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解读(精选8篇)
五中全会解读 篇1
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展望“民生工程”
新目标
2010年10月28日10:37 来源:新华网
未来5年,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将普遍较快增加。制图:唐春成(人民图片)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光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这表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报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内容: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许光建说:“这些提法在之前的重要会议上也都有论述,但是五中全会的论述最为全面系统,构建起了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从中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清晰地看到党中央对民生的高度重视,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期盼。”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这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
“十二五”期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政府的着力点在哪里呢?许光建认为,首先就是要继续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他说:“这个问题现在比较突出,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在某些大城市,内部各个区县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也较大。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应当是今后几年发展的重头戏,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受访专家均表示,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专家提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外需市场受到了严重影响,沿海部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光建认为,这种情况反映出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偏大,更反映出国内市场开发不够,因此产生了国民经济内外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没有民生的进一步完善,国内消费需求很难持续扩大。”他指出。
朱国仁表示:“在目前和今后几年,可以预期,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种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加强。”
受访专家表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国内各种体制因素,目前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较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因此,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不断提高低收入居民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记者 杜宇)
五中全会解读 篇2
绿色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但是我们要实现“绿色的发展”,在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和谐的前提之下进行发展,发展的同时要更多的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同时,“通过绿色来推动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不仅不矛盾,而且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为何要“绿色发展”
通过绿色富国实现永续发展。我国传统的的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就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再加上利用效率不高、回收利用水平低和多年的过度开采,很多的资源能源接近开采极限。同时,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加之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故,所以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中国的惟一选择。
通过绿色惠民实现全面发展。中国有机废水,二氧化硫、各类温室气体等等污染物排放量很多都是世界第一; 环保、绿色、生态等等话题越来越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公民维护自己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国内的民间绿色环保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故,中央把“保护资源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
三、如何“绿色发展”
(一)约束机制
1.对政府的约束
政府在做经济社会决策的时候有很多“红线”是不能跨越的,如水资源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 城市开发也同样,不能无边无沿式的发展,提出“城市开发边界”,必须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测出到达城市化稳定阶段时城市开发边界; 主体功能区定位,国家、省、市层面, 均必须把所辖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并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重点,实现有序开发;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测算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差额,并将环境保护情况与干部的考评机制挂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接近或达到警戒线的地区实行限制性措施等。
2. 对企业的约束
首先是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排污许可 “一证式”管理; 强化环保部门职权,可以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甚至可以行使行政拘留的权利,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等办法,加大未批先建打击力度; 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谁排污谁负责,惩罚的解除与否,不再依赖环保部门出方案、验收、核查,而主要取决于排污者自律;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等。
( 二) 引导机制
1. 主体功能区引导政策
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要更多的向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倾斜; 政府投资,逐步提高用于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比例;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实施差别化的产业、人口流动、土地、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等政策。
2.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重点开发区域,发展的环境更宽松,但是对其的考核也更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等十个方面的指标都要考核; 对限制开发区域的考核相对宽松,主要是考核农业发展方面的指标,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等指标; 禁止开发区域亦是如此,主要考核对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不考核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
3. 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还有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鼓励生态环境受益地区采取多种形式补偿限制开发区域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利益损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 三) 内部发展机制
1. 引入市场机制
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包括水域、岸线、湿地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 创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分离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除了可以出让,还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担保、入股等等;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严禁无偿或低价出让。再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 完善经济政策
如,进行“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政府定价的领域不断收缩,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再如,“环境保护费改税”,提高强制性、针对性,拓宽覆盖面、征收标准; 再如,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从矿产和盐,扩展到水流、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等,倒逼高污染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扶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
3.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绿色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这些都应该成为各地区未来招商引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郝栋,赵建军.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探究[C].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11.9.
[2]冯莎莎.世界主要国家绿色发展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3]邬晓燕.绿色发展及其实践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解读五中全会新精神 篇3
未来五年新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内外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下,我们至少面临三大挑战:外部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即使有所恢复,也不是原来数量的简单恢复,而将是伴随着重大的结构调整;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压力逐步增加;世界经济格局的整体性变动对我国开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三大变化逼迫着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应付,努力寻求对外开放的新突破。与此同时,要把改革发展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基础上。
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改革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现实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和危机,要清醒认识我国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5年。可以预见,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引起复杂深刻的社会变化。
所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作出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未来5年的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与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比如“九五”期间,提出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但是现在的转变远不是这样的。今天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追求经济总量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转变,如何由国家增长优先转变为富民优先发展,由投资生产主导到消费为主导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和选择。
这就要求:第一,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扩大内需为总体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环节,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基本路径,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二,以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十二五”是我国社会转型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实现平稳转型,关键在于对社会问题的估计与改革决策的选择。如果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进“十二五”的社会体制改革,就能够为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为推进和谐社会建立制度保障。第三,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五中全会公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用五个“坚持”具体阐述了“十二五”改革攻坚的基本要求。这里至少有几个要点:第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其实质是追求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旨在强调这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载体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持续发展机制,其关键在于启动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所以,无论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还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十二五”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增加百姓福祉为先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这次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
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专家指出,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大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
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二五”改革重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二五”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改革同时具有结构性改革的突出特点。例如,行政体制改革要与财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与社会体制改革同步推进。
专家指出,无论是改革动力的凝聚,还是改革勇气和魄力的形成,最终都取决于改革行动。五中全会公报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这完全符合实际需求。
这次改革涉及各种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只有形成社会各界对改革的基本共识,才能凝聚改革动力。只有实现改革发展理念的转变,才能形成改革勇气和魄力,比如从“国强”转向“民富”。
“十二五”改革处于我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改革攻坚不仅仅在于关乎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更在于对我国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深远影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5年。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严重洪涝灾害……回首“十一五”,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增高,灾害损失加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说:“这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升促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障水平。”
不断提高党领导
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会认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从加大反腐败力度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艰难困境之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所始终保持的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为此,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全会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一条条要求,就是要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范文) 篇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鲜明特点。“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改革攻坚步伐的纵深化,由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格为本次会议的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为背景,《建议》用“五个坚持”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变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科学发展促转变的具体要求。这“五个坚持”,是一个由导向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操作机制和动力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第一,坚持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经济结构,一要平衡动力结构,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提升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效应;二要调整产业结构;三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与效益;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要改善技术结构,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化战略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转型,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生的技术进步驱动。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分配公平,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给予充分的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走集约型、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路。倡导低碳生活,形成社会、区域、产业、企业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真正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教、文体、卫生等事业的分类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推进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政策导向。
“五个坚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五个坚持”的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何玉芹)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确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如此定位和论断,无疑给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指明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也由此吹响了“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保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外部环境而言,本轮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从国内环境看,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国内工业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此外,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结构性问题。
那么如何深刻理解“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又应该从哪里着手进行?按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其一,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总需求结构的调整。要努力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强内需消费基础。要完善消费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消费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着力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其二,要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科学有效地拓展内需空间。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引导好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聚集和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与城市布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统筹协调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有效提高城镇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其四,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要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到出口与进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在继续提高沿海和中部地区开放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沿边地区和西部地区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其五,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显著提高技术要素的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积极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命题、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而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其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需求、产业、生产要素、城乡区域等诸多方面。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主攻方向,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共荆门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良军)
