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现象

2024-08-28

经络现象(精选5篇)

经络现象 篇1

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思路有赖于藏象学说,藏象学说借助五行配属关系与五体、五志等更多人体结构、体液乃至精神状态相联系,为研究人体的生理变化和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依据。而先人为何能在没有系统的现代解剖知识的指导下,将人体的生理病理认识得较为透彻? 取类比像的思维方法提供了很大帮助。以肝为例,其生发的特性好似树木,木郁达之,“达之者,通畅之也”,确立了肝系疾病处方用药的大法,借助配属自然事物的性质类比推断出无法直接研究的内在机体的特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未注意到的是,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的经络,似乎不能直接体现出“取类比像”的对应关系,即使笼统认为,十二正经可按照其脏腑归属配属上相应的自然事物,那么任脉、督脉等又作何解释? 不同经络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因而经络也应是具备其自然事物配属的,倘若明确了经络与自然界已知事物的联系,便可借助对已知自然界事物的了解更深入地认识经络,甚至推断出经络的未知功能。

1 人是环境进化的产物,其调节模式亦仿效于自然

组成人体元素的种类与整个地球的元素种类相似,组成人体元素的比例与整个地球的元素的比例亦相似说明人是环境进化的产物。这种相似性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如人体通过蒸发汗液降低体温,与地表植物蒸发水分降低气温的过程相似,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正是因为支配人和人所处环境的规律是一致的,才能通过对人体外部环境平衡规律的认识来了解人体内部的规律。至少在解剖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思维方式曾经带来很大帮助,并已经通过临床实践检验了观点的正确性。如今,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否过时? 回到刚才的问题: 人体的调节模式源于自然环境。被广泛认可的人体调节方式有两种: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或可分为化学物质的调节和电信号的调节。可借助微量、高效的激素或是电荷的改变传递生命的信息,在其他动物乃至植物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调节机制。而尝试用这两种机制来解释经络的调节方式时却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未能发现经络的解剖学实质吗? 或经络根本不存在? 或许是思路问题———西方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理论并不相融,因而单纯使用解剖或者类似的方法“实证”经络的所谓实质或许是行不通的。不妨重拾取类比像的哲学思维重新认识经络,而如果仅把取类比像定位于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类比推理思维的话,显然低估了它在传统中医领域和传统中国文化领域已取得的辉煌成就[1],故作下文分析。

2 建国以来经络研究的部分发现

近年来的经络研究着重从细胞、分子层面进行,经络本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出现多个理论学说,各种学说虽从不同角度揭示经络本质,但都不能完善解释传统经络的循行及生理功能和临床实践[2]。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一无所获[3]。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4]。用现代解剖学、组织学及化学示踪等先进方法,均未在穴区、穴间、经络循行部位以及经间地区找到任何作为经络穴位的特殊结构[4] 390。可见: 长期以来中国在经络本质研究方面尽管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无突破性进展,人类迄今对经络的认识远落后于临床实践。但无数成功的临床实践给研究者充分的信心: 经络必定存在。且20 世纪80 年代,祝总骧教授用3 种生物物理学方法[5],测出了人体十四经脉影射在皮肤上的循行线,与宋朝王惟一的针灸经络铜人模型惊人一致。

3 基于取类比像提出经络研究的新观点

经络是描述复杂人体中各部分联系的功能系统,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科学模式下描述人体整体复杂联系与调节作用的理论。经络的体表循行路径可清晰直观地表达人体不同部位的联系———如针刺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合谷”( 在手背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可治疗牙痛,甚至用于口面部手术的针刺麻醉,中医经络理论给出的依据是: 穴位“合谷”所在的经络循行经过牙齿和面部,因而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针刺手背可治疗面部疾病,代表着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的思维体系。

3. 1 经络是由人体内环境局部差异形成的自然调控系统

经络形态学研究的困境要求采用新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经络,此处提出新的设想: 经络是一种由人体内环境局部差异( 如温度、局部渗透压差、离子浓度差等) 形成的自然调控系统,经络并非某类解剖结构( 如血管、神经) ,也并非某些分子结构的综合( 如各类受体) ,而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局部内环境差异自发形成的调控体系。

获得这一设想的启发来源于对洋流现象取类比像的归纳: 自然界的有序特征是自然界自组织动力学行为的反映。而这种自组织反映了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洋流指的是海洋里的水有规律地大规模地沿着某一方向运动[6]。对于局部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都有所影响。这种以局部影响全局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如蝴蝶效应) ; 这与针刺局部穴位经由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规律相似,而事实上洋流和经络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见表1。

洋流是一种“以水治水”的调节方式,即以海水本身调节海水的运动变化乃至全球环境的稳态,而经络是否亦如此? 经络是否也是一种不依赖特化的结构而用人体已知的、已有的结构调节自身的呢? 倘若如此,是否可推测: 经络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局部内环境差异自发形成的调控体系。而对这种带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的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需要混沌理论的帮助,经络与洋流现象的类比可看作是使用混沌理论分析经络现象的一个形象的切入点,限于篇幅,这一观点已在另一论文中论述[7]。

