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2024-07-13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精选7篇)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篇1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金融产品

多年前, 在中国一般老百姓的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居民金融投资带来的利益无非就是“存钱生利”。那时,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月收入不过几百元, 每月扣除生活必需费用, 剩不下几个钱存入银行。而当时我国投资理财服务也仅是简单的“存、汇、兑”。现在不同了, 许多居民家庭、个人 的年实际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了数万元, 沿海开放城市的居民年收入则更高。富裕了的中国居民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存钱生息的理财方式, 而是积极寻求各种更新的、更富魅力的理财方式。人们逐渐认识和了解了股票、期货、信托投资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 对个人投资理财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理财方案, 赚取最大的收益, 成为了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新热点。

我趁前几天回老家浙江询问了多家银行并对嵊州市300个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其投资理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黄金。贵重商品是较好的保值消费选择。虽然黄金的保值风光不再, 但作为一种不易损坏而又利于保存的贵重商品, 黄金是人们进行保值消费的重要目标。不少城乡居民认为, 现在用钱购买一定数量的保值商品, 如黄金、钻石、珍珠等贵重物品或饰品,经过若干年后, 这些商品的价格一定能有较大幅度提高, 仍然能够维持购买时的价值, 减少因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收藏钻石等天然宝石作为自己保值消费的重要选择之一。

2.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3.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买中国经济的成长。目前国内股票市场资金供求形势相对乐观,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再加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融资额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这将给投资者带来赢利的机会。但不管怎么样,股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因此,投资者应继续保持谨慎态度,看准时机再进行投资。

4.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5.国债。2005年是国债市场的创新之年,不仅增加了国债品种,而且使广大投资者能有更多的选择。对国债发行方式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水平,以尽量减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另外,国债的二级市场也将成为明年的发展重点。由此可见,国债的这一系列创新之举,必将为投资者们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更大的获利空间。

6.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入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7.外汇。近年来美元汇率的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个人外汇买卖,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汇市一度异常火爆。各种外汇理财品种也相继推出,如商业银行的汇市通、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外汇宝、建设银行的速汇通等,供投资者选择。明年,我国政府将会继续坚持人民币稳定的原则,采取人民币与外汇挂钩以及加大企业的外汇自主权等措施,以促进汇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关专家分析,明年在汇市上投资获利的空间将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外汇投资可以通过外汇自动交易,收益高,轻松稳定。

8.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

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与其他不温不火的保险市场相比,收益类险种一经推出,便备受人们追捧。收益类险种一般品种较多,它不仅具备保险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可谓保障与投资双赢。因此,购买收益类险种有望成为个人的一个投资理财热点。

9.珠宝。珠宝两字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不陌生的,自古以来,珠宝两字就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词汇之中。当前,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珠宝正迅速地进入千百万平民百姓家中。如今具有国际承认的认证的珠宝也具有很强的投资理财价值。以钻石为例一般在15分以上的具有保值增值的价值。

10.家庭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壮大, 各类险种不断增多, 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投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 今年上

半年, 人均投入非储蓄性保险支出1 2 元, 同比增长3 倍, 人均投入储蓄性保险2 9 元, 同比增长2.2倍。保险投资的快速增长, 主要由于三个因素: 一是居民的保险意识明显增强, 他们开始用长远的观点来看投资保险。二是社会各阶层都已把加入保险作为家庭投资考虑的热点。三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传播推荐, 促使更多家庭投资保险。

11.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另外住房消费是人们进行保值消费的重要选择目标之一。住宅消费作为一种保值消费, 具有资本保值、增值和获得经营收入等多种好处, 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消费方式都无法兼得的。

12.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

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会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入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需要谨慎行事。

13.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重要一项,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人们进行日常投资的一个主要投向。与股票和基金

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具有门槛高和流动性略差的特点。在选取理财产品时,要兼顾到自己的投资偏好和理财需求,同时也要适当地考虑到市场这个外在因素对理财产品“潮流”所带来的影响。

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银行也提供其他理财业务。比如,目前交行代销的基金将近300个以及银保产品等。工商银行提供“稳得利”——信托投资型理财产品,产品为类固定收益型,收益较为稳定,投资对象风险较低,安全性好,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条较为稳健的投资路径,但流动性较差。工商银行还提供票据投资型理财产品。票据投资型理财产品具有期限短、收益高、本金安全的突出特点。高于同期定期储蓄税后利率。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中国工商银行已贴现(转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目前市场中最为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在目前震荡的市场环境中,本产品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上选,本理财计划流动性较差,客户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柯静.家庭投资理财ABC.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 董雪梅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3年 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 薛韬 国际市场 2001年 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 张勤朴 上海保险 1998年 第08期

5、庄乾志,刘光伟.家庭投资指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年 第06期

6.张小平.家庭投资理财应具备什么样的金融意识.投资与理财.2002,第05期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篇2

关键词:美国教育,创新人才,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笔者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访问学者一年, 了解了一点美国教育, 感触颇多。

