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宣传演讲稿

2024-06-29

小学法制宣传演讲稿(精选7篇)

小学法制宣传演讲稿 篇1

小学法制宣传讲稿

一、明确规定

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国旗总是徐徐升起,缓缓降下,《国旗法》也对升降国旗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1、第十五条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

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在外事活动中同时升挂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旗时,应当按昭外交部的规定或者国际惯例升挂。

2、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下半旗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情。只有杰出人物逝世后,当国家有统一要求时,才能降半旗致哀。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所以,升旗手可都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胜任的!

3、国旗有何含义

一个国家的国旗就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他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国旗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国旗—五星旗的含义吗?五星红旗是建国时毛泽东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自审定,并经过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公布的。国旗旗面红色象片革命脉,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鲜血染红的,大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4、国旗有哪几种规格

同学们除了在学校看过国旗,在周围的很多地方也都有国旗,有没有注意过,国旗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呢?仔细观察的同学一定会说:不一样!是的,国旗共有五种规格,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选用的。这五种规格分别是:

甲、长288cm,高192 cm。乙、长240 cm,高160 cm。丙、长192 cm,高128 cm。丁、长144 cm,高96 cm。戊、长96 cm,高64 cm。

二、争当优秀护旗手。

小玲是学校国旗护卫队的成员,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总是她是激动的时候。这一天,她总是穿上干净的校服,系好鲜艳的红领巾,迈着矫健的步伐,和着出旗曲的节奏,昂首挺胸地从操场的跑道边走到升旗台前,看着国旗听着国歌,她的心中总是有股热血在沸腾。升旗仪式上,她静静地聆听老师的教导,总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动力,鼓舞她不断地努力和进取。

小玲非常爱护国旗,每天清晨她除了光荣地在全校同学的注视下把国旗升上旗杆顶,傍晚她还能默默无闻地坚择每天把国旗从旗杆上降下来,同雨无阻!下雨了,当同学们都在担心该如何回家之时,小玲此刻正向老师申请着去升旗台把国旗降下来,直到晚上七点她才想起,今天她忘记把国旗降下来了,在妈妈的陪同下她赶紧返回学校。到了学校,她才发现国旗已经放进了队室,她的心总算安了下来。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是护卫队的另一位同学在放学的时候收好了国旗。

同学们,你能不能像小玲那样热爱国旗,以最崇敬的心情参加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呢?如果能,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当国歌响起,五星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统一做到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并立,肃立致敬,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表情自然、庄重,心随国旗跳动,心中装着祖国,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决心油然而生。

2、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走在路上还未归队的同学,此时必须立即步立正,面对国旗,致敬,待升完旗后,再归队。

3、在举行升旗仪式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决做到,不做小动作、不讲话,尊敬国旗,并能仔细聆听国旗下的讲话,学习先进,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希望同学们能像小玲一样爱护国旗,也能成为学校一名出色的护旗手!

三、令人骄傲的五星红旗

同学们是不是常常想:做一名学校的护旗手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做一名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那该是多么的自豪与荣幸啊!然而任何荣耀的背后都隐藏着辛苦的付出和不懈地努力,你知道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严格的训练码?

一年365个日夜,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天天比太阳早起一个半小时。每天清晨随着天安门城楼后院里,一声清脆的哨音,武警国旗护卫队队员们闻声而起,大家紧张而而序地起床、叠被、洗漱、在整容镜前整帽束衣,擦拭皮靴,接着他们开始了升旗前的操练。每天升旗、降旗之前的一小时操练,是国旗护卫队雷打不动的训练科目。威武的队列,铿锵的足音,迎着曙光,队伍步出天安门,走过金水桥,迈上长安街,迈向天安门广场国旗基座。“唰、唰、唰„„”国旗护卫队踢着正步一路向前,从金水桥开始正步行进138步,一步不多,一步不少,正好走到国旗杆下。当太阳上沿与北京地平线相切之时,升旗仪式正开始。擎旗手将国旗庄重地交给升旗手,护卫队员在旗杆周围依次就位。随着一声“敬礼”的口若悬河令,升旗手按动电钮,挥动右手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伴着武警军乐团奏起激昂嘹亮的国歌旋律,五星红旗在军人的军礼、少先队员的队礼和众人的注目礼护送下,沿着30米高的银灰色旗杆冉冉升起„„广场上的人群,随着国旗护卫队走出天安门便开始静了下来,此时全场更是寂静无声,大家都怀着敬仰之情,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国旗护卫队又一次和广场上的人海一起迎来了新的太阳、新的一天。

建国以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指引着祖国一代又一代人开创辉煌的事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力大大增强,祖国到处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今,鲜艳的五星红旗总是给世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惊,给国人一次又一次的骄傲。