扩大内需是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扩大内需战略占到1/9篇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独立成篇。由此,扩大内需战略已经超出了单纯经济政策范畴,提升到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成为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扩大内需是全面完成发展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方面协调用力。但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年来呈不断下滑趋势。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认为中国国内需求潜力为全球第一位,而需求水平仅为第十八位,需求结构仅为第二十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但巨大的消费潜力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内需。消费疲软、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让内需真正发动和强劲起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扩大内需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战略。我们应该看到,扩大内需可以为经济增长服务,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根本目的。人民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决定扩大内需是一项经济策略,更是一项社会政策。提出扩大内需,意味着我们已超越“出口创汇至上”的社会经济认识。曾几何时,“出口转内销”成为一种时髦,优质产品出口、紧张商品优先出口或优先供应国际市场,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而随着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农村消费偏冷局面;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收入不高消费不足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保障老百姓安全消费等,都是扩大内需必须踏踏实实解决好的事情。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扩大内需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前置条件。今天,世界政经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靠出口的老办法推动经济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于人、增长受制于人,引发贸易、资源、币值等纷争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艾·豪利建议,“中国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力报酬,只有提高国人的收入,对消费的提升才是立竿见影、长期有效的扩大内需举措。”但我们要认识到,消费潜力、消费需求和实际消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提高居民收入后就能产生实际消费的想法也是一家之言。只有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促进收入政策、推动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才能鼓励和引导居民产生实际消费,让扩大内需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扩大内需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之匙。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当前,内需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内需不足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化进程、要素市场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等紧密联系。因此,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需要采用统筹兼顾的办法,通过就业优先、薪酬倍增等多种手段调节好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要尊重人们消费意愿,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合理消费观;要增进社会诚信,杜绝坑蒙拐骗、欺瞒讹诈等。对扩大内需中存在的困难,我们要引起相当的重视,锲而不舍地改革加以推动。
我们已经明确了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性,只有坚定促发展不放松,只有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实践载体,只有坚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我们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肖谦)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着重体现出我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从公报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逐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各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健全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产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自党的十七大就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前提是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大转折。
公报中首次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提供了指导思想,正着力于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报还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等内容做了专门阐述。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5亿人,工伤保险参保1.53亿人,新农保试点覆盖了近6000万人,《社会保险法》也已于今年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上获得通过。我国正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让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
公报还关注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农村扶贫仍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仍是十分沉重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由以前的救助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9年普遍实现了省级统筹;2009年还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截至今年9月底新农保试点县参保人数为6719万人,今年底将在全国838个县和四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开展新农保试点,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今后,我国将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不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步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民生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勾画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我党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改善民生,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正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政府意识的转变,也是人民的期盼。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每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程艳)
落实三大任务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三大任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素养、文明程度的总体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民族精神风貌的根本体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第一,要托举灵魂,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第二,要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升华全民族道德境界。第三,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注重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第四,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合力共同推进这一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第五,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社会风气建设,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二、强力推进文化创新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促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大举措。一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筑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强化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也要倡导多样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阶层民众思想解放、潜能激活,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以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鲜明特色。二是积极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攀高,塑造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文化精品。三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我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以时代的要求审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解决主要矛盾,破解改革难题,力求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申论热点:十七届五中全会之解读 篇5
纵观历年国考申论真题,考查的都是国家的一些重大发展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领域的各个方面。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涉及了国家最新的战略发展规划,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也最有可能成为国考出题的重点。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提醒广大考生,应深刻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全面把握《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的内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的政策,从而为国考申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于会议的内容,许多专家和媒体都做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解读。在此,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有选择的对一些关键问题做了相应的汇集和整理,以便于考生对此内容的复习把握。关键点一:民生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民生是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适应各族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改善民生,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未来五年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蛋糕不做大,就失去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不转换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又好又快地发展,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做好蛋糕,这样才能改善民生。
另外,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通过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还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是必不可少。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安全网,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制度基础。围绕民生这个目标,需要解决一系列达成这个目标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全新的,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加上社会保障不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3.温家宝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指出,《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提出要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住房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社会预期和有效的调控体系。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关键点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如果继续沿用我们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这样一个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从要素成本提高等等多个方面都不能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了。所以,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而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和居民行为的调整,这是一个更合理的改变。从整个经济环境来看,决定企业和居民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制度规则的安排。因此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
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如何完善体制和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要进一步改革;比如说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的转变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关键的一些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核心的是要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发展成果,尽可能普遍地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状况。
2.“改革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当下的改革不再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改革。”在经济、社会、政治各个领域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任何单项的改革都已经不能奏效。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综合改革的历史时期,经济改革的单兵突进已经失效。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等各项改革协同推进,意味着原有的改革路径、改革方式、改革方法都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推进新的改革,这同样需要创新。
面对新的改革环境和条件以及新的改革对象,我们改革的理论准备是不足的,尤其是社会改革等方面的理论准备,相当欠缺。拿来主义肯定行不通,以国外的东西为样板,打着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旗号,照抄照搬,将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带来改革灾难。
改革是实践性极强的人类活动,国外现成的理论和做法都不足以证明在中国的适应性。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实行全面综合改革,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历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寻求政策层面的突破,要求体制松绑,那么现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更快地适应科学发展。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们深入地刻苦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观念决裂,特别是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环境和社会代价的传统思想决裂。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审慎处理,处理好了社会就稳定,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最终殃及全社会。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又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命运,我们难以想象5年之后、10年之后、2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点三:文化建设问题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过去五年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之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提出“两手抓、两加强”的发展思路。
今后几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而目前主要问题还是国有资本没有从文化产业竞争性领域退够,民营资本准入限制过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远未形成,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现实潜力的充分发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篇6
余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前言
云南省的各位领导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十二五”规划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交流。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社会等很多领域。
我主要从事经济研究,我们“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所以我主要围绕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还有十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五年。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离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在“十二五”这五年中,我们能够在解决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上迈出坚实的步伐,那么它将为到2020年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五中全会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回过头来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但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正是利用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市场化改革,才有了过去十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积极的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才有了过去十年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积极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有了过去十年外贸出口年均20%以上的增长。今天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演变和深化,同样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十二五”这五年中,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难从根本上消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世界经济可能都是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将会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中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五中全会说,“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是这么表述的: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样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在未来20年中,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那么这次五中全会说今后一个时期,当然包括“十二五”的五年,我们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二、国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机遇挑战分析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历史机遇在什么地方?同时,我们的风险、挑战又来自于何方?
