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2024-08-05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通用10篇)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篇1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司马迁的《史记》,贯通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觉得秦穆公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细细阅读的经典!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篇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 理解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以及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3.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 凭借语言文字, 适度拓展, 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拓展旧知,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了解掌握情况。

立志编写牢记嘱托飞来横祸

尽力克制发愤写作辉煌巨著

2.学生齐读课题。

“发愤”是什么意思?围绕课题思考教学目标中的那两个问题。

二、拓展于教学难点处, 感受悲愤

1.先探讨第一个问题, 快速浏览课文, 说说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生先读后谈体会, 教师适当评价。 (表扬用自己的话回答的学生) 同时出示:正当他……要写完这部史书!

2.理解“飞来横祸”的意思, 说出对司马迁来说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讲讲李陵的故事, 说说监狱里的情形。 (板书:遭受横祸)

3.他不但被关, 还受酷刑。出示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 (古代的一种酷刑, 即阉割生殖器, 也称腐刑) 。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 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遭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 成为一个废人, 生不如死。

4.此时, 司马迁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表达)

所以他——— (生:悲愤交加) 所以他想——— (生:血溅墙头) 所以他要——— (生:了此残生) (点名读“悲愤交加”这个词)

5.他曾想到了“死”, 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用心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比较“残生”和“一生”的用法。想象司马迁悲痛欲绝的心情, 自己试读, 点名读。

6.师出示, 生接读: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 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思考“这个念头”指什么, 点名读句子。

【设计意图:许多教师对于教学的难点处非要讲深讲透不可, 但实际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无动于衷。此时, 如果让学生自己阅读与课文难点相关的补充材料, 或联系实际来理解,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难点处拓展, 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仅凭课文中的介绍, 学生是很难把握的。让学生联系当时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故事背景来了解“飞来横祸”与“酷刑”, 使学生感受到司马迁遇到的天大困难, 进而理解司马迁受了酷刑后为什么悲愤交加。】

三、拓展于知识抽象处, 领悟生死

1.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因为, 他已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 谁来读一读?

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 这是什么句?能换一种表达方法吗?读一读, 比较哪种表达方式好?还有两个感叹号。要把这三个标点符号的语气读出来。

齐读这段话。知道泰山、鸿毛是什么意思吗?人的死为什么要和泰山与鸿毛联系起来?自己读读, 思考后交流。先自由读, 看哪个同学读懂了?

2.出示原著中的句子: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指名读。理解“固”“或”的意思。他坚定了信念。生齐读:我一定要……, 我一定要……。板书:坚定信念。)

3.同学们, 设身处地想想, 当司马迁身陷牢笼, 有口难辩时, 他只能默默地对自己说什么。 (点名读)

周围是凶恶的狱卒, 想想该怎么在心里对自己说。 (点名读)

当他孤身一人, 独对苍天时, 他又会怎样呐喊?谁来说一说? (点名读)

司马迁是为《史记》而活着, 为造福后人而活着,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而活着。他战胜了自己。 (再自由读一读)

4.导读:女同学, 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 (女生读)

男同学, 请读出一个把屈辱深埋内心, 暗下决心的司马迁——— (男生读)

全体同学, 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全体读)

【设计意图:“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意思比较抽象, 补充《史记》中的原句, 既能让学生感知这句话的出处, 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通过不同形式的导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司马迁顽强的意志。】

四、拓展于情感激荡处, 理解“发愤”

1.读到这里, 老师有一个疑问:司马迁为什么一定要写《史记》呢?《史记》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有什么分量?

请同学再好好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因。也可小声说给同桌听听。

2.现在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开始全班交流。

(1) “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 他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并有所作为。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2) “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 喜欢历史, 也立志编写史书, 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 (板书:立志编写)

师:课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司马迁为了编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是哪一处?找出来读一读。

生:司马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为编写《史记》、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

师:谈得好, 接下去交流, 还有什么原因?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师: (出示) “我死之后, 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 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 谁来扮演司马谈说说这句话, 自由练一练。 (点名读, 互相点评。)

师: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到九泉之下, 他怎有面目见父亲啊!再读读父亲的嘱托。 (板书:牢记嘱托) 司马迁, 黄河水养育了他, 英雄的故事鞭策着他, 父亲临终的嘱托提醒着他, 要建功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 所以他战胜了自己。用心读读这整段话。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 有些内容一定会触动学生的情感, 使他们情感激荡, 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此时,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 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 扩大阅读量, 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理解“发愤”一词上让学生联系课文概括、想象、练说, 既让学生体会到司马迁此时极度悲愤绝望的心情, 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拓展于课文留白处, 感受艰辛

1.请学生读。“想到这里, 他尽力……隶字。”

师: (出示隶书) 这就是隶字, 它是我国汉代的一种通行字体。谁来读读这句?

