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2024-09-20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精选12篇)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1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说板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2

国内学者刘艳群等[3]用主分量分析法对珠江流域1954~2003年51个站点月降水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了珠江流域4~9月份五种主要降水空间分布形态;刘刚等[4]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澜沧江流域降水量进行插值分析, 获取流域内及周边地区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澜沧江地区降水量分布空间变异性较大。由于区域降水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 如高程、坡度、坡向等[5], 这些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尤其是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极为显著, 它能引起区域降水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现选用分辨率为5 km×5 km的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数字高程模型) 资料、2001~2010十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整编资料、NCEP风向数据, 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平原1月、4月、7月、10月的降水空间分布与地理地形及风向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验证与讨论。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110°E~123°E、28°N~34°N, 由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位于长江三峡以东, 北接淮阳山, 南接江南丘陵, 面积约为2×105km2。该区地势低平, 境内港汊纵横, 湖泊密布, 东面临海, 处在暖温带和南亚热带之间。气候温暖湿润,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 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是全国粮食主产地。经济发达, 有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以及苏州、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群。下图所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数字高程模型和气象数据站点分布图。

1.2 数据选择

选用长江中下游平原分辨率为5 km×5 km的DEM资料, 2001~2010年的NCEP风向资料以及本区内2011~2010年内60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整编资料, 其中包括:逐日降水量、各时段最大降水量、逐月降水量。

1.3 研究方法选择

传统计算降水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方法有两种:①内插法:插值现有观测数据, 形成等值线空间分布;②回归分析法:建立降水要素与空间变量间的关系方程[6]。

目前插值算法较多, 如:克里格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法、趋势面分析和Cressman客观分析法等。许多学者对不同的插值方法做了对比研究[7—11], 结果表明:对于空间数据的内插而言, 最优算法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同的空间变量, 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时空尺度内所谓的最优内插法也只是相对的。而就回归分析法而言, 它虽是一种能够建立反映各种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关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但在具体分析中何时选用何种因子、采用何种表达式只是一种推测, 这影响了参考因子的多用性和某些因子的不可测性, 使得回归分析在某型情况下受到限制。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 是由国外学者Wold[12,13]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允许在样本点个数少于变量个数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且最终模型中将包含原有的所有自变量;同时, 它能利用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解和筛选, 提取对因变量解释性最强的综合变量, 辨识系统中的信息和噪声。另外, 它还能通过数据分析简化数据结构, 反映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使模型的精度、实用性得到提高。目前, 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研究中[14—18]。

在进行降水空间分布研究时选用了NECP风向资料、降水整编资料以及DEM数据, 与在Arc GIS中只对降水量实测值进行插值的传统方法相比, 研究因子更多、回归建模更加复杂。因此在对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时, 选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2 PLS建模与模型计算

2.1 PLS降水空间分布建模

通常, 一个区域范围内的降水量表示为P'=P (φ, λ, h, α, β, k, ε) 。其中φ、λ分别为纬度和经度;h为地形高程;α、β分别为坡度和坡向;k为遮蔽度;ε为影响降水的其他因素。h、α、β、k为地形性因子组分, φ、λ为地理因子组分。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 除了上述因子对降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外, 风向因子也对降水分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者孙鹏森等[19]根据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提出了“主风向效应”;傅抱璞[20]通过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当风速愈大, 风向与坡向交角愈小, 地形抬升速度愈大”的观点, 并建立以下公式

式 (1) 中, Vg是地形抬升速度;V为风速;α为坡度;σ是坡向和风向的夹角。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 建立了基于PL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模型表达式

式 (2) 中, a0为常数项;a1~a6为各项系数;h为地形高程;v为地形开阔度;φ、λ分别为纬度和经度;α为坡度;σ是坡向和风向的夹角;ε为影响降水的其他因素。

2.2 PLS模型计算步骤

(1) 通过将DEM数据导入Arc GIS 9.3, 提取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高程、坡度、坡向及经纬度因子。

