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7-29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好感悟,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阅读朱自清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课前背诵

2.交流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导入揭题

1.9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匆匆”。

2.教师板书课题,强调“匆”与“勿”的字形区别。

3.齐读课题

4.冬去春来,季节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脚步是匆匆的;斗转星移,岁月是匆匆的。那这篇《匆匆》是哪位作家所写呢?

5.出示朱自清的资料,用一分钟记忆。

6.检查汇报。

二、初读课文

1.导入: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

2.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一读,全文只读一遍。

3.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

4.哪些句子需要找出来大家读?

A.2段中的句子,理解“头涔涔、泪潸潸”,什么叫“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理解后朗读句子。

B.3段中的句子,理解“挪移”,谁在挪移?书写“挪”字。

C.4段中的句子,理解“蒸融”,什么被蒸融呢?书写“蒸”,强调注意的笔画。

5.开火车整体读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匆匆?(时间的流逝匆匆)

2.有谁知道本文的体裁是什么?介绍散文的突出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3.写于90年前的这篇散文,六年级的你们谁有好方法能读懂它?学生推荐学习方法。

4.教师小结:品味情感,领悟道理,并且板书“品情、悟理”。

四、自读自悟

1.教师推荐“品读助手”

①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

②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

③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

2.指名读,教师补充:品味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也可以凝练成词语、短语写在黑板上。

3.学生自学标画。

4.看板书小结。

五、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把你优美的朗读让家人或同学欣赏。

2.背会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六、板书设计:

2、匆匆

品情 悟理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含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并掌握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定量测定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让学生学会对反应速率从定性的描述转变为定量测定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合作精神,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对概念的理解更科学更全面, 同时给下一节课内容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课实验结合了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内容, 将比较反应速率和测定反应速率结合起来, 使实验目的更明确, 更完整.

一、教学设计基本程序

采用“预学检测→认知冲突→引导归纳→典例应用→动手实验→分析归纳→思维拓展”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注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引导学生树立“理论指导实验、实验服务应用”的化学学习思想, 让学生从身边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学过程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3. 教学反思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进行简单计算采用先学后教, 有关内容安排在预习案中, 学生课前完成, 学生完成的情况很好.课堂上对有关问题再进行加深讨论, 让学生的理解从“物质的量浓度”拓展到“可计量的性质”, 使学生形成完整科学的概念, 在后面比较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案讨论中学生讨论比较全面.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立交桥、交通标志、天安门、剪纸(窗花)等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而关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归纳、比较、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義;

2.能辨别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欣赏图片,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先不提轴对称现象)

教师: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象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飞机、窗花、蝴蝶、交通标志、天安门等图片)

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类似(对称)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折痕处不要完全剪短(先对折,再多次对折得出不同的图案),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教师多演示几遍)

2.结合先前观看的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出对称现象)

3.前后或同方同学议一议:再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

1.出示教材第59页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就能够重合。

2.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练习

(1)找出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小明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多少?

(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

理解。

1.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图形。

联系: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将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题。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你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五、作业

1.收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2.教材第64页习题1、2、3。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劝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课时一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过程 方法

1、利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虚词。、2、熟读、背诵、默写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情况、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初通文章大意

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 蓝←———胜于——青(取之于蓝)

提高自己

水←———寒于——冰(水为之)

直木——輮————→轮

木———受绳———→直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品质,改变性状。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教学主案(教学内容)教学辅案

(教学方法、手段、活动)

一、导人新课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其实,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优秀的学习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相信两千多年前荀子所作的《劝学》会对我们学会学习和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修养有所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二、简介作者与文题: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

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是节选原文前四节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老师发音、重读、断句。

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生xìng通性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第2段

重点实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

参省乎己:省察,反省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虚词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于,解释为对

虽有槁暴:即使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青,取之于蓝介词短语后置

輮以为轮省略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状语后置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五、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含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学时,教师借助课文插图引入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描写的意境;通过多媒体与课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想象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春天的美好。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读”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在朗读感受中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写作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文

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的《燕子》,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谈话形式导入,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活泼、燕子、增添、吹拂、聚拢、掠过、稻田、尾尖、沾染、疲倦、音符、演奏、赞歌、偶尔、荡漾、一圈一圈、光彩夺目。(2)指名领读新词,教师适时正音。(3)同桌互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4)开火车读词。