2.师: (出示图片配乐) 看, 在司马迁的脸上, 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 只看到责任和使命。他把个人的耻辱和痛苦全埋在心底,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竹简上写着, 这摇曳的烛光仿佛是他不屈心灵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悲和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从他的脸上, 我们分明读出了两个字, 那就是——— (指课题中的“发愤”, 生齐读:发愤!发愤!发愤!)

3.此时, 在你心中, 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呢? (板书:发愤写作)

4.司马迁坚强, 不屈不挠。你能看着课文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课件出示:

夏天, 烈日炎炎时 ()

冬天, 大雪纷飞时 ()

天色微明时 ()

夜深人静时 ()

想好的和同桌练说, 说出司马迁的坚强, 说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点评。)

5.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忍辱负重”等)

【设计意图: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 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教师能激活学生的课外储存作补充, 恰到好处地“补白”, 就能促进学生感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上面这个练习中, 司马迁在狱中编写《史记》的情景没有具体写出, 这是一个较大的留白点, 对学生理解、学习司马迁的发愤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抓住这个空白点,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引导学生想象描写监狱里恶劣的环境, 抓住司马迁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具体描写他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发愤写作的。这个练习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顽强精神, 把握了文章主题,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于知识点巩固处, 升华情感

1.司马迁就这样发愤写作, 最终结果怎样呢?

出示:就这样, 司马迁发愤写作, 用了整整13年时间, 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 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板书:不辱使命)

从“整整13年”体会到什么?“52万字”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 才完成了《史记》。他写完《史记》时已心血耗尽, 不久就与世长辞, 你觉得此时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 还是轻于鸿毛?

3.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

师:“前无古人” (标出) 的著作:

“52万字的辉煌巨著”, 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它完整记录3000余年的历史, 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 用“生命”写成史书的精神, 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带着感动和激动, 再读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4.齐读课题, 你从“发愤”一词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要求用成语形容。

(学生想到了“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坚强不屈、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刚正不阿”等词。)

5.此时此刻, 你想对司马迁说什么?出示:“司马迁, 我想对你说:____”

6.像司马迁这样, 在逆境中写出不朽巨著的人, 你还知道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前所查资料, 交流出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 被困在陈蔡, 写出了《春秋》;谈迁写的《国榷》丢失后, 又重新写出内容更丰富的《国榷》;孙膑被剜去了膝盖骨后, 写出了《兵法》;屈原被放逐时写出了《离骚》……)

7.由他们的事例, 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在让学生说说后, 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 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 一个人心中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一定能驱散绝望之云”等名言让学生记一记。)

【设计意图:巩固是为了积累, 积累是为了运用, 运用是拓展的目的。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题, 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内外积累尽情表达出来, 既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 又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上这几个环节通过拓展词语、体验评说、拓展类似事例、拓展名言等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促进了积累和运用, 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七、拓展于课文延伸处, 激发阅读兴趣

1. (出示《史记》图片)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今天仍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读读这些成语:

指鹿为马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背水一战

2.布置作业。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 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但书店有学生版的《史记》, 很适合大家去阅读。课后可以读一读《史记》, 以便更多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中的司马迁 篇3

司马迁着意讲“变”,可以说,他《史记》的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都在捕捉一个“变”字。他认为天是变的,称天变为“天运”。他认为物是变的,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他称历史的变化为“古今之变”,特别重视历史的巨变,说:秦楚的“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司马迁也十分重视“通古今之变”的“通”字,“通”即贯通,就是对古今之变作贯通的思考。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作了“略协古今之变”“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等表述。“略协”“厥协”“整齐”均指综合。总结,就是通过综合、总结而把握全部历史之变的大纲即规律的意思。

司马迁正是这样做的。他两次修正历史的断限,就是为了把握由黄帝到汉初的从统一走向大一统的规律;就是为了把握人心向背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真理。这两点把握雄辩地证明了:古与今的阻隔是可以贯通的,人们是能够化古为今,化传统为现代的。由此我们看到,“通古今之变”,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而是卓越的历史智慧。

话题2:转折

有转折的风景是美丽的。有黄河般百丈九回的浩荡、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曲折折的奇伟,都是转折造就的,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帶来的惊喜与顿悟,都是转折的妙处。

如同奇风秀景,有转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无数个转折谱写的。中华五千年的无数英魂,就是由无数转折造就的。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那次人生转折的苦痛,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不,留下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没有转折,司马迁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修史的决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转折赐予了他执着。转折是如此神奇。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800字 篇4