3. 2 重拾取类比像法研究经络的意义

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经络的解剖学实体,也许经络的确没有像血管、神经这样的解剖实体,而通过类似“洋流调节气候”的模式调节人体,人体中的“洋流”是否是体液的定向流动? 在众多有关经络的实验结果之中,有些反映的是经络的主要属性或直接属性,有些反映的则是经络的次要属性或间接属性、或附带属性,甚至有些反映的是经络的虚假属性。只有创造性思维能理清各个结果所反映的属性,并把它们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从而得出科学的认知或结论[8]。因而,这里提出的经络取类比像观点,便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向: 不一定遵循现代医学的观点从细胞到分子拆分人体,即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样得到的结论也许是具有误导性质的。现代医学的研究思路不断深入事物的微观事实,但有些事物的特性只有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才能被体现和证明,因而当经络研究在所谓尖端的科技面前一筹莫展之时,不妨回归先人的认识方法,也许经络与洋流的类比并不是最恰当的,但不失为对近阶段经络研究片面追求解剖学证据的一种有益提醒。

4 与“经络是流动的组织液”等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4. 1 经络是“人体组织间隙”学说

“经络是什么? 经络就是受精卵细胞,经过不断的分裂、分裂,完成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之后留下的所有相联着的间隙。”[9]这段论述代表的观点,即经络是人体中的间隙,逐步引起了后期“经络是流动的组织液”这一学说的诞生[10-12]但“经络是人体组织间隙”这一学说的建立基础,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证,亦没有试验的证据。相似的说法还有: “受精卵最初分化的12 个细胞,进一步分化就形成了12 个经络脏腑细胞群组”[9]。胚胎学认为促成细胞有序分化,是由“机化体”专责处理[13-14],通过一些“形态原”分子,在胚胎内产生形态原梯度[15],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识别浓度梯度,确定分化位置。在成形过程中,胚胎存在极向的电流[16],并具备高密度“间隙连接”的区域[17-20],这些是指导胚体生长的关键,令细胞在高速分裂过程中,仍有序地分化,不致紊乱。这样一来,经络的形成也很可能与“形态原梯度现象”有关,但笼统地给出“12 个群组”并无明确依据。因而在经络的相关研究中,尚不能找到一个明确的参照物,在承认“人是环境进化的产物”这一前提时,不妨从自然界重新获得启发,正如前文所述,从相对宏观的层面上,让经络的一些被忽略的性质体现出来。

4. 2 经络是“流动的组织液”学说

“经络是定向流动的组织液”是近年较流行的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之一,联系瑞典科学家的“容积传输”理论,似乎经络的体系已经能有一种合理化的模型来概括。张人骥和张维波等分别提出了组织低流阻通道理论用以解释组织液的循经定向流动现象,并试图以此阐明经络的现代生理学机理,而关于人体循经低流阻通道并没有获得解剖学实验的支持[21]。笔者认为,这类学说存在一些疑点,如相关论文[22]中“使用了人体骨间膜中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的特点建立了组织液流动模型”,而“人体骨间膜中的毛细血管”能否代表人体其他部分的毛细血管分布特点呢? 软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分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吗? 而进一步论述中使用的“增加毛细血管壁的渗透系数是生物体调节微循环的主要方法之一”验证的是血液与组织液交换维持人体稳态的问题,而这种调节作用能否与经络现象相提并论呢? 此外,“肥大细胞表面的切应力的显著减小,伴随的脱颗粒等功能也减小,相应经络的功能也随之减弱”这一论述,认为经络的功能建立于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之上,虽然“针灸穴位会引起穴位区和循经线上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是得到证明的,但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功能减弱,必然带来经络功能的减弱吗? 这是否是一个逻辑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仍然有待商榷,可见,“经络是流动的组织液”是一个建立在假说之上的假说,诚然其部分分析过程是科学的,但仍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现象。临床实验中,有学者尝试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区组织液流动速率变化规律来验证这一学说,而遗憾的是,纵观全文,无疑只是借助“脑组织液流速下降应与神经元代谢水平的下调有关,而代谢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卒中时该法神经保护的机制”论证了实验结果,与经络现象并无明确关系[23]。可见,因为缺乏有力证据,“经络是流动的组织液”暂时是无法被广泛接受的。

经络学说是古人对针灸诊疗作用的一种直观解释,是从“象思维”入手。经络学说之所以长期停滞,正是由于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24]。遗憾的是,随着西方科学思维方法逐步取代传统的中医思维,这层窗户纸一直半遮半掩。因此要借助“天人合一”“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渊源及其内涵,努力从对“象”的认知过程中寻找中医及针灸学术研究的突破点,从而使其理论有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助推针灸理论的研究和学科的发展[25]。

5 未来的经络研究何去何从?