(5)选择重点字识记:“偶尔”两个字都读第三声,“符”读第二声。区别形近字:“俊”和“峻”、“俏”和“悄”、“拢”和“扰”。(6)强调“燕”“聚”“漾”“倦”“演”的写法。(“燕”字注意上部分不是“艹”,“聚”字注意下部分不是“禾”,“演”字注意“宀”下面要有一小横,“漾”字右下部分是“永”,“倦”字右下部分不是“巳”。)

(7)教师选择1~2个生字范写,学生对照练写。写后互相评议。然后,教师针对问题再让学生练写两个字。

2.好,同学们,解决了生字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教师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和句子进行指导,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如:①活泼:生动自然;不呆板。②聚拢:聚集。③光彩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目。④偶尔:间或;有时候。⑤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⑥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3.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掌握得很好,想不想自己也来读一读课文,去和小燕子打声招呼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4.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学生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字词,运用查字典或查课外书的方式了解不懂的词语,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教师帮助下识记易错字与混淆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提问释疑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思考边画一画相关语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教师导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你喜欢燕子的外形特点吗?说说喜欢的理由吧。(3)学生通过由话到画,再由画到话,感受小燕子的可爱。(4)如果将文中的“凑成”换为“组成”好吗?为什么?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作者郑振铎在描写小燕子时,都描写了哪几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我觉得这是小燕子外形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羽毛、翅膀、尾巴,这样小燕子的轮廓就在我的脑海中了。

生2:眼睛与嘴巴是大多数小动物都具有的,所以可以不写,主要抓住有特点的写就可以了。

(6)教师总结:是的,在描写小动物时,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小动物特点的部分来写,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才会跃然纸上。

(7)仿写段落:仿写一段话,用上能够表现出动物特点的词语。完成习作后,读给同桌听,并相互修改。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丽的外形,此环节先让学生细读课文,通过让学生话燕子——画燕子——话燕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四、熟读课文,教师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实效性,语文学习也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的质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五、布置作业,引领学习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读给爸爸妈妈听。2.熟读课文。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1、会认6个生字,会写“赛、疼、忧、赢、益、穷、若”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我”的心情变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悟时间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时间的意义。

难点:初步感悟时间的特点,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谜底:时间)学生自由表达对时间的看法,导入课文并板书课题。(写字指导:“赛”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与“寒”“塞”要注意区分)

(二)自主学习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准确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圈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读一读。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在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上记号。

(三)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中我会认和词语表中的词语,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忧   哀    慰   梭    狂   若

课件出示词语:赛跑  疼爱  排除  忧伤  持续  安慰  实话  度过  日月如梭

虽然   路线  狂奔   暑假   形容   受益无穷   用途   将来  假若

2、师:既然我们同生字交上了朋友,那么同学们读课文一定也没有问题了,谁来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1)根据学生喜好,开火车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2)朗读指导:播放朗读视频,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语速和感情基调。

3、引导学生找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在朗读中初步感悟时间

点拨预设:

第一组:忧伤、哀痛。

(1)写字指导:“忧”形声字识记法:右边是“尤”,不是“龙”;对比记忆法:“犹”“扰”“优”要注意区分。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师:忧伤、哀痛是一种心情,你有过忧伤、哀痛的时候吗?(比如考试没考好、身体不舒服等)把忧伤和哀痛让时间带走吧!生齐读这两个词。

第二组:着急、悲伤。

(1)师:你什么时候最着急呢?(比如上学迟到、有急事需要别人帮忙、事情没完成等),生齐读这两个词。

(2)指名朗读5-8自然段。(第8自然段只读第一句话。)生再次齐读“着急、悲伤”这两个词。

第三组:高兴、快乐。

(1)师: 你们希望每天的心情是哪一组词语?(第三组,高兴、快乐。)生齐读。

(2)指名读第8自然段。

4、领悟三组词语在文中心情变化的原因。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些表达心情变化的词语。我们读这篇课文时就要特别留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又为什么会高兴、快乐?请再次默读课文并回答。

点拨预设(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1)因为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十分忧伤和哀痛。

(2)时间过得很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

(3)因为我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5、写字指导:“赢”

预设: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所以快乐。“胜”用另外一个字表示,可以怎么说?(赢)教师相机指导书写板书。“赢”字由五个字组成,第一个是“亡”,第二个是“口”,下面三个部件要写得又细又长。