在《史记》中记述了很多忠于祖国,不屈斗争的英雄事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因为牢记“我和我的祖国”,蔺相如以非凡的胆略,出色的临机应变的能力,出使秦国,最后完壁归赵,让秦国不敢小看赵国,正是“使不辱于诸侯”,而后当蔺相如作上卿之后,廉颇不服,而蔺相如不与其相争,原因却是“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终化敌为友,为“刎颈之交”。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与贾谊,都忠心为国,本着:“我和我的祖国是不可分开整体”

的宗旨,一片丹心,只可惜最后两人都因小人进谗而贬谪流放。屈原经历了楚由盛而衰的过程,楚王身边尽是小人,最后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也投江而死。一个人写的文章,体现出他的性格,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评之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屈原虽然“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仍无法挽回楚国灭亡的命运,真是“可怜一片影”。屈原自评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评之为“濯淖污泥之巾,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我说“铮铮不屈骨,一片赤诚心,千里长相敬,英名永不朽。”而贾谊的经历与屈原的经历如此相似,因为打击诸侯,而被进贬罢官,路过湘水边时,为赋以吊屈原,写下了“鸣呼哀哉,适时不祥!鸾风伏巢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语句,我觉得,这不单单是在写屈原,分明体现了自己的一片忠魂,至死不渝。

《袁盎晁错列传》与《张释之冯唐列传》所写的四个人都以敢做敢为,犯颜谏诤出名,袁盎当看到绛侯为丞相时,文帝礼恭,劝文帝不要这样做,因为绛侯不是社稷臣而是功臣,不应行此大礼,后来当绛侯被人告为反叛之罪,满朝文武,只有袁盎上谏为其正名,好一个有胆有识的正直之人!晁错后来因为了国家统一而削藩之事成为替罪羊而死,张释之执法无私,而冯唐则能选贤任能,又为魏尚申冤,这4个人,可以说忠心为国,死而后已。《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详写李广、卫青、霍去病三人为保为大汉边域,横戈戍边,击败匈奴,真可谓:“我与我的祖国同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更是体现他的永志不灭的忠魂。

而太史公司马迁也是以史学家严谨治学著书,而且敢于在直接批评汉武帝,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史官,在《封禅书》中,为了祖国人民,为了大汉的江山,司马迁毫不留情地指出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封禅天下名山,为了长生不死,又轻信方士,他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比常人还不如,司马迁对此也气愤不已,极写武帝之迂呆惑溺,而在《平准书》中,司马迁则尖锐地批评了汉武帝的“外攘夷狄,内兴功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也指责汉武帝使用兴利之人,如桑弘羊,东郭咸阳等,专盐铁,摧酒酤,调均输,置平准,垄断有关国民生计的生产事业和流通领域,还卖官鬻爵,铸皮币、白金,算缗告缗,以致社会风气大坏,吏治腐败,工商破产,城郭空虚,人民流亡,在封建时代敢于如此评价当时皇上的,必定是大智大勇之人,在此,我再送一诗给司马迁:满腔热血心,忠心为大汉,直批汉武帝,为国又为君,忠魂垂千古,《史记》永世传。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篇5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四)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五)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篇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知道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内因,深刻领会司马迁遭遇酷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通过学习,激发自身情感,做司马迁式百折不挠的人。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文字、课文插图、配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

1、出示图片:《史记》

师:大家看,这部著作的名字叫什么?(板书:《史记》)

你知道它是谁写的吗?(板书:司马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揭示课题,板书:

12、发愤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再读一次,想想就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主要问题有:《史记》这本书主要写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说发愤写?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二、精读课文

1、学习描写《史记》的语句

(1)师:同学们的问题既多又好,相信大家学了本文,一定能从中获得答案。让

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去读读课文,先看看哪些语句是介绍《史记》这部著作的?读完后用横线划下来。

(生自由读划,师巡视,与学生交流,并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指名读所划句子。(相互补充)

(3)出示句子: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

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

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4)师: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①跨度之长:3000余年

师:3000余年长吗?指导读好句子,注意3000余年这个词。

②时间之久:整整13年(板书:十三载)

③字数之多:52万余字

(5)齐读这两句,读出对《史记》这部鸿篇巨制的赞叹。

2、理解写作的原因

(1)师:司马迁为何要花费毕生的心血撰写《史记》呢?同学们再仔细读读1、2

小节,看看究竟为什么。

(2)交流,指名:

①喜欢听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说明他喜欢历史故事,《史记》的主要内容正是记载历史故事的,读出激动之情)

②受父亲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他做了哪些事情?

板书:勤读广搜(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③牢记父亲的嘱托。(板书:家父遗愿永不忘)

父亲怎么说的?指名读。什么表情?要注意哪些词语?(千万不要忘记)师与一学生模拟对话。

牢记父亲的嘱托后,他每天忙着干什么?(指名读下句)

是啊,他继续勤读广搜,他更坚定了撰写《史记》的志向,以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板书:立志向)

3、齐读1、2小节。

三、作业:《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用“因为„„所以„„”说说司马迁为什么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边说边出示)指名。

注意引导,相机板书:勤读广搜立志向家父遗愿永不忘

我们用这两句话来说一说。(出示)

3、这两个原因中哪个更重要?让我们来听听父亲司马谈临终前的嘱托。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完成的史书哇!”