香港、澳门回归之际,五星红旗时隔近百年终于再次在国土上冉冉升起;2008北京申奥成功,五星红旗在奥林匹克中心飘扬;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身披五星红旗登上冠军领奖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同学们应该自觉爱护,尊重和景仰。我们要将崇敬的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不断进步,长大以后当一名祖国的好公民。

2007年10月

小学法制宣传演讲稿 篇2

一、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碗干净清澈的水, 你就必须是拥有清水的活水源头。”什么是法制教育呢?怎样进行法制教育学生容易吸收?教师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法, 怎么向学生讲法?更不要说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 抓好法制教育。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不仅要拥有专业的教学知识能力, 而且要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此外, 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 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把《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 去研读、去领悟, 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 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 真正成为“一眼拥有清水的活水源头”。只有教师知法、懂法, 才能自觉地向学生讲法, 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二、找寻数学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要想找寻数学中的法制教育素材,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 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 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

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时候, 有一道例题, “某校二 (1) 班有36人, 二 (3) 班有38人, 准备合乘一辆准载70人的客车, 行吗?”师生共同讨论:“客车超载会有什么后果?”在这里就可以向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 超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引导学生外出不要坐超载的客车, 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定要找到可行的素材, 不能硬性穿插法制教育。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 也可以无法制教育, 教师应该灵活安排。教师要认真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 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 切不可“喧宾夺主”, 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我们应该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 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辅助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真正达到德育、智育的目的。

三、解题中的法制教育

学数学, 更要学会用数学, 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时, 教师选择习题可以结合时事, 结合法制教育, 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 让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写出下面小数:新型毒品对心脏、脑血管、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并导致死亡。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零点五克—一克的冰毒就能致人死亡。零点五克写作: __, 一克= __千克。学生在写出小数转换单位的同时, 了解到一克虽然很轻, 但一克毒品足以毒死人, 一定不可以碰毒品, 同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这样, 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也渗透了法制教育。

四、活动中的法制教育

学生都喜欢在“玩中学, 学中玩”, 如果在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和时机掌握恰当, 运用灵活, 一定是事半功倍,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但是, 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让学生亲身体会, 增强意识, 树立法制教育观念。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身份证号码”时, 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爷爷、奶奶、父母、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比较不同之处, 并向家人询问身份证的用途, 了解身份证。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适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充分利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 还不断提高了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生活中的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时, 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进行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教学“除法”时, 联系生活实际, 讲到“某同学家爸爸在做检测零件的工作, 1500个零件, 平均每天检测300个, 需要检测多少天?”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教学“加法”时, 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可以讲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解“百分数”时, 通过生活中的打折活动, 让学生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应享受的服务, 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所享受的权利, 这种权利是受国家保护的, 让学生真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走出小学法制教育的误区 篇3

孩子本是天真无邪的,可现在发生如此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这当中,除了深受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外,我们学校法制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一、 误区

1.法制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近年来,大多数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大多数小学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育,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小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因此法制教育收不到好的效果。

2.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7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以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只重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导致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多流于形式。

3.法律知识教学代替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小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小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仅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4.忽视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囿于“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对小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二、 出路

教育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无论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走出法制教育误区是刻不容缓的。

1.法制教育形式要多样

小学生对枯燥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为此,学校应该注意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为使小学生对法律知识及依法治校的意义有比较清楚、正确、深刻的理解,学校可以采用公开论辩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根据小学生中存在的不同思想、反映和认识,编成若干论题组织正反双方展开论辩,以便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使遵章守法观念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深深扎根。

比如: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事实材料、法律规范得出答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对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让小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有的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效果就很好,它不仅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了法庭审理的一般程序和有关知识,体会到了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庭的神圣庄严,促进小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而且实现了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再则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开辟第二课堂,如参观监狱,到法院旁听案件审判,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参加普法宣传活动等,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法律的价值。这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定受小学生欢迎。

2.要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因此,学校要全面贯彻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学科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学校应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通过组织家长听取法制宣传讲座、对优秀小学生的宣传、以及由于教育方式不正确而使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分析,使家长了解到家庭普法的重要性,保证这一环节不脱节。

要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学法必须与守法教育相结合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只有与守法相结合,法制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对低下,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因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走上犯罪的道路。小学生权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不懂得用正确合法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有的学校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让小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教学时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教育小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小学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4.加强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小学生的各种素质。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因此,对其法律素质的教育要以引导为主,注重法律观念的形成、法律情感的培养、科学权利意识的确立,不能急功近利。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要注意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律熏陶。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其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要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要使小学生更形象、更具体地感受法律的作用、法律对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还要注重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教师和小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与配合。同时,全社会也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法律素养的教育,对不适宜青少年的社会现象要严格限制,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学校教师应特别对那些曾经有过痛苦经历的或因家庭不幸而存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给予更多更好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小学生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使他们对不良文化现象的抵御能力和免疫力不断加强,从而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安定。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本刊略)

