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2024-10-28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共10篇)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1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结尾,功力十足地玩了一招惊天动地的“乾坤大挪移”,高妙地把桃花源隐匿起来,消失于大家眼前——“处处志之”的渔人找不到桃花源,高尚士刘子骥找不到桃花源,其他人也找不到桃花源。

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呢?陶渊明对桃花源的神秘化处理,有趣有味,魅力非凡,引人深思。

第一,从“外人”的角度来思考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

首先,“外人”迷失了寻找桃花源的路道。渔人是见证过桃花源的唯一的“外人”,他有关通往桃花源路道的记号,是“外人”进入桃花源的关键线索。然而,当渔人报告了太守之后,兴冲冲地带着其他人企图重返桃花源时,却意外地发现所有的记号都不见了,再怎么样都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路道了。好端端的记号哪里去了呢?这个奇怪现象完全可以这样来解决。笔者认为,是桃花源人破坏了渔人的记号。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对“外人”戒备心很强的桃花源人,不大放心渔人,就悄悄地跟踪渔人,不但毁灭了渔人所作的记号,而且在某些重要的地段采取了保护措施,做手脚迷惑“外人”,拒“外人”于桃花源之外。

为什么离开渔人的“记号”就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路道呢?这与桃花源的地理环境有关。桃花源位置偏远,路道复杂。渔人在发现桃花源之前的“忘路之远近”,暗示桃花源与外界的距离,远到让渔人无法算计。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的“处处志之”,暗示桃花源的路道极难辨认,沿途山水错综交织,凌乱到让渔人无法识记。桃花源特殊的地理形势,进一步阻堵了“外人”迈向桃花源的脚步。

其次,“外人”削弱了寻找桃花源的热情。言辞凿凿的渔人最终找不到桃花源,决心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不久“未果”而死,这两件事如果联系起来想想,不难发现一种可怕的事实:桃花源好像有“神力”保护,寻找桃花源是没有结果的,甚至是没有好下场的(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可能受到太守处罚,刘子骥不久就死了)。可以这样说,这两件事有效地渲染了一种玄乎其玄的神奇力量,极大地震慑了“外人”对桃花源的兴趣。此外,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在别人看来,渔人有说谎的嫌疑,这也能够有效淡灭“外人”寻找桃花源的兴趣。

第二,从陶渊明的角度来思考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

首先,陶渊明认为桃花源外面的人灵魂丑陋,不配得到桃花源。课文以渔人作例子,以点带面批判了“外人”的丑陋灵魂。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桃花源人郑重地请求渔人不要跟其他人说起桃花源,可是,渔人出来后,马上就把桃花源的情况报告给太守,并带上其他人重返桃花源,完全不顾桃花源人先前的深情嘱托和热情招待,可见,渔人是一个没有信用的小人,是一个没有情义的小人,是一个没有感恩心的小人。同时,渔人一下子就把桃花源的情况报告到官府,搞得很大场,暴露了渔人企图捞到官府奖赏的不良居心,表现了渔人自私贪婪的恶性。渔人的丑陋折射了“外人”的丑陋,那么,由这些严重“缺德”的小人组凑而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尔虞我诈、争斗不断的黑暗社会,广大无权无势的老百姓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生活的痛苦,抒发了陶渊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其次,陶渊明热爱桃花源,保护桃花源。桃花源是人间天堂,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陶渊明极其珍爱,满心追求。桃花源作为美好社会的象征,其美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美好。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翠绿的桑竹,祥和的气氛,展示了桃花源的迷人环境。二是生活美好。昌盛的禽畜,怡乐的老幼,丰足的衣食,分明的作息,展示了桃花源的幸福生活。三是人性美好。对耕作的辛勤,对客人的热情,对邻里的和睦,对不幸的同情,对和平的珍爱,展示了桃花源的善良人性。陶渊明多方面描绘桃花源的美好,抒发了他对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

综合上面两点思考,可知陶渊明将桃花源神秘化,是有意而为的良苦用心——陶渊明不愿意丑陋的“外人”破坏他心中神圣的桃花源。这很好地强调了陶渊明心中的美好愿望,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真是匠心独运的精彩设计。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2

一.《桃花源记》的和谐思想渊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魏晋时期天下大乱, 看透了乱与篡的文人士大夫们于乱世之中对“和谐”表现出强烈的渴望。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对“和谐”产生了新的感悟, 陶渊明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广泛的接纳诸子百家的学说和思想, 却又不为之所累, 融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的思想。他“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改造并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结果, 并亲自参加生产劳动”[3]。梁启超在谈及陶渊明的身份时提出:“老实说, 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4]。躬耕生活一方面结束了他“身为形役”的痛苦走向了平和, 林语堂先生称他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5];另一方面, 使他走进底层人民的生活, 真正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谐”。此时的“和谐”已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延伸或扩展, 而是找到了一个支点并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和谐”是一种关系范畴。[6]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 体系的框架则是由人引向周围各方面的关系所构成的。这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趋于平和则就是“和谐”。陶渊明把这一理念融合在自己躬耕自资的体验之中筑造了“桃花源”, 于神秘美好之中散发出浓浓的泥土气息与人情味, 如三月春风抚面, 构成了一个“无所不谐”的“大同”社会。

二.《桃花源记》的和谐之音。

灼目的繁花、缤纷的落英, 自然随意而又引人探寻。《桃花源记》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一幅梦幻般的桃源美景。“良田”、“美地”、“桑竹”、“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人们“往来耕作”, [7]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穿过那片桃花林, 世俗与自然分隔。人与自然不再是站在对立的两端, 它们各自保留着独立性, 却又通过生产劳动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是自然映衬着人, 又或是人点缀了自然, 生动却又浑然一体。桃花源的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7], 这片宁静的沃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条件, 于是也就有了“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7]的其乐融融的场面。