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我们的机遇和挑战着手分析。
(一)国内的机遇和挑战
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34万亿人民币,我们要把中国的经济总量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做一个比较的话,就需要把以人民币计算的经济总量换算成美元。这里用的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6.82,实际上在2009年的绝大多数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稳定在1:6.82到1:6.83,用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约合4.99万亿美元。同样把日本2009年以日元计算的经济总量按照2009年全年日元兑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那么2009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5.08万亿美元。因此,我们认为,十一五末,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将会超过日本,从而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来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呢?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从经济总量上分析
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中国能够根据中国的经济总量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所谓根据中国的经济总量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也就是要大幅度的增加中国所承担的责任。一方面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到2009年,我们的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我们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只能承担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地位大体相当的国际责任。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如果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衡量,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0位以后,与很多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大概在4万美元左右,中国只有它的十分之一。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亚洲,是卡塔尔,卡塔尔怎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呢?一方面由于它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尤其是天然气的出口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它只有160万人口,所以到今年它的人均GDP达到9万美元,排在世界第一。
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在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差距非常悬殊。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结果是,我们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超过了很多的发达国家,比如2002年,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七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排在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七位。那么到了今天,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结果。
如果在未来30年乃至50年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那么经过30年乃至50年,才有可能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大幅度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人问我,中国什么时候能超过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呢?老实说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很容易回答的。一方面,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也在增长。另一方面,还涉及到人民币、美元的汇率,因为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带来以美元计算的经济总量。但是我认为,用最乐观的估计计算,如果在未来15年中,中国能够保持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同时在未来15年中,能够保持年均3%左右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到2025年,有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所谓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说中国要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至少是2025年以后的事情。
3.中国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中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对发达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这样给中国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哪两个方面呢?
第一、中国现在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初级产品交易规则的结束者。尽管我们每年进口的原油、铁矿石量很大,占的比重也很高,但是价格和交易规则跟中国人没有关系。我认为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初级产品交易规则的制订者,至少是积极参与制订者,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第二、我们现在是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结束者。现有的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制订的,主要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未来我们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制订者,至少是积极参与制订者。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实现以上两个重大突破,将为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从总量上来说。
2009年底,中国的总人口为13.3474亿,我们把3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除以2009年底总人口,到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25511元人民币,同样按照1:6.82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是3736美元。我们认为,十一五末,我们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军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社会用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三类。中国在新世纪初期之前,一直是世界上的低收入过程,到了新世纪之后,我们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开始超过低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很不幸的是,国际社会同样用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中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下中等收入三类,我们现在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
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从而将跨越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将意味着我们能否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今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的几位领导给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达研究任务,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结合中心的研究力量回答我们能否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首先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研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时候所发现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后发展的国家经过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后,开始出现长达10年、20年乃至30年的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之后,经济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因此从他们所走过的轨迹来看,中间挖了一个大坑,这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上究竟哪些国家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呢?实在是太多了。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比如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亚洲的伊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非洲的南非,欧洲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当中。
在过去的50年中,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很少,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韩国,再一个是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为数极少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的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从而步入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世界上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会出现长期的经济衰退呢?