小学法制讲座演讲稿 篇4

大家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最近我们身边常出现一些较严重的违纪现象,如有的同学私自离校、动手打人、骂人……种种现象,令人担忧同时也催人深思。

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走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此外,纪律限制自由,又保护自由。如当你走进阅览室,里面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沙沙声。对于想看书的人来说,这一片宁静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阅览室规则,大家可以享受这静心阅读不受干扰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这自由就消失了。

我们小学生正担负着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社会都要求我们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在学校里,同学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如在做什么事时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劝同学们遇事要冷静,要有法纪观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我们学校有着严肃的校纪和优良的校风,我们作为小学生,更应该与同学和睦相处,理智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演讲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再一次提起它,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安全究竟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安全就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了安全,家庭才会有欢乐和温暖;生活中,拥有了安全,就有欢声笑语。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

童年,不应该被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所充斥!因此,1996年,国家教委等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并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是第14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的安全上吧。为此,要求每位同学时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学们,在上学、回家路上,你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违反了交通规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你想过没有?可千万别存侥幸心理;我们中的个别同学,溺爱于进“营业性网吧”玩游戏,这不但把珍贵的时间和美好的青春浪费于游戏中,同时你注意到了“网吧”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了吗?在这人员复杂,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各种传染病、消防隐患等不安全因素相当凸现,难道你熟视无睹吗?开学不久,我校一位同学路遇不法青年敲诈,如果是你,可曾想过如何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若与他人发生不愉快的事,要冷静清醒地思考该如何妥善处理,却不可一时冲动而斗殴。

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同学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否则一旦触犯法律,法律是无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后悔莫及。在新的学期里,大家要多学习一些系统的法律知识,逐步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树立守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能正常运行。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生命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的,要享受这一切必须以人身安全为前提。我们的安全不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着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我们成长的人。

让这些无谓的“离去”少些再少些吧,让“安全的承诺”多些再多些吧!

谢谢大家!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从主体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从客观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的失当;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四足缺乏社会救济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六是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犯罪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犯罪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们在打击侵害校园犯罪的同时,还应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2、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面对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竟然会束手无策,让他们得逞,原因是他们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卫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二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与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总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推进,这都寄希望于广大的青少年。为推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演讲稿篇4

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法制伴我们健康成长。

在这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共和国华丽雄伟的大厦下一座坚实、永恒不变的根基——“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共和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回首新中国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从此,无数中国人开始认识法律、关心法律。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开创普法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江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将这一方略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为依法治国描绘出宏伟蓝图。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的出版发行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助于推行实施依法治国的进程。

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离我们很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有了法律,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国有国法,校也有校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守法的基础。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实践我校常规工作“五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和课间操,塑造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课间秩序和集会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坚持“一项制度”,即卫生分担区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刻苦学习,做文明五中人。

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大的失足。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做起,才能在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演讲稿篇5

同学们: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力及心理素质,应当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等。各方面应注意和应了解的问题:

一、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

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还有携带管制刀具,到了学校拿出来炫耀,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其它法律法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道德与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影响自己的一生。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导致走向犯罪道路。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

还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措施的,比如家人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再改正就很难了,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后悔也就晚了。

二、学会自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冷静机智,要增强是非判断能力,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应变能力,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遇到侵害时,能够及时摆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到违法人员的随意侵害。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也会受到处罚。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身边做起。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从小做起,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明事理、辩是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学们,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大家也要谨防来自别人对你的伤害,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做到尊师敬长,团结爱护同学,谨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

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于求助求救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小学法制报告讲稿 篇5

经xx派出所安排,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十分荣幸能来到安坪小学和各位同学作一次法律知识上的交流,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使同学们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上有所提高。下面请允许我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xx公安局新调来xx派出所的民警xx,各位老师可以叫我小x,同学们可以叫我x哥哥。

今天的法制报告我主要分享一些与同学们自身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主题就是“做好一名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那权利和义务又是什么呢?简单点说,权利就是我们可以做什么,义务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我们行为的限度。可能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还只是小孩子,法律离我们太遥远了。其实不然,法律约束了我们大多数人,约束不了的就构成了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学校里的规章制度,也是法律的缩影。我给同学们讲个案例,在一个下课的课间,同学们都在休息,有吃零食的,有聊天的,有做课堂作业的,而李小三和王小二两名同学却在教室外面嬉戏打闹,两个人你追我赶的跑来跑去,后来不小心,李小三推了王小二一下,造成王小二摔倒在地上,头部先着地。昏迷的王小二被送到医院后被诊断是轻微的脑震荡。在这起事件中李小三因为年龄小,经过双方协商,由李小三的父母赔偿王小二的医药费了事。这里李小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如果李小三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治。这件事让李小三家里蒙受经济损失,李小三本人也挨了父母的打,而王小二既受了痛又耽误了学业,对两人的身心也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伤害了李小

三、王小二同学之间的情谊,双方父母也闹的很不愉快。可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如果小李和小王两个同学在课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不在学校走廊上嬉戏打闹,是否就能避免了这样的后果呢?