鉴于当代的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决定功能”的思路研究问题,部分学者常遵循前文所述的“还原论”的方法研究经络,近年来相关文献无论是提出假说或是尝试实验论证,都遵循着“经络具有具体结构”这一原则,似乎是要向所谓“科学界”证明,却无济于事。而更有一批学者在面对问题时,仅有空洞的口号和号召,或是碰到问题就显露出保守的“回归原态”“维持现状”思路[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认识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果没有阴极射线管的发明,科学家们也不可能探测到神经的动作电位[27],那么真正能证明经络的工具是什么? 诚然需要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的某些观点,但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中医思想体系有极大区别,现代研究者从小接受着“现代的”“科学的”教育,而中医的观点和方法从形成、理解到运用并不是遵循着所谓“现代科学”的思想,也许中医很朴素,甚至带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不能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去否定它,这无疑是“忘本”的,但又不能本着“维持现状”或是完全照搬经典的态度学习和继承中医,这样便会止步不前。要做的是拾起先人正确的、却被现代科学抛弃的思维方式解读现代科学不能理解的中医概念,经络实在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科学”不能证明经络,那“科学”一定都是正确的吗? 知识是随着认识发展方法的变化不断更新乃至否定过去的错误的。如何在西方科学的夹缝中找到现代中医学的生存之道,坚持古人传承的宝贵思想方法完成先人未尽的使命,是新一代中医人的责任与使命。

经络实质初阐 篇2

自经络学说悄然于中华大地出现起,它便一直指导着我国历代医疗卫生事业。从现存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再到以后各家的相关文献,我们模糊地看到了经络学说的形成、成熟与完善的过程及经络的神奇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了用现代科学语言全面、系统地表述经络系统及其对人体的调控过程和机制,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对经络实质和经络现象进行了研究。虽然研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其研究思路与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无疑是不容忽视的。

依据古典文献,有的学者指出,古典经脉可分为作为血循环系统的脉络系统和作为气循环系统的经络系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其中血循环系统通过解剖清晰可见,故本文主要论述气循环系统(经络系统)。

几十年来,关于经络实质这个问题,中医养生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执著于循经感传现象而守着神经系统不放;有的认为气是组织液或各种微粒而定经络为结缔组织或各种通道;有的猜它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的特异性结构;有的说它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

几十年间,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都触及到了经络实质的某个侧面。其中对我们启发较大的是高震等提出的“线粒体腺三磷学说”和陈鑫剑等发现的“有极性的细胞”。可惜前者未能推广,无法解释众多的经络现象;后者则坚持气为组织液而经络为结缔组织的错误观点。

通过科学研究,高震等学者发现了经络在能量上的某些特性,提出了“线粒体腺三磷学说”。陈鑫剑等发现的“有极性的细胞”又指出了细胞间的联合运动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历代文献与个人经验,对于经络实质,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理论阐释:经络系统是由各条经络相互交汇、密切联系而成的遍布全身内外的网状系统。其中经是由大量联合、谐调运动着的组织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形成的树状系统的主干(称为链状系统),络则是经的分支。由于大量组织细胞联合、谐调运动,必然相应的引起周围组织液的规律流动,局部电位的谐调变化,细胞内外物质的谐调交换……,从而影响了全身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及内环境的稳定。

经络里运行的是气,也就是能量。它以动能、势能、电能、光能、热能、磁能、化学能等多种能量形式富集于经络上,并通过质量互变规律、物质(能量、质量)守恒规律等自然规律维持着经络的存在及功能,维持着人体与自然的联系、平衡。故经络中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人与自然两种因素,却决定着经络的盛衰,人体的壮弱。

我们的祖先指出,正经的根在四肢,并依其根分为十二正经。而十二正经在能量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功能上的不同。我们的祖先称,每条正经所对应的那一类功能为一个脏或腑,位于正经在躯干内的另一端。又不同功能所需能量各不相同,故不同脏腑所属正经上的能量各不相同,而能量与功能上的差异又造成了各脏腑形态的多样。而中医的每个脏腑可能是一部分、一个或几个器官。

人体就是由各功能在方方面面的谐调配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其配合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个脏腑均受其他脏腑影响,任何一个组织、器官甚至细胞均可体现其他组织、器官或细胞,均可体现整体。各功能的相互谐调,需要能量的相互交融,即经络相交。经络相交汇的点功能复杂,有谐调相交各经络的功能使之平衡的作用。该点通常是能量富集处,即处于联合、谐调运动状态的细胞于该点相对更活跃,数量也更多。

经络上能量富集处就是穴位,起着调节并反映一经或相交几经的功能的作用。穴位的位置不同,其功能也不同,即其中的能量不同。有记载的穴位大多是针灸可及的浅表穴位,体内深层难刺激到的穴位则极少记载。其中体表穴位又是谐调人与自然的枢纽。

在实践中,古人更发现了“奇经八脉”这经脉的经脉,并指出,奇经八脉广泛地联系着诸多经脉,广泛地联系着自然,它们以经脉的形式谐调着人与大自然间的平衡;谐调着人体诸多经脉,诸多功能。故人体衰弱,通常奇经八脉先衰;人体盛壮,则奇经八脉先盛。

