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共8篇)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1
《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
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2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 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 通过学生复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 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 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 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 达到巩固知识, 强化知识结构, 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 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设计三个问题: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 (3) 认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 学生基本能解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 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实, 并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 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 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 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 同时不易遗忘, 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 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 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 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 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 重在分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 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求全但求异, 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 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 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 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 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摘要: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总结出“五段式”教学方法, 即把课堂分成五段:学生自述阶段、师生探讨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心得交流阶, 并运用课例做了说明。
关键词:历史教学,“五段式”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晓明, 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张璞扬.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3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复习资料 篇4
1. 氓之蚩蚩( )
2. 愆期( )
3. 将子无怒( )
4. 体无咎言( )
5. 乘彼垝垣( )
6. 桑葚( )
7. 渐车帷裳( )
8. 岁亦莫止( )
9. 王事靡盬( )
10. 小人所腓( )
11. 雨雪霏霏( )
12. 謇( )
13. 规矩( )
14. 惩罚( )
15. 槌床( )
16. 葳蕤( )
17. 遗施( )
18. 流纨素( )
19. 妆奁( )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5
使用时间:2016.9.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ok V
Unit2 复习学案
编写人:Sun Na
【教师寄语】
The United Kingdom has a long history, and we also should remember our own country’s history.【Teaching aims】
1.Review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tructures in this Unit.2.Enabl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using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is unit.一.分类记单词
I.写作单词——写一写
1._________(adj.)令人愉快的 ,令人高兴的.2._________(adj.)全国范围的,全国性的
3._________(n.)争吵,吵架 _______(vi.)争吵,吵架
4.__________(n.)婚礼
5._________(vt.)折叠,对折
6.__________(adj.)配备装备的,带家具的
7._________(n.)可能性__________(adj.)可能的 ______________(adv.)
8.______
(prep.)加上,和
(adj.)加的,正的
9._________(n.)高兴,快乐(vt.)使高兴 _________(adj.)感到高兴的10._____________(vt)完成,达到________________(n.)成就
11._______________(n).方便,便利_______________(adj.)便利的12.__________(vt.)引起注意,吸引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adj.)13.__________(n.)描写____________(v.)描写
14__________(vt.)安排,整理____________(n.)15__________(vi.)组成,在于,一致
16__________(adj.)粗糙的,粗暴的___________(adv.)II.阅读单词——认一认
17.kingdom(n.)_______________
18.province(n.)_______________
19.clarify(vt.)________________
20.conflict(n.)______________
21.credit(n.)__________________
22.institution(n.)____________ 23.countryside(n.)_____________
24.port(n.)___________________
25.administration(n.)___________
26.alike(adj.)_________________
27.sightseeing(n.)_____________
28.royal(adj.)_________________ 29.statue(n.)__________________
30.error(n.)__________________
31.splendid(adj.)______________
32.unwilling(adj.)______________
33.currency(n.)_______________
34.collection(n.)_______________ 35.architecture(n.)_____________
36.imagination(n.)____________ 二.重点短语
1._______________由…组成2._________________把
分成
3.________________挣脱束缚,脱离
4._________________为…带来荣誉,值得赞扬 安丘二中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英语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6.9.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省去,遗漏,不考虑
6.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7.________________ 机器损坏,出故障
8.__________________使某人高兴的是…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某人来说干某事是方便的三.佳句欣赏及背诵
1.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而大多数工业城市位于英格兰中部和北部。
You ____ _____ _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_in the south, but most of the industrial cities in the Midlands and the North of England.【解读】“find+宾语+宾补”结构
2.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张萍玉早就把她想要在伦敦参观的地点列了一张单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in London.【解读】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
3.刚建成的时候,它看起来金碧辉煌!