6、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拨预设:请把刚才的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十分忧伤和哀痛;看到时间过得很快,我感到有点着急和悲伤;后来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五、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

téng ài

外祖母生前最(      )我。

shòu yì  wú  qióng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 (                  )。

ji ruò               sài po

(     )你一直和时间(      ),你就可以成功。

2、 比一比,再组词。

赛(    )   梭(    )   忧(    )   狂(    )

寒(    )   俊(    )   优(    )   旺(    )

3、读一读,选一选

“益”的意思:增加;利;有好处;④更加;

(1)我们要多做一些有益(    )的事。

(2)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    )寿。

(3)我们的祖国日益(    )强大。

(4)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我们会受益(    )匪浅。

4、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13  和时间赛跑

忧伤    哀痛

着急    悲伤

高兴    快乐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本课教学设计基于务型教学模式, 以建构理论为指导, 旨在对Warming up进行有效的开发, 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水平, 有利于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通过设计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的任务, 教师帮助学生提供语言素材, 学生学会通顺表达, 最终拓展话题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主动学习, 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新的语言知识结构, 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他人用外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是语言学习者、使用者, 教师是设计者和协助者。

本单元的话题Cloning (克隆) 是一个学生极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学生在生物课中对这一话题亦有所了解, 教材Warming up的内容只简单地涉及了三个关于克隆的问题。这也就为教师留出了较大的教材开发空间。结合学生实际, 笔者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 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the application of cloning, the risks of cloning (克隆的应用及其风险) , 设计了讨论及口头作文Is cloning a bless or curse? (克隆是福还是祸) 。最后要求学生开展Should human beings be cloned的辩论。问题设置由浅入深, 逐步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由表达思想, 到完整使用句型, 以此最终发展语言能力。本节是一个口语即听说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从现实的学习生活谈起, 谈到clone科技, 就clone科技笔者设计三个学生在生物课中已涉及的问题让学生用简练的英语作答。接下来开展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谈论克隆科技的应用前景的风险;在学生有一定语言素材作辅垫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入口头作文, Is cloning a bless or curse? (克隆是福还是祸) ;最后安排一个小组辩论, 要求学生用3-5句子陈述Should human beings be cloned? (人应该被克隆吗?) 这样也就回答了导入时的问题, 整节课层次分明, 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激情。整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是一个口语即听说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首先, 笔者引导学生从现实的学习生活谈起, 谈到clone科技, 就clone科技笔者设计三个学生在生物课中已涉及的问题让学生用简练的英语作答。其次, 开展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谈论克隆科技的应用前景的风险;在学生有一定语言素材作辅垫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入口头作文, Is cloning a bless or curse? (克隆是福还是祸) ;最后, 安排一个小组辩论, 要求学生用3-5句子陈述Should human beings be cloned? (人应该被克隆吗?) 这样也就回答了导入时的问题, 整节课层次分明, 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 激情。整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3 教学目标分析

3.1 分析知识目标

3.1.1 初步熟悉与克隆相关的单词differ, undertake, application, moral及句型;It is important that sb.should do sth.及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3.1.2 掌握科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连句规则;

3.1.3 了解克隆的发展、克隆的应用、克隆的利于弊。

3.2 能力目标

3.2.1通过听、说等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clone (克隆) 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2.2通过小组讨论及辩论的形式收集就clone展开的单词、短语、句型等作文语言素材;渗透写作策略, 培养学生的口头及书面作文能力。

3.3 情感目标

通过开放式讨论, 激发学生探讨有关克隆科技知识的热情并了解clone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对克隆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3.4 学习策略目标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4 教学重难点分析

4.1 重点

4.1.1 了解克隆的发展史和克隆的过程, 了解clone (克隆) 的应用前景及风险;

4.1.2能用所学外语与科技常识较清楚,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于克隆的见解。

4.2 难点

4.2.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clone (克隆) 的应用前景及风险;

4.2.2组织学生辩论, 指导学生正确、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 资料策略: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克隆的图片资料, 有关了解克隆的发展、克隆的应用、克隆利于弊。