从原因上来说,大体上有三类原因:
第一、从经济发展方式或者叫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讲,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利用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低价格从而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以后,都普遍面临着劳动力、土地资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上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出现了原有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劳动力、土地资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从而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第二、在社会管理制度上,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这些国家往往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往往重视收入的初次分配,而忽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再调节。这样的后果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超出了社会稳定可以承受的能力。从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伴随的问题是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从而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第三、出自于政治体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普遍面临着如何吃饱饭的问题。因此只要有饭吃,人们并没有其他的需求,但是当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会不断增加,而原有的政治管理体制、政治制度没有为公民提供足够的表达渠道,导致政治上出现分裂,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同样,分析眼前的中国,无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是在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体制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要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三类问题。因此五中全会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问题,从而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也出自于化解今天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这是从国内来说,从国际上来看。
(二)从国际上来看
2007年底,在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随后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到今天已经两年多过去了。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大体上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1.私人银行的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直到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倒闭,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的私人银行破产倒闭,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导致了1万多家私人银行破产倒闭。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做私人银行的危机。当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由于大量的私人银行破产倒闭,从而使金融体系陷入混乱,金融机构的信贷功能丧失,经济难以正常运转,发达国家的经济大幅度的衰退,怎么办呢?当同时面对这么多问题的时候,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选择了同样的办法,那就是政府出手相助,政府向陷入危机当中的金融机构大量的注入资金来稳定金融体系,从而恢复金融功能,当政府向陷入危机当中的机构大量的注入资金的时候,政府自身背了越来越重的债务。
2.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
今年5月份,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发生,标志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到第二个阶段,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目前从总体上来讲,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处在第二个阶段,但是我们认为,它已经出现了向第三个阶段演变的迹象。
3.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当美国、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出现政府主权债务危机,也就是政府难以承担自身债务的时候,这些国家会破产吗?这些国家是不太可能破生的,拥有国际流通货币发行权的主权国家是不会破产的,当他难以承担政府自身债务的时候,一个很方便的途径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流动性,从而让本币大幅度的贬值,来稀释政府债务,把自身的政府债务专家给其他国家。今天我们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当这些国家选择本币贬值的时候,会出现世界主要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从而引发全球的货币战争。
因此我们把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三个阶段叫做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对中国来说只是遭受了间接的冲击。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当中经济不景气,所以购买中国的出口产品减少,中国的外贸出口大幅度的滑坡,从而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我们只是受到了间接性的影响。
但是当国际金融危机演变到第三个阶段,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时候,对于中国经济将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前不久,美联储宣布,从明年初开始,美国政府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继续实行第二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叫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向市场注入6000亿美元的资金,就意味着美元的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是资金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6000亿美元注入市场带来货币供给的增加,带来美国的低利率。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带来美元汇率的贬值,这是一个必然结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分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自身利率水平很低,资本的回报很低,因此大量的过剩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向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人民币会面临升值的压力。因为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形成对人民币的需求,而人民币的汇率取决于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会带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不是放在银行,而是去购买中国的股票、债券、房地产,新的需求的进入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和资产泡沫。
第二个途径,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交易是以美元标价的,原油85美元一桶,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时候,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必然大幅度上涨,而中国50%以上的原油,70%以上的铁矿石,三分之二的食用油依赖于进口。当国际市场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必然会让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中国同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资产泡沫的压力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迫选择利率,来控制通胀,控制资产泡沫。但是提高利率的结果会进一步拉大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利差,因此美国实行的是低利率。如果进一步提高利率的话,会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涌入,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困境。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周以前,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一共邀请了七位经济学家,我是其中之一。讨论明年中国经济的走向,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制定和明年宏观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现在一方面面临贸易战,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货币战,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开始升值,但是美国人认为我们升值的步伐太慢,幅度太小,继续联合国际上其他的机构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未来五年,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发达国家很难真正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在未来五年中,世界经济可能都是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中国始终会面临着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会对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的稳定发展构成新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五中全会明确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具体表述是这么说的: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了今天,我们和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怎么坚持科学发展呢?这里提出了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在未来五年中,我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如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需要做到四个更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怎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呢?
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们如何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呢?重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怎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呢?主要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主要的动力。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实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中国经济奇迹。但是过去30年,我们过度的强调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要通过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让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这一次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很多人说,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没有具体的数据、数据目标,作为建议只是提出原则和方向,具体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一定有数据。比如未来五年,我们要保持年均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会定在7.5%左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200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一年的研究,围绕着“十二五”。我们当时建议国务院,能否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和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60年代的十年中,实现了国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我们建议,能不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全体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这五年中翻一番呢?最后只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接受我们的建议。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就是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回到今天的主题,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呢?这是一个老问题,过去我们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天我们提出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容大体上是一样的,尽管是老问题,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对此存在糊涂的认识。
转变发展方式是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传统的发展方式为什么难以为继,不可持续?传统的发展方式支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今天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样的问题?从而让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呢?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往哪转,转到哪里去?传统的发展方式之所以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是因为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那么能够适应于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新的发展方式是什么呢?
第三、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呢?在政策上、措施上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使中国走上新的发展轨道呢?
1.GDP的核算方法