客观的自然环境为桃花源中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存条件, 而其自身灵与肉的和谐让人们的精神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归真返璞, 终身不辱” (《战国策》) 。在这个世外桃源里, 每个人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自给自足, 心灵与肉体平和统一, 这种“物我冥一”的境界乃是和谐的境界。[8]“桃花源”的一大特点是“乐土”———“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这种生活虽是理想性的, 但却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它既不像先秦、诸子百家所写的那样哲理化, 也不像后世小说写的那样虚幻化”。[9]“往来耕作”一语道出玄机。芬芳的泥土气息使得桃花源的一切有了血肉。“不足为外人道也”[7]寥寥数字道出了桃源人坚定的信念。他们长久以来坚守此地并非是他们愚昧不知外面的世界, 反而正是睿智的表现。他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7], 哪知五百年后仍是乱世。文中仅用“皆叹惋”简单三字来表现桃源人的反应, 然而“叹惋”二字寓意深远。他们在叹惜“外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尔虞我诈时, 更是叹惜世间之大唯有“桃花源”才是一片真正的“乐土”。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渔人”的到来不但没有激起他们的“出世”之心, 反而更让他们坚定了坚守此地的信心, 把自己的血肉、灵魂都注入这片净土之中!

(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一种价值目标, 它认同和谐多于冲突对抗, 认同共识多于各持己见、互不相容。大致这个目标的社会为和谐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本质分野世界的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 因为和谐是属于关系范畴, 两方关系融洽才可以致和谐。[10]

贤者为何归隐?百姓为何避世?无非是为了躲避现实世界中的劫难———苛捐杂税、繁重劳役。“桃花源”的另一特点是“无君”, (宋) 王安石在其《桃源行》中说:“儿孙生长与世隔, 虽有父子无君臣”。[11]然而“无君”并不代表“无序”。如果没有任何规范, 那么自由就会变成美的失落。毕达哥拉斯提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7]桃花源人正是按照这自然的秩序来“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7]。他们既是这个天地之序的执行者, 同时又是维护者。首先, 桃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家园。“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7]其次, 人们在这片天空之下安排农事。天气时令以及土地的质量就是规范人们生产劳动的秩序。人们“日入从所憩”、“菽稷随时艺”, 所以这里“四时自成岁”。在这有限的土地上, 桃源人世代都遵守着这片特有的秩序, 使得他们得以创造出万世的幸福生活。最后, 人们“往来耕作”把这片天地以及这片天地里生活的人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独特的“无君”但秩序井然的小社会。使得这里的一切真切而不浮泛, 更使得“桃花源”获得了穿越千古的审美生命。

(二) 各有所依的桃源人

“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关系层面的价值, 但它也肯定个体的内在价值。因为在社会关系之中, 个体内在价值的不平等亦不可能达致社会和谐。”[10]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只是桃花源社会的表层现象, 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始终带着恬淡知足的笑意。他们为躲避战乱而来到桃花源并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在这片土地上各得其所, 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里没有孩子的哭声, 也没有老人愁苦的叹息声, 有的只是“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谐”。而青壮年则在田间穿梭劳作着, 偶尔抬头望望活泼的孩子以及健康的父母, 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歌声、笑声, 一连串和谐的音符谱成一曲“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礼记·礼运》) 的社会。

(三) 不废人情事理的桃花源

方宗诚在《陶诗真诠》中评论道, “陶公高于老庄, 在不废人事人理, 不离人情, 只是志趣高远, 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耳。”[12]陶渊明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 他虽从官场中退身, 但他并没有厌弃人世间, 没有从家庭伦理和朋友交际中退身, 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充满了依恋。如《归去来兮辞·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和谐社会是一个蕴涵深刻伦理思想的概念。”[13]表现在“桃花源”里则是依托人伦关系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爱。一方面, 在桃花源人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角, 人们共同劳作, 共同照顾家人,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他们互相扶持经营着桃花源这个“大家庭”。另一方面, 长久的避世而居并没有使他们淡忘人情事故。当“渔人”误入他们的世界时, 人们只是“大惊”。问明来人身份之后他们“便要还家, 为设酒, 杀鸡作食”[7]。随后,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7]。对于这名来历不明的“外人”, 他们没有排斥而是以礼相待, 直至“渔人”主动请辞, 丝毫不去怀疑“渔人”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遭遇。与《老子》中“民至老死不向往来”不同, 桃源人有着很浓厚的人情味。《桃花源诗》中明确的说“淳薄既异源”, 提出桃花源的淳朴与外界浇薄的风俗本源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浓浓的融合在泥土气息中的人情味才得以保证他们长久的生存下去。

陶渊明的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 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这种“和谐”是多层次立体式的, 陶渊明从以人为核心的角度出发, 进而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环境下, 天地为序、各有所依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对于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等诸方面的建设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摘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一种真朴、恬静, 超乎世外而又顺乎自然的和谐。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篇3

