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流年散文

2024-06-01

追忆似水流年散文(精选7篇)

追忆似水流年散文 篇1

追忆似水流年散文

周六晚,逛超市,遇见老同学。聊天之余,她问我:“你知道KQH不在了吗?”“什么时候?怎么不在的?”我不由得一震。“去世一年了。鼻咽癌……出现症状的时候,她以为是鼻炎,又总是顾着家庭,一心做事,拖到后面才去治疗,花了十多万元,也没有治好……”

那小巧的身影轻轻浮现在我的眼前。白皙的皮肤,明媚的娃娃脸,齐耳的学生头,让人一看就感觉是个温顺、能干的女孩。读初三时,常爱到她家里玩。她的家里不宽,但是干净整齐,很温馨。我们每天傍晚放学到她家小区操场上打羽一毛一球。她家附近的几个男生也常来一起玩。夕阳西下的`操场常常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情窦初开的年纪,男生们很喜欢她,亦有男生想通过她约会我。矜持的我们只是微笑。毕业了,各分东西。也有到她家里玩过,当时她读了服装设计专业,看她自己裁剪缝制的衣服,很妥帖很舒服的样子,总是羡慕她的心灵手巧。之后,学业,工作……很久不联系,断断续续从别人口中知道她结婚了,有个儿子。她很顾家,那么能干,我想她的家里一定很温馨。某日偶然在街头遇见,她依然年轻,说话依然慢条斯理,并邀请我改天到家里玩,我也高兴地答应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此后十年,再无她的消息。

未曾想到再得到她的消息竟然是她已经远行。更可悲的是丈夫早就有了新欢。一个贤惠、温柔的女子,正当年华,就此香消玉殒。可叹,可怜。女子,你应该如何活得更精彩?难道婚后就是一心围着家庭、丈夫、孩子转吗?我的朋友,你忘记了要好好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好为你心痛!我唯有轻轻地追忆这似水流年中你温婉的身影,轻轻道一声:“愿你洁白的灵魂从此安息。”

追忆似水流年散文 篇2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被多家出版社选入了教材。为更好地把握此文, 现具体分析杨绛散文语言的平淡而有味。

1. 多用描写和叙述, 极少议论和抒情。

(1) 描写和记叙是其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在《老王》中, 绝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记叙、描写老王不幸的身世悲惨的遭遇, 作者一家和老王的交往, 以及他们在患难中建立起来的真情。近2000字的文章中仅有几句是作者的议论。

老王是一位善良、忠厚、纯朴而又不幸的底层劳动者, 但人物的这些个性特征在作者的笔下并没有直接的抽象概括, 不是贴标签式的介绍, 而是不动声色地通过记叙和描写来展现。如第二段借老王的自叙交代了他生活处境的艰难。老王是个单干户, 没有当时的“大锅饭”可以依靠, 缺少稳定的生活保障;“人老了”, “没有什么亲人”。第三自然段又从旁人的视角写出了老王生理上的不幸, “只有一只眼”, 因此“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怕他看不清, 撞了什么”。“有人说, ‘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瞎掉了一只眼。’”作者在此不加评价地点出周围人对老王的不幸所持的鄙弃态度, 更让人感到了老王的不幸之甚。第四自然段又借助了作者夫妇的眼光写出老王居住环境的恶劣。“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在这里, 作者用老王的“住那儿多年了”一句来回答“那儿是不是他的家”的问题, 扩展了时间的跨度, 平淡中有画外音, 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这若干年来老王心中的无限酸楚。

作者冷静客观地交代了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穷得一无所有, 苦到孤苦伶仃, 没有家庭的亲情, 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旁人的鄙弃, 但是再卑微的人, 有一颗善良的心也会让他形象高大感人。处于这种境遇中的老王, 在挣扎中仍然保持着人性中的光彩, 这个不幸的人惦记着的是别人的不幸, “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 愿意给我们家带送, 车费减半”, “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帮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冰价相等”。运送一位“愿把自己降格为货”的老先生的时候,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 一个“欣然”写出了老王揽到生意后的愉悦和时时替他人着想的善良。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把那个年代中最珍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我”。