之所以很多人对此理解不深刻,是因为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那就是GDP的三种核算方法。GDP怎么算出来呢?有三种方法来计算GDP,分别反应的是不同的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种叫做生产法GDP,就是从生产的角度、供给的角度来计算增加值,这样就可以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加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可以把生产、供给分为三次产业,分别计算这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从而得到中国的生产法GDP。生产法GDP的方法是国家统计局到现在为止统计中国经济总量的主要方法。
10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状况,一般来讲怎么公布呢?初步测算中国经济总量多少,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多少,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少,第三产业增加值多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生产法GDP的统计方法。
第二种叫支出法GDP,从支出的角度、需求的角度来计算经济总量。假设你是一个生产手表的企业,今年能够实现产值多高速度的增长呢?主要取决于在市场上能够卖出多少手表,市场都是哪些人在买你的手表呢?有三类,第一个,老百姓买你的手表买完以后自己戴叫消费;第二个,其他的企业买你的手表挂在车间指导生产,这叫投资;第三个,还可以把手表卖到国外去,这叫出口。消费、投资和出口就决定了生产手表企业的规模。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我们叫做三大需求,也可以叫做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净出口,也可以计算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这叫支出法GDP。国家统计局在主要采用生产法GDP统计中国经济总量的同时,也采用支出法GDP来统计中国的经济总量。
第三种叫收入法GDP,假设你今年卖手表卖了10个亿的收入,在这10亿的收入当中,购买生产手表的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假设花了6亿,那么你的增加值是4亿,这4亿的增加值要怎么分配呢?首先要给所有的员工发工资,这叫劳动所得工资。然后要缴纳政府各种各样的税收,这叫政府所得税收,剩下来的是你的企业所得或者资本所得利润。GDP就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因此收入法GDP统计的就是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利润、政府所得——税收,把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中国的收入法GDP。
经济学界现在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中国的收入法GDP,就是中国的国民收入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学术界存在重大分歧。究竟劳动所得拉了多少,资本所得拉了多少,政府所得拉了多少,直到到现在为止,都是讨论的焦点。如果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不清楚,怎么能判断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又如何来解决问题呢?所以它是一个基础性问题。
去年我花了一年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今年这仍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第一大重点课题。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人均收入29700元人民币,这是国家统计局的城调队、农调队调查的数据。去年年底一个经济学家提出质疑,如果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万元的话,我们越来越贵的房子、越来越多的汽车,越来越高的银行存款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哪些人买的呢?很显然,这个数据和现实所观察到的情况是不一致的。
然后这个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就是高收入家庭,如果统计局的调查员到他家里问他有多少收入的时候,70%的高收入家庭会隐瞒收入,会隐瞒多少呢?70%。第二个现象,低收入家庭,统计局调查员到低收入家庭问他有多少收入的,有30%的低收入家庭会虚报,说你为什么要虚报呢?收入太低了,说不出口,没面子,很丢人。虚报多少呢?30%。
这个经济学家对2000多人一对一的访问和调查,最后他推断,2005年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的人均收入9.7万,是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3倍。这个数据公布出来以后,在经济学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前不久,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先后发了几篇署名文章对此进行解释,大概是说这些问题,说收入调查当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像你说得那样离谱,我们的数据大体上能够反应出中国的收入法GDP的构成。如果我们对于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就很难分析现有的国民收入格局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同样的,我们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调整。从总体上来讲,我个人认为,收入法GDP的数据质量不高,离收入分配的真实状况差异比较大。
2.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析
有了GDP的三种核算方法以后,就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分析:
(1)从需求的角度看,就是支出法GDP的角度,它衡量的是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看,我们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扩张。用五中全会的原话就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新局面新在什么地方呢?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出口,或者说是过度依赖于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未来我们把消费摆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更多的主要依靠消费扩张,新就新在消费摆在了三大需求的首位。
为什么不能继续过度依赖出口呢?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8.7%,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9.7%。从而使中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10.1%。我们认为,2010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将突破10%,从而接近德国、日本曾经占全球出口比重的最高值。德国和日本在历史上占全球出口比重的最高值也就是10%左右,那么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将突破10%。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还能继续保持出口年均20%的增长吗?还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定为主要依赖于出口的高速增长吗?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政府为什么老是抓住人民币汇率不放呢?奥巴马上台以后,他提出要在未来五年中,要使美国的出口总额翻一倍,如何实现呢?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打击中国才有可能让美国能够分到出口蛋糕当中更大的份额。怎么打击中国呢?美国人开始造舆论,说中国之所以把如此多的产品卖向全球,并不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生产企业有足够强的竞争能力,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从而夸大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人民币汇率低估了多少呢?美国人认为低估了40%,所以今年以来,我们的人民币开始升值,他认为离40%的差距很大,所以他认为步伐太慢,幅度太小原因就在这里。
从总体上讲,当中国的出口总额占到全球10%的时候,我们再继续像过去那样,依赖于出口的高速增长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来自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必然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
我们能不能过度依赖于投资呢?过去30年中,中国投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呢?广大的中部地区、广大的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基本上结束了。在过去的很多领域,山东一直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省份,最近这几年是中部的河南省,意味着广大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同时在东部地区,我们的港口、机场已经开始出现过剩了。未来我们还能投什么呢?我们说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东部地区可以挖地铁,但是相对于过去30年的投资空间而言,投资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样的,来自于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必然会大幅度下降。
在这三大需求当中,出口的增长是下降的,投资的增长是下降的,当然,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消费扩张。这里有一个表,它描绘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用支出法GDP衡量三大需求各自占GDP的比重,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红色的两栏说的是中国,蓝色的两栏说的是世界平均水平。在过去35年中,消费占GDP的比重1970年中国是71%,到了2005年只有50%。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们相差了28%。为什么消费占GDP比重会持续大幅度的下降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其中的私人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因为这种消费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私人消费这个是主体部门,还有一个消费是政府消费。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1970年中国是63%,高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到了2005年,下降到36%,跟世界平均水平61%相差了25%。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消费占GDP比重的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私人消费占GDP比重的大幅度下降。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率先在美国发生呢?美国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异口同声的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中国。为什么呢?美国人的道理是这么讲的,中国一方面是世界工厂,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生产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己消费的越来越少,表现为私人消费占GDP比重的持续大幅度下降。所以中国必然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过剩产品。中国这么多年来怎么办呢?中国把越来越多的过剩产品卖给美国人,美国人本来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买这么多的中国的过剩产品,美国人开始向银行借钱买中国的过剩产品。借着买着还不起银行贷款,所以次贷危机就发生了。
今年3月份两会结束以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钓鱼台举办了规模很大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第11届年会,出席我们会议第一个演讲的是现在的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张平同志在会上演讲的主题是“扩大消费、转变发展方式”,他讲完了之后,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提了一个问题,他说发改委主要从事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你们现在十一五规划快结束了,你们也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也知道你们也编的差不多了。我的问题是,“十二五”规划中,你们打算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
老实说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但是张平同志反应非常灵敏,他说我们现在不再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我们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我们也正在通过各种方面的改革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讲了很长一段话,但是就是没有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打算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
这个会议结束以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与会的中外代表,并回答中外代表的提问。这个经济学家很执着,马上就站起来:“总理,我向你问一个问题,你们打算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他肯定认为发改委主任不知道的事情总理应该是知道的。我在现场我就一直仔细的听温家宝总理的回答,温家宝讲了一段比发改委主任更长的一段话,就是没有说我们打算提高几个百分点。
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2008年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人消费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呢?大概可以列出十条、二十条很多的原因。但是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一个收入法GDP的概念,我们发现占的比重是持续下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们看两张表,这个是中国的收入法GDP构成。199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51.4%,到了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到40%,只有39.7%。因此我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再看第二张表,做一个国际比较,发达国家采用2005年到2008年的平均数,中国仍然采用2007年的数据。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当中,除了德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略低于50%以外,其他都高于50%,美国达到56.6%。因此我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写文章的话,老百姓不一定听明白。如果换成老百姓都听的懂的话,说中国人为什么消费的越来越少呢?是因为口袋里没钱。劳动者报酬占比是大幅度下降的。我们概括为没钱可花,所以带来了消费的下降。
第二、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由于养老、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
看一张表,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什么样的国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呢?我们把人均GDP3000到6000美元的国家作为与中国处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世界上人均GDP3000到6000美元的国家,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三个方面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54%。2007年中国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三个方面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9%。所以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
