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2024-08-14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共10篇)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篇1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初一年级组

一、小组组建:

1、小组建设的好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目标。

2、具体分组方法:每组以6个人为宜;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同质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A、B教C的目的,形成了“兵教兵、兵带兵”的帮扶对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小组”。

二、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小组长的担任条件:

(1)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成绩不一定很优秀,但责任心必须要强,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要有服务意识。有些学生很自私,什么事情总先想着自己,没有把组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自制力要强。有些组长自认为自己是官,就想着天天为所欲为,对组员指手画脚,摆个官架子,管不住自己,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所以,组长必须以身作则,高标准要求自己,只有管住自己,才有资格管理组员。

2、选拔方式:

(1)教师临时指定:刚开学,由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可以根据报名这几天对学生的观察和初步了解,临时指定小组长,以后,可以根据平时的评比和表现灵活的更换。

(2)自我推荐:班主任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组长的好处,如: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然后让学生发表竞选演讲,给大家表态发言,今后,自己如何胜任这个职位。

(3)民主推选:初一新生刚入学,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如:自我介绍等,让学生之间多一些了解,然后由组员民主推选小组长。

三、组内人员的分工:

坚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比如:组长抓小组的全面工作,有负责纪律的、负责各个学科的、负责卫生的、负责考核的和负责收发学案的等等,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管理当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参与中体验管理者的乐趣。

四、小组文化建设:

1、创建小组组名:一个班级要有班名,那一个小组也要有组名。所以要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生机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凝聚力。如:以花来命名(剑兰花、罂粟花、郁金香和夕颜花等)、以名人命名(中山组、冰心组、陈景润组等)和以名校命名(如哈佛号、剑桥号、清华园)等。

2、设立组训、口号:组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格言,设立自己的组训和口号,以激发小组组员的上进心。

3、民主制定组规:无规不成方圆,小组也一样。所以,我采取小组管理民主制,利用晚点小班会时间,让每个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从小组利益出发,制定符合自己小组实际的组规,确保组规的民主制定。

4、创建小组誓词,由小组自己撰写誓词,晚点小班会小组轮流宣誓,激发学生的斗志,强化组员的团队意识,创设班内小组之间竞争的氛围。

5、确定小组目标:小组合作讨论,制定本学期小组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组员月考、期中和期末的目标,我们小组要在班

内发展到什么水平,小组间的成绩和考核的挑战等。

组名、组训、口号、组规、誓词和目标做成一个牌子或者桌签,放在组内的桌子上,激励组员积极向上。如:组名:寒梅

组训:团结友爱 知错就改 热爱学习遵守纪律 口号: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目标:具有一颗仁爱之心,拥有广博的知识 组名:向日葵

组训:坚持不懈 勇往直前 齐心协力 共创辉煌 口号:我们发现 我们思考 我们交流 我们进步 目标:勇夺第一

五、小组的优化: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比,肯定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没有当初预设的那么好,组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连续几周,这个组一直排名倒数,那这个组肯定存在问题,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不成,就应该及时调整小组,达到优化小组的目的。

六、小组目标追击:

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挑战和对抗,在班内创设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小组追击的形式往往有考核追击、活动追击和成绩追击。

1、考核追击:每周五由各班的自主管理委员会根据班级的民主考核制度,对班内十一个小组进行考核排名,表扬优秀小组,对考核靠后的小组,找出问题所在,激励他们,对自己要有信心。随后,星期日周总结晚点小班会上,表扬挑战成功的小组,给他们小组组员加个人考核分,然后,让小组重新制定挑战目标,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活动追击:利用活动提高小组组员的合作竞争意识,如:在操场上,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小组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赛前,每个组长做好动员活动,集体给小组定目标,准备在活动取个什么名次?鼓励组员相互协作,为小组争光。通过这种小组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成绩追击:利用晚点小班会组织学生制定小组的奋斗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所以我们常常让小组和个人制定考试目标,组与组之间的进行挑战,有宣誓和下挑战书等形式,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竞争意识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

