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精选8篇)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1
深入解读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
一、公报要点
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发表的社论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
意义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多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集中精力办了几件大事喜事,妥善处臵了一些急事难事,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
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5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落实好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三步走‛战略,到跨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夙愿已经逐步变成现实。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历史方位所在,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所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三、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家解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总体看来这次会议公报和建议突出三个重点、一个亮点、三个新提法。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 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展。前所未有关注民生。十二五期间,党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让人民富起来。
如果用数字表示,一个坚持、两个意识、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会议概况
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现实背景: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绩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球第二,我国城 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从人 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 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 就。截止到第三季度,外汇储备2.65万亿美元 亿黄金储备1054吨。
2、过去五年,成就巨大
3、过去一年,进展显著
4、承上启下,崭新起点。
(二)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精神
一、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四个‚更加注重‛: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十大‚任务‛】
●扩大内需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四、根本保证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中全会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如果用数字表示,此次会议重点掌握:一个坚持、两个意识、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一个坚持--科学发展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不社会的关键时期、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个要--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专家解读之一:龚维斌谈五中全会公报:“两个意识”、“四个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公报‛中提出,‘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意识’给我印象最深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龚维斌说,公报中提出了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公报中还专门提出‘社会建设明显加强’。‛龚维斌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展问题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在这一次全会上提出今后要注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体制改革等内容。‛
龚维斌说,公报中还大篇幅谈到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龚维斌说,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新的提法,这体现了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解读之二:‚十二五‛蓝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曹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改善民生将是最绚丽的亮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加上社会保障不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专家解读之三:历史方位: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的基本判断。这样的判断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横向坐标:国际形势新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后,尽管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但整个世界面临着自冷战以后最大的经济萧条的冲击与发展模式的转型。从美国政府推行的经济新战略到欧盟倡导的低碳经济,世界各国都把振兴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的重点。这些调整一方面催生新的技术革命,使我国在一些新技术和新产业上面临发展机遇。如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跨国并购,为我国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纵向坐标:国内发展与改革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科学发展理念渐入人心。一方面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也面临新矛盾新问题。我国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人均收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也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甚至教训。例如,工业化进入中期后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城市化水平提高与消除二元结构的问题,如何解决老百姓面临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另一方面改革进入攻坚时期。收入分配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也日益暴露,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与深化改革。
历史交叉点:大有作为
大有作为意味着,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要作出重大调整,体制改革深度推进。‚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十二五‛规划是跨越危机、引领未来、奠定基础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如何把这一战略付诸实施,必然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路上大有作为。专家解读之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历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寻求政策层面的突破,要求体制松绑,那么现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更快地适应科学发展。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们深入地刻苦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观念决裂,特别是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环境和社会代价的传统思想决裂。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审慎处理,处理好了社会就稳定,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最终殃及全社会。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又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命运,我们难以想象5年之后、10年之后、2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四、五中全会前瞻(来源:人民网 专家观点)
“十一五”传给“十二五”什么样的接力棒?
如果说,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那么‚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段赛程。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之前是发展计划),它顺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实现,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在创造辉煌的同时,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问题一: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2006年--2009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7%,大大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到2009年中国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国际上热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不外乎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但是,正如一辆高速行进的列车,我们最大的隐忧和担心是,它突然失去控制而戛然停止,甚至出现翻车的危险。而这种隐忧和担心主要来自结构的失衡。首先是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其次,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使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受到了严峻挑战。
问题二:蛋糕做大了,但蛋糕的分配存在不公平
200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我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在偏好‚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近几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城市化以大规模贫民窟为代价、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了这些国家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实现转型。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重点任务。
问题三:完成了工业产品的数量积累,但国际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8年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上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另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2009年我国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重1.52%,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平均达2.29%。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50-60个百分点。
问题四: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涉及民生的2个约束性指标,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都已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在预期性指标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较好的经济增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已实现或接近实现预定目标。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明显偏低,导致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2008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9%,此两项合计占比为15.3%,比人均GDP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平均31.4%的水平,低了16.1个百分点。
问题五: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45.7%,城镇人口增加到6.0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化提速的同时,农村问题也日益突出,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兼业化,留守儿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等。同时,我国从90年代以来的高速工业化进程,吸纳了数亿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但这些人口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栖息‛着大量流动人口,身份差异带来的歧视、群体冲突加剧等,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的城市化,通过农村人口到城市从事非农经济活动,一方面提高了要素配臵效率,增加了国民财富;另一方面也因此融入城市化进程,分享现代城市文明。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困难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真正解决‚两栖人口‛问题,实现工作人口变成工作和社会人口。
问题六: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
‚十一五‛规划把节能环保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并将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国采取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污染物的2个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据测算,‚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亦能完成。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局部改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对发展的制约总体上还没有缓解,有些方面仍在加剧。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我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问题七: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改革任务艰巨
在‚十一五‛规划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进展,但仍没有实质性突破。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等。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重发展、轻改革,重政府、轻市场‛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有赖于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的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改革最大困难在于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因此,政府自身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探索建立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平衡的体制;尽快启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基本责任;解决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等是改革的重点。
问题八: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种内容的文化体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就在于除了经济、技术等硬指标之外,还包括着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软指标,因此,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就是要把更多的软实力因素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中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硬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是软实力的落后却严重影响了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例如,中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不足,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落后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缺失使老百姓缺乏安全感从而制约了内需。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在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相交之际,世界经济已逐步步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可以肯定,世界经济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其间,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供求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日趋加强,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更具不确定性。
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
在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要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要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就必须实现五个历史转变。
1、必须实现从注重增长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陷入中长期低速经济增长、甚至经济停滞的困境,保持足以稳定和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所必要的适度的快速增长,不再不惜代价地追求与以往类似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在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改革30年来所获得的经济、体制成就,尽快转向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化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业已抑制了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之后,明确地确立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立足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
2、必须实现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发展到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转变的内涵和意义。在外需减弱,国家投资不可能长期托盘的情况下,只有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优势,利用众多人口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和结构转换所带来的极其巨大的增长空间(据测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率每提高3-5个百分点,即可使万余亿元的商品进入消费),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其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最为紧迫和重要。必须积极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要侧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必须积极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稳定扩大住房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必须完善相关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消费服务体系的建设。
3、必须实现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到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高端创新,激励与引导自主创新,举全社会之力为向自主创新经济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必须确保我国能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炭技术、绿色经济等为内容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就创新的主体来说,关键要解决好自主创新的动力特别是激励机制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激发创新主体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来调动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利益机制调动起其创新的积极性。其次,还应通过积极的科学的组织和引导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提升科技创新园区在资产、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创新能力;要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联合创新;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整合科技资源,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