It looked splendid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解读】状语从句的省略
4.这似乎是一件怪事:这位发展了共产主义的人竟然在伦敦生活过,并且在伦敦去世。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should have lived and died in London.【解读】It seems/seemed +adj.+that 从句
四.课文语法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一个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f you study British history, you may find the country went 1.______several different names.The first name England referred to England and Wales, 2._______when the two countries joined Scotland in 1603, the name Great Britain 3._________(give)to represent the country.With the joining of Northern Ireland, the country got the name the United Kingdom, 4._______was shown to the world in a new flag 5._______(call)the Union Jack.Of 6.______four countries ,England is the 7.__________(large)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the South, the North and the Midlands.8._______capital ,London ,which has been influnced by some invaders ,like the Romans, the Vikings, the Anglo-Saxons and the Normans, is the greatest 9.___________(history)treasure of all with its museums ,art 10.__________(collection),theatres, parks and buildings.2 五. 课文与短文改错:
根据课文内容改出文中的十处错误
England is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countries, and for convenient it is divided rough into
three zones.The zone nearest France was called the South of England, the middle zone is called the
Midlands and the one nearest to Scotland is know as the North.You find most of the population
settle in the south, but most of the industrial cities in the Midlands and the North of England.Although, nationwide, these cities are not as larger as those in China, but they have world-famous
football teams and some of them even have two!It is pity that the industrial cities buil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o not attract visitors.For history architecture you have to go to older but
smaller towns built by the Romans.There you will find out more about British history and culture.六. 微写作:
【写作素材】(关于参观博物馆)
提示:(黑体部分用本单元词汇表达,并且请使用“介词+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等.)1.上周日我们班很幸运能有机会参观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物馆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建筑艺术,收藏画和雕塑。这三部分都会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分为三组去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周我们方便的话,我们还会去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mework:【连句成篇】将以上句子连成一篇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6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 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 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 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 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的?
三、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作用: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第二部分(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 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三部分(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四、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 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 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 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③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 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 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④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 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⑤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 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板书
林冲性格发展示意图。逼上梁山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沧州(奋起反抗)(复仇怒火燃烧)心下慢了
沧州遇旧 接管草料场
(善良安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 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 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 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 “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 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 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 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 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 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 《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 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二、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水浒传》的精彩章节,或阅读全书。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 渲染浓重气氛 风雪 推动情节发展 侧面衬托 烘托人物形象 【补充资料】
一、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二、《水浒传》的结构和语言(茅盾)
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如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 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 结构发展的逻辑却从一连串的一正一反螺旋式地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于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 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自然,《水浒传》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
(节选自《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回。《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 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传说他和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史实、民间传说、话本、剧本的基础上,编写创作出这部文学巨著。
《林》,写的是林冲终于被逼走上梁山的故事。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其父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这 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