2)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有与本课时有关的语言知识内容。

3)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克隆的利于弊及初步口头作文。

5 教学设计过程

5.1 Step1:preparations (教学准备)

5.1.1 教学活动

1) 课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查找第一个克隆羊的图片及其他已被成功克隆动物的图片;

2) 观看影片《第六日》片段;

3) 思考克隆科技的应用及利于弊。归纳有关的单词、词组、句型以为作文做以铺垫。

5.1.2 设计意图与说明

1) 资源策略:培养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筛选资料的能力;词汇集聚的能力;

2) 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帮助提炼信息, 整理信息。

5.2 Step2 Lead-in (导入)

5.2.1 教学活动

教师提问以下问题: (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loning? (2) In what way is Dolly differ from other sheep? (3) How is dolly cloned? (4) What is the first cloned animal?教师提供词汇并指导学生英语用简练的语言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5.2.2 设计意图与说明

这部分问题均用媒体呈现, 并附有图片。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测、分析、判断等多种形式, 唤起学生对生物学已学到知识的复现, 同时了解与克隆相关的词汇, 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克隆发展史的见解。

5.3 Step3:Group Discussion (小组讨论)

5.3.1 教学活动

1) 话题A:Application of Cloning (克隆科技的运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1) Clone animal, a.to save endangered species;b.to answer questions of basic biology;c.to be used in medical field;d.to breed better animal species;e.to clone pets。 (2) For human, a.Therapeutic cloning;b.Replacing organs and other tissues;c.Gene therapy;d.Reversing the ageing process。

2) 话题B:The risks of cloning (克隆的风险)

教师从以下角度启发引导学生: (1) Low success rate (Dolly took276 attempts) ; (2) Tumors; (3) Genetic defects; (4) Over-growth syndrome; (5) Pre-mature ageing (genetic age) ; (6) Reduction in adaptability-genetic uniformity。

5.3.2 设计意图与说明

通过观看《第六日》电影片段, 以及图片引导学生分组归纳表达clone的应用;并通过一个小短文, 指导学生分组提炼出克隆存在的风险, 组长代表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组员可以继续补充,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归纳出the application of cloning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归纳及探究能力。

5.4 Step4:Group Discussion and Competition (小组讨论比赛)

5.4.1 教学活动内容

1) 任务1:Advantages of cloning (克隆的益处)

可能的论点: (1) It offers the possibilities for human beings to breed excellent variet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by making use of the best gene; (2) Some fatal diseases can be cu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loning; (3) The rate of success in organ transplant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4) Cloning helps to fight against disease one get from birth; (5) Cloning can help save endangered animals.

2) 任务2:Problems or dangers of cloning (克隆的问题或危险)

可能的论点: (1) Animal clones may develop the illnesses of older animals. (2) Animal clones may die younger than the donor animals. (3) Evil leaders may want to clone themselves. (4) There are moral objections to cloning human beings.

5.4.2 设计意图与说明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分层次分组分工, 将讨论中出现有关克隆的应用及风险的词, 短语进一步发展成为句子, 以为后面的口头作文做以铺垫。本活动由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然后进行评比, 评出最贴切、最优美的表达法。最终让学生对归纳出的语言表达通过口头、书面反复练习, 熟练掌握。

5.5 Step5:Oral composition (口头作文)

5.5.1 教学活动内容

以“Cloning—a Blessing or a Curse?”口头作文

Part1.What is cloning?

Part2. (main bod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Part3.Your conclusion...

Notes:Remember to use the conjunctions and transitional words.

5.5.2 设计意图与说明

教师给出首段及尾段, 要求学生运用上一环节能谈论的克隆的应用及风险所收集到的素材来谈论克隆的利与弊, 即完成中间段落, 要求学生能用手头的笔记及关键词, 连词成句, 运用适当的过渡词、连词连句成段;教师及时帮助, 由易到难,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最终达到全班基本表达顺畅。

5.6 布置作业

(1) 利用网络进一步了解克隆相关知识, 阅读与克隆相关的文章以便进行班内交流和演示。

(2) 结合今天所学语言知识写一篇以克隆 (clone) 为主题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

6 教学评价

6.1 优点

(1) 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突出了以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开展多种师生活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课堂内容丰富, 并且采用图片、图表、影片等灵活方式多样的方式来呈现信息。讨论题目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乐于参与并且有话可说。

(3)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平台, 从而建立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2 不足之处