(2) 由NCEP风向资料分别读取大气压在850h Pa、700 h Pa和500 h Pa在对应高程500 m以下区域、500~1 000 m区域和1 000 m以上区域的风向数据。

(3) 根据读取的NCEP三层风向数据θ和坡向数据β, 按照公式cosσ=cos (θ-β) 计算得到风向角与坡向角夹角角余弦。

(4) 根据得到的风向角和坡向角的夹角余弦cosσ, 由式v= (1+cosα) /2计算得到该区地形开阔度因子v。

(5) 利用研究区域范围内60个气象观测站点2001~2010年降水整编资料, 计算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 数据如表1所示。

(6) 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之后, 利用ArcGIS9.3软件平台对长江中下游流域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降水量进行计算, 得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个月的估算降水量。

(7) 通过Arc GIS 9.3的制图与出图功能, 分别输出每月用普通克里格法插值后的降水分布图和用基于PLS法考虑地理地形、风向因子回归建模插值后的降水分布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水分布情况分析

现分别对用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四个月份降水量分布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图2 (a) 、图2 (c) 、图2 (e) 和图2 (g) 为运用普通克里格法对降水量实测值插值后得到的降水分布图, 图2 (b) 、图2 (d) 、图2 (f) 和图2 (h) 为PLS法考虑地理地形、风向因子回归建模后估算得到的降水分布图。

由图2 (a) 和图2 (b) 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在1月份得到的降水空间分布结果都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但从图2 (b) 中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呈现零心点状聚集, 这是由于该区中西部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水汽含量较少, 而东部沿海靠近水汽来源, 暖湿气流进入内地遇到山脉阻挡, 势力又弱, 不能前进, 在地形较高的地方形成降水造成的。

由图2 (c) 和图2 (d) 中可以看出4月份降水与7月份相比, 南多北少的分布情况较为明显, 这是因为南方暖湿气流遇到由北方来的强冷空气造成锋面降水形成的。其中4月、7月份与1月、10月份相比, 可明显看出4、7月份降水量普遍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春夏季雨水较秋冬季节来得充沛。而图2 (d) 中的分布情况比图2 (c) 中的分布情况轮廓更加清晰, 降水分布的特征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罗霄山、武夷山、南岭等地形因素的影响。

由图2 (e) 和图2 (f) 中7月份降水分布情况与1月份相反, 这是因受东南季风影响, 内陆受由海上输送过来的水汽影响, 导致区域内降水量普遍上升。加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 对水汽输送的阻滞与扰动较少;使得降水分布较为均匀。而某些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水汽借助坡度的抬升作用凝结降雨, 导致降水量较其他地区偏大。

图2 (g) 和图2 (h) 中10月份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到冷高压控制, 降雨量都比较小, 而降水相对较多的地区则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如图2 (h) 中湖南、江西等地。这些省份境内山地丘陵分布较其他省市更多, 起伏的地形对大气环流起到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使这些地区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常有地形雨, 降水量相对较多。

综上所述, 通过基于PLS的回归分析法建立具有地理地形、风向因子的降水估算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估算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的特征。与普通插值法估算结果相比, 可以反映出该区降水空间分布在1、4月份受经纬度因子和地形高程因子影响较大, 整体上降水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逐渐递减, 并与海拔高度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在7、10月份则体现出降水分布各影响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降水空间分布不仅受到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 还受到区域内局部地形因子和风向因子的综合影响。

3.2 误差分析

为了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从研究区中选取了6个点作为检验点数据, 通过孤立点分析检测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误差检验。通过计算, 得出两种分析方法下的相对误差。如表2、表3所示。

(1) 由表2分析可得除个别站点外, 误差一般均在30%以下, 特别是对1月和10月的降水量估算较好, 最小误差低达14%。

(2) 常宁站4月、7月两个月误差相对较大, 这是由于常宁站位于湖南省常宁市, 气候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加上境内地形复杂, 致使本区各季度降水量变化无常。

(3) 吉安站在10月份误差相对较大, 这是由于该站位于江西省吉安市, 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十月份相对其他地区降水比较丰富;同时地理上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 大致呈阶梯形分布, 又使得本区降水分布不均, 故此站在十月误差相对较大。

