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总结(通用5篇)
经络腧穴总结 篇1
1、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2、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5、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6、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7、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8、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胃经与脾经足大趾内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9、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10、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1、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2、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3、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4、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
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5、《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6、经络的作用: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7、《医学入门》: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
18、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19、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的称“阿是穴”。20、经穴都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共361个穴位(依据是李学川的《针灸逢源》)。
21、奇穴,一有具体的名称和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中,举例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2、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3、《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4、张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5、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 远道作用 整体作用。
26、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27、特殊作用举例:天枢穴,泄泻时能止泻;便秘时能通便。内关穴,心动过速时,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能加快心率。
28、特定穴,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郗穴、八脉交脉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
29、五输穴,包括井、荥、输、经、合。“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按经气的由大到小、由浅入深所做的排列 30、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元气停留的部位,称为“原穴”。原,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31、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32、原络配穴,十五络穴表
33、郗穴: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4、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位的腧穴。大体位于膀胱一线上。
35、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36、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汇聚的八个腧穴,分别对应大的是章门、中脘、膻中、膈俞、阳陵泉、太渊、大杼、绝骨。
37、八脉交会穴: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
3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39、交会穴: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40、腧穴定位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
41、骨度分寸法需要记忆的地方: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耳后两完骨之间9寸;天突至岐骨9寸;岐骨至脐中8寸;脐中至横骨上廉5寸;两乳头之间8寸;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腋以下至季胁12寸;季胁以下至髀枢9寸;腋前横纹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18寸;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3寸;髀枢至膝中19寸;膝中至外踝尖,16寸;外踝尖至足底3寸;
42、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43、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44、
经络腧穴总结 篇2
经络腧穴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中医康复保健专业,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学好以后的各科按摩的基础。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 它与临床结合紧密, 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这些特点,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
一分组教学法
