .

[3]刘兴云, 刘红霞.基于财务视角的内部风险控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8) .

课本习题提示(第一章 第二章) 篇3

习题1.2 3. (1)a<a+2.(2)当a>0时,2<2+a;当a=0时,2=2a;当a<0时,2>2+a.(3)当a>0时,a<2a;当a=0时,a=2a;当a<0时,a>2a.

习题1.3 3. 有无数个解.如15,14,0,-3,-8等都是它的解.4. 大于50 N.

习题1.42. 共有两组:2,4,6;4,6,8.提示:设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为x,则另外两个分别为x-2,x+2.

习题1.52. 正整数解为1,2,3,…,15.3. 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6人.提示:设参加合影的同学有x人,根据题意,得0.6+0.4x≤0.5x.

习题1.6 2. 销售量达到4 t以上时,生产该产品才能盈利.3. (1)乙快;(2)0.3 h.

习题1.71. (1)y甲=25+0.4x,y乙=0.6x.(2)当通话时间超过125 min时,甲种业务对顾客合算;当通话时间为125 min时,两种业务收费一样;当通话时间少于125 min时,乙种业务对顾客合算.2. (1)y1=0.58x,y2=0.28x+600;(2)公路运输运送的牛奶多,铁路运费较少.3. 当制作300份以上时,选择甲公司比较合算;当制作300份以下时,选择乙公司比较合算;当制作300份时,两公司收费相同.提示:设制作x份材料时,甲公司收费y1元,乙公司收费y2元,则y1=20x+3 000,y2=30x.

习题1.82. 不等式组的解都是组成该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但反过来,每一个不等式的解不一定是不等式组的解.4. 提示:设要用x h才能装完,根据题意,得50x≥1 800,

50x≤2 200.

习题1.94. 提示:设有x辆汽车,根据题意得8(x-1)<4x+20<8x或0<4x+20- 8(x-1)<8. 5. 提示:由2x-a<1,

x-2b>3,得x<

x>3+2b.其解集为-1<x<1,所以有

=1,

3+2b=-1.解得a=1,b=-2.

习题2.12. (2)、(3)是分解因式.3. 217.5.

习题2.22. (1)m(R12+R22+R32),2 512;(2)-7;(3)42.3. (1)、(2)、(4)错;

(3)正确.

习题2.32. (1)x(m-2),6;(2)(a-2)(a+4),-8.3. 2(a+b)2m2.

习题2.43. 3.14(R+r)(R-r) cm2,186.83 cm2.

习题2.54. 提示:设这两个连续奇数为2n-1和2n+1,则(2n+1)2-(2n-1)2=(2n+1+2n-1)(2n+1-2n+1)=4n×2=8n.

(本刊辑)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9.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10.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A.原告住所地 B.背书人所在地 C.票据收款人所在地 D.票据支付所在地

1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是()。A.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12.对下列哪些情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D.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有()。

A.借款利息未支付 B.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而未声明的 C.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复议机关

15.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A.停止侵害 B.拘役 C.罚款 D.没收财产

16.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 日内 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 日内 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 日内 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 日内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个体工商户 B.某市人民政府 C.某市艺术团 D.外商投资企业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形式的有()。

A.宪法 B.某单位有关工作纪律的规定 C.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D.会计法

3.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件有()。A.合同双方认真履行了合同 B.企业乙侵犯了丙的专利权 C.发生了地震 D.突然爆发了战争

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有()。A.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B.市场规制关系 C.刑事违法关系 D.民事诉讼关系

5.仲裁员有下列情形时,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的有()。A.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D.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6.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A.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省级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7.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该书面仲裁协议无效。该情形包括()。A.约定与人身有关的收养、继承纠纷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C.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D.由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争议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案件

C.对国务院个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9.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的是()。A.公司某职员与公司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两人的遗产继承纠纷 D.对工商吊销营业执照不服而产生的纠纷

10.根据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 年的有()。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C.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11.甲地A 公司和乙地B 公司在丙地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B 公司在丁地向A公司交货。后B 公司未能按约履行合同,A 公司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规定,该案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A.甲地人民法院 B.乙地人民法院 C.丙地人民法院 D.丁地人民法院

12.下列纠纷适用于《民事诉讼法》,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是()。A.侵害名誉权纠纷 B.企业破产案件

C.劳动合同纠纷 D.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1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有()。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决定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D.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14.根据《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A.仲裁不公开进行,诉讼一般应公开进行 B.仲裁不实行回避制度,诉讼则实行回避制度

C.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D.仲裁必须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才可进行,而诉讼只要有一方当事人起诉即可进行

15.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年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 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责任的形式的是()。

A.赔偿损失 B.拘留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违法所得

三、判断题

1.实体法是指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大型设备的合同,由甲提供主体配件和原材料,乙方提供建设服务,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就是乙方承建的设备。()3.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4.民事审判制度中的回避制度只适用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对于其他人员不适用。()

5.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行为和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为绝对事件。6.审理行政案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适用调解。()