(1) 由表3分析可知, 各月平均最大值为34%、最小误差为9%。普通克里格法对1月、10月的估算表现较好。

(2) 常宁站、吉安站的站点误差相较于表2数据, 误差值偏高;而其他站点相较于表2数据, 误差值相差不大。

为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误差值的区别, 本文绘制出两种方法月平均误差和站点误差的折线图, 进行对比说明, 见下图3、图4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按季节因素来看, 基于PLS回归建模得到的每月平均误差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得到的每月平均误差相差不大。尤其是在1月、7月、10月这3个月, 相对误差值几乎重合, 而4月的误差相对于其他几个月份虽然有些大, 但从图上看这4个月份误差的整体走势是相同的。这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处的气候带有关, 该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导致本区形成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雨热同期) 的气候特点。

从图4中可以看出按站点分布看, 基于PLS回归建模得到的每月平均误差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得到的每月平均误差相差较为明显。虽然两者的趋势趋同, 但是在1号站点 (常宁站) 、2号站点 (吉安站) , 两者的误差值最大;而其他三个站虽然都有一定误差比率, 但是没有像1、2号站点相差那么大, 尤其是5号站点 (溧阳站) , 两种方法得到的误差值相差只有1%。这是由于在普通克里格方法中没有考虑地理地形、风向等这些因地而异的特殊因子导致的。从海拔高度来看, 误差值相差较大的吉安站、常宁站, 两者海拔分别为764 m和1 166 m, 这样的海拔高度在大气环流中对水汽输送的阻挡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在普通克里格方法中, 这一部分的降水和其他海拔不是很高的地区一起进行插值运行, 独有的地理地形、风向因素被忽略, 导致经过插值运算后这些地区的降水分布误差较大。而波阳站、南县站、武汉站、溧阳站的海拔都小于500 m, 尤其是溧阳站的海拔高度只有72 m。这样的海拔高度在地质学中只能称作为丘陵, 连绵起伏、坡度较为和缓, 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就相对小一些, 所以这些区域经过两种方法得到的误差相差不大。

4 结论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是天气要素的分解诠释,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自然延伸,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涉及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图表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设计思路

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参与活动为形式,在学生的亲身体验、研究探索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合作学习为方式,由学生集体探究合作完成相关主题,培养其团结协助精神;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其参与热情,增强课堂生动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降水的概念;阅读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知道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降水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降水的意义、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通过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愉快学习。

六、教学过程(表1)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篇4

二、 降水量的测定

三、 降水量的分布

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探究活动

1、将水果从冰箱中拿出来,观察表面水珠的形成;观察洗澡时水滴的形成

2、降水的形成:

准备一个玻璃杯,杯中放少量水,杯口用塑料纸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然后拿到荫凉的地方,观察杯中降水的形成。

七年级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篇5

1、联系实际,将生活融入课堂。

这节课,我把学生日常生活中雨、雪、冰雹作为切入点,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从而得出降水的概念,启发学生同样是降水,夏季午后的降水和入冬以来的降水类型一样吗?导入降水的类型。将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实效性

我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上课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看视频、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自主学习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和体验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而标志着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完成。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把教学中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图像、图形、符号、声音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降水的形成和降水的类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认识到降水的类型形成过程以后,让小组组内分工把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过程演示、画出来。(分工:两位同学演示,一位同学画出来,一位同学讲解),这样促进的小组合作并且每位成员都有任务可做,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做到了知识小品话、娱乐化,将知识化难为易。

在课后我还发现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知识点没有讲透

降水形成的条件中,凝结核和充足的水汽,没有给学生讲透,这可以进行追问学生,是不是有云就可以形成降水呢?雪白的雪融化以后为什么还有一些杂质,杂质就是凝结核。

2、导学案没有充足利用

因为教学的对象不是本校的学生,上课之前没有强调看导学案,导致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没有按导学案的问题,回答时就出现问题了。

3、小组合作应加以完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加以完善,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6

本溪地区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本溪地区2006~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降水量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为西部地区呈自西向东递减,东部地区呈自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规律.春、冬季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大体与年平均气温分布一致,夏、秋季平均气温略有差异,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布不太明显.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趋势,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多于西部地区.