4、必须实现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到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以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为核心,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将节约优先和效率为本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全方位地提升资源节约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大力强化资源节约的政策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和应用资源节约技术,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形成社会、区域和企业三个层次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必须将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点,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将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积极改善与调整现有的资源消费结构,积极保障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5、必须实现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积极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不同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
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推进工业化的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但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推进工业化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下功夫。
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一方面,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高,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可以判断,‚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这就意味着:其一,基本完成了工业数量扩张的任务后,实现工业质量提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是这个阶段工业化的核心任务。其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城市化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快速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四大挑战
(一)快速推进工业化面临资源的压力
从‚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就面临着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第二,13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第四,我国在许多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新增量的多数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这样无疑加大了我国在资源问题上的压力。
(二)环境约束增强
一方面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排放相应增加,2009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把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视为‚新的工业革命‛。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
(三)传统比较优势渐失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与技术变动速度的加快,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受到挑战,而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是知识与技术,所以,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也是挑战。
(四)工业化推进面临制度障碍
我国推进工业化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双重控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由于产权控制、目标差异导致了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甚至国内市场的分割;较长时期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地方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需要路径创新
基于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条件,‚十二五‛期间,继续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在我们在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中国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2006-2009年,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由60%下降到50%左右。2006-2009年,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1.9%提高到46.5%,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因此,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环节。在‚十二五‛时期,尽快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快制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并赢得市场创造条件;加快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紧密联系。
(二)加快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
‚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必须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如开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三)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模式‛要做重大调整。要改变‚两个过度倾向‛,即改变过度投资倾向和过度的外生增长倾向,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做出调整。同时,要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制度,注重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必须按照中央有关精神,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支撑
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方面,由此,人们也往往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这‚三驾马车‛当中,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出口满足的是国外需求,只有居民消费需求才是我们所讲的国内最终需求。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居民消费需求是总需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作为经济发展基本推动力的是居民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中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投资,而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这一点已为我国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不仅如此,居民消费需求还是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因为,它的波动相对平缓并且往往滞后于投资需求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投资需求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动荡。比如,在投资需求迅速上升时,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上升相对缓慢,限制了投资需求增长的空间,使投资需求最终不得不放慢增长速度直到回落。而在投资需求迅速下降时期,则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下降缓慢,在投资需求下降初期,消费需求下降很少甚至维持不变,具有一种自发地遏制经济衰退的作用。所以,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对稳定性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制约因素。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讲的‚人‛就是最广大人民,这里讲的‚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不断增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居民消费需求不断下降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目前,在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根据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率在65%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在50%左右比较合适。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尤其是国内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7年的35%,为历史最低水平。与此相对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7年的39.4%。与其他国家的消费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不足。1993年到2004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8.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而我国这一时期的年均消费率不到60%。
消费率不断下降,使得经济增长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强力拉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和消费增长速度。2001年至2008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高达21%。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2.4%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40.9%;同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65.1%下降到39.4%。这种状况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拉动力是出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特别是2005年以来,顺差急剧增加,2007年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致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高投资引起的能源消耗快速增加,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7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6.04%,但能源资源消耗量达到26.6亿吨标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最近10多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等都增加很快,有些地方已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少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其次,外贸摩擦越来越大。外贸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资源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其中大约有90%是贴牌产品。比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要依赖进口;我国企业必须将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外国专利持有者。我国出口量大,但得到的盈利并不多。这种现状,使得我国不得不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换取微薄的利润。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储备大量积累,造成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
最后,由于投资冲动和出口冲动引发资本流动性过剩,可能形成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和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导致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脆弱。当出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要防止出现这种后果,防止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出现逆转,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所占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制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可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途径。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调整的就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目前,人们对分配不公的抱怨,多半是指初次分配的不公平。所谓初次分配,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其经营收入进行的直接分配。它不仅包括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对社会净产值的直接分配,而且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所有单位的直接分配。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能否正常运行。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合理调整这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是扩大居民收入的一项关键措施。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密切相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分配,政府一般是不干预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还没有多少话语权,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还不健全。而且,大量存在的垄断经营和混乱的分配秩序都会使初次分配关系出现扭曲。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做到:一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随经济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三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四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相补充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又一项重要措施。第一,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在认真总结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同时,要尽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三,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祥和风貌,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条件。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2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 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 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做好当前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首钢领导班子在学习中, 首先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一是深刻认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三是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判断;四是深刻理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深刻理解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六是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七是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八是深刻理解《建议》中关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阐述。
在认真学习五中全会文件、深刻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实际, 首钢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要抓住和利用好“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完成好首钢搬迁调整和在北京地区转型发展的各项任务, 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创业, 实现首钢又好又快发展。
二、结合制定首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讨
首钢把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 作为系统谋划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工作水平的过程。采取集中学习、自学、专家辅导、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 在全面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提出了以下十个方面的专题深入研讨:
(1) 首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机遇, 还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如何应对? (2) 根据中央提出的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要求, 首钢如何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提升核心竞争力? (3) 在首钢“十二五”规划中, 如何定位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 如何实现做强做大, 应当确定哪些重要指标, 围绕这些重要指标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4) 如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根据北京市有关要求, 结合首钢自身能力, 加快土地开发和北京产业转型, 形成首钢新的发展优势? (5) 根据中央提出的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要求, 首钢如何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 (6) 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首钢如何加快建设“两型”企业, 如何发展环保产业? (7) 中央提出改革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 首钢需要在哪些环节、哪些方面、哪些领域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8) 首钢如何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如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9) 首钢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企业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0) 首钢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工作现在存在哪些差距, 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专题研讨, 启发新思维, 拓展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把中央的精神转化为企业的具体行动。对每个专题的研究都确定了责任单位和时间要求, 提出研究成果后, 提交首钢领导班子会议进行深入研讨, 进一步取得共识, 将有关内容纳入首钢“十二五”发展规划, 纳入各项子规划, 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三、贯彻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的要求转变为“五个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结合首钢实际, 贯彻中央“五个坚持”的要求转变为“五个落实”, 可以基本包括上述十个专题的内容。
1. 把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落实到首钢钢铁业搬迁调整和在北京地区的转型发展上。
首钢搬迁调整本身就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项目, 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是我国第一个从大城市整体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目前, 首钢搬迁调整的新钢厂建设已基本完成, 形成了“一业多地”发展新格局, 并实现了从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和精品长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首钢搬迁调整不仅是钢铁业搬迁, 在北京地区实现转型发展是首钢搬迁调整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随着2010年底北京钢铁主流程全部停产, 已经进入实施北京首钢工业区土地开发、实施产业转型的新阶段。这对于北京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对全国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 首钢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为目标, 实施“主业做强, 多业协同, 打造综合服务商”发展战略, 做优做强钢铁业, 协同发展矿产资源业、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及建筑业、海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实现首钢北京地区产业转型, 打造“首钢服务、首钢品牌、首钢创造”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首钢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把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落实到增强首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上。
