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CPP国际会议简介

2024-07-13

AJCPP国际会议简介(精选7篇)

AJCPP国际会议简介 篇1

About AJCPP

Asian Joint Conference on Propulsion and Power(AJCPP)i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moting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nterests through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and Power among Asian countries.This conference is sponsored by three societies;The Korean Society of Propulsion Engineering(KSPE), The Japan Society for Aeronautical and Space Sciences(JSASS),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EST).The last conferences were held in Korea(2004), Japan(2005), and China(2006).This time, the AJCPP2008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Korean Society of Propulsion Engineers will be held in the beautiful historical city of Gyeongju, during March 6~8, 2008.Participation by those groups in all aspects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is much encouraged.AJCPP国际会议简介

AJCPP国际会议是亚洲国家飞行器推进与动力领域方面的国际会议,关注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会议主办方为:韩国推进工程学会(KSPE),日本航空与空间科学学会(JSASS)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CEST)。

最近几次会议分别在韩国(2004),日本(2005)和中国(2006)举办的。本次AJCPP2008会议将由韩国推进工程学会主办,会议地点在韩国釜山,会议日期为2008年3月6~8日。会议的目的旨在推进与动力系统领域的技术发展。

AJCPP国际会议简介 篇2

本届ISSCC共收到论文投稿629篇, 与上年的628篇持平, 共采用论文209篇 (占投稿总数的33.2%) , 也与上年采用的202篇相差无几。

按地区采用的论文看, 以企业和研究所为主的亚洲 (东亚) 共84篇 (上年为73篇) , 占全体论文数的40%, 继续超越自ISSCC建立以来常居首位的美洲 (以美国为主的北美, 共74篇, 上年为6 8篇) 而再登榜首。欧洲共用51篇, 比上年的61篇减少了10篇。

具体按国家 (地区) 采用论文数加以分析, 2012年美国65篇, 韩国30篇, 日本25篇, 分居一二三位, 2013年三国分别为73篇, 22篇和30篇, 日本反超韩国, 夺回了第二的位置, 原因是日本增加了国家项目和产学合作科研项目而获得了效果。采用论文前10的国家 (地区) 如表1所示, 中国居第9位, 数量不多, 尚需努力。其余如德、英、法、印、瑞典、奥, 阿联酋等皆为2篇, 加、芬等国仅1篇。

论文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模拟和混合信号、无线/有线通信、高性能数字、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 各类技术论文所占比重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ISSCC

资料来源:ISSCC

昆山国际学校尔雅文学院简介 篇3

【校长寄语】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既可理解为通过文学濡染而接受规正的语言,也可理解为通过文学濡染趋向美好的事物,还可以理解为通过文学濡染让你有儒雅的气质。祝愿中学生朋友在文学的熏陶下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蒯红良

【教师寄语】

文学是一个青春的词语。接近与爱好文学,你将蓬勃着生命的朝气与活力,描绘出属于青春的明丽风景。文学是一个高贵的词语。走进文学的大门,你将激发自我的写作潜能,拓宽视野,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促进文学素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更能让自己散发出温文尔雅的美好气质。文学是一个与梦想同在的词语。追求文学之梦、迈向文学之路,你将驰骋于浸润书香、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强壮飞翔的翅膀。

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项目简介 篇4

鞋材市场独栋外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项目简介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 是专为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新成立的投资公司。项目位于于资阳市安岳县龙台发展区, 总投资45亿元, 占地约30将分三期建设, 一期949亩, 历时2年建成, 预计2015年下半年正式开园。二期约10三期约1200亩, 投资总周期5-8年。公司欲将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打造成为商机最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国家级产范区。通过大力引进产销能力强、研发能力强的优秀团队, 带动产业园全产业链条的延拓展, 最终实现产城一体化, 成为中国鞋业制造第一平台——国际鞋都产业示范基地, 也必将成为成渝经济圈的又一增长极。安岳被誉为"梓檬之乡, 佛雕之都安岳是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 拥有160余万人口及熟练制鞋工人, 可为制鞋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项目隶属于成渝一小时经济圈, 在2014年底, 从成都至本项目仅需1小时车程, 从重庆至本项目仅需50分钟车程。成安渝高速 (全长248公里) 、内遂高速 (全长120.47公里) 、资安潼广高速公路、国道319、省道206均在安岳穿境而过。内遂铁路、绵遂内宜城际铁路、成安渝铁路在安岳形成网状交汇。航空方面, 距离资阳市新机场仅40分祌车程, 水运方面, 距离重庆港口也仅需50分钟车程, 将为未来的物流运输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制鞋企业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奠定坚实的硬件条件。项目一期包含了招商中心、鞋材中心、生产中心、出口基地、品牌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