关键词:审美性;美;审美趣味

所谓审美性,即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说审美客体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审美特征,就是说审美客体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审美特征,并且能够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来吸引、感染、震撼审美主体,从而给审美主体带来感官上、情绪上、思想上不同层面的某种具体的审美趣味,例如感觉舒畅、情绪愉悦、境界提升等。审美性是文学作品必须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也是衡量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当然,除了审美性之外,思想性、实用性对于文学作品同样重要。也就是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其本身就具有某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传递给审美主体,使之获得某种启发,或在思想、行为上有所改变,除了对个人产生影响外,它也服务于社会,对社会和社会人能起到实际性的作用。这种实用性在文章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当然对于古代文章而言,由于它并未与文学真正分野,因此它不仅是文章,亦是文学作品。而中国历史悠久,优秀的文章也是浩如烟海,细细品之,便易发觉其多具有以上三种特征。古代政论文多显思想性和实用性,游记文多显审美性和思想性等。 《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至今的美文小品,语言朴实、简洁,却内含深意,往往令读者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它之所以名垂至今,―方面在于它描绘了一个所处封建社会老百姓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种恬静的理想社会是虚拟的,是无法实现的,才引起古今中外世人的诸多遐想,且产生共鸣,故而流传至今;一方面在于它简洁、优美、生动的文字塑造了其较高的文学价值,在文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故流芳百世。而在其文学价值中,审美性价值的体现是较为突出的。对此,本文将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思想深度三个方面来对《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进行阐述。

一、感官感受

这里的感官感受,并非我们所俗称的具象的“感官”,而是一种“虚拟”的感官,是通过审美主体的阅读,脑子里会呈现出某种和文本描绘相符的视觉影像,这种视觉影像并非是通过人的具体感官――视力看到,而是通过人的大脑虚构而成,并且审美主体能够在大脑中清晰地看到此种影像,同时它也能够传输给审美主体某种具体的美的感受,如欣悦、悲伤、平和等。当然除了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外,听觉、嗅觉等其他感官也会在虚拟的影像中配合着视觉发挥作品,以使审美主体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对桃花林有这样一段情景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此句描绘了这样一种画面:一大片的桃花林,笼盖在溪岸两旁,仿佛置身于红花的海洋,阵阵芬芳袭来,如痴如醉,轻风拂过,落花纷纷,连软软的草地上也洒满了桃红的身影。而审美主体在阅读这些文字时,大脑中会同步勾绘出这样唯美的视觉画面,同时其他感宫发挥作用,仿佛能够闻到桃花扑鼻的香气,仿佛能够听到轻风吹拂的声音,连柔软的草地仿佛也能感觉到,心里不由自主便会产生“美、清新、舒畅”等具体的美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其中,并深深陶醉。

当渔夫舍船穿过狭窄的山洞,他看到了这样的景像:“夫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语言描绘的一幅这样的画面:土地平坦广阔,矮矮的房屋排列得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有美丽碧绿的池塘,有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声处处都能够听到,田地间来来往往忙着耕作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的人―样,老人、小孩都非常闲暇自在,发出欢快的笑声。这样的影像会同步呈现在审美主体的大脑中,审美主体仿佛能够听到鸡和狗的叫声,还有老人小孩愉悦的笑声,会觉得这是一幅闲暇自在、美丽怡人的世外桃源景象,并情不白禁地沉醉于其中,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深深向往的情怀。

通过感观直接感受到的,便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最初、最原始的阶段,同时它也是情绪情感、思想深度后两个阶段的基础阶段。只有通过最原始的体验,审美主体才能有情绪情感的产生,才能对审美客体的思想性获得更理性的认识,并对其自身的思想产生启发。

二、情绪情感

审美主体在对具有内涵的审美客体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在经历感官感受的审美体验后,有感知力的审美主体继而会进入审美的第二个阶段,即情绪情感。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在阅读文本时,被文本中描绘的情景或流露的情感所感染,从而产生某种情绪情感,如欣悦、悲痛、感动、喜爱、厌恶等。这种情感在文学上称为“审美情感”,此情感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关于审美情感,梁代刘勰就曾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到“兴,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汉儒郑众曾曰:“兴者,托事于物。”晋代挚虞亦曰:“兴者,有感之辞也。”引此“兴”并非仅限于表现技巧、手法上而指向于情感的产生,它产生于事物的细微之处,一旦被其碰触,达到它本身的契合点,便会汹涌而至。可见文人们很早就对审美情感有理性的认识。

《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人与人之间没有战争,没有争夺,人人都安守本分、安居乐业、和谐惬意,同时在这篇文章里也寄托了作者逃避当时乱世而向往这种理想社会的情怀。这种惬意的画面、轻松的氛围、作者孕育其中的情感便成为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的触发点,使其不知不觉地融入这种画面、氛围,侵入作者流露的情绪情感里,从而产生某种情绪,某种情感评价。并且这也是文艺审美作用的体现,文艺的审美作用也俗称为文艺的娱乐性。当然,文艺的娱乐性也是分高级和低级的,所谓的低级趣味仅限于满足审美主体感官感受的影响,流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内心,也就是说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还处于最初阶段,例如现在市场上所流行的大多数言情小说或者武侠小说等,审美主体对其阅读目的仅限于通过故事情节取得愉悦,使心情放松;而高级的娱乐性则是与低级相反,它不仅要满足审美主体最基本的感官感受,同时也要逐渐深入审美主体以达到怡情冶性,使之真实地享受美的存在,并得到某种共鸣、启发或思想、行为的改变。而在《桃花源记》里,“文艺的审美作用”这个理论也是成立的。上文提到了感官感受只是其审美性体现的最表面的一个层次,而其稍高一个层次则是这个情绪情感的产生。《桃花源记》不仅会呈现给审美主体具体的动态画面,同时也会让其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安逸感和生活的无忧无虑感,从而产生喜欢、舒适的情绪情感,这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情绪情感的体现。实际上,这与我们所说的阅读时产生的共呜是完全契合的,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对其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他认为:“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的共呜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三、思想深度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使审美主体不仅能在感官感受、情绪情感上得到体验,也能使其体验到文字里所富含的思想深度。文学中所谓的思想深度,可将其理解为“作者通过生活实践所呈现的作品其有特殊性,并且这种特殊性不仅能给阅读者深刻的印象,而且能让读者产生新的思考”。这一点其实便是上文而言的“审美情感”的深层体验,此时的情感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情感,而是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赋予了审美客体更深层次的社会内涵,继而将对审美客体的体验从表面上升到了思想上。