视力障碍班级学生年龄差距大, 文化水平不同, 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 因此, 在教学上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 优化组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分组原则主要根据视力、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保证每组学生中都有全盲学生、低视力学生、明眼学生。从中选取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教师在统一讲解理论课程后, 首先教师要手把手确保小组长定位准确, 然后由小组长手把手地教组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手把手演示法
划经点穴是经络腧穴学的重要环节。因此, 要确保重点腧穴的准确定位, 由老师来把关。手把手演示法是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个骨性标志明显的学生作为模特, 然后教师用贴纸在模特身上把本堂课所学的腧穴贴好定位。再由学生分组触摸。触摸时教师握着学生的手进行指导。这样,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个别指点, 并且检验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确。当然, 贴纸也可以用王不留行籽代替, 目的是让学生触摸突起的穴位, 加深记忆。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在实训室中, 两两一组, 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医生, 一个学生扮演患者, 互相点穴找触感。因为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更强调实体操作, 所以学生在点穴时要有得气的感觉, 也就是在点到穴位后, 患者要有酸麻胀重的感觉, 而当位置不准确时, 患者就只有痛的感觉而没有得气感。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记忆;更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多媒体模型应用
本门课程主要在校内针灸推拿实训室中完成, 实训室中有针灸铜人、语音电子经络腧穴模型、发光电子经络模型、经络挂图等。利用盲人的听觉优势, 在教师讲授理论课程时, 利用语音电子经络模型,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一遍一遍地播放,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在课程结束时, 利用发光电子模型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光电子模型是仿真人身高制作, 骨骼、肌肉标志比较明显, 而每个穴位都是突起的。这样方便盲生触摸, 教师需要在一旁指点。
总之,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主干课程, 它能为以后的各科按摩打基础。这门课程内容多而杂乱, 要记忆的东西很多,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往往兴趣不高。所以,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并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适合盲生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 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朝霞.多样教学方法在残健生结合班级《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 (9)
经络腧穴总结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经络腧穴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4-02
经络腧穴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针灸推拿专业各项技能的实训及临床治疗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经络的循行和腧穴的定位,才能准确地在相应部位进行相应手段的操作。这部分内容的实训教学由于有一定的枯燥性,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兴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实专业教师实踐教学水平,提高实训效果,是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我们在实际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些体会,进行阐述。
1思想上高度重视
教高2006第16号文件的发布,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第一线高技能人才,而医学类高专培养的学生走上岗位后服务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这就要求熟练掌握相关医疗技术,需要加强在校时的实践训练,特别是针灸临床操作更加精细,要求将毫针准确刺进穴位。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针灸技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经络腧穴又是专业教学的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经络腧穴实训课,丝毫不能懈怠,为学生打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则需要教师不断强调这部分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比如学好经络腧穴有益于后面刺法灸法、针灸治疗课程的学习,同时经络腧穴又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内容,让学生也认识到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以我校安徽中医药高专为例,针对经络腧穴课程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多媒体电子发光模型、电子针灸点穴模型等,这些现代化设备在实训课上都会充分向学生展示,演练。理论课上教师会讲到腧穴局部解剖知识,而学生由于专业局限,没有感性认识,只能死记硬背,那么在实践课上,教师通过这些教学软件和设备,向学生清楚地展示腧穴局部解剖结构、周围深层浅层的组织、神经、肌腱、韧带等,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另外有的软件将位置相近的穴位综合在一起,展示相关穴位的位置关系,比如肘关节的尺泽、曲泽、曲池位置接近,学生经常混淆,把三个放在一起展示出来,有助于比较记忆,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3合理安排教学流程