①《水浒》,在统治集团腐朽凶残、官吏土豪无法无天、广大人民苦难深重的典型环境中,描写各个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林》这个节选部分,则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由陆谦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狠毒谋害林冲,又具体地揭示出统治阶级凶残永无止境、善良人民委曲不 能求全的社会环境,揭示了促使林冲思想性格产生飞跃的典型环境。②本篇开头写出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后遇到李小二的情景,表明了林冲当年救过李小二,小二不忘相救之恩,常常往来。这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而且为后文描写陆谦、富安在小二的酒店出现,小二夫妇窃听谈话,告知林冲,作好了捕垫。叙写这些,看似脱离故事主干,实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 的必要的情节安排。
③本篇从李小二的视点,描写陆谦、富安在酒店出现的情景,写出二人在沧州的出现。通过描写二人鬼鬼祟祟地让小二去邀请管营、差拨,他们之间交头接耳地诡秘交谈中泄露出“高太尉”这个名字,差拨还表示“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似明又暗地表明了二人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来谋害林冲。这样写出二人在沧州出现,不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而且自然地引出林冲听小二述说情况后,断定二人来害自己,突出了尖锐激烈的矛盾,过渡到描写林冲对二人 追来谋害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既揭露了高俅及其爪牙的阴险恶毒,又给具体描写林冲的反应提供了条件。
④本篇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林冲得知陆谦买通管营、差拨谋差他性命后,反被“抬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他带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寒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满天低压的乌云,凛冽呼啸的寒风,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天地茫茫的环境气氛,烘托着林冲前途未卜的心情。
林冲来到草料场,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寒冷难耐,只得出门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 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沽酒后,“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肆虐的狂风,飞扬的大雪,茫茫的原野,渲染出险恶凄凉的气氛,烘托着林冲踽踽独行的凄惨心情。
朔风大雪,林冲才难耐寒冷,只得出门沽酒;大雪压倒了朔风摇振得动的草屋,林冲才只得到古庙栖身,并且为免风雪侵袭,掩上庙门后,又用大 石头“靠了门”;因而得以免被陆谦等人放的那把火烧死,并且隔门听到陆谦等人自己说出恶毒用心、凶狠行径。这样一门之隔,仇人相遇,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矛盾斗争达到了顶点。⑤本篇细致描写出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飞跃过程。
林冲被屈衔冤,饱受折磨,被发配到沧州以后,本来安心作囚,希望能够再回东京。但高俅并不因林冲遭际悲惨、逆来顺受、安心作囚而放松对他的 迫害。陆谦、富安又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必致林冲于死地。听到李小二述说陆谦等人鬼祟情景后,林冲为对头追踪而至、继续迫害而既惊且怒,脱口说出“休要 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且“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他心中燃起了反抗的怒火,带上了武器,急欲报仇了。但“街上寻 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反抗怒火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猛烈。他对派他去看管大军草料场,起过疑心,还是“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了,而 且准备修理草屋,好度严冬;虽然未忘携带武器,却也又想安心作囚。寒冷逼得林冲到市井沽酒,风狂雪骤,天地茫茫,英雄困厄,可悲可叹。雪压厅倒,林冲只得到古庙栖身。草料场起火,他“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一门之隔,仇人相遇,陆谦等人不打自招,和盘托出了恶毒用心、凶狠行径。烧了大军草料场又是个死罪。仇人逼得林冲想安心作囚也不可得,统治阶级的恶毒凶残打掉了林冲对他们的幻想。林冲奋起反抗了。他一扫以前的委曲求全之态,思想性格 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大喝“泼贼那里去”,石破天惊,鬼蜮丧胆,陆谦等想跑却迈不开步;他略施武艺,如虎搏狗,手刃仇人,陆谦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才显出了他那英雄的本色。从此,林冲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成为梁山一员叱咤风云的大将,以他那超群的武艺歼丑除恶了。
作品细致地描写出林冲思想性格飞跃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这也正是林冲这个典型性格深刻社会意义所在。.....................................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重点】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教学方法】点评、研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三、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 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五、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 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 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教学方法】点评、研讨。【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二部分。
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1: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 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 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2: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 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二、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契诃夫
3、*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2、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3、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教学重点】
理解翠翠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爱”和“美”的人性特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 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 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 奖的终审名单。
二、《边城》解题
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三、赏析课文
阅读课文,分析小说节选部分的人物形象和环境美。
1、投影资料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象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汪曾祺 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归纳小说语言的特点。提示:自然流畅,明白如话。写景优美舒展,写人亲切真挚,叙事更是如歌如诵,和如诗如画的景物配合的非常和谐
2、小说哪些地方体现了人情美
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提示:《边城》以大量篇幅展开着民性淳朴的风俗画,待人以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就连吊脚楼的妓女,升年个千毫年个也浸润着边民的淳厚等等。这些乡村社会淳朴的民性,是小说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小说中的人性美和环境美是相得益彰的。表现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明。当然传统文明上一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中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 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上孤寂的色彩,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3、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征,并说出理由。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灵魂”是这篇小说的人物特征:
翠翠的形象是清纯。十五岁的纯美少女她纯真聪慧、像一只小鹿那样活泼健美。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 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这样美的人性的悲剧就更令人伤感和哀婉。她对爱情的追寻却总是在梦境状态,如同期待那每夜都会入梦而来的傩送的歌声。
傩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著地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祖父的形象是淳朴。他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古朴、带点狡猾的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对孙女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解说理由时必须结合文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学生总结
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讨论的内容,对这篇小说作总体的概括
