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作用教学设计(共9篇)
国家财政作用教学设计 篇1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大会,也是一次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即将来临的廿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经济发展将由当前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时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又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能否抓住机遇,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而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又在于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充分利用我们的有利条件来迎接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据我理解,《报告》是把“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意义深远,而且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了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才能更好地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因此,财政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应当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仅就这个方面谈谈个人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
从现实生活看,财税部门是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它的活动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财税部门的任务,在任何时候都是为实现国家的职能和实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财力保证。但是,应当看到,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财政作用的实现机制是不同的。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是决定一切的,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和物资调拨计划,替代了或淡化了财政的作用。财政按计划办事,钱跟物走,国家财政充其量充当“帐房”的作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情况不同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价格放开了,物跟钱走,货币和货币资金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导向作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真正显示出财政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加强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要求强化财政职能。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可以理解为两层含意:一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对市场作用的肯定.也是限定,肯定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是有效率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一部分资源的配置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要依靠政府通过财政来配置;二是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固有的缺陷。当代市场经济无一不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而财政则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依据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实践形成一种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理论,这种理论就是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的角度来论证政府介入和强化财政的必要性。简言之,凡是市场失灵或无效的领域,必须由政府(主要通过财政)的介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财政职能,这种职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而社会需要可分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两部分。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包括劳务)也可分为两部分。满足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的很多需要都可以按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购买,购买后这种产品的所有权和消费权为个人所有,排除了他人消费的可能。但是,市场机制不能或不适于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城市建设,要有道路、公共交通、供水和排水系统、通讯设施,甚至还要有公园和公厕等。这些城市设施不是个人需要.而是公共需要,某个人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共同享用,而且在不存在过度拥挤的情况下,多一个人享用也不增加提供这些设施的边际成本。显然,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不能或不适于按市场规则由市场来提供,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以征税的形式来提供。从全社会来看,这类公共需要很多,诸如国防、行政管理、公检法、义务教育、基础科学、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保证这些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
有一些社会需要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典型的如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国立大学、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不管哪类大学,都收学费。至于政府承担多少,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来决定。我国目前也允许私人办学,上大学开始收费,但毕竟只能少量收费,办大学主要还是由政府来承担,也就是由财政来供给。财政补贴、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都属于这类需要。还有投资领域,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政府要逐步退出某些投资域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飞时期,都面临一个严峻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增量调整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因为市场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产业投资的规模和力度。
——在收入分配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人分配也分为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的要素分配,第二个是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
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起来。所谓按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功能进行分配的。按要素分配是承认拥有财产的多少、能力的高低和贡献的大小。要素分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它的缺陷是不能兼顾公平。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以至出现分配不公。
财政既参与收入的初次分配,也参与收入的再分配。在新的核算体系中,按分配法计算的GNp包括四个要素: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商品课税作为价格的追加参与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手段主要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财政补贴、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也有待于加强。
——在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在利益趋动下的自发性,必须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财政与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种主要手段。从分工来看,总量调控和经济稳定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职能,但财政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才可能保持经济的稳定。比如,税收的增减.发行国债、财政赤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货币供给量。财政制度本身,如累进税制、财政补贴制度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都可以发挥一定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我国在“九五”期间实行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要努力增收,压缩支出,减少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这是经济稳定的重要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财政还具有发展职能。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即在经济增长中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发展中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对财政职能的认识,财税部门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日常的收支活动,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在日常收支背后所发挥的重大政治经济作用,这就是财政学上所说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对财政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概括,反过来对财政工作起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国家财政作用教学设计 篇2