以往实训教学流程基本上是多媒体展示→实体示范点穴→学生自学、教师个别答疑→教师抽查,教师的讲授内容主要集中在前两步,但是由于往往有部分学生理论课后不复习,实训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比较陌生,对于老师实体示范讲解的内容不能一下子接受,在自学阶段往往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再碰上害羞的学生,又不举手提问,不会找腧穴的还是不会,影响学习效果。通过改进,将流程稍作调整,在多媒体展示后增加一个十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学环节,一方面先熟悉内容,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探索:我是通过什么方法依据什么解剖标志找到这个穴位的,尝试自己解决难点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师实体示范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带着疑问,看看老师的方法和自己的是否一样,或者自己不会找的穴位,老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通过这种方式的改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4开设小班实训
由于临床医学类学生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对于实训课的教学要注重细致专一,如果还是大班的话,每次上课一百来位学生,教师实体示范时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还有部分学生挤在后面看不到,而且学生自学阶段教师要为百来位学生辅导答疑,受教学时间限制,往往难以面面俱到,而采用小班教学,每个小班三十位学生,有专门教师辅导,这样讲解更透彻,演示更清晰,辅导更细致,有助于教学质量提高。
5开展集体备课
实训课是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因此需要教师集体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一致性、协调性。通过集体备课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集体备课中,除针灸推拿专业教师外,同时邀请相关专业课程,如解剖学、神经病学、生理学、病理学及专业临床课程的教师一起参加,在解决专业课程的教学链接、跨学科的教学难点问题等,在交流学习中得以解决,同时增进了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互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开放专业实训室
由于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充分创造实践条件,开放实训室是其中重要一环。我校针灸推拿实训中心五六年来在课外活动时间一直向学生开放,在开放时间内有专门教师管理,提供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电脑、模型等,并辅导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只要学生没课,就鼓励他们过来学习实践,实训课上没弄清楚的解剖标志,不会找的穴位可以再请教老师,巩固知识,打好基础。
7开展技能竞赛
开展技能竞赛并且给予优秀者一定的表彰是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好方法。通过这个方法给学生压力和动力,督促他们巩固知识,激发荣誉感,自信心,积极性。以我校为例,我校已成功举办了九届点穴大赛和第一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我校学生通过勤学苦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8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由于经络腧穴课程的内容相对固定,不少教师的备课笔记十几年不变,而这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显然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需要教师不断的进修学习,自我完善。可以多去去外校考察交流,看看兄弟院校采用哪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他们的实训课是如何教学,开拓视野,取长补短。前面所述集体备课,多学科教师在一起交流也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方法。
9加强实训室建设
这里说的建设主要是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方面。由于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是由老中专职高升格而来,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损坏率高,随着学校的发展,招生人数增加,对于实训教学的投入越来越大,以往落伍损坏的东西可以适当报废,引进新的仪器设备。例如我校即将引进多媒人体针灸穴位交互数字平台、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等大型仪器,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大量添置小型的针灸穴位模型,针推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开学初向学生收取押金,每人发放一个,期末归还退押金,这样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只要是经络腧穴课,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把模型带着,在老师讲解时可以随时对照模型,有直观认识;而对于非针推专业的学生要做到实训课上每两人一组,使用一个模型,互相点穴[2],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率,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对优秀针灸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们要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培养出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针灸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洁,沈梅红.浅谈点穴实训课的教与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52
经络美容知识点总结 篇4
1、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眼睛:视力(近视、老花、疲劳),黑眼圈,眼袋
面部:调理局部气血,用于面部美容保健及疾病的调治。如面色不华、皮肤油腻或干燥,皮肤过敏,痤疮,黄褐斑等。毛发:脱发,脂溢性皮炎等。头部:善于安神定志,用于调神。背部:提高抵抗力,调节脏腑。下肢:形体调节。
2、膀胱经的背俞穴,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善于调理内脏,是治本的美容穴位。如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带下病,失眠,便秘等;也可用于形体美容保健及治疗,如卵巢保养,亚健康的按摩调理。肺俞: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疏风解表,宣肺理气,养阴清肺
