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2024-09-03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通用11篇)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1

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经验交流之一

坚决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

努力净化首都旅游环境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 安金明

(2010年3月26日)

按照国家六部委的统一部署,北京市认真开展了大规模的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属各部门精心组织,密切协调,齐抓共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北京市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坚持统一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接到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以后,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传达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首先,成立规范燃香活动领导小组。以旅游局为牵头单位,成员包括市宗教局、市文物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市技术监督局、市消防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单位。其次,制定规范燃香活动方案。在广泛征求我市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提出具体要求。第三,启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北 京市规范燃香活动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北京市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具体工作。召开各区县旅游局长会议,要求各区县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上级有关指示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抓好专项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务求检查整治实效

为了开展好规范燃香活动,北京市积极采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旅游局对各区县有燃香活动的宗教、旅游场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市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对全市燃香生产企业进行了排查汇总。

二是开展联合大检查。北京市组织了市旅游局、市宗教局分别带队,市文物局、市工商局、市城市执法局、市消防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两个检查组,对全市燃香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燃香场所环境布置、佛香销售管理、燃香秩序和应急预案等。

三是加强文明燃香宣传。摘录相关法律法规印刷成册,免费发放给进香的游客;印制规范燃香海报,提醒游客做到“四要”:即要确保安全、要移风易俗、要保护环境、要文明旅游;请各寺庙主持和方丈等对香客进行教育,引导香客既要表达心愿,还有保证安全、保护环境。

四是严格查处违规燃香。各景区配合工商和城管执法局对“三无”和超规格燃香严加查处,对景区周边进行集中整 治,严格控制佛香质量和进货渠道。

五是加大对燃香场所的安全管理力度。要求所有燃香点有专人负责管理,尤其是在佛事、节事活动期间要对燃香活动实施全程人工监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坚持科学发展,巩固整改成果,完善长效机制 规范宗教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北京市将统筹兼顾,注重长远,做到“三个结合”,确保该项活动持续有效。

一是规范与疏导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转变燃香观念,自觉以文明、安全、环保、秩序为原则,敬香礼佛。

二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加强燃香场所整治的同时,北京市将制定新的地方标准,加强对燃香厂家的产品进行规范。

三是规范燃香活动与规范行业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相结合。市属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结合本系统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规范好燃香活动。

宗教活动场所人群风险研究 篇2

关键词:宗教活动场所 人群风险

宗教场所是指对信仰宗教的公民开展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1]宗教活动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宗教场所及宗教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都在急剧增长,据统计,目前中国拥有宗教场所8.5万余处[2]。宗教场所的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的研究,人们对宗教场所的安全尚停留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文物安全[3]、宗教组织合法性[4][5]等方面。2009年5月颁布的《消防法》将宗教场所列入人员密集场所[6],宗教场所作为城市公共场所,宗教活动又是典型的大型活动,因此研究其安全风险时重点应放在人群聚集风险的研究。

1、宗教活动及人群风险管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宗教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总成部分,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我国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基督新教),其中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其余都是从国外传入的。但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在传播中都受到我国传统政治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近年举办各种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急剧增长而且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周期也越来越长,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2、我国的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概述

我国目前的宗教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佛教、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道教、伊斯兰教等[7]。其中道教是本土教,其余均为外来教。其中本次调研的宗教场所有缸瓦市教堂(天主教)、宣武门南堂(基督教-新教)、广化寺、广济寺(佛教)、牛街礼拜寺(伊斯兰教)。

各个宗教均有其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比如佛教的佛诞节、水陆道场,基督教(东正教、新教、天主教)的圣诞节、复活节,道教的中元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其中本次调研的宗教活动有佛诞、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古尔邦节。

在举办宗教活动中,一旦发生灾害,控制措施不得力,将很容易酿成大的灾难。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密虹公园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同年2月1日朝觐者在麦加参加宗教活动时,人群拥挤至少造成244人死亡,200多人被踩伤;2011年1月14日,印度西南喀拉拉邦伊杜基地区一座山庙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后,人群在返回途中发生踩踏事件,造成104人死亡,50人受伤。

本文结合现场调研以及对众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到导致事故发生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害人事故发生的规律,希望对活动组织者做好事故预防与救援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风险特点

通过对上述西城区多个宗教场所的多次宗教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得出宗教活动的安全风险有以下特点:

(1)人员构成较为特殊

宗教活动由于人员构成较为特殊,易造成疏散困难,引发拥挤踩踏事故。首先,参加宗教活动的信众年龄层次多为中老年,有些行走缓慢、需要搀扶,有些需要轮椅,影响疏散;其次,一些场所的信众存在外国人,语言沟通不便,在疏散指挥时交流会有障碍;第三,宗教活动时信众内心宗教情绪强烈,常常会热切地希望表达他们的宗教感情,场面一旦失控,极易酿成事故。

(2)场所布局复杂

宗教活动数量多、规模大、人员多,但宗教场所布局复杂。不利于疏散。首先,有些宗教场所构造复杂,宗教建筑因历史原因多次扩建、改建、拆除、重建,建筑结构已经不是以前设计的结构,疏散线路较为复杂,难以理解。其次,缺乏安全教育,信众对宗教场所的疏散布局不十分熟悉。

(3)疏散通道不畅

疏散通道不畅极易形成拥堵点。首先,有些疏散通道十分狭窄,易造成拥堵点;其次,有些疏散通道上堆积有临时障碍物、有些通道不平坦,有些地面上会有障碍物;第三,有些疏散线路设计有问题,易产生人流交叉等双向人流;第四,有些疏散线路出入口少,未能根据人群大小设置出入口开关门的数量。

(4)现场引导不够

活动现场引导不够,疏散标志缺乏或不明显。首先,活动现场人员引导服饰不明显,管理人员与信众不易区分,不仅影响指挥,遇突发事件还不便求助信众寻找。其次,有些活动只注重入场引导,缺乏散场引导,有些游客长时间驻留,影响下一批游客的疏散;第三,活动结束后围栏、地毯收回时间过早或过晚,均影响疏散。地毯收回过早会阻碍疏散的人群,围栏不及时撤回,会影响人群的行走。

(5)疏散标识不明显

有些场所缺乏整体疏散线路图、出入口标识、人流方向标识及其他标识,有些标识虽然有,但不明显、不规范、不清晰[8]。

(6)防爆安全检查未列入活动常态标准

防爆安全检查作为防范爆炸犯罪和恐怖袭击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机场、轨道交通、文博、大型活动等领域的常态标准。宗教活动安全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现在国际形势严峻,要随时提防外来势力及邪恶组织等的恐怖爆炸对宗教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但由于信众传统思想等各种原因防爆安检暂未实施。

(7)火灾隐患较大

火灾也是导致人员拥挤踩踏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活动场所作为重点防火单位,火灾隐患较大。首先,宗教建筑的材料多为实木结构,易燃烧;其次,可燃装饰多,室内外装饰品多为油漆彩绘、挂画垂帘[9]、幔帐、飘带、饰布等易燃纺织品;第三,明火火源多,寺庙常用香火、油灯、蜡烛等火源,宗教祭拜常有烧香、焚香纸等,构成了宗教场所巨大的火灾隐患;第四,消防设施不健全,缺乏演练;第五,疏散通道过窄,影响消防车通行和扑救火灾。

(8)文物损失影响严重

宗教场所历史悠久,很多都是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不论是建筑本身还是里面珍藏的经书、藏品都是无价之宝,不论从艺术价值、宗教价值、历史价值、科学还是研究价值均无法估量。

由于现实条件的不足,不可能将所有的宗教场所和节日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这里只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场所。本文希望能对日后宗教场所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YX11129。

参考文献:

[1]张万祥,试论哈尔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功能及其管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3

[2]杨鸣,江白益西.宗教活动场所治安管理初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59-64

[3]邢晓莹.哈尔滨宗教建筑遗产的文物价值与保护[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

[4]曾豪杰,我国宗教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5]曾豪杰.浅谈宗教安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

[6]李晋业.对阿坝藏区寺庙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26):67-68

[7]许晓光.旅游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8]萬坚,傅炜.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宗教活动场所[J].世界宗教文化,2003,3

宗教活动场所八项管理制度 篇3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产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主要指其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构筑物、各类设施、土地、文物、企业资产,门票收入,各类捐赠以及其他合法拥有的资产和收入。

2、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哄抢、私分、毁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处分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财产。

3、宗教活动场所应成立财产管理组织,专人负责管理场所内的各类财产。

4、购置重大物品由场所管理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5、财产管理要求帐、物分管,财产帐册、实物分别有两人负责管理,定期核实。