一、审计作用
要在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 首先要清楚国家审计有什么作用。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制约作用。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 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 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促进作用。审计通过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等手段, 来促进、服务宏观经济调控, 促进微观经济管理, 有助于国民经济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高。国家审计除了具有以上两种作用外, 还有监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财经法纪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指导监督的作用。
二、财政体制改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财政体制改革使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体制改革涉及预算管理, 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与使用, 物资采购, 购买服务等方面, 其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审计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财政审计的范围从预算内资金管理使用扩展为全部政府性资金、资产和资源, 从预算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扩展为财政运行管理全过程。随着大量转移支付资金向乡镇下移, 客观上要求扩大乡镇审计覆盖面。
财政体制改革使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当前,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越来越细化, 内容越来越明确, 审计监督内容也随之丰富。当前审计部门除了关注预算编制与执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等基本审计内容外, 更需要关注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宏观性,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式、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合理性等内容。二是突出实施效果。以各项财政体制改革为切入点, 从绩效的角度分析支出结构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关注资金安排计划与预算执行进度匹配情况、政府采购效率、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情况等内容。三是突出针对性。每年根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内容及时列入各类审计的工作方案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方案, 并抓好组织实施。
财政体制改革对传统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 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审计人员在实践中需要创新审计方法以适应财政体制的新情况、新要求。如借助部门合力发挥审计作用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所有的审计方法最终都要由审计人员运用、实施, 审计人员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三、财政体制改革下如何发挥国家审计作用
完善审计规划, 努力做到审计全覆盖。审计规划是审计工作的起点, 决定审计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审计部门应在梳理、总结近年来审计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上, 科学制订三至五年的审计规划, 明确每年需要关注的财政体制改革内容、审计目标、重点和类型, 着力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一是注重审计项目库建设管理。逐步建立与财政体制改革有关的审计对象数据库, 并形成审计项目库, 按照审计类别、审计对象性质、审计项目重要性及工作量大小等实行分类管理, 及时跟踪审计项目库的更新完善情况, 推进项目库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统筹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管理。通过实行捆绑式、结合型模式安排审计项目计划, 提升审计效能, 实现审计效果最大化。三是加强审计项目计划实施的成本管理。在审计项目计划实施时明确参审人员和审计项目完成的时间, 并通过上报审计情况、深入审计一线了解情况等途径定期检查跟踪, 促使审计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突出审计重点, 确保审计成效。审计能否充分发挥揭示、抵御和防御功能, 抓好审计重点是关键。当前, 应突出以下审计重点:一是关注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注重分析财政等政府主管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情况。二是关注财政性资金形成资产的管理。关注政府债务规模、融资平台形式和风险隐患;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制的健全性, 专项资金形成的投资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结余资金使用纳入年初预算安排的规范性。三是关注乡镇财政管理。关注乡镇预算、决算管理, 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审查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以及集体资产、土地资源管理情况。四是关注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执行和账户管理。关注用款额度使用的规范性, 如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计划额度不得混用;关注零余额账户的资金转入特殊账户、向下级转拨或在不同零余额账户之间互转的情况, 账户结余转出的审批手续等情况。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保证审计工作实施。有效实施审计, 促进各项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 需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树立科学理念, 拓宽视野。新形势下审计人员应树立促进建立“公共财政”、“阳光财政”、“民生财政”的审计理念, 关注国家财经政策、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关注财政改革和经济运行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 注重分析体制机制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二是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沟通。在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环节, 审计人员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已经。变事后审查为过程监督, 及时提出建议, 促进整改落实, 从源头上遏制问题的发生, 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三是强化学习研究, 提高技能。积极搭建平台, 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培训, 提高应用开发能力。认真总结经验, 创新审计方法, 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篇3
提前布置学生确立“财政与生产,财政与生活”课题,收集有关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青藏铁路通车和北京地铁建设的视频。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从2009年起到2015年,北京将争取每年高水平开通一条地铁线路,2010年使北京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力争从200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300公里。
播放视频后提出问题:架“天路”,修地铁,耗资巨大,应该由谁来投资,说明了什么问题?
【推进新课】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课件显示,教师借导入材料作简略的点拨)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充分运用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导入材料,将财政的第二个作用调前学习。教师就新课导入的视频,由课件步步设置探究问题,完成分析。
[合作探究一]
●除刚才观看的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由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
(学生交流回答,依次展示有关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做归纳。)
●假如国家的各项建设完全由个人或企业来投资,结果会怎样?