应用:1.清肺热——痤疮,皮肤过敏,瘙痒。配合曲池、合谷
2.补肺气——气虚体质面色晃白,常感冒,皮肤干燥,抗衰老,保健强壮 心俞:
定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
1、失眠,神经衰弱,多梦,健忘,憔悴;配神门、三阴交、迎香。
2、癔症(妇人脏躁),善悲欲哭。配合百会、复溜、期门。
3、心经有热,心烦失眠,口苦口臭。
4、痤疮,皮肤疮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膈俞(血会):
定位: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既补血又活血。
1、强壮保健:身体虚弱羸瘦。四花
2、血证:血虚、血瘀、血热。月经不调 血虚—贫血萎黄,配合大椎、胃俞、足三里
血瘀—荨麻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或敏感,黄褐斑,痤疮,配合曲池、三阴交。血热 —痤疮。大椎、耳尖。
3.调节情绪:郁证。4.高血压,心痛。5.脾虚:默然嗜卧而四肢倦怠不欲动。肝俞:
定位: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疏肝利胆,养血明目,潜阳熄风
应用:
1、实证肝气郁结,气滞血淤。皮肤油腻或干燥,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心肝火旺,烦躁易怒。
2、虚证肝肾不足,阴精亏损。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精神不振,形容早衰,腰膝酸软。
3、肝血不足所致的血虚面色萎黄,视物不清。
4、脾虚痰湿内盛,高脂血症、脂肪肝,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肥胖气滞血瘀者,高血压,糖尿病。
5、近视,视力疲劳,黑眼圈。胆俞:
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调和脾胃
应用:
1、口苦,妇女湿热带下。
2、肥胖、胆囊炎、胆结石、高脂血症、脂肪肝。脾俞:
定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
1、食欲不振,或多食身瘦,大便烂,面色不华,皮肤干枯,口唇色淡,形体消瘦,肌肉松弛,眼睑下垂,早衰,神经性厌食。
2、脾虚痰湿内盛:肥胖臃肿,糖尿病,胸闷头昏不清,毛发不茂密,白带多。肌肉松软无力,大便不实,水肿郁胀,带下。
3、抗衰老,增强体质。容貌早衰,皮肤松弛,皱纹明显。血虚面色萎黄。诸虚百损,体质虚弱。
4、嗜睡身重。
5、便血,崩漏。胃俞:
定位: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
1、食欲不振、肌肉瘦削。配中脘、脾俞、内关、足三里。
2、脾虚肥胖。糖尿病。
3、黄褐斑、痤疮。
4、面色萎黄。肾俞: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
1、面色黄黑干枯,抗衰老.食多而身体羸瘦。
2、体质虚寒,小便清长,遗尿,畏寒怕冷,白带清稀,面色晃白,腰膝冷痛,精神不振,水肿,女人积冷气成劳。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
3、月经不调、带下病、更年期综合征。
4、脾肾阳虚肥胖,健忘,糖尿病,高血压。大肠俞: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应用:用于胃肠积滞,通泻糟粕。便秘,口臭,口腔溃疡;痤疮、皮脂溢出;肥胖。
(胃肠实热型可配合胃俞)
肾经美容原理:
1、肾既是生之门,又是死之户,是人体生长与衰老的根本。
因此,抗衰老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
2、肾藏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茂密的头发,挺拔的骨骼,坚固的牙齿和肾精关系密切。
3、肾主生殖,与妇女乳房发育,月经关系密切。
4、肾为一生阴阳的根本:阴虚则形容失于濡润,出现干枯憔悴早衰之貌;内热则睡眠、情绪不安。阳虚则形神失于温养而缺乏生机;内寒则代谢滞缓而体内痰瘀郁积,从而影响到体形、损美性皮肤病的预后转归。涌泉:井穴
定位:蜷足时,足底前部凹陷处。
功效: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熄风
应用:
1、足部保健按摩。
2、虚火上炎,头晕头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心烦;
3、咽喉肿痛,失音,口腔炎,口臭等。太溪: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功效:滋阴益肾,强健腰膝。应用:
1、脚部保健按摩;
2、阴虚内热: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黄褐斑,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脱发等。
3、阳虚内寒:早衰,面色晄白,形寒神疲,阳痿,早泄,小便频数。
4、妇科经带疾患,闭经,月经不调。
5、咳喘,咳血。
6、足跟痛,内踝痛。大赫: 与冲脉交会穴
定位:下腹部,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效:调补肝肾,清利下焦
应用:1.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带下 2.遗精,阳痿 3.小腹痛,阴挺,泄泻。肓俞: 与冲脉交会穴
定位:腹中部,脐中旁开0.5寸 功效:补肾调冲,疏理肠腑。
应用:1.绕脐腹痛,腹胀,呕吐,泄泻 2.月经不调,疝气。3.肥胖。
心包经
劳宫:荥穴
定位:手掌心,握拳时,中指指尖处。功效: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
应用:
1、口疮口臭,配内庭
2、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坐卧不宁,情绪烦躁不安,喜笑不止;
3、心痛,中暑,中风
4、鹅掌风,手部皮肤皴裂,手掌多汗。大陵:输,原穴
定位:腕横纹中点,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
应用:
1、口气,口臭,口疮
2、心悸动,易悲泣惊恐,失眠;配太溪
3、面色晦滞 内 关:络,阴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镇痛。
应用:
1、心悸,心烦,面色晦滞;
2、胃肠不适:胃痛,呕吐,呃逆;降血脂
3、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4、癔病,情绪不稳定,善悲欲哭。间使: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宽胸和胃,清心安神。
应用:
1、月经不调,带下病(收白带,可灸);
2、心悸,心神不宁,失眠或心烦躁动不安,咽喉异物感,癔病;
3、顽固性呃逆
三焦经
外关:络穴;通阳维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功效:清热解表,通经止痛
应用:1.荨麻疹,面部瘙痒; 2.火邪上扰头面五官之痛,如目赤肿痛,偏头痛。3.落枕,急性腰扭伤。支沟: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功效:疏利三焦,调畅气机
应用:1.肥胖,习惯性便秘。2.皮肤油腻粗糙。3.胁肋痛,呕吐等。丝竹空:
定位:眉梢凹陷处。刺灸法:平刺0.5-1寸。不灸 功效:清肝明目,祛风通络
应用:1.头痛,目赤肿痛,面瘫面肌痉挛。2.眼部保健美容按摩,祛皱,抗衰老。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前下方凹陷处。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功效:熄风清热,通络开窍
应用:1.痤疮,面肿,偏头痛,面瘫,面肌痉挛,齿痛; 2.脂溢性脱发。3.耳鸣耳聋,颊肿。
胆经
阳白:
定位: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 功效:清头明目,祛风泄热。
应用:
1、失眠,黑眼圈,色斑;
2、面瘫,面肌痉挛,眼睑下垂,三叉神经痛 风池:
定位: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刺灸法:向对侧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功效: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
应用:
1、头痛,头晕眼花 ;感冒,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2、面瘫,面肌痉挛;
3、脱发,斑秃;
4、皮肤干燥瘙痒,痤疮,荨麻疹;
5、各种眼病,黑眼圈。光明:胆络
定位: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功效:疏肝明目,活络消肿
应用:
1、各种眼疾;
2、妇人乳胀痛、好怒、面色青,颊肿。丘墟:
定位:足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功效:舒肝利胆,清热化痰。
应用:带状疱疹,湿疹,皮肤瘙痒症,颈淋巴结结核,疣,目赤肿痛,颈项痛,胸肋胀痛,外踝肿痛。肝经美容原理:
1、肝主疏泄,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脾胃运化。
2、肝经主干环绕阴部,行于少腹,会中极、关元,和生殖内分泌系统关系密切。
3、肝经上行目系、额部,至巅顶。
美容应用:
1、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2、月经不调,偏头痛,带下病;
3、黄褐斑,痤疮,肥胖;
4、头部、眼部、面部、脚部的美容保健按摩。大敦 :肝井
定位: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功效:活血理气,清利湿热,温经散寒。
应用:
1、月经不调,崩漏,尿血;
2、疝气,癃闭;
3、失眠,癫狂;
4、寒凝腹痛 太冲:肝输、原
定位:足背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效: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
应用:
1、黄褐斑;
2、月经不调;
3、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苦口臭。章门:脾募,脏会
定位:侧腹部,11肋游离端的下方。功效:疏肝健脾,调气活血
应用:1.胸胁痛,黄疸;2.腹胀肠鸣,泄泻,呕吐,便秘;3.脂肪肝,高脂血症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当人体热量的摄取多于消耗,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时即形成肥胖。肥胖类型:
按体型分类——苹果型:中心性肥胖;梨型:下半身肥胖 肥胖的医学分类——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病因可查):
1、体质性肥胖(脂肪细胞增生肥大):遗传;
婴幼儿期营养过盛,2、获得性肥胖:多食少动,营养过盛
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种疾病或用药不当引发的肥胖)
1、常见疾病:多囊卵,女性绝经期甲减,糖尿病早期
2、药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雄激素类,氯丙嗪,异烟肼,利血平病因: 1.实热
⑴素体阳盛;脾胃积热
⑵七情失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胃热盛,食欲亢进,摄入过多,青少年常见。2.痰湿
⑴人到中年,脾胃虚弱
⑵久坐不动,脾胃呆滞,运化失司
⑶长期过于疲劳,损伤脾胃,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 痰湿内生 →泛溢脏腑、肌肤、经络,发为肥胖,常见于中年人 3.气虚阳虚
中老年人,脾肾阳虚,元阳动力不足,代谢滞缓,易于内生痰、浊、淤。4.体质遗传
本病与体质遗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阳虚体质、痰湿体质、实热体质的人较易发胖。病机—本虚标实:(正脾肾,去痰湿瘀)青少年多实,中老年虚中夹实
生活安逸;焦虑忧郁;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多坐少动
肥胖常见以下美容问题:
1、皮肤油腻、粗糙,动作笨拙,反应迟钝,口臭,体臭等。
2、气短、易于疲乏、嗜睡、头晕、胸闷腹胀、痰多、食欲亢进、便秘、汗多、口干渴等症状。辨证施治:
一、脾胃积热型
1.主要证候:常见于青少年,形体肥胖健壮,面色红润,精神饱满,食欲亢进,大便秘结,小便黄,易于上火,生口疮,口臭,体味较大,舌红苔黄,脉象有力。2.经络治疗:每次每组取穴1-2个,针宜强刺激泻法。毫针:胃俞、大肠俞;曲池、合谷
肥三针(带脉、中脘、足三里)、滑肉门、上巨虚、下巨虚、内庭
二、痰湿内盛型
1.主要证候:常见于中年女性,有暴饮暴食史,形体肥胖,面目郁胀,腹部松软肥厚,肌肉无力下坠,四肢沉重,身困懒动,喝水较少,口不渴,咽喉痰多,白带量较多,大便不调,舌体胖大色淡,舌苔白厚腻,脉濡缓。2.经络治疗
毫针:肺俞、脾俞、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带脉;
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隂交
每次每组取穴1-2个,针宜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可加灸。
三、气滞血瘀型
1.主要证候:多见于女性,身体肥胖,经常有头痛、胸痛、胁痛等,月经不调,性情急躁易怒,食欲亢进,大便秘结,舌质淤暗或有淤斑淤点,脉涩。2.经络治疗
毫针:膈俞、肝俞、胆俞、脾俞
带脉、章门、期门、膻中、中脘;
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每次每组取穴1-2个,针宜泻法,可加灸,温针、刮痧、拔罐。
四:脾肾阳虚型
1.主要证候:
形体肥胖,肌肉松软无力,肤色晄白,精神萎靡不振,形寒怕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白带清稀,缺乏性欲,舌质胖嫩,舌苔润白,脉沉迟。2.经络治疗:每次每组取穴2个,针宜补法,可用温针,可灸。毫针:肺俞、脾俞、肾俞、命门
中脘、神阙、气海、关元、水分;
阴陵泉、足三里、三隂交、太溪、太白。饮食宜忌:
1、减重膳食: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谷类),并吃足够的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200g/d)。适量摄入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
2、选择体积较大而能量相对低一些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体积大而能量密度低,有饱腹感而不致摄入过多能量。