现象阐释:

本体只有一个,现象却千变万化。

大量链状排列的组织细胞呈谐调运动的状态,自然就具有声学特性。大量呈链状排列的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电位谐调、联合变化就形成了经络的电学、磁学、光学特性。大量呈链状排列的组织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内外各种生化反应的谐调进行和大量细胞间及细胞内外物质的谐调交换,又形成了经络的生物学特性和热学特性。大量组织细胞呈链状谐调、联合运动及其所引起的组织液的规律流动,又形成了经络的力学特性……所有这些特性均是经络能量的表现形式,所有这些特性又均可呈现无数种现象。

经络是一个整体。它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有克隆、幻肢痛等多种表现),更是与自然相联系(如:中医的伤寒理论等)并形成一个整体(有“天人合一”等古老的传说)。

经络的整体性使它极难改变,但经络又是可以依内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如各种肿瘤的发生,水土不服的适应等。

因而经络又是特异的。它不仅自身各条经络各不相同(具体表现有:肝与胆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不同人的经络也各不相同(如:排斥反应,体质等)。

正如人们通常感觉不到体内脏器一样,人们通常是感觉不到经络的存在的。只有在经络的功能亢进或衰退(经络上的细胞兴奋性增加或减退)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影响时,它才会以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等形式表现出来。其实人体的各种病态,都是人体接受或损失了一定量的能量,而经络一时适应不了的表现。

随着一天的劳作,人体某些经络疲乏变弱,而使人产生困倦。人体在睡眠状态下,不仅疲乏的经络可以得到休息,而且在某些时刻,奇经八脉中的部分会活跃起来,这不仅能极大地促使各经络的能量谐调,而且可以从大自然接受某些能量以充实人体的经络。

随着生命的发展,经络能量逐渐送还给了自然,经络的功能逐渐衰退,人逐渐衰老。一旦某条经脉衰竭(经络上的细胞几乎没有了活力,即经脉闭阻不通),全身的功能立即调动以促使其恢复,形成了“回光返照”。而所有经脉的最终衰竭,就是通常所说的死亡。横死则是因人体最根本的经脉突然衰竭。

人是万物之灵长,人体蕴含着宇宙的大秘密。这个秘密的揭开将突破现有的科学框架,而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并让人们在新的世界观和时空观指引下形成新的科学理论。经络便是祖先指明的揭开这个秘密的钥匙。

探索经络——浅析阴阳 篇3

1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

阴阳学说是古代的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理论体系, 贯穿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阴阳的运动规律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思维方法之一。阴阳不可见, 但水火可见, “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水火是阴阳特性的标识物, 观察分析水与火的特性, 则能体悟出阴阳的基本涵义。水具有寒凉、滋润、静谧、抑制、沉降、有形等特性, 故属阴;火具有温热、干燥、兴奋、运动、升腾、无形等特性, 故属阳。在中医学中, 阳的特性是热、动、燥;阴的特性是寒、静、湿。中医运用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生命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变化进行描述或解释, 尤其是在病理方面。这些内容是反复体验和观察的结果, 极具科学价值, 但直到现在仍未得到现代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应有重视。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存在阴阳失调。探析阴阳变化的内在机制, 不但会加深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 更有益于疾病的防治。

阴阳平衡是阴阳双方维持着大体均势、相对协调与稳定的结构关系, 是器官组织与经络的生理功能活动协调有序, 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一种状态。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 以充其形, 九候若一, 命曰平人。”阴阳平衡, 阳为主而阴为从, 即“阳气既固, 阴必从之”。阳生阴长, 无阳则阴无以生。阳至则动, 动则气生, 气生则各种物质代谢活动才能进行, 才能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变化。“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调整阴阳就是使阳气得其所归。

阴阳失衡既是病变的原因也是病变的结果。疾病总会伴有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障碍, 阴阳失衡是主要的外在表象, 是疾病的基本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阴阳偏盛偏衰指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这些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阴阳失调。其中阳气盛衰是变化的主导方面, 也是阴阳变化中最常见的, 阴虚则热、阴盛则寒亦是通过阳气的多寡来体现。形成阳偏盛的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寒之邪, 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 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出现壮热、烦渴、面红、便臭、尿赤、苔黄、脉数等证。阳虚与阴盛多为机体机能减退、气化不足或寒邪直中于里、阴湿积聚, 伤及阳气所致, 可见形寒肢冷、踡卧、面色晄白、溲清便溏、舌淡脉迟、水湿留滞等证。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脱失为《内经》以后发展的阴阳内容, 本篇不作讨论。辨别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同样调整阴阳也是主要治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调整阴阳, 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促进阴阳自和、阴平阳秘、袪邪扶正, 使阳气归其所, 恢复器官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协调稳定, 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其主要治法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损其有余;阴虚补阴、阳虚温阳, 补其不足。另外, 通导积滞、补气理气、袪湿化痰等都是调整阴阳。