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点拨:国家的各项建设完全由个人或企业来投资,即完全由市场来调节,既有促进资源配置的一面,也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在师生共同探讨中,懂得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个人不愿意也无力投资。因此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出示幻灯片,由第二小组同学汇报探究材料。
结合图片课件,运用教材第65页探究材料:2003~2007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向改善民生倾斜。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五年累计1.95万亿元。另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合作探究二]
●结合图片和材料,你认为这体现了财政什么作用?
收入分配公平、教育公平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数据和事实,可以归纳得出: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财政收支的方向调整等协调地区差距,通过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等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财政通过增加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合作探究三]
●出示幻灯片,由第三小组同学展示收集到的材料: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国为什么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幻灯片“假如……”,依次假设不同经济运行状态,归纳应对不同经济运行状态的财政政策:
结合幻灯片指导学生观察,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状态与应对的财政政策的特征——相反或叫逆风向调节。
结合幻灯片,体验我国1993~1997年、1998~2003年、2005年以来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状况下国家财政状况的变化。通过我国近年来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从实践上证明上述探究的正确性。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根据这部分知识点密集的特点,通过设计连锁的问题,既能使知识成串成块,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四]
●第四小组同学在探究中了解到,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正确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1)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有哪些来源?财政支出又有哪些用途?
出示幻灯片,教师简要点拨: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四个——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讨论分析中教师可着重强调——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4.9449万亿元,超过96%以上。
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有五个——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及债务支出。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合理进行财政支出才能发挥财政的作用,只有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保证财政支出。那么,怎样增加财政收入呢?也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呢?
[合作探究五]
●再现前一张幻灯片,分析得出:只有经济发展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增加,国家通过税、利、费等途径筹集的资金才能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以第五小组同学收集到的一道探究题为载体,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思维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描述经济现象的曲线,并就拉弗曲线总结点评:①拉弗曲线反映了在一定增幅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税率超过了一定幅度,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②拉弗曲线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③假如我是财政部长,我将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至此进一步归纳,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要保证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一是要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二是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怎样?
老师结合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图进行总结: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财政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请同学们讨论——是财政盈余好,还是财政赤字好?回首1993年到2008年我国不同时期实行不同财政政策,总结归纳:国家要根据每一年的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我国制定合理的财政收支关系,是要经过法定程序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审查批准的年度基本的收支计划,就是国家预算;而每一年度结束将财政收支结果形成会计报告,这就是国家决算。正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不断地调整财政收支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实现由课堂合作探究到课后自主探究的飞跃)
最后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家乡建设的视频。
指导学生将本课研究性学习活动推向纵深,尝试以“射阳财政与人民生活”为课题,拟定研究的子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确立新课程理念,用满腔的热情,认真了解研究学生,积极整合开发课程资源,从身边事例、最近时事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灵巧的课堂应变能力,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和学生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我注意运用层层推进的方法,通过列举贴切案例,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鼓励学生举出与此相关的多个案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迁移能力,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尽最大努力摈弃死记硬背的做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实施探究学习,切切实实增强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五国家财政 篇4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财政的作用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5、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一、国家财政
1.含义、本质2.实现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2)渠道:税、利、债、其他(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三、教材梳理.1、财政就是国家的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的作用
(1)。
(2)。
(3)。
3、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和。
其中,__________,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1)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
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稳步增长,又促进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财政支出可分为:(1)(2)(3)
(4)(5)
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2)3)
三、易错易混.1、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
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3、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4、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的。()
四、典型题例.1、单选题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受证券交易印花税调降利好政策刺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双双出现9%以上的巨大涨幅,创下近七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扩张政策C.收入政策D.货币紧缩政策
2、简析题 材料一: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上涨压力加大。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负,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措施,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材料二:最近几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连续六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以及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等等,都体现国家努力刺激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财政政策是如何控制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五、课堂检测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下列可以直接表明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①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②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
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④国家提高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采取财政政
策,给经济“降温”。()
A.紧缩性 扩张性B.扩张性 紧缩性C.紧缩性稳健性D.扩张性 稳健性
3、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①增加税收②增加财政支出③减少银行贷款④降低利率
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①③
4、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
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5、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结余D.财政决算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五《国家财政》
三、易错易混BBBB
四、典型题例
1、A2、简析题
答: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供给能力的制约,物价上涨,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材料一说明了这一点。
③在经济增长趋缓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受到需求不足制约,政府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材料二说明了这一点。
五、课堂训练
国家财政作用教学设计 篇5
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青藏铁路”“神七发射”等重大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政治学科的思想和知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提问:亚运场馆建设投资巨大,谁买单?