6、场所内购置的物品,应与财产管理人员核对后方能入库,并登记造册。

7、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必须逐件编号、登记造册。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消防制度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防火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要求,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成立安全消防小组,小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到人。场所内要确定长期值班或轮流值班人员。

2、宗教活动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安全消防小组人员要学习安全、消防知识,掌握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

3、宗教活动场所严禁随意堆放易燃物品,场所内因宗教活动使用明火时,必须指定地点,必须专人看管。

4、经常或定期检查火险隐患、电器线路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鉴定、更换消防器材。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工作台账。

5、自觉接受安全、消防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认真落实安全、消防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

6、宗教活动场所内如有被盗、失火等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报警,并报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宗教活动场所人事管理制度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人员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教职人员的身份由本宗教团体认定,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备案。宗教教职人员可在其所在场所内主持宗教活动,不得到场所以外传教或主持宗教活动。

2、宗教教职人员应邀跨地区主持宗教活动,应得到相应宗教团体同意,并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3、非萧山区籍的宗教教职人员,无论是常住或临时居住的,都应在公安部门及时办理居住手续。场所内不得留宿无身份证明者。

4、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教职人员因事外出离开萧山,应事前向本宗教团体请假,并报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备案,返回后及时销假。

5、宗教活动场所聘用工作人员,应经场所管理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财务、会计、税收等管理制度。

2、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财务管理小组,管理组织负责人为场所财务主管,场所一切开支均须经办人、验收人签字、财务主管审批才能报销入帐。大宗开支,由管理组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3、宗教活动场所的出纳、会计分设。可委托或联合聘请会计人员代理其会计事务。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财务收支,做到日清月结,帐目清楚。

4、各场所必须就近开设银行对公结算帐户。出纳现金要及时缴入银行结算帐户,银行预留印鉴应分开妥善保管。

5、财务票据(缘簿、收据等)由协会统一印制,严禁寺庙私自印制、购买缘簿、收据。规范写缘制度,写缘收入应日清日结,出纳收到缘款必须核对簿款一致后开具收款收据。功德箱要指定三人管理并定期开启,开启时三人应同时在场,当场清点数额,并由三人签字登记后,交出纳入账。

6、接受区民宗局、协会的财务审查,按要求向协会书面报告当月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向本场所信众公布财务收支状况。

宗教活动场所卫生防疫制度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卫生防疫安全,根据《食品卫生法》、《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卫生防疫小组,卫生防疫负责定期组织学习卫生防疫知识,进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

2、食堂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作业前要洗手,要勤剪指甲,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3、严禁使用来源不明的大米、食用油和其他食品。不得使用变质、有毒、过期的食品原料,餐饮用具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4、环境卫生落实地段包干,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厨房内做到清洁无油腻,物品堆放整洁,定期灭除蚊蝇、蟑螂。活动区域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畅通新鲜。

5、发现传染病人时,做到一隔离、二上报、三消毒。

6、接受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7、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宗教活动场所学习制度

为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制订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有序的学习。

2、宗教活动场所应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进行有关宗教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

3、宗教活动场所应对宗教教职人员进行教义教规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4、场所内应设学习记录本,记录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和学习内容。

5、学习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或专题辅导培训,或组织参观、或座谈交流等,以提高学习效果。

6、上级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部署的阶段性重点学习内容,场所应及时作出安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管理制度

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内宗教活动的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举行集体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必须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或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认可的场合内进行。

2、宗教活动场所内的宗教活动,必须按照本宗教的教义、教规和习惯进行。

3、宗教活动不得影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不得影响公民的身心健康。

4、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得进行不同信仰和不同教派之间的宣传和争论,不得从事迷信活动。

5、宗教活动场所举办非通常性的宗教活动,应当在举办日的三十日前向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提出申请,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

6、举办非通常性宗教活动必须制定活动方案(包括现场秩序、消防安全、卫生防疫)和应急预案,并将活动方案报当地镇,由当地镇帮助制定、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确保宗教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7、涉外宗教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宗教活动场所组织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都应成立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管理组织及负责人在宗教团体指导下经民主协商推选产生,由所在镇审核,经本团体批准并报区民宗局备案。

2、管委会成员应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原则上在佛教的比丘、比丘尼和道教的乾道、坤道等教职人员和佛道教的皈依居士中产生。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办事能力,身体健康,廉洁奉公,深信因果,服务大众,群众基础好,年龄一般在70周岁以下。