(1)谁能用朗读把司马谈的殷切期望表现出来。

指名感情读。(什么表情、什么语气、什么语速、什么期望)

(2)齐读。

(3)如果你就是司马迁,此时,你会对父亲说什么?(指名)

(4)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谁能用他的这句名言来对父亲说?

(5)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司马迁的这句豪言壮语。(齐读)

2、精读第三小节。

过渡:这句话正是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发出的感慨。

(1)请大家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第三小节,然后画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一段心理描写。(生读划,师巡视)

(2)指名读,出示:“人总是要死的,„„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这段心里描写共几句话?哪一句和名言的意思一样?指名读。一个人的死应当怎样,而不能?再读。

第二句是什么句子?(反问)请你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四两句是什么句子。(感叹句)请你读一读。一定要活下去是为了什么?活下去重要还是写完《史记》重要。读出递进。

谁来连起来把这段心理读好。

齐读。

(3)“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想到死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读第三小节开头三句话。(指名)

“飞来横祸”什么意思?究竟是怎样的一场飞来横祸?文中怎么说。

究竟受了怎样的酷刑,居然让司马迁想到去寻死觅活的呢?同学们有所不知呀!请大家一起听听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点击播放)

你认为司马迁遭遇了什么?(冤枉、耻笑、羞辱、摧残、奇耻大辱„„)

(4)因此,(出示,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5)他在蒙受了如此的奇耻大辱之后,为何又打消了了此残生的念头?

是啊,《史记》是司马迁从小勤读广搜立下的志向,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家父的遗愿,《史记》还没有写完,我怎能死呢?他想——再读。

(6)从此,司马迁忍受着巨大的耻辱和痛苦发愤写《史记》。

书中这幅图正是刻画了司马迁在狱中奋笔疾书的身影。

出示,指名读。“想到这里,„„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他把什么埋在心底?把什么重担挑在肩上?你想到了哪个成语?板

书:忍辱负重这个词就是“发愤”这个词最好的解释了。

(7)请大家想象一下,司马迁是怎样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的呢?

往下续写。

出示:盛夏,;

寒冬,一二两组写盛夏,三四两组写寒冬。

(8)配乐朗读。齐读第三小节,然后根据情况各选两三个接下去读。

师范读第四小节。板书:功成名就万古扬

(9)凝视着画面,我们不妨给这幅图写一副对联,好吗?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引用名言,可以自己创作,写在课文插图左右。

(可以两人读上联,两人读下联)

老师也忍不住送一幅对联给这位伟人,我请同学们一起读好吗。

(10)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司马迁说:

三、总结全文

1、结合板书,总结四个自然段的大意。再次齐读创作诗。

2、齐读课题。

四、作业

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有感”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勤读广搜立志向,家父遗愿永不忘。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篇7

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一统思想

公元前二二一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结束了我国长期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到了汉代, 特别是武帝时期, 中央集权日益巩固, 经济繁荣, 文化学术比较发达,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司马迁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

他在《史记》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思想便是“大一统”。“大一统”一词出自《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所以“大一统”指统一事业。《史记·秦始皇本纪》:“令陛下……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五帝所不及。”这里地“一统”即指全国统一的意思。而《史记》创新了“大一统”思想, 这实际包含两个意思:中国是个统一的国家;中华各族尊黄帝为祖先。也即是“大一统”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显地表述了主张国家统一发展、反对分裂的观点。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秦朝历史地位时说:“秦取天下多暴, 然世异变, 成功大。”认为秦朝统一中国事业虽然依靠了暴力手段, 但时代不同了, 形势变了, 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见, 司马迁对秦统一中国事业的肯定态度。司马迁对西汉兴建以来国家统一为社会带来的繁荣景象极为赞赏, 在《太史公自序》中又说:“汉兴以来, 至明天子, 获符瑞, 封禅, 改正朔, 易服色, 受命于穆清, 泽流罔极, 海外殊俗, 重译款塞, 请来献见者, 不可胜道。”这是对西汉盛世的歌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司马迁“大一统”的国家观。

在司马迁之前, 民族的始祖是混沌的, 多元的, 民族发展的脉络是不清的。是司马迁站出来, 在纷乱繁杂中理出头绪, 在多元中选择一元, 并将一条清晰可辨的黄帝子孙系列推到了人们面前。