这样平淡地记叙描写一直到文章的结束, 淡淡的文字就像缓缓的小溪水静静地流进读者的心里, 让人沉浸进去, 给心灵以莫大的浸渍, 被老王感动, 为他们的友情感慨。平淡的记叙和描写营造的是最真实的氛围。

(2) 惯用白描手法。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 是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它要求作家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 不加渲染、铺陈, 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白描是杨绛非常惯用的写作手法, 在《老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文章的第一段:“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短短20余字就交代了“我”和老王的关系:老王是拉车的, “我”是坐车的, 是主雇关系。“蹬”和“坐”本是不平等的, 但是一句“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却又打破了这种不平等, 给人以亲近感, 说明“我”和老王是比较熟识的。一个“常”字又交代了“我”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 同时对老王的照顾也成为老王对“我”感激不尽的原因, 为后文的展开作了一个铺垫。简简单单一句话, 却意蕴非常深远, 平淡却并不贫乏。又如,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 最后不肯收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 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照平常人的写法, 在这里可插入一段抒情或者议论, 因为老王的纯朴善良实在是太可爱、太让人感动了, 让人忍不住想给他来一两句由衷地赞美, 但杨绛没有, 一个“哑”和“悄悄”之外, 再不加任何渲染铺排, 一切全凭读者自己去品味, 让他们在心中自然生出若干的感动和感慨, 达到了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效果。

(3) 不绝对排斥抒情和议论。

杨绛散文比较多地运用记叙和描写, 但是并不代表她绝对排斥抒情和议论。在确实需要的时候, 她的抒情议论能够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可以说,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在《老王》中, 只有寥寥几句议论, 其中最后一句是最能够撼动人心的。

从文章的开始我们就了解了老王的不幸, 了解了作者对老王境遇的同情, 对他品格纯朴善良的感动, 正因为老王生活的“苦”与灵魂的“善”, 才让作者同情他关心他, 照顾他的生意希望他过得好。文章娓娓道来, 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一家和老王平等相处、互相关爱的真情。

当老王拖着病体来送鸡蛋和香油时, 看到僵尸一样的老王, “我害怕得糊涂了”, 竟然“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过了十几天, 就听说老王在送东西的第二天就死了。对于老王的突然去世,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内心所受到的冲击之大。“他, 他怎么会……”她甚至不忍心说出老王去世的事实, 内心的痛苦压抑让她的大脑有了激烈地自我反省和批判:“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 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像蝼蚁一样无声地死去并不是她的过错。然而作为一位有成就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杨绛并没有为自己寻找借口,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她已年过古稀,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已成过眼烟云。在追忆那段不堪回首的混乱年代时, 她没有更多的怨恨, 有的只是不断地自省与自我批判:老王把我们当作朋友, 当作感情上的依靠, 自己为什么就没有请他进来坐一坐?为什么还要拿钱去侮辱他?老王也许是怀着失望和伤心悄悄离世的吧?“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 这“不安”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老王的无限自责和愧疚, 同时也看到了作家对底层劳动者的珍视与敬重, 看到了她的可贵的平民意识。一句议论把作者对老王的追思提升到了最高潮, 感人肺腑。

2. 语言浅近但准确性、概括性极高。

杨绛的散文语言绝不眩人耳目, 她拒绝晦涩, 基本任何人都能够看得懂, 语言非常简单浅近, 但很准确, 概括性很高, 意味很深。

比如写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鸡蛋和香油的外貌:“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镶嵌”一词, 原本是指照片或图片等平面化的物体嵌入到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写老王镶嵌在门框里, 形象地表现出了老王的单薄、瘦弱、僵硬。又如写老王的动作:“他‘嗯’了一声, 直着脚往里走, 对我伸出两手。”这里的“直”字, 很常见, 很通俗, 但非常恰切, 仿佛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老王直僵僵的但又身体重心不稳、仿佛随时会倒下去的举步维艰的情形。

另外, 对着老王送来的东西, 作者是这样写的:“我强笑说:‘老王, 这么新鲜的大鸡蛋, 都给我们吃?’”“强笑”表现了作者在极力掩饰看到老王外形时内心的惊讶、酸楚。“新鲜”和“大”则强调的是,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鸡蛋和香油不但对于老王, 对于任何人来说, 真的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心里感觉受之有愧, 但又不忍拂了老王一片真诚, 普普通通几个字, 在杨绛的笔下都被用活了, 让我们在平淡中读出了太多的深意, 每读一次, 都要为杨绛散文的用字功力而由衷地赞叹。