一、美国的小学教育

不少访问学者考察过美国小学教育, 跟班观察;也有访问学者参加过孩子学校的家长会。大家都认为, 在美国的小学, 学生是在玩中渡过的, 每个孩子都快乐地成长。正如访问学者石红梅教授考察过麦迪逊Shorewood小学, 这样记录了孩子们的学习过程[1]:“小朋友们开始早晨的阅读。书籍可以自己选择, 有的是科幻类的, 有的是故事情节性强的, 有的是介绍动物的……”“今天学的是关于节奏, 老师打了几节奏, 让同学们跟学, 这种跟学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因为如果谁打错了或跟错了, 就要坐下。接下来, 老师放了一段曲子, 让同学们安静地听, 然后说出是由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今天孩子们排了两个戏剧要表演给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和家长、教师看。所有的道具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商量后决定的, 当然老师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孩子们的表演稍显稚嫩, 可是基本上已经相对完整地了解了戏剧的表演知识。比如, 后台、场景更换、话外音、上场顺序、谢幕等!”“第一次Garden课是认识玉米种子并教大家怎样种玉米。老师Kris给大家看了玉米的种子, 包括玉米棒和玉米粒。大家可以选择剥玉米, 也可以选择种玉米, 还可以选择挖坑松土。在老师的带领下, 同学们在家长先翻好的地上蹲下来, 用手捏土, 使土块变小, 并捡掉杂草。然后Kris教大家在堆好的土堆上做个小坑, 轻轻地放入玉米的种子, 用土轻埋。并告诉大家不能重压, 这样玉米可能长不出来。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种下一粒种子。最后是浇灌种好的地, 孩子们非常喜欢, 有的淋得湿湿的, 但Kris通过关开水龙头, 拉提水管, 开阀门, 掌握水喷射的方向, 这些浇水的全过程孩子们都基本掌握啦!所有这些都体现出, 让孩子在玩中学是美国小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武当山在其QQ日志中这样描述美国小学[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 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 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 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 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 6年级以前, 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然而, 武当山这样记录着[2]:“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 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 即便是博士, 敢去做吗?学习二战史时, 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 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老师正是通过这些设问, 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 引导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 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我发现,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但是, 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 他们要让孩子知道, 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但是, 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 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 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这就是美国的小学教育。访问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专家邓艳红教授这样写道[3]:“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注重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 充分让儿童在活动、在体验中成长, 所以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快乐的。”

二、美国的中学教育

在麦迪逊市哈密顿中学的校办公室, 有一本小册子引起我的兴趣。名字是:Getting the Most Out of Middle School, 内容包括: (1) Know What to Expect in Middle School; (2) Know Your School; (3) Be in School Every Day; (4) Know How to Get Good Grades; (5) Set Goals; (6) Get Involved; (7) Make Good Choices and Decisions; (8) Deal with Stress, Anger, and Bullies; (9) Get Along with Your Parents; (10) Understand the Social Scene; (11) Plan and Prepare for Your Future; (12) Tips for Students and Parents。这些内容告诉学生最基本的应对生活中各方面问题的处理方法, 特别是第7节到第11节, 这些都是美国中学教育优秀的几个方面。一本小册子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的理念:交给孩子方法, 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儿子刚入校, 学校安排了会中文的老师和同学帮助他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和美国的中学教育方式。学校设有专门的针对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的英语课 (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ESL班里各国学生都有, 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 老师会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相比美国学生, 中国学生的数学一般都很好, 因此, 在中国学生基本过了语言关后, 就可以升高一级或两级, 如六年级或七年级的学生可以与八年级的学生一块儿上数学课。同样是七年级, 不同学生上的课程完全不同, 真正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十分注重个性与差异。正因为如此, 美国培养的学生个性十足, 富于创新性。另外一点, 与前面武当山描述的小学教育差不多, 美国中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是无边无际。比如, Social Study课, 类似中国的历史地理课, 老师的一个作业是:“你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建设一个自己的国家, 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地貌特征、交通设施及政府组成等一切都由你定。完成后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做介绍, 解释为什么这么设计, 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为了完成这个作业, 儿子上网查找资料, 与我探讨政府的组成、交通设施的布局等, 最终完成了这个作业。儿子特得意自己设计的国家, 还设计了国徽、国旗等, 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汇报, 回答提问。通过这个作业, 儿子对一个国家有了全面的理解。这样的作业, 让学生以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一个国家, 培养学生的领袖素质和领导才能。此外, 美国的中学开设有各种实践课, 如木工、厨艺、园艺等。学生自己动手做小木制品;自己动手烤蛋糕、做Pizza等;在园林种植各种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美国的大学教育