在我国,法律有很多,大大小小加起来大概有2万多部,比如有民法(同学们去学校门口的商店里买文具就是受到民法保护的)、刑法(比如偷东西,抢东西等等都是刑法要制裁的)、还有婚姻法(比如同学们是父母婚姻爱情的结晶,而父母结婚就是受到婚姻法的保护的。)还有和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里和同学们简要的介绍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吧。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未成年人的保护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同学们知道怎么判断一个人是未成年人吗?“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实际上的规定,少年与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明确什么是未成年人,什么是少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称呼意味着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今天在坐的都小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其中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那么,有些同学们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刑法17条2款又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你实施了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这里和同学们补充一个历史小知识,在我们古代的秦朝,就是秦始皇的时代,同学们知道那个时代是用什么来判断一个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的呢?他们不是用年龄来划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而是用身高。秦朝规定,人高在6尺以下,折合现在就是1.39米以下就是未成年人,而且规定如果犯罪可以减轻处罚。所以啊,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同学,生活条件好了,家庭环境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学们的个子也普遍都高些了,放到秦朝就是成年人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遵守有关规章制度,遵守纪律和法律。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同学们学习了哲学,就知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比如我们现在在上课,其实我们都是在运动着的,因为我们虽然静止,但是地球在自转和公转之中。所以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比如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所以,实质上,法律不是限制了自由,而是保护了自由。

二、刚才我说了些有关法律的知识,同学们也知道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要想远离犯罪,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犯罪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据我们的办案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法律的无知。我给同学们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不是我们xx的)王某(这个王某可不是刚才绊跤的王小二哦),案发时刚过了14周岁的生日,一天下午,他和几个没上学、社会上的朋友在一家游戏机室附近遇见一个同班同学阳某,即向阳某索要游戏币,阳某说没有,便进了游戏室里,林某便觉得阳某没有给他面子,就纠集这群朋友将阳某叫出游戏厅又叫他拿游戏币,阳某不给,林某便一拳往阳某腹部打去,当阳阳躬着身抱着肚子叫痛时,林某又用右肘部击打他后脑造成阳某当场昏迷,而后经鉴定,阳某因为颅脑出血而死亡。此案例中的林某已满14周岁,且实施的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也就是刚才给同学们讲的八种犯罪之一,林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而后他在监狱中渡过八年的黑暗日子。林某的行为就是犯罪,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利。所以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从狭义上讲,所谓违法是指违反刑法以外法律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比如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多次偷窃等等。上述列举的行为中,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干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但是这也是违法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况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到那种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不健康的人,以免走向犯罪的道路。

同学们知道现在除了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是什么吗?全世界公认的第三大公害就是少年犯罪!十五六岁的这个年龄被称为“易发犯罪的高危年龄”又称“犯罪年龄”。我们今天在坐的都是小学生,年龄在6-13岁之间,在座的同学们也应该有读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吧?很快就要迈入你们即将跨入初中的校门,年纪也要进入到14到16岁这样一个危险区间。如果在这个时期内不把握住自己,那么就会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不但毁了自己,对社会也是个巨大的损失。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一定要认清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给大家举个列子:某学校的一名学生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去年年底买了一部学生手机,刚刚用了不到一个月,被其一个社会上的“朋友”看中,以“借去玩玩”为借口把手机拿走,这一“借”就是半年,该同学多次催要都没能如愿,后来,这“朋友”干脆销声匿迹,今年2月份一天,这名学生终于找到这个朋友,但是手机已经被他变卖用于吃喝玩乐,这同学拉上一个同学找他“理论”,“这个社会上的朋友”恼羞成怒,纠集一伙人将这位同学一顿暴打。类似的事情相信同学们也听说过,所以说,交友一定要慎重。

三、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我查阅了相关材料,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犯罪类型比较集中。未成年可能犯的罪主要有四类,一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一是侵犯财产罪,如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毁坏财物等。还有一类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扰乱公共秩序罪,如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还有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罪里的放火、投毒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比较常见的有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比如很多外面的小青年在我们小学附近转悠着敲诈我们同学的钱就是典型的敲诈勒索案件。