考试后,利用小班会时间,宣读小组和个人挑战的结果,对成功的小组、个人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可以加个人考核分,对那些挑战的失败的小组及个人要多鼓励,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找原因、找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去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七、小组考核评价:

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考核,把个人利益与小组利益捆绑,一人犯错给小组扣分,一个人表现好给小组加分,给贯穿一种思想“一人荣不算荣,一人耻小组耻,集体好才叫好”。

八、小组激励机制:

1、周表扬:每周五,各班根据考核情况给年级组汇报本周的3个优秀小组,年级组会在每周的跑操时间,在年级层面上通报表扬,并给各班发喜报,或者在班级小组竞争牌上给小组贴星等。

2、月活动:年级组按每月对各班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奖励,评出优秀小组,组织优秀小组成员去爬山,在山上,学生和教师打成一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或者组织优秀小组观看励志电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每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班内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

3、学期表彰:根据各月小组的表现,汇总考核评出本学期的优秀小组,学校会给优秀小组成员颁发荣誉证书,给优秀小组长进行授牌,激励这些学生等能积极向前,更好的为班级服务。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篇2

开学前一个月,我针对历史课堂的操作流程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训做了以下工作。学科长及历史小组长集中培训了3次。培训内容如下:

一、学科长职责培训

1、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

2、及时收发学案,上课前提前5分钟到教师办公室跟教师沟通,准备上课相关事宜;

3、课后配合教师认真检查学生课本的批注勾画情况,及时反馈相关学习情况;

4、课堂评价记录(给各个展示的学生加分,展示一次1分、纠错质疑家1.5分)

5、纪律维护。对上课有睡觉、说话、捣乱的学生及时制止并且相应的计入考核,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6、将学生的学情、对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做好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学科小组长职责培训

1、组织本小组长成员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及展示;

2、组织本小组成员相互批改学案;

3、检查小组成员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收集学案上交学科长;

4、合作探究时将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黑板上或反馈给教师;

三、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针对全班同学的课堂行为习惯培养我在第一课就做了以下规范细则,并将该细则下发于每一位学生,要求他们贴在历史课本的第一面,时刻提醒孩子们遵守课堂规范:

1、展示习惯:

①展示的学生要面向大多数同学站立、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 ②在黑板前进行展示时要使用教鞭棍,侧身45°站立;尽量做到脱稿展示;

2、倾听习惯:

①未展示的学生要面向展示的学生坐立、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饱满;

②要认真倾听并及时做好笔记;学会使用双色笔,蓝色或黑色中性笔记录笔记,红色或彩色笔做疑问记号或纠错改正;

3、语言规范:

展示时要学会使用“我要质疑”、“我要补充”“”、“我要对**同学进行点评”等规范用语,展示时不允许重复展示。

初一新生学习计划 篇3

从知识的角度,在小学就是套方法,初中更加注重从概念的本质去理解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体系。小学的知识是一块一块的,彼此之间联系不是很大,它更偏重于技巧和题型,小学课本只是告诉了基本方法,但难度并没有上去,没有学到本质的东西。而初中的知识更强调体系感,知识上难度更大。

在考察方面,小学比较偏重于结果,初中一方面强调概念的体系性,另一方面更强调过程。

学习要求上,初中的知识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其实他的应用是非常复杂的,它的拓展性很强,变化灵活。这是和小学有很大差别的。小学的知识虽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但是基本模型都见过了,也都差不多了。初中更强调理解,对于理解和应用的变化更多些。

在心态上,刚上初中学生都会觉得知识特别简单,就不认真学,觉得自己都会有理解,但是真正考试上遇到知识上应用的题,就很容易失分。再加上现在学的计算题,同学们都觉得简单,其实在现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计算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小升初阶段同学们面临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要有意识,有认识:认识小学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说规划,规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这些不同。