顾颉刚先生指出:“历史系统是从黄帝开始的。司马迁的成就在于, 他毅然以黄帝为断限, 黄帝以前一切付之不闻不问, 他在方士和阴阳家极活动的空气中排斥了许多古帝王, 是怎样的有眼光和有勇气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开篇明义, 在《五帝本纪》中塑造了一个聪明善良神话般的人物——黄帝。其他四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子孙。《史记·六国年表·序》记载:“禹兴于西羌”, 而为夏后氏之祖。又有, 秦之祖先为大费, 其子孙“或在中国, 或在夷狄” (《史记·秦本纪》)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夏后世之苗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 其先, 禹之苗裔, 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夷狄, 司马迁把他们的祖先都视为黄帝。他的这种记述, 再加上我国原本的黄土地、黄河、黄皮肤等地理环境和人种的特色, 才使得中华各民族最终形成了“炎黄子孙”的概念。

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 到今天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二、民族平等, 反对民族战争

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司马迁的时代, 人们的民族思想却是比较落后的, 推崇“尊夏贱夷”, 认为中原文明高于所谓的“夷狄”。“东方曰夷, 被发文身, 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 雕题叫趾, 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 被发衣皮, 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 衣羽毛穴居, 有不粒食者矣。”四夷与华夏之间有不少共同处, “中国、蛮、戎、狄, 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以此来形容周边少数民族。

但司马迁不同, 他站在历史的高度, 为少数民族作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每一篇都渗透出他的民族平等的意识。而通观这些民族史传, 可以发现其内容并非单纯的夷夏分离的记述, 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给人以各民族从来都是杂处、融合的印象。这种“华夏同宗”的思想就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头脑中, 各民族是生而平等的, 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轨道中是互相融合的。司马迁主张民族之间和睦相处, 国家有一个相对安平的环境, 让人们致力于生产, 致力于发展经济。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是建立在能否富裕强盛这个基础上的, 而这种富裕强盛不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 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殷国富。

他的这种不偏私不美化的史学态度, 使他站在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立场, 对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一视同仁。

三、首创民族史传的形式

在《史记》的五体结构中, 本纪是提纲, 它以王朝的更体为体系, 以编年的形式排比了一代大事。至于其他的人物、事件则按照分别列入世家或列传。在《太史公自序》中, 他说:“二十八宿环北辰, 三十辐共一, 运行无穷,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忠信行道, 以奉主上, 作三十世家。扶义傥, 不令己失时, 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史记》一百三十余文中写到少数民族事宜的有十多篇, 这其中包括了像《楚世家》、《越王勾践世家》这样的“世家”, 更为边疆民族立传。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论述了写作这些列传的宗旨:“汉既平中国, 而佗能集杨越以保南藩, 纳贡职。作《南越列传》。”“燕丹散乱辽间, 满收其亡民, 厥聚海东, 以集真藩, 葆塞为外臣。作《朝鲜列传》。”“唐蒙使略通夜郎, 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作《西南夷列传》。”“汉既通大夏, 而西极远蛮, 引领内乡, 欲观中国。作《大宛列传》。”再加上《匈奴列传》、《东越列传》, 共记六篇列传。分别是按地区写出了北方、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民族历史, 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民族史。

这种编纂体例充分的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 其创新的思维更被其他史书所继承。

可以说, 司马迁的这种民族观已经超越了他那个时代, 为中国民族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篇8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曲阜;圣人;礼仪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65-03

一、绪论

司马迁是极为尊敬周公与孔子的,“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②司马迁因为对周公与孔子的敬仰而爱屋及乌,以至于对鲁国推崇备至。在《十二诸侯年表》中,司马迁首周次鲁,列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鲁国国力疆域远不如齐、晋、秦、楚四大强国,在《十二诸侯年表》中的排位却在这四大国之上,仅次于周。而在所有《世家》中,《鲁周公世家》排第三,仅次于《吴太伯世家》与《齐太公世家》,从鲁国在《十二诸侯年表》与诸《世家》中的靠前排位,可以反映出司马迁对鲁国地位的肯定。

而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世家》,在撰写了《史记·孔子世家》之后又又编写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史记·儒林列传》,此等浓墨重彩的记述在《史记》中极为罕见,可见司马迁对儒学的推崇。司马迁称颂孔子时期的儒学,不等同于司马迁认同孔子之后到汉初这三四百年的儒学。司马迁的儒家情结是矛盾的,司马迁所尊崇的是先秦时期的那种原始纯正的儒术,以及先秦儒家学者那种有主见、有节操且又积极入世的人格,而对于被汉武帝所尊起的那种已经变了质的儒术和那些专门以阿谀奉承为事,以追求功名利禄为宗旨的儒生,如公孙弘这类人,则是深恶痛绝的。