首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搬迁调整的中心环节, 实施人才优先战略, 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 首钢要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及其优化升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为做优做强钢铁主业、协同发展相关产业, 实现首钢在北京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立足自身技术优势, 加强内外合作, 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高端制造业项目, 研发独有产品和自有技术, 在某些领域实现由追赶型向引领型的跨越。首钢在各地的钢铁企业和北京发展新型产业都要体现特色, 体现差异化竞争能力, 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形成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首钢要按照“企业发展人才优先,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的原则,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六个机制: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人人能够成才、人人能够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与工作业绩紧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保障机制;以岗位职责规范和能力素质指标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形成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3. 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到首钢全心全意
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上。长期以来, 首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做好北京钢铁主流程停产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首钢职代会已正式讨论通过了停产职工分流安置方案, 这个方案经过了上下反复研究, 充分征求并采纳基层单位和职工的意见, 听取了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建议, 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 正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保证2011年一季度基本完成这项工作。这对于保证首钢搬迁调整任务的完成, 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首钢“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要坚持通过企业发展从根本上保证职工利益, 不仅是收入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还包括职工的民主权利、在企业获得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二是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 落实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 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三是不断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按照企业效率与效益与职工收入“双挂钩”的原则, 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改善各项生活服务等。四是做好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 实施帮困救助措施。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对职工遇到的困难,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补助、职工互助保险、帮困基金和帮困助学基金, 内退待岗困难职工实施再就业等“五道保障线”。通过企业发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企业。
4. 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首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上。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哥本哈根国际会议的召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 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首钢多年来坚持“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的理念, 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促进“绿色北京”建设, 首钢北京钢铁主流程到2010年底已全部停产, 各项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同时发展一系列环保产业, 特别是按照国家提出的把首钢京唐钢铁厂建设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的要求, 节能减排已达到国际同类钢厂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 要树立“大环保、大资源”理念, 发展绿色钢铁。要在节能减排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 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加强能源管理, 确保各钢厂节能减排指标和发展循环经济措施全面达到设计要求。要按计划完成迁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二期建设, 推进北京循环经济生态园、生物质能源, 水钢、贵钢、长钢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建设, 并积极开发外部市场。同时还要注重钢铁产品本身的资源节约, 提高质量和强度, 延长使用寿命。要围绕环保产业化要求, 加强首钢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 环保技术专利的产业化运作, 进入环保工程、技术咨询、设施运营管理等社会领域, 成为首钢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把坚持改革开放落实到首钢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合作上。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3
这里,《决定》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第一,它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提炼出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大多是从西方人类学中产生的,例如“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当然不能说这个定义错了,但是,它没有阐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提炼出我们自己的关于“文化”的定义,这对提高文化自觉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体会。
第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其中“血脉”一词是譬喻,言其重要,指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血脉”是可以传承的,说明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经历了五千多年。“五千多年”,是指中华文化从文明起源(即炎黄时代)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连绵不断,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上是仅见的。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连绵不断的特质?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以阐明,使人们都能了解中华文化这个最显著的特色。
第三,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将此作为“文化”定义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56个民族的共同愿望,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最重要的是“精神”二字。一是指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精神,二是我们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或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要在“精神”一词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文化建设中应当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得到弘扬和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内容丰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中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又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需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篇4
余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前言
云南省的各位领导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十二五”规划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交流。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社会等很多领域。
我主要从事经济研究,我们“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所以我主要围绕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还有十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五年。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离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在“十二五”这五年中,我们能够在解决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上迈出坚实的步伐,那么它将为到2020年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五中全会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回过头来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但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正是利用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市场化改革,才有了过去十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积极的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才有了过去十年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积极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有了过去十年外贸出口年均20%以上的增长。今天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演变和深化,同样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十二五”这五年中,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难从根本上消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世界经济可能都是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将会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中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五中全会说,“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是这么表述的: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样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在未来20年中,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那么这次五中全会说今后一个时期,当然包括“十二五”的五年,我们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二、国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机遇挑战分析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历史机遇在什么地方?同时,我们的风险、挑战又来自于何方?
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我们的机遇和挑战着手分析。
(一)国内的机遇和挑战
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34万亿人民币,我们要把中国的经济总量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做一个比较的话,就需要把以人民币计算的经济总量换算成美元。这里用的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6.82,实际上在2009年的绝大多数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稳定在1:6.82到1:6.83,用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约合4.99万亿美元。同样把日本2009年以日元计算的经济总量按照2009年全年日元兑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那么2009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5.08万亿美元。因此,我们认为,十一五末,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将会超过日本,从而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来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呢?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从经济总量上分析
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中国能够根据中国的经济总量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所谓根据中国的经济总量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也就是要大幅度的增加中国所承担的责任。一方面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到2009年,我们的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我们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只能承担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地位大体相当的国际责任。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如果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衡量,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0位以后,与很多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大概在4万美元左右,中国只有它的十分之一。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亚洲,是卡塔尔,卡塔尔怎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呢?一方面由于它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尤其是天然气的出口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它只有160万人口,所以到今年它的人均GDP达到9万美元,排在世界第一。
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在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差距非常悬殊。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结果是,我们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超过了很多的发达国家,比如2002年,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七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排在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七位。那么到了今天,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结果。
如果在未来30年乃至50年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那么经过30年乃至50年,才有可能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大幅度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人问我,中国什么时候能超过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呢?老实说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很容易回答的。一方面,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也在增长。另一方面,还涉及到人民币、美元的汇率,因为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带来以美元计算的经济总量。但是我认为,用最乐观的估计计算,如果在未来15年中,中国能够保持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同时在未来15年中,能够保持年均3%左右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到2025年,有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所谓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说中国要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至少是2025年以后的事情。
3.中国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中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对发达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这样给中国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哪两个方面呢?
第一、中国现在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初级产品交易规则的结束者。尽管我们每年进口的原油、铁矿石量很大,占的比重也很高,但是价格和交易规则跟中国人没有关系。我认为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初级产品交易规则的制订者,至少是积极参与制订者,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第二、我们现在是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结束者。现有的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制订的,主要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未来我们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制订者,至少是积极参与制订者。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实现以上两个重大突破,将为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从总量上来说。
2009年底,中国的总人口为13.3474亿,我们把3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除以2009年底总人口,到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25511元人民币,同样按照1:6.82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是3736美元。我们认为,十一五末,我们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军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社会用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三类。中国在新世纪初期之前,一直是世界上的低收入过程,到了新世纪之后,我们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开始超过低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很不幸的是,国际社会同样用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中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下中等收入三类,我们现在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
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从而将跨越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将意味着我们能否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今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的几位领导给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达研究任务,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结合中心的研究力量回答我们能否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首先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研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时候所发现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后发展的国家经过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后,开始出现长达10年、20年乃至30年的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之后,经济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因此从他们所走过的轨迹来看,中间挖了一个大坑,这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上究竟哪些国家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呢?实在是太多了。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比如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亚洲的伊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非洲的南非,欧洲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当中。
在过去的50年中,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很少,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韩国,再一个是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为数极少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的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从而步入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世界上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会出现长期的经济衰退呢?