作为访问学者, 我听了几门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从老师的授课形式讲, 没有多少差别。有采用PPT的, 有采用板书的, 也有二者结合的。学生可以随时提问, 老师作答。更重要的一个差别是美国课程的考核模式, 其考试贯穿于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正如访问学者白成科教授在其QQ空间所言[3]:“从身边的人和事看来, 美国的‘考试’比起国内来说, 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来的理解是十分狭窄和不对的。尤其是最近上了两门课, 才亲身体会到, 这里的考试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老师上课从来不点名, 只管上自己的课, 经常上课期间出一道问答题, 当堂5分钟答完, 从后往前传, 继续上课。但大多是上课前在讲台和门口放一沓答题卡 (机读的那一种) , 学生进来自己取, 上课开始10道或五道选择题, 立即答立即上交, 课后助教拿去机器立即阅完, 成绩立即上网, 你可以进入你的学校网页查看。期中考试也是当堂考, 你可以任意坐, 即使坐在一起, 大家也绝不相互看。据说他们很注重自己的‘能力’和形象, 如果你看别人的, 别人会心底里瞧不起你。所以大家都不示弱, 没有相互抄袭的现象。”每周都有作业, 题不少, 课外阅读量很大, 因此, 中国留学生常常感到压力很大。每月有一个小考 (quiz) , 当堂考试。其课程成绩是作业、每月小考、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例如, 有一门课的计分比例是这样的:作业和小报告占30%;3次小考各15%, 共45%;期末考试仅占25%。诚信考试在美国是很自然的事情, 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传统:考试从不监考。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很难, 并且学生要签一个诚信承诺书:不作弊;并且如果发现有人作弊, 必须举报, 这是每个学生和教师的义务。只要证实作弊, 立即开除。作弊是不诚信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连诚信都做不到, 他就没有资格做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或教师。在美国, 一切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道德准则。在美国, 不诚信的代价是昂贵的:对于学生和老师, 立即开除;对于一个社会人, 其后面的日子很难。无法办理信用卡;无银行愿意提供担保或贷款;无人与他打交道, 等等。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 每年都有不少本科生不能按时毕业;大学的学制是弹性的, 时间可长可短, 中间还可以间断。美国大学是真正的学分制, 你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你想上的课。必修和选修根据你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自己定, 选什么课, 什么时间上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安排。本科生只要修够了学分, 什么时候都可以毕业申请学位。硕士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时间1到2年多。1年学制只是修完必需的硕士生课程, 得到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2年学制需要修完课程, 完成毕业论文, 并答辩通过后获得硕士学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博士生学制更是弹性的, 时间长短不等。一个研究生只有获得博士生资格, 才能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 要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 修够规定的学分, 并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取得一定的成绩, 通过博士生资格答辩, 才开始博士生阶段的研究。一般在研究生入学1年左右, 就会有博士生资格答辩考核。会出现3种情形: (1) 特别优秀的, 具有攻读博士学位能力的研究生, 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 即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2) 博士生资格考核委员会认为没有潜力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毕业; (3) 介于二者之间的研究生, 半年或1年后再申请博士生资格答辩考核, 通过者进入博士生阶段;未通过者被授予硕士学位毕业。许多硕士学位获得者都是未获得博士生资格被授予硕士学位的。当然也有因为导师没有申请到足够的课题经费支持, 无法支持其学生完成博士论文的情形。因为美国博士生的津贴和医疗保险等都是导师从课题经费中支付的。美国的课题经费大部分是人力成本, 与中国完全不同。研究生都参与导师的课题, 一个或两个导师及其博士后、研究生形成一个科研团队。每周都有例会, 例会上一个学生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 导师和其他研究生做听众。例会是相互交流、锻炼提高的好平台。报告者侃侃而谈, 听众可以随时举手发言提问, 大家充分交流与沟通, 相互学习, 促进提高。例会基本是学生自己组织的, 因为导师经常出差不参加。但导师会安排另外的时间与每个课题小组 (两三个学生) 定期讨论课题的进展, 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给予指导。美国博士生的锻炼是全面的。许多情况下都是一、两个博士生承担一个课题, 从课题申请书的撰写到总结报告的撰写, 甚至汇报都是博士生来做。导师只是把关审核与指导。例如, 一个从事材料辐射效应研究的博士生, 要从材料的制备做起, 然后是材料性能测试, 辐照样品准备, 辐照实验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包括小型加速器运行等) , 辐照后样品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 论文和总结报告的撰写, 整个过程都由博士生来完成, 最多有几个同一课题组的博士后或研究生配合做实验, 当然导师监管整个过程, 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之前, 所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都要经过培训, 取得使用资格后方可操作。实验室负责管理这些仪器设备的老师, 仅负责培训和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才出面, 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都由学生来做。这样, 博士生要掌握很多仪器设备的原理, 学会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 其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加上博士生都是经过前面所说的资格考核的选拔后才开展博士论文研究的。因此, 美国博士的水平都很高, 能力都很强。

四、政治素质教育

在美国没有“政治素质教育”这个说法, 没有“政治”课和“素质教育”课, 但我所生活的麦迪逊市的美国民众的素质很高。公交车的司机会向每一位刚上车的乘客问好;下车时乘客会说“Thanks!”;陌生人“狭路相逢”, 相互打招呼, “Hi!”、“Hello!”或是点头微笑;如果你给对方让路, 他 (她) 会说“Thank you!”;大家无论做什么, 都是礼让在先, “Thanks!”不离口。访问学者们都会发现, 美国的教堂很多;走不了多远, 就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麦迪逊边上的Reedsburg小镇, 总共9000多人, 就13个教堂, 平均700人拥有一个教堂。美国人基本是基督徒, 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他们信奉上帝, 认为上帝在帮助所有人, 因此, 大家相互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认为上帝在天上看着所有人的所作所为, 行善积德, 作恶受罚, 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 民众之间非常友善。假如你问路, 他 (她) 会给你说得非常详细;如果看到你走的方向不对, 他 (她) 会放下自己正做的事情, 带你到目的地。这种礼遇, 许多访问学者都亲历过。教堂是美国“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 社区教育代替了学校教育。

纵观美国教育, 有以下特点: (1) 美国注重个性教育, 因材施教。 (2) 美国注重培养出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人, 特别在中学阶段。 (3) 美国注重科学方法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注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红梅.2011年6月1日小学考察 (二、三年级版) [EB/OL].http://user.qzone.qq.com/905359358, 2011-06-01/2011-10-06.