如同耶路撒冷为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三教圣地一般,曲阜是儒家的圣地,本文试从圣人故乡与礼仪之邦两个角度分析司马迁如何描绘他心中的儒家圣地——曲阜。圣人故乡这个角度主要从周公、孔子等曲阜历史上的圣人(曲阜的上层人士)入手,礼仪之邦这个角度则从曲阜的普通儒生及百姓(曲阜的下层人士)入手,从《史记》对曲阜各个阶层人士的描绘来完整还原曲阜的面貌。

二、圣人故乡

“周公佐武王,作牧誓。……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③曲阜为少昊故里,曲阜在上古时期便出了圣人少昊,但在《史记》中对少昊并无详细记载。《史记》对曲阜上层社会的详细记载自周公伊始,周公因灭商有功被封于曲阜,周朝建立后,周公对周朝的统治发展有着卓越的功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④“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⑤在扫除商朝残余势力,周朝稳固之后,周公作礼乐官制。“周公卒后,秋未穫,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襃周公之德也。”⑥周公死后,由于周公对周朝的莫大功勋,周成王赐鲁国天子礼乐,自此鲁国礼乐兴盛。曲阜作为鲁国首都,礼乐最兴。

孔子是继周公之后,曲阜的又一大圣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礼赞俯拾即是,直接赞颂孔子的文字如“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⑦

间接赞颂推崇孔子表现在《史记》里有许多考其是非与评论人物多引自于孔子。如《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赞引孔子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宋微子世家》赞亦引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史记·酷吏列传》序引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史记·孔子世家》以外的55篇传记中引用了孔子的言行故事,达103处之多,表明司马迁将孔子之言视为论史的绳准之一。

孔子出生之时,周朝的礼乐制度已经处于分离崩析名存实亡的境地,而孔子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抑制住了礼崩乐坏的颓势。

《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家。孔子家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⑧孔子死后,其弟子与其他鲁国人,自愿搬到孔子坟墓旁边去住的有一百多家,这个地区的人们世代相传每年每季总要按时到孔子的墓前去进行祭扫,孔子的故居成了儒生们聚会举行礼仪的地方。汉初建国,孔子已经死去两百多年了,而人们的祭祀一直不绝。可见孔子对曲阜以至于鲁国的儒学礼乐影响之大,也可见孔子对曲阜风土人情,特别是民风的影响之深。

然而即便贤如子夏,也未能如孔子一般完全的维护礼乐制度及其尊卑等级,孔子死后,更没有一个弟子能完全地继承其衣钵,不由得使得司马迁有了岂不痛哉的感慨。“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於卫所居不合。仲尼没後,受业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適齐、楚,或入河海,岂不痛哉!”⑨

孔子之后,曲阜虽然仍贤达备出,却无人再有资格称之为圣人,与周孔比肩,实在是件惜哉痛哉的憾事!

三、礼仪之邦

曲阜历史极其悠久,《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曲阜是否真为少昊建都之地,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但曲阜百姓口口相传,自古认为曲阜是少昊故里,就会产生极强的地域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极为约束并且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曲阜民风在上古时期便已淳朴好礼。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⑩到了周代初创之际,曲阜因为是功勋卓著的周公封地,地位显赫,加之鲁国是唯一一个能使用天子礼乐的诸侯国,在这良好的氛围之下,使得曲阜比其他地区更有优势地从上至下推行礼乐制度。故《史记·货殖列传》云:“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11

及至春秋纷乱时期,礼乐制度已无法如周初之时推行,此时孔子的出现对于礼乐制度的延续不啻于久旱逢甘霖。周公制礼,而礼乐在孔子的手中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孔子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政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2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13吴越与秦楚诸国在中原各国眼中是没有开化的蛮夷,吴国季扎使鲁,表现出了对礼乐的熟知与热忱。鲁人不以中原大国眼光视吴国为蛮夷,反倒对懂礼乐的季札极为敬重,而不像别的诸侯国一般迂腐,自诩为礼仪之邦而蔑视吴越。由此可见鲁国人的价值观是懂礼乐的国家即为礼仪之邦,而非带有国家地域的歧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礼仪之邦该有的视野与胸襟。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徵百牢於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14吴国春秋鼎盛之季,伐齐,路过鲁国,提出了索要“百牢”的僭越礼制的要求,季康子据理力争,遣子贡依据礼仪贬斥夫差,使得夫差自知理亏停止了要求。吴国兵锋正盛,而鲁国已经衰落,鲁国人敢于拒绝吴国的无理要求,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礼仪之邦该有的气魄与胆量。

到了战国时期,鲁国国力更加衰弱,诸国之间征伐不断,唯有鲁国礼乐与儒学不废。“天下并争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15

“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16战国末期,鲁国国力与齐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说此时之鲁国仰齐国之鼻息亦不为过,曲阜百姓面对齐湣王仍能不畏其权势,坚持以礼制对待,最后将齐湣王拒之城外。