作 者:宋长远 SONG Chang-yuan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辽宁本溪,117000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6(10) 分类号:S161.6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   气温   降水   分布特征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7

短时强降水具有突发性和易引起次生灾害的特点[1],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年内非均匀性特征[2],充分了解其日变化等规律对防灾减灾、水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此前许多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如苏永玲等[3]利用175个国家气象站对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研究中指出:短时暴雨在10~60 min之内,降水量在20~25 mm之间的站次最多,130~180 min之内,50~100 mm的最多。谷秀杰[4]在对河南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时发现河南短时强降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月份间的差异非常明显,19:00达到高峰期,然后逐渐降低,24:00以后再次增加,到5:00左右再次出现高峰。袁晨等[5]、李建等[6]也分别针对不同区域做了相关研究。

1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短时强降水的基本定义为1 h雨量≥20 mm的降水,研究所用资料删选了邯郸市149个区域雨量观测站(其中山区站58个,平原站91个)2006—2013年期间6—8月的降水数据(数据来源为河北省气象局信息中心),资料时间分辨率为1 min,为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用性,所选雨量站点在研究时段中上线率均超过95%。为考察雨强资料的可用性,对1 h雨强≥20 mm的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方法为抽取当前站点最近5个区域站3 h内降水数据,如超过60%的站点出现降水,且至少有1站3 h累计降水量不小于被检验站点的50%作为数据是否可用的判据。

在计算中使用了逐60 min雨量累加的方法(式1),如果任意60 min内降雨量超过20 mm,则认定为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同时以此为中心,前后滑动直至连续30 min降水小于1 mm的区间(小于3 h)定义为一个短时强降水过程。对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逐60 min雨量最大值定义为该过程的1 h峰值雨强Pmax,如过程持续时间不足1 h,则用等效峰值雨强代替(式2)。式中,Ri表示第i分钟的降雨量,t表示实际降雨的持续时间。

数据处理使用了Matlab、C#,图形制作使用了Surfer、Excel等软件。

2 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1 各月总频次分布

2006—2013年夏季各区域站总计发生短时强降水3 018次,6月、7月、8月发生次数分别占总次数的10.8%、44.3%和44.9%,从发生总频次来看,6月总体较少,7月开始则明显增多,8月最多。从发生区域来看,各个月份发生频次最多的集中在平原东部,中心在该区域略偏北;山区在6月、8月发生频次相对较高,7月则出现较为零散的中心;丘陵区6月发生较少,在其他月份则呈现南北2个相对中心;平原中北部在6—8月呈现中心明显的西移,8月中心则位于中部邯郸市区附近;平原中南部中心在魏县、临漳南部,6—7月相对较多,进入8月后总体较其他区域偏少;平原东部在各月相对出现频次均较高,特别在馆陶、广平、曲周、邱县县域内为高发地区(图1、2、3)。

2.2 逐月分布情况

2006—2013年夏季短时强降水小时雨强在20~50 mm之间的总计有2 766次,占总数的91.7%;50~100 mm的总计249次,占8.3%;100 mm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累计发生3次。从各旬分布情况来看,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短时强降水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次数占全年的73.2%;20~50 mm的短时强降水在6月下旬之前发生较少(图4),到7月中旬达到第1个高峰期,随后小幅回落,至8月中旬达到一年的最高点,8月下旬开始迅速减少;与20~50 mm的短时强降水类似,50~100 mm强降水的活跃期仍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不同之处则在6月上中旬有一个小高峰;另外,3次极端短时强降水分别发生在6月、7月和8月的中旬(图5)。