明确:小说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作者笔下的小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没有等级功利之争,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 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在自然的明净之中,更有人情心灵的明净。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希望。
...............................................沈从文
4、*哦,香雪·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 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 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 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 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第二课时
一、读赏人物形象: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她文静、清纯、朴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 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作者展示人物这种个性特点,不仅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1、角色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2、分段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明确: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 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3、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 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完成练习题
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铁 凝 第二单元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背诵全文。【教学难点】
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教具准备】投影仪 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教学步骤]
一、导语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 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 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 “↗”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学生朗读。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 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 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 ——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 “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学生复听一次录音,细细品味。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结合二、三段内容,通过联想、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不少于500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突破难点,理解述志中渗透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学习疑问代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个别抽查、轮流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难点突破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讨论。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 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 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三、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四、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 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2.“以、而、之、兮、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①之
词性 例句 释义
代 词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他们,代江东父老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 之子于归 这、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 构 助 词 悦亲戚之情话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何陋之有 宾语提前标志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中心词与补语间,得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 音节助词 怅恨久之 无实义 ② 以
词性 例句 释义 介词 既自以心为形役 让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 王语暴以好乐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带着
连词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同 “而”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 同 “而” ,表并列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 中丞匿溷潘以免 才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 ③兮
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 ④而
词性 例句 释义
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通“尔”,你的 连 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如果 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 表承接 ⑤来
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3.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请找出来加以解释.明确: 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乐琴书以消忧(名词动用,弹琴,读书)或棹孤舟(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4.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内复几时? B.将有事于西畴.C.复驾言兮焉求? 明确:A 省略句, “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B介宾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句.反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还出去干什么呢?”
5.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有4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①行
例句 出处 释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行走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走、离开、前往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出师表》 实行,做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行为,品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将要 琵琶行 古诗一种体裁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háng)行列 ② 引
例句 出处 释义
引而不发 成语 开弓、拉弓
引壶殇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端起 乃引匕首提秦王 《荆轲刺秦王》举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之战》率领、导引 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游黄山记》吸引
乃设九宾于廷,引赵使者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召引、召请 令查出引入上谕中 《谭嗣同》引用、援引 李凭箜篌引 诗题 乐府诗体名 3 乘
例句 出处 释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驾、乘车 乘虚而入 成语 利用、凭借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顺着
乘鄂渚而反顾兮,秋科之绪风 《涉江》 登上、升 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 冒着、顶着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shâng)辆,量词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左传》(shâng)数词,四 4 策
例句 出处 释义