2 探析阴阳变化机制

2.1 体温调节

阴阳偏盛偏衰, 其外在表象就是寒热不同, 寒热是相对人体恒定体温36~37℃而言。人体对产热与散热有着精细的调节, 从而维持两者的平衡与体温的稳定。体温调节的整合机构分布在神经系统的许多水平:从下丘脑与边缘系到低位脑干和网状结构, 脊髓及交感神经节。下丘脑是进行整合的主要部位, 下丘脑视前区的功能可协调各低级水平体温调节系统的活动, 从而达到最适宜的择定体温。机体发热多为体温调定点上移所致, 但也有许多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或出现调节障碍, 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使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升高。发热虽是阳盛机制之一, 但常见的中医病症内热多数为局部温度升高非全身发热, 与体温调节关系不大。

血液循环是体内传递热量的重要途径, 使机体深部各个器官的温度能趋于一致, 从而使内的总体温度恒定在37℃左右。血液也可将体内的热量转移到体表散发,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调节着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器官组织血流量增加, 代谢水平升高, 产热增多;血流量减少或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缺乏有效灌注、代谢水平降低, 使产热减少。所以血流量也是阴阳变化的机制之一。血液循环的热转移不能完全均衡各器官的温度, 各器官组织会因代谢水平不等而表现出温度差异。如平时肝脏温度为38℃左右, 激烈运动时肝静脉血的温度可达到42.2℃;寒冷能使直肠温度降致34.5℃, 长跑运动又可使肛温上升到41℃。血液的热转移不良是导致内热病症的重要原因, 多为气不生、血不行。

2.2 血管自律运动与阴阳变化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液交换的场所, 器官组织的微循环血液灌注呈自律运动状态, 微循环功能单位是最基层的组织单位, 也是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场所, 其所属胞外成分构成了细胞活动的微环境。阴阳盛衰可表现为微环境温度及组织液的变化。局部组织产生或分泌的血管紧张素Ⅱ等缩血管因子、代谢产物、组胺、缓激肽、神经肽等舒血管因子调控着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组织的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浓度或含量的相对动态平衡是微环境稳定、组织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而其平衡性的破坏是病理性阴阳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 胞外基质的变化, 动静脉压力变化、内皮细胞对活性介质的敏感性、淋巴液回流、血液中的氧及营养物质、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各种信使、细菌毒素的含量, 血中及血管外儿茶酚胺等都影响着微环境的稳定与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阳气既固, 阴必从之”, 这里的阳秘就可指缩血管物质, 组织缩血管物质的产生与组织的生理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所以阳气的得归其所可代指生理活动, 能调节阴液的平衡。

组织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时的血供是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常态。自律运动改变不外三种情况:①缩血管因子及舒血管因子同等浓度或含量增加与减少;②缩血管因子相对增多、舒血管因子相对减少;③缩血管因子相对减少、舒血管因子相对增多。表现为自律运动加快、减慢和微循环开放时程的改变;也可能自律运动消失, 微循环长时程开放, 血流缓慢、血色变暗、红细胞聚集、血液瘀滞。其中缩血管因子与舒血管因子若平衡则保持生理状态, 而平衡被破坏多产生病理改变。器官组织生理功能活动加强, 血管自律运动加快, 血流量加大, 能量代谢旺盛, 产热也会增加, 表现为阳气旺盛。组织液的含量虽然受体液调控因素的影响, 不过局部组织的代谢活动也可使其变化。能量代谢活动增强本身加大对体液与能量的消耗与需求, 血管自律运动加快, 组织液会略减少以适应代谢状态;疾病状态下受神经递质、细菌毒素等影响组织代谢活动加强, 缩血管因子产生相对增多, 静脉回流增加, 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 促使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也会减少, 表现为阳盛阴虚。反之, 组织生理功能活动减弱, 或胞外基质干扰细胞生理活动, 代谢水平降低, 缩血管因子产生相对减少, 自律运动减慢, 静脉回流不畅, 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更兼舒血管因子产生相对增多, 微循环开放时程延长,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外渗, 组织液会相对增多, 表现为阳虚阴盛, 尤其胃肠等器官吸收水分使细胞外液增多时。组织水肿、细胞外液增多会加大神经递质或其他信使及氧、营养物质的弥散距离, 同时也会加重细胞的损伤, 结果导致生理功能活动下降, 代谢水平降低;寒邪中表中里都会降低局部温度, 影响酶活性、降低代谢, 兴奋交感神经, 影响血液灌注, 表现为阴盛阳虚。反之, 组织液减少会缩短功能活动调节递质及氧、营养物质的弥散距离导致生理功能活动加强, 代谢水平升高, 表现为阴虚阳盛。临床常见病症的阳盛多为微血管周围的舒血管物质产生过多导致组织血液灌注增多, 代谢水平升高, 产热增加, 有时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 组织液增多;同时血流速减慢或静脉回流不畅, 热转移不良, 局部温度升高。如炎症、免疫发热及舒血管神经肽分泌失常的内热等。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的典型症状是近100%的患者有发热, 有肌肉酸痛, 肺部有较重的渗出性病变, 以中下肺野为主, 病变部位多集中在肺外周部分, 有片状、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许多研究可证明ACE2是SARS病毒的功能性受体, ACE2是含锌的跨膜肽酶, 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亦表达。ACE2降解Ang-Ⅱ为7肽的Ang (l-7) 。Ang (1-7) 具有促使血管舒张的作用, 还可以增强缓激肽的活性。SARS病毒与ACE2相结合后有可能会影响其酶学活性。Ang (1-7) 活性增高一方面可舒张微血管, 另一方面协同缓激肽增加微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出。颇吻合SARS急性肺部感染的影象特征。