把它翻译成老百姓能听的懂的话,中国人为什么不消费呢?由于政府没有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他未来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上大学很贵可以不上,但是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当他未来生活当中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时候,有钱就存在银行不敢花。叫“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第三、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
看一张表,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变化情况。什么叫基尼系数?用最容易理解的话来说,所谓基尼系数就是没有得到公平分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如果所有的收入都是公平分配的,那么基尼系数就是零,如果所有的收入都没有得到公平分配,那么基尼系数就是1,所以基尼系数永远在0到1之间波动,基尼系数越高,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基尼系数如果超过0.4,这是一条国际警戒线,表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太大了,社会将会不稳定。
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今年世界杯在南非举行,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南非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比中国要高。但同时,南非又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57%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到南非去考察以后,我认为给南非这个国家下一个定义,我说它是电网国家,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公共设施、政府的办公场所、居民的住宅都是用电网隔离的。因为穷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叫电网国家,它的基尼系数大概是在0.70以上。我认为南非的教训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高度重视的。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黑人执政以后,农民种地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要买化肥、农药、种子、机械、修路、灌溉设施,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超出了很到黑人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怎么办呢?很多黑人把土地卖掉,然后到城市里去谋生。当时南非是世界上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而纺织业正好是劳动密集的行业,所以很多离开土地的农民在纺织业里面找到了工作。但是很不幸遇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纺织业快速发展,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了南非,在国际竞争当中,南非的纺织业主要是被中国打败了。纺织业大量的破产倒闭的结果是来自于纺织业就业机会大幅度减少,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在城市就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从而陷入了贫民窟当中,从南非机场一出来,周围就是大片的贫民窟。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1,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0.47,而且从现在来看,仍然处在进一步上升的过程当中。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对消费的影响是什么呢?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的结果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什么叫两极分化呢?有钱的人钱越来越多,没钱的人越来越贫穷。两极分化以后,对于高收入群体,住着别墅,开着进口的轿车,家庭设备应有尽有,他不买东西,要买东西到国外去买。对于广大的低收入群体,想买房子,买车子,更新家庭设备但是没钱,用经济学术语来表达就是:高收入群体有支付能力但是没有购买愿望,低收入群体有购买愿望但是没有支付能力。所以整个中国居民消费大幅度下降。
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一条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的话,必须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很难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看五中全会怎么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所谓内需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这里说的是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这一段话着力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的问题。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完成以后,政府要做两个调节,第一个,对于高收入群体,要征收累计个人所得税,对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他们发放各种补贴。经过这两个调整以后,成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就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
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实现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发展同步。现在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吗?很显然是不同步的。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0.6%,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中间相差了3.1%。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就是两个比重和两个同步,这都是要解决老百姓没钱可花的问题。
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这次“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出台以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意见,我认为,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方面,其中两个方面说的比较到位,解决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用了很多的笔墨。因此我建议如何解决第三个问题,因为这将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我认为笔墨太少,措词也不多。只是说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怎么打击非法所得,怎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怎么有效的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我认为五中全会的建议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在提建议的时候,我认为应当增加这块内容,加重这块力度,才可能真正化解一上三个问题。
(2)从供给的角度。供给的角度就是生产法GDP的概念。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衡量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逐步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用五中全会的原话来说,那就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一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我建议把次序倒过来一下,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是很多专家不同意,尤其是搞农业的专家。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怎么能改到最后呢?所以仍然是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来表达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改革开放的30年,国际社会叫中国经济奇迹,过去30年,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像云南这样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是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我们把中国这样一个供不应求、短缺经济、凭票证供应的国家建设成了今天的世界工厂,这是我们所有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0年代初期,我们都是一个供不应求、短缺经济、凭票证供应的国家,那是说我们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中国自己人的需要,所以我们很多商品需要凭票证供应。到今天,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全体13亿中国公民的需要,而且大量的向全球出口,这是所有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
把这段话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过去30年中国工业制造业快速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这个话是这么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我们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还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但是我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逐步的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给大家看一张表,这是2007年的数据按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就是劳动力都在干什么?我们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200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日本稍高一点达到4%。其他国家都在2%左右,就是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只有2%。中国呢?我用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我们有7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到了2009年我们仍然有38%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这一组数据我认为他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问题,什么基本问题呢?中国的农民为什么贫穷。中国农民为什么贫穷呢?我认为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太多的劳动力拥挤在农业上,当太多的劳动力拥挤在农业上的时候,农业一定是规模不经济。一个劳动力跟三亩地、五亩地,当一个劳动力跟三亩地、五亩地的时候,他一定是牛拉地,人拉地、马拉地的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农业劳动生产力底下,农民收入水平底下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未来又怎么办呢?过去30年我们已经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32个百分点,那么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大幅度的减少农业就有可能走上规模经济的道路。当一个劳动力跟一百亩地,两百亩地的时候,他一定是机械化、新一代的耕作方式,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才有农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我们就是说要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往哪转呢?让他们到城里来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产业,美国、日本、德国都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那么在这些国家他们的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最高不超过30%。那么中国呢?2009年我们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27.8%,已经接近日本的水平,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第二产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还可以进一步的吸纳农业劳动力,但是空间已经很小了。更大的空间来自于哪呢?服务业。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这些国家当中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最低的日本也有66.7%,最高的美国达到78%,中国2009年只有34.1%。所以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也可以看出,中国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于服务业,而不是工业。服务业都是些什么领域呢?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教育、医疗、交通、通讯、文化、旅游等等,都是服务业的主要领域。仔细分析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可以发现,它的基本特征是要么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要么是政府高度管制,因此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要把服务业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源泉,首先是改革问题,只有服务业的改革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放松政府管制,我们才能迎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是五中全会的原话,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这是我们今天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鲜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与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现在很多老百姓批评政府说现在房价大幅度的上涨我们买不起,为什么会出现我们买不起呢?是因为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了支柱产业,这样下来我们才能出现了房价的大幅度上涨或者我们买不起的情况。我根他说政府没有这么大能力,没有这么大本事,一个产业是不是支柱型产业,他是市场选择的决定。当今天中国老百姓主要以买房买车为主,消费结构升级到主要买房买车这个阶段的时候,房地产或汽车自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它是一个市场选择的决定。
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我认为政府当然可以采取一些倾斜性的政策,政府可以当然增加情趣投入。但是它究竟能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呢?同样需要市场来决定。