AJCPP国际会议简介 篇5

法人代表:叶青

联系人:曹广应

全球招商电话:

0713-4269989 0556-5878667

AJCPP国际会议简介 篇6

一、目标明确立意高远

这次大会背景深厚,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201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年, 十一月将启动调水, 这一年还是丹江口市丹土路、东环路建成, 城区框架拉大、城市空间迅猛拓展及丹江口市转型发展新突破之时, 更是“宜居宜业宜旅”发展战略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二是太极拳等武当内家拳法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成年人中一种时尚的健身养生运动;三是武当杂志社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在丹江口市、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两届武当演武大会, 参会人数分别为1300多人、1600多人, 有力推动了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 服务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扩大了丹江口市及武当山的对外影响力。

大会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弘扬武当武术文化, 造福人民身心健康, 为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造势, 服务丹江口市“三宜”城市建设, 扩大丹江口市及武当山对外影响, 积极探索《武当》杂志社转型升级及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新路径。

大会目标是:按照规模适中、专业规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动感十足、安全圆满的标准, 坚持政府支持, 市场化运作, 以会养会, 勤俭办会的原则, 充分利用好各方社会资源, 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办成武当武术文化旅游经典项目和丹江口市及武当山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 办成2014年度全国特色鲜明的武术文化交流盛会, 影响辐射国内外。

大会指导单位为:丹江口市人民政府, 湖北省武术协会;主办为: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武当杂志社, 湖北乐门集团;协办为:湖北省丹江口市体育总会, 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

二、规模适中内容丰富

大会规模适中, 内容丰富:组织1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1600人参会, 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道家文化学者和武术界名人名家吴彬、张山、江百龙、杨振铎、傅声远、龚鹏程等100余人莅会。大会具体有以下八大主题活动:1、开幕式。简约、精采 (时长1小时) ;2、比赛:武当内家拳法及传统武术各门派交流比赛;武当太极推手王争霸赛;健身气功比赛;3、表演:武林名家、英杰绝技表演;武当功夫团技艺表演;4、论坛:首届中华杨式太极拳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张三丰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5、表彰:当代武术名家专访;《武当内家拳汇宗》、《当代武林英杰大典》、《武当山印谱》首发式;武当有奖征文颁奖;当代武林英杰系列评选授牌;6、晋考: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裁判晋考;7、武术名家大讲坛;8、展销及游览:武术书刊、光盘、器械、服装及丹江口、武当名优特产展销;水都丹江口、仙山武当二日游等。

三、文说武演精彩纷呈

大会专业特色鲜明, 精彩纷呈。大会内容安排涵盖了武术比赛、表演、展示、交流, 其中有特色、有深度、有高度、有内涵的活动有:《武当内家拳法汇宗》、《当代武林英杰大典》、《武当印谱》三本书的首发式, 首届中华杨式太极拳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会。《武当内家拳法汇宗》是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历时三十年挖掘整理的成果总结, 她系统梳理了武当内家拳法产生发展脉络, 明确回答了张三丰有其人, 张三丰创拳史实, 天下太极出武当等关键而敏感的问题;《当代武林英杰大典》文图并茂地记录了当代热爱武术、执著追寻武术真谛的老少武术爱好者, 此举意在彰显精神, 褒扬志趣, 为平凡的武术界增添一丝亮点和活力。《武当印谱》收集了自唐宋以来武当山道教内部的印图, 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 更有着宗教辟邪驱恶的深刻寓意。首届中华杨式太极拳高峰论坛, 邀请了当代全国及台湾、香港杨式太极拳顶尖级专家、著名传人汇聚一堂, 共同总结杨式太极拳发展成果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重点探讨新时期杨式太极拳发展问题, 相信会有令人欣喜的成果。第二届全国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会将重点探讨张三丰在中国道教中的地位及传承关系;张三丰著作、丹诀、文论真伪辨析;张三丰内丹功修炼体悟;张三丰与内家拳、太极拳关系新证。力争使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在求真求实求证的基础上, 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 我们还将安排研讨会专家、武术名家现场表演、讲座, 与拳友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届时, 还有外国人演练太极拳, 九十岁武当不老松王继振设擂, 八十三岁武当奇人陆国柱表演神功绝技, 至于武当推手王争霸赛、手断厚砖、飞针穿玻璃、神功一指禅更是精彩纷呈, 令人目不暇接。

