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05年度工作总结(通用6篇)
乡镇2005年度工作总结 篇1
乡镇2005年度工作总结
镇党委政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执政兴镇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实干、创新、有为”主基调,全力推进“工业立镇、开放兴镇、商贸活镇、以枣富民”四大战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全年预计完成社会总产值62亿元,同比
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个月突破****万元,提前实现了奋战三年财政收入超****万的暨定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育产业,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
镇党委、政府把05年确定为“项目建设跨跃年”,坚持“以工立镇,项目为纲”的主导思想,把工业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支柱”,把项目作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切围绕项目干,大打项目攻坚战。全镇新上项目43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千万元项目10个,超500万元的项目5个总投资15.98亿元。是我镇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质量最好的一年。
1、以“跳脚摘桃”的作风,做大产业引项目。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催生项目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靠产业聚集项目,用项目壮大产业。立足本镇工业优势,把石化煤化和被服产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攻方向去引导和推进,把抓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作为主攻目标,上规模、上档次。积极引导企业告别摊煎饼式的简单扩大再生产,向精深加工迈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靠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今年以来,全镇共新上石化、煤化项目19个,总投资11.6亿元,投资4亿元的华雨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明鑫焦化项目均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近期可投产运营,投资4亿元的信诺立兴二期焦化项目、投资1.6亿元的华雨重交沥青项目正在加紧运作,石化、煤化项目旺盛的投资增长带动了两大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年实现产值42.2亿元,占镇工业总产值的68,成为全镇及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
2、“以百米冲刺”的精神,做强园区聚项目。把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用园区承载项目,用项目打造园区,通过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增强对项目的吸附和承载能力。今年,我们按照市委“一区多园”的战略构想,把石化园区作为重点,以冲刺的精神大干两个多月,精心包装,共同奋战,倾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石化创业基地。一是抓规划,上品位。站在全市甚至全省的高度,高标准、高规格地规划设计园区建设。请有资质部门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做到园区规划超前到位,为做强做大园区创造条件。二是抓硬件,上档次。采取市级支持一部分,企业捐一部分,镇财拿一部分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加强园区硬件建设。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排水泵站,完善园区排水系统;投资120万元修通园区的创业路,对园区主街化工大道进行了拓宽;投资80万元,在园区主街安装路灯、绿化植树,优化园区的生态环境,为企业营造功能全、环境美、气象新的一流创业环境。三是抓服务,上水平。为提高园区服务质量,挂牌成立了黄骅市**石化创业基地管委会,专门一套人马负责搞好园区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对项目的事前介入,事中协调,事后跟踪的全程服务机制,对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项目进行“点对点”的服务,通过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项目落户园区。今年以来,石化园进区项目13个,总投资6.23亿元,华雨延迟焦化,新兴物贸双面胶版印刷纸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在园区落地生根。
3、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优环境留项目。牢固树立“环境是发展的第一竞争力”的理念,推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机制,营造人人想发展、人人谋发展、人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了项目建设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事后跟踪的全程服务制度,并与领导干部分包项目制度相结合,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实征地项目审批、水电、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弃眼前着眼长远利益,以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增强了对客商的吸引力。
4、以“敢攀洋亲“的气魄,加强对接招项目。坚持开放兴镇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京津辐射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战略,借助奥运商机,以及地缘优势,争取京津外迁项目。一方面不遗余力的“跑”,多次到天津开发区、天津轧
一、北京化
二、燕山石化等京津大企业登门拜访,粘住不放,向客商展示我们的优势和诚意,在市镇两级不遗余力的争取下,北京化二已初步表示出外迁我镇的意愿。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引”,积极利用企业、政府、在外人士,多层次、多方面的关系,千方百计打动对方推动企业的对接和项目的引进,天津客商于克奎投资1000万元的三聚氯氢化工项目落户我镇石化园区,正在加紧建设,明年春天即可投产。今年,我镇共引进省外资金2.4亿元。
二、调结构,上特色,农业经营迈出新步伐
镇党委、政府运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种养并举,以工补农,综合开发”的举措,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获得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达5500万斤,实现农业总产值3900万元。
1、念好政策经,惠农措施促增收。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国家
政策,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利益,按要求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3.2万元。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共为20个村提供优质小麦良种27万斤,种植1.5万亩,争取补贴资金13万元。同时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等惠农政策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
2、把好开发关,改善条件促增产。通过项目运作带动盐碱地的改造,提高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国土资源部直接投资1300万元的万亩荒地开发项目的实施。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大协调督导力度,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工程于2月底正式开工,经过一年的奋战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共挖沟1.3万米,修路2千米,筑埝500米,平整土地8500亩,动土17万方。修闸涵20处,打深机井8眼,由于严把质量关,上级部门及群众比较满意。
3、打好冬枣牌,拳头产品促增效。把冬枣作为重点培育的拳头产品,走“规模路”,打“特色”牌,通过扩大冬枣种植规模,提高冬枣品质,形成冬枣的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冬枣种植的扶持力度,通过无偿提供树苗,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种植冬枣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共新栽冬枣5万株,新发展百亩以上片林2个。同时针对今年冬枣丰收的实际,组织好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借助市兴办第三届冬枣节的有利时机,组织培养经纪人队伍200多人深入京津、沈阳等市场销售,使冬枣顺利走向市场,增加了枣农收入。
4、走准特色路,提高质量促效益。一方面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棉花、中草药、蔬菜种植,以特色增效益。今年以来,以镇科技园为依托,种植中草药1500亩,并与天津药厂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碱河两岸发展蔬菜种植,全年新增大棚5个,种植蔬菜300亩,另一方面提升畜牧养殖水平。通过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优势资源的集中,以红海、胜利、新立村、新港东四村为中心加快黄牛养殖基地建设,新增肉牛存栏200头,新增养殖大户2户。以周西、乾港、何桥为中心加快养猪基地建设,新建猪舍50间,肉猪出栏达到6021头。以幸福村、小王庄为重点,大力发展养鸡专业户,新增养殖大户25户,肉鸡出栏8万只,蛋鸡存栏6万只。
三、抓共建,齐开发,文明村镇建设结出新成果
1、创新形式,迅速扩大城镇经营规模。镇党委、政府抓住我镇做为省级示范城镇的有利时机,把经营城镇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行延伸和深化,创新经营城镇的思维,通过城镇的开发建设带动人流、物流的集中,促进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城镇经济的繁荣。一是严格标准,统一规划。镇党委、政府根据城镇发展趋,势制定了高标准的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并严格推行。今年以老205国道的商业门店开发为重点,统一制定门店建设标准,避免了低水平建设和无序建设,一幢幢新落成的高标准二层楼房和商业平房门店为城镇建设增色添彩。二是突出主线,把握重点。在城建工作中,按照“循序推进,梯次开发”的原则,把府前街的绿化、美化和老205国道商业开发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通过完善“两线”突出城镇功能,今年以来,府前街两侧完成绿化植树300株,老205国道两侧建成商业门店4幢。三是多元筹资,全民共建。把民间投入作为城镇开发的主渠道,通过政策激励,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城镇建设。今年投入城镇建设开发的资金达392万元,飞跃汽修,双军仓储,向军餐饮等一批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