3、属寺院、道观的场所的管委会主任,原则上由教职人员担任,其它场所可由教职人员或皈依弟子担任。对不履行职责、不能胜任职务的,应及时进行调整。

4、管委会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凡涉及重大宗教活动、大宗物品开支和场所建设工程等重大问题,由管委会主任召集管委会成员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5、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应建立健全人事、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制度,并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团体的指导、监督、检查。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4

(1988年5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 1988年11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令第2号颁布)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则。

第二条 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喇嘛教)寺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教堂,道教宫观以及信教群众聚会的宗教活动点。

第三条 自治区境内的一切宗教活动场所,都须经县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登记。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选点修建宗教活动场所。

经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在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爱国宗教组织负责管理,并建立由信教群众代表和宗教职业人员参加的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

第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在当地爱国宗教组织主持下,由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信教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一至三年,可以连选连任。任期未满而又不宜继续担任者,信教群众有权予以撤换或罢免。

第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

(一)教育信教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爱国守法,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尊重公民的信仰宗教自由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与不同的宗教、教派和睦相处;

(二)按照大多数信教群众的意见,协商提出主持宗教教仪的宗教职业者人选;

(三)根据自身条件,举办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四)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经济收入与支出,经济收支帐目要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贪污、挪用、私分;

(五)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和历史文物不受损害;

(六)引导信教群众和宗教职业人员,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宗教习俗;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改革有害于人们身心健康,妨碍群众劳动致富和不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陈规陋习。

第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的成员,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爱国守法,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品行端正,办事公道,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和管理经验,在信教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并具有当地常住户口。

在职国家干部和工人不得参加宗教场所的民主管理机构。

第八条 宗教职业人员应当从当地选定,并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得从外地聘用。如当地确无合适人选,需从外地聘用时,可由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提出意见或提名,征得信教群众同意后,由当地爱国宗教组织提请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与有关方面协商决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委派或指定宗教职业人员。如发生这种情况,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机构有权予以制止,并责令被委任或指定的宗教职业人员返回原籍。

第九条 培养宗教学徒由自治区爱国宗教组织统一安排和组织,不允许私人擅自开办经文学校或经文班。

第十条 宗教活动场所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党的宗教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

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

宗教活动场所的一切活动,不受外国宗教势力的支配。

第十一条 宗教活动场所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婚姻自由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得干预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正常的文化体育活动。

取缔自封传教人的自由传教和封建迷信活动。

第十二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一切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朝拜活动应就地分散举行。

第十三条 外国宗教信仰者可以到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仪式,但不得主持领拜或讲经。

拒绝外国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来我区传教和散发宗教宣传品。宗教活动场所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播放外国人讲经的录音或录像。

第十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经审批办理工商登记后,可以经销一定数量的经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发行的宗教书刊、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

第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教徒的自愿乜贴、布施或奉献,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摊派、勒捐;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课税;不得到外地搞募捐或收布施、乜贴;对外来搞募捐或收布施、乜贴的,应予抵制。

第十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宗教传统和习惯,接受外国宗教团体及教徒、外籍华人、回国侨胞和港澳同胞出于宗教感情给予少量捐赠、布施、乜贴和奉献。对同类性质的大宗捐赠须按有关规定办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索取财物。

第十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置或扩建应服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按照因教、因地制宜和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征得群众同意后,由民主管理机构提出方案,报经县级宗教事务部门、城建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新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均不得擅自占用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亦不得向群众摊派、勒捐。

属文物保护单位或园林地区的宗教活动场所,需维修或扩建时,须征得文物、园林部门同意,并接受其指导。

第十九条 新建宗教活动场所所需土地或国家征用宗教活动场所的土地,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土地征拨手续。

第二十条 凡违反本规定的,视情节轻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分别给予处理。情节轻微的,由当地爱国宗教组织或宗教事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由当地公安机关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则的外国人,由公安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自治区宗教事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政府规章有关事宜的决定》本规则作如下修改:

宗教活动场所方案 篇5

关于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机

制的通知

各村(居)委员会、乡直有关单位,各宗教团体: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稳定工作,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现就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工作机制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本着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号召广大信教群众坚持爱国爱教,爱教首先必须爱国。各宗教活动场所要坚持自治、自养、自信三自原则,要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

面。

二、建立网络

实行乡、村、宗教场所三级管理网络。街道由庄德峰任组长、宣传统战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乡民族宗教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一名副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作为堂点法人代表,结所属堂点负全责。

