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2024-10-18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通用19篇)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哥哥带他哥哥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草是绿色的,花是芬芳的,鸟儿在快乐地歌唱。哥哥看到一处美景,对哥哥说:“你摆个姿势,哥哥给你拍照,好不好?”于是,哥哥一只手放在腰上,另一只手指着远处的大楼。就在我哥要按快门的时候,突然,我哥跑了。哥哥觉得很奇怪。他一转身,看到哥哥弯腰用双手抱着倒下的大姐姐。这时,哥哥拿起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姐姐对弟弟说:“谢谢你,小哥哥,你真懂事。”弟弟说:“不用谢,谢谢大姐的夸奖。”哥哥对自己乐于助人的哥哥很满意,嘴角挂着微笑。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2

一、在交流中习作

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 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如果说学生在习作时总觉得无话可说, 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语言表达和沟通, 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长, 在与同伴的交流上不再畅所欲言了。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制造多一些可以让学生交流的机会呢?

1. 在美文中交流, 让学生爱上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任何文章, 主要在得到启发, 受到教育, 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 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 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因此, 我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国学诵读》《美文鉴赏》等资源, 而且认真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课外读物, 利用晨读课组织学生听读或自由阅读, 让学生感受好文章的魅力, 受到美文的熏陶, 从听到读再到写, 让学生体验读的乐趣和写的欲望。然后, 我让学生在读过之后精心制作“阅读卡”。我还利用作文课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让学生在“阅读卡”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使学生有读、有悟, 更有得。通过读美文, 让学生在美文中交流, 让学生爱上美文。

2. 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互改

我对学生说:“俗话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有时自己洋洋洒洒写出来的作文满意得很, 心情好极了, 读起来文章也更顺了, 似乎是完美无缺, 但一读给别人听, 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所以说文章是给别人看的。”然后, 我把学生的作文发到其他人的手里, 进行“捉虫”比赛, 看哪个的学生给对方找的错别字、病句最多。学生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 不仅学习到了其他同学的好作文, 更重要的是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认真细致写作文的品质。

学生互改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学生作文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更是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有一次, 我让学生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 然后让学生交换互改, 并且要写上“评语”。学生跃跃欲试, 批改得很认真。下面是他们精彩的“评语”:“这段景色的描写真漂亮啊!”“这句话换上一个比喻句就更生动了”“这个词语用得真棒, 真让人陶醉!”……很显然, 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 这样的习作过程正是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过程。

二、分享习作的喜悦与成功

成功是学习进步之本, 成功的喜悦是学习进步的重要内驱力, 成功的情感能使人在学习上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 要让学生享受到作文成功的欢乐。

1. 重视学生作文的展示

在平时教学中, 我及时引导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习作, 愿意和大家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在班上设立“优秀习作栏”, 每次习作后选一些优秀的、有进步的作文张贴;或者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或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习作本”, 与同学互相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都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 多角度展示学生习作

一是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报纸的样式、版面安排, 主题选择, 素材积累, 美工设计等等, 然后让学生选择、修改、编辑需要的文章。这样就使学生在“玩”文字游戏的同时提高了习作能力。

二是主题性作文。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和季节性的特点, 我每学期安排不同的主题。例如, 春季就以“春”为主题, 让学生编写春天的诗句、春天的谚语、春天的成语、春天的作文、春天的歌词、春天的图片、春天优美词语和优美片段等等。再如, 寒假就以“春节”为主题, 让学生编写关于“春节”的小书, 如春节的习俗、春节的诗歌、春节的对联、春节的作文、春节的美文、春节的神话故事、春节的成语、春节的图片、春节的见闻或活动等等。这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我便将学生在寒假编写的“小书”分类整理好, 利用走廊的展览墙展示出去, 并且请来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参观。在听到不绝于耳的赞美声时, 学生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3. 有效鼓励,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效的作文评语应饱含激情, 增强学生的作文热情, 保护其作文积极性, 并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作文走向成熟。作文评价不只体现在分数上, 也同时体现在教师的评语上。我认为, 教师应当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 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 不再苛求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不再严格划分哪些学生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而是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