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 竹制的马鞭 策扶老以游憩 《归去来兮辞》拄着 退而论书策 《权书》 写字用的竹简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计策、策略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读本》P266第93课《世说新语》五则,并思考这五则作者的认识是否全部可取,哪一则的意义比较深远.[板书设计] 归心似箭(一)归去来兮辞 天伦之乐(二)自得其乐 田园之乐(三)综述情志(四)[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回答“序”后的问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注释: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1. 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 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B.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答案:1.C 2.B(①用来 ②把 ③因 ④用来)
3.D 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4.A...................................陶渊明
6、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 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对**: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7.高朋满座 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问题: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8.背诵本段。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4.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10.穷且益坚:且:反而。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三.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3.有怀投笔 怀:心思。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7.兰亭已矣 已:过去。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四.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五.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
第三课时
一.再理结构:
第 一 段:扣“洪 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
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为:“仄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当然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四.语言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评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 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运用: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 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运用: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 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运用:
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王 勃
7、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归纳“则”“乃”“而”的用法。【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落实基本知识。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天崩地坼”(李泽厚语)血雨腥风的战国,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当时叫“蒙”的小国,一位思想家带着他的第一声啼哭诞生了,他,就是我国历史上与老子并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周。
对于庄子我们并不陌生,高一时就拜读过庄老先生的《秋水》,我想请教的是出于《秋水》的成语及其意义是否还有同学记得?(望洋兴叹:看到别 人的伟大方知自己的渺小;后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被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人笑话了;现表示被内行人笑话。)既然并不陌生,我们是否能够遥想一下庄子的形象呢?(答案具有开放性,大致要点:曾垂钓于濮水,曾向监河侯贷粟,曾以卖草鞋为生,著《庄子》“十余万言”[《史记》语],是一位被褐怀王的隐士高人。)可以让学生多介绍相关的故事。明确知识:
1、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 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3、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 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鲁迅: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再一次接触庄子,我们要通过《逍遥游》了解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内心的深处。
二、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坳堂(āo)草芥(jiâ)夭阏(â)蜩蝉(tiáo)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泠然(líng)万仞(rân)蓬蒿(gǎo)
三、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相关存在的疑难问题(字词)。
四、选三个学生读,随时正音,纠正错误,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即学生谈本段讲了什么。
五、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话。(等于翻译课文)明确: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如?
明确: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彭祖——众人;鹏鸟——斥鴳。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明确: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六、附录,以下内容最好在课文梳通中加以落实。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巳。”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 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诸子散文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便是庄子。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 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世嫉俗,痛恨黑 暗现实,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由于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怎样的“自由”呢?希望我们能够在《逍遥游》中能够窥见其中的 点滴。
二、理解文章内容。
1、听读全文前,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读毕,学生总结出三个“笑”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明确:蜩与学鸠笑之 斥鴳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
2、弄清三个“之”,我们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下面,就请大家解读三个“之”。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3、全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三“笑”构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三大板块。
三、先看第一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一节。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
3、本段中其实有一句话可以证明以上的内容,而且这句话是作者写鹏如何大,如何飞至九万里的目的,是哪一句?
明确:“天之苍苍,„„亦若是而已矣。”就是说,人们仰而观天,苍苍而无所至极;殊不知九万里高空的鹏俯而下视,也如人们仰视苍天一样。在 九万里高空的鹏把地面的人、物看得很渺小,但地面的人或其他小生物看远在至极的高空的大鹏不是一样的渺小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完全泯除了事物的大小。在他看来,世间的万物都是一律平等的。鲲鹏之大,尘埃之小,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4、齐读第一节,感悟内容:鲲鹏凭借风力、蜩与学鸠笑鲲鹏和作者反驳蜩与学鸠。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四、再看第二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二节。
1、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明确: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2、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乎!”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 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 “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子是借斥鴳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庄子为何用斥鴳来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别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 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张默生)板书:蜩与学鸠、斥鴳 否定以突出
五、最后看第三板块,齐读朗读第三节。
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蜩鸠与大鹏都是有所待,蜩鸠却去讥笑大鹏,这不可取;同样,如果大鹏去讥笑蜩鸠的话,是否可取?