2、犯罪前有不良行为的多。多数人在16岁前就有盗窃或打架的恶习,因不满16岁不够刑事处罚,未予追究,等到成年了,发现这些青少年不思悔改,继续作案,最终走上犯罪。

3、犯罪群体化,结伙作案较多。未成年人群体活动多,单独行动的少,违法犯罪也一样,偷东西一起偷,打架更是一起打,有未成年人跟着成年人犯罪的,也有未成年人纠集一起作案的;有在校生与校外生结伙的。未成年人往往受眼前犯罪利益驱使比如为了上网的钱或出于“哥们义气”,拉帮结伙共同犯罪。

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素质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大多数都不喜欢读书,成绩差,在校就有不良恶习。14至18岁的人本应该都在中学读书,而在所办理的未成年案犯中很少有高中生,大多数初中未毕业,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中有的是自己不肯读,家长、学校也没办法;有的则因成绩差、常逃学或有严重不良恶习被学校开除、勒令退学等。

5、从家庭状况看,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和父母一方或双方经商做生意、外出打工的家庭,子女违法犯罪的比重较大。这些家庭由于客观原因无暇管教,容易导致小孩走上犯罪道路。例如某初中生付某某等抢劫案。付某某系在某农村初中读书,其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平时付某某自己独立生活,父母仅在节假日回家看望。付某某与同年龄的在校生晚上经常在付某某家赌博打牌,后因无钱吃夜霄,遂提出到公路上去抢劫,并准备了刀、棍,对来往车辆驾驶员进行抢劫,最后受到法律制裁。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也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类,1、内部因素。一些未成年人不好好学习,精神空虚,以打人取乐,寻求刺激。还有一些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碰到事情容易走极端。许多人认为偷点东西、打几次架没什么要紧,根本不考虑其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什么伤害,对家庭和社会会造成什么危害,自己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2、外部因素。一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据调查,有的父母过分溺爱,教育不当,往往会使一些子女养成自私自利和专横跋扈的性格,当他们不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有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或离异,或父母一方或双方经商做生意、外出打工,对小孩疏于管理,致使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形成对立面,有的甚至离家出走;此外还有一些父母自己长年沉溺于麻将、扑克,甚至自己违法犯罪,对子女任其自由,不闻不问,严重影响小孩的身心健康。二是社会环境。在当今社会高消费的意识的刺激下,导致一些未成年人金钱欲、享受欲膨胀,于是就去盗窃、抢劫、敲诈„„从而走向犯罪。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无劳动能力,或不能及时找到工作,长时间闲散在家,不读书、没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成天泡在网吧上网打游戏,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心理,实施违法犯罪。

可能同学们、老师们都知道近两年来发生的杀害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手段十分残忍、情节十分恶劣,犯罪分子也已经被抓获绳之以法了。当然,导致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同学们敲响了对犯罪行为进行自我防范的警钟。在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我们要机智面对,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当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

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同学们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同学们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同学们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同学们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三字经》第一句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我们一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象是一张白纸,没有一点污渍,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很善良的,但为什么等长大后就不一样,有的变成好人,有的变成坏人了呢?这就是“习”的作用。这个“习”,可经理解为习惯。因此,同学们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比如一个案子里,有三个学生,两个中学生,和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三个人都是住在一个小区内是比较要好的朋友,因为这两个中学生家里父母上班忙,他们两人就经常逃课到外面上网,但是钱不够,怎么办?就想到了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了,他们威胁这个小学生让他到家里去偷他父母的钱,久而久之,这个小学生偷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被父母发现了,也就偷不出钱来了。之后他们三个人商量着去学校附近敲诈其他小学生,因为他们觉得小学生好欺负,所以他们就结伙经常到学校附近敲诈、勒索小学生的钱、手机什么的,到最后被我们公安机关抓获,虽然这三人的年龄都不到,但还是对这三人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这三个同学人生就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阴影。这个教训的很深刻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第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我济于事的。比如我曾经办理的一个案子,这个同学叫甲吧,他原本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从小养成了娇生管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经过几次转学成绩都不好,他不反思自己有没有刻苦学习,而是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于是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里打游戏,并且结识了一些不读书在外面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后面变得和他们一起去打架伤人,甚至去抢劫,堕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了少年劳教所进行劳教。所以今天想通过讲座,希望同学们改掉不好的习惯,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养成自立、自强、自信的态度,不再做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好吗? 第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同学们只有学好知识,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我们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不至于受到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城里的同学们现在家里都有电脑,电脑上可以下载很多网络游戏,这种游戏需要虚拟的金币来买武器才能升级。我以前认识一个小同学,年纪小但是对电脑却很精通,他有没有钱买金币升级,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学校的微机室里有电脑,于是他就把微机室里的电脑主机里面的内存给拆下来偷出来卖给修电脑的店里,换了钱在充值买金币回家打游戏。这个同学年纪小很聪明,但是聪明却用错了地方,最后被学校老师发现,进行了教育。现在他也知道自己的错误,慢慢学好。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增强辨别什么是合法的,什么事情是违法的,这样才能做到自我保护。第四、同学们还要加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除以上讲的,同学们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拨打110报警。派出所的电话也要记住,因为它是离你们最近的公安机关。(我所的报警电话是xxxxxxxxx)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有个五年级的同学被其他两个初中学生威胁着偷父母的钱,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第一次被威胁偷钱的时侯,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敲诈,最后也不会惹祸上身。还有一点是要提醒同学,一些学生被同学欺负了,殴打了并不是向家长或是老师汇报,而是自己做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话是要构成犯罪的。