如一次, 我让学生写一写秋游, 可以是描写景色的, 也可以是在秋游时遇到的事。学生徐玲平常写的文章略显平淡, 但这次她把景色描述得很详细, 虽然并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我还是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以下评语:“你秋游时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景色像一幅画!如果把你当时的愉快心情写上, 那该多好!”本子发下去的第二天, 她把重新修改的作文交给我, 我毫不吝啬地赞美道:“真是一篇让人陶醉的文章!”她听后眼放光彩, 开心地笑了。

让农村小学生乐于作文初探 篇3

关键词:作文;能力;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往往是提笔难下,寥寥几句或干脆逃避,久而久之,就越写越难。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各级各类语文考试必不可少的试题之一。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激发写作兴趣,并努力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作文教学的要求,才能具备独立地运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一、多说标准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在农村,要一个小学生用普通话表达一句意思通顺、完整的话比较难,因为他们的语言环境很特别。家庭教育多为本地方言。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时时刻刻都讲普通话。我的方法是:首先,一到学校就说普通话,不管与谁讲话,都要做到。同时在班里建立普通话监督岗。其次,同学之间交谈时,或读书时,如发现谁发音不到位就马上互相指正,直到读准确为止。第三,进行课前演讲,内容、形式不限。开始时,只要演讲者做到讲话流利、发音准确就够了。到后来就要注意感情、表情等方面。这样一来,轮到上台演讲的学生肯定十分注意自己的普通话发音,之前肯定在抓紧时间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的准确表达。

二、创设情境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譬如: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考虑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写在一张纸上。在教师的指示下,每个学生应把自己的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再加上自己的句子。连续写了十到十二个句子时,要重新开始写一段,写完十至十二个句子,作文又转回到最先写作文的人手里,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通过向别人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贴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完成故事的快乐。这种故事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真可说是学中玩、玩中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阅读积累

农村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籍少、阅读量少,所以他们的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感情不够丰富,对于作文的想象、虚构的能力还很差。所以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相结合,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阅读

平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洋葱头历险记》《小王子》等许多作品,让他们从小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在书中曲折的情节、朴实自然的语言里找到读书的乐趣。另外,选取好的时文,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部分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会、晨会、课前5分钟进行。时文选择方法有以下几种:(1)老师选好让学生朗读、讨论;(2)由老师规定文体,学生寻找;(3)学生选择,学生评出好文章,但要注意的是老师对学生的选文进行必要的把关指导。

2.摘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笔记应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都准备一本笔记本随时随地积累好词好句、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的作文知识。还教给学生分类摘抄的方法,把内容分成人物、动物、事件、景物四大类,再把四大类分成若干小类。长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大增,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树立信心,培养成就感

“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可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学校里,可以通过校园佳作宣传栏、学校广播站,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天地;班级里甚至可以搞个班刊,每次作文后,选出佳作订在一起,相互传阅,即成了一本小刊物,让学生知道,佳作离我们很近,就在身边;在家庭中,可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读给父母听;社会上可让学生投稿,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就是最大的奖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肯定会乐学。当然,让学生乐于写作文,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并非易事,要有耐心、恒心,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我们去循序渐进,相信教好作文并不是空话,也不是大话。当作文进入儿童的情感世界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成为儿童情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儿童的语言就在“为情而造文”的驱动下,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破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99.