一、财政内涵
1财政的含义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二、财政的作用
(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师(问):我校亚运会曲棍球训练场建设投资近千万元,谁投资的?
师(问)什么财政?其本质是什么?国家预算、国家决算分别指什么?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4:
一、财政的内涵(板书)
多媒体显示
师: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出现过几起重大的质量问题,相关从业人员损失惨重。
展示:三鹿奶粉事件是奶农损失惨重,无奈倒奶!
师(问)谁来帮他们?
展示:财政部的相关补助情况
可见,财政具有巨大的作用。
过渡:奶农因得到财政补贴而生活得到保障。我们大家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生活能否得到国家财政的保障呢?能否举例说明?
师:要重视理解这里的“物质保障”,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展示: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归纳得出财政的`第一个作用
二、财政的作用(板书)
(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
引发学生思考回答:(略)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举例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分析
引导学生举例归纳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善于发现问题,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较有影响的典型事例,可知用财政的相关知识看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税收等知识做好铺垫。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②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多媒体显示(见注3):
展示课件:四大工程、神七的图片
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特点呢?
师引导学生探险究活动得出如下行业特点:
资金投入大 建设周期长
投资风险大 利润不高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得出:
(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板书)
展示:镜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貌出口增长度大幅回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不够等问题,中央果断决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了1000亿元长期国债。
师:经济平稳运行需要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板书)
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总供给>总需求,有时总供给<总需求,那么如何使经济平稳运行?
课件展示
教师补充点拨:(结合课件)
当总供给>总需求时,国家常采用“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这种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总供给<总需求时,国家常采用“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这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为了调控经济的平衡运行,需要松紧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课件展示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表格
(三)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板书)
课堂小结:展示本节课的逻辑结构图。
布置作业 学生探究活动:
(1)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特点?
(2)完全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
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探究活动: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
完成表格(见课件)
【探究合作】假设市场上某类商品的供应量为1万件,市场需求量为8000件。若此时,
【角色扮演】你是财政部长,你会继续加大对该类商品的生产扶持还是缩小投资,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略)
学生回答:(略)
归纳:完成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表格
练习巩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完成表格区分开两种政策,并过渡到政策目的就是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国家财政教案修改 篇6
导入新课:展示课件:长株潭城际铁路图。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于2010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竣工。城际铁路全长104.36公里,这一投资约1200亿元,建成之后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将缩短为30分钟以内,将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1)仅仅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城际铁路吗?(2)修建城际铁路应该由谁来办?谁出钱呢? 学生回答略 教授新课:
一、国家财政
1、什么是财政(含义、目的、实质)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本质: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就是一种国家参与的分配关系。这说明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也就是我们这单元的主题——分配。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经济生活第一课主要讲消费,第二单元讲生产。
请问: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是盲目、随便的吗?显然不是,国家财政是有计划的,这就是国家预算
2、国家预算和决算
国家预算: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要提请人大审批、表决通过。国家决算:国家预算的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过渡:国家预算是对什么做计划呢? 学生回答:
3、内容
(1)财政收入: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②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其中最主要的是税收。
过渡: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作为衡东的一份子,请你就如何增加衡东的财政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你来出谋划策,怎样才能增加我县的财政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根与叶、源与流。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家就谈不上财政收入
b.分配政策——重要影响:在社财富总量一定或则说蛋糕一定大的情况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就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反过来会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集中的社会财富过少,就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降低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的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这两个因素主要影响的我们的财政收入,国家通过财政收入集中了那么多钱,国家又将这些钱花在了哪些方面呢?也就是财政支出的问题。(2)财政支出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范围: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过渡:我们有财政收入和支出,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2、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并且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就是合理的。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财政赤字过多,风险太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过渡】:从财政支出的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财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财政的作用具体有哪些呢?回归教材65页,总结财政的作用
4、财政的作用
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财政的温暖:(播放课件)义务教育的免费、保障房的建设、医疗改革、养老保险的推行···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国家对这些方面进行财政投入,有什么效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缩短了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财政的这个作用以及生活实际,列出几条我们熟悉的民生清单:
①普通高中贫困生政府资助金 ②农村医疗改革 ③保障房建设
④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 ⑤上调个税起征点
⑥中央加大民生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 ⑦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⑧食品安全、校车安全
使人们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真正实现***的中国梦!过渡:我们身边处处都能感觉到财政带来的气息,其中我们国家有四大工程最具财政色彩,它们是:(播放课件)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假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你愿意投资基础设施行业和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吗?