第二:就是把踏实下来把计算练好,重视概念。初一这个阶段没有必要让学生见特别多,特别花的东西,初一是一个练内功的阶段,把各方面的基础打好了,后边才能拔高。

第三:心态上不要觉得这些知识简单,更加强调解题过程。

初一新生如何适应学习 篇4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考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不懂的问题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三、实验课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2.注意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验要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测定数据,做好记录。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且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

四、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4.作业要独立完成。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

5.作业要规范。切忌涂改过多。书写工整,步骤简明有条理。

6.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五、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

六、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

3.答卷时应注意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答题先从简单的开始,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七、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初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篇5

初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1.“读法”预习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做到:

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

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法”指导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

(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听好课后小结。

3.“思法”指导

“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初一学生在学习中使自己做到:

(1)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

(2)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法”指导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下面教你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中铁信石家庄分公司

(2)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

(3)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

(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还应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当然,平时在学习当中要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乐问、敢问、勤问、善问、不耻下问。

5.“记法”指导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听课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

(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

(4)记课堂小结。要指导自己所记的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下面对初中新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成十句话,便于学生记忆。

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专心听讲。

课后认真复习课文,弄清概念才做习题。

解题方法力求简便,作业测验独立完成。

作业做错必须纠正,每章每节定要总结。

初一新生学习方法讲座 篇6

2.做好课后复习。每天课后,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复习。

3.主动思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

4.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一定要认真完成。

5.认真阅读课本。阅读课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6.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增加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初一新生学习方法指导 篇7

2.积少成多:每天坚持学习和积累,时间久了,量变引起质变,就会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3.精准练习:课下练习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学练结合,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再回到知识点上进行巩固,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初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浅谈 篇8

进入初中,你们学的知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小学难得多。从整个初中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上来看,八年级的难点最多,九年级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初一数学主要学习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两个领域的知识。其中涉及的知识有:图形的初步认识、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等。而初一上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为:图形初步认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的点、线、角等。有理数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及相关概念和运算;整式的加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法则、去括号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八年级,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现在八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对七年级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八年级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七年级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这里先列举一下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3、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4、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七年级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八年级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八年级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那怎样才能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八年级、九年级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

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4、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2022初一新生三种学习方法 篇9

学习结果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

首先,始终站在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

许多学生习惯于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学习,一章一章地学习。他们不太理解章节和主题的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他们只看到树,却看不到森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到的知识不断增加,你会觉得内容复杂,线索不清,记忆的负担变得更重。事实上,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个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了解每个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通常会使知识更容易掌握。

第二,回到源头,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中最重要的是避免死记硬背,尤其是在科学领域。更重要的是找出真相。因此,不管你学到了什么,你必须问为什么。你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似乎是基于水和基诺莫托。即使你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的范围,甚至老师也不能回答,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这通常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所学的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知识,培养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长远来看,我们一定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是思维的核心。掌握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智力素质。随着智力素质的提高,知识的学习将变得更加容易。因此,上述三种学习习惯本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如何思考。

初中怎么提高成绩

第一、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

初中的学习时间很长,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们在讲台上传授新知识,学生们在底下接收,双方一定要配合默契,这样才能让知识流转。如果上课开小差,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时间久了就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习成绩自然就不好。

第二、及时复习巩固,珍惜课下时间。

学生们在课堂上要专注,课下也要及时巩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知识,只有把它们牢牢记在脑袋里,做题的时候才不会慌乱。大家要珍惜时间,把该学的东西学好,不要给后续留尾巴。

第三、各科均衡发展,不偏科不拖后腿。

初中的学习科目很多,大型考试看的是总分,所以每一科都拿到好分数是保持高排名的基础。如果你有一科比较弱,那么排名的时候自然会吃亏一些,这是必须要改变的局面。但保持各科均衡发展不容易,大家要找到各科的学习方法,不断尝试,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初中学霸每日作息时间表