从原因上来说,大体上有三类原因:
第一、从经济发展方式或者叫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讲,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利用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低价格从而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以后,都普遍面临着劳动力、土地资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上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出现了原有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劳动力、土地资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从而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第二、在社会管理制度上,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这些国家往往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往往重视收入的初次分配,而忽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再调节。这样的后果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超出了社会稳定可以承受的能力。从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伴随的问题是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从而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第三、出自于政治体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普遍面临着如何吃饱饭的问题。因此只要有饭吃,人们并没有其他的需求,但是当人均收入水平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会不断增加,而原有的政治管理体制、政治制度没有为公民提供足够的表达渠道,导致政治上出现分裂,经济高速增长中断。
同样,分析眼前的中国,无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是在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体制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要成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三类问题。因此五中全会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问题,从而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也出自于化解今天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这是从国内来说,从国际上来看。
(二)从国际上来看
2007年底,在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随后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到今天已经两年多过去了。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大体上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1.私人银行的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直到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倒闭,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的私人银行破产倒闭,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导致了1万多家私人银行破产倒闭。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做私人银行的危机。当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由于大量的私人银行破产倒闭,从而使金融体系陷入混乱,金融机构的信贷功能丧失,经济难以正常运转,发达国家的经济大幅度的衰退,怎么办呢?当同时面对这么多问题的时候,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选择了同样的办法,那就是政府出手相助,政府向陷入危机当中的金融机构大量的注入资金来稳定金融体系,从而恢复金融功能,当政府向陷入危机当中的机构大量的注入资金的时候,政府自身背了越来越重的债务。
2.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
今年5月份,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发生,标志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到第二个阶段,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目前从总体上来讲,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处在第二个阶段,但是我们认为,它已经出现了向第三个阶段演变的迹象。
3.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当美国、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出现政府主权债务危机,也就是政府难以承担自身债务的时候,这些国家会破产吗?这些国家是不太可能破生的,拥有国际流通货币发行权的主权国家是不会破产的,当他难以承担政府自身债务的时候,一个很方便的途径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流动性,从而让本币大幅度的贬值,来稀释政府债务,把自身的政府债务专家给其他国家。今天我们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当这些国家选择本币贬值的时候,会出现世界主要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从而引发全球的货币战争。
因此我们把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三个阶段叫做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处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对中国来说只是遭受了间接的冲击。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当中经济不景气,所以购买中国的出口产品减少,中国的外贸出口大幅度的滑坡,从而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我们只是受到了间接性的影响。
但是当国际金融危机演变到第三个阶段,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时候,对于中国经济将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前不久,美联储宣布,从明年初开始,美国政府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继续实行第二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叫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向市场注入6000亿美元的资金,就意味着美元的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是资金价格,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6000亿美元注入市场带来货币供给的增加,带来美国的低利率。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带来美元汇率的贬值,这是一个必然结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分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自身利率水平很低,资本的回报很低,因此大量的过剩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向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人民币会面临升值的压力。因为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形成对人民币的需求,而人民币的汇率取决于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会带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不是放在银行,而是去购买中国的股票、债券、房地产,新的需求的进入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和资产泡沫。
第二个途径,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交易是以美元标价的,原油85美元一桶,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时候,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必然大幅度上涨,而中国50%以上的原油,70%以上的铁矿石,三分之二的食用油依赖于进口。当国际市场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必然会让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中国同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资产泡沫的压力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迫选择利率,来控制通胀,控制资产泡沫。但是提高利率的结果会进一步拉大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利差,因此美国实行的是低利率。如果进一步提高利率的话,会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涌入,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困境。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周以前,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一共邀请了七位经济学家,我是其中之一。讨论明年中国经济的走向,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制定和明年宏观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现在一方面面临贸易战,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货币战,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开始升值,但是美国人认为我们升值的步伐太慢,幅度太小,继续联合国际上其他的机构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未来五年,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发达国家很难真正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在未来五年中,世界经济可能都是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中国始终会面临着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会对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的稳定发展构成新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五中全会明确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具体表述是这么说的: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了今天,我们和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怎么坚持科学发展呢?这里提出了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在未来五年中,我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如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需要做到四个更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怎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呢?
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们如何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呢?重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怎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呢?主要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主要的动力。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实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中国经济奇迹。但是过去30年,我们过度的强调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要通过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让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这一次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很多人说,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没有具体的数据、数据目标,作为建议只是提出原则和方向,具体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一定有数据。比如未来五年,我们要保持年均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会定在7.5%左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200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一年的研究,围绕着“十二五”。我们当时建议国务院,能否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和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60年代的十年中,实现了国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我们建议,能不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全体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这五年中翻一番呢?最后只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接受我们的建议。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就是五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回到今天的主题,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呢?这是一个老问题,过去我们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天我们提出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容大体上是一样的,尽管是老问题,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对此存在糊涂的认识。
转变发展方式是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传统的发展方式为什么难以为继,不可持续?传统的发展方式支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今天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样的问题?从而让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呢?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往哪转,转到哪里去?传统的发展方式之所以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是因为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那么能够适应于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新的发展方式是什么呢?
第三、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呢?在政策上、措施上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使中国走上新的发展轨道呢?
1.GDP的核算方法
之所以很多人对此理解不深刻,是因为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那就是GDP的三种核算方法。GDP怎么算出来呢?有三种方法来计算GDP,分别反应的是不同的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种叫做生产法GDP,就是从生产的角度、供给的角度来计算增加值,这样就可以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加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可以把生产、供给分为三次产业,分别计算这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从而得到中国的生产法GDP。生产法GDP的方法是国家统计局到现在为止统计中国经济总量的主要方法。
10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状况,一般来讲怎么公布呢?初步测算中国经济总量多少,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多少,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少,第三产业增加值多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生产法GDP的统计方法。
第二种叫支出法GDP,从支出的角度、需求的角度来计算经济总量。假设你是一个生产手表的企业,今年能够实现产值多高速度的增长呢?主要取决于在市场上能够卖出多少手表,市场都是哪些人在买你的手表呢?有三类,第一个,老百姓买你的手表买完以后自己戴叫消费;第二个,其他的企业买你的手表挂在车间指导生产,这叫投资;第三个,还可以把手表卖到国外去,这叫出口。消费、投资和出口就决定了生产手表企业的规模。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我们叫做三大需求,也可以叫做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净出口,也可以计算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这叫支出法GDP。国家统计局在主要采用生产法GDP统计中国经济总量的同时,也采用支出法GDP来统计中国的经济总量。
第三种叫收入法GDP,假设你今年卖手表卖了10个亿的收入,在这10亿的收入当中,购买生产手表的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假设花了6亿,那么你的增加值是4亿,这4亿的增加值要怎么分配呢?首先要给所有的员工发工资,这叫劳动所得工资。然后要缴纳政府各种各样的税收,这叫政府所得税收,剩下来的是你的企业所得或者资本所得利润。GDP就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因此收入法GDP统计的就是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利润、政府所得——税收,把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中国的收入法GDP。
经济学界现在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中国的收入法GDP,就是中国的国民收入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学术界存在重大分歧。究竟劳动所得拉了多少,资本所得拉了多少,政府所得拉了多少,直到到现在为止,都是讨论的焦点。如果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不清楚,怎么能判断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又如何来解决问题呢?所以它是一个基础性问题。
去年我花了一年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今年这仍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第一大重点课题。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人均收入29700元人民币,这是国家统计局的城调队、农调队调查的数据。去年年底一个经济学家提出质疑,如果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万元的话,我们越来越贵的房子、越来越多的汽车,越来越高的银行存款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哪些人买的呢?很显然,这个数据和现实所观察到的情况是不一致的。