小学乐于助人的作文 篇4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忽听窗户“啪啪”的响。我向窗外望去,只见天空像数万只乌鸦遮住一样,黑压压的。狂风像是要把整个世界扫平,疯狂地刮着。闷雷在远处长时间地滚动,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眼看大雨就要来了。我坐在教室里,再也听不进课,耳边只有“隆隆”的雷声。我着急地想:爸爸出差了,妈妈又下班很晚,大雨就要来了,我没有带雨具,可怎么回家呀!难道一要等到晚上吗?我不敢再想了。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纷纷打着家长送来的伞回家了,班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走到窗前,只见瓢泼大雨“哗哗”地下着,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像打开的一排水龙头,地上也成了一片汪洋。我无心去欣赏这雨景,心里只想着回家。嘴里叨念着:“怎么还不停,还不停

忽然,楼道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而且越来越近:我一下子高兴起来:会不会是妈妈来接我了。我心里燃起了希望之火。我向门口望去,“啊,原来是班长肖立。”只见她气喘吁吁的,全身湿淋淋的,裤子上溅满了泥水,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流。她右手撑一把小雨伞,左手拎着另一把伞,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笑着说:“今天放学,我看你没带雨具,无法回家,就跑回家又拿了一把伞,来,我们快走吧!”她一边说,一边把伞递给我……

小学五年级作文:乐于助人 篇5

因为我离家比较近,很多时候,我都会帮助值日生打扫打扫教室,走的时候顺便丢一下垃圾,这也是为什么我交了许多朋友的原因。他们都喜欢我,每次班上举行打扫,或者是关于慈善的活动,我们都会主动参加,我的父母也会支持我,并不是叫我别参加。

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中,我看到了这一幕,老爷爷在路边乞讨,然后有一个初中生过来了,在老爷爷身边,老爷爷拉着年轻人的手说:“小伙子给我点钱吧,我的孙子,现在病了,现在需要钱给他治病,他的父母一生下他就跑了,现在都是我在养他,您就给我点钱吧。”我本以为他会给老爷爷一些钱,结果他推开了老爷爷说你们这些骗子,我见多了,想骗到我的钱是不可能的,我听见年轻人这么说,我很生气,我真想和跟他打一架。看到老爷爷那么可怜,我就把身上所有的零钱钱都给了他,还把电话号码给了老爷爷,让老爷爷有事打我电话,我回家也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说我是乐于助人,这是件是好事。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爷爷,妈妈还把一个月的工资帮助了老爷爷。

第三天,老爷爷打了个电话给我说很感谢你们能够帮他度过了难关,要是以后你们也有困难的时候也可以打电话给我们,我顿时感到很开心,我和妈妈说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赠人玫瑰,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开始更爱帮助别人了,因为这样感觉很快乐,很开心,我的朋友也做了好多的好事,我们还受到了学校的鼓励,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美。

小学生乐于助人作文 篇6

她,有一双明亮清澈的双眼,如阳光下的那一捧清泉,纯净而又温和。小麦色的皮肤,纤长的身躯,都在体现着她也是位运动健将。那一张樱桃小嘴,总是保持着新月的弧度,让人感受到如阳光般的温暖流入心田。

这样一个犹若天仙的女孩,还有着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记得那一天骄阳似火,空气中都充溢着灼热的温度,连那几棵四季常青、顽强不屈的松树都低着脑袋,不想再离这烈日近一毫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班同学正在上着体育课。刚跑完三圈,大汗淋漓的我已经受不了这份闷热,眼前一片模糊,腿已经发软,眼看就要倒在地上了。此时,一双手扶住了我,吃力地向校医室走去。我努力地将眼睛睁开,发现原来是她--陈奕廷。她承受着我所有的重量,原本纤弱的身影显得更加柔弱,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依旧是稳稳的扶着我,让我竟感到她的身影竟猛然高大了起来,原先的弱小早已不在,有的只是那份乐于助人的爱心。她好不容易将我扶到了校医室,让我坐下后,就面露焦急地向校医说明我的情况。听到校医说没事儿,让我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后,才松了口气,关切地问我要不要紧。我认真地看着她,感激地说:“没事,你先回去吧,我过会就来,谢谢你了。”她微微一笑,说:“都是同学,客气什么。”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7