人类中,那些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良好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强大的能力就能够称效一官,投合一君,取信一国的人,虽然他们都以达到目的为满足,但因为是有所待,所以与消遥的境界来说实在相差太远了,理所当然要被比他们略高一筹的宋荣子所笑。
但庄子对宋荣子的“笑”并不完全赞同。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他仍是始终“未树”消遥境界。再如比宋荣子更高一筹的列子,他能“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但和宋荣子一样也是“未数数然”的。他能御风而行,虽说免去步履之劳,可是没有风,不是也无能为力了吗?所以庄子说他“犹有所待也”。齐读第三节,感悟内容。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六、到此为止,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笑”鲲鹏和别人的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一一作了否定。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1、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为“鲲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讲 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鲲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风力作用的突出,实际上就是对鲲鹏的否定。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惋惜以突出 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惋惜突出
2、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3、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 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 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惋惜突出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至人、神人、圣人”
七、小结: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地论证“无所待”观点。
至于“无所待”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逍遥游》的后半部分。板书: 蜩与学鸠 大鹏 “至人、神人、圣人”
远胜世俗依然“有待”的绝大自由 世俗很感满足的极小自由 惋惜突出 否定以突出 天人合一的绝对自由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宋荣子、列子
八、学生讨论: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
1、明确: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原因在于“有己”,“有己”则“有 待”,只有做到“无己”才能进而达到“无功”“无名”。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在庄子看来,人和万物都是得道而生,形体只是道的寓所,人如果拘于形体,必然会受到外物的束缚,达不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只求保身全生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俯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于不顾。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便是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 合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现实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在现实中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而超现实地在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对的,但这种“绝对自由”的超现实性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庄子的哲学其实就是人生哲学。在庄子看来,“有待”和“无待”意味着人生的两个层面,物质形体的活动总是有待的,而无形的精神活动可以是 无待的。人生世间,难免神为形累、心为物役,应该通过“无用”、“无己”的“道德”修养,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从自我中提升一级,达到无待的自由。
2、专家的看法:
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起 发出来的;同时,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庄子的 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读庄子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底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吱吱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 的猴子。看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 来”。
从庄子哲学的恢宏气象看来,也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思想角度,从不拘限于枝枝节节,秋毫之末;但他并不抹杀精细的分析,否则就犯了《秋水》篇中所说的“自大视细者不明”的毛病。他往往从整体处观察事理,从各个角度作面面的透视。
九、课文小结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 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 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 周8、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î)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ï)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ï)门衰祚(zuî)薄 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7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 篇8
纵观整个高中阶段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在人教版“必修本”中,“阅读鉴赏”栏目下分文体组合选文单元,五册“必修本”中共精选范文91篇,除此之外,编者在每篇课文后面精心设计了若干阅读鉴赏思考题或训练题;在每个单元的前面设计了“单元提示”,以说明单元的文体特点、学习内容、要求、方法、重难点,提示单元学习的终极目标。“表达交流”栏目编者按照“听说读写”系统地编写了25篇知识短文,并在每个知识短文后精心设计若干个训练题。“梳理探究”,依次系统地编写了若干篇“语言基础知识”短文,并在每篇知识短文后设计了若干个与知识点相应的探究训练题;在此栏目中,编者还煞费苦心地撰写了与语文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短文,“名著导读”栏目里,五册课本里精心选择古今中外10部名著作简要介绍。
本册课本与全套课本一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和相应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建构体系,确立纲目,敷设篇章。但不同之处在于,本册课本是针对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的,它必须考虑到学生“初始”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所以课文的精挑细选,单元导语的订正,“研讨与练习”题目的精心研究,“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下面笔者就从不同文体的“阅读鉴赏”单元对“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在开篇的单元提示中,编者明确介绍了新诗,这种介绍比较简单易懂,适宜初学者的认知能力。接着编者介绍了学习本单元的目的:“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初学者会对“意象”产生一些疑问,这些提示也就向教师提出了隐性教学的要求:在本单元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炼”、意象为何物,选文中意象新颖在哪里,意象如何才属于“新颖”等等问题。第三,编者介绍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反复朗诵”、“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其中“反复朗诵”和“发挥想象”是学习诗歌的基本训练和要求,对于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另外本册课本的“表达交流”中的“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朗诵的相关知识、方法、技巧等,可以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所以说“表达交流”的“朗诵”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参考和辅助作用。教师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了“朗诵”以后预习本单元的选文。
“分析意象”、“感受真情”是单元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懂什么是意象,不会分析意象,应该教给一些关于意象的知识,明确了概念有利于顺利地把握和分析诗中意象。