区域分布上,6月上旬各地出现频次较少,中下旬开始在山区、平原中南部发生的频次有明显的增长,在涉县、武安的西部以及临漳、魏县的南部旬累计发生频次超过5次以上。7月在区域分布上山区主要表现为中心位置逐渐北抬;丘陵则在7月下旬在偏南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中心;平原中南部在上、中旬快速增长后,下旬出现了迅速减少的状况;平原东部变化不明显。8月上旬在平原中北部及东部地区增长较快,上中旬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平原中北部及东部地区,下旬在平原中部则出现相对较高的中心。

2.3 短时强降水分布的日变化、强度及持续时间等特征

在时间划分上,每天从00:00开始,逐2 h划分为一个时段,如某段降水跨越2个时段,则以主要降水发生时间来确定。6月日变化规律呈现单峰型,主要集中在16:00—20:00之间,8:00—14:00之间发生的次数最少,其余时段则有少量发生(图6);7月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型,2个峰值时间在16:00—20:00、00:00—02:00之间,2:00—12:00之间发生的次数最少(图7);进入8月后,14:00—18:00出现一个高峰,另外,20:00之后直至第2天5:00发生最为频繁(图8)。从整个夏季的情况来看,从16:00至第2天2:00期间为短时强降水最为活跃的时间,超过总次数的57%。逐月选取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高的10个站点作为代表站,对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持续时间、累计雨量、峰值小时雨强以及平均小时雨强做分析。从短时强降水最长过程持续时间上来看,6月大部分集中在60 min左右,所有过程中,持续时间最多的主要集中在20~60 min,其中20~40 min的相对较多,最大累计雨量则出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平原中南部和东部比其他区强,临漳南部短时强降水最大超过100 mm,山地和丘陵区域中,除个别点会出现50 mm以上强降水外,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20~30 mm之间。峰值小时雨强总体呈现东部较大,西部相对较小,其中魏县车往镇峰值雨强可达94 mm/h。所有过程的平均小时雨强则主要集中在20~30 mm之间,相对较大的为涉县西部、魏县南部(表1)。

7 月短时强降水最长过程持续时间要明显比6月偏长,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 h,特别是平原东部地区,基本持续时间接近或超过2 h,所有短时强降水中,持续时间在40 min以上的过程明显增多,其中多的分布在60 min以上,最大累计雨量则出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平原东部比其他区强,最大的站点接近100 mm,其他区域主要在60 mm左右。峰值小时雨强总体较6月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平原东部增长最为明显,极值甚至达到173.4 mm/h(馆陶王桥乡)。所有过程的平均小时雨强则主要集中在30~40 mm之间,相对较大的为永年南部南沿村镇(表2)。

8 月短时强降水最长过程持续时间和7月相比要变短,大部分地区最长持续时间在1 h左右,在平原中北部永年南沿村持续时间最长达2 h。所有短时强降水中,与7月类似,持续时间大部分在40 min以上,但相对较多的则在40~60min之间。最大累计雨量则出现在永年南沿村达120 mm,其他区域主要在60 mm左右。峰值小时雨强总体较6月大,但较7月小,除山地丘陵外均有超过或接近100 mm/h的情况,极值为永年南沿村的124.1 mm/h。所有过程的平均小时雨强则主要集中在25~32 mm之间,相对较大的为武安西部(表3)。

3结论

(1)邯郸市夏季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7—8月,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短时强降水最为活跃的时期;7月主要发生在平原东北部地区,8月除平原东北部外,山区西部以及邯郸市区附近发生频次较高。

(2)20~50 mm及50~100 mm的短时强降水分别占发生总次数的91.7%和8.3%,7月中旬和8月中旬是最为活跃的时期。

(3)夏季16:00至第2天2:00为短时强降水最为活跃的时间,超过总次数的57%,其中6月主要在傍晚,7月、8月则主要集中在夜间。

(4)在对代表站的分析中,6月短时强降水的平均持续时间、峰值小时雨强、平均雨强要比7月、8月小,平原地区的峰值小时雨强、平均雨强要比山区大。

参考文献

[1]王兴梅,张勃,戴声佩,等.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J].中国沙漠,2011,31(1):223-229.