首先,活动教学模式符合了我国新课改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品德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将所有的学生全部调动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品德课中进行活动教学尤其必要。其次,我国浙江及其周围地区有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面对着参差不齐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水平,我们在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有必要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一般是从农村过来的,他们受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都比较落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促进这些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中。通过选择活动教学的模式,让所有的学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从而逐渐地降低这部分学生的戒备心,促进学生真正融入学生群体中。因此在小学品德课中进行活动教学具有必要性。

二、目前我国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现状

浙江地区是我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新课改深入推行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就目前来说,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品德课的活动教学中多次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课堂教学目标偏离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效率。

例如,身边一年轻教师进行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中的第一章节“情感与态度”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想一下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和妈妈对于我们的付出,这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教学模式,然而由于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较低,或者由于小学生本身在确定主题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强,因此在组织这种活动教学中,学生在会想的时候,就会不小心跑题,然而这个时候教师却没有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到教学目标上来,这样就导致整堂品德课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这种教学模式,促进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

1.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的教师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地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然后围绕着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江浙地区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员最为密集的地区,在这个地区,小学品德课的主要教材是浙教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结合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每一个章节的大目标,然后确立小目标,从而围绕着小目标展开教学设计。

2.更新教学观念,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由于我国新课改的推行时间较短,教师对于新模式的驾驭能力明显不足,我们有必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进行活动教学的时候,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将不同性格的学生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如城市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分配到一个组中,这有助于将不同性格、地域的学生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规定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并且给学生制订相应的目标,这样在时间的约束下以及在任务的压力下,学生在活动中开小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有助于教师真正掌控课堂。最后,在活动完成后,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活动的感受进行讲述,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品德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利用此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这有助于促进课堂活动教学的真正实施。

例如,小学生正处于身体以及心理、性格等养成的重要阶段,身边的一切事情对于他们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并且他们比较敏感,有着丰富的好奇心,好动,安静不下来,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有些自卑,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课的后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安全感,这样就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威信,从而有助于教师组织活动教学,有助于提高活动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在小学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生天生好动,并且有着丰富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组织活动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分析。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8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致不高,喜欢学习英语的只是班级中微小的一部分。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阻碍极大,如何让小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及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生的年龄小,约束能力差,天生好动,乐于模仿,善于表演,游戏教学方法是他们喜欢的一种英语学习方式,可以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生动形象的表演

小学生乐于表演是天性,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表演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领悟英语知识技巧,掌握英语知识本领。例如,击鼓传花游戏,老师来敲,学生来传,当花停在哪个学生的手中,就由这个学生用英语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或是说一个英语日常用语,或是一个英语单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可以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的成绩也会同样提高。

二、不一样的捉迷藏

捉迷藏游戏,学生都喜欢参与,而且兴致很高。我便将这种游戏与英语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玩到游戏,又能学习到英语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人的各个部位的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一个人体模型,由两个学生进行游戏表演,他们都到前面,一个将眼睛遮住,一个语言叙述,说人体的部位,如mouth/eyes/leg/arm/nose等。假如学生摸对了,学生就给他表扬:“You are so good class-mate.”如果摸不对,学生就给他提议:“Students cheer you again.”游戏生动活泼,富有朝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神奇的猜谜游戏

小学生都喜欢猜谜语,我将猜谜语与英语学习结合在一起,可以用这种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敏捷思维,开动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用英语给学生讲谜语,学生认真去听,说出谜语的谜底。如“Two bands son empress,two sleeve tao tao,a son

to wear LiuHang,districts and go go,flowers but perhaps take fan.”谜底是“Butterfly”。(蝴蝶)学生间的学习兴致都会很浓,学习效果一定好棒。

參考文献:

丁志成.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探究[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5(10).

小学三年级乐于助人作文300字 篇9

星期一,冬冬因为要值日,所以他放学后很晚才回家。放学路上,冬冬大步流星地朝家走,他想:“快到期末考试了,我要赶快回家写作业……”。“啊!我的苹果!”突然一声尖叫打断了冬冬的思维。冬冬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老奶奶装苹果的袋子破了,苹果撒落了一地。冬冬赶快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老奶奶,您别着急,我帮您把苹果都捡起来。”但是,冬冬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又拿不了这么多苹果,书包里又装满了作业,怎么办呢?