[2]武当山.美国小学生作文——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EB/OL].http://user.qzone.qq.com/767485138/blog/131797 2598, 2011-06-01/2011-10-06.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篇3

100多年来中国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到哪个国家留学、学什么、派什么样的学生去,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留学生政策,但这些政策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是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的需要,以及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发展水平,接受留学生的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好坏。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仁人志士开始懂得要挽救积弱的中国,必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才能抵抗西方列强之侵略。如何学习西方文明的长处?办法之一就是派留学生去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应用到中国来救国救民,富国强兵。

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是很爱国的。而广大的留学生,由于他们的根深深扎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由于他们和广大勤劳、智慧的人民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尽管在国外受了西方的教育,除了极少数的民族败类或那些纯粹为了去镀金者外,无不身在他乡心向祖国,以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为己任。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络绎不绝,负笈海外,几十万莘莘学子怀着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背井离乡,留学他国。他们学成后又一批批回国。他们是既掌握国外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了解世界和中国国情的学者专家。他们中有许多著名人士,在推进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留学生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人民间的友谊和理解起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大使。

各个时期中国留美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种:

最早到美国去留学的是广东的容闳。1847年,容闳在一个美国教会学校上学的老师带他去了美国,进了耶鲁大学。1854年他毕业回国。之后他就决定要让中国的青年有机会接受到他所受过的教育,他认为通过西方的教育,中国或许可以再生,变得文明而强大。他把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他一生的雄心壮志并为此奋斗了一生,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开创者。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建议派遣留学生,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了开办洋务的需要,采纳了他的建议。从1872年(同治十一年)起,清政府每年选30名12-15岁的幼童赴美学习(四年共120名),学期为15年,学成后陆续回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幼童留美”。这第一批留美学生中有许多知名人物,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末外务部尚书梁敦彦、驻美公使梁诚、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以及在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宋文辉、邝咏钟等八位海军将领。

1900(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之后,帝国主义勒索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1908年,美国将抵赔的余款退还中国,规定此款专供培养中国留美学生用,从1909年起,每年选派一百名赴美学习,这就是“庚款留学”的开始。学生的选拔都经过严格的考试。为在国内进行预备学习建立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学生所学专业大都是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后来才有学习人文科学的。他们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深得美国各大学教师的赞扬。这批留学生后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其中有化学家侯德榜、气象学家竺可桢、生物学家吴先肃、桥梁学家茅以升、建筑学家梁思成、物理学家周培源和叶企孙等;人文科学方面有文学家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教育家梅贻琦、晏阳初、陶行知、陈鹤琴、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当时留美回来的王正廷、顾维钧、颜惠庆都是有名的职业外交家。也就是这期欧美归国的学者于1913年创建了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欧美同学会。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又兴起一次留学高潮,当时中美是反法西斯抗击日本的同盟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自费留学生派遣办法”(即可购买“官价外汇”),于是大批学生和学者自费赴美留学。到1947年,中国在美学生、学者连同华侨、华裔学生在内约有三、四千人之众。其中少数富家子弟有经济来源,生活较优裕,但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生活都比较拮据,不少人要边学边打工。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为中国抗战胜利感到自豪,有着开拓事业的理想和求知的渴望。其中还有不少人体验过旧中国战争的苦难和动荡,了解旧政权的腐朽黑暗,有的接受过国内人民民主运动和正义的学生抗争的教育和影响。他们来美后,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他们在当时全美最大、最有影响的中国学生群众性的团体“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后来学自然科学的留学生自己创建的“留美科协”中进行交流和探索。这个时期是决定中国命运,决定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时期。

1947年,蒋介撕毁停战协议,在美国当局的支持下全面发动内战,中国学生就在这两个团体里多次讨论中美关系和中国的前途问题以及留学生应如何报效祖国。他们响应国内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认为抗战胜利后,应该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他们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战、终止援助蒋介石。1949年上半年,国内政局大势已定,留美学生中逐渐有人开始回国,尤其是受到周恩来总理号召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从那时到1950年6月出现了留美学生回国的热潮。据估计前后有一千人回国。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49年5月20日就接到来信,告诉他即将解放的祖国召唤他返国服务,领导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建设。钱学森即开始作回国准备。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对中国进行新的侵略。10月中国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美国国内反华气氛激升,麦卡锡主义变本加厉。在此之前,美国当局已经开始阻扰中国留学生回国,如8月有130余人同船回国,船到日本,美国当局就逮捕了物理学家赵忠尧等三位科学工作者,关押在日本。参加上述两个团体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有被移民局叫去问话的。1951年5月黄保同同学竟被移民局引用“当美国处于战争或紧急状态下,可以禁止外国人出入境”为由,借口他的签证已经过期将他逮捕,关押在埃利斯岛上一百一十几天。1950年6月起,美国当局内部通告说,钱学森“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他太有价值了,绝对不能让他回国。” 9月,他们把钱学森投入监狱。钱被保释放出狱后仍无人身自由,扣压在美国达5年之久。1955年中美大使在日内瓦会谈,王炳南大使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经过激烈的斗争和交涉,两国达成交换平民的协议,钱学森、黄保同等终于得以回到祖国。这批学者对新中国的建设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总理在1957年接见留美人员家属联谊会上表扬了他们,并说,留学生“不管回国先后,一视同仁,并且来去自由”。但中美两国交恶二十余年,期间中国学生就没有再留美的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有了新的转机。1978年中国执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同年7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普雷斯率美国科技代表团来华商谈科技交流问题。会谈中,中美双方取得了一项有历史性意义的突破,即中国政府同意向美国派遣留学生。这完全出乎美方的意料。因为美国人历来相信文化交流是扩大美国影响的最有力的手段,早在1906年,一位美国教授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那个国家能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那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文明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美国不希望看到北京街上群众充满反美情绪。而中国政府为了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果断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以尽快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又有人重新赴美留学。最初是经过挑选的公费生,绝大部分是访问学者。