前面提到思想性是衡量文学作品是否优秀与否的标准,同时它也是影响审美主体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的重要因素,是审美性的体现。思想深度所呈现的美的感受不仅要经过感官感受和情绪情感的层级,而且还会影响审美主体的思想层面,进而使其更深地体味美、享受美,并且延留脑际,就像余音缭绕,久久不能消散。《桃花源记》描写了这样一条线索:武陵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看到桃花源的情景——被桃花源人发现——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复寻桃花源。这条线索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真实、活灵活现的,仿佛我们能够看到桃花源的良田美池、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忙碌的农作人、闲适的老人和小孩。这个世外桃源和当时陶渊明所生活的社会是截然相反的,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是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一直追求一种自由的隐居生活,追求一种平静淡然的生活态度。可见此桃花源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是一种想摆脱现实生活而向往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的虚假呈现,不过它也是真实的,是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是作者的一种反封建的态度。这种思想性通过读者的视觉感官和想象进入其脑子里和心里,让其如临其境,并且陶醉于其中。《桃花源记》的这种思想深度的审美性体现包含了文学接受里所提到的净化、领悟、延留这三个阶段。审美主体通过阅读《桃花源记》,会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绪,即感受到这种生活的安逸,进而会被作者寄予文中的感情所打动,从而产生某种情绪情感,甚至会净化白己的心灵,然后领悟到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性,并且这种净化和领悟感会久久地萦绕脑际,这种思想性仍会波动于心间。

四、结语

消失的楼兰古城之谜 篇4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周围建有雄伟城墙,是边境重镇、“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许多商队经过时,都要停下休息。公元前1,楼兰国臣服了汉朝,年年岁岁进贡来朝,以后几降几反,成为当时汉朝的心腹之患。古诗中还有“不斩楼兰誓不还”的诗句。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它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它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3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楼兰古城消失是巨大的损失!

楼兰消失之谜

19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东,到达孔雀河下游,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3月27日,探险队到达了一个土岗。这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斯文·赫定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漏了许多。在干旱的沙漠中,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他们于是去寻找水源。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一座古城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有城墙,有街道,有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鉴定,这座古城是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整个世界震惊了,随后,许多国家的探险队随之而来…… 经历史学家和文物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被撩开了一角。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批的古墓。其中几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是一层套一层共7层由细而粗的圆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像一个大太阳,不由得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它的含义究竟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5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观《三毛的死亡之谜》有感 篇5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橄榄树》

当这段旋律和歌词传入我的耳畔,我顿时怀悟到这首曾被艺术部女高音①所唱颂过的歌曲的作者正是节目主持人所叙述的故事的主人公三毛,当我了解到作者三毛凄迷的情感和坎坷的经历,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出自一位留学西班牙的绝世弦音②,当我知晓三毛也曾为故地写歌③,泛着空灵的旋律我努力辨别着词意,心灵深处的弦被沉痛地拨动,同学中有惊叹者,有不屑者,而我却心酸欲哭,因为我们,或许还不懂三毛。

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几乎文艺青年的书柜里都有一本三毛的书,很多人说《滚滚红尘》最佳编剧奖的落败而给三毛带来的沉重打击是三毛自杀的直接理由,说这话的人着实是太不明一个作家的心了。每一位作家都有一个精神家园,他们或她们或多或少地生活在这里面,而一个作家的精神家园都不会被周围人群所全然了解,所以作家成长途上要经历的落寞和愤然是非作家所不能体会到的。如果作家会过分在意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遭遇,那么她就不会心灰意冷屏息静气地走上写作的路途,用笔抒发自己的感慨。

而也许你会问我,那三毛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为什么会毅然决然地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呢?其实没有任何人会自取灭亡,所谓的灭亡都是人与人之间所相互给予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具备三毛那样的艺术天赋,所以世人理解不了三毛的天才,看不到这种畅销背后的愁苦,看不到她本应遗世独立傲然万物之上的姿态,每一个畅销书作家的篇章,都是降低了自己的清高而为世人所苦心编撰的文字。世人在附和她的文字歌颂她的功绩时,作者的心却早已破碎不堪,零落如雨。

看三毛的语录,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

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正如其母缪进兰所说,三毛是个极度特立独行的人,只有她才能做到如此的真实,所以她的文字直指人心,前所未有的受人欢迎。而正是敢这样真实的人,才能创作出如此美丽的文章,才会在生命的交响曲中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活了多长,而在于生命是否真实。

恰恰世人都戴着虚假的面具,没有人敢以真面目示人,人们都在虚假中寒暄客套,越成长越没了当初纯真的模样。

三毛的死,是自我生命的完满,已经敷衍过世人,离开这个不能理解自己的世界,是三毛对自己的承诺。

人们缅怀她面世的著作,却不知可见的远远少于我们不可见的,一个能够创作出如此文字的天才,她自己内心的独白和屈忍着没能迸发的力量,必然数十倍地高于我们所见到的浅薄。

在一个人人都寻求不到归属所以到处寻求归属的年代,三毛作为一名作家也同样摆脱不了世人皆浮躁而给自身带来的悲剧命运。她改变不了什么,更征服不了什么,只能学着去接受什么。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流浪是陈平一生的写照,三毛是陈平生存状态的抽象,在流浪中积聚起精神的繁华,把 她铺陈在荒无人烟的寂寥当中,狂风骤起,风雨交加,世人举火焚烧,哂笑嘲讽,多年漂泊而辛苦栽培的一片绿洲,只剩下残窠老木,人们欢笑着远去后突然想起她而惊张地回望,她