他苦思冥想着。忽然,冬冬想起自己戴着一顶草帽,他把草帽摘了下来,把苹果一个个从地上捡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草帽里。老奶奶又说:“小同学,这可是你的草帽,怎么办呀?”,“不要紧,我帮您把苹果送回家。”冬冬笑着说。“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冬冬帮助老奶奶把苹果送到了家里。老奶奶感激地对冬冬说:“小同学,你辛苦了。来,吃个苹果再走吧。”冬冬对老奶奶说:“谢谢,我家里有苹果,我要回家写作业了,老奶奶,再见,我要走了。”“小同学,再见,以后再来我这里玩儿。”“好的。”冬冬回答道。

走在回家路上,冬冬想:虽然今天写作业要熬夜了,但是我也帮助了奶奶,以后还可以帮助他人。想到这里,冬冬的心里美滋滋的。

乐于助人的人小学生作文 篇10

她有一头棕色的长发,浓密的眉毛下有两只宝石般的大眼睛,她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她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健谈的小嘴。她经常能在睡觉前听到小云唱歌。她的歌声像翠鸟戏水,像黄鹂的歌声。她温暖的声音感染了所有人。她不仅漂亮,而且很有帮助!

记得夏令营的时候,军训的时候不小心磕到了脚,脚上渗出了几个红色的血丝点。疼痛突然充斥我的脑海,脑海里出现一个词:痛。眼泪像碎珠子一样掉在地上。

回到宿舍,大队部直奔宿舍。我受伤了,很快就被扔下去了。我抽泣着,痛苦地走着。写完不久,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小云!我看到她心烦意乱的跑过来,擦了擦汗,让我把手放在她背上,扶着我一步一步的走,还不忘安慰我说:“没事,只是大腿骨折了。我带你去医务室拿点香油来!”说完又把我扶到医务室,汗水不顾刷地掉进了他的眼睛。在太阳这样的大热天,小云本来可以马上去宿舍把空调凉了的,她毫无怨言的为我努力。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那么孤独无助的时候,小云的帮助就像是雪中送炭,仿佛让我看到了干旱沙漠中一片诱人的绿洲。我感到一股暖流在我的小中庭里上下流动.

让学生乐于作文 篇11

一、指导学生为情而作文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是古人论文的名言。我认为,“情”就是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情感。“情感”是不是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优良催化剂呢?“披情以入文”,纵观历史上的文学名作,不都浸透着著者浓厚的感情吗?我们也应该让“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出威力。

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情。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欲望,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如让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光一家人一起到旅游景点天斗山游玩。他们走进了树林,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野花,他们完全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了。沿着树林他们走呀走,不知不觉走了几个小时,这时天色已晚,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会碰到什么事呢?顿时,课堂热闹起来:有的说是碰到了野兽;有的说是有人摔倒了;有的说发现迷路了……众说纷云,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创作欲望由然而生,学生一下笔,就觉有说不完的话。

2、让学生悟情,尽情抒情。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的发展起来。所以,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要求作文教学,更应该将训练学生的思维列入教学要求。所以,在学生动情后,还应当进一步拓宽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尽情流畅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表达、正确用词用句,使学生在表达中,语言得到提练,提高写作能力。

二、解放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作文困难的学生,总是感到没什么好写的。要让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人们的生活,如家庭、学校、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物、事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学生开始学写作文时,可先让他们写日记。教师做有心人,便能从篇篇日记中了解学生生活的情境,他们接触了什么人,喜欢做什么事,以及对人、物、事的认识和感受,再利用这些便可进一步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思路。