[2]杨金虎,李耀辉,王鹏翔.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623-633.

[3]苏永玲,何立富,巩远发,等.京津冀地区强对流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J].气象,2011,37(2):178-184.

[4]谷秀杰.河南省短时强降水及其云团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3,36(1):15-20.

[5]袁晨,马力.都江堰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统计分析[J].气象科技,2013,41(6):1 086-1 090.

[6]李建,宇如聪,王建捷.北京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J].科学通报,2008,53(7):829-832.

[7]常远勇,侯西勇,毋亭,等.1998~2010年全球中低纬度降水时空特征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2(4):475-484.

[8]郑永路,钟平安,万新宇,等.淮河流域主汛期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变异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5):13-17,31.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篇8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道了什么是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等知识及学法对这节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降水量的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难点:绘图和读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从什么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气温这一节课的内容。那么我们以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降水变化与分布”这一节的内容。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前热身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出学生对于“降水是什么?”的认识。(直观展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阅读教材58页1-2段课文回答课件展示的问题。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注意区分:露、霜、雾与降水的不同。

归纳: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降水的多少呢?阅读P58阅读材料,自我总结。汇报自学体会。(通过自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自学能力)

降雨的大小怎样表示? 课件展示

分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不同等级。课件展示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课件展示降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

三、合作探究 降水的时间变化

课件展示北京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数据表认识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互动一:

分组讨论:分析a,b地区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b地区哪几个月降水最多?

2、b地区那几个月降水最少?

3、b地区降水的特征?a地区的降水特征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生活中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有没有差别?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归纳: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此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互学,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识图分析地理事物的综合能力。)

互动二:

自主学习:P59活动题。自主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自主完成未完成的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小组组员之间可以互助。

通过课件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总结: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根据绘制的图3.23,回答下列问题。组内交流后学生抢答(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绘图技能,通过学生读图抢答的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课件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突破难点,提高识图分析地理事物的技能。)

互动三:拓展训练 课件展示:北半球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总结出4种不同的降水特征:①全年多雨②全年湿润③冬季多雨④全年少雨。(注意区分南半球的降水量柱状图与北半球的有何不同?)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既是对学生阅读降水柱状图技能的训练考察,也为下一课时学习降水的空间变化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养成每节课都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五、质疑解惑:询问有没有疑惑。师生共同解决。(答疑解惑,使学生养成有疑惑马上解决的学习习惯。)

六、作业练习:整理完善p59“活动”问题。地图册P29一、二题。

(通过作业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图识图技能的目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七、板书

一、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分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 降水量柱状图

一地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差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举例说明降水的时间变化。那么降水的空间是如何变化的呢?

降水的空间变化

二、引导合作探究 互动一:

教师引导:我们前面学过很多等值线,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那么与之类似,什么叫做等降水量线呢?

(学生回答:把降水量相同的地区连接成线叫做等降水量线)首先肯定学生对前面学习的扎实,但这个等降水量线更加要强调出是:“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互动二: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讨 论:

1、你知道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什么吗?

2、什么颜色代表降水量大,什么颜色代表降水量少?

互动三:(分组自学合作互助)

1、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线图

讨论:赤道附近是什么颜色?代表的是多还是少?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附近呢?由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结:纬度因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互动四: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组自学合作互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找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地区和位于东岸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标记箭头,请同学们总结出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规律。并从其他大陆南北回归线附近验证。

(海陆因素: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2、找到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上沿海和内陆,标记箭头。得出规律。

(海陆因素:②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小结: 海陆因素: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②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互动五: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组自学合作互助)

1、在图中找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

2、阅读世界雨极的资料,你知道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吗?(地形因素: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迎风坡上。)

3、阅读世界干极有关资料,了解其原因。

三、练一练p61读图3.24回答系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四、内容小结

设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到哪些知识呢?

五、质疑解惑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师生共同解决)

六、作业: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规律?