三、安全保障

首先,各场所必须要配备灭火装置,每个堂点不得少于4只灭火器。

其次,供电线路的配置与安装,需经电力部门安装和认可,方可使用。

第三,房屋及辅助房绝对杜绝险房、危房现象,所有房屋需经街道安监部门的检查验收和认可,方可使用。

四、有下列情形的,关闭教堂

1、有邪教活动,有异端邪说渗透

2、有安全隐患,有内部斗争

3、有整改通知书、不进行整改的4、搞封建迷信活动的5、属险房、危房的五、应急处理机制

1、发生上述情况之一的,各堂点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村负责人,堂点负责人和村负责人要迅速到达现场,控

制事态扩大,同时上报乡分管领导,乡分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施救,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依据事态情况,街道领导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要根据现场情况,果断决策,组织卫生等人员开展施救,同时上报上级机关部门。

3、要以确保人身安全为根本宗旨,关注信教群众

六、卫生防疫制度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宗教的实际情况,特订立宗教活动场所卫生防疫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组织信教公民学习宣传卫生防疫常识,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防疫方针政策,做到“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控制疾病,预防为主”。

2、宗教活动场所内外应保持卫生清洁,经常性进行卫生大扫除。要有一名管理组织成员专门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3、信教公民在场所内聚餐时,事前应对桌椅、灶台、餐具等进行保洁消毒,检查食品果蔬是否新鲜,防止酶烂未熟食品上桌。有条件的主厨和帮厨人员要有卫生许可证,严禁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上灶台,保证信教公民饮食安全。

4、宗教活动场所内如发生非典、流感、食物中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包括乡镇政府、卫生单位、统战部)报告疫情,保留、封锁现场(包括食品、餐具等),迅速将病人送医院治疗,暂停信教公民聚会等活动,防止疫情扩散。

5、乡、村、宗教场所负责检查、监督宗教活动场所的卫生防疫工作,对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整改的或整改后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将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七、消防管理制度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结合乡宗教实际情况,特订立宗教活动场所消防管理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2、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场所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宗教活动声场所要组织管理人员和信教公民学习宣传《江苏省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加强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信教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灾能力。

4、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凡500人以上信教公民聚会的活动场所每年要进行一次防火安全疏散演练,训练紧急状态下撤离和灭火方法。

5、根据场所大小实际配置灭火器材,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完好有效。坚持场所内水源和储水充足。建立防火安全值班制度,有条件的要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检查香火炮烛、电路、门窗、危房,安全出口等消防安全工作。

6、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防火安全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经检查发现有问题,场所应及时整改;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整改的或整改后不符合要求的,要追究场所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场所登记证,取消活动资格。

八、治安管理制度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宗教的实际情况,订立宗教活动场所治安管理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保护信教公民的的合法权益,保持宗教活动场所安定稳定。

2、全体信教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3、建立治安责任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信教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依法开展宗教活动。

4、严禁在宗教活动场所内生产、经营、销售烟花爆竹、管制刀具等危险性物品。不准收留不明真相人员,确需留宿的应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手续。

5、严禁在场所内进行打架斗殴、聚众玩牌、赌博、参与“六合彩”、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观看淫秽书刊、录相等违法犯罪活动。如发现场所内有违法犯罪活动,宗教事务部门将撤销登记,并报公安机关依法惩处。

6、加强场所治安防范工作,实行登记、值班和巡逻制度。场所内的文物、贵重物品、现金、存折等都要有专人负责保管。重点部位应配备警报器材,防止偷盗、抢劫事件发生。

7、场所内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发生违犯宗教禁忌等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坏民主团结、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时,应当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中共******委员会

2011年9月20日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6

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 4 号

《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已于2006年12月25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叶小文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及备案管理,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是指佛教寺院的住持(方丈),道教宫观的住持(方丈),伊斯兰教清真寺主持教务活动的阿甸、伊玛目、海推布,天主教教堂的主任司铎,基督教教堂的主任牧师、相当于牧师的专职长老等。

第三条宗教教职人员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当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后10日内,由该宗教活动场所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四条宗教教职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当由拟任用该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活动场所征得该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征求该宗教教职人员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意见后,予以备案。

第五条履行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应当填写《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表》,同时提交下列材料:

(一)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情况的说明;

(二)拟任职人员的户籍证明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宗教教职人员证书复印件。

此前在其他宗教活动场所担任主要教职的,还须提交离任其他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的注销备案证明。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自收到宗教活动场所提交的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