2、全民参与,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一是以硬化道路为突破口,改善出行条件。积极协调高口、狼虎庄、吕东等5个村争取“村村通”资金50万元,村集体投入、群众募集资金150万元,掀起村级道路硬化高潮。全镇共实施村级道路硬化20公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村村通”工程,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这些道路变得通畅整洁,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脏乱形象,一万多群众从中受益。二是以绿化村庄为着力点,美化生态环境。采取生态林与经济林共同推进的方法,在村庄周边种冬枣,道路两侧栽杨柳,全镇共栽种冬枣10万株,速生杨等生态绿化树木2万多株,张福庄、高口、狼虎庄以及府前街等重点村,重点区域在绿树的点缀下更加整洁优美。三是以精神充实为切入点,培树文明新风。发掘和利用“两室”的学习培训功能,加强对群众的科技文化教育,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组建民间文艺组织,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取代封建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狼虎庄投资82万元新建“两室”,党员群众学技术、学知识蔚然成风。
四、保稳定,促和谐,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镇党委、政府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参与作为第一动力,通过打造“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举全镇之力推进碱河公路重修工程,一方面充分调动全镇企业老板、大款大户、村干部以及群众参与支持碱河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募集资金100多万元。另一方面,争取上级部门和大港油田、高速铁路等单位的支持,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克服资金缺乏、取土难度大等多重困难,历时4个月,终于完成15公里的路面灰土工程,等到明年5月份即可全线通车,**将彻底告别行路难的历史。同时,全力协调津汕高速和黄万铁路建设,最大限度的维护群众和施工方的利益,创建良好的施工环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对群众关心的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经镇村共同努力也顺利妥善地发放到群众手中,群众比较满意。
2、关心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设立“关爱基金”,开展“送温暖”活动,对全镇600多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党员、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对70多名贫困学生进行对口救助,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
3、排查化解矛盾隐患,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一方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筑起企业经营者投入、企业职工落实、安监部门督导,广大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防线,确保了全镇企业生产经营的平安稳定,一年来,全镇无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加大信访矛盾排查调解,采取信访调解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提高调解的成效,对农村土地承包和涉及高速、铁路的问题实行重点监控和事前介入,今年以来成功化解了下堡村土地承包纠纷,刘场村干群矛盾,孙正庄涉及高速纠纷等一些荆手矛盾隐患,避免了矛盾的激化,杜绝了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4、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创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之星”、“致富能手”、“十佳农民”等评比活动,大力提倡婚丧简办,移风易俗,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村“两会”制度,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民主法制制度,全面推行“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了法制。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民政等项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推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建班子,夯基础,基层组织焕发新气象
镇党委、政府把班子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班子,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
1、先进性教育强素质。根据中央要求,乡镇作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的单位,为保证先进性教育的顺利开展,我们积极谋划认真落实,一步不错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开展好调研活动。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对35个行政村进行“双强”支部书记和后备人才调研,并对全镇“两室”情况,党员队伍状况,“保先”教育的认识程度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二是制定好详细的教育方案。根据上级统一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实用的《先进性教育方案》,并按照要求深入抓好落实。为确保每个党员都受到教育,做到一个不丢,一步不省,一环不差,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对象,以支部为单位分别落实人员,建帐立册,对流动党员等特殊党员群体参与先进性教育制定相应的措施,为活动开展创建了有利的条件。三是教育与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开展教育活动与促进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教育活动促工作开展,同时以工作成效检验教育成果,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结合先进性教育共举办村干部培训班三期,新发展党员48名,同时对一些“两委”不健全,不称职的村班子随时进行整顿和调整,全年共调整村班子5个,从整体上提高了战斗力。
2、转后工作“壮筋骨”。今年以来,把周西、乾港、狼虎庄三个村作为转后对象,围绕建强支部这个核心开展转后工作。一方面,从“两室”建设入手,建强学习教育阵地。积极争取包村科局支持,加大自筹资金力度,完善“两室”功能,充分利用两室的学习教育功能,提高基层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狼虎庄投资2万元新建两室,乾港、周西新购VCD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从公益事业建设入手,树立班子威信。狼虎庄实施3000米的环村柏油路硬化工程,周西在水务局的帮助下新建苦咸水净化站,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效能机关建设保活力。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机关,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打造一流的战斗集体,镇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了《**镇效能型机关建设管理制度》,对工作、学习、值班、车辆、卫生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可操作性强、刚性强,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杜绝了“散、乱”现象的发生,整个机关焕发了新的活力。
**镇二00六年工作要点
中共**镇党委
**镇人民政府
(2005年11月)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接轨京津为主线,发扬“敢闯敢试、敢打必胜、勇于问鼎、惟旗是夺”的时代精神,全力实施“工业立镇、开放兴镇、商贸活镇、以枣富民”四大战略,做好“大宣传聚人气、大招商上项目、大基地兴农业、大框架扩城镇、大服务优环境”五篇文章,实干、创新、有为,建设沧州强镇、河北名镇、津南重镇,全面推进**的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5,财政收入预期增长20,力争突破4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55,农民人人均纯收入增长5;小城镇建设、计生、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的跨跃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形成京津产业对接隆起带
牢牢坚持以项目为纲,把项目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跃式发展”的理念,以京津为主攻方向,主动接轨、合作、承接,拉动京津相关产业向我镇延伸,建设、引进一批支撑镇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1、突出自身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承接京津辐射,找准与京津产业的契合点和对接点。一是做强主导产业,把石化、煤化等临港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镇域经济主导产业,以石化园区为基地,以华雨、华油、明鑫、信诺立兴公司、瑞特煤化工公司为依托,加快自我发展,加快引进吸收,推进产业链条的裂变延伸、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关联项目的对接合作,积极推进投资4亿元华雨二期、投资4.5亿元的信诺立兴煤化工二期、投资3亿元的瑞特煤焦油深加工、投资1.6亿元的瑞特乳化沥青等石化、煤化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上下游衔接配套、技术先进、特色突出、富有竞争力的石化、煤化产业集群。二是扶持特色产业,以张福庄被服小区为依托,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海洋、裕达、鑫鑫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一手抓市场拓展,以文化品牌促进与学生群体的融合,在巩固高校这一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民用、军用、医院、宾馆等更广阔的市场延伸。一手抓引进对接,以被服为媒,创新、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带动智力、项目资源的引进。三是壮大优势产业,把运输业作为体现镇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以专业化运输为方向,以品牌建设为手段,借滨海新区腾飞之机,借石化、煤化产业发展之势,整合镇内运力资源,加强市场开拓,扩充自身运力,全力打造**油品运输和特种运输这块特色品牌。