四、多方给力盛宴功成

大会社会参与度高, 聚合力强, 正能量气场足。演武大会是个舞台, 更是个平台, 它的成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她也只有汇聚了社会的各种资源, 各种正能量要素, 才能成功、出彩, 才能充分实现其于社会应有的价值, 达到设计目的。本次演武大会除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位武友的关心支持, 参会人数达1600人外, 在我们有限的时空中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热情支持。中共丹江口市委、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把第三届武当演武大会列入2014年工作计划, 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列入市委督办落实重点工作序列中, 市里还拨出专款予以支持, 并着意安排与丹江口市第二届“库区情, 桔乡行”武当蜜桔推介会同期举行, 届时, 配套的还有“丹江鱼美食节”,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小分队表演, 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丹江口市宣传、城建、城管、公安、食品卫生等部门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热心服务演武大会。湖北省武术管理中心、湖北省武术协会鼎力支持, 省武协欣然应邀作为指导单位, 并向全省武术、健身气功组织下文, 号召大家踊跃参会。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从旅游活动安排、场地器材使用、功夫团表演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武当山道教协会拨出专款合办第二届全国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会, 还在运动员朝山问道活动安排等方面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新近成立的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院, 以江百龙教授为主帅, 组建了高素质的裁判专班, 为演武大会的成办举办, 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证。武当山各武馆、丹江口市各武术组织也积极配合, 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同心同德助推武当演武大会。以湖北乐门集团为首的丹江区域各商家也推波助澜, 踊跃参与演武大会, 使演武大会实现了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又一个目标, 助推了武术产业化前行的步伐, 增添了现场人气、喜气。媒体聚焦是本次演武大会又一特色和亮点。大会从前期筹备到会中至会后, 参与宣传报道的媒体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武当杂志及全国重点武术期刊、重点武术网站百余家媒体, 前后宣传报道半年之久, 使演武大会的影响力广泛传播。交响乐伴奏的大合唱, 使演武大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 使演武大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盛宴。众人拾柴火焰高, 演武大会大家办, 办好大会为大家, 这是我们的理念, 更是我们办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武当青山永在, 丹江碧水常流, 武当演武大会将和着时代节拍, 伴随着人们追求健康、快乐、幸福的步伐, 奋勇前行!

预祝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圆满成功!

AJCPP国际会议简介 篇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3

选育单位: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LSC107×LSC37

特征特性:在西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共需117 d, 比对照渝单8号早1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80 cm, 穗位高116 cm, 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丝绿色, 果穗筒型, 穗长19 cm, 穗行数16~18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32.6 g。接种鉴定, 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高感穗腐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642.8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0%。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605.5 kg/667 m2, 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5.6%。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3月上旬至4月中旬, 种植密度3 200~4 0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纹枯病、穗腐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

适宜区域: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广西、湖北 (不含十堰) 、贵州 (不含贵阳和铜仁) 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低山区春播种植。穗腐病高发区慎用。

中梁319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4

育种者:孙晓磊

品种来源:S975-22×S799-1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30 cm, 穗位高66 cm, 成株叶片数19~20片, 花丝红色, 果穗锥型, 穗长17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半硬粒型, 百粒重28 g。接种鉴定, 抗茎腐病, 中抗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599.4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1%。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604.6 kg/667 m2, 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种植密度为5 000~5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宁夏南部极早熟区春播种植。