秦朝定鼎之后,秦始皇准备封禅,颂秦功业,封禅之礼朝中无人熟知,而鲁国历来以礼乐闻名,“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17

楚汉战争时,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以曲阜为封地。当项羽垓下兵败,乌江自刎后,各地皆降刘邦,唯独曲阜一地依然坚守。“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毂城。”18

众所周知,项氏为楚国之股肱之臣,干城之具,在楚地威望极高,而项氏起兵江东,一时间江东英豪云集其麾下,愿效犬马之劳,甘心鞍前马后为之肝脑涂地者不计其数,但项氏即便在江东有人脉声望积淀,然而兵败自刎之后,楚地和江东都降了刘邦,唯独曲阜不降,原因何在?项羽自封鲁公到其兵败未尝有几载,且项羽都彭城,四处征战,于曲阜时间较少,史料也未记载项羽在曲阜有何仁政,何以曲阜百姓对项羽如此忠心?看《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便可知晓原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19

陈涉不过是一介平民,毫无声望,但其起兵抗秦之初,鲁国的诸儒都前往归附,只因为秦朝焚书坑儒,毁掉了曲阜下层儒生视之为生命的礼乐制度,曲阜百姓都对秦朝恨之入骨,而刘邦虽先入关中,但当时人们都知道项羽是当之无愧的抗秦主力,刘邦不过是捡了便宜罢了,尔后项羽焚阿房杀子婴,虽是暴虐之举,对曲阜百姓而言,却是报仇雪恨的举动,让曲阜百姓吐出了压抑心中多年的恶气。因此项羽败亡,诸地皆降,唯曲阜不下,也就不难理解其内在原因了

到了汉初,中原大地刚经过战火蹂躏,百废待兴,被暴秦封禁已久的儒学重见天日,正值重新传播儒学礼乐之时,然而鲁国儒生虽然重视礼乐制度,却不盲目。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20高祖刘邦建国之后深感没有礼乐制度,王朝的统治是无法长久的,于是命叔孙通制礼,叔孙通便从鲁地征召儒生作为助手。

被叔孙通邀请制礼的鲁国儒生说:“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又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21鲁国儒生骂叔孙通没有气节,如墙头草一般,所侍奉过的主子差不多有十个了。讽刺叔孙通靠着拍马屁博得主子的宠爱。认为如今天下刚定,正值休养生息之时,不是适合制订礼乐制度的时候。礼乐制度的建立是行善积德百年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觉得叔孙通的行为不合于古人,拒绝前往。即便是极为重视礼乐制度的儒生,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而非盲从地推行,更耻于以此换功名。这与司马迁同时代的公孙弘董仲舒等以追求功名利禄为宗旨的儒生截然相反,司马迁认为鲁国儒生的所作所为才是儒学原本的样子。鲁国儒生之言语暗合司马迁之意。

《儒林列传》所载申公者,是汉初曲阜儒生的又一个典型代表——“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22能够成为为王师,乃是许多儒生之生平夙愿,而申公因刘戊不好学,以此为耻,舍弃利禄归鲁。铮铮傲骨,不为膏粱谋,“武帝时,上为封禅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23武帝时期,欲封禅泰山,太常诸生对封禅之礼不熟知,徐偃提出去鲁地寻找懂得封禅之礼的儒生。

可见曲阜从上古便是民风淳朴,历经三代,春秋战国,秦朝,汉初,直至武帝时期,曲阜始终以礼仪之邦的形象出现在《史记》中。

四、结论

曲阜既是儒学的圣城,又是圣人故乡,更是司马迁笔下的礼仪之邦。《史记》虽无《地理志》,司马迁也未有单独列出一个列传描述曲阜的风土人情,但经过上文的梳理,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曲阜的记载颇多,将司马迁散落在《史记》中的关于曲阜的描写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曲阜有着特殊情结,司马迁对曲阜的推崇是贯穿《史记》始末的。

注释:

①在《史记》中,直接提到曲阜的只有《周本纪》与《鲁周公世家》,曲阜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鲁国首都,在汉朝时的鲁地的县治即曲阜,曲阜是鲁地及鲁国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将《史记》中关于鲁国与鲁地的描写等同于对曲阜的描写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P7658

③《史记·鲁周公世家》P2632

④《史记·周本纪》P245

⑤《史记·鲁周公世家》P2623

⑥《史记·鲁周公世家》P2625

⑦《史记·孔子世家》P3845

⑧《史记·孔子世家》P3839-P3840

⑨《史记·礼书》P1854

⑩《史记·鲁周公世家》P2625

11《史记·货殖列传》P7593

12《史记·孔子世家》P3812

13《史记·鲁周公世家》P2663

14《史记·鲁周公世家》P2680

15《史记·儒林列传》P7137

16《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P2625

17《史记·封禅书》P2190

18《史记·项羽本纪》P775

19《史记·儒林列传》P7135

20《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P6093

2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P6095

22《史记·儒林列传》P7155

23《史记·封禅书》P2277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点校.《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倪晋波.《史记·孔子世家》辨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3