学生周围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有趣的、新鲜的、有感触的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使他们的习作常写常新。我经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妈妈是怎样做菜的,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看见哪些新鲜事……每天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把所见的内容说具体,让听的同学在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经常作这样的指导,学生会悟出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便能发现和积累作文的好素材,再动脑筋理清思路,就能写出语句通顺、连贯的作文。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 (1) 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课程目标”看似简单, 但却包含了诸多要素, 学生想写清楚并不容易, 写好更是不易。教师就要耐心指导, 讲究方法, 深入挖掘图片信息, 指导学生形象、生动地描述出图片的内容, 让学生的看图写话作文龙马奔腾, 生龙活虎, 轻舞飞扬。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习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仔细看图, 学会观察

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内容空洞, 叙述抽象的毛病, 就在于不善于对写作对象进行细节描写。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 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图画的教材因素对孩子进行写话训练。“

1. 观察图画一定要仔细。

当教师把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 小学生都会兴趣盎然地观察图画, 但在表达这幅画内容的时候, 往往会片面、单调、胡言乱语、毫无目的, 并且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 自制力较差, 很多学生再潦草看完画之后, 便无法集中把注意力转到画面的意义上来, 因而老师的指导观察非常关键。比如, 我在教学生写《春天来了》, 先为学生献上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图画, 学生便不由自主地被画面吸引过去, 这时我问他们:图上画的什么, 他们便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有:小朋友、草地、小树、鲜花、小溪、房子、小鸟、小山, 还有蜜蜂和蝴蝶。这时候学生你一言, 我一语, 大家说得挺丰富的, 但还不够完整, 我继续提问:你们能用几句话告诉老师, 画的是什么地方, 什么时间, 图上的人、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又从部分回到整体, 对于自己观察目的、表达的意识更为清楚, 写时也能表达连贯。

2. 观察图画还可以按照一定顺序。

如果学生想要写一篇比较生动的写话来, 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细节观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 比如, 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比如, 学生观察《春天来了》这幅图时, 教师提问:远处有什么?生答:有山、树林、房子等。师问:那远处呢?生答:近处有小朋友、花儿、小草、小鸟等。通过这样的观察, 学生在言语表达上才不会东拉西扯、东拼西凑, 同时还要对这些景色进行细致的展开形容, 比如, 师问:怎样的春天、小草?生答:温暖的、美丽的春天, 绿油油、一望无际的小草等。可以在细致观察上加上颜色、形状等各方面细节的描述, 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把整个春天写得更加完美了。

假设是多幅图, 重点是要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先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 看看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再把每幅图进行比较, 看看有什么发现, 再把多幅图联系起来, 从而明白事情的发展变化。

二、感受生活, 联系实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其实都是源自于生活, 所以只要用心感受生活, 你就能下笔如有神。我们生活中有秀美的田园风光, 丰富的校园生活, 纯朴的人土风情, 家乡的巨大变化, 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 发现生活,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 才能获得新鲜丰富的好材料, 才能有感于心, 获得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比如, 看图写考试:今天刚好进行考试, 考完试后, 及时组织学生结合图画进行回忆:考试前你作了哪些准备, 要注意什么?拿到试卷看到题目之后, 会想什么?做些什么?考完试后有什么样的心情?也可以想想考试现场是怎样的?学生纷纷议论, 畅所欲言。随后, 引导学生把事情经过写下来, 这样学生不但受到了思想教育, 还提高了从生活捕捉材料的兴趣和能力。

三、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较为活泼好动的特点, 教师更应注重兴趣教学。在看图写话中, 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画演一演, 比一比, 唱一唱, 找一找等活动, 以此来大大增强他们的写作欲望。比如, 图中画了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在地, 这位小朋友很伤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让学生扮演摔倒的小朋友, 其他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 并且比一比, 看谁的眼睛最锐利, 说一说, 看谁说得最多。通过这样的情境, 学生便跃跃欲试, 通过实践, 体验更为丰富, 对于画面的描述也更为清楚、生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参与活动, 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记、多想, 不要把写话教学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写话训练上。