佳51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5

选育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佳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佳2632×佳788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40 cm, 穗位高74 cm, 成株叶片数19~20片, 花丝红色, 果穗长锥型, 穗长18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百粒重29.3 g。接种鉴定, 中抗茎腐病和玉米螟, 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能够达到612.5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8.5%。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599.1 kg/667 m2, 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4.3%。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密度5 500株/667 m2左右。 (2) 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地区、宁夏南部 (不含固原) 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

屯玉18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6

育种者:曹冬梅, 徐英华, 曹丕元

品种来源:WFC2611×WFC96113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38 cm, 穗位高83 cm, 成株叶片数16~17片, 花丝浅紫色, 果穗锥型, 穗长17.7 cm, 穗行数12~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半硬粒型, 百粒重29.4 g。接种鉴定, 中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可达到596.6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5.6%。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587.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地区、吉林东部、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宁夏南部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

纪元101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7

选育单位: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廊系-33×廊系-1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夏播区出苗至成熟需100 d, 与对照京单2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淡紫色, 花药紫色, 颖壳绿色中间带紫。株型半紧凑, 株高272 cm, 穗位高108 cm, 成株叶片数19片, 花丝红色, 果穗长锥型, 穗长18 cm, 穗行数16行,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百粒重42.3 g。接种鉴定, 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 高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739.5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9%。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738.9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6%。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6月中下旬, 密度4 000~4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 防止倒伏。

适宜区域: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区种植。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MC220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X220×京C632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夏播区出苗至成熟101 d, 比对照京单28晚1 d。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淡紫色, 花药淡紫色, 颖壳淡紫色。株型紧凑, 株高275 cm, 穗位高111 cm, 成株叶片数19片, 花丝绿色转淡红色, 果穗筒型, 穗长17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 半马齿型, 百粒重42.4 g。接种鉴定, 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 感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高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达到736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3%。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739.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6月中下旬, 密度4 000~4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北京、天津, 以及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种植。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棉花

鲁7619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1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鲁478 (石远321选系) ×鲁S3232 (鲁棉研22号选系)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 d。出苗较好, 苗势较弱, 中后期长势较好, 整齐度较好, 后期叶功能好, 不早衰, 吐絮肥畅易采收。株高106.2 cm, 株型较紧凑, 果枝较短, 茎秆坚硬, 茸毛较少, 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 铃卵圆形、铃尖明显, 第一果枝节位7.1节, 单株结铃19.8个, 单铃重5.4 g, 子指9.7 g, 衣分39.4%, 霜前花率91.6%。接种鉴定, 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32.3 kg/667 m2、91.6 kg/667 m2和83.9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6.7%、6.3%和6.5%。2012年进行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8.1 kg/667 m2、96.7 kg/667 m2和85.5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5%、7.2%和7.0%。

栽培技术要点: (1)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宜于4月20日前后播种。 (2) 高肥水地块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中等水肥地块3 300株/667 m2左右、旱薄地3 5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重施花铃肥。 (4) 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 防早衰。 (5)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一般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 (6)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盲椿象、烟粉虱和棉叶螨等虫害。 (7) 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黄河流域安徽淮河以北, 河北中部、南部, 河南北部、东部, 江苏淮河以北, 山东北部, 山西南部棉区种植。

棉乡杂3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2

选育单位: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锦科18优×s GK958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 d。出苗好, 苗壮, 全生育期长势旺, 整齐度好, 吐絮畅。株高108.1 cm, 株型较松散, 茎秆硬朗, 多茸毛, 叶片大而平坦、叶色深, 铃卵圆形, 苞叶大, 第一果枝节位7.2节, 单株结铃19.9个, 单铃重6.0 g, 子指11.5 g, 衣分39.2%, 霜前花率91.3%。接种鉴定, 耐枯萎病, 抗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0.6 kg/667 m2、98.3 kg/667 m2和89.8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6.0%、6.5%和4.1%。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6.9 kg/667 m2、106.4 kg/667 m2和93.0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6.1%、6.5%和1.3%。

栽培技术要点: (1) 直播4月中下旬、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上旬、地膜覆盖4月中旬播种。 (2) 种植密度, 高水肥地块1 500~2 000株/667 m2、中等水肥地块2 000~2 500株/667 m2、旱薄地在3 0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重施初花肥, 现蕾后注意喷施硼肥, 适当补施盖顶肥。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 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 (5)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肓蝽蟓、灰飞虱等虫害。 (6) 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黄河流域安徽淮河以北, 河北中部, 河南北部、东南部, 山东西北、西南部, 山西南部, 天津棉区种植。