在烈火中依着残情,远远望去,只剩下几凸枯毛。或许陈平年少时早已悟透了自己的命运,才取“三毛”这个艺名来苦笑自嘲。

直率的性情驱使着灵魂深处的渴望,世人的凄苦化作执笔写意的愿望。诗意的生活让她痴迷于幻想,她确确实实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世人却也从她那索取来了无尽的美好遐想。

这样的生活——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当然还有,还有梦中的橄榄树,所以流浪,流浪,流浪到那遥远的地方„„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6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演讲的结尾,就是演讲的“收口”、“点睛”。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认为“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末尽时戛然而止。”其意就是说,最好在演讲达到高潮时果断“刹车”,以此来强化给听众的最佳印象。

拿破仑说过:“兵家成败决定最后五分钟。”我们同样可以说,演讲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演讲的结尾。这是因为,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演讲开头和高潮精彩,再加上有一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好结尾,那么,就如同锦上添花,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相反,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结尾没有新意而平乏无力,没有激起波澜而陈旧庸俗、索然无味,那就会使听众深感遗憾,失望而去。因此,演讲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部分要求更高,内容要更有深度,语言要更有力度,方法要更巧妙,效果要更耐人寻味。可见,演讲的结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它在整个演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演讲结尾的方式。

好的结尾能揭示题旨,加深认识,给听众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能收拢全篇,使通篇浑然一体;能鼓动激情,促人深思,令人觉醒,能让听众在反复回味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所以,每位演讲者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演讲结尾的艺术技巧,而且要善于设计,安排出既符合内容要求,又符合演讲的时境的新颖而又精彩的结尾,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讲取得全面成功。

演讲结尾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演讲者可根据自己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听众及自己个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结束演讲的方法,使之有效地为演讲的思想和目的服务。归纳起来,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十种。

1、总结式

以总结归纳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对演讲内容和思想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以起到突出中心,强化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演讲稿《永照华夏的太阳》的结尾:

演讲稿的结尾格式

结尾要点: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自然结束。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震撼听众,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

演讲稿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是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也可以是号召性、激励性的口号,也可以是名人名言以及幽默的话,结尾的重要原则是:一定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讲稿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辩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嘲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演讲稿的结构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但是,由于演讲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活动,因而演讲稿的结构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有特殊的要求。

一、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义所释,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开场白的技术主要有:

1.楔子。用几句诚恳的话同听众建立个人间的关系,获得听众的好感和信任;

2.衔接。直接地反映出一种形势,或是将要论及的问题,常用某一件小事,一个比喻,个人经历,轶事传闻,出人意外的提问,将主要演讲内容衔接起来;

3.激发。可以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维的问题,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讲中来;

4.触题。一开始就告诉听众自己将要讲些什么。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国家领导人的演讲都是这样的。

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开门见山,提示主题。这种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

2.介绍情况,说明根由。这种开头可以迅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急于了解下文。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7

一、课堂导入方法

1. 直接引入法

直接引入法就是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这种引入方法寥寥数语, 开门见山, 一般对于独立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宜采用这种方法, 有时课时内容较多, 也可直接引入.很多情况下, 教师没有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头时, 也采用直接引入, 引入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没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没有调动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积极性.教师们在上复习课时, 也可以直接引入, 结合例题进行, 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例如, 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时, 可结合例子:如图, 用长大约6cm的铝合金条制成‘日’字形窗框, 问:宽和高各是多少时, 窗户的透光面积为1.5cm2 (铝合金条的宽度不计) ?这样复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以问题驱动可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树立学生自信心. (3) 针对性强, 做到复习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复习引入法

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已学过的知识, 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旧课, 导入新课.教师在提出要讲授的新课题之后, 首先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概括地总结一下, 扼要地复述出旧知识之后, 提出与此有关的新知识.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如讲《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 运用复习引入法, 把上节课讲的知识点复习一遍, 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 利于新课的开展.

3. 媒介引入法

媒介引入法就是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继而引入新课.实物教具或投影比教师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化抽象为具体,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内涵, 在课堂中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是教师导入新课通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如有位教师在讲“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时, 先让一位学生把教师事先做好的圆柱和圆锥模型拆开, 再把它拼好, 然后再结合多媒体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课件.这样学生建立表象后很快就能融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奠定了基础.

4. 问题引入法

问题引入法就是对所讲述的内容, 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引入新课.

“学起源于思, 思源于疑”, 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 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引入法一般用于同一章或同一个单元内, 前后知识相互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的教学或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如能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 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刺激他们求知的欲望.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定要三对边, 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让判断简单些?这样学生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方法.

5. 类比引入法

类比引入法就是通过例子的比较, 认识其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在讲三角形相似性质时, 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的这几组量是怎样的呢?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发现新知识.

6. 悬念激趣引入法

悬念激趣引入法就是通过有目的, 有方向地设置疑问, 留下悬念,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课内容枯燥, 缺乏趣味性,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频率与概率》一课时, 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

师:同学们在过生日时, 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同学以及老师的祝福, 那么要是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 他们会多么开心啊!我们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有没有生日是同一天的?

生1:××和×××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

生2:××和×××同学的生日也是同一天.

师:老师的生日是×月×日, 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和老师的生日是同一天?

生3:老师, 我的生日和您的生日是同一天.

师:我们真是有缘啊, 明年的生日我们在一起过! (师生同笑)

师:大家猜一下, 一年有365天, 一个班50名同学中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少?

生4:我认为应该很小, 因为一年有365天, 我们班同学才50人, 所以概率大约是七分之一左右.