7.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可以同时选择仲裁和民事诉讼。()

8.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9.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但银行并没有发出通知要求甲公司支付。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 年零6 个月时才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提起的诉讼将丧失胜诉权。()

10.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裁定。()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C本题考核法的本质与特征。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该题针对“法的本质和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2.C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乙双方签订房屋装修合同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装修劳务行为。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装修的房屋,而是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的行为。[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3.A本题考核点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B不是法律事实,D的客观事实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C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A属于法律行为。[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4.B本题考核法的分类。程序法是指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5.D本题考核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6.A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该题针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7.A本题考核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8.A本题考核仲裁委员会的性质和设立。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9.D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包括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10.D本题考核为特殊地域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票据支付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11.D本题考核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诉讼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不动产纠纷属特殊地域管辖的一种类型,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12.C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的,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的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3.A本题考核的是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A属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1年,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年。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包括(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本题BCD都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14.D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所以选D。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5.A本题考核民事责任的形式。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而拘役、没收财产是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形式,罚款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16.C本题考核上诉的法定期限。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2.ACD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协定等。所以B选项不正确。[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3.CD本题考核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AB选项属行为范畴。[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4.AB本题考核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5.ABCD本题考核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6.AB本题考核法的形式。选项AB:国务院颁布的属于“行政法规”;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D:属于“行政规章”。[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7.ABCD本题考核仲裁的适用范围和仲裁协议的效力。A.D属于约定的仲裁事项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8.ABCD本题考核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该题针对“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9.ACD本题考核《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包括(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行政争议(3)劳动争议(4)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0.ABD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货物买卖纠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11.BD本题考核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情形。根据规定,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题应由乙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和丁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该题针对“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12.ABCD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件具体有五类,ABCD均属于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3.ABC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不能提出行政复议的情形包括(1)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2)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的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4.ACD本题考核仲裁和诉讼的相关规定。B选项是错误的,应当仲裁和诉讼都实行回避制度。

[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5.ABD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因此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因此选项D错误。[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16.BCD本题考核行政责任的形式。选项A属于民事责任。《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的形式有两种,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主要分为六种,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政处分的形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该题针对“法律责任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N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分类。实体法是指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该题针对“法的形式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2.N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甲、乙双方签订大型设备建造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承建的设备,而是乙方的承建行为。[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3.Y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的定义。[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4.N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回避制度不仅适用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还适用于翻译人员、鉴定人等。[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5.N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的规定。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称为绝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称为相对事件。[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6.N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定。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练习题 篇5

A.愿意购买的数量

B.能够购买的数量

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实际需要的数量

参考答案:C

2、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的现象

参考答案:A,C

3、最高限价的目标是(  )。

A.保护消费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D.保护生产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C

4、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实施后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使市场供给短缺

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B,C

5、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影响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C.语言的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育

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利特

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A.卢梭的观点 B.杜威的观点 C.康德的观点 D.华生的观点

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这就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著名的()

A.绅士教育说 B.白板说 C.自然说 D.天性说

21.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洛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康德

2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斐斯泰洛奇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23.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是()

A.杜威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蒙田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25.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A、《学记》 B、《论语》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D.卢梭的《爱弥儿》

4.《教育大辞典》这样描述:“教育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之一,指教育的外在表现,其形式通常有()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5.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A、解释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指导教育实践

6.下列有关教育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卢梭曾提出两个教育研究中未被充分证明的问题,一是人究竟从哪些方面接受教育,二是教育应根据成人的标准还是根据儿童的本性来进行,这两个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B、孔子创办儒家私学,面向社会各阶层办学,做到了“有教无类”;自己则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仁义品质的“贤人”和“君子”,并指出“克己复礼为仁”;教学纲领是“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该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卢梭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7.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下列哪些不是这本书的特点()A、德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C、体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D、美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下列哪些作者与书名相对应()A、斐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B、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C、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D、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A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B 15.C 16.D 17.B 18.A 19.A 20.B 21.D 22.C 24.D 25.A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ABC

3.AC 4.ABCDE 5ABCD 6.AB

7.ACD 8.ABCD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7

本章共有四节内容: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性质, 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对于前三节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应该做的比较多, 而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学生应该会有理解不透彻的地方。于是我决定把重点、难点放在第四节。我接着翻开学生的作业本 (作业和测试是学生学习质量优劣的直接反映, 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反思教学的重要资源, 记录着学生作业的错误情况, 对其作错因分析, 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 心中有了思绪。

上课了, 我告诉同学们:“学期已接近尾声, 书本的内容我们已经上完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复习阶段, 先来复习第一章——“平行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一章目录, 分析一下这一章共有哪些内容?”于是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回顾了前三节的知识点, 确认没有问题后, 开始回顾第四节的知识点有:两条平行线中, 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处处相等。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这一概念。这时我预设的难点是: (1) 两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 (2) 准确画出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运用。于是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一点A, 画点A到直线l的距离。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 这也是一个难点。趁这个机会, 我再一次巩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通过画图直观理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问题2:什么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问题3:怎样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这两个问题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特别是针对成绩是中等或中下水平的学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教师板书, 画两条平行直线m、n。

生1: (在班级比较优秀的学生) 在直线m上任取一点A, 过点A作n的垂线, 垂足为B, 线段AB的长度就是直线m、n之间的距离。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问题4:“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具体的题目中怎么用?