学生回答:
教师: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话,会导致投入某些地区、行业的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第四单元的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因而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属于宏观调控的手段,因而国家就必须通过财政来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过渡:国家在发挥财政作用的时候往往都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当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不平稳、出现波动的时候,我们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国家经济平稳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财政的另外一个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求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即社会上的钱和货要保持基本的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当经济发展滞缓的时候,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而导致需求不足、市场低迷、物价下跌,我们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缓解这一局面呢?我们前面在投资理财第六课时讲过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存贷款、消费投资等影响,那么这个时候政府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呢?降低利率。这就是货币政策,那么对于财政政策的措施应该是怎样的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增支减税)这个就称之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我们财政政策的相应措施是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支增税)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这就是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国家中期财政资产负债表规划初探 篇7
一、当前国家及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困境
下面我们会对国家及政府资产负债表分别讨论,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不同。将政府、群众、金融组织机构和非金融组织机构这些经济方面的信息都囊括在内的表叫做国家资产负债表。根据它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分析出我国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 对它在一定时期内的分布状况、范围负债的程度以及整体的财富实力情况等都能有大概的了解。而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将资产负债表当作考查的对象, 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监督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为外界评价地方政府债务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政府资产负债表, 前者是属国民经济核算内容, 后面的则在政府的会计考查核算的程度内。微观上的会计核查计算有很大的区别于宏观概念上的国民经济计量。
就国家资产负债表而言, 1996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编表, 至今已编制过多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均未公布。2010年财政部就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推出相关问题, 2011年推出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 随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编工作。
2012年至今, 试点试编在二是多个省、市、自治区展开, 但是进展并不顺利, 问题主要集中在: (1) 没有统一的研究路线, 无论是中国银行研究小组的推测法, 还是复旦大学的估值法等方法, 都很难准确地反映隐性和或有负债, 很难发觉并识别、中国在短期、中期和长期最可能发生的断崖式风险; (2) 多数研究还仅仅在对数据的解剖和数理统计的方式上进行分析研究, 没有对其进行更深的政策方面的考虑, 在判断技巧方向上存在缺失; (3) 政府会计的改革没有到位, 政府资产负债表可信度较低。
二、国家资产负债表探讨及政策建议
(一) 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 政府不惜代价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不够的, 如果在资产负债表上使整个国家陷入流动性危机, 就不能说是良治的。从部分国家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用资产负债的眼光分析, 它们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国家不够可靠的资产负债表。在如今包括小到家庭与企业, 大至金融财政等都存在着资产负债有衰退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资产负债问题将导致大范围内的综合危机,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需要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重视。
(二) 如何做好国家资产负责表估计
对国家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进行全面披露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怎样披露, 需要认真考虑。完全脱离现有的会计系统, 重建一套单独的核算系统, 将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 但是如果只是将目前的会计系统融入以新的理念加以改造, 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从数据完善的角度出发, 除了改进完善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相应地, 金融、企业、居民、对外部分的资产负债表在分别编制时也要考虑各自的情况, 不断改进方法, 以求精确反映, 从而建立一个符合国情, 能全面反映各经济门类信息的、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三) 国际组织的编制策略
如何编报国家层面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对全球政经形势的研判一直都受各方瞩目。除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两大“旗舰”报告之外, 从2011年春季开始, IMF首次发布《财政监测报告》, 并在上述两大报告之间发布, 显示出这一国际权威金融机构对当前全球财政问题的极端重视。《财政监测报告》报告结构包括, 评估、症结、预测、对策、抉择等部分。
(四) 中国当前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们可以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做法, 从描述性报告做起, 然后逐步向数据型报告过度中国版的《财政监测报告》目前基本上还是研究空白, 部分已有的研究资料还停留在收支及预算分析的框架内, 在预测及决策选择上缺乏深入。对这一问题可以组织国内科研及政府部门的智库, 搭建中国版的《财政监测报告》, 从全球政经形式入手, 以中国资产负责表估计数为支点, 回溯评估前期政策影响, 以主症为研究路径, 提供未来可选择的方案, 并给出可能的影响边界。
三、政府资产负债表探讨及政策建议
(一) 目前政府部门资产负责表编制现状