3、应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零食、巧克力等食品,少宵夜,少吃甜食,少吃盐。
常用减肥穴位小结:
滑肉门,天枢,大巨,水道,归来,大横,带脉,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 黄褐斑诊断标准: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形状不规则的斑片,对称分布,无炎症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不适。
3、主要发于青春后期,女性多见。
4、夏轻冬重。
5、排除其他皮肤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6、平均光密度值(大于20%)。病因病机:
中医:肝郁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亏虚,阴精不足;肾阳不足 西医:妊娠、药物、妇科肿瘤、慢性病、化妆品、日晒。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常伴皮脂溢出为特征。常见于青年男女,也称为“青春痘”。主要发生于15-30岁,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常在颊、鼻及其两侧、额、下颏等处出现散在粟粒及绿豆大小的隆起皮疹。病因病机:
中医:本病多由于素体肾阴不足,相火偏旺,加之后天饮食不当,起居不规律,或冲任失调,致使肺胃热盛或血热郁滞或痰瘀凝结于面部。
西医:
1、雄激素分泌过多:药物,年龄,性别。
2、皮脂分泌增多或皮脂腺导管表皮异常角化,堵塞毛孔 :饮食,清洁,气候,年龄,内分泌。
3、厌氧性痤疮杆菌。其它原因或诱因:
1.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烦躁,精神创伤。
2.脾胃功能。消化不良,长期便秘,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也是产生痤疮的一种诱因,并能使其加重。
3.月经。经期前后可诱发或加重痤疮。4.毛囊皮脂腺导管不畅通:化妆 痤疮的表现:
黑/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痤疮的分类:
中医:肺胃积热、阴虚火旺、冲任不调、痰瘀凝结四个类型
西医:内源性痤疮、外源性痤疮、接触性痤疮、儿童痤疮、痤疮样发疹五大类 痤疮的治疗:
西医:外用西药:维A酸——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使粉刺溶解和排出。
硫磺洗剂——5%~10%硫磺洗剂具有调节角质细胞的分化、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等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内服西药:
1.抗生素:首选四环素类,其次大环内酯类,其他如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和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
2.维A酸:严重,伴瘢痕的痤疮(致畸胎作用,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应严格避孕,直至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也应避孕;皮肤干燥)
3.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它:激光疗法,果酸疗法。中医(辨证施治):
面部基础穴位:太阳、攒竹、迎香、颧髎、印堂、颊车
针刺方法:美容针直刺或局部围刺,针距2cm左右,不行手法。辨证施治:
肺胃积热型
1.主要症候:粉刺、红色丘疹小结节、小脓疱或混杂而生,皮肤油腻,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数。
2.毫针:
上肢:曲池、合谷、支沟、鱼际、列缺; 下肢:足三里、解溪、内庭;背部:膈俞、肺俞、胃俞、大肠俞。
3.放血疗法:局部放血、梅花针叩刺、指尖放血
阴虚火旺型
1、主要症候:面部油腻,有许多红色小结节或小脓疱,颧红,口干心烦,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2、毫针:
上肢:内关、劳宫、神门; 背部:肾俞、肝俞;
下肢:三阴交、太溪、太冲。
3、放血疗法:局部放血、梅花针叩刺
冲任不调型
1、主要症候:见于女性,痤疮的发作或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皮疹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常伴有月经不调,经前心烦易怒,口苦,胁肋、乳房胀痛。舌红苔微黄,脉弦。(肝热、血热为主)
2、毫针:
腹部:章门、期门、中极、气海; 背部:膈俞、肝俞;
下肢:阳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
痰瘀凝结型
1、主要症候:痤疮缠绵日久不愈,皮损以大而深在结节、囊肿为主,色暗红,挤压可见脓血或黄白色胶样物,愈后留有色素、瘢痕,严重影响美容。
2、毫针:
背部:膈俞、肺俞、脾俞、肝俞、肾 俞;
下肢:血海、三阴交、阴陵泉、丰隆、足三里、太白、太冲。其他治疗痤疮的方法:
穴位注射、耳针、火针、食疗 生活美容护理:
经络腧穴总结 篇5
关键词:足阳明胃经,以经统穴,针灸逢源,中西汇通,神经学说
针灸术从有文字记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作为其核心的经络与腧穴也经历了至少两千年的传承演变,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南京医学院仿宋针灸铜人( 以下简称南京铜人) 与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1]67进行对比后,发现诸多差异,如: 头部颔厌、悬颅、悬厘、曲鬓、脑空,腹部水道、归来、气冲,侧腰部五枢、维道、居髎腧穴定位差异; 足阳明胃经面部及小腿部循行线,与《经络腧穴学》教材的循行线不同,致使被归于该经的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丰隆等腧穴定位亦不同;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至臀部时向外侧偏折,绕行于髋部后顺势下行于大腿后面,与《经络腧穴学》教材的记载“从腰直下,经臀背面下循大腿后面”亦不相同。此外,铜人身上的腧穴较课本缺少眉冲、风市、督俞、关元俞、太乙 ……如此大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
今笔者对比历代古籍及建国后各版《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教材,仅就足阳明胃经的两处差异展开分析: 第一,面部循行线; 第二,水道、归来、气冲的腧穴定位。
1足阳明胃经面部循行线
在南京铜人中足阳明胃经面部的循行线没有下交承浆 ( 如图1所示) ; 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足阳明胃经面部的循行路线是从承泣、四白、地仓之后循下唇下缘转向对侧颊车,两侧经脉线交于唇下正中承浆穴( 如图2所示) 。为探究其演变过程,笔者摘录有代表性的胃经经穴图,按时间顺序逐一列于下,并分析其由来。