3 内热与能量代谢

经络实质、穴位和针灸 篇4

针灸离不开经络, 古人针灸取穴有“宁错其穴, 勿错其经”之说。所以, 只有在破解经络实质之谜和弄清经络作用的前提下, 才具备研究针灸机理的理论基础。也只有在破解了经络之谜和经络的作用的前提下研究针灸机理, 才顺理成章, 方能水到渠成。

通过解剖, 看不见经络的组织形态是不足为怪的, 一切现象都是本质的反映。所以, 透过经络现象究其经络本质, 是作者探索经络之谜的根本思路。50多年前, 中谷义雄用9V直流电刺激皮肤, 发现经络有低电阻 (良导) 性, 经穴部位比非经穴部位电阻值低, 而且, 两者电阻值相差很多倍。之后, 研究者们又发现了很多经络特性和经络现象。

经络的低电阻性, 使经络形成了立体的良导网络系统。只有在经络低电阻的前提下, 才会产生电、声、光、热、磁等诸多经络特性。经络的低电阻性是产生所有经络特性和经络现象的先决条件。经络的低电阻性是所有经络特性及经络现象之母。所有经络现象和经络特性皆是经络的低阻效应。所以, 必须以经络的低电阻性为切入点, 做为打开经络实质之谜的钥匙。

破解经络实质之谜的最关键, 是要弄清经络为什么会具有低电阻性, 根据物理学的导电理论, 人体之所以能导电, 是因为体液中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正、负离子。在测试皮肤电阻时, 经络测定仪 (电阻仪) 所显示的数据, 是仪器对正、负离子含量的感应, 正、负离子含量越高, 导电性就越好, 电阻值就越低。正、负离子含量和电阻值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正、负离子含量是决定电阻值的唯一因素。

导体的导电性能取决于导电物质含量, 导电性能和导体的形态是毫无关系的。经络测定仪只能对正、负离子含量有感应, 对组织形态是没有感应的。经穴部位之所以比非经穴部位电阻值低, 绝不是因为经穴部位具有某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或某种特殊的解剖结构, 而是因为经穴部位比非经穴部位正、负离子含量高, 经穴部位是正、负离子密集部位。所以说, 经络的物质基础是密集的高含量的正、负离子。简而言之, 经络实质是正、负离子富集群。如果把人比做宇宙, 体内的正、负离子就是无数的星斗, 经络就是由密集的星斗汇成的银河。

2 “气”是电磁波

古代中医典籍中, 经常提到“气”, 如“原气”、“宗气”、“营气”、“卫气”、“神气”、“脉气”、“经气”、“得气”、“行气”、“气行”、“调气”、“气至病所”、“移气于足”……。那么, 古人所说的“气”究竟是什么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研究者们对气功师发放的“外气”做了测试, 结果表明, “外气”的物质成分极其复杂, 其主要物质成分是电磁波。

古时候, 没有现在这么多学科理论, 人们没有电磁波的概念。所以, 古人把电磁波沿经络传播时产生的搏动感觉, 认为是“气”的走动, 是可以理解的。

3 经络与电磁波

就结构而言, 人体所有系统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但是, 人是有机的整体, 所有系统的一切生理活动, 是各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完成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电磁波, 电磁波是包括神经在内的所有系统一切生理活动的必须条件,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 必须在电磁波的营卫下才能完成。电磁波沿着经络不停息地传播着, 营卫着所有系统。经络是所有系统的“供电通道”和“信息通道”, 在电磁波的贯穿下, 使府脏、肢节、体表成为有机的整体。所以说, 经络统督着所有系统。 经络是由正负离子富集群构成的良导通道, 电磁波是经络的承载物, 电磁波并非经络实质。经络和沿经络传播的电磁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不能混为一谈。经络与电磁波的关系相当于血管与血、电线与电的关系, 经络只是个良导的通道, 起到传导感应、传递信息和“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作用的, 是沿经络传播的电磁波。