3. 语言多用短句。

对于散文来说, 长句一般适宜表达复杂的有内在逻辑的句意, 便于抒发舒缓含蓄的情感。杨绛的散文, 因为多是客观地记叙描写, 很少加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很少议论, 所以就决定了她的散文语言多用短句。短句的使用使她的文章清新自然、超脱淡泊, 寥寥几字胜过千言万语。仍以第一段为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短短的一串字有四个断句, 平均每个断句才五个字, 简短之极但却增一字则太多。这种短句是贯穿整篇文章的, 也代表了杨绛散文平淡语言的特点之一。

古味虽淡醇不薄, 杨绛散文语言的平淡之美应该是源于她的心态平和、为人温婉睿智, 这种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而又不着痕迹的朴素,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参考文献

追忆似水流年 篇3

鲁迅在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他的乐土“百草园”,而庞培最难忘的是他的“小邻居”——一位矜持文静的女孩子。哦,在那段記忆中,我们懵懂的心湖上不也曾摇曳着某位伊人的身影吗?那是我们内心深处秘密的幸福。

庞培的作品富于诗性(庞培是以诗成名的),似乎他在用散文的方式写诗。那是感觉和情绪的捕捉和低调的喃喃自语,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其形而上的追求对生存的超越,颇耐人寻味。在这篇随笔中,一个意象反复出现:“一半拖在地上,一半垂落在井中的井绳”。童年在我们的回忆中是那样的真切、清晰,就像一段拖在地上的湿漉漉的井绳,还滴着水珠儿呢!同时,又如作者说的那样,“回忆里面总有某种迷离、摇曳不定、使人长时间心神恍惚的成分,谁能说得清自己的成长、突然成人的经历呢?”那垂落在井中的一半井绳,垂钓出的是时间匆匆流逝的那种恍惚感。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情趣,比如“大黄蜂的‘嗡嗡’声音,花听得不耐烦,就岔然地开了”,这个句子的意境与“红杏枝头春意闹”相合,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另外,从文中准确而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可见得作者感觉的细腻——“夜间下过两场雨,空气里到处都是蔷薇和月季花的青梗的味道,有点涩、苦,也有点淡淡的甘甜……有时,雨味道和太阳光的味道仿佛在空地上厮打,相互在比赛,争夺各自空气的地盘。”

追忆似水年华的散文 篇4

下倦了的雨,停了,树哑巴似的呆立着,乌鸦打着瞌睡。

只有风是移动的,它关掉了我眼前的一切,打开了一个陈旧的盒子,那些泛黄的回忆缓缓地从盒子里淌出来,我总是以一个老太婆的心境回忆过去。破旧的藤椅,我已坐了多年,和鼻梁上眼镜一起来,和我的银发一起变老。抹去些尘埃,我开始一件一件收捡往事。

往事的目录上写着忧愁与烦恼,失落与空虚,全是些暗淡的色*调。多少年了,我所苦苦追求的那些温暖的字眼,竟没有一个,我的心针扎一般的疼,让我想哭,然而我却想傻傻地笑。所谓的幸福显得苍白,或许只是不幸福的人们臆造出来的,自我安慰罢了。

隔着时间的窗户,我看到了高高的门槛和厚厚的土墙,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那时候无所谓幸福,过年的衣服,可以乐上大半年。那可能是一种叫做快乐的心境,我闭上了眼。

睁开了眼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我张了张嘴,有点诧异,我曾经埋怨收割油菜是多么的劳累与烦琐。是的,为此,我当着母亲扭头走了,我突然有点惭愧,如果母亲还在的话,我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有些湿润的皱纹。

“别丧气!我们顶多还有十分钟就到了!”父亲鼓励的声音传来,望了望我似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山顶,喘着气,我实在迈不动脚了,然而,年迈的.父亲那时并不懈怠,我拖者疲惫的身体连走带爬,终于到了山顶。我埋怨山顶并没有想象中那绮丽的风景,大失所望。很奇怪,我突然想要是再和父亲去爬山,如果可以的话。我摇了摇头,有些无奈,有些真实地想哭。