这位教师用两个学生同一天过生日来导入新课,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引出了“一个班50名同学中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少?”的问题, 启发学生对频率和概率问题进行思考, 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尝试和表现的欲望.

二、课堂结尾方法

课堂教学的引入除以上几种常用方法外.还有很多, 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另外, 布局合理, 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 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 引人入胜的主旋律, 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只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 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致出现了教学的随意性, 使得整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 那么, 良好的结尾设计, 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果设计得好, 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 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 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 检查效果, 强化兴趣, 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活跃思维, 开拓思路,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达到“课结束, 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课堂结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口头总结结束

在下课之前, 由教师或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总结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和注意点.

2. 板书结束

教师或学生借助黑板、投影等媒体呈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

3. 口头问答结束

在结束时, 由教师或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口头提问, 然后让学生回答, 教师或学生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补充.

4. 笔头练习结束

通过让学生做练习来及时复习所学知识来结束, 此类结束能够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测验结束

由教师事先编制好试卷, 要求学生在结束时单独完成, 教师在课后批改.

6. 布置作业结束

教师通过布置思考题、练习题来结束课堂教学.

浅析《桃花扇》中李贞丽形象 篇8

关键词:风雅化;迥异化;侠义化

孔尚任的《桃花扇》一直以来都是为人们所传颂的。它主要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戏。"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个社会下层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她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而且按照当时的等级贵贱观念,她是属于为衣冠中人所不齿的倡优贱流,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能够明白是非、有着独立人格的人。她对于整部剧作男女主人公的发展以及情节推动的作用更是不小。她就是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

一、妓女的风雅化——结交文士

李贞丽这一形象首次出场是在第二出《传歌》中。她的身份是烟花妙部、风月名班。首先交代的就是她的妓女身份。在人们的印象中妓女的形象一直不是很好,这个职业也为大多数人所不齿。然而李贞丽却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妓女。她在整部书中表现出的是一种趋向文雅化的形象。当杨龙友来到媚香楼的时候,李贞丽就“请到小楼焚香煮茗,鉴赏诗篇”。鉴赏诗篇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而这才是刚刚开始的一小部分。作者对于这个人物并没有进行大笔墨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进行烘托渲染。当杨龙友看见四壁上的诗时,首先说的是这些都是名公题赠之后又是更加惊讶,有张天如、夏彝仲这样的名公,等到他也想和韵一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才华不及这几位,可见李贞丽结交的都是当时比较出名的士人。这不单单只从这一出体现出来,文本后面也有体现。在文本高潮《骂筵》一出中,在阮大铖、马士英面前,李香君说自己是李贞丽,阮大铖就说闻得李贞丽,原是张天如、夏彝仲辈品题之妓,自然是放肆的。又从侧面说明了李贞丽平时与这些人交往是甚密的。对于当时得这些东林伯仲,这些青楼妓女们是很敬重的。往来应答酬和赠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她们的身份虽然是妓女,但是她们所追求的又是比较进步的思想,已经意识到不仅仅文人可以写诗,这说明她们此时的思想是进步的,行为也是比較超前的。反映出一种妓女风雅化的倾向。

二、老鸨的迥异化——代女出嫁

李贞丽不仅有妓女这一个身份,同时她也是李香君的养母也就是老鸨。在人们的眼中,妓院中的老鸨们就像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元曲《中吕·满庭芳·刺鸨母》就比较确切地形容了这个职业。原文是:“狂乖柳青,贪食饿鬼,动镘妖精。为几文口含钱做死和人竞,动不动舍命忘生。向鸣珂巷里幽囚杀小卿,丽春园里迭配了双生。莺花寨埋仗的硬,但开旗决赢,谁敢共俺娘争。”深刻而又明显地揭露了真正的鸨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把人只是当做赚钱的工具,对妓女们非打即骂,而且为人只是向钱看,而不会考虑其他。这样的鸨母在古代也是数不胜数。在《玉堂春全传》中,当王顺卿有银子住在妓院时鸨母就是好喝好招待,当钱财用光时,就无情把他逐出妓院,流落为乞丐。当玉堂春知道后就告诉顺卿一计,当鸨母听说顺卿不一样后,赶紧换上另一副嘴脸,满脸堆笑迎顺卿进门,同时又吩咐摆酒接风,还不停地说已经寻了他一个多月,在酒桌上还殷勤劝酒,极尽媚态。作者极大笔墨把老鸨那种丑恶势力的嘴脸形象深刻地刻画出来。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唐传奇《李娃传》中的鸨母也依旧是那种贪财忘义之徒。当荥阳公子腰缠万贯在李家一掷千金时,李母视他为衣食父母,当他千金散尽后,鸨母便开始对他冷淡疏远,最终设计把他骗走,导致荥阳公子流落街头,沦为乞丐。这反映出大部分老鸨子都是这种心理,有钱的就是座上宾,没钱的必定是要被逐出院门的。整个人都是无情无义、唯利是图之人。而《桃花扇》中的李贞丽则与她们迥异。她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当李香君拒绝阮大铖的妆奁时,贞丽虽然口中说道些许可惜却终究没有怎么,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试想换成其他的老鸨还不知到底怎样呢。当身无分文、一穷二白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继续交往时,贞丽也没有因为金钱的事情刁难他们。其中最最令人感动的应该是属于李贞丽代替香君出嫁这一事情。侯方域本来就是一个贫贱的书生,走了好久之后又是杳无音信,而作为青楼也是要吃饭过日子的,李香君却又立志守楼,这种行为按理说是完全不可以的,作为老鸨养了你那么多年你不挣钱反倒又为了一个一去不复返的人坐吃山空,按照古代正常的规定是万万不可的。而李贞丽却宽容大度,她不仅理解李香君,而且对她有那种母女间的真情在。当香君血溅桃花扇后,贞丽不但没有强迫她必须出嫁,反而自己代替李香君出嫁,其行为可歌可泣,为人传颂。当她出嫁前还不忘告诉杨龙友要好好照顾她的女儿,可见李贞丽形象的高大、着实令人敬重。在之后遇到故人叙旧的时候,贞丽还说道:“香君独住,怎生过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旧想着她的养女,可见这个老鸨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个形象的塑造就与其他的老鸨们属于截然相反的类型,不仅不逼迫他人,为他人着想,最后竟然为了他人出嫁,令人读起来不免有些心酸。