最后,我给大家讲一些面对犯罪分子时应对的方法。

一、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常会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要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的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5、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6、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二、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三、遭遇暴力威胁怎么办?

面对时有发生的校园内外暴力事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理智地去分析,不要盲目冲动。

1、万一同学们遇到殴打、特别是遭遇流氓的威胁,一定要设法摆脱、逃避,所有人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超市、餐厅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地方甚至“门卫室”也可以成为避难所。

2、万一遭到了殴打,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法和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头晕或是骨折、流血,一定要向路人求助,告诉他你是哪个学校的,请他帮你通知学校。要是离学校远,就告诉他你家长的工作单位或是自家的住址,能有电话号码最好,这样你就可以得到救助。第二件事就是治伤(如果伤重,像严重流血之类,那么这就成了第一件事,必须先治伤)。如果伤情不容耽搁的话,只要能行动,你就一定要去最近的医院或卫生所,先处置外伤,再检查内伤。如果不能行动,就请行人帮助,赶快到医院检查治疗。第三件事就是看病治疗的医药单据和诊断书一定要收存妥当。公安部门抓到坏人后,要根据这些来确定事件的性质。第四件事就是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四、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发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打骚扰电话、虚假报警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是要追究责任人责任的,要依法惩处的。

总之,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法律的一点基本知识和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占用了同学们在太多的时间,最后我有几句心里话,同学们要用心去聆听。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是培养我们成才的地方,我们应该主动的去学习,认真地学习,认真地做人,认真地呵护自己,认真地关爱他人。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们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法制宣传演讲稿 篇6

一、公益宣传与视觉元素的有效结合

随着当代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 众多公益组织相继成立, 它们关注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员, 旨在为不同的弱势群体谋福利。设计—“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 即是模拟了“梦想工程”的公益活动, 通过一次小型的义卖宣传筹集基金, 帮助贫困乡村学校的20名小学生达成梦想。作为一次小型的公益宣传活动, 怎样才能达成甚至超出预期的宣传目的呢?记得前不久在杂志上看到, 2009年美国cooper-hewitt国家设计大奖公布后, 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白宫宴请了曹慰祖及其他获奖者。那天, 这些全世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们和第一夫人探讨的主题是:“设计的意义是什么?”曹慰祖给出了他的答案:“为社会, 为人民服务。”这也是那天的终极答案。如今, 在图形语言成为优势传播语言这一时期, 我们确实已跨入一个设计文化的新世纪。设计与各种文化和活动的融合, 构建出了多元化设计的文化生命形态, 使设计的观念、思维、风格、审美渗透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 正确、合适的设计方式和宣传手段对公益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公益宣传活动中视觉元素的创意方式

(一) 古路河小学义卖活动中图形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图像是画面中的图形、图像语言。它通过视觉语言的创意、表现和编排, 产生超强的视觉传达效应,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和图像主要分3种:绘画类插图、摄影类插图和图形类插图。图形和图像的功能就是通过感性形象传达出理性内容, 从而表达出义卖宣传的主题。图形图像一般是小型公益宣传中人们最直接接触到的元素, 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作品能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设计中图形和图像的合理运用能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从而使观者情不自禁地为其驻足, 耐心地去关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味无穷。因此, 设计中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十分重要。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中, 采用的主要图形图像是两类——摄影类和图形类, 即古路河小学学生的人像摄影和极简化的几何色块图形。摄影的最重要意义就是看世界, 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痕迹做出深层记录。一些人对摄影所承载的真实性、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存在质疑, 但这恰恰是摄影最重要的使命, 它对人类文化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设计中采用摄影手法, 对设计本身而言就是一种解放, 更意味着设计可以走出单纯的绘图局限。布勒松说过:“在所有表现手法中, 摄影是唯一的能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在这次义卖宣传活动设计中, 20名小学生的人像拍摄, 并不是以美丑为原则, 这些孩子真实的一切就是采用摄影元素的目的。这些孩子的特写摄影镜头侧重于表现情绪, 展示出了局部、细节、情绪和真实的画面。这些镜头起到了吸引、强调、渲染的作用, 相信它们能让参与者感受到人性的含义。另外, 这次义卖宣传活动的设计十分简洁, 主要图形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色块拼接。简单的几个图形代表着孩子世界的单纯, 给人以现代、简洁的视觉感受。经过简化、概括、抽象、平面的加工手法, 把繁杂的实物凝练和整合, 强化主要特征, 从而更好地表现出主题。几何图形在设计中的变化使用, 也更能平衡画面结构, 给观赏者带来美感。表现插图的语言十分多样化, 无论是绘画语言、摄影语言还是图形语言, 都能根据不同主题展开创意定位, 描绘主题思想内涵, 深入表现需要传达的信息。古路河小学的义卖宣传活动, 就是真实、以情感人的表现, 其中, 摄影语言表现画面元素具有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