复习课的例题承载的是复习与巩固、查漏与补缺的功能, 例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为体现“高效性”“低碳性”与“完整性”, 我把作业本中两个学生感觉有困难、有疑惑的题目作为本课时的例题。

例1如图1, 在△ABC中, ∠ACB=90°, 把△ABC沿BC方向平移, 得到△DEF, 设AB与DE之间的距离为m, AC与DF之间的距离为n, 则m、n的大小关系为____。

分析:因为本题涉及平移变换, 所以在解题前先让学生回顾平移变换的性质, 以实现对知识的再现功能。 (1) 平移变换,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2) 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 (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而且相等。因此, 把△ABC沿BC方向平移, 得到△DEF时得到AD=BE=CF, 又因为∠ACB=90°, 所以AD=BE=CF=n。那么AB与DE之间的距离怎么画呢?这个问题起点有点高, 教师可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然后由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回答过点A作DE的垂线, 垂足为G, 线段AG的长度就是AB与DE之间的距离, 即AG=m, 也有学生在AB上任取一点画CD的垂线。这时, 教师首先肯定做法是正确的,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没有优劣,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出合适的选择。例1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中的第一种水平, 对于中等或中下学生来说属于第二种水平。

例2如图2, l1∥l2, 点A, A1, A2, A3, …依次在l1上, 点B, B1, B2, B3, …依次在l2上, 设△OAB的面积为S, 第一次把△OAB变成△OA1B1, 使OB1=2OB, 第二次把△OA1B1变成△OA2B2, 使OB2=2OB1, 第三次把△OA2B2变成△OA3B3, 使OB3=2OB2, 如此下去, 则……按此规律, 你能得到什么样的规律?请用含n (表示第n次) 和S的代数式表示此规律。

这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性质来解题及寻找规律。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前面几个填空可以完成, 但是用含n和S的代数式表示此规律有难度。因此, 教师可作以下分析:

(1) △OAB的面积怎么求? (2) 在这里以什么为底, 以什么为高? (3) 怎么样做△OAB的高线?这属于学生现有的水平。 (4) △OA1B1的面积怎么求, 与△OAB的面积有没有关系?存在什么关系? (5) 依次类推△OA2B2的面积是多少?△OA3B3的面积应运而生。 (6) △OAnBn的面积是多少?分析系数之间的规律。

在这里我运用了类比法求△OA1B1、△OA2B2及△OA3B3的面积。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 学生数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类比的思想进行解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也能使学生学有所乐, 促进学生在点滴教学中提高数学素质。

这样一道看似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了。学生们如释重负, 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继续探讨下面的问题。

由于是期末复习课, 学生也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 于是我把下面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题目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或者把自己在这单元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或者是把自己的疑问拿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生1 (在班级成绩中等) 拿出一题:

如图3, 一块绿地的两边AD、BC平行, 绿地中间开辟两条道路, 每条道路的宽处相等, 且EF=GH=PQ=MN, 请问两条道路的面积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虽然本题与例题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但是教师也给予此生充分的肯定。此生能拿出题目, 说明他在这个过程中已进入独立思考的境界。

会计基础习题第一章 篇8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5.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6.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7.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8.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9.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10.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11.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12.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3.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14.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选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资的特性有()。

A.物质性和效用性 B.效用性和现代性 C美观性和效用性 D.现代性和物质性

3.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社会效用

4.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克服()。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5.整个经济的运行可分成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但由于()。

A. 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B.生产和流通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C.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

D.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6.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

A.商流 D.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7.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8.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是()。

A.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B.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D.流通决定生产,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9.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

A.空间效用 B.所有权效用C.时间效用 D.形质效用

10.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

A.加工活动和信息 B.物流活动和信息 C.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 D.商流和物流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

A.商流 B.物流 C。资金流 D.信息流 E.流通辅助活动

2.按照作用分类,物流可分为()。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3.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管理层的内容有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C.库存计划与控制 D。系统控制 E.成绩评定

4.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作业层的内容有()。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装卸搬运 C.用料普理 D。系统控制 E.流通加工

5.物流科学的发展经过()过程。

A。以P.D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B。以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C。供应链管理时代 D。萌芽时代 E.流通时代

参考答案

判断题:

1、B

2、B

3、B

4、A

5、B

6、A

7、A

8、A

9、A

10、B

11、A

12、A13、B

14、A

单选题:

1、A

2、A

3、A

4、A

5、C

6、A

7、A

8、A

9、B

10、C

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BDE

4、ABE

上一篇:2023年学校后勤部个人年终工作下一篇:关于《简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