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演讲稿

2024-05-31

陈磊演讲稿(通用2篇)

陈磊演讲稿 篇1

党在我心中 七一演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花香四溢的七月,迎来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岁生日。九十支火红的蜡烛,点亮的是十三亿人民的幸福与安康,点燃的是七千六百万党员的满腔热情。今天,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自豪。从小学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从历史课本中,我听到了甲午战争和卢沟桥的枪炮声;在图书馆里,我读懂了江姐、刘胡兰;在父辈们发黄的党费证上,我看到了镶着金色镰刀斧头的鲜红的旗帜;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的誓词中,我理解了共产主义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的理想„„今天,我还认识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于是我知道:1921年7月的这一天,浙江嘉兴南湖上那只漾着清波的小船,已经闯过了无数的暗礁险滩,满载着祖祖辈辈中国人的希望,浩浩荡荡地驶进了现代文明、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大海洋了。

我们始终站在历史前沿,领导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世纪,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经受了90年沧桑巨变风雨洗礼,却仍然铁骨铮铮气贯长虹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变得无比的成熟和坚强!今天,在新的考验面前,面临着带领人民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任务,舵手们决定进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反复的学习、认真的思考,我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她能在各种考验面前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地调整

自己前进的方向,及时地修正自己机体不良和落后的因素,因此我们的党才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今天这样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于是,我想大声地说:我们的党就是这样一个永葆先进性的党!

九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九十年。九十年间,我们的党从一个最初只有五十几名党员的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奋起,把一个饱受列强宰割、四分五裂的东亚病夫变为扬眉吐气、繁荣富强的世界强国。从南极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到冲向太空的神州五号、六号、七号飞船再到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成功抗击非典到胜利完成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再到今天我们成熟应对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这一系列的奇迹无不证明了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深受全国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

在我的心中,党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盏明灯、一座丰碑,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知道党是先锋战士的标志,是高尚人格的体现,因而,从那时起我就树立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参加工作后,我在第一时间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期间不断学习党的相关理论,撰写思想汇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党组织的考核考验,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至今还记得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因为从那一刻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我就像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奔向浩瀚无边的大海!

我——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也许只是一滴水、一粒尘埃,我的生命没有耀眼的光华,我做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在党的指引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愿意是一颗星星、一个火种,与我的同胞们汇聚成灿烂星空,燃烧出美丽图景,做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因为党的事业就是靠着我们把根深深的扎进人民的心里,靠我们实实在在地工作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出来,农民忙种地需要我们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下去,工人忙生产靠我们进行成本核算,商人忙经营靠我们规范经济秩序,教育的经费靠我们拨付,国防军备、水利工程、市政建设、生态环境等等等等,样样都离不开我们党的生力军,我们是党的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我们一直在为党工作!所以,我站在这里,才会如此地自豪!

我——还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也许没有深刻的思想和远大的目标,但是,在党的感召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坚持着一个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到今天、走向明天,党的事业就是要领着人民过欣欣向荣的好日子,我生长在从贫穷落后走向美丽富饶的中国,享受着党的阳光照耀,我的生命已经与党、与我们的国家、与我们的人民息息相通!我们可以不要宗教、不要图腾,可是我们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信仰!毛泽东一世英名为国捐子、周恩来鞠躬尽瘁两袖清风、邓小平坎坷济世壮心不已、胡锦涛温家宝冒雨

探民情除夕不归„„这是怎样的领导人,怎样的党啊?!难道不值得我用一生来爱戴她、拥护她吗?!所以,我站在这里,是这样的庄严!

党在我心中,是一座高山,他雄伟,壮丽,满目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因为有了这座高山,心里头才塌实,我们的人民,因为有了这座高山,可以看得更远。党在我心中,是一位知识渊博,任劳任怨,和蔼而又严厉的父亲,他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辛苦奔波,他从不为自己考虑,他所付出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家里的日子好些,更好些.朋友,在浩渺的太空,你看见了璀璨的群星吗?那里面,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我们用共同的信念支撑着党的事业!在世界的东方,你看见了一轮红日吗?那就是我们永远先进的、明亮的——中国共产党!