(二) 古路河小学义卖活动中色彩的运用

人们的眼睛对色彩是十分敏感的, 色彩能够渲染画面的氛围, 增强信息传达的力度。设计离不开色彩, 小型公益宣传活动的表现更是离不开色彩的支持。色彩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并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若想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公益宣传活动, 就需要深入了解色彩的视觉语言和表现形式, 在公益宣传设计中成功地运用色彩。要确定公益宣传活动设计的主要色彩, 就应该考虑烘托所要表现的宣传主题。由于公益宣传活动, 特别是古路河小学的这次活动以义卖为最终目的, 因此, 设计中主色调的定位, 必须有助于烘托义卖宣传的主题, 加强活动气氛的渲染, 从而增强观者对活动的印象, 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促使大家接受并参与义卖活动。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的设计中, 采用的颜色是浅粉、浅蓝两色。明灰调的搭配将色相感冲淡, 对比度减弱, 使得色调高雅、恬静、清淡、柔软。这次活动的色彩设计及应用, 能使本活动明显区别于其他活动, 能在众多活动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有明显的识别性。浅粉浅蓝色彩的搭配运用, 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 捕捉了人们的视线。此外, 这两色的使用旨在营造小学生内心单纯可爱的童年梦想, 突出了孩童天真无邪的主题形象。通过色彩设计及运用使相关信息真切、自然地流露出来, 从而使受众能够被色彩设计所显示的情调和情绪所感染, 认识公益活动的性质, 并身临其中受到感染。

(三) 古路河小学义卖活动中文字的运用

文字是公益宣传活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其本身在公益宣传中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一幅好的公益宣传海报设计, 文字段落要跟图形部分合理搭配, 要蕴含形式美法则。由于宣传活动的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各不相同, 因而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字体就体现了设计意识。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中的20张海报的设计均以华康娃娃体为字体, 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孩子们的愿望。如此, 受众会更容易受到儿童手写体带来的氛围的感染, 也更容易加入到活动中来。在设计活动中, 设计师为了更好地进行设计, 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和分析各种字体的风格和特点,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创意, 创造出与设计内容相符的具有时代感的文字。

(四) 古路河小学义卖活动相关产品设计

这次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 主要以古路河小学孩子们的愿望为对象设计出的相关产品为义卖内容。因此, 虽说是以义卖为主, 但产品的内容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依然产生了很大影响。古路河小学的义卖宣传活动中, 参与义卖的相关产品是以学生形象和愿望为设计元素的, 其中有明信片、卡片、徽章、印制体恤、印制马克杯、挂画等。相关产品的实用性, 能使受众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义卖中也达到了宣传和引起关注的目的。

三、视觉元素应用在公益宣传中产生的价值

(一) 审美教育目的

一次小型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 与活动中合适、鲜明的设计和宣传是分不开的。同时, 为公益活动的设计作品, 若是抽离公益活动来看, 其本身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观众在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 也能注意到为活动服务的设计。于是, 一次小型的公益活动也能陶冶情操, 培养感受美的能力。视觉元素对受众的影响并不是强硬的, 这种影响是一种双向互动的, 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设计界中的美育, 就是运用设计师创造的美感, 让观者产生深刻的印象, 并对其进行美的教育。这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会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去, 时时刻刻影响和感化着受众。在小型公益活动中, 要使活动中的设计视觉元素影响、激发受众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使这些元素具有美化人自身的功能, 即真正利用“公益”让受众有所思、有所想, 从而进一步帮助受众树立美的理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育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二) 关注社会