上午:5:30-5:50起床,洗漱20分钟。

5:50-6:00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花费的时间。

6:00-6:30教室自习读英语文章或者单词。

6:30-7:00背语文诗歌或者美文。

7:00-7:45早操吃早饭,边吃边看书,一般是看英语单词,背诵古诗什么,或者是看看理化生的公式,不能浪费任何时间。

7:45-8:00休息,准备上课。

8:00-11:50上课时间,课间休息的时候整理上节课笔记或者预习下节课。大课间的时候做题。

中午:11:50-2:00午休时间,吃完饭看会作文素材或者作文范文,睡20分钟去教室学习。课前10分钟边休息边预习。

下午:2:00-5:40上课时间,安排和上午一样。

5:40-6:20下午吃饭时间,休息时间。

7:30-9:30晚自习,将当天学习的内容梳理一下,其他时间做题。

9:30-10:00洗漱。

10:00-11:00听英语听力,做阅读理解,写英语日记。

11:30之前睡觉。

★ 初一地理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和技巧

★ 初一新生自我介绍

★ 初一新生作文

★ 自我介绍初一新生

初一新生学习小组建设培训 篇10

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间内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初一是学生从小学转段,开始独立学习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习惯培养非同小可,不可忽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从初一一开始,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习惯教育和引导。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如果没有预习,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有记忆就有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只有及时复习,反复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每天睡觉以前,用15分钟的时间快速复习,浏览当天学习的内容。不要求钻研,大概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这样有效学习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因为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据有关数字统计: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只须花费105分钟,但其作用相当于你集中精力学习5至10小时的效果。“温故而知新”,弥补学习知识的缺陷。这样,不但提高了课题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学习兴趣。

合理制定目标。在每个月开始时,要为自己制订几个目标,再将其尽可能地量化、细化(如:每天晨练10分钟),之后,要努力完成所制定的目标。如果完成地好,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就这样,目标完成得越多,你的自信和成就感就越强,而逐步堆积起来的自信和成就感会使你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逐步实现你的长期目标。

上课时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学生上课必须端正坐姿,眼睛正视黑板或老师,注意力集中,古文《学奕》中,“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可见古人已经深知上课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何况21世纪的我们呢?

这个习惯也可以让老师或同桌提醒你。因为课堂上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勤作笔记,才能记得更准确,也才能为课后复习巩固打下基础。同时,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自己的思维紧跟老师,只有思维跟上,行动才可能跟上。

学习、运动劳逸结合:让左右大脑交替学习,让身体充分得到休息,每天做眼保健操,每天晨练10分钟,作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二、勤思好问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是正常现象,学贵有疑,学习上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像爱迪生那样问倒了老师才叫绝。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求学就是找疑解疑的过程,“学源于思”,思维敏捷,学习成绩扶摇直上。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个方面有问题,那就显然是没有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三、参与课堂的习惯

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率,这就要求老师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根据教材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交流,主动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一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前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而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拖拉,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完成作业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成功地做成一件事并不难,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也不难,再如,敢于复习一、两次,能起来晨练一、两次也不难,难的是养成习惯。而那些成功的人可贵之处,正是在于他们能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五、课外阅读的习惯

“读书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益健康”,阅读可以使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生课外阅读,还可以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可以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不能拘泥于课本,学生应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吸收更多的营养。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为此,我自愿把买给女儿的几本书拿到班上,并要求学生按学号轮流在下午课前读故事。读前,先提出问题,读完后,叫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听之前就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的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由于很多故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学生也起到了正确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六、自我检测的习惯

很多学生忽视了自我检测的.作用,认为完成作业就是复习检测了,其实不然。检测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常见的自我检测可以分为检测记忆性知识和检测应用能力。记忆性知识的检测可以是个人独立背诵、默写、对照检查、反馈加强,也可以几个人合作,互相提问、抢答、测试等。而应用能力的检测可以通过做题来实现。做题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但是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完成任务式的做题,这样的效果不佳。做题的目的应该是总结考点,熟练应用考点。因此,做完题后的总结梳理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从总结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重要的考点或知识点及其考察的方式,从解题的过程可以找到解题的策略。久而久之,我们做题就会直入切入点,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下一篇:单位试用期工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