1978年12月27日,首批50名中国留学人员飞抵华盛顿,受到中国驻美联络处韩叙副主任和美国国际交流总署瑞哈德主任的迎接。据《纽约时报》报道,瑞说,“这是首次大批地,也是一系列中的第一批。今年,还将有500到600名中国学生来美学习。美国也将派出第一批12名学者,大部分是社会学家,在明年2月去中国。”第一批赴美人员大多是国家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里的副研究员、讲师、工程师等骨干,平均年龄41 岁。他们以访问学者的名义进修两年。据美方统计,1979-1982年间,中国派到美国的5593名访问学者中,大部分属中年。从1982-1985年中,又有一批更年轻的,经过考试而被派往美国公费留学。这批30岁上下的留学生大多是恢复高考后的1977和1978届的本科生。这些公派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中,绝大多数都在学成后返回祖国。鉴于美国的商界和学术界认识到接受和培养大批中国留学生对中美两国的利益都十分重要。考虑到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有限,美国许多民间团体和院校纷纷设立各种奖学金以接受中国的留学生。80年代,中国政府也制订了自费留学的办法。尽管这些办法时有松紧,从总体上看,中国学者和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

1989年的六·四事件后,美国政府发布了所谓“保护中国留学生”的特别行政命令,允许他们合法居留到1994年1月1日, 以后还可以申请“绿卡”。之后,许多留学生就留在美国。从此也出现了一小撮供美国右派势力作为反华政治工具的民运分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达38万多人,其中在美国就达20万人。目前取得美国国籍或绿卡的中国留学生就达16万人。比如,在著名硅谷的25万工程师中,中国留学生就超过6万人(其中大陆4万,台湾2万)。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开放的政策,成为当今世界上吸引人才最多的国家。仅在1999年美国签发的H1-B 技术签证的11.5万人中,中国大陆就占10%。2000年10月,美国国会还通过S2045 号法案,规定凡是印度、中国申请来美职业移民的,将不受本国配额限制。这批留美中国学人大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国外工作经验,许多人在高科技及金融企业中任职,直接投身于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和科技活动中,分别在高等学府、研究机构、政府机关、公司企业中从事科技开发、教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由于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对祖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关心国内的情况,也愿意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祖国效劳。他们也普遍关心中美关系,希望中美关系稳定地发展。在中美关系紧张和媒体大肆反华声中感到日子不好过,如美国发生的李文和案、朗讯公司以泄露技术机密为由,抓了三名中国留学生等。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科技与经济实力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列,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中国海外的这些学人就是国家的人才资源和宝贵财富,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留学生问题表示: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要贡献还是回国好。他在深圳又对年轻的科学家说,科学的希望在于年轻人,你们现在的条件比50年代好多了,那时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一批老科学家把我们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搞起来了,那时情况很困难,现在的科学家是很幸福的,所以要求你们的也更多更高了。

国家在重申“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政策的同时也采取了对回国工作创业的留学生许多优惠措施,如全国已有60多个国家批准建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入园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有2000家,当然还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在美的许多留学生早已离开校园,进入当地社会就业,成为“旅美学人”、“华商”。他们大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果回国工作等于第二次创业,又涉及孩子上学等实际问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国政府又提出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的办法,使他们能根据他们能力所及短期回国教学,搞项目合作,或推动美国大学、科研机构和国内合作培养人才,帮我国商业银行在美国开展融资业务等。欧美同学会遵照江泽民主席的嘱咐——同学会要成为联系海内外留学生的挢梁和纽带,几年来会同国内有关单位组织了留美学人“九五”考察团、报国计划、和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会等,动员不少留美学人为国服务,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人数不断增加,年均增长13%。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依然蒸蒸日上,随着我国的入世,大批的外国企业,资金和人员的流入,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留美学人回国或为国服务和我们共同为建设我们亲爱的祖国并肩战斗。正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早就说过的那样:“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 篇4

之前我们也做过一个,自认为不错,客户和客服的反馈也好,可惜没能正式上线,至今hold。思路很简单,“客户告诉我们他愿意花多少钱[X],希望得到什么效果[Y],我们帮他们选择合适的路径[P]。”其中,X相对容易获得,Y则因本身的多样性需要先做细分,抽象成可量化的特征。然后对每个特征,选取路径P1.P2……Pn,做组合分析,最后是将所有的Y的特征放一起做全局优化。当然,投入的可能不止是钱,也可能是时间什么的,不过那么算的话,就太复杂了。

我们最后只完成了如此宏大理想的第一步,即在客户说我要走第一条路时,我们告诉他你应该穿什么鞋……说起来好细节呀……那时我们能看到的路径就一两条,还满是泥泞,生怕把客户引过去人家不乐意,或是走着走着摔跤了,修第一条路的人也不给力,一直说着“要不等我们再修好点,你再带人来?”哎,反正很纠结。

最后的结论是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悲催!