目前, 我国农村, 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 由于经济不发达, 教育资源匮乏, 很多人失去了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能够直接帮助到的是古路河小学的20个孩子。优秀的宣传作品既是活动的成功宣传品, 也能够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古路河小学代表的更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村贫困小学, 古路河小学孩子的愿望, 也反了更多农村孩子的心声。一次小型的公益活动所能帮助到的人群虽然是微小的, 但正是这小型的公益活动展现的信息, 能让观众感到真实、亲近, 并因此影响着受众, 使他们关注更多的公益项目。

(三) 体现艺术为社会服务

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 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 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在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 日本很多设计师立即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 用智慧协助人们尽量解决困难, 为充实灾民的精神生活而迅速地设计一切。由nosigner设计事务所所倡导并发起的维基网站, 便是其中典型地用设计提供包括防寒战略、食物与水战略、生活战略等的创意援救。

诚然, 艺术产生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然而, 其最终又是要服务于现实的。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这次宣传设计中, 各种图案、色彩、文字等元素的应用, 就是为了打造成功的宣传, 使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更多的人能关注贫困山区儿童。当然, 设计除了要成功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之外, 更重要的是表达出自身的内涵。设计的伟大和巧妙之处就是建立联系, 即与人们的需求建立联系, 与他们的文化和所处的世界建立联系, 与他们的情感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这是设计发挥的作用。

四、结语

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设计, 只是个小型宣传活动的设计, 但是它也反映出设计视觉元素对众多公益宣传活动的作用。视觉元素的有效运用对公益宣传是一条捷径。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正是通过合理的图形、色彩、文字和相关产品的设计, 才使该宣传活动能从视觉上引起受众的关注, 从而达到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宣传效果。

摘要: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设计, 只是个小型宣传活动的设计, 但是它也反映出设计视觉元素对众多公益宣传活动的影响。视觉元素的有效运用对公益宣传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古路河小学义卖宣传活动中合理的图形、色彩、文字和相关产品的设计, 使该宣传活动能从视觉上引起受众的关注, 从而达到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2]原研哉, 阿部雅世.为什么设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

[3]周宏.视觉传达设计.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

[4]史蒂芬·梅尔维尔.视觉与文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5]星星.CG时代视觉设计心理.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

[6]Linda A.Hodgdon.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台北:联经出版社, 2006

[7]陈旭清.公益模式创新与挑战.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

如何将法制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交际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都比较低。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的自身优势,分析语文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将法制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一、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看到“法”

一般来说,语文所教授的知识基本包括语音、词汇、短语、句子、篇章这五个方面。在这些方面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谚语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师所使用的词语中有些也包含着法律意思。因此,教师在词语讲解中,不仅需要从本意、引申义中来对其进行讲解,还需要充分利用相应的法治视角来阐述分析这些词语。家长、老师从小就教导学生要拾金不昧。“拾金不昧”一词在词典中是“捡到财物不将其占为己有”。我在对其进行讲解的时候,除了向学生解释清楚词典上的意思之外,还会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法律方面的内容。即就现行的法律制度来讲,如果我们在捡到别人遗失的东西,不将其归还或者交给警察,而想自己收起来将其占为己有,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平时常见常用的词语,我们只是在用其表面的含义,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有其其他方面的特有含义。在语文教学中选取一些具有法治层面代表性的词语来进行讲解,既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这个词语,更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课文作为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途径。在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并不提倡将语文课上成法律课,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要过多地占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而需要教师分析语文教材,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法律教育因素,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把握,适时地将其渗透进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在讲《白鲸》这一课的时候,对课文中有关白鲸的描述进行讲解,学生的注意力被白鲸的可爱所吸引,在充分分析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关于掠杀白鲸的图片,我要求学生思考这种行为。有的学生在思考之后说这种行为是现代人为了满足自己对美味的猎奇和对金钱的贪欲所造成的。这种捕杀国家野生动物的捕杀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此时,我就向学生详细介绍《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关于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条例,并组织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并让他们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学习白鲸的可爱,对白鲸产生喜爱之情,然后通过列举捕杀白鲸的违法行为,使其对此产生共鸣,根据法律要求来控诉这种行为,增强了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在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而且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更是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与同伴、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远远多于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适时地渗透一些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法律、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引用一些生活中、报刊中、电视中出现的违法犯罪事件,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就这些事件进行讨论。在小学阶段甚至是初高中阶段,学生有时会遇到社会上的小混混或者不良学生收“保护费”的事情,学生对此进行义愤填膺的讨论,然后我会趁机向学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这其中就包括“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在讲解中,学生纷纷表示一旦遇到这种行为就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汇报,并且自己也绝对不会参与到这种活动中。通过这样的交流讨论,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维转到对法律规则的认知上来,以此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与语文教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但是语文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法制教育与语文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深挖教学内容,将法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己的法律观念,真正做到学法、守法、用法,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尝一尝特别香教学反思下一篇:爱优秀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