我收住思绪,怕它飞得太远,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又能证明些什么呢?不过,或许能让我懂得我应该做些什么。

我撕下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具,我想我不会等到那时去追悔,幸福一瞬间从指缝溜去,我得抓住。我的到来是在母亲最痛苦的时候,而我的成长却是母亲最大的幸福。可是在这个缤纷喧嚣的社会,我却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其实是那么重要。人生之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它经常真实地陪伴着我们。

我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不能背叛我足下的土地,那是一双眼睛。我只能属于我脚下的路。尽管路很长,很坎坷,但我会迷恋地走下去。也许有些人是幸运的云雀,不需跋涉,也许有些人是飞舞的雪花,凭着季节的风飘飘扬扬。也许我只能是无名的小草,挣扎在风雨中,但不管我是什么,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息。哪怕成功只是在千万次失败之后。不管天空怎样风起云涌,我都会对自己说:“我要飞翔……”

追忆似水流年高三作文 篇5

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不留影;可在那似水流年中,淌过的一对一对精诚合作的足迹,却从未弥漫消逝过。

当那些离散的岁月,重回身边,当那些暗淡的韶光,缠绕心中,曾经消亡的过去在麦田里被重新丰收,透露出点点斑驳的痕迹。从那些痕迹中,我看到了我们搀扶着走向终点的团结努力。一次次的失败,没有打落我们信念的羽毛,相反,我们用团结抖落了一地的星光,亮出了灼灼的光芒。运动会第一,成绩均分第一,跑操第一……一味味耀眼的光线刺亮了这个团结的班级体,在这样的光环的围绕下,69个人凝聚成59个同心圆,一次又一次地吹响了胜利的号角。拔河比赛输了,怕什么,明年再一决高低;班级位置屈居第二,没关系,下个月将勇夺魁首。胜不骄,败不馁,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我们这个班级团结的宗旨,胜利的前提!

追忆似水流年,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崦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在这些情感的融合交汇中,还有一剂最清的泉流,便是那团结一致的坚定步伐,一步一步,踏在路上,暖在心间。站在青春这年轻的战场上,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互信念,为彼此把这世界点亮。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不在乎天长地久地老天荒,只珍惜曾经拥有同心奋斗。

青春是一场天真的固执,而团结,则是我最在乎的坚持。我回过头看自己成长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观望,我站在路边,看到无数的人群从我身边满脸笑容地走过,时常有人停下来,问问路边的我是否需要帮助,他们的.微笑灿若桃花。我知道,这些停留下来的人终究会和我一起走下去,成为彼此生命中的温暖,记忆中的团结,命轮中的注定。看到他们,我会想到团结,想到不离不弃。

有人说,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慢慢延伸,一点一点错开去。可我追忆我的似水流年,却发现始终有一种力量,使那段记忆从未抹去。那,就是团结的力量。

追忆似水流年散文 篇6

来着的来着,去着的去着,来去匆匆之间总留下了些痕迹。——题记

哲人曾说:生命中许多事情就如一阵风,来无踪,去时也无影。虽然没有留下真真实实的东西,但的确在我们生命中飘过。生命中有些真挚的东西值得珍藏,值得回味。虽然短短的十几天军训,但我们尝过酸甜苦辣,受过雨水烈日的洗礼,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用心去呵护它,让它成为生命主题曲中的小插曲,而坚持就是其中的主旋律。

有人说:军训生活就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烈,使人身心倍感疲惫。但我更喜欢说它像一场细雨,正如杜甫所说“润物细无声”。

虽然军训生活让我们在身躯方面疲倦,但它浇出了我们拼搏的精神和坚持的意志力,相信梦想的芽儿在它的培育下更加茁壮成长。曾记否,烈日毫无忌惮地放纵它耀眼的光芒,校园的小道上没有一点光阴,而我们就在那里训练昂首挺胸的军姿。那时的时间在我的感觉中不再是时间,站得两脚发麻腰部酸痛,但我心中没有怨言,我知道每坚持多一秒就是多一份超越自我的感觉。记得那时有过大雨的淋洗,但浇不灭我那一股青春跃动的激情;有过烈日的烤打,但休想从我口中说出放弃;五花八门的体能活动,但累不垮我那颗坚持的心。当时,坚持成为了我的使命。坚持的主旋律在我的胸中回荡。每当我看到黑黄的脸孔的教官们,我总能从他们烔烔有神的眼光中读到青春的朝气、坚的毅力!