四、善于鼓励, 增强兴趣

学生对作文兴趣与否, 还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 教师在给学生评改习作时, 总是打分低, 批评多, 表扬鼓励少, 致使很多学生失败的感受较多, 成功的体验较少, 大大挫伤了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而要注重点评形式, 多表扬, 多鼓励, 多多寻找学生习作上的闪光点, 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不同层次的习作, 我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对于习作有进步的, 我会多多鼓励,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优秀的作品, 我会在教室里的学习广角处张帖, 让学生之间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生分享, 让小作家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对于习作基础差的学生, 我要善于捕捉闪光点, 哪怕是一个好词佳句, 也要给予热情的表扬, 让他们不会失去对于写作的信心。我还利用学校的校讯通平台, 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发表在网上, 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鼓励, 同时还设立了手机微信, 时时与班里一些习作爱好者进行交流、探讨, 让他们的写作兴趣越越浓, 越来越有动力。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13

一天下午,芳芳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芳芳走到窗前一看,原来黄豆大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哎呀”,芳芳发现邻居阿姨家的衣服还晾在外面“如果再不收,衣服会全淋湿的,我要帮阿姨收衣服!”她想。

于是,她跑出去迅速把衣服一件件收起来。

回到家,芳芳熟练地把衣服叠起来,叠得整整齐齐。

晚上,芳芳把衣服送回邻居家,邻居阿姨眼里充满了慈祥和赞许的目光,感激地对芳芳说:“谢谢你,芳芳,你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助人小学作文 篇14

可是好景不长,这时候一阵风把小刺猬的帽子吹上了天空,小刺猬大喊着:“我的帽子,我最心爱的桃红色的帽子,你回来。”可帽子就是飘在空中,像一只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最后挂在了一棵大榕树的树枝上面。小刺猬又大叫起来:“掉下来呀,掉下来呀。”

小猴使劲想,可是他想出了三个办法都没用:用竹竿打,可是竹竿太短了;跳起来拿,可是大榕树比他的小身板高很多倍,他跳不了那么高;把小刺猬举到自己肩上拿,可是小刺猬又太矮了,又加上身上的刺容易扎到小猴的手,还是不行。最后小猴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以前的爬树课,他心里想:我不是学会了吗?好,说干就干。只用了几秒钟就爬上了这棵榕树,他小心翼翼的把手伸向小刺猬的帽子,最后他拿到了帽子。可是树枝太细了,小猴差点掉下去,幸亏小猴很机灵,用尾巴在树枝上打了个结,悬在了半空中,最后他轻轻一跳,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小猴说:“玛丽亚,你的帽子。”小刺猬玛利亚高兴地说:“,谢谢你小猴阿卜,我们可真是最佳拍档呀。”阿卜说:“那当然了,最佳拍档少了谁都不行。”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15

一、用“生活”的阳光点燃写作的源泉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 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作文必须源于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见多识广,接受新鲜事物快,信息接收量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指导学生做会观察、会积累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充分感受丰富的校园活动、多彩的假日生活、温馨的家庭环境,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让他们认识植物;在饲养虫鱼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动物;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成果……

学生对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积累后,他们的作文就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就能写出个性,抒发真情。《我的老师》《我的妈妈》《家乡美味》等文章都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童心、童言、童趣, 作文一片生机盎然。再没有出现一次作文中十几篇“给同学补课”“扶老人过街”“主动打扫教室”“生病妈妈送我去医院”等相同的故事了。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将生活的乐趣引入作文, 拓展写作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笔触回到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让学生在作文中感悟人生,感受生活。

二、用“自由”的阳光激发写作的动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才可以实现。”由陶行知先生的话不难知道,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自觉能使我们等量的付出取得更高的回报。

现在,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是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使其敢说敢写、爱说爱写。因此我们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让他们放开胆子写作,无拘无束地写作。

我们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生活中,在家庭中,在同伴交往中,会产生各种心理感受。他们心里有话藏不住,总想说出来。我们可以借作文,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想无拘无束地、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学生在自由的天地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要的就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白。

我们要给学生写作空间的自由。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可以在教室里自由组成讨论小组,也可以在校园里踏青、做游戏、逮蚂蚱等。作文教学不是只有一个课堂阵地,还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更应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大课堂,在这空间里,学生们会感到高兴,会增加体验。对学生来讲,作文的过程将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

我们要给学生写作时间的自由。许多作文指导课, 学生表面上参与了,但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收放自如。学生如果乐此不疲的,让他回家写又何妨?