创091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3

选育单位: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创46[H004×H006 (鄂荆92选系) ]×创927[H009×H027 (GK19选系) ]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品种, 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8 d。出苗较好, 长势强, 整齐度较好, 不早衰, 吐絮畅。株型较松散, 株高119.3 cm, 茎秆较粗壮, 茸毛较少, 果枝较长、平展, 叶片较大, 叶色深, 果枝始节位6.7节, 单株结铃29个, 铃卵圆形, 单铃重6.3 g, 衣分41.9%, 子指11.3 g, 霜前花率90.8%, 僵瓣率12.1%。耐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9.5 kg/667 m2、108.5 kg/667 m2和98.8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3.0%、5.2%和5.2%。2011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8.5 kg/667 m2、92.9 kg/667 m2和84.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0号减产0.1%、增产1.5%和减产0.3%。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棉区育苗移栽4月上中旬播种。 (2) 种植密度1 600株/667 m2左右。 (3) 底肥重施有机肥, 早施、重施花铃肥和盖顶肥, 防止早衰。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少量多次。 (5)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甜菜夜蛾及盲蝽蟓等害虫。 (6) 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西省鄱阳湖、湖北省江汉平原及鄂东南岗地、湖南省洞庭湖、四川省丘陵区、浙江省沿海棉区春播种植。

K07-12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4

品种名称:K07-12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185×9717) ×新3×中2621×抗35]×185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28 d。出苗快, 生长势强, 整齐度较好, 后期不早衰, 吐絮畅。植株筒形, 株型较松散, 株高75.2 cm, 叶片较大、绿色, Ⅱ式果枝, 第一果枝节位5.5节, 单株结铃7.0个, 铃卵圆形, 单铃重6.0 g, 衣分42.4%, 子指10.6 g, 霜前花率94.0%。接种鉴定, 高抗枯萎病, 感黄萎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品种区试,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43.4 kg/667 m2、152.4 kg/667 m2和144.3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减产2.2%、增产6.4%和2.4%。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00.1 kg/667 m2、183.0 kg/667 m2和159.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3%、16.0%和7.6%。

栽培技术要点: (1) 西北内陆早熟棉区4月上中旬播种。 (2) 保苗密度14 0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及时追肥, 灌水3次或滴灌8~10次。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齐苗后第一次化控, 以后每生长3~4叶化控1次, 第一果枝高度控制在20 cm以下, 果节间长度控制在5~6 cm。 (5) 适期早打顶, 单株留果枝9个左右。 (6)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蓟马、盲蝽蟓、棉叶螨、蚜虫、棉铃虫等虫害。

适宜区域: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黄萎病重病区慎用。

巴13222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5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中287优系× (新陆中8号优系×绵优156)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38 d。苗期长势平稳, 后期长势较强, 整齐度好。植株塔型, 株高68.55 cm, 茎秆较硬有弹性, 茸毛较少, 茎秆和叶柄有腺体, Ⅱ式果枝, 叶片中等大小、上举、叶色深绿, 第一果枝节位5.5节, 单株结铃7.6个, 铃卵圆形、铃嘴较尖, 单铃重6.2 g, 衣分42.4%, 子指11.5 g, 霜前花率93.7%。接种鉴定, 耐枯萎病, 感黄萎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84.8 kg/667 m2、163.2 kg/667 m2和153.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10.9%、11.8%、13.1%。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04.6 kg/667 m2、178.2 kg/667 m2和166.3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8%、8.8%和10.9%。

栽培技术要点: (1) 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4月中旬播种。 (2) 种植株数1.2万~1.5万株/667 m2。 (3) 施足底肥, 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及时追肥, 酌情施钾、硼、锌等微肥, 注意及时足量灌溉。 (4) 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 (5) 适时打顶, 留果枝8~12台, 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 (6)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蓟马、盲蝽蟓、棉叶螨、蚜虫、棉铃虫等虫害。 (7) 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上一篇:曼谷写景散文下一篇:魏德友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