然后这个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就是高收入家庭,如果统计局的调查员到他家里问他有多少收入的时候,70%的高收入家庭会隐瞒收入,会隐瞒多少呢?70%。第二个现象,低收入家庭,统计局调查员到低收入家庭问他有多少收入的,有30%的低收入家庭会虚报,说你为什么要虚报呢?收入太低了,说不出口,没面子,很丢人。虚报多少呢?30%。
这个经济学家对2000多人一对一的访问和调查,最后他推断,2005年中国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的人均收入9.7万,是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3倍。这个数据公布出来以后,在经济学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前不久,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先后发了几篇署名文章对此进行解释,大概是说这些问题,说收入调查当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像你说得那样离谱,我们的数据大体上能够反应出中国的收入法GDP的构成。如果我们对于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就很难分析现有的国民收入格局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同样的,我们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调整。从总体上来讲,我个人认为,收入法GDP的数据质量不高,离收入分配的真实状况差异比较大。
2.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析
有了GDP的三种核算方法以后,就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分析:
(1)从需求的角度看,就是支出法GDP的角度,它衡量的是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看,我们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扩张。用五中全会的原话就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新局面新在什么地方呢?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出口,或者说是过度依赖于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未来我们把消费摆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更多的主要依靠消费扩张,新就新在消费摆在了三大需求的首位。
为什么不能继续过度依赖出口呢?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8.7%,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9.7%。从而使中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10.1%。我们认为,2010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将突破10%,从而接近德国、日本曾经占全球出口比重的最高值。德国和日本在历史上占全球出口比重的最高值也就是10%左右,那么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将突破10%。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还能继续保持出口年均20%的增长吗?还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定为主要依赖于出口的高速增长吗?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政府为什么老是抓住人民币汇率不放呢?奥巴马上台以后,他提出要在未来五年中,要使美国的出口总额翻一倍,如何实现呢?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打击中国才有可能让美国能够分到出口蛋糕当中更大的份额。怎么打击中国呢?美国人开始造舆论,说中国之所以把如此多的产品卖向全球,并不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生产企业有足够强的竞争能力,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从而夸大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人民币汇率低估了多少呢?美国人认为低估了40%,所以今年以来,我们的人民币开始升值,他认为离40%的差距很大,所以他认为步伐太慢,幅度太小原因就在这里。
从总体上讲,当中国的出口总额占到全球10%的时候,我们再继续像过去那样,依赖于出口的高速增长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来自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必然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
我们能不能过度依赖于投资呢?过去30年中,中国投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呢?广大的中部地区、广大的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基本上结束了。在过去的很多领域,山东一直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省份,最近这几年是中部的河南省,意味着广大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同时在东部地区,我们的港口、机场已经开始出现过剩了。未来我们还能投什么呢?我们说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东部地区可以挖地铁,但是相对于过去30年的投资空间而言,投资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样的,来自于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必然会大幅度下降。
在这三大需求当中,出口的增长是下降的,投资的增长是下降的,当然,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消费扩张。这里有一个表,它描绘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用支出法GDP衡量三大需求各自占GDP的比重,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红色的两栏说的是中国,蓝色的两栏说的是世界平均水平。在过去35年中,消费占GDP的比重1970年中国是71%,到了2005年只有50%。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们相差了28%。为什么消费占GDP比重会持续大幅度的下降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其中的私人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因为这种消费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私人消费这个是主体部门,还有一个消费是政府消费。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1970年中国是63%,高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到了2005年,下降到36%,跟世界平均水平61%相差了25%。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消费占GDP比重的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私人消费占GDP比重的大幅度下降。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率先在美国发生呢?美国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异口同声的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中国。为什么呢?美国人的道理是这么讲的,中国一方面是世界工厂,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生产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己消费的越来越少,表现为私人消费占GDP比重的持续大幅度下降。所以中国必然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过剩产品。中国这么多年来怎么办呢?中国把越来越多的过剩产品卖给美国人,美国人本来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买这么多的中国的过剩产品,美国人开始向银行借钱买中国的过剩产品。借着买着还不起银行贷款,所以次贷危机就发生了。
今年3月份两会结束以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钓鱼台举办了规模很大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第11届年会,出席我们会议第一个演讲的是现在的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张平同志在会上演讲的主题是“扩大消费、转变发展方式”,他讲完了之后,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提了一个问题,他说发改委主要从事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你们现在十一五规划快结束了,你们也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也知道你们也编的差不多了。我的问题是,“十二五”规划中,你们打算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
老实说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但是张平同志反应非常灵敏,他说我们现在不再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我们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我们也正在通过各种方面的改革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讲了很长一段话,但是就是没有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打算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
这个会议结束以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与会的中外代表,并回答中外代表的提问。这个经济学家很执着,马上就站起来:“总理,我向你问一个问题,你们打算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几个百分点?”他肯定认为发改委主任不知道的事情总理应该是知道的。我在现场我就一直仔细的听温家宝总理的回答,温家宝讲了一段比发改委主任更长的一段话,就是没有说我们打算提高几个百分点。
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2008年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人消费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呢?大概可以列出十条、二十条很多的原因。但是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一个收入法GDP的概念,我们发现占的比重是持续下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们看两张表,这个是中国的收入法GDP构成。199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51.4%,到了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到40%,只有39.7%。因此我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再看第二张表,做一个国际比较,发达国家采用2005年到2008年的平均数,中国仍然采用2007年的数据。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当中,除了德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略低于50%以外,其他都高于50%,美国达到56.6%。因此我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写文章的话,老百姓不一定听明白。如果换成老百姓都听的懂的话,说中国人为什么消费的越来越少呢?是因为口袋里没钱。劳动者报酬占比是大幅度下降的。我们概括为没钱可花,所以带来了消费的下降。
第二、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由于养老、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
看一张表,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什么样的国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呢?我们把人均GDP3000到6000美元的国家作为与中国处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世界上人均GDP3000到6000美元的国家,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三个方面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54%。2007年中国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三个方面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9%。所以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
把它翻译成老百姓能听的懂的话,中国人为什么不消费呢?由于政府没有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他未来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上大学很贵可以不上,但是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当他未来生活当中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时候,有钱就存在银行不敢花。叫“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第三、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
看一张表,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变化情况。什么叫基尼系数?用最容易理解的话来说,所谓基尼系数就是没有得到公平分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如果所有的收入都是公平分配的,那么基尼系数就是零,如果所有的收入都没有得到公平分配,那么基尼系数就是1,所以基尼系数永远在0到1之间波动,基尼系数越高,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基尼系数如果超过0.4,这是一条国际警戒线,表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太大了,社会将会不稳定。
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今年世界杯在南非举行,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南非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比中国要高。但同时,南非又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57%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到南非去考察以后,我认为给南非这个国家下一个定义,我说它是电网国家,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公共设施、政府的办公场所、居民的住宅都是用电网隔离的。因为穷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叫电网国家,它的基尼系数大概是在0.70以上。我认为南非的教训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高度重视的。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黑人执政以后,农民种地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要买化肥、农药、种子、机械、修路、灌溉设施,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超出了很到黑人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怎么办呢?很多黑人把土地卖掉,然后到城市里去谋生。当时南非是世界上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而纺织业正好是劳动密集的行业,所以很多离开土地的农民在纺织业里面找到了工作。但是很不幸遇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纺织业快速发展,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了南非,在国际竞争当中,南非的纺织业主要是被中国打败了。纺织业大量的破产倒闭的结果是来自于纺织业就业机会大幅度减少,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在城市就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从而陷入了贫民窟当中,从南非机场一出来,周围就是大片的贫民窟。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1,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0.47,而且从现在来看,仍然处在进一步上升的过程当中。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对消费的影响是什么呢?居民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的结果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什么叫两极分化呢?有钱的人钱越来越多,没钱的人越来越贫穷。两极分化以后,对于高收入群体,住着别墅,开着进口的轿车,家庭设备应有尽有,他不买东西,要买东西到国外去买。对于广大的低收入群体,想买房子,买车子,更新家庭设备但是没钱,用经济学术语来表达就是:高收入群体有支付能力但是没有购买愿望,低收入群体有购买愿望但是没有支付能力。所以整个中国居民消费大幅度下降。
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一条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的话,必须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很难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看五中全会怎么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所谓内需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这里说的是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这一段话着力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的问题。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完成以后,政府要做两个调节,第一个,对于高收入群体,要征收累计个人所得税,对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他们发放各种补贴。经过这两个调整以后,成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就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
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实现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发展同步。现在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吗?很显然是不同步的。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0.6%,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中间相差了3.1%。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就是两个比重和两个同步,这都是要解决老百姓没钱可花的问题。
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这次“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出台以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意见,我认为,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方面,其中两个方面说的比较到位,解决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用了很多的笔墨。因此我建议如何解决第三个问题,因为这将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我认为笔墨太少,措词也不多。只是说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怎么打击非法所得,怎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怎么有效的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我认为五中全会的建议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在提建议的时候,我认为应当增加这块内容,加重这块力度,才可能真正化解一上三个问题。