(3)从自然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这说的是我们过去走的是一条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从而持续经济高增长这么一条路子。自然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从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过去一直这么干的,那么今天为什么不行的呢?资源越来越短缺,价格越来越高。你高消耗、高投入你消耗不起,投入不起。改革开放初期一桶原油的价格不到十美元,2008年原油的价格层次涨到过142美元。在今年2009年这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原油的价格基本上稳定在75美元一桶,那么最近由于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预期进一步增强,最近原油的价格已经开始接近90美元一桶。我们认为在未来原油的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到150美元,甚至200美元一桶。资源越来越短缺,价格越来越高的结果是让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自然高投入、高消耗的老路。过去我们走的是一条环境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或者只污染不治理的道路。今天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当中,国际社会正在达成共识,我们不知道再继续走过去的环境高污染的老路。因此我们说要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
五中全会的原话: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只给大家看一点,我们通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美国多少呢?936万平方公里,我们比它要大24万平方公里。但是很不幸的是,美国的936万平方公里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大西洋,广大的国土面积都是可开发利用的。但是中国不一样,我这里面说了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摆在第一个的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第二位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第三位内蒙118万平方公里,第四位青海72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把这四个省区的面积加在一起是多少呢?47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比重49%。这一半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多少人口呢?2008年年底这四个省区的人口加在一起5386万,占2008年年底中国总人口的4%。中国96%多的人口拥挤在另外一半国土面积上。同样是在2002年我们在研究16大的时候,我们建议国务院不要在使用地大物博这样的概念。实际上我们的地也不大,物产也不多,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但是不要再说地大物博,国务院基本上采纳了我们的建议。1994年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学者叫布朗,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长期担任美国农业部部长。从美国农业部部长任上下来以后,又是长期担任世界粮食研究所所长。1994年他写了一本书,这书的题目叫《标准活中国》,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他说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工业化或城市化就意味着城市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还有大规模的工厂建设也会占用耕地。因此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粮田被占用,第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尽管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总量还将继续增加,到人口峰值的时候可能会达到15亿,乃至16亿。一方面是大量的粮田被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因此中国迟早有一天会出现自己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当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的时候谁来养活中国呢?这将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先说今年,今年以来尤其是七八九三个月,物价大幅度的上涨。温家宝总理感到很担心,温家宝总理在召开座谈会的时候他说:“看来今年这个物价涨幅要超过3%,但是我相信不会达到4%,”
后来我跟他说,我说总理您不必担心,我们当时提出来的预期目标是把CPI的涨幅控制在3%左右。即便是3.9%它仍然是3%左右啊。我说您不用担心,今年这个目标我们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为什么七、八、九、十,物价大幅度上涨呢?主要是七月份俄罗斯连续的干旱和高温带来了俄罗斯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小麦的大幅度下降。俄罗斯政府紧急停止小麦出口,以满足国内居民的小麦需求,俄罗斯停止小麦出口的结果是在一个月当中小麦的价格几乎涨了一倍。当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带来了其他的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所以七、八、九月以来,粮食、蔬菜、水果、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来了国内CPI居民消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讲这个话我们回到我们要说的主题上。如果中国人生产的良好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布朗说:“中国是一个受东方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他一直强调储蓄,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那么一旦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他一定是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那么当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的结果,一定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成倍上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成倍上涨的后果是什么呢?它改变了种植业或养殖业的比较收入。欧洲、美洲、澳大利亚你去看看都很漂亮,大量的牧场、大量的草地、大量的森林,因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较收益是稳定的。如果因为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的需要,中国开始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带来粮食价格成倍上涨的时候,那么种植业或养殖业的比较收益就会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后果是什么呢?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因为种粮食可以种更多的钱。这样带来的是全球的生态,全球的环境,进而全球的气候将会发生变化。”这是最早的中国威胁论。
实际上他这篇文章的推理非常简单,但是讲的道理非常深刻,这几年以来我也经常到我们西部地区去调研,我们西部地方的政府官员向我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你们作为政府的参谋机构,表面上国家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要加快我们西部地方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东部地区过去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把大量的良田盖上了工厂你们不管。东部地区的一亩地可以三季稻,至少可以双季稻,一亩地一年可以产两千斤水稻。大量的良田被占用了你们不管,今天轮到我们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开始要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了,不让我们占用耕地了。你要知道我们西部地区这一亩地能干什么吗?一亩地只能产500斤玉米啊,那这里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根他们解释,我说你们讲的确实都有道理,但是如果站在整个国家,站在宏观层面来看,如果我们不能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中国将会很快的进入到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的时代,对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或“二氧化碳排放国”,这是国际上说的。我为什么打两个问号呢?我们中国人都不认账,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做过认真的统计,发现2009年美国消费的能源23亿吨标准油,中国2009年消费的原油21吨标准油。显然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首先温家宝总理就不干了。温家宝总理在我们中心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结束以后的接见中外代表的会上说:“中国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绝对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国。为什么这么讲呢?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两百年才能被消化吸收,今天我们之所以面对如此严重的全球气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200年中发达国家不断的向大气当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断累积的结果。中国在过去两百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农业社会,在过去两百年中,中国向大气当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很少。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绝对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同时我们现在总量排在世界第一,但是我们还有13亿人口呢,我们一除我们的人均排放量比他们小的多的多,这是这两个都是在一个问题方面。新能源技术或新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由于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因此新能源技术或新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控制研发风险。与过去几年技术革命中国始终处于跟谁状态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国跟在人家后面,我们自己说我们叫跟谁,实际上前几次技术革命跟中国人没有太大关系。与过去几年技术革命状态相比,那么目前我们进入成熟的制造技术和研发技术。在本次技术革命中,中国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我们重视节能减排,我们有可能在节能减排领域走在世界前面,既是挑战同时又是机遇。
(4)在产业链中低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转变到在产业链中提高竞争能力或形成竞争优势。我们今天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我们卖给世界的都是什么产品呢?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普通的家电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中国依靠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品的大量出口能把中国晋升成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国家么?我认为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到在产业链中高端提高竞争能力和形成竞争优势,给大家看一对矛盾的现象,今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或招工难表面上他是一个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什么他是一个农民工工资问题呢?我们去做调查,是说你过去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可以雇到很多人,那么今年呢?你如果继续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人愿意来跟你打工了。所以它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工资问题,但是实际上呢我们认为它不是。从本质上来说,他说明的是中国长期以来依靠资源要素劳动力低价格从而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上升。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我们依赖的就是资源要素劳动力的低价格,从而在低层,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那么今天呢?当农民工向你索要更高工资的时候,你承担不了,或者你被迫结束就意味着我们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开始,我们也跟这些企业在讲,你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人跟你干,你为什么不提高到3000块钱一个月呢?他说你说的容易,如果提高到30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的话,我就会赔本。我接这个订单就决定了我只能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他本质反应的是我们传统的依靠资源劳动力低价格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所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上升。在民工荒、招工难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再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蚁族,蚂蚁的蚁。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表面上看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比如大学生对岗位对收入有更高的期望。大学生只是读了四年书,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大学里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等等。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表面上的原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呢?由于中高端产业发展缓慢,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因为中国完全靠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中低端产业的发展支撑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带来中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中高端产业是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不需要大学生,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把这一对矛盾的现象,这都是就业问题,把他放在一起,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叫微笑曲线。它像一张微笑的笑脸,他来源于1992年台湾的宏基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在重整宏基的时候他画了这一条曲线。横轴是产业链,或者叫生产过程,首先是研发出新的产品,然后制造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市场营销,把产品卖出去。这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纵轴是附加值,是不同的生产过程所能创造的附加值,我们说中国人现在在哪呢?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我们就处在制造这个环节上,但是制造这个环节是整个产业链当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由于制造这个环节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所以我们承担不起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所以出现了招工难,出现了民工荒,由于我们处在低附加值的制造这个环境,因此我们不需要创造,我们不需要大学生。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么未来应该怎么办呢?所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两个基本方向一个是向制造业的前端转移。通过增加研发设计投入来提高企业的自有知识产权。从而来获取高额的附加值,第一个途径。