2、扩大园区特色,建强承载平台。把园区作为育特色、兴产业、壮实力的重要增长极,更作为接受京津辐射的窗口,突出“生态立园、特色建园,专业兴园”的发展方针,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一方面,全力推进基础建设。石化园区集中全镇优势资源,推进园区包装,完成园区化工大道的拓宽工程和园内创业路的建设并向东延伸1公里,推进园区的东扩西伸。对两条道路两侧的线路进行统一设计整理,建设绿化带、照明设施、宣传广告牌,提升园区的现代气息,加大对新205国道西侧的开发建设,在茂源加油站与石碑河之间修建向西延伸的公路,推进园区产业带向西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探索与兄弟乡镇联合建园、联手发展的新模式,在**、羊三木交界处修建连接新、老205国道的联心路,推进园区向南拓展,通过路网的完善、政府的联合,将石化园区建成我市规模最大、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的石化创业基地,加强对项目的吸附承载能力。争取年内进区项目7个,总投资12亿元。同时,加快东部化工长廊的开发建设,发挥土地充裕的优势,借助碱河公路重修打通东部大通道,积极协调交通局与大港油田的关系,修缮工农大道,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加大招商开发力度,促进东部振兴,加速形成东部化工产业带,争取年内进区项目3个,总投资达到4亿元。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石化园区管委会实行一口对外,封闭运营,实施特色聚商、感情招商、服务兴商的发展举措,建立对项目、企业的全程跟踪、全面协调的服务机制,建立园区生态、环境、文化的综合创建管理机制,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平台,打造园区的品牌化服务。
3、发挥区位优势,吸纳京津辐射。借力京津、接轨京津,发挥邻近京津、濒临滨海新区的地利优势,借环渤海经济带的隆起,加强合资合作,扩大引资成果。一是大宣传造势。全方位、多视角、快节奏、高频率的展开宣传攻势,全面展示**的潜力和优势。落实好“四个一”,即树立一个宣传**的广告牌,制作一本推介**的宣传册,拍摄一部展示**发展成果的专题片,撰写一本介绍**发展轨迹的推介书。组织好“两个会”,择时在京津召开专题招商发布会,组织**籍在京津的政界、商界人士召开京津老乡联谊会,以感情的融合,亲情的感化促进项目的引进。开展好“两个活动”,开展友好乡镇交流活动,与京津的部分乡镇结成友好乡镇,通过增进交流,掌握外迁项目动态,搞好项目承接,开展“油地联心”活动,密切与大港油田的关系,争取油田对我镇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二是大招商承接。一手抓借势,以环渤海纳入统一规划为契机,借助滨海新区的强势带动,发展引进一批互补型、合作型项目。一手抓承接。借助地利优势,承接京津辐射,广泛开展与北京化二等京津大企业的接触洽谈,深入挖掘京津的民间资本,积极争取京津因产业规划调整而外迁的项目。将石化、煤化等优势产业拿出来进行项目的对接合作,用产业的规模优势、集群优势吸引相关项目落户投资。三是大服务留人。把优化服务软环境做为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细化服务内容,将资料起草、立项报批、征地协调、设施配套等服务内容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名下,给客商提供最快捷、最全面、最优质的服务。同时,实行服务问责制,对因部门、单位工作不利、服务不到位造成客商不满意、影响招商引资的给予当事人、部门负责人严肃处理。通过无障碍服务赢得客商的青睐,达到留住客商、留住项目的目的。
二、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主线,建设京津南部副食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大基地建设为方向,面向京津,辐射滨海新区,建设一批蔬菜、花卉、养殖、杂粮基地,成为京津地区、滨海新区的副食生产基地。
1、瞄准京津,对接市场。大力实施“市场兴农”、“技术兴农”工程,培养一批农村经纪人,推进农业与市场的对接,加大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力度,让**的优质农产品走向京津,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培养一批农村技术能人,增加农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实用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引导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建设一批农业种养殖示范基地,以基地的示范效应,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并逐步培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品牌,以孙正庄、东坛为中心建设冬枣示范园,以下堡为中心建设中草药示范园、以王大本为中心,带动高口、陈庄子发展肉鸡、蛋鸡养殖,建设桥西养鸡基地;以乾港为中心,带动下堡、吴家堡、周东发展肉猪养殖,建设东部肉猪养殖基地;以骅兴黄牛育肥基地为中心,带动新立村、红海、新港、胜利发展黄牛养殖,建设黄牛养殖基地。
2、开发荒地,夯实基础。突出洼大村稀的特点,把荒地、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基础工作抓牢抓实。把万亩荒地开发建成农业开发的“精品工程”,严保质量,加快进度,完成沟渠、筑埝等工程,栽树25万株,打机井、修建电力、排涝灌溉等配套设施。以万亩荒地开发为龙头,带动一批荒地改造、农业开发项目。
3、整合资源,工农互补。结合**实际,探索以工哺农、以农促工的新型协调发展之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通过加快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向工业转移,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农作物秸杆的就地转化加工。强化农业支持工业,通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扩大南美白对虾等特色水产养殖的规模,把新挖坑塘土方支持园区、企业建设,整合资源,破解工业发展“瓶颈”。
三、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打造津南物流中心
按照“小城镇、大框架”的发展路子,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促进人流、物流聚集、繁荣镇域经济、加速与京津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创新经营城镇思维,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呼应京津、服务京津、辐射京津,把**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贸物流中心。一是推进镇区拓展,构筑城镇框架。规划建设镇区北环路,将府前街向西拉伸,拓展城镇的发展空间,初步构成以府前街为中心,碱河公路、北环路为两翼,新、老205国道为纵轴的“三横两纵”的现代城镇框架格局。二是加快城镇开发,促进要素集中。以被列入省级小城镇重点镇为契机,充分挖掘民间资金,吸引外来资金、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城镇开发建设。府前街完成医院综合楼、工商办公楼建设,推进老205国道商业门店的综合开发建设,新建一批商业门店。发挥**粮食经营收购的传统优势,改变分散经营的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建设津南粮食市场,使**成为津南地区最大的粮食集散地。通过商贸流通、专业市场的综合性、立体性开发促进人口的聚集、商贸的繁荣。三是完善城镇功能,规范城镇管理。一手抓治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主线绿化工程,植树种花,建设城镇绿化带和绿化景观,改造建设城镇主线的照明设施,提升城镇的现代气息,建设城镇宣传标志牌,规范沿街门店的广告灯箱牌匾,加大对新老205国道两侧环境的治理,清理废旧物收购摊点,规范沿路门店卫生、店容店貌。一手抓管理,规范小城镇沿街门店的建设管理,实行城镇建筑施工报批备案制度,保证城镇建设的超前性;探索城镇卫生、公共设施管理维护的社会化机制,提升城镇管理维护的水平。
四、以建设和谐**为目标,营造与京津城乡一体化的环境
把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和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对接京津、融入京津的基础,以和谐**建设为载体,促进与京津经济、文化的全面融合。
1、构建京津生态屏障,打造“生态**”。创新投入机制,实行资金捆帮集中投入,建立上级科局帮扶,申请专项资金,村委会筹集,企业捐助,村民出资出劳出力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从硬件建设入手,改善环境。争取村村通专项资金,村集体专项投入,发动群众出资出劳对破旧泥泞的村庄道路进行硬化,彻底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脏乱状况,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村庄活动,村支部村委会发挥组织协调和主导作用,发动群众在街道两侧,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美化生活环境。二是从技术推广入手,提高生活质量。积极争以上级专项基金和科局帮扶支持,加强宣传推广,使苦咸水净化、沼气池、洁净厕所等现代农村实用技术在农村得到应用和普及,使农村农户变得更加洁净,并以此带动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从充实精神入手,培育文明新风。充分利用农村“两室”的教育功能,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加强村庄文体设施和文艺组织的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培树积极、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原创