4 针灸作用机理是改善电磁波的流量

既然各系统的一切生理活动必须依靠电磁波的营卫, 电磁波的流量就必然左右着各系统的生理活动机能。电磁波的流量越大, 经络营卫系统的生理活动机能就越旺盛;电磁波的流量越小, 经络营卫系统的生理活动机能就越衰弱。如果某条经络的电阻低于正常值, 电磁波的流量必然过大, 该条经络所营卫系统的生理活动机能必然过盛, 此为太过, 则会出现实证;反之为不及, 则会出现虚证。 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线为经, 每条经有数条横向分支, 分支为络。分支延伸至体表部位即是穴位, 穴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针灸作用机理是通过对穴位的物理刺激调整经络的电阻值, 改善电磁波的流量, 使经络营卫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机能。针灸具有双向调节经络电阻值的作用, 通过针灸, 使异常的经络电阻恢复至正常值, 电磁波的流量也就随之恢复正常值, 经络营卫系统的生理活动机能即可恢复至正常的平和状态。通过针灸改善经络的电磁波流量即是古人所说的“调气”、“调虚实”。

探索经络——针刺的作用机制 篇5

1 经络神经及针刺案例

经络系统包括两种感觉神经, 即痛觉神经, 一种为感受牵拉机械刺激的、有髓鞘的、属 Aδ纤维的神经, 传导速度比较快, 为快痛神经;一种为感受酸度等化学刺激的、无髓鞘的、属C纤维的神经 (不包括温度感觉神经) , 传导速度比较慢, 为慢痛神经。这两种神经的周围突皆为非特化的游离神经末梢, 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同时释放递质 (主要为神经肽) 。两种神经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中, 是分出中枢突和周围突的假单极神经元。慢痛神经递质主要为SP, H+、缓激肽、五羟色胺、腺苷、组胺、辣椒素等都是其刺激物。下面为针刺治疗内热的典型病例:王某, 女, 32岁, 就诊于2003年10月18日, 主诉:胸闷2天。患者2天前因情绪波动而感胸闷不畅, 胸部如有重物压迫, 乳房胀痛, 攻窜作痛, 心慌疲惫, 太息嗳气, 左胸乳房上方有2分硬币大小结节, 今在结节上方又出现一5cm长条索状包块, 均触之软, 推之可移动。除外器质性心脏病, 为气滞性胸闷患者。治疗方法:针刺膻中穴予宽胸理气, 消散结块;用直径0.25mm、长25mm毫针斜刺膻中穴, 针刺深度到胸骨, 行提插手法, 使针感传至左胸心前区, 患者即诉胸中豁然开朗, 留针30min。出针后患者诉胸闷不畅等症状消失, 查左胸乳房上方结节和条索状包块也消失, 随访1周无异常, 为临床治愈[1]。

2 针刺作用机制的探索

针刺的临床疗效主要是兴奋快痛神经和慢痛神经所致。兴奋慢痛神经可以产生热、酸的感觉, 热感是神经末梢释放递质SP通过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扩张微血管, 同时增强代谢的结果;酸感与代谢产物增加及神经敏感化感觉阈降低有关。兴奋快痛神经可以产生胀、重感觉, 也与组织水肿和感觉阈降低有关。

有研究显示在正常大鼠的脊髓薄片上对脊髓背根Aδ传入神经纤维进行低频 (1Hz) 条件电刺激, 在初级传入纤维与脊髓背角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传递能诱发明显的长时程抑制 (LTD) 。不需要GABAA 受体或甘氨酸受体的激活 (Sandkuhler等, 1997) , 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可以阻止这种LTD 的诱导。这表明兴奋快痛神经会通过阿片肽能神经元对慢痛神经作用产生抑制影响。脑啡肽能增加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的K+电导, 导致膜的超极化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阿片肽受体能减少无髓初级感觉神经的Ca2+内流及SP的释放。GABA通过GABAB受体也有同样作用。

下面将痛觉调控的闸门学说示意图稍加改动来分析可能的快、慢痛神经制约机制。Aδ、C分别为同一脊髓节段相匹配的快痛和慢痛神经纤维, T为脊髓背角上行投射神经元, SG为脊髓背角伤害性感受中间神经元, ENK为脑啡肽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如图1所示:Aδ、C都能兴奋投射神经T;C强刺激可兴奋SG神经元并打开闸门, 通过T将伤害性信息上传脑干、丘脑等高级中枢;Aδ可兴奋ENK类神经制约性调控C, C分支与ENK类神经构成反馈调节环路, C分支释放递质兴奋, ENK类神经突起释放抑制性ENK或GABA递质对自身兴奋性及递质释放进行负性调节, 这个制约环路应是在Ⅰ型突触球内以容积传递的方式进行, 两者互为突触前和突触后成分。也可有轴-轴突触性突触前抑制。平时快痛神经和慢痛神经本身通过ENK类神经元对慢痛神经的递质分泌进行基础调节并控制慢痛神经的增长, 慢痛神经兴奋性增高、递质分泌增多时可通过ENK类抑制神经进行负反馈调节。当慢痛神经受到伤害性刺激, 电活动增强、递质分泌骤增时, 如果快痛神经兴奋性不能相应升高则环路抑制作用减弱, 慢痛神经可产生伤害性信息, 兴奋SG打开闸门将伤害性信息上传并伴发炎症、疼痛;慢痛神经抑制环路破坏, 慢痛神经增长失控可在神经生长因子作用下发生增长, 也有可能使ENK类抑制神经损伤。