最后编者在单元提示中又点明诗歌与青年人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习写新诗,这些话语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和激励,从学生自身出发,能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选文分精读课文和选读课文,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来分的,这首先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单元中精读课文是《沁园春·长沙》和《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中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比较学习,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更能够了解和领会到中国古诗和新诗的各自特点和区别。选读课文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中外短诗五首》是长篇诗歌和短篇诗歌的比较,外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这些经典的情感丰富的古今中外诗歌。
诗歌单元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诵课文,通过揣摩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境,探索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思想和艺术美。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初学者,教师首先要把单元提示的学习作为一个重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去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比如本单元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学习诗歌的方法是“反复朗诵”,在本册课本的“表达交流”中我们就能够发现有关朗诵的相关知识。从单元提示中我们就可以明晓“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鉴赏”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表达交流,而“表达交流”又为前提(方法)和平台(实践)。
第二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单元提示中,编者向我们介绍了山水游记的一般内容和写法,这就把山水游记的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 接着编者针对阅读本单元的方法作了提示:反复阅读文章,联系作者和时代,品味作者情感和文章旨趣,体会文章的节奏、语气和韵味,培养文言语感和审美能力。这一系列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过对于教师也提出了隐性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类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课文选了古代经典山水游记类散文:《兰亭集序》、《赤壁赋》、《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四篇,这类散文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因为这些是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和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上进行教学,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单元的学习和“表达交流”中的“朗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朗诵”的学习,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也可以向学生进行提示,由于是刚学过的内容,不可进行过多的重复。笔者又发现“表达交流”中的“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与本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说本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学习“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学生在这种比较中学习和实践,更能体验到散文写作的方法,体悟到今古名文的迷妙之处,进而爱上文言或现代散文也未可知。
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
本单元的文体也是散文,不同的是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事,单元提示已经告诉我们了。编者告诉学习者作者如何写作这类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学到什么,如何学习这些文章。编者还明确提出一个学习方法:对于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对于进入高中后的学生学语文第一次尝试圈点批注,老师们可以提示方法,关注学生圈点批注的过程和结果。
课文所选的都是名家的名文:《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四篇,这些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事迹的描述,进而所作的评价,以及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增进学生的社会阅历,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的意义。
本单元的学习和“表达交流”中的“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交相回应。在学习本单元之后学习“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和“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可以说是学习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学习大家们的写人记事文章后,自己学习写作这类文章可以说轻车熟路,不过仍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明确地点明新闻与我们今天生活的密切关联,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编者接着介绍了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最后介绍了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和目的。
选文紧密地结合了时代时事,选取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品:《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包身工》、《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飞向太空的航程》。这些课文似在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间:学习新闻作品,与其他单元相比,更多一些专业性要求;学习报告文学,与学习新闻作品相比,更多一些语文学习的一般要求。“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的教学要求把学生目光和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学习和了解社会生活的“阅读鉴赏”文章与“表达交流”中的“‘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相互照应。可以说本册课本的“阅读鉴赏” 与“表达交流”是紧密结合的,也可以说是听说读写的严格结合。
“阅读鉴赏”单元都是由“单元提示”、“课文”、“研讨与练习”3个板块组成。“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3~4道题,略读课文2~3道题,部分题型和内容设计是开放的,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拓展的空间。如第一单元中的几篇选文的“研讨与练习”中出现了“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有什么看法?”“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有人说《断章》……你说呢?”“你认为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等等都是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题目。
在“研讨与练习”中还出现了很多与选文相关的延伸性知识,如《沁园春·长沙》的“研讨与练习”〈三〉中安排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词。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文学视野的拓宽,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这些知识也是高中教学与将来的学习内容——大学教育相衔接,并为大学教育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研讨与练习”的学习,合理地利用延伸性知识。
本册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有助于初学者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增加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本册中教师应首先考虑到初学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注重情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本册的教材安排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初学高中语文兴趣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必背文言文原文加翻译05-22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12-01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之四)(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09-0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09-24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复习12-06
人教版必修四语文教案06-1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卷(五单元——八单元)05-1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内容11-05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版课本必修目录06-0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反思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