第二个途径,像制造业的后端转移,通过在营销领域形成品牌、渠道、服务的优势。从而获取高额的附加值。这是中国怎么向中高端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方向。我们看五中全会怎么说的: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快教育价格发展建设人才强国。讲的都是中国如何依靠人才,依靠科技从而在中高端产业形成竞争能力或提高竞争优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生态思想内涵初探 篇7
1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
1.1 人类共同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0世纪后期,人类工业化文明成果越来越多,人类也越来越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裂痕。在《寂静的春天》中,崇尚田园主义的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处于成败十字路口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致辞时说的一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牢记这个万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人类共同体概念,这个地球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国际社会要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作为这个系统内的寄生生物,城市是这个系统内的寄生者,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这个系统内部的“平衡”,这与康芒纳的“有机整体”概念所见略同,以人为本是技术生态化的核心理念,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是技术进步应该遵循的原则。
任何企图滥用技术,以碧水蓝天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卡逊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北京举办亚太经济论坛时的蓝天白云,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因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我们强调“共生”而非“人类中心”,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于共生这个和谐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前提。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已经被中国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无论是高速发展经济还是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其深远意义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共享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1.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曾多次论述“政治上的绿水青山”,我党推行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告诉人民政治上的雾霾一定会清除。但这里更主要指生态环境方面,这“两座山”之间有矛盾,这几个关联词之间的递进关系,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我们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能够实现代内代际的平衡才是良策,而且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资本。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时变成现实,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任重而道远。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年底视察江苏时所强调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同时上台阶一样,“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1.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作出的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概括,这个理念为了把我国经济建设的质量推向中高端水平,推动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们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环保的地位空前提高,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绿色”列入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指向“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永续发展”。早在2012年底,习近平考察广东时就说过“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2 新时期党的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初探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这个思想,创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他明确指出实现生态文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产生的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这种“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既是一种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了自然维度的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为在哲学上衍生出生态美学站稳了脚,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就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科学技术依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的利器。但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的确是一个污染极为严重的国家,正如卡逊提出的一样,人类活动和社会生产等“如果处于非理性的、不清醒的、无远见的状态”,不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个因子与大自然共生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的危害将通过生物链循环返还到人类自身,比如人工合成的生物药剂等,一旦进入生态循环中,将永远无法清除干净,最终进入生命体内,人类也将自食恶果。所以,正确利用科学技术,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与环境共赢之路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从早期的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中,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二者中的辩证关系,尤其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取舍”的著名论断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二者具有一致性。这个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含义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结合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禁显示出我党对西方“生态技术观”的融会贯通与创新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自觉的、有效的政治行动来重建自然,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
康芒纳认为我们之所以陷入环境危机之中,是因为:“我们借以使用生态圈来生产财富的手段毁灭了生态圈本身。当前的生态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他分析了现代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中导致环境污染的几个因素,特别是对技术的效用作了重点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因此也得出一个结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所以,改造现有技术,采用生态技术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3 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浴火重生后,在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以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以足够的气势和魄力,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中国社会发展孜孜不倦,发愤图强,国际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力量,无论是经济、政治或者外交上,国际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发展正面临突出矛盾和挑战,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汲取、发展和创新前人的优秀成果,从生态文明视角入手,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国家能够掌握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命脉,越来越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即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坎坷和艰难,相信天将降大任,都能在前人的指引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教师:陈蔚)
参考文献
[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5]黄勤,曾元.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解读十六届四中全会新精神 篇8
三大挑战考验下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光辉历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将近55年,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也已经26年了。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合格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增强。
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领导和执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要而紧迫。
从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重;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新挑战。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增强理论创新的能力,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执政、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整个世界处在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和审视世界,增强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复杂国际局面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
从党的自身状况来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比如,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特别是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冲击。又比如,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乃至出现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如何真正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这些都要求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提高和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决定》指引执政能力建设新路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我们一定要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决定》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总结和阐明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这些主要经验,要求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既要加快又要全面;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在治国理政中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靠人民执政;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这些主要经验,突出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是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决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一总体目标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出的精辟概括,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
《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一定能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全党同志一定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结合起来,同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结合起来,同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结合起来,同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结合起来,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心议题,使各地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顺应了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远见卓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了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全会总结的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的6条成功经验,得到各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同。这6条成功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应该在带领人民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中长期坚持。提高执政能力一定要巩固执政基础,一定要坚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特别是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经验,概括了党的执政目标与理念,使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行为方面有了明确的方向。
【五中全会解读】推荐阅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09-27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11-06
五中全会08-18
十八届五中全会12-17
五中全会思想汇报09-08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07-30
党的三中四中五中全会11-03
党十七大五中全会报告内容12-04
党员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05-31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