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己完成备案程序。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备案:

(一)未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办法任用的;

(二)未经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的;

(三)拟任职人员离任其他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未办理注销备案手续的;

(四)提供的备案材料不属实的。

第八条宗教活动场所在备案程序完成后,可为担任主要教职的宗教教职人员举行任职仪式,并正式赋予其职责。

第九条宗教教职人员离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当按照任职备案程序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办理注销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情况的说明;

(二)该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的书面意见;

(三)拟离任人员离任财务审查情况的报告。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销备案:

(一)未经该场所管理组织民主协商同意的;

(二)未经该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的;

(三)未办理离任财务审查的。

第十一条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的宗教教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任职备案程序,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后,解除其担任的主要教职。第十二条宗教活动场所未按照本办法办理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手续,或者备案时弄虚作假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宗教教职人员一般只能担任一个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教职。特殊情况下,需要兼任另外一个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教职的,应当由该宗教活动场所征得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办法由全国性宗教团体结合本宗教的实际分别制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7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级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党的会议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根据同安办发[]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总负责人:高东森

责 任 人:王建中  张建春

责任科室:民族科(薛守亮)宗教科(郭珍秀)

联 络 员:武利军

二、工作安排

1、面向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分发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栏张贴;

2、面向市级宗教团体,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班,邀请消防部门同志讲解防火、灭火、逃生等方面知识;

3、各县区宗教部门分别与宗教活动场所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4、开展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

大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8

**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农历六月十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

维稳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驻村各单位:

《**乡农历六月十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维稳工作方案》已经乡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八月二日

**乡农历六月十九宗教活动场所

安全维稳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2012年8月6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十九)

各佛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

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派出所所长、安办、民政所和各相关村

委干部为成员的安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于乡安办,由曾凡兼任办公室主任。安全维稳工作领导小

组具体负责安全保卫和维稳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全力

做好安全维稳工作。

二、安全保卫工作时间

2012年8月5日(星期日)下午 20:00 时至 2012 年

8月6日(星期一)下午 17:00 时。

三、安全保卫人员职责

(一)由派出所所长负责,组织相关民警收集、掌握活

动期间的一切不稳定因素,乡安办与派出所民警对各宗教场

所涉爆物品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活动期间宗教活动场所的纸

烛的焚烧、鞭炮燃放进行规范管理。

(二)副乡长负责组织派出所民警对各宗教活动场所进

出口交通要道进行交通秩序管理,避免拥挤、踩踏等事故,确保人员进出安全。

(三)由安办负责组织乡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提前对各宗

教活动场所的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活动期间,各应急人

员、消防应急物资管理人员原地待命准备工作。

(四)乡民政所负责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对各宗教活动场

所周边乞讨人员的劝离工作。

(五)乡安办、乡综治办、乡信访干部和相关村委干部

负责宗教政策宣传。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做好思想工作,确保

稳定。

四、重点宗教场所安全维稳工作

乡党委政府、派出所负责组织人员在寺全天值勤,对辖

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对宗

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进行监管对重点不稳定对象进行严密盯

守,防止其借机生事。对不明真相的居士和信众要及时做好

思想工作,同时,做好寺庙与周边住户协调工作,避免与寺

庙周边的群众发生纠纷,确保稳定。

五、工作要求

(一)参与安全维稳的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随时保证通讯畅通。

(二)参与安全维稳的人员,必须做到文明执勤,礼貌

待人。

(三)参与安全维稳的全体人员,必须于 8月 5日 19:

实施宗教场所财务管理 篇9

(第1期)

2012年1月4日甘州区民族宗教局甘州区三措并举实施宗教场所财务管理 甘州区全面贯彻《宗教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着眼于各宗教活动场所收入及财务运行各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统分结合、有统有分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平台统一、管理专业、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财务监管工作机制。采取财务委托管理、“以堂代管”和团体协管三项措施,分类对各宗教活动场所实施财务管理。

一是财务委托管理。在坚持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核算单位和监督机制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推行财务委托代理制,聘任有资质的专职会计,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宗教场所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二是“以堂代管”模式。对现金流量小,资金分配管理单一的基督教、天主教活动点实行“以堂代管”的模式。在各教堂的资金、资产、债权债务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在信徒中公开招聘一名专业会计,并配备相关辅助人员,对全区十四个活动场所实行分户建账。由各教堂配备一名结报员,领取一定数量的备用金,负责本教堂的支出,月底会计中心向十四个教堂的负责人通报财务收支情况,并负责回答各教堂负责人提出的有关财务问题。