在不同的情况下慢痛神经兴奋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①健康组织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加强时, 局部代谢产物、K+、腺苷、组胺、缓激肽等可刺激微血管周围的慢痛神经 (即SP能感觉神经) 末梢感受器, 使其兴奋并增加递质的释放。SP直接间接介导微血管扩张, 增加局部组织血供及代谢水平;也可使脊髓背角相关神经元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以维持SP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及敏感化;这种状态下脊髓背角伤害性感受中间神经元不会把闸门打开、无伤害性信息上传;②适宜刺激物浓度升高可构成伤害性刺激, 炎症介质、组织坏死产物可构成伤害刺激, 在伤害性刺激和神经营养因子的维持下慢痛神经冲动骤增、SP及NKA递质释放骤增, 使微血管扩张、局部血液灌注增加, 破坏同脊髓节段的自身抑制环路, 同时打开伤害性信息上传的闸门并产生痛觉;通过脑痛觉调制下行径路抑制慢痛传入神经及脊髓背角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 控制炎症反应;通过迷走背核下调相关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炎症时慢痛神经兴奋可使内脏组织病理代谢旺盛而生理功能活动减弱, 从而实现微循功能单位的能量代谢分配。因此痛觉调制环路也可执行对内脏生理功能活动进行的负调节, 防止代谢过旺引发的炎症等损伤。长期、慢性、反复的炎症易导致慢痛神经抑制环路得不到完生恢复, 致使疾病慢性迁延化;③局部抑制环路破坏, 慢痛神经在神经生长因子作用下发生增长[2]。首先, 在脊髓背角同节段水平与之相连接的其它神经元未发生增长, 也就是说慢痛神经变强壮了而其它神经相对弱小, 神经功能协调紊乱;部分抑制环路破坏, 慢痛神经递质分泌容易增多引发外周炎症;周围端刺激物神经未增长时的伤害浓度, 增长后不使其产生伤害性信息, 不打开闸门上传;痛觉下行抑制径路对其作用失灵。其次, 在外周组织, 增长的慢痛神经导致毛细血管数目增多, 基础代谢水平提高, 软组织增生;组织液增多, 阳虚、组织功能下降;兴奋时递质释放增多, 病理性代谢旺盛产生内热;血管自律运动改变, 微小静脉血回流不足、血循环障碍;局部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基质沉积。增长的慢痛神经兴奋时局部SP、自由基、缓激肽、组胺等炎症介质易增多, 血液瘀滞白细胞贴壁, 诸多不良因素极易导致炎症发生。

快痛神经与慢痛神经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制衡机制, 快痛神经应是构成慢痛神经抑制环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应能加强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活动。快痛神经兴奋性的缺失或抑制都可能使慢痛神经抑制环路破坏, 相反兴奋快痛神经既可抑制慢痛神经增高的兴奋性, 也可使增长的慢痛神经缩回到原来的水平。针刺的协调阴阳就是兴奋快痛神经, 既刺激脑啡肽类神经的抑制活动、使制约环路功能正常, 发挥快速、强大、精密的负调控效应, 又能直接增强组织活动, 从而产生特异临床疗效。按摩作用基础亦同理。

3 结论

综合针刺的作用:①刺激C类慢痛神经增加局部血供;②刺激Aδ类快痛神经促进生理活动、改善组织功能, 通过刺激快痛神经恢复制约慢痛神经环路;③消减病理性代谢、调整不合理的能量分配;④使组织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复原、改善局部血循环;⑤清除诱发炎症的不良因素, 减少炎症的发生;⑥降低慢痛神经兴奋性、消除增生的软组织及水肿, 减轻疼痛。总之, 就是恢复和增强组织功能。

健康组织相匹配的快痛神经制约着慢痛神经。各种因素使快、慢痛神经兴奋性失衡, 或慢痛神经发生增长变强壮,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神经衰弱、肌肉酸痛、咳喘、消化不良、便秘、疾病迁延等。恢复快痛神经对慢痛神经的制约使两者兴奋性维持动态平衡, 就可使疾病痊愈。中医针炙、用药治病主要目的就是促使阴阳血和。所谓阴阳自和就是恢复快痛和慢痛神经的功能协调。

摘要:针刺的特异临床疗效主要是刺激快痛神经活动脑啡肽类抑制神经, 使慢痛神经制约环路的功能正常发挥, 恢复病变组织, 改善组织功能。

关键词:探索经络,针刺机制,脑啡肽,GABA,感觉神经增长,伤害性信息

参考文献

[1]陆永辉.针刺膻中穴宽胸理气即时作用观察[J].甘肃中医, 2004 (8) .

上一篇:思维生长下一篇:国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