七、板书设计:

一、降水的时间变化(降水量柱状图)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地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差别。

二、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纬度因素: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2.海陆因素:①南北回归线附近,东岸多,西岸少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

降水和干湿地区 篇9

本学期总第19课时本单元第19 课时授课日期10.23课题第二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2)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复习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理解各干湿地区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重 点 难 点重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依据。 难点:我国各干湿地区的分界及植被。教 具电脑、背投教 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 间一 二 三复习: 1、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2、 影响因素有哪些? 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降水从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那么从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讲授新课: 读图4、15回答以下问题: 1、 学校所在地每年降水量最多是哪几个月? 2、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3、 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夏季风和海陆位置、地形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6、7、8 6、7、85 5 30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间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总结: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一)我国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二)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导入)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变化,除季节分配不均外,各年降水多少也不一样,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这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1、同一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同 2、不同地方的年际变化大小也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3、原因 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 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 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读图4、21回答: 1、北京1951—xx年的5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思考:旱灾和涝灾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 降水和干湿地区 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1、 依据 2、 分界和植被。教后记:

甘肃省降水和冰雹天气气候分析 篇10

1.1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甘肃省各地年降水量在40~800 mm之间, 年降水量以东南多、西北地区少, 中部地区也存在着1个相对的少雨带, 年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1) , 大致可分为甘南高原、中部黄土高原和甘南山区丘陵地带3个明显的降水区域, 以乌鞘岭为界限, 以西地区降水明显较少, 而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相对偏多。

1.2 降水量时间分布特征

1.2.1 年降水量时间分布特征。

1951—2005年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为244.4 mm。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在甘南高原区, 1951—1968年为枯水期, 年降水量一直处于历年平均值以下, 且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1981—2005年期间甘肃省年降水量相对稳定, 各年份降水量在历年平均值上下略有浮动;在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地区, 除个别年份外, 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周期性变化趋势, 且降水量变化周期随纬度减小而缩短, 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其中低纬度的兰州市降水量变化周期为1~2年, 而高纬度的高台降水量变化周期则为4~5年;黄土高原地区各站点年降水量距平累积曲线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变化趋势, 其中兰州市枯、丰水周期短, 呈明显的变化频率, 且年降水量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 其他地区则具有稳定的枯、丰水周期交替变化频率。1970—1978年降水量距平值为负, 年降水量呈持续减少趋势, 属枯水年;1978—1988年, 陇南地区年降水量距平累积曲线斜率为正, 表示降水量趋于增多, 该时期为丰水期;1988—2005年, 年降水量距平值又为负, 说明该地区年降水量趋于减少, 呈现枯水阶段, 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一段时期。

1.2.2 降水量月变化特征。

受季风影响, 甘肃省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在6—8月, 期间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0%。以甘肃省康县、安西、张掖、兰州为代表对甘肃省降水量月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甘肃省年降水量呈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月分布特征。其中西北高原区降水量较少, 年降水量呈圆宽顶的单峰型年内分布特征, 每年的6—10月为雨期, 且期间降水量也较少, 水资源匮乏[1,2]。

2 甘肃省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2.1 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甘肃省境内地形复杂, 下垫面植被稀少, 气温差异大, 局部地区极易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旋, 造成不稳定的强对流天气冰雹是该省灾害性天气之一[3,4]。甘肃省冰雹空间分布不均, 按照冰雹日数可划分为6个冰雹带, 其中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地区年平均冰雹日数为6~13 d, 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祁连山东段的乌鞘岭和松山地区年平均降雹日数为3~7 d, 为甘肃省第二多雹区;定西、临夏和陇东六盘山地区年平均降雹日数为2~4 d, 也属于冰雹日数相对较多区域。

2.2 冰雹时间分布特征

根据1973—2002年甘肃省冰雹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甘肃省冰雹年内分布不均, 3—10月为降雹期, 11月至翌年2月为无雹日;个别地区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 全省大部分地区4月出现冰雹, 河西走廊和陇南地区降雹在9月结束, 陇中、陇东和甘南高原结束较晚, 为10月。由图2可知, 甘肃省冰雹日数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而且不同地区降雹峰值也不同, 其中天水、陇南和陇东西北部、甘南高原碌曲至迭部及安西和玉门及金塔一带, 大部分地区5月为降雹最多月份, 一小部分地区4月降雹最多。