三是团体协管模式。佛协与片区寺院实行两级管理,人、财、物由佛协统管统收,其经济收支由佛协统收统支,片区寺院可在佛协规定的银行开设帐户,用于处理日常工作支付结算。片区寺院报经佛协常务理事会核定的计划内开支,佛协财务部门于每月25日前拨付到片区寺院的帐户上;计划外开支项目专项报佛协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交会长办公会议或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片区寺院的经济收支,必须分厘入帐,及时上交佛协统一管理。

送:各宗教团体、区委统战部、区政府办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 篇10

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没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民族、宗教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再一次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这些年世界上发生的战乱和冲突,大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民族、宗教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民族关系是和睦的,民族团结是巩固的,宗教界也是稳定的。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是群众工作,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群众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农村宗教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南疆基层干部,该如何做好宗教场所及活动,是维护好一方平安的重要举措。我们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相当严峻。特别是在国际敌对势力以民族、宗教问题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宗教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十分尖锐。

一、处理好民族宗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各有1亿多人。各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看,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处理好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其中就包括要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从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合法利益。

所以说,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关系到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形象。因此,我们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克服民族宗教工作仅仅是部门工作的狭隘观点,建立和完善民族宗教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整体合力,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确保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努力开创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二、乡镇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存在着“不愿管”的问题。部分联系清真寺乡镇、村委会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宗教事务条例》,对《责任状》也是一签了事。虽然按照

有关部门要求都成立了“统战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也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但由于重视不够,许多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

(二)统战办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存在着“不去管”的问题。乡镇统战办是乡镇党委、政府管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助手,肩负着依法管理宗教工作的重任。可有的统战干事对此始终打不起精神来,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对于统战部和民宗局安排的工作,能推就推,推不过去则拖,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比较突出,有时来不及还弄虚作假。

(三)部分村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敢管”的问题。村是管理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沿岗哨”,是反映乡镇民族宗教工作的“晴雨表”。部分村两委班子平时既不注重相关政策知识的学习、宣传,对辖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也不管不问,总感觉这些场所和发展经济、搞新农村建设关系不大,管不管无所谓,同时,害怕去管。

(四)清真寺寺管会工作开展不到位,存在着“不会管”的问题。清真寺是穆斯林群众礼拜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卫生、讲经准备、遵纪守法、档案建立、建章立制等方面都直接反映着一个清真寺寺管会班子成员素质的高低。然而,有的清真寺里除了县上统一制作的牌匾外,班子成员既不学习,也没有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不健全,有关资料不及时归档,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五)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宗教活动场所的财

务管理组织和机构不健全,会计、预算、收支、资产管理等制度不够完善,未形成切实有效的自律机制和政府及社会监督的他律机制。

三、完善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工作的措施

(一)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稳定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有一套制度做保证。乡镇要按照上级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机构设置,结合本地实际,及时调整充实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要担任组长,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各司其职,加强沟通,紧密配合,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乡主管领导重视到位,解决部分联系干部“不愿管”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乡主管领导时刻都不放松民族宗教工作。在乡统战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并切实解决乡统战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乡镇各部门发现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突发事件以及带有苗头性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委统战部和县民宗局。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要有措施、有预案、有应急反应能力,为确保宗教领域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积极发挥乡镇统战办的指导作用,解决“不去管”的问题。要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与乡武装部、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密切配合,加大督查力度,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宗教活动详情(包括零散朝觐和私自到内地学习经文的情况)。要坚

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工作原则,既依法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又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

(三)确保村村委管理到位,解决“不敢管”的问题。要尊重群众信仰的自由。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条件。只有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信教群众开展工作,更好地推进不同宗教和谐相处,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村两委班子要积极利用各种机会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以及宗教法律、法规。为保证学习效果,要建立严格的学习、考勤等制度,凡是没有特殊理由,村干部都必须参加学习。同时村干部要在认真学习、领会、掌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各种下片入户的机会向村委会民认真宣传,尤其是对那些信教群众,教育他们不但做一个讲诚信、求团结、谋和谐的好公民,而且还要做一个遵纪、守法、奉献的好教民。

(四)确保乡清真寺寺管会工作开展到位,解决“不会管”的问题。要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要鼓励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发挥宗教教义中积极因素的作用。为此,各寺管会要积极鼓励宗教人士订阅有关学习资