图1的铜人,面部的胃经循行线是将单侧的承泣、四白、 巨髎、地仓、大迎、颊车相连而成,没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的循行线,这是因为这尊铜人的经穴主要是参考天圣铜人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本定位的[2]677,因此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可以找到依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卷中 · 面第三行左右凡一十穴》[3]185中的腧穴阳白、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除了目上的阳白穴,将其余四穴相连便得到与铜人面部相同的线。由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没有将“面第三行左右凡一十穴”与胃经在口唇部的循行相结合,因此铜人的唇下没有“下交承浆”的胃经线。
现存的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对于经脉和腧穴的论述,分别引自《针经》和《明堂孔穴 针灸治要》两部书[4]2,也就是将经脉与腧穴分作两个部分分别论述,且并未指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直到《十四经发挥》才明确提出将腧穴按所属经脉顺序排布。所以《十四经发挥》中胃经的经穴图是先按照《灵枢·经脉》所言“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5]画出经脉线,再将腧穴中注有“某经与足阳明之会”及“足阳明脉气所发”的腧穴定在经脉线的相应位置上,如是便绘出上图3[6]20。
再看图4《中国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7]73,它仅沿袭了部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思想。这里强调“部分”是因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与腧穴是分离的,不应该有 “下交承浆”的经脉线,这张图的面部未见“下交承浆”的胃经经脉线,可见受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影响; 而该图按《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将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面第三行”四穴“侧面部”三穴、“侧颈部”四穴、“膺腧第三行”六穴、“腹第三行”十二穴、“足阳明胃经”十五穴统贯穿于足阳明经脉线上,这一点又是《十四经发挥》“以经统穴”[8]思想的延续,所以说图4仅沿袭了部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思想。
再将图4与图1的铜人照片对照,可以看出孔穴位置和经脉线位置完全相同,便可知此二者一脉相承。图4出自1955年承澹盦《中国针灸学》,图1是1979年南京医学院的仿宋天圣铜人,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知道这尊被仿制的所谓“天圣铜人”,实则是山崎次善所铸[9],上面承载着他对腧穴定位的观点,已经并非天圣铜人的原貌,而民国时期的承澹盦并不知道,是以在编著《中国针灸学》时,沿用了当时学术界公认的宋代天圣铜人的经脉及腧穴定位。至于这尊被仿制的山崎次善针灸铜人,与真正天圣铜人在腧穴定位上的差别只有对照他所著的《铜人汇考》一书才能知晓了。
图2《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10]和图5《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11]33都出自针灸学教材,不难看出,教材对关于 “下交承浆”的问题至少从1959年就采纳了《十四经发挥》 的观点,并一直沿用至今。
2水道、归来、气冲的定位演变
南京铜人身上三穴横向均距前正中线二寸,与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一致; 纵向距离不等,而现行《经络腧穴学》 教材上三穴均相隔一寸。
2.1水道、归来、气冲三穴定位的历代文献摘录,见表1。
2.2差异分析
《甲乙经》《外台秘要》……等大多数医书胃经下腹部腧穴“天枢—气冲”的直寸相加为八寸,《针灸聚英》为七寸, 《循经考穴编》是“天枢—气冲”为五寸,只有《针灸逢源》 “天枢—气冲”为五寸,有这几种直寸的不同,其“天枢下一寸”的含义也自然不同……考虑到腹间线与腹正中线下腹部直寸应该统一的问题,胃经下腹部穴还是以每穴间隔1寸、共计5寸为佳,故今人定位皆从《针灸逢源》,标准定位亦从之[28]62。
那么《针灸逢源》中“天枢—气冲”的直寸为五寸的依据是什么? 对“水道、归来、气冲”三穴的纵向定位依据又是什么? 在《针灸逢源》归来穴下有李学川的按语: 水道穴与足少阳五枢穴平,当脐下三寸之旁,又归来穴在气冲上一寸,当脐下四寸之旁,其上各去一寸也。查五枢穴定位,曰在带脉下三寸,即水道穴的定位与带脉、五枢两穴的定位有关。
兹将所查古籍带脉、五枢二穴定位列于下。见表2。
2.3结论
《针灸逢源》在对水道纵向定位时参照了五枢的位置, 而五枢纵向的定位又以带脉的定位为参照。带脉定位从 《针灸大成》始,补入“脐上二分”,然未注明依据,后世医书 《循经考穴编》明确为“《广注》约脐上二分”,至于《广注》至今仍不知是何家之书。《针灸逢源》亦沿袭补入了“脐上二分”之说。据此便可推知五枢纵向上在脐下二寸八分,那么,水道亦在脐下二寸八分,也就约与关元相平了。
《针灸逢源》在归来的定位下注“归来穴在气冲上一寸, 当脐下四寸之旁,其上下各去一寸也”。几乎所有古籍中的归来都在“水道下二寸”,独《针灸逢源》以“气冲上一寸”来定归来的位置,加之《针灸逢源》中气冲的位置( 见表1) ,可以推知李学川是在默认“天枢—横骨”距离为五寸,且气冲 “在脐下五寸与横骨相平”[23]141的条件下,根据古籍中气冲在“归来下一寸”的说法定位归来在“气冲上一寸”的。这样说固然显得牵强,不具说服力,故作者换了一种说法,即将延续千年的归来在“水道下二寸”定为“水道下一寸”。
笔者分析其“天枢—横骨”距离五寸的定位前提,可能依据是: 《针灸甲乙经》曰“冲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 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5]49,这句话提示: ( 1) 大横至冲门为五寸; ( 2) 冲门与横骨相平,也就能得出“大横至横骨为五寸”,又因为大横“直脐旁”[5]48,且《针灸甲乙经》 在气冲下注: “《气府论》注云: 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一寸。”也就是气冲也在横骨两端,所以得出“天枢—气冲”相距五寸的结论。
这样,水道、归来、气冲的腧穴定位在纵向上均相距一寸,分别位于脐下三、四、五寸的胃经上。虽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 此处所得出的“天枢—横骨”相距五寸的结论与《灵枢·骨度》中“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矛盾等,因这些问题与本篇所论主题无关,故不在此处讨论。
2.4水道、归来、气冲三穴定位的“现代科学”分析
从魏晋的《针灸甲乙经》到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就水道、归来、气冲三穴定位在民国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民国时期的针灸研究者在参考了诸多古籍后,放弃其中明显一脉相承的取穴方法,选择其极少的观点作为取穴的标准呢?