(2)从供给的角度。供给的角度就是生产法GDP的概念。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衡量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逐步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用五中全会的原话来说,那就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一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我建议把次序倒过来一下,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是很多专家不同意,尤其是搞农业的专家。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怎么能改到最后呢?所以仍然是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来表达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改革开放的30年,国际社会叫中国经济奇迹,过去30年,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像云南这样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是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我们把中国这样一个供不应求、短缺经济、凭票证供应的国家建设成了今天的世界工厂,这是我们所有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0年代初期,我们都是一个供不应求、短缺经济、凭票证供应的国家,那是说我们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中国自己人的需要,所以我们很多商品需要凭票证供应。到今天,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全体13亿中国公民的需要,而且大量的向全球出口,这是所有成就当中最突出的成就。
把这段话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过去30年中国工业制造业快速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这个话是这么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我们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还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但是我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逐步的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给大家看一张表,这是2007年的数据按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就是劳动力都在干什么?我们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200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日本稍高一点达到4%。其他国家都在2%左右,就是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只有2%。中国呢?我用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我们有7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到了2009年我们仍然有38%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这一组数据我认为他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问题,什么基本问题呢?中国的农民为什么贫穷。中国农民为什么贫穷呢?我认为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太多的劳动力拥挤在农业上,当太多的劳动力拥挤在农业上的时候,农业一定是规模不经济。一个劳动力跟三亩地、五亩地,当一个劳动力跟三亩地、五亩地的时候,他一定是牛拉地,人拉地、马拉地的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农业劳动生产力底下,农民收入水平底下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未来又怎么办呢?过去30年我们已经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32个百分点,那么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大幅度的减少农业就有可能走上规模经济的道路。当一个劳动力跟一百亩地,两百亩地的时候,他一定是机械化、新一代的耕作方式,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才有农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我们就是说要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往哪转呢?让他们到城里来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产业,美国、日本、德国都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那么在这些国家他们的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最高不超过30%。那么中国呢?2009年我们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27.8%,已经接近日本的水平,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第二产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还可以进一步的吸纳农业劳动力,但是空间已经很小了。更大的空间来自于哪呢?服务业。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这些国家当中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最低的日本也有66.7%,最高的美国达到78%,中国2009年只有34.1%。所以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也可以看出,中国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于服务业,而不是工业。服务业都是些什么领域呢?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教育、医疗、交通、通讯、文化、旅游等等,都是服务业的主要领域。仔细分析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可以发现,它的基本特征是要么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要么是政府高度管制,因此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要把服务业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源泉,首先是改革问题,只有服务业的改革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放松政府管制,我们才能迎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是五中全会的原话,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这是我们今天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鲜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与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现在很多老百姓批评政府说现在房价大幅度的上涨我们买不起,为什么会出现我们买不起呢?是因为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了支柱产业,这样下来我们才能出现了房价的大幅度上涨或者我们买不起的情况。我根他说政府没有这么大能力,没有这么大本事,一个产业是不是支柱型产业,他是市场选择的决定。当今天中国老百姓主要以买房买车为主,消费结构升级到主要买房买车这个阶段的时候,房地产或汽车自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它是一个市场选择的决定。
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我认为政府当然可以采取一些倾斜性的政策,政府可以当然增加情趣投入。但是它究竟能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呢?同样需要市场来决定。
(3)从自然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这说的是我们过去走的是一条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从而持续经济高增长这么一条路子。自然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从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过去一直这么干的,那么今天为什么不行的呢?资源越来越短缺,价格越来越高。你高消耗、高投入你消耗不起,投入不起。改革开放初期一桶原油的价格不到十美元,2008年原油的价格层次涨到过142美元。在今年2009年这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原油的价格基本上稳定在75美元一桶,那么最近由于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预期进一步增强,最近原油的价格已经开始接近90美元一桶。我们认为在未来原油的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到150美元,甚至200美元一桶。资源越来越短缺,价格越来越高的结果是让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自然高投入、高消耗的老路。过去我们走的是一条环境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或者只污染不治理的道路。今天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当中,国际社会正在达成共识,我们不知道再继续走过去的环境高污染的老路。因此我们说要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
五中全会的原话: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只给大家看一点,我们通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美国多少呢?936万平方公里,我们比它要大24万平方公里。但是很不幸的是,美国的936万平方公里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大西洋,广大的国土面积都是可开发利用的。但是中国不一样,我这里面说了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摆在第一个的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第二位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第三位内蒙118万平方公里,第四位青海72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把这四个省区的面积加在一起是多少呢?47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比重49%。这一半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多少人口呢?2008年年底这四个省区的人口加在一起5386万,占2008年年底中国总人口的4%。中国96%多的人口拥挤在另外一半国土面积上。同样是在2002年我们在研究16大的时候,我们建议国务院不要在使用地大物博这样的概念。实际上我们的地也不大,物产也不多,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但是不要再说地大物博,国务院基本上采纳了我们的建议。1994年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学者叫布朗,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长期担任美国农业部部长。从美国农业部部长任上下来以后,又是长期担任世界粮食研究所所长。1994年他写了一本书,这书的题目叫《标准活中国》,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他说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工业化或城市化就意味着城市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还有大规模的工厂建设也会占用耕地。因此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粮田被占用,第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尽管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总量还将继续增加,到人口峰值的时候可能会达到15亿,乃至16亿。一方面是大量的粮田被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因此中国迟早有一天会出现自己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当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的时候谁来养活中国呢?这将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先说今年,今年以来尤其是七八九三个月,物价大幅度的上涨。温家宝总理感到很担心,温家宝总理在召开座谈会的时候他说:“看来今年这个物价涨幅要超过3%,但是我相信不会达到4%,”
后来我跟他说,我说总理您不必担心,我们当时提出来的预期目标是把CPI的涨幅控制在3%左右。即便是3.9%它仍然是3%左右啊。我说您不用担心,今年这个目标我们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为什么七、八、九、十,物价大幅度上涨呢?主要是七月份俄罗斯连续的干旱和高温带来了俄罗斯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小麦的大幅度下降。俄罗斯政府紧急停止小麦出口,以满足国内居民的小麦需求,俄罗斯停止小麦出口的结果是在一个月当中小麦的价格几乎涨了一倍。当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带来了其他的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所以七、八、九月以来,粮食、蔬菜、水果、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来了国内CPI居民消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讲这个话我们回到我们要说的主题上。如果中国人生产的良好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布朗说:“中国是一个受东方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他一直强调储蓄,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那么一旦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他一定是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那么当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的结果,一定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成倍上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成倍上涨的后果是什么呢?它改变了种植业或养殖业的比较收入。欧洲、美洲、澳大利亚你去看看都很漂亮,大量的牧场、大量的草地、大量的森林,因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较收益是稳定的。如果因为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的需要,中国开始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带来粮食价格成倍上涨的时候,那么种植业或养殖业的比较收益就会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后果是什么呢?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因为种粮食可以种更多的钱。这样带来的是全球的生态,全球的环境,进而全球的气候将会发生变化。”这是最早的中国威胁论。
实际上他这篇文章的推理非常简单,但是讲的道理非常深刻,这几年以来我也经常到我们西部地区去调研,我们西部地方的政府官员向我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你们作为政府的参谋机构,表面上国家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要加快我们西部地方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东部地区过去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把大量的良田盖上了工厂你们不管。东部地区的一亩地可以三季稻,至少可以双季稻,一亩地一年可以产两千斤水稻。大量的良田被占用了你们不管,今天轮到我们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开始要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了,不让我们占用耕地了。你要知道我们西部地区这一亩地能干什么吗?一亩地只能产500斤玉米啊,那这里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根他们解释,我说你们讲的确实都有道理,但是如果站在整个国家,站在宏观层面来看,如果我们不能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中国将会很快的进入到中国人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中国人自己需要的时代,对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或“二氧化碳排放国”,这是国际上说的。我为什么打两个问号呢?我们中国人都不认账,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做过认真的统计,发现2009年美国消费的能源23亿吨标准油,中国2009年消费的原油21吨标准油。显然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首先温家宝总理就不干了。温家宝总理在我们中心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结束以后的接见中外代表的会上说:“中国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绝对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国。为什么这么讲呢?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两百年才能被消化吸收,今天我们之所以面对如此严重的全球气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200年中发达国家不断的向大气当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断累积的结果。中国在过去两百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农业社会,在过去两百年中,中国向大气当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很少。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绝对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同时我们现在总量排在世界第一,但是我们还有13亿人口呢,我们一除我们的人均排放量比他们小的多的多,这是这两个都是在一个问题方面。新能源技术或新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由于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因此新能源技术或新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控制研发风险。与过去几年技术革命中国始终处于跟谁状态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国跟在人家后面,我们自己说我们叫跟谁,实际上前几次技术革命跟中国人没有太大关系。与过去几年技术革命状态相比,那么目前我们进入成熟的制造技术和研发技术。在本次技术革命中,中国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我们重视节能减排,我们有可能在节能减排领域走在世界前面,既是挑战同时又是机遇。