料,加强学习,进一步做好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并及时归档入柜。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逐级上报。鼓励他们争做一个“政治上、政策上、教务上”都合格的宗教人士,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年底乡统战办、村委会和信教群众的评议。

(五)加快民族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稳定、促进全市大发展快发展的基础。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要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求实效”,要全面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支持力度。涉农部门要加快民族乡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对民族乡村的特色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金融信贷部门对民族乡、村范围内发展前景好、市场广阔、效益好的农业产业项目,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予以支持;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加大对民族乡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通过帮扶等措施,使民族乡村的道路、水利设施、电力等更趋完善;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拨资金,加大民族乡村的教育专项投入,提高民族乡村的教育质量;卫生部门要强化民族乡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建设,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要加大民族乡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和改善民族乡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扎实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党政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做民族宗教界上

层人士的工作,通过“结对子”、定期走访、谈心交友等形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鼓励、支持民族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关心广大信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做好被宗教地下势力控制的信教群众的团结争取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要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七)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宗教事务健康发展

1、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规章,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要本着依法行政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时限等办事,维护法律权威。

2、履行政府职责与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相结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是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切实履行职责,周密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工作。宗教活动场所是该场所财务管理的实际承担者和执行者,要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贯彻法规规章与完善宗教内部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注意将

有关宗教法规规章的原则规定有效地体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中,做到即科学分工又合理衔接,使两者相得益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既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又要注意尊重、支持宗教界自我管理。

4、开展专项工作与创建、和谐寺院活动相结合。要将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融入创建和谐寺院活动,作为和谐寺院达标的重要考核指标。既要注意财务监督管理专项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专门进行部署、检查、推动,又要有机纳入和谐寺院创建活动,做到两推动、两促进。

宗教场所建设审批程序 篇11

为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新建(在宗教活动场所现有用地范围内新增建筑物)、改建(对宗教活动场所已有建筑物进行翻新、改造)、扩建(超出宗教活动场所原有用地范围新增建筑物)、迁建(异地重建)等建设程序,把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会化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法制化水平,现根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市宗教领域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宗教活动场所对本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应当遵守城乡建设统一规划,按照建设项目申报相关审批程序。

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活动,应当征求本场所原登记机关〔所在地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意见。征求意见时需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书,内容包括拟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的理由,项目的选址、规模、工期等情况说明;

(二)本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意见、本宗教活动场所所属县级宗教团体的意见(无相应县级宗教团体的,应提供相应市级宗教团体的意见);

(三)项目设计草图、位置意向图、初步效果图及初步方案;

(四)建设资金证明。

二、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在收到辖区内宗教活动场所征求意见的要求后,应当听取发改、国土、建设、环保、规划和市政园林等相关部门及该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村(居)委、乡镇(街道)的意见,必要时召开由相关部门和地区参加的论证会。

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充分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后,认为不可行的,书面告知该宗教活动场所并说明理由;认为可行的,书面告知该宗教活动场所。

三、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在送达认为可行的意见时,应当告知该宗教活动场所须依法办理建设项目相关审批(审核)手续。

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应当加强督促检查,发现宗教活动场所未办毕建设项目审批(审核)手续而擅自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应当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对其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并对该宗教活动场所的负责人进行处理。

四、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认为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建设活动可行的,该宗教活动场所必须依法办理项目审核、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建设审批(审核)手续后才可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建设审批(审核)手续不完备的,不得进行工程建设施工。

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建设活动的,还应依法办理风景名胜区建设活动审批。

五、发改、国土、建设、环保、规划和市政园林等部门在办理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的建设审批(审核)手续时,应当征求提出申请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意见。

六、宗教活动场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应当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质监、安监、监理等法定手续。

七、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应持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等有关证明向所在地市(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申请换发新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

八、宗教活动场所跨市(县)、区迁建的,在迁入地办理相关审批(审核)手续.宗教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一、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组织,持申请报告、市房地产部门的危房鉴定证书、宗教活动场所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经所在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审核,报市民主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向计划部门申报建设计划。

二、持市民宗部门及计划部门的批准手续,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建设规划手续。

三、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到市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

四、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拆迁安置手续。

五、建设项目若有绿化、环保等事项需到市园林、环保部门办理有关手续;若有地下给水、排水、通讯、电力、热力、煤气、文物、消防等设施的动迁项目,须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上一篇:广东省中考时事复习资料下一篇:机关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