收付实现制被大量在政府部门资产负责表核算中采用, 其关注于流量信息多于对存量的信息关注, 其必然的结果是资产、负债信息不充分、不准确、不及时。在当前, 政府的财务报告如果想要从权责发生制的视野来看问题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平时就注重对权责发生制的采用, 进而而可以用表格和报告的形式将权责发生制呈现出来, 第二日常的会计活动中也掺杂收付实现制的办法, 报告期通过分析填列、调整两制的核算差异事项, 需要的报表。简言之, 通过调表, 但不调账的方式产生权责发生制的决策信息。
(二) 政府掌控的资产类别
主要有经营性资产、行政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三类。2013年末, 不包括金融机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估计在70万亿左右。行政性资产, 由于公益性, 很难转让, 且难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资源性资产是政府最多的一块资产, 土地、江河、森林、矿产资源等完全国有, 但使用权大部分已经出让了。
(三) 政府负担的债务类别
目前需要统计坐实的各级政府负债有这么几类: (1) 显性负债, 这些显性债务并没有完整系统的统计数字, 审计署、银监和地方政府的数据相互打架; (2) 较低级别如乡镇的隐性负债。在乡镇级别的日常政务运行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负债情况严重, 导致正常的办公都难以进行, 但是这其中的很多情况都没有记录在其的资产负债表当中; (3) 各行政单位和地方级的政府拖欠巨额工程款。许多行政单位和地方级的政府为了自己的面子好看而建设了大量面子工程, 又拖着工程款不给, 这种面子上的欠债也没有被记录在会计报告里; (4) 地方级政府或有负债的存在。在企业的融资当中, 地方政府有时为其提供融资平台, 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也没有给予及时披露; (5) 2014年中国实际以步入老龄社会, 未来10年, 从人口结构看一个劳动力需要赡养三个以上老龄人口, 吞噬财富的财政赤字的缺口已经张开。中国政府的实际负责保守估计也在40万亿以上, 为资产负责表的长期平衡埋下隐患。
(四) 政府资产负债表改革重点
(1) 以人大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资产的边界, 将基础设施、文物、自然遗产、自然资源、办公资产、股权及其他权益全部纳入核算范畴。 (2) 完善预算中长期管理方式。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 将预算的平衡制度进行跨年度, 加强政府全面报告制度。地方政府既要将直接发生的债务公布出来也要全面报告或有债务。 (3) 做到定时定期给地方级的人大提交筹资战略与中长期资金平衡计划, 并由人大的专业举债委员会进行审查和评议。 (4) 将负债资金及其使用效率情况, 按照地方人大认定的统一报告要求, 严格进行季报和年报等。
摘要:国家资产负债表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发布。为此我们可以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做法, 从描述性报告向数据型报告过度。对于政府资产负债表, 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资产边界, 建立地方政府举债人大审批制度, 规避政府可能面对的资产负责表陷阱。
职教大发展国家财政须加大投入 篇8
财政和其他方面共同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笔者有如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努力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在人才多样化、培养路径多样化格局中构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教育选择需求。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保障的制度化框架,建立未成年人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主承担机制,建立准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共担机制,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中央政府、省政府及市县政府的职业教育投入职责。三是有效落实教育费附加的职业教育资金定向政策,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制度,制定实施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进入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四是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金融政策,通过股权产权合作,建立政府控股、行业企业参与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参股、行业企业控股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产权引导、学校董事会决策的合作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资产租赁或托管、行业企业管理的职业教育。五是探索创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公私合作机制,尝试运用PPP概念下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机制为职业教育项目筹措资金和提升绩效,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六是制定实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奖励制度,设立多种奖项,使技能型人才能够拥有较畅通的职业升迁渠道和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收入水平,对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工人、高技能人才给以表彰和奖励,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技能型劳动者成为大众尊重和羡慕的人才。
国家财政说课稿6 篇9
巩留县高级中学 高亚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国家财政》(板书)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财政》承接了上节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内容,是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延展和
深入。本课题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是如何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时又引出了下一课题《征税和纳
税》,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本课题在本单元《收入与分配》中起到
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认识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学情
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另外,财
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
构建知识。
二、目标分析
由于本课的重要性,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
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应达到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
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
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2、重点、难点
(1)重点:财政的作用
(2)难点:财政的作用
依据:本知识点与国家职能的发挥、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现实问题关联最直接,也是学生