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清末政府对针灸的取缔,阻碍了针灸术的传承,致使针灸学术自身没落;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科学的传入,凸显了清末政治、经济、科学等各方面的落后,有识之士开始在各方面学习“新文化”,医学也在其列。西方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神经学启发了中国医疗工作者对东西方医学的汇通[29,30]。
在东西医学汇通方面,日本先于中国,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1892年( 明治二十五年) ,日本群马县医学校长兼医院院长大久保适斋就撰写了《针治新书》,书中包括解剖篇、治疗篇、手术篇,开始根据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记述针灸疗法,认为这是医学神经科的一种分科,似称之为 “神经刺激术”为妥[2]760,此外还有平田氏十二反应带、海氏带等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
在中国,1941年版《中国针灸科学论》一书中水道、归来、气冲穴相隔一寸,如图6所示,将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五寸均分为五份,正中线旁开二寸的胃经与之平行,亦等分五份,这样水道、归来、气冲分别位于脐下三寸、 四寸、五寸,前正中线旁开二寸的胃经上。该书中未明确说明此三穴定位的依据,但其言及“神经反射与针灸治病的物理关系”时说: “针灸的经穴,诚有许多尚不能以解剖部位解释的,不过这问题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举中脘、曲池两穴,通过分析其所在位置的神经分布,以及这些神经与内在脏腑的关系解释其功能主治,建立起“腧穴—神经—内分泌—脏腑( 或局部病灶) ”的联系。而且在临床观察中总结出,从针下的痠痹感的趋向能确知有好多经穴是直通内脏的,如归来穴,直通前列腺及尿道,水道穴直通睾丸。这样依据构建的“腧穴—神经—内分泌—脏腑( 或局部病灶) ”通路结合传统的骨度分寸、经脉循行重新定位胸腹部腧穴,得到图6的结论。
以上是目前笔者所找到的中国最早将西方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与针灸相结合并将水道、归来、气冲三穴等距离定位于少腹部的记载[24]。之后还有1948年赵尔康的《针灸秘笈纲要》、解放后朱琏的《新针灸学》、鲁之俊的《新编针灸学》均同出一辙。
除了中国和日本,在20世纪前半叶,几乎全世界从事针灸研究的人们都在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神经学来重新研究腧穴定位,解释针灸起效的原理。《针灸疗法国外文献集》一书收载了名为《远东医学在针术方面的演变》( Variarion de la Medecine Extreme-orientiale dans le domaine de l’Acupuncture) 的一篇文章: “…… 穴位的分布就因各学派而不同,相差可达数厘米……不论是属于中国或日本各学派的针师,在治疗中都能得到并不是仅因患者心理作用所能产生的效果。因此……我们觉得针灸术的疗效亦可从理想的刺激点周围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得到,即穴位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如同几何学上的点一样,而是一个‘面’,它的面积可达几个平方厘米。这意见当然应该用临床观察来证实,我们将在实际治疗中去观察……”[31]由此看出,法国的西医们并不纠结于将腧穴定位在精确的某一点上,而是定位在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的小范围区域内即可,且经过临床经验的积累,发现简便规整的取穴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基于前者的研究,无论是从古籍方面还是从现代科学方面,水道、归来、气冲三穴纵向上相距一寸的定位都是有据可循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读者群体的接受能力[32], 本着“既全面,又简便”[33]的特点编写针灸教材,便选择了腧穴排布规整、方便记忆、又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编写的针灸学教材以及腧穴临证指要( 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 都采用了水道、归来、气冲三穴纵向相隔一寸的腧穴定位。
3结语
【经络腧穴总结】推荐阅读:
人体经络07-21
中医经络05-19
经络检测08-21
经络现象08-28
疏通经络09-07
十二经络10-06
经络养生调理实践经验10-08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经络论之一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