2、构建京津安全屏障,打造“平安**”。一手抓信访矛盾调处。建立村调解员、村调委会、镇调委会三级民调网络,开展询访恳谈、普法宣传活动,贯彻“事前介入、全程跟踪、规范程序、民主决策、依法调处”的原则,对汲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占地补偿、干群矛盾进行重点跟踪、动态调解,确保矛盾在基层得到引导和化解。一手抓安全生产排查。加强乡镇安监机构职能,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服务,将安全责任下压,安全关口下移,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采取日常巡查、季度排查、重点督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3、开展“惠民为民”活动,打造“融洽**”。完成碱河重修罩面工程,畅通经济大动脉;继续争取“村村通”工程资金,扩大村级道路硬化里程;全力支持配合津汕高速、黄万铁路工程建设,增强**发展潜力;新建3个苦咸水净化站,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完成**医院综合门诊楼建设,完善以**卫生院为中心的村级药品配送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户的扶助、通过技术培训、解决就业、物资帮扶解决他们的困难,继续开展对农村老年人的慰问,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密切与市劳动服务公司的联系合作,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夯实对接京津的人才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广“三选一保”工作机制,落实“十到位”工作制度,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本领突出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使基层组织成为接轨京津的主力军。
1、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试点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开展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学习培训贴近农村实际。针对农村党员的特点,采取理学习与实际事例相结合,形势教育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党员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使学习教育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更易于农村党员理解吸收。二是分析评议找准突出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挖、群众提,找出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作为整改的依据,在广泛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党组织、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三是整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作为整改方案的重点内容,侧重于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真正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完善选拔考评机制。一是推行“三选一保”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后断乏人,软弱涣散的问题,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村干部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二是实行“十到位”工作制度,强化镇党委对村级组织的指导,从领导力量、经费保障,人员构成,阵地建设等十个方面细化目标措施,夯实支部基础。三是完善考评机制,量化对村支部、村委会的考核评价指标,实行定期述职和年终考核制度,通过群众评议、镇党委考核评定基层组织的工作成绩,并作为确定工资奖励的依据。
3、优化党员队伍。创新发展党员的方式方法,解决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领富致富能力偏低的问题,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将发展重点向45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领富、致富能力较强的优势群体倾斜。一是实行挂牌警示制度。对一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挂蓝牌提醒,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挂黄牌警告。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挂红牌免职。二是拓宽发展党员渠道。加强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支部延伸工程,在支部下建立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专业户党小组,大力培养企业的管理者,技术骨干和农村种养状元入党。三是推行透明化管理。实行发展党员“标准公开、程序公布、人员公示”制度,让普通党员和群众监督支部、挑选党员,扩大新发展党员的群众基础。
乡镇2005宣讲工作总结 篇2
今年是关坝镇加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之年,全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思想政治宣讲工作,对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在区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镇党委高度重视宣讲工作,结合镇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思想政
治宣讲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规范、主动、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宣讲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在巩固去年成绩的基础上,抓好全镇思想政治工作宣讲教育,把宣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关坝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立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现将我镇一年来的思想政治宣讲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制定宣讲计划,明确宣讲重点
我镇根据区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结合镇情,每个季度都专门拟定了2005年宣讲工作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宣传重点,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有措施,为全镇有效开展宣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组建高素质的宣讲队伍
镇党委高度重视,抽调机关干部、村社干部组成宣讲队和宣讲组,并首先对宣讲队和宣讲组成员进行宣讲教育,组织宣讲骨干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现将骨干培训会提高了思想素质和宣讲水平。6月份,在区委、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由区派9名同志和镇里的同志共同组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成立了领导小组,组成了10个宣传调查组,下设办公室,与党政办合署办公,为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麻柳乡“八步工作法”和开展村级建制调整等,为农村基层调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具体宣讲工作
(一)围绕“主线”开展宣讲
紧紧围绕区“两会”精神这一主线,镇宣讲队通过中心组学习、机关政治学习、村社党员会、社长会等途径,对全镇机关干部、党员、村社干部进行层层宣讲,接受宣讲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把握区“两会”精神实质,树立负重自强、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精神,作好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推动关坝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二)宣传2×30万千瓦火电厂建设重要意义,切实转变农民致富观念
镇党委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为使2×30万千瓦火电厂顺利开工建设,宣讲组开展了推动工程建设,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专题宣讲教育活动,宣讲人员通过广播、集中院坝、进家入户、谈心等多种形式,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在双坝村以及关坝到双坝村公路沿线群众中广泛宣传2×30万千瓦火电厂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对万盛和关坝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区“两会”精神的高度上来,统一到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上来,为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广泛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6月份,宣传调查队成立后,镇党委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召开了镇、村两级动员大会。会后,各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深入各村,向农民群众讲解中央1号文件精神,引导群众改变致富观念,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想方设法多渠道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宣传贯彻麻柳乡“八步工作法”,提高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宣传队走村入户,吃住在农民家,与农民打成一片,广泛宣传麻柳乡党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行“八步工作法”的经验,使农民懂得了村民自治是自己的一项权利,了解了村民自治的方法,提高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民主管理水平,为更好地实施村民自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广泛征求意见,顺利实施村级建制和社级建制调整
各调查组结合宣传麻柳乡“八步工作法”,遍防村民小组,走访农户2000多户,重点走访了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各类能人、困难群众等,及问题多的地方,广泛宣传村级建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收集整理党员、群众有代表性的意见100多条,解决化解矛盾纠纷17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8件,给予明确答复的问题21件。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帮助村组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了正确的观念,为村级、社级建制调整的顺利推进作出了积极贡献。全镇原有10个行政村调整为8个,130个合作社调整为105个。取得了较好成绩。