[3]彭刚.《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J],史学史研究,2014,(2),1

[4]叶庆兵,吉定.《<史记>中的“至圣”孔子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4),6

[5]陈曦.《孔子神韵的独特演绎》[J],郑州大学学报,2000,(3),88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篇9

1、审题之后,我们一眼便知本文讲的是( )的故事。

2、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二、阅读理解

1、在第一节中,作者从( )、( )、( )这三个环境因素来说明司马迁所受到的历史方面的影响:(1)生在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域( );

(2)自小从父老乡亲那儿耳( )目( )了许多历史故事;(3)出身在( )家庭,家学渊源颇深。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司马迁为此不仅(

),还( ),这就叫“( ),( )”。也正是在青年时代就积累了深厚的史学知识,司马迁才能在日后写成名著,这也正应了陆游的那句诗( )。

3、在第二节中,司马谈泪流满面是因为( )。

请仿照〈〈示儿〉〉,帮司马谈写一封简短的遗书给司马迁:(

)。司马迁牢记这个嘱托,每天不是( ),就是( ),为撰写史书精心做好准备。

4、“飞来横祸”的意思是( ),这个祸是指司马迁

( ),获罪原因是( )。从中我们可以想到司马迁是一个( )、( )的铮铮铁汉。遭受宫刑后,司马迁之所以打消了( )的念头是因为他想死得( ),完成( )。从这儿,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把事业看得(

),将荣辱置之( )的身( )志( )者。

5、第六节的首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 ),也可以认识到( )。

6、你是怎样理解司马迁是用生命写成〈〈史记〉〉的?

7、浏览全文,利用书中语句来简介一下〈〈史记〉〉

(1)作者: (2)字数: (3)耗时: (4)评价:

(5)内容:

三、积累运用

1、请用成语来赞美一下司马迁,至少4个:

2、“发愤”的意思是( )。请展开想象,描写一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

3、试根据下列小标题来复述课文:读书游历,充实积累;牢记父志,研读整理――横祸飞来,意欲轻生;忍辱负重,发愤写作――一十三年,完成巨著;一部〈〈史记〉〉,毕生心血。

四、拓展知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鼓励学生勇敢面对人生的逆境,做生命的强者。教学重难点:

感受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伟大精神。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自由读课文1、2小节找出司马迁写《史记》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a.学生自由读文,用笔在书上圈划,加上批注。b.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c.集体交流:

(1)受家乡环境和英雄的影响。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师:司马迁面对滚滚的黄河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黄河水:“波涛滚滚、呼啸而去”气势恢宏,十分壮观。它不受任何干扰,不惧怕任何阻拦,总是勇往直前,如果我也能像黄河水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一定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功成名就。

师:司马迁听着古代英雄的故事,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古代英雄:勇敢无所畏惧,受人尊敬。虽然早就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他们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师: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让我们怀着对黄河和英雄的赞颂再来齐读这句话。(必要时范读)(2)受父亲的影响。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师:司马迁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立志编写史书、3000余年间的历史”:了不起的英雄、有理想有抱负、爱好历史。在司马迁的眼中,父亲就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司马迁 ————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师:游历什么意思?

亲身实践。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师点评: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见解,你们真棒。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还写了他深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B、指名点评,他读得怎么样?

再指名读,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

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司马谈那深情的嘱托。D、齐读。

2、读课文第2节,思考:面对父亲的嘱托司马迁是如何做的呢?

出示句子: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导)为了年少的梦想,为了对父亲的一句承诺,就在司马迁义无反顾地编写史书,向伟大的史家之路迈进时,一场飞来横祸却降临到了司马迁的头上。师:(1)飞来横祸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

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出示: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2)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痛苦、绝望)

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3)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史记》还未完成、对父亲的承诺还未实现。)A、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B、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让我们再次怀着敬仰和佩服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3、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好史记,那么他是如何写《史记》的呢?

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齐读(出示书上图片)

(1)请同学简单描绘下书上的插图。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2)、请同学们静静地想象,思考。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酷暑,()(3)、交流汇报。

(4)师小结:这是司马迁一生价值的书,这是前无古人的书,这是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和生命写成的书啊。让我们用自豪和兴奋的语气来读最后一段。(5)想一想这些枯燥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忍辱负重的精神;注重承诺的精神。

上一篇:管理评审总结下一篇:我爱我的祖国作文;我爱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