代表王村乡政府

演讲人:陈磊

陈磊 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点睛 篇2

————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初探

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陈磊

有人说:学生如果能从厌恶作文到喜欢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的确,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内驱力,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家认为:“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与一定的情景联系的,在实际有意义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趋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给素质教育增添了双翼,为小学作文教学插上了腾空飞翔的翅膀。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通过声音、文字、图象等手段,激发学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

以下是我在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

一、激趣导入,奏出引人入胜的“序曲”。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种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使之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不妨这样尝试一下:

1、先“声”入耳,以趣铺垫

在习作课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美妙、和谐的音乐,让学生不仅知道这是习作课的开始,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学生在此情此景中,一定会信心十足地进入课堂。

2、依题定“音”,敞开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习作的兴趣。在习作教学时,导入形式新、趣、活,多媒体的运用,加上正确启发往往能够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唤起他们对所写内容的浓厚兴趣,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

二、情景交融,激发写作的欲望。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信息技术提供的认知感知材料,再现的生活情境,学生不仅感兴趣,并能启发学生向深层的思维发展,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的重点处还能将有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比如《公园的一角》的作文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捕捉公园的“一角”,既可以是公园风景的描述,又可以是人们活动的再现,还可以是各种场景的布置等。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手段把大量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输入网络,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各种信息,自主探究,“你想写哪一方面的内容?”既可以把整个公园分成若干个“一角”进行描述,又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来拼成整个公园,一幅景色优美,充满生气的公园图即刻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如同进行着拼图游戏,兴趣极高。同时,此类作文还可以向横向拓展,如写《校园的一角》、《教室的一角》、《街道的一角》等。

三、拓展资源,引导学生自主习作。

学会积累、选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写作材料一般来说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二是来自于读或听等间接的渠道。前者为源,后者则为流;源头活水,河渠自然清洌。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学生的世界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扣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云烟,大量重复冗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造成有米亦有巧妇而不能为炊。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而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恰恰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揪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我让孩子们写了一次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作文大赛。可收上来的作品却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除去“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等干巴巴的几句口号,什么思想、内涵一概皆无。如此震撼的一件事情竟没有在学生心中起一丝波澜。

随后我们通过网络、报刊、媒体大量搜集灾区和抗震救灾的消息并整理汇编成课件展现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纷纷被感动着,很多学生流下泪水,教师适时引导,“你认为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这个人物哪一件事让你感动?”随后开展“捐款多少是否代表爱心大小”的辩论。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写。于是学生就开始自己静静去想象,联想人物的具体事例,通过细心揣摩,将其变成语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细致而感人,效果显著,涌现出了《汶川行》《抗灾日记》等优秀作品。

另外大量、广泛地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习作相关的资料,或者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往要求学生阅读作文的内容,学生总是显得兴趣不浓,而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下载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斑斓的影像、优美婉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的被动地位,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四、交互评改,促进合作交流。

作文修改和评议是作文教学中一直最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苦不堪言,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用不大,加上从写作到批改到讲评的周期太长,等到讲评作文时,学生对自己写了些什么都已无多大印象,讲评的效果自然不好。写作训练反馈的及时性问题一直以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和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以轻松。鉴于此,我把作文评改的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上,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到针对全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

1、教师示范,学生受益非浅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先要示范,做出样子。在学生习作初成以后,教师浏览,并按习作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集中全班注意力,用红笔当场修改给学生看,同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从老师批改的演示中,具体直观地感知了批改的方法,了解了批改的过程,便于学生在自我批改时效仿。

2、互批互改,生生交流情感

我们不妨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打破单纯的教师评讲或师生问答式的沉闷局面,让作文评价成为一件实在的事情。可以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实物投影,全体学生可以集体讨论评改。这样,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到更直接、更具体的指导,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又实现了生生参与的面的教学。

3、范文赏析,师生共享成果。

教师从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中选二到三篇上乘之作,利用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一同阅读、赏析。师生在共同领略范文的过程中,充分享受了自己的习作果实,有一种无限愉悦的心理。我想办法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发布在班级群里上,每位学生都可以用计算机通过班级群读到其中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如:指出作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赞扬同学写得精彩的片段等。教师也作为交流评论的一员参与其中。这种新颖的课堂作文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的新鲜。他们不仅写出了生动感人的习作,而且交流了情感,写下了许多简短精彩的评语。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上一篇:幽蓝火狐随笔下一篇:诗里春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