(4)在产业链中低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转变到在产业链中提高竞争能力或形成竞争优势。我们今天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我们卖给世界的都是什么产品呢?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普通的家电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中国依靠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品的大量出口能把中国晋升成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国家么?我认为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到在产业链中高端提高竞争能力和形成竞争优势,给大家看一对矛盾的现象,今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或招工难表面上他是一个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什么他是一个农民工工资问题呢?我们去做调查,是说你过去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可以雇到很多人,那么今年呢?你如果继续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人愿意来跟你打工了。所以它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工资问题,但是实际上呢我们认为它不是。从本质上来说,他说明的是中国长期以来依靠资源要素劳动力低价格从而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上升。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我们依赖的就是资源要素劳动力的低价格,从而在低层,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那么今天呢?当农民工向你索要更高工资的时候,你承担不了,或者你被迫结束就意味着我们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开始,我们也跟这些企业在讲,你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人跟你干,你为什么不提高到3000块钱一个月呢?他说你说的容易,如果提高到30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的话,我就会赔本。我接这个订单就决定了我只能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他本质反应的是我们传统的依靠资源劳动力低价格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业所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上升。在民工荒、招工难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再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蚁族,蚂蚁的蚁。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表面上看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比如大学生对岗位对收入有更高的期望。大学生只是读了四年书,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大学里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等等。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表面上的原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呢?由于中高端产业发展缓慢,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因为中国完全靠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中低端产业的发展支撑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带来中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中高端产业是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不需要大学生,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把这一对矛盾的现象,这都是就业问题,把他放在一起,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叫微笑曲线。它像一张微笑的笑脸,他来源于1992年台湾的宏基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在重整宏基的时候他画了这一条曲线。横轴是产业链,或者叫生产过程,首先是研发出新的产品,然后制造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市场营销,把产品卖出去。这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纵轴是附加值,是不同的生产过程所能创造的附加值,我们说中国人现在在哪呢?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我们就处在制造这个环节上,但是制造这个环节是整个产业链当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由于制造这个环节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所以我们承担不起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所以出现了招工难,出现了民工荒,由于我们处在低附加值的制造这个环境,因此我们不需要创造,我们不需要大学生。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么未来应该怎么办呢?所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两个基本方向一个是向制造业的前端转移。通过增加研发设计投入来提高企业的自有知识产权。从而来获取高额的附加值,第一个途径。
第二个途径,像制造业的后端转移,通过在营销领域形成品牌、渠道、服务的优势。从而获取高额的附加值。这是中国怎么向中高端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方向。我们看五中全会怎么说的: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快教育价格发展建设人才强国。讲的都是中国如何依靠人才,依靠科技从而在中高端产业形成竞争能力或提高竞争优势。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5
--刘鹏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国家体育总局 直属机关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0年4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第三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了。首先,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大会的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总局直属机关全体党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出席大会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领导。总局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总局党组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第二届委员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全面推进直属机关党的建设。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全力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提 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抗击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中,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呈现蓬勃生机。四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开展了廉洁自律教育、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属机关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针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全党智慧,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特 别是《决定》要求,“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贯穿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本单位履行职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中央全会的决定中第一次专门提到要发挥体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回顾总结我国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法宝。在新的形势下,推动体育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开展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总局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在推动体育科学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一重大课题,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下面,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机关党的建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谈几点意见。
第一,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合总局直属机关党的工作实际,把建设马克思主 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当中。一是要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工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推动当前工作、研究解决影响体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二是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重点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总结备战北京奥运周期在运动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教育引导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大力弘扬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建设体育强国努力奋斗。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党员、干部解除认识困惑,理顺思想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帮助广大运动员、教练员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强化祖国培养意识,把为国争光具体体现在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实际行动中。四是要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性工程。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先后下发通知,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和具体指导。我们要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重视学习,加强学习,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
第二,着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必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落实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一是要创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建学习讲坛等方式,鼓励广大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营造充分发表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和环境。二是要积极推动党务公开。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要事项征求意见等制度和措施,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三是要严格按期换届。由于各种原因,总局系统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正常按期换届,有的甚至多年不换届,损害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按期进行换届选举。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党组织候选人提名和选举方式,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决策。四是要严肃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的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第三,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生机活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一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总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服务、保障和促进体育科学发展。二是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加强基层一线党支部建设,把解决事业发展中的难题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把促进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检验标准,通过积极开展具有部门特色、行业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要大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通过广泛开展献计献策等多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提高业务本领。重视做好在基层一线和青年干部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各类骨干特别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中发展党员,把青年干部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要拓宽党员受教育的渠道,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同时,要按照守信用、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第四,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同人民 群众的直接联系。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充分发挥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优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努力在加强作风建设、推进作风转变上,在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上发挥作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要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要结合总局工作实际,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建设一流单位、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引导党员干部做好学上进的模范、做勤政廉洁的模范、做求真务实的模范、做开拓创新的模范、做团结协作的模范。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形象,以坚强的党性和良好的作风为广大群众作出表率。
第五,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真正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基本要求,这为我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坚持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必须而且首先要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持之以恒地抓好。一是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严格按照《廉政准则》提出的要求和规定,用52个“不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要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活动,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特别要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二是要强化监督,把党内监督贯穿在各项工作中,与日常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手段,提高监督实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特别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三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问责制。四是要认真查找各部门各单位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教育和防范工作。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等工作,是体育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是体育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重点。总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8 必须时刻警钟长鸣,保持清醒头脑,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用坚定的行动确保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取得实效。
第六,着力加强科学化建设,扎实推进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创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我们必须适应新情况,研究新课题,着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直属机关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直属机关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直属机关党的建设上下功夫。一是要在加强实践探索的同时,紧密结合直属机关党建的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把握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二是要健全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直属机关党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在继承和发展长期党建工作中积累的成功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好体现时代要求和党员干部需求的新方式新方法,特别是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运用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来加强和改进直属机关党的建设,来增强直属机关党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各级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现结合我镇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88周年、执政60周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之际、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于推动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研究解决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将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坚决拥护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质