这几天又想起这事,发现产品推荐的思路不总是靠谱,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做得有意义。

首先,客户的诉求实在太难抽象和量化了。他们常说的“这个产品做得不好”“它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诸如此类,都是很难处理的反馈,当你再追问下去或是表示希望他们能说得再细化一些,他们会想一想,回答两个字“感觉”呀……总之,能清晰描述需求的客户不多。如果你再问他,你是注重A呢还是B?回答都想要的客户基本占了90%。

其次,客户没你想得那么傻也没太聪明,但他们多数很懒。一个新产品意味着一套新内容新要求新操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现有的已经能满足他,就不会有强烈的尝试冲动,特别是当尝试还要付费的时候。所以,在新产品上线前做小流量试验,为了征集到更多的自愿客户,常采取免费试用或至少半价的推广方式。从实际经验看,能招募到8个左右的大客户已属上佳。

第三,客户真的需要产品推荐吗。本周我还就这个话题专门找了几个相熟的客服,她们也帮我问过了客户。答案差不多,客户不需要,客服可以看看。客户通常会对推荐类的东西抱着怀疑态度,他们知道你的目的是营销,潜意识会想你是不是要我掏钱啊,蛮抗拒的。想想你接到保险公司电话时的反应吧,和那个差不多。客服呢,毕竟有工作压力,他们以往的推荐经验多半是来源于个人积累、同事分享和一些帮助文档,很少有实时的可参考的数据和信息,更没有类似的工具以辅助,所以挺欢迎,

另外还说一点,客服不希望这样的产品开放给客户,特别是有详细数据和趋势图的,主要是怕解释成本会增加。

也有好消息,好消息是大部分客户很爱问别人怎么做的,竞争对手啊,同行业的都在做什么,看到不错的产品也会主动询问。比如最近很火的百度开放平台,咨询的就挺多。可惜客服问我的时候,我也完全不了解……

就是下面这个。

说到这里,我就想,产品推荐换种形式会不会更好?

昨晚去泰好味吃饭,每个桌上的餐牌上都写着上个月的销售情况,第一名是冬阴功汤,卖出500多份,第二名好像是凤梨饭,共列了十多道菜,都写清楚了 6月份销售的份数。以往去吃饭前都爱查大众点评,看看哪些是招牌菜,餐厅的这个举动倒省了初来的食客不知点什么的烦恼,看起来好贴心,比服务员说“我们这里的xxx卖得很好”,一看价格,心中涌起“贵死了”的反感情绪要好得多。

那产品推荐能这么做吗?

既然客户想知道,我们就适当告知其他人在用什么,或者最近什么红,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如果能保证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能建立起畅通的反馈机制,能让用户清晰地表达出需要什么不要什么,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再开始做推荐。

现在做推荐的通常场景,是面对一个没有头像喜好不明的客户,可能连他的性别都搞错。一般的,从他的用户ID和注册时填写的基本信息,最多还有在其他产品线的表现情况,能略知一二。之前我们用和该客户同类型的客户数据做了预估,也用真实数据对预估的做了检验,结果并不准确。想想也是必然,用过去的经验预估未来都不一定准,用别人过去的情况去看怎么可能准呢。

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就这么多了,总结一下。

1. 如果客户能清晰地说明投入和希望的产出,且对路径无任何偏好,即按照你推荐的结果去执行,事情会简单得多。

2. 产品推荐建立在对客户和对产品的充分了解之上。两者都在变动,会很难。

3. 其实就是性价比和最优分配的问题,但很多数据未知,难求最优解。解的方法已经有了,在此不方便透露。

我所了解的生活的心情随笔 篇5

放寒假这段时间里,在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但都有点腻了。直到返校的前两天才开始猛补作业,太累了~ 我一次无意中看见了他,刚开始就觉得他嘴挺厉害的,然后就去收听了他的微博,发现他的文笔也挺好的,不管怎么说,就觉得他挺优秀的,然后我就想了好久,你说如果我现在不努力,那以后是不是也找不到一个那么优秀的老公,所以,他就成了我的动力,如果不好好学习,自己不够优秀,也配不上那么优秀的人,不管这个初衷是不是好的,但他的影响是好的,至少我明白了,我要努力,我要向上走。

然后这两天和大周我们俩就在中央大街那边溜达了先是买点吃的,在麦当劳里聊会小天,然后写会作业,学累了就出去溜达溜达,走累了就歇会,怎么想怎么舒服~我们俩吃饭的时候也在想未来,想未来会生活在哪,我们会不会还在一起,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俩还写了要做的计划呢,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容易,可是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会把完美的计划打乱,然后我们俩就有点迷茫,可是不管怎么样,就先学吧,尽心即完美~

我们去书店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说他 所理解的生活是和他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觉得挺好的,人生苦短,让自己不喜欢的一切都滚远点~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顺着心走,一切都好~