(六)结合村换届选举,大力提倡“能人治村”
2005年乡镇企业工作总结 篇3
面。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
按照中央、省委、州委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局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首先成立了以刘本刚局长为组长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教育活动实施中各阶段的工作安排。在州农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了各阶段工作。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真效,不搞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党员生活会,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党员参加先教活动的积极性,领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四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局领导做到认真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五是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我局现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习。使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党员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的目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我局党员干部精神振奋,对乡镇企业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二)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引导、扶持和服务管理力度。
根据省局“131”工程(即“十一五”期间,全省围绕粮食、棉麻、油料、蔬菜、水果、肉食、水产、竹木和一些特色产业,规划建设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30个10亿元以上、100个1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实施意见,在我州骨干[范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外部链接!]龙头企业注重推动五个建设,取得了成效。一是推动基地建设。通过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猕猴桃等产业基地。二是推动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龙头企业连锁直销经营体系及农产品电子市场体系等建设。以国道、省道为通道,以吉首各大批发市场为龙头,建立以长沙、沿海等州内外农产品为窗口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三是推动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农民、龙头企业服务的技术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会计服务体系、法律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推动特殊专业乡镇建设。对现有的吉首市河溪镇进行规划和指导,加快运行检测。五是推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快龙头企业品牌建设。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抓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4月我局组织三家企业参加湘西自治州“杭洽会”,并签定了一亿元的意向性合同。5月赴长沙开展招商引资洽谈会,向外界推介我州优势项目20个。
(四)深入调研,储备我州农业产业化项目库。
为使我州农业产业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要求,我们结合州“十一五”农业产业化规划,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向省申报了有基础、有前景、有竞争力,能够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优势、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项目22个,进入“131”工程笼子。
(五)积极推进公司改制工作。
自去年6月以来,州乡镇企业供销公司改制工作已列入州直38户企业改制范围。为了顺利完成企业改制工作,稳妥安置好职工,州局成立了以刘本刚局长为组长的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前后经历了为期12个月的艰难、复杂、细致的具体工作,在州改制办的领导下,在州国资委、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财政局、州国土局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6月10日终于获得了州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批复文件。7月初可望全面铺开整体出售事宜。37名职工将会得到妥善安置。
(六)努力完成扶贫建整工作任务,真抓实干了4件事。
1、为了加快河溪水电站淹没区牛场村淹没户的脱贫步伐,由牛场村18户水淹区农民自发组织开办综合性养殖场,在急需资金购买原料,我局扶贫款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挤出办公经费,垫付扶持资金5000元解决了养殖场的燃眉之急。目前,养殖场已出栏生猪30头,初见成效,收益近2万元。
2、继续抓开发扶贫项目,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帮扶立足于支持有实力的大户,我们继续扶持葡萄种植大户,完成开发面积达30亩,到年底预计收入2万元。
3、修缮村小学操坪,共投入资金1万元,解决了80多名小学生的活动场所,得到了师生及村民的一致好评。
4、春节走访贫困户共16户,送慰问资金3200元。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7户特困户解决春耕生产资金2100元。
二、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
1、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企业已确定。有保靖喜阳集团、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永顺前港肉食有限公司、湖南闻德福油脂集团、湘西亿事达实业有限公司、古丈猛洞河天然植物有限公司、泸溪富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保靖秦简茶叶科技开发公司共8家规模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已列入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企业,进入了省“131”工程笼子。
2、“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信息网站与省局联网基本建成。5月22日我局网站管理员与其他3户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网站操作人员参加了省局“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网”业务培训。网站已经建立http://xxzzz.hnai.gov.cn/INDEX.A,正式运行后必将对推介我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销我州农业产业化产品、搞好企业销售、提高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3、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3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储备库正在收集、整理、筛选准备阶段,可望在8月底完成。
4、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①全州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23.0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完成年计划的38.38。
②全州乡镇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年计划的40。
③全州乡镇企业利润完成1.29亿元,同比下降12.7。完成年计划的32.25。
④全州乡镇企业上交税金完成0.84亿元,同比下降7.14。完成年计划的31.11。
⑤根据州农办〔2005〕5号文件精神,在开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健全了各项制度。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进党员“三卡”管理,目前正在进行中。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州乡镇企业管理粗放,思想观念滞后,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凹显。
2、乡镇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造成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机会少,金融机构惜贷现象突出。
3、州乡镇企业局机构改革工作刚完成,就农业产业化工作而言,许多部门都在抓,目前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缺乏统一领导,似管非管、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就其操作上也有难度。
4、产业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规模大,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数量少,低水平、规模小的中小企业对农户带头能力十分有限。
5、各县市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尚未到位,人心浮动,有的县局处于半瘫痪状态,有的县只定3个编制,工作难以开展,发展我州农业产业化工作缺乏组织保障。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我州乡镇企业如何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实现二次腾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是当前亟需研究谋划的一大课题,针对我州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现状,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抓:
1、进一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省局关于农业产业化“131”工程实施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推动五个建设。
2、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引导、扶持和服务、管理的力度。一是真正按市场和经济规律办事,重点帮助农民生产经营。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用活政策并从融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另一方面,实行以奖代扶。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企业产权不分、权责不明、机制不活、融资不畅、人员素质低、产品科技含量小的局面。在全州范围内建设5—8个高标准的农民专业协会组织。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招商,并逐步建立3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项目储备库。
4、开展蓝色证书工程和职业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开展1000名乡镇企业工人岗前培训,100名技术等级鉴定,为提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奠定基础。
5、着力抓好乡镇企业统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统计体系,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突出做好乡镇规模企业统计,努力实现全州统计报表联网。
2005年度班组总结 篇4
2005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当中,运行五班从严管理班组。在安全管理、文明生产、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2005年运行五班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是企业的关键,是一年来工作努力的结果。保证安全生产是一个班组工作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该班组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安全管理方面下工夫,采取安全方面统一思想、明确各自的责任,认真学习安全法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强化管理,从班组自身做起,扎实开展差错、习惯性违章、异常等不安全现象的自查及整改工作。班组对各种不安全现象先进行班组考核,并将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拿到安全活动中去讨论,使全班成员明确这些问题的危害,从而提高了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他们充分意识到“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安全成于众人,毁于个人”,因此,班组严格规范“两票三制”的执行,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安全的苗头,堵塞现场漏洞。圆满完成分场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截止到11月份为止,安全生产天数达1460天,班组两票合格率100%,全年报缺40次。
坚持每轮值的安全活动,进行安全生产法规、安全通报及新安规的学习,结合实际提出安全生产建议,并对上轮值工作进行讨论,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个人的习惯性违章,找出依据,拿出防范措施,对未达到共识的问题上报分场予以明确,使班组安全活动达到切实的效果。
在每次的大型操作中,都能提前布置好工作、分析好危险点、准备好各项安全操作用具,机、电联系到位,做到各项工作安排有序不乱,从而保证了操作时大家均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各负其责,圆满完成各项操作任务。操作完毕后开现场总结会,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在气候突变、遭遇恶劣天气时,就提前做好事故预想,防范事故于未然。正因为如此,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本年度的安全生产任务。
因为今年全局施行负荷曲线责任到各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制度。为此该班组全班人员精心监盘及时调整,保证负荷在规定范围内运行。正因为他们的认真监盘2005年4月因为系统原因周波下降并出现忽高忽地的发现,该班组成员及时调整负荷,二:文明生产方面:
班组成员因工作需要经常不能全勤,但班员能齐心协力完成班组的全部工作,将设备卫生量化到人,主副专责负责,有效地杜绝了清扫卫生的遗留问题。当值期间,班员着装标准、整齐,全部佩带上岗证;班员团结,日常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服务态度好。能积极配合分场完成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在今年“创一流”复查工作中,班员积极参加班组整改的多项工作,全班成员都能以一流班组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
三:班组管理方面:
班组共同制定了各项班组考核制度及奖惩细则,健全了班组管理制度;选举出了六大员,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和协助班长做好各项工作,使班内的文本、资料、工具、卫生管理都更加规范;为使班组成员积极参与班组建设,共同管理班内事务,就从班组发电量、厂用电量、班费开支、考勤情况、奖惩结果、评先推优、材料物品领用等内容进行了公开,加大了班务公开的透明度,极大地激发了班组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的积极性,大大地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而且班委会成员在各项管理上,也以身作则、大胆管理、严格考核。对班组的各项工作能作到月月按时完成,各项文本按时填写,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检查。四:技术培训方面:
班员能积极参加厂、车间及班组组织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每当更新设备时,就积极参加厂、车间及班组组织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讲课、虚心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安装人员、查资料、对设备,力求尽快掌握新设备的工作原理;对于新分入班组的一名成员,采用了帮学互助的方法,合格达到了机电副值班员的水平;持续开展机、电一体化培训,在千题培训活动开展的今天能不掉队。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员辛勤工作的结果,当然更离不开厂领导与分场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班员的技术素质有待提高,使人人都达到双正值水平;
2.“两票三制”的执行力度还应加大。
3.安全生产还应在细节上下工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团结一心,共同为巴电事业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运行五班
2005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5
一、实施产业扶贫,增强经济实力
抓扶贫必然要抓经济,抓经济必然要抓产业,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关键要推进产业发展进程。县委、县政府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思路,把发展种养加工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整村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产业扶贫,以支柱产业支撑贫困村经济发展,提高了贫困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构筑了稳固的返贫防御体系。
1、坚持分类指导,选准产业重点。贫困村所处的区位、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村而异确定发展重点。为此,我们组织农、林、水、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如我们在柘溪库区贫困村重点扶持发展渔业和茶果业,在前乡片贫困村重点扶持发展烤烟、药材和特种养殖,在坝下片贫困村重点扶持发展楠竹和畜禽养殖。
2、推进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按照“协会+基地+大户+贫困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协会、小区、基地和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专业生产和经营,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今年来,全县各定点扶贫村共有0.6万人建立了种养基地,共开发山地1.72万亩,开发水域0.16万亩,发展楠竹基地0.25万亩,发展生猪10万头、牛5万头、羊5万头、家禽100万羽,达到人平养殖1头猪的规模。东坪镇大埠村今年共发展牲猪1800多头,实现养殖收入100万元,人平增收180多元。
3、培育壮大龙头,增强带动能力。扶持产业龙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龙头活,则产业兴。今年来,我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目前全县已发展以绿色食品、茶叶、水果、竹木、畜禽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79家,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家。湖南阿香果品公司联系柑桔基地1.9万亩,辐射柘溪库区24个贫困村、1.5万贫困人口,社员年收入达6900元。木子养殖合作社将58户养殖大户联合组建成“集团军”,年出栏生猪3万头,鸡21万羽,年产鲜奶130余吨,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周边村组1200多户贫困户户平增收800多元。
4、强化科技扶贫,提高开发效益。为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今年来,我们按照“产业扶、信息引、智力助”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一是以重大项目带动良种良法的推广。在53个贫困村先后实施了优质三元杂交猪、优质天然茶叶、优质绿色水果、优质库区鱼的“四优”工程建设,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品优、产高、市场前景好的“XX红”柑桔、美国斑点叉尾鱼回、俄罗斯鲟、三元杂交猪等一批优良品种。二是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目前全县有14.7万亩农产品获得国家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认证,有“阿香”柑桔、“力田”食品、“宏辉”薯条等25 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3万吨。