一要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决定》深刻剖析了当前党内在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认识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进一步激发全党同志忧党兴党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要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全会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深刻总结了“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既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以往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更侧重于科学地总结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60年来在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集中体现了党在全国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实践。
三要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总体要求,突出的是“四个着眼”。总体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重大任务,主要有六个方面,就是要“抓学习、促民主、建队伍、强基础、正作风、反腐败”。
四要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政治责任。《决定》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重视建设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
三、精心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要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与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学习贯彻意见,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确保学习时间、人员、内容的落实。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把握精髓,领会实质。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二要认真调研,把握实情。各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和全面梳理本单位本部门的党建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办法。对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抓紧解决。
三要认真谋划,拓展思路。要按照 “高举旗帜抓党建,围绕中心抓党建,改革创新抓党建,突出重点抓党建”的要求,认真谋划如何紧紧抓住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引导群众的方式方法,推动我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体学习等制度,通过上党课、举办专题报告会、知识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学习研究,不断提高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要坚持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要坚持重品行、尚实干、敢创新、有威信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关键时刻、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中锻炼考验干部,培养和提高基层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抓好村级规范化管理,把决策讲民主、办事讲程序、村务讲公开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进一步探索专职片规范化管理、村书记星级管理、党员“亲情式”管理等新路子,创新党组织的管理机制。镇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要以“走千企、访万户、知民情、解民忧”、“下村入户进企业”集中调研等活动为载体,带着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基层组织要真正把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兑现承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廉政建设作为第一保障,继续注重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强廉政教育。继续坚持警示诫勉、廉政谈话等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7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 “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字眼首次没有出现, 意味着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 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更关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十一五”期间, 国家积累了雄厚的财力, 同时, 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不协调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期间, 必须把经济发展由总量导向转为质量和效益导向,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中国而言,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绝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 而是不断改善民生, 增进人民福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 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将全面快速增长。无论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还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都要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 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 也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 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 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亿万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
《建议》指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分为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三个层面, 所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需求结构的转变, 正如《建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中所指出的, 要“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而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 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 外贸依存度高, 投资率偏高, 消费率偏低, 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长期依赖外贸需求造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外市场, 因而, 2008年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需求变化很快传递到国内, 使我国经济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说,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 《建议》强调指出, 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近些年来, 消费占我国GDP比重徘徊在40%———50%之间, 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甚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以来, 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 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状况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里, 出口这匹“马”的贡献率下降, 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的拉动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但是, 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 却出现倒退。由于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促动, 2009年经济增长中投资率明显上升, 最终消费率则下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最良性、最根本的力量。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就必须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 这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 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难以明显提高, 说明收入分配结构尚不合理。事实上,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居民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没有相应的大幅度提高。只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 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更与民生息息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 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 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三、提高“两个比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两个比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 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规划《建议》又强调要努力提高“两个比重”。
之所以强调提高“两个比重”, 是因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两个偏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恰恰是妨碍国内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首先, 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国民收入增长,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都使得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经济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巨大供给能力;其次, “两个偏低”导致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收入差距拉大, 造成“有钱人不需要买东西, 想买东西的人钱不够”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总的消费需求。因此, 提高“两个比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举措。
提高“两个比重”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两个比重”偏低的结果是“两个不同步”:人民富裕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步, 劳动者报酬增加与企业利润增加不同步。《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要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要达到“两个同步”, 就必须提高“两个比重”, 这也是实现“民富”的必经途径。
在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 相对于城乡居民 (尤其是农村居民) 收入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而言, 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相对过快, 企业利润增速相对过快, 再加上少数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相对过快, 这种收入分配的相对失衡正是造成中国消费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 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从根本上提振消费, 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举措。同时这也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前提, 因为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才能让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密切相关。国民收入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降低的同时, 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也在下降。在发达国家,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 而我国近年来仅为40%左右, 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由多重因素造成, 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本要素超额分配导致劳动要素分配不足。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同时, 资本回报的比重却不断上扬。在发达国家, 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 而在中国则不到10%。2000年以来,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快速提高, 年平均增长高达35.3%。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企业职工工资只增长14.1%, 不到利润增幅的一半。长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曾经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新的发展阶段, 劳动力要素必须更科学合理地定价,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因此, 政府有必要对初次分配进行规范, 比如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 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8
罗志军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分别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两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李长春同志就《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作的说明。
罗志军在会议结束时就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求。他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迈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深入研究了我国文化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罗志军指出,传达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关于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精辟论述,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文化繁榮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核心内涵,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刻领会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面临形势的科学判断,认真总结江苏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再创一个文化黄金发展期;深刻领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奋力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深刻领会关于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最新要求,把文化建设摆在“两个率先”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开创江苏文化建设新局面。
罗志军指出,要把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牢固确立宣传思想文化“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地位,正确处理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一要把凝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努力为开辟“两个率先”新境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二要把改善文化民生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责,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支出的比重,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四要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和引进一大批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强城乡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五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按照“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要求,对照文化体制改革“路线图、时间表”,推动改革从“盆景”走向“百花园”;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发展业态、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的竞争力。
罗志军强调,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全省各级党组织要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统筹做好各个方面工作。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抓紧筹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努力为会议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同志,副省级以上党内老同志,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和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荐阅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09-27
文本的深入解读09-08
的出台的供热企业优惠政策深入解读06-01
2015深入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08-29
五中全会解读06-16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六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06-28
劳动合同法解读七十七08-28
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