我所了解的中国金融业 篇6

教材简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教材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构成。文字部分,先是总体介绍了北京,然后提出了口语文际的内容和要求。可就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方面进行单项介绍,也可以进行概括的介绍。插图是颐和园的一幅图片,以优美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突出学生交际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小导游介绍、小记者采访、图片解说、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过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2.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有条有理地表情达意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读诗文、看图片、上网、问别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去了解北京,并搜集相关的资料。

2.请到过北京的同学回忆自己的游览经历,并准备相关的资料,如日记、照片、图像资料等。

3.老师制作有关北京的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有关的诗文和图片等资料,以便作补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1/4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面)

谁知道这么隆重盛大、举世瞩目、激动人心的运动会开幕式是在哪儿举行的?(北京)

2.(播放古老悠扬的民族器乐),老师激情导入:

是啊,这就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有人说,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胡同、四合院。

也有人说,北京是一幅多彩的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群,散发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看到高楼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般的立交桥„„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把自己所了解的北京在一起交流交流,彼此分享吧!

3.板书课题,齐读。

[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老师动情的语言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渡到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自读教材,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看看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读提示,然后指名汇报:

(1)第1自然段是简介北京,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城市。

(2)第2自然段是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即: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北京。可以从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方面进行单项介绍,也可以进行概括的介绍。

(3)第3自然段是告诉同学们:大家在介绍北京的资料时,可以相互补充。3.小组讨论:在介绍北京的资料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4.各小组代表汇报:

(1)用普通话进行介绍和交流;

(2)相互交流时,语言要文明、规范,要注意维护北京的美好形象。

2/4

(3)认真倾听同学的介绍,思考还可以做哪些补充。(4)态度要大方,表情要自然,声音要洪亮。(5)评价要客观、真诚,建议要合理、恰当。

[在学生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互动交流,语言训练

(一)话北京。

1.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北京的资料,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资料按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成就这三方面,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相互补充,谈感受。

3.各小组代表上讲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北京,师生及时评价和补充。

(介绍时可以相应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二)游北京。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几位小导游,他们将带领大家走进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城,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去游览北京吧!

1.讨论:小导游介绍时,应注意些什么?

2.汇报:小导游要扮演好导游的身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面对“游客”的问答,要耐心进行解答。(2)语言:用普通话,要讲清北京的特点,要真实准确、生动有趣,并注意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

(3)感情:讲出对祖国首都的热爱及自豪感。

3.请了解北京或者去过北京的同学扮演“小导游”,带领大家游北京。(结合多媒体课件,配乐播放北京的风光图片),其他同学则扮演“游客”。

游览的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时提问,“导游”要灵活介绍和回答游客的提问。

4.师生谈各自的感受,进行评价。

(三)梦北京。

3/4

1.同学们的介绍,让我们由衷地感到北京不愧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如今,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聚集于北京。请同学们想象:再过10年,我们心中向往和期待的北京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描绘自己心中未来北京的样子,小组内交流。3.指名在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结合课件中直观形象的画面感染,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交流、欣赏中想象或回忆北京,从而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另外,通过认真倾听、动情介绍和相互评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口语交际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里,巧妙地把“话北京”、“游北京”、“梦北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得到了听、说的训练,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人文的熏陶。同时,还实现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四、情感升华,赞颂北京

1.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描绘着新的蓝图。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现在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北京呢?让我们用美好的语言来赞颂祖国的首都北京吧!

2.学生自由写赞美北京的话语,小组内或同桌间相互交流、朗诵,评价。3.老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既是优秀的学生,又是文明的游客,还是出色的导游,你们真了不起!老师祝贺你们!相信美好的北京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都来热爱北京、祝福北京、建设北京吧!

[对本次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和主题的升华。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拉近了学生和北京的距离。通过对北京的赞美,学生们浓浓的爱国之情得以激发和升华。这种在内化学生口头语言基础上从心灵发出来的感受,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辅相成,达到和谐统一。]

我所了解的李斯特 篇7

李斯特(1811—1886)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重要代表人之一。

1871年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从事教育、指挥、创作、演奏以及大量的音乐社交活动。1865年接受了教会授予的神父称号。

二、前人对李斯特的创作风格的总结和我的观点

他将有着“小提琴鬼才”之称的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练习曲改编成了《帕格尼尼练习曲》,因此还博得一个“钢琴魔鬼大师”的称号。从他的高难度的作品中来看,说他是一代钢琴大师,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就在他处于演奏生涯巅峰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掌声震天的舞台,把注意力转向了交响乐体裁,首创了“交响诗”(Symphonic Poems)或“管弦乐诗”(Orchestral Poems)这一新的体裁。

虽然李斯特晚年成为神职人员,但在作品之中,充满着艺术生命而流传于世的不是宗教性的清唱剧,而是大量的钢琴曲和交响曲,大量的改编曲、狂想曲、奏鸣曲以及标题交响诗等等。他的钢琴改编曲有百首之多,其中包括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舒伯特、舒曼的许多歌曲,瓦格纳、格林卡的歌剧选曲等等。在钢琴方面,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而他本人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不论是在演奏还是在创作中,都可以把钢琴演奏技巧发挥到极致。他的技巧创新不纯粹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在作曲方面,李斯特创有大量的标题性的作品,扩宽了钢琴和管弦乐的表现领域,促进了欧洲标题音乐的发展。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的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在音乐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首创了交响诗体裁;李斯特是继柏辽兹之后最重要的标题音乐作曲家。