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重要佐证。充分学习和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还有助于为学生
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下一框题内容打下基础。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我计划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法②自学阅读和讲授结合法③讨论式教学法
2、学法。①自主学习②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平凡的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投资都是来源于国家财政的结论,从而引入新课。
回首过去的2008年,它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感伤和无限的快乐,在这一年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不知在咱们同学的心目中,08年的哪些事情让你至今仍记忆犹新呢?(学生发言)
多媒体展示:
①08年雨雪冰冻灾害,国家投入抗灾重建资金360亿元
②国家抗震救灾总投资644.1亿元,09年在投入1000亿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③神七研制总投资300多亿元
④奥运场馆总造价为205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总投资4500多亿元
⑤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计划总投资达40000亿元
问题:国家投入的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入国家财政的话题。(板书)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问题)
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64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国家财政?
②财政的目的是什么?
③财政的本质是什么?(板书)
在学生对财政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后,我通过一段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财政汇报材料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理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便呼之欲出。
活动二:(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①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61316.9与数字62427.03说明的是我国的什么情况?而数字65720和数字7.6万亿又说明我国的什么情况?
②材料中数字61316.9和数字65720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62427.03和数字7.6万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得出结论:说明的分别是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并由学生找出含义 通过第二个问题,得出结论:共同代表的分别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然后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它们的含义。通过具体的数字,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形象直观,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板书)
之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分析08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情况,从而引入财政收支关系的教学。
活动三:(对比分析,展开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正确得出财政收支关系:
①支出>收入→财政赤字
②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③财政收支平衡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活动四:(分组讨论)
情境分析: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获得收入?你又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呢?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上台进行自我演讲。得出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分类,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最后的总结,得出结论。(板书)
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08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结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财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财政的作用
活动五:(材料展示,分组讨论)
在这个板块中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三段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财政的三个主要的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是536亿元,全国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2008年:我国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家电下乡,种粮补贴等惠民活动火热进行中。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材料二:南水北调总投资343多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339多亿元
西电东送总投资700多亿元,西气东输总投资940多亿元
这些都属于基础建设行业,利国利民,但是却存在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不高的特点
探究问题:这类项目个人愿不愿意去投资?没人投资行不行?国家的投资说明财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
材料三: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显现,为此国家拿出4万亿的财政支出,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的需求,保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三)知识巩固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顾本课学习的过程和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谈谈自己本课在思想上的收获,升华认识。
(四)作业设计:练习册
【国家财政作用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12-09
国家财政11-19
国家财政导学案用08-25
非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承诺书11-03
政治高一教案:第八课第一框 国家财政(新人教版必修1)05-29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的通知12-0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定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税工资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