是他们的眼神教会了我坚持,坚持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我想不让我在回忆这场军训生活之中,留下一丝的遗憾!

想起自己努力坚持拼搏的画面,想起战胜挑战后的那份兴奋,那我总会给自己一个温馨的微笑,在向梦想发起进攻时,坚持就是利剑,斩坎坷,除磨难,好让我顺利到达梦想的彼岸。

总觉得军训的日子,就像咖啡一样可以品尝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味道。总有你回味无穷的乐趣,总有值得珍藏的`回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军训咖啡特别调制出来的韵味。军训不仅仅磨炼了我们个人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我们集体的荣耀。让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让我们从生疏逐渐走向熟悉。集体的奋斗更加强化了我们的努力难度,更加严格要求我们的动作节奏。但吓不到我们,因为我们有着青春的朝气、永不服输的心、坚持拼搏的毅力。团体的努力,也注定军训中没有个人的魅力,只有团结的力量。没有了动听的歌喉,有着的是高歌荡气的回肠。

军训,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我总能在这流水般的岁月年华中,寻觅到那深刻的回忆。而在一遍遍回忆中,我学会了坚持,找到了用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给梦想保驾护航。我就会不在乎梦想还有多远,只因为我找到了方向。

追忆南通陶瓷厂的似水流年 篇7

1958年8月,由南通市政府创办的南通陶瓷厂成立了,它主要负责南通和周边城市的市民生活需求。58年退伍的陈锦荣和其他20位退伍军人一起被分配到陶瓷厂工作,他们是厂里的第一批工人。陈锦荣作为工艺品车间主任,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开发。他告诉记者:“在陶瓷厂工作的这些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当时,由于南通没有好的原材料,只能从东北、苏州等地,通过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运来矿石。瓷器上的图案花纸也是陈锦荣他们从每年一次的景德镇订货会上挑选的。

工人们先把矿石磨成比面粉还细的粉末,然后和其他配制的材料一起搅拌,用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白色瓷坯。坯子烧成后,把图案花纸贴在陶瓷上,贴好后用酒精磨平,等到它不起泡了,放在1000度高温的炉子里烧,然后上釉,再放到炉子里烧,直到花纸彻底和白坯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陶瓷厂慢慢扩大规模,从开始的21人发展到后来的1000多人,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规模。陈锦荣告诉记者:“当时是流水线生产,有专门的石膏模具,只要把原料配好磨成浆,直接把浆倒进模具就能成型,坯子就能出来了,然后烧制。”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产量的增加,当时的陶瓷厂,一天就能生产几万只碗。巨大的年产量,见证了当年的辉煌。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厂里的工人都去参加运动,陶瓷厂曾停产一段时间。直到南通市革委会成立后,陶瓷厂又恢复了正常生产。

文化大革命以前,陶瓷厂以生产碗、茶杯为主,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工艺品。文化大革命后期,陶瓷厂以生产毛主席徽章和碗为主,其中毛主席徽章就有几十个品种。

徽章正面的字是当时的一些口号,而背面是印章式的落款。陈锦荣笑着说:“在当年,男女老少胸前能佩戴一枚瓷质的毛主席徽章,这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现在还有很多古玩爱好者特别亲睐瓷质毛主席徽章。

由于南通陶瓷厂生产工艺普通,景德镇等大批陶瓷产业园区的兴起壮大,南通陶瓷厂面临严峻的考验,最后在1996年倒闭。

倒闭后的陶瓷厂荒废了很久,后来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买下,建成了现代化小区。而当年生产的那些瓷器,也已经散落天涯。

南通陶瓷厂不仅是这个城市的记忆,更是那个特定年代的缩影。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它记录了像陈锦荣这样普通陶瓷工人难以忘怀的人生,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上一篇:儿科口号参考下一篇:棱镜门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