三、小人物的侠义化——忘我救人

桃花扇中的人物形象纷繁复杂,上至皇帝下至妓女,人物形象繁多,而作为李贞丽则是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人物命运就像水中浮萍,尤其是在那个动荡不安、奸臣当道的年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品质与精神。在戎马纷纷,烟尘一望昏的背景之下,苏昆生被不幸推入河中,流水浑浑,水流湍急,风涛大作,在这种命悬一线的情况下,李贞丽出现了,在船公说黄河水溜不是当耍的情况下,李贞丽却毅然决然的要将落水之人救上岸。原文中这样说道:“风急水紧,舍生来救人.”可知李贞丽此时真的是舍生忘我了。人的善良本性与大义这时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之后遇到侯方域,侯方域说道:“若非遇着贞娘,这黄河水溜,谁肯救人。”就再一次把当时形势的严峻陈述了一遍。而李贞丽则是属于当时并不知道落水之人到底是谁的情况下将人救起,这就会更加体现了她的侠义化举动。一个下层小小的人物尚且有如此大的壮举,再看看当时的阮大铖、马士英之流。每天想的就是怎样钻营,怎样报复曾经打击过自己的人,置民族于不顾、置江山于不顾。在遭到复社文人攻击时就想怎样钻营才能摆脱,思想里充斥的没有国家与民族的概念,全都是从一己私利出发,“若是天道好还,死灰有复燃之日。也顾不得名节,索性要倒行逆施了。”还没有怎样的情况下想的就是怎样取巧投机,这样的人一旦得了势,则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的祸害,民族的败类。设计陷害侯方域,违背良心趁着国败之际迎立福王,借着威势作威作福,谄媚马士英,不能体会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反倒趁此机会陷害忠良、帮助田仰强娶李香君,与马士英等人沆瀣一气,这样的奸贼存在着实误国。一个小小的妓女都能舍身忘死地去救人,那些身居要位的官僚们你们想的到底是什么?不过这也是应了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初衷:“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这种身居高位却隳帝之基业者与身份低微却能舍身救人者形成了鲜明而又讽刺的对照。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有左良玉、史可法之心,众人团结一心,是不是历史将会更改?奸臣当道,纵有左良玉、史可法这样的少数忠心将领在,也是改变不了历史方向的,这一点着实是可叹的。

笔者认为虽然《桃花扇》中对李贞丽形象刻画着墨不是很多,有很多还是从侧面进行的描写,但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与精神足以对后人进行警醒。本身作为一个妓女,却大量结交文士,煮茶品诗,整个人生境界得到提高。对后人又有很大启迪:不管身居什么样的位置,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依旧可以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身为老鸨却代女出嫁,虽然违背常理,但是却令人敬佩,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就应该这样进行刻画,就算身为小人物,也依旧有那份善良与舍己为人之心。李贞丽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桃花源记》的课件 篇9

导语:成语“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耕种的日子。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让小编带你学习写一下《桃花源记》的课件。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10

一、桃花潭风景区旅游规模化经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以农户分散化经营为主, 内部规模效应无法凸显;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和足够的基础设施条件, 使得外部规模的不经济性突出。制约桃花潭风景区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有:

1.“农家乐”作坊式经营的先天缺陷。

“农家乐”侧重于单打独斗, 缺乏行业组织和分工协作, 无法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以农民所拥有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是一种附加值较少的旅游模式。

2. 公共品供给缺位。

“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桃花潭风景区基础设施极其落后, 卫生条件差, 信息化程度低。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地服务设施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 难以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与配套的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不足, 制约着桃花潭风景区的发展。

3. 经营主体的弱质性。

桃花潭风景区大多经营户缺乏市场意识、只是简单的提供严重同质化的餐饮服务, 不具备服务经济社会乃至体验经济社会必备的服务水平, 更无法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验价值。

4. 对“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偏差。

经济学家主要关心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目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重视供求关系、就业和其他货币性因素;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则更关注宾主双方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地理学家关心研究旅行流向和地点、开发的范围、土地利用以及实体环境的变化。桃花潭风景区未能从众多层面合理分析“桃花潭”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意义, 没有从地理学层面合理开发旅游线路。

5. 品牌建设力度亟待提升。

“农家乐”作坊式经营与现代旅游业的要求不吻合。桃花潭, 依然停留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诗歌层面, 如何重现那一流芳千古的画卷, 是留给当地相关利益主体的一个现实课题。桃花潭风景区应该致力于合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

二、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桃花潭的发展现状,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 笔者么致力于寻求其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探寻其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1.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

(1) 旅游资源优势。桃花潭风景区集群内不仅有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更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人文资源。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九华山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 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而桃花潭也以李白的诗歌而名闻天下。

(2) 品牌美誉度。桃花潭品牌的潜力绝对不能仅限于古镇、山水游, 重要的是要突出桃花潭特有的文化内涵, 也就是说桃花潭独特的酒文化、情谊文化、民俗文化等也要衍生出旅游产品。国家水利部近日公布了第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其中宣城市泾县的桃花潭风景区名列其中。