卡洛琳·维特根斯坦曾这样赞美他的音乐:“我非常感谢您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来聆听您的音乐,她就像栖息在我们想像之河岸头的海上女妖塞人,充满了迷人的诱惑,有表达出来我们由于她们那使人销魂的房中香水的消逝而发出的尖叫。感谢您的音乐,她表达出的谦恭使我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认识,当我们的灵魂被悲伤之剑刺穿时,那种绝望使我们对刀剑毫不畏惧。感谢那些一个人只有在晚上向星星才倾吐的悲歌,那些将我们的灵魂托付在她们的羽翼之上的祈祷。先生,我心中充满了如此强烈的激情和美好的事物,我知道激情背后所隐藏的奥妙,我敬重壮观和美妙。希望这些想法能够让您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凡有过悲壮和悲伤感情的人,无不被您的作品激起强烈的钦佩。”由此可以得知,李斯特的音乐的表现力有多么的强。

我觉得,他的音乐风格是华丽辉煌、气势劲拔,钢琴技巧之高是罕见的。他卓绝的钢琴演奏技巧(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可以从他的高难度的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以及大量钢琴作品,大大扩展了钢琴表现领域。但是,作为一个炫技大师,他经常擅自改动他人的作品,来增加自己想得到的效果(参考一些资料所得出),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他的钢琴作品非常难,技巧性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作为一个钢琴家,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按照谱子,正确地弹奏音乐,所弹奏出的音乐应该与当时作曲家的心境和当时钢琴弹奏时所注意的要求相互符合才行。李斯特是一个认为音乐应该有她本身的思想的,是有内涵的,是高尚而进取的,例如弹奏他的《匈牙利狂想曲NO.11》,就是以匈牙利当地的吉普赛人的音乐作为作曲的基础的,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色彩,非常的豪迈、大气和热情,洋溢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他结交了像雨果、海涅、萧邦等这样有思想、与时俱进的人,导致他的世界观更复杂,一生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晚年又成为神父,但是,我觉得他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像他的钢琴作品《里昂》,就是描写里昂工人起义时的情景;匈牙利革命失败后,他又写了钢琴曲《送葬的行列》,表达了他沉痛的心情;随后,又写了《英雄的葬礼》以此来悼念烈士。种种现象都可以表明,李斯特的音乐是有内涵有深度的,是一个非常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他的钢琴作品热情奔放,充满诗意,辉煌大气;他的交响曲想象丰富,光彩逼人;而他的宗教作品动人而富有灵气。

作品中以十三首《匈牙利狂想曲》(在钢琴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二十四首《超级练习曲》,《帕格尼尼练习曲》等改编的钢琴曲最为著名。交响诗的作品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首交响诗,以及交响曲《但丁》《浮士德》、两部协奏曲、小协奏曲《死之舞》声乐作品等,都是西方古典音乐创作中的杰作。李斯特还写过《肖邦》《论未来的宗教音乐一文》《匈牙利的茨冈人及其音乐》等书籍。由此可以得知,李斯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音乐家。

三、我所熟悉李斯特的一部作品之音乐特色

《前奏曲》是李斯特所创作的交响诗中最伟大和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原来这部作品是李斯特未发表的一部男声合唱的管弦乐序曲,后来才改成交响诗的。李斯特选择了法国诗人拉马丁诗集《诗的冥想》作为音乐的文字说明。

“我们生命的意义何在,只不过是由‘死亡’唱出第一个音的一曲无名之歌的前奏。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但最初的幸福和欢乐,怎能不受暴风雨的袭击,以至好梦被惊破,神龛被摧毁;在残酷的打击下,怎能不冲出暴风雨,投入宁静的乡村生活,从回忆中去寻求安慰呢?可是,人总是不能久安于大自然怀抱中温馨的隐退生活,当小号吹出警报的信号时,他立即冒险上阵,不管号召他去参加的是什么样的战斗行列;为的是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和获得力量。”

《前奏曲》全长419小节,虽然分量还不及贝多芬《英雄》的第一乐章,但是却花了李斯特1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是一首很典型的传统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分主部、连接部、副部主题和展开部,然后是柔和的慢乐章,最后的乐章,又是由主部的再现和尾声组成的。(施忠老师说的)拉马丁的《诗的冥想》中所描绘的人生历程,和乐曲各段的内容是相互吻合的。前奏曲分四部,第一部“爱情的欢愉”,第二部“生命的风暴”,第三部“田园牧歌”,第四部“胜利的战争”。

引子中出现的疑问动机“do—si—mi”,代表着对人生意义的疑问,在各段落中加以变形,称之为“主题变形”。它衍生成雄壮的第一主题,展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接下来的两个抒情旋律都是从引子的疑问变化而来的,表现了“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充满温暖和幸福感。乐曲的中间部分分成两个段落:紧张不安的音响,刻画人生道路上经历的暴风雨袭击;双簧管奏出的明朗安详的曲调,写乡村的宁静生活。田园曲般的音乐逐渐激动起来,铜管吹出号角声号召主人公重新投入战斗。原来柔和温暖的爱情主题,变成了一支战斗进行曲,主人公在战斗中恢复了自信和力量。最后,主部的再现,辉煌而壮丽,全曲就是在这种生气勃勃、精神焕发的气氛中结束的。

作者简介:

上一篇:市个人课题结题报告下一篇:为诚信的人点赞学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