3 结语

甘肃省降水量少, 且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在6—8月, 期间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0%。

冰雹是甘肃省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之一。境内可划分为6个冰雹带, 其中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 祁连山东段的乌鞘岭和松山地区为甘肃省第二多雹区, 礼县、天水、武都以东地区、黄河谷地及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降雹最少区域。冰雹年内分布不均, 3—10月为降雹期, 11月至翌年2月为无雹日, 冰雹日数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摘要:采用1951—2000年及1973—2002年甘肃省降水、冰雹气候资料对甘肃省降水、冰雹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 得出: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且年降水量集中分布在6—8月;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 礼县、天水、武都以东地区、黄河谷地及河西走廊降雹最少, 冰雹日数出现在3—10月, 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关键词:降水量,冰雹,距平,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甘肃省

参考文献

[1]李栋梁, 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93-96.

[2]康凤琴, 张强, 郭江勇.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J].干旱区研究, 2007 (1) :85-88.

[3]仇娟娟, 何立富.苏沪浙地区短时强降水与冰雹天气分布及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 2013 (5) :577-584.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篇11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我们把世界各地的气温资料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气温的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1、等温线

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

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61页活动1)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世界之最:

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利用书63页活动1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1月气温 7月气温 海洋 高 低 冬暖夏凉 陆地 低 高 冬冷夏热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板书设计:

气温: 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讲授新课: 二.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1.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 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量的测量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讲授新课: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② 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 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练习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沿海迎风坡 D.背风山坡 5.青岛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33℃ B.17℃ C.20℃ D.23℃ 课后作业:复习并预习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板书设计:

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讲授新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绘制方法

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 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

根据书66页的“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并找学生示范。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

2、阅读方法

学生合作利用书66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

1、乌兰巴托的最高气温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气温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mm;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mm。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 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 温差较大还是较小?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

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

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和降水》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篇12

【单元名称】 :《气温和降水》 【学科】:地理 【适用年级】:初一 【单元课时数】:4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地理这门新学科比较感兴趣。

2、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能与他人合作学习。

3、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4、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对气温、降水已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5、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6、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单元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合作解决问题。

2、简单的PPT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所需材料及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两个要素是什么?那么,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学习1、气温的概念

①投影展示“不同气温下的两幅景观图”让学生感受不同气温下自然景观的不同。

②学生自学“气温”内容,自己掌握气温的概念。

2、气温的测定

①自学“测定气温”,探究气温测定的方法。②小组交流。③师生小结

3、世界气温的分布

承接:从刚才的分析可见,无论从一天或一年来说,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气温的时间变化。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世界各地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①等温线

学生回顾等高线的概念,推出等温线的概念。教师: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解释等温线的概念。②等温线图的读图方法 a.展示“我会读图”课件,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讨论课件中的问题。

b.展示“检查站” 课件,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学习。c.师生小结简要分析等温线图的方法。③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展示“合作探究一”课件

学生合作探究: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分布的规律。展示“合作探究二”课件

学生合作探究:同纬度范围内,海陆气温的差异。展示“合作探究三”课件

学生合作探究:同纬度的陆地,海拔对气温分布的影响。④师生小结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展示“小结” 课件 4、课堂练习,知识拓展

练习: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材62页“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相应的题目要求。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板书设计:

气温: 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降水和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讲授新课: 二.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1.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 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量的测量

第三课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讲授新课: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

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②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

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练习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沿海迎风坡 D.背风山坡 5.天水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33℃ B.17℃ C.20℃ D.23℃ 课后作业:复习并预习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板书设计:

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

第四课时《气候资料的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讲授新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绘制方法

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 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

根据书66页的“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并找学生示范。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

2、阅读方法

学生合作利用书66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

1、乌兰巴托的最高气温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气温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mm;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mm。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 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 温差较大还是较小?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

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

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上一篇:算术平方根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商场营业员提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