2.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劣势

(1) 产品定位不明确。桃花潭风景区内到处是“漂流”、“古迹”, 产品供给雷同化现象严重。桃花潭所拥有的, 是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沉淀, 漂流与古迹的存在无可厚非, 但是严重雷同则会造成内部竞争与厮杀, 当然, 桃花潭只是流于古迹与漂流, 则显得过于单一。

(2) 服务配套设施缺失。桃花潭风景区交通落后, 与周边知名景点明显缺乏骨干公路的有效联接;集群内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风景不协调。

(3) 内部协调不力。桃花潭风景区缺乏统一规划, 行政隶属于与多个地区的现状制约着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缺少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各个经营主体基于“品牌推广”的外部性考虑, 缺乏广告宣传的动力。公共品以及准公共品的提供, 应该隶属于相应的社会管理部门或者相应的组织机构。

3.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机会

(1) 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是国家战略行的规划与选择,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桃花潭周边地区而言, 这是基于特有的资源垄断与资源禀赋的一项占优策略。

(2) 旅游业保持高增长态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入境旅游人数约6600万人次, 同比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2750万人次, 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约2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势, 为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4.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威胁

(1) 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桃花潭周边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2010年, 浙江千岛湖接待游客总人数974.28万人次, 同比增长17.8%;旅游收入45.4亿元, 同比增长19.2%;安徽九华山接待游客总人数4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9%;旅游收入39亿元, 同比增长25.8%。分别名列全国单个景区的第4位与第5位。由于地域相近, 这对于桃花潭风景区而言, 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2) 旅游需求日益差异化。当前,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样化, 游客关注旅游的实质性内容和环境质量, 并强调体验价值的获取, 这对于桃花潭风景区低层次的旅游开发战略而言, 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三、桃花潭旅游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对策

乡村旅游是农村绿色产业, 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农村公共产品性质和正的外部效应, 因而政府应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主导作用, 如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 也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农户进行旅游服务培训, 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等。具体表现为:

1. 建立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创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系增进乡村旅游农户企业的共同利益和维护合法权益而依法组织起来的非盈利性、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服务、自律、维权、协调。乡村旅游行业组织通过服务、维权和协调, 为农户的乡村旅游经营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并通过自律, 避免不正当的竞争, 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促使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行业整体产品水平。

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模式, 不仅能发挥社区内的集体力量进行统一的旅游经营管理, 而且也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固有文化制度的制约功能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更重要的是社区参与的旅游模式可通过对区内各家各户分类经营特色产业的合理安排, 形成农户间良性的竞合关系。桃花潭风景区根据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色, 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富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参与模式, 推行一村一品, 这对实现区域内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进而促成区域间合作与市场共享, 是避免区域间由于产品雷同而引发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2. 基于SWOT分析的桃花潭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固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但是旅游竞争力提升主要依赖于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绩效。美国市场营销学会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旨在为顾客创造、沟通、传递价值以及管理客户关系, 并由此使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受益的组织职能和系列过程”。这就要求我们:

(1) 合理界定利益相关者。桃花潭风景区是众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景区的管理部门、旅游景点的开发商、农家乐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旅游者。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价值网络, 并且有一个“价值生成———价值分配”的链条在影响景区旅游发展。景区可以在科学制定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下, 致力于价值的生成这一关键点。

(2) 提高游客满意度。价值生成, 应该关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满意度的考核, 主要是基于顾客的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需要注意的是, 服务质量不等于满意度, 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除了“感知质量 (即服务质量) ”外, “品牌形象”、“用户预期”、“价值感知”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

(3) 提升顾客资产。所谓顾客资产, 就是企业所有顾客终身价值折现现值的总和, 即顾客的价值不仅仅是当前通过顾客而具有的盈利能力, 也包括企业将从顾客一生中获得的贡献流的折现净值。顾客资产由三个部分组成: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和维系资产。这就要求桃花潭风景区应该致力于让游客对景区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让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价值, 进而维持与游客的长期关系。

(4) 加大品牌内涵建设。奥格威认为: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有品牌的个性、标识、品质、包装、价格、历史、广告传播气氛、以及企业的公共形象等, 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综合形象。桃花潭风景区集群内各旅游景区应加强联合, 把集群区域作为一个品牌, 以集群整体形象参与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 打造区域品牌, 树立名牌, 以求提升桃花潭风景区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偏好度和忠诚度。

(5) 完善产品定位、凸显差异化策略。根据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和市场特点, 结合周边区域的资源和交通线路, 整合推出跨行政区域的黄金精品旅游路线, 满足游客的需要。利用集群的优势, 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战略, 变同质竞争为差异化有序竞争。桃花潭风景区要分门别类开发旅游资源, 形成旅游景点的差异性, 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6) 提升服务营销水平。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服务不仅是一种活动, 也是一个过程, 某种结果。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 还是顾客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 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 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继祥.产业集群与复杂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陈继祥.产业集群与复杂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陶金国.特色经济、产业群与区域营销[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3) :66-69[2]陶金国.特色经济、产业群与区域营销[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3) :66-69

[3]柳思维.营销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7[3]柳思维.营销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7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丽.浅析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职能[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2) [5]王丽.浅析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职能[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2)

[6]奏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 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 2005, (3) [6]奏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 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 2005, (3)

[7]李丰生.阳朔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探讨[J].经济地理, 2005, (2) :261-264, 267[7]李丰生.阳朔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探讨[J].经济地理, 2005, (2) :261-264, 267

上一篇:电焊工技师理论知识试题集(判断题)下一篇:县农村饮水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