(1) 在谈论克隆科技的应用及风险时出现了一些术语和生词, 其中有的词可进行简化。

人教版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九月初旬,阔别了一个暑假的我们,步入中学。初见你,是在排好座位之后。我抬头看见了你,你转身看到了我,四目相对,仿佛是阔别太久的心灵际遇。不约而同地嘴角上扬,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你。其实,我们在小学就已认识,但偏偏对彼此都不感兴趣。而进入中学后的那一瞬间,成了我们相逢的第一幕,是我们交往的重新开始。从此,每天的课间,总会在走廊看见两个腻在一起的身影,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其乐无穷。

你,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发型是那么的独特:齐整的刘海,齐整的长及下巴的头发。这样的装扮,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沉闷。不过,当你见到她时,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她活泼好动,笔直、蓬勃的头发,更富生机,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给这张脸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脸虽然有点儿黑,但那是健康的颜色,相信人们一看到这张脸,就会想到灿烂的阳光……

你一米五六的个子,娇小玲珑,却又机敏精悍,真可谓“浓缩就是精华”。早操后,轮到我们跳长绳,那是你展示身姿的时候了。你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长绳间自由、欢快地穿梭。面对挥动的长绳,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有的站在一个地方按兵不动,不肯加入跳绳的队伍中去,免得出丑;有的头随着甩动的长绳在有节律地摆动,身子却像钉在那里,不敢迈开脚,即使最终鼓着勇气猛然低头冲进去了,也常常被绳子绊住,好像绳子跟她们过不去似的。只有你,面对在空中舞动的绳子,却能飞进飞出,自在无碍。对于跳绳,你真的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中了。看,你又飞了进去,灵活地跳进了长绳中间,同时又迅速甩开自己手中的短绳接着跳……你可以跳出各种花样,让一旁的我们,不禁惊呼。30分钟的课间活动,整个操场都是你灵动的身影,你是这么勇敢,这么活泼,这么让人敬佩。

中午去操场散步,你有时会奔到墙角的大樟树下,三两下就爬到了树杈上,剩我一个抬头望着你目瞪口呆。哦,你是这么“不拘小节”,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爬树,一举一动丝毫不像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假小子”。

你聪明、机灵,但不知为什么,一到学习,却总是迷迷糊糊。而我,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像我们两个,照理不会有什么交集,却偏偏相处得和谐融洽。也许,你羡慕我的成绩,而我喜欢你不羁的个性。

渐渐地,我更加了解你了。你心地善良,处事洒脱,虽然有时候有点大大咧咧、糊里糊涂,爱纠结。但其实,你是一个直肠子的人,你不会掩饰自己,有什么情绪就都会表现出来。

曾经一直以为你是个永远快乐的人,但没想到,你也有忧伤的时候。

那天下午自习课,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教室里的气氛也不如往常热闹,东北角传来细微的抽泣声,你眼角泛泪,哽咽着:“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我爸妈亲生的?没有人愿意关心我。”你把头埋在胳膊肘里,只露出双眼,眼眶正含着泪,我感受到你的委屈。原来前几天,你爸爸为了一点小事冤枉了你,动手打了你,触犯了你内心的尊严。我注视着你汪然欲涕的样子,突然觉得我们好像心灵相连,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坚定地对你说:“你还有我!”

如今的我们都明白:我们的相遇原是为了陪伴彼此,无论开心,还是伤悲,都会在彼此身边,我们相约一起面对艰难险阻,共度似水年华。

我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无所顾虑的大笑,喜欢你有时呆萌的模样,更喜欢有你陪伴的这段时光。我愿与你漫观云卷云舒,静看花开花落。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际遇;遇见你,是我年华里最美的回忆。遇见你,真好!

[【唐老师评】]

本文小作者截取一段特殊的“相识瞬间”,给人似有心有灵犀的美妙感觉。在“相识”基础上,两人交往更深,感情也更真切。由于小作者对好友非常了解,因此,她拥有了较多的写作素材,可以随意选用,而且更容易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是最为关键的。之后,小作者灵活地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再巧妙地运用对比等手法,因而将这位活泼好动又充满灵气的同学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来。

从生活中学习交友与做人,从生活中选取写作材料,然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写真事抒真情,再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是本文小作者写作成功的原因。

上一篇:银行委托协议书下一篇:中班幼儿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