二、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整村推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一是强化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划和方案。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条件较差、情况较复杂的特困村办点,带头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县级领导共创办示范基地16个,帮助驻点村解决重大问题73件。二是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将整村推进工作列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专门制订下发了工作责任制,各驻村扶贫后盾单位一把手和乡镇分管领导与领导小组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我们要求,县直各驻村扶贫后盾单位要把驻点村作为本单位的二级机构来对待,一把手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全年到驻点村指导工作不少于4次,分管副职每月至少到驻点村指导工作1次。目前,全县整村推进工作以县为中心、县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后盾单位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网络已经完善,主管领导全面抓、扶贫部门包村抓、业务部门协助抓的工作机制已经健全,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三是强化督查。我们规定,各工作组每月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工作,每半年书面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县政府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讲评和经验交流大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建立和落实了定期回访和跟踪管理制度,要求联村单位一定两年不脱钩,工作队撤队不撤点,撤队后定期回访,继续从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扶持;要求各乡(镇)党委对特困村实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巩固和发展整村推进成果。
2、转变扶贫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根据XX实际,我们积极探索整村推进工作方式,致力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一是注重“造血”扶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输血”的同时必须启动脱贫内力,增强贫困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工作中,我们下大力气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坚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信心。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发放资料、请专家现场指导、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帮助村民开阔视野,了解信息,学习掌握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提高致富能力。今年来,我们累计投入技术培训推广经费150多万元,完成培训21000多人次,其中参加省扶贫办组织的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班3期,输送学员63人;县级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761人次;输送学员到益阳市参加省扶贫办统一组织的贫困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279期。并在县里的职业学校举办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78人次,贫困村50%以上的农民至少掌握了1—2门适用技术。同时,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共举办贫困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班9期,使600多名贫困村青年实现异地就业,贫困村共输出剩余劳动力1100人次,实现收入400多万元。二是注重全社会扶贫。整村推进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联手扶贫。为此,我们强化了部门包村制,全县共有117 个单位36个工作组参与扶贫。各包村单位在机关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挤出资金725万元、物资折款245万元投放到各驻点村;有800多名科级干部与特困户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使贫困群众由被动接受扶持到主动参与开发,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三是注重集中攻坚扶贫。首先是突出抓资金统筹。将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交通、水利、民政等部门的扶贫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向特困村倾斜,不撒“糊椒面”。今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到特困村的资金达1000余万元。其次,突出抓整村推进。在驻点村的布局安排上,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全面铺开的做法,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战略。通过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从根本上加快改变特困村的贫困状况。再次,突出抓项目建设。今年来,全县共新修、维修公路85公里,兴修水利工程150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0亩,架设农村电网83千米,完成人畜饮水工程74处,帮助5000人解决了饮水困难,发展沼气505户,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驻点村群众快富、久富、稳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工作落实。整村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扶贫干部队伍。搞好工作组的自身建设,不仅关系到扶贫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我们切实加强了扶贫工作队伍的管理。一是坚持用制度管人。县组建扶贫办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各驻村工作组下发了《工作队员守则》和有关工作、学习、生活制度,要求每个工作队员都要用法律、政策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纪守法。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分成五大项,然后细化、量化成24小项,进行百分制目标考核,未达到90分以上的不能评先评优。三是奖优罚劣。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工作队员给予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工作搞得差的予以通报批评。通过这些措施,激发了工作队员的工作热情,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基层,进组到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忘我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任务的全面完。
三、加强组织管理,提高驾驭能力
管理出效益。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我县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和资金监管放在重要位置,提高扶贫队伍驾驭工作的能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1、调优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村级班子,是一支永驻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我们坚持把贫困村村支两委建设放在全县扶贫开发的首要位置,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多途径、多渠道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全县53个定点扶贫村共调整村支书13人、村主任23人、村会计20人。调整后的村级班子基本上实现了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各定点扶贫村共上党课185堂,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98期;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8人,发展新党员60人,培养村后备干部59人。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和村规民约。同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农村村务、财务管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贫困村村级组织管理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2、管好资金。管理出效益。为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我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严格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县乡村三级都建立了扶贫资金专户专帐,资金管理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资金专户到们率达100%。二是严格实行报帐制,强化资金管理和使用。三是严格实行公示制,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扶贫项目建设和扶贫资金从县到乡到村全方位向社会公开,全年没发生一起扶贫资金使用违规行为,群众十分满意。四是严格实行监督检查。全县投入3000元以上的项目都编制了实施方案,投入1万元以上的项目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一抓到底,在项目规划实施和验收过程中实行跟踪问效,有效杜绝了资金挪用和挤占。
工商所2005年度工作总结 篇6
县局:
今年,我所按照县局2005年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工商行政能力建设这一重点,依托数字化工商所.建设,积极开拓创新,强化监管,提升服务,不断提高我所的行政能力建设,从而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促进监管职能到位,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
-http:///今年工作我所的主要指标完成:立案查处案件219件,已结案206件,其中大案25件,罚没款总额69.251万元;收取管理费154.999万元,两期交流会摊费收入49.9万元,个私会员费43.07万元;服务费9.5万元;信息报道:政务信息市级2.5篇;新闻报道省级7篇,市级8.5篇;消费者投诉92件(其中100元以上72件)。
一、积极开展数字化工商所建设。
争创数字化工商所是县局在系统会议上给我所确定的一项最主要工作任务,也是我所在会议上提出的2005年最想做的一件事。今年我所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创新监管,整合职能。我所围绕责任片区监管这一重点,通过重新划分责任区,把原来的分散的四个组整合成二个组四个片十二个区,进一步明确各责任区的管理目标、监管责任,并辅之以相应的权限,提高责任制考核奖惩力度,形成组—片—区的新的监管模式,进一步促进监管职能到位。
二是按照数字化工商所的标准,以提高电脑应用水平为重点,开展了电脑帮教活动,制订了电脑学习培训计划,运用投影仪组织开展电脑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全所干部的电脑操作水平,提高电脑在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切实运用好数字化工商所管理等五大系统软件,实现经济户口管理和工商所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自动化,树立“数字工商”的监管理念和目标。
三是全面运用省局开发的五大政务办公系统,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全所干部都能熟练或成熟运用政务办公和数字化工商所等管理系统,在文书处理、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内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电脑化管理。
四是规范工作流程。在数字化工商所创建过程中,我们运用电脑系统管理软件规范了工作流程,使工作机制运行更为严密,收费工作(包括乡下)全部实现电脑化,相互监督,避免漏洞。
通过数字化工商所创建,大家充分认识到“数字工商”是强化市场监管的必要工具,是提升工商行政能力的必由之路。对数字化的运用也使大家充分感受和体验到了用现代科技武装工商、服务工商所带来的便利和成效,数字工商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通过数字化工商所创建这一载体,全所干部在电脑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推动了工商行政能力建设。
二、以企业信用建设为重点做好服务经济文章。
一是认真开展企业年检和个体验换照工作。专门召开了60多家企业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的企业年检工作会议。会议特别缴请了浙江汇信科技有限公司客户部经理就数字证书的发行和使用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进行了培训,同时进行了企业联络员培训。在年检中开展了数字证书的发行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数字证书108份。企业应检753家,实际完成年检企业753家,其中通过年检企业600家,公告吊销企业52家。
二是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品牌大省”的决定和市“品牌建设年”活动要求,积极开展了“帮六促三”活动,共联系企业102家。一年来商标注册42件,申报涉外商标25件。在去年获得“浙江省机床工具商标品牌基地”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和完善商标品牌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做法,推动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宣传上标注“浙江省机床工具商标品牌基地”字样,充分发挥壶镇机床工具行业的强大优势,利用品牌基地这一资源平台,发挥行业品牌效应。同时专门建立了“浙江机床工具商标品牌基地”网站,使这一网站成为宣传“浙江机床工具商标品牌基地”的窗口,也是基地企业开展企业和产品营销、宣传以及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一个平台。
三是开展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根据信用等级制订分类监管巡查计划。按照《浙江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从户口建档、企业回访、监管频率设置到巡查计划制定,从任务认领到巡查实施、结果记录到事后监督等各个环节,明确录入的时间和次数及监管次数,通过责任制直接与巡查人员的个人考评与奖惩挂钩,以考核的方式,将企业分类监管纳入到了常规性工作中来,逐步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目前电脑系统已经采集各项信用数据:不良行为记录331条,荣誉记录307条,回访记录74条(2005年),巡查计划57条,巡查记录3800多条。
四是开展企业文化调查。按照县局的布置,我所在6月份重点开展了企业文化调查,由分管副所长亲自带队,分组下乡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同时还开展了外来技术管理人员调查和企业数字证书的发放和使用工作,指导企业使用数字证书。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辖区民营企业在学习培训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和工作
动态,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推动辖区民营企业的发展。
五是积极开展扶优促强工作。动员企业争创知名商号,上报了天喜和恒强二家企业,其中“天喜”最后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商号。推荐辖区企业上报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其中浙江伟业锯床有限公司被评为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同时积极配合协会开展5511、3224培训工程。
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一是认真开展“农村放心店”工程。放心店工作是我所今年的第二大中心工作,我所按照县局的统一部署从年初开始在东方镇和壶镇镇等二镇四乡全面推开。在各乡镇政府的大力配合下通过调查摸底,确定了放心店和消费维权监督点、监督员的名单,并对监督员开展了专门培训,帮助和督促放心店和监督点落实相关制度。对参加创建的放心店和放心准入单位定期开展检查,督促做好进货台帐、公开三项制度等六统一工作。到目前为止,壶镇工商所已在所在辖区的二镇四乡191个行政村共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站5个,消费维权监督点18个,聘请消费维权监督员165个,并建立了“放心店”47家、放心准入单位12家。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了食品专项整治,对各超市、副食店等进行了清查,组织了苏丹红专项检查和黄酒、果冻、保健品专项检查。在壶镇蔬菜市场建立了检测点,运用县局统一配备的检测箱开展了检测工作,共检测34天,362个批次,对检测的结果在市场内进行了公布。
三、以百县百日专项整治活动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顿。按照市县局的布置开展了商标、广告、无照经营、铅笔、“飞雁牌”过磷酸钙、商标假冒侵权行为整治、打假保品牌专项整治行动、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章案件。今年年初由于邻近永康市开展小冶炼整治行动,一些小冶炼户将污染企业搬到了我县的偏远山区继续生产,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群众强烈反映。对此情况我所及时发现,并组织对辖区内非法小冶炼加工点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出动25人次在本辖区进行了排查,分别在壶镇镇大溪滩村、壶镇镇下项村、东方镇岩腰村等地连续查获十二起非法炼制铝、锌锭案。共查获21个小冶炼钳炉,铝锭16多吨,锌锭15多吨,案值130余万元。
四、创新监管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我们对辖区内企业的上网及网络经营行为进行了监管;今年我们通过百度、GOOGLE、中文网址和阿里巴巴等网上巡查,又发现许多企业存在无照经营、擅自使用公司名称和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的网络案件,目前已经有3个案件正在办理。其中缙云县壶镇中王工具厂还同时使用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明星企业、浙江省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合格产品等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等虚假宣传。
四、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支部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工作,通过搞好思想动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切实做好自我分析、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深入开展交心谈心等环节工作的开展,征求到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梳理的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的总体要求,深刻反思,认真剖析,坚持把学习提高贯穿始终,使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以数字化创建推动工商行政能力建设。今年是工商行政能力建设年,为此我所在数字化工商所创建过程中认真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创建来提高基本工商行政能力。通过数字化工商所创建这一载体,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服务技能、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综合素质为抓手,全所干部在电脑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各项工商行政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推动了工商行政能力建设。
【乡镇2005年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乡镇纪检干部年度总结10-09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总结05-10
年度乡镇财政工作总结08-14
乡镇2009年度工作总结09-05
年度乡镇财政工作总结10-08
乡镇年度群团工作总结10-17
乡镇城管年度工作总结10-28
乡镇年度人才工作计划05-20
乡镇年度宣传工作计划09-25
乡镇2011年度工作计划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