我们要还给学生作文评价的自由。新课标指出: “写作评价应评价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因而我们要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把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与良好的习惯,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学生作文必须表达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及时予以鼓励。在习作中,没有绝对的差文章, 任何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文章中找到优点,并通过课堂交流公之于众,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动笔习作,首先要使其喜欢习作,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教师要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让作文课“活”起来,让学生自由感受生活,自由交流沟通,自由自主表达,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这样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新意,富有真情实感。

三、用“创想”的阳光支撑写作的翅膀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写作是融形象思维、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各种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让写作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把写实与虚构融为一体,让学生纯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可以是课文的延伸,源于教材,又比教材更充实。如学习古诗后的扩写、海伦·凯勒来到了我们身边、 《爱之链》中的乔依醒来之后……

想象可以是故事的新编,老调新弹而格外吸引人。 如南郭先生穿越到了现代,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第二次赛跑,狐假虎威后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想象可以使事物无限大或无限小,可以使事物的数量足够多或足够少;想象可以使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思想、有情感、有生命;想象可以使似乎永远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想象可以使一瞬间的过程变成一段长长的慢镜头……想象真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想象可以放飞学生写作的翅膀,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让学生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写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

让学生乐于作文 篇16

一、先“生活”后“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二、在激趣上下工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课我从来不提写作,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写、乐于去写。如:以“秋天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我组织全班同学去新沂人民公园游览一次,游玩结束同学们都非常高兴,激动不已。我说:“同学们玩得挺快乐的,大家都欣赏到了秋天人民公园的独特风光,也找到了许多乐趣,可是我校还有近500名师生没有来游玩,想不想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我的话刚说完,学生欢呼雀跃,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又因势利导:“你怎样让他们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呢?”学生都喊道:“写下来。”我又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结果学生写得非常好。

三、鼓励自由表达

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的现象比比皆是。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写出心里话,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一次我班组织评比“写作小红星”,一名学生写《我的班主任》,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班主任优点很多,但缺点也不少,比如爱啰嗦,爱乱发脾气,最令我们反感的是体育课、美术课经常上成语文课……“我让这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给同学们听,她吓得不敢读,我鼓励她说:“不用怕,只要你写得对、写得真实就是好文章。”于是这名同学把我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写得真实贴切,并对我提出了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当时我大力表扬了这名同学,还在班里表示,以后绝不占用其他课的时间,也不啰嗦、乱发脾气,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自那以后,学生的作文不再受拘束了,都能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注重引导积累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有了丰富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写作起来自然不难。但学生写得是不是很通顺、很精彩,是不是具有感染力等,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要求学生通过摘录好词好句、写日记、记读书笔记等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助人为乐小学作文 篇17

星期一下午放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位阿姨骑着自行车路过这里,她掉了一个礼物盒。

我连忙跑去捡,对阿姨喊:“阿姨您的东西掉了。”可是阿姨骑车速很快,早骑得老远了。不管我怎么喊她也听不见。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位骑摩托的警察叔叔,我急忙上前挡住他。警察叔叔下了车,给我行了个礼说:“小朋友,需要我帮忙吗?”我把刚才发生的事详细地讲给他听。他让我坐上他的摩托去追那位阿姨。终于我们追上她。我下车捧着礼物盒递给阿姨,她接过礼物盒感激不尽地说:“谢谢你,小朋友。”顿时,我心里乐滋滋的。

原来,助人为乐,乐在其中。

小学作文助人为乐 篇18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下午潘老师带我们15名同学去文景路社区的敬老院做好事。

来到敬老院,我们就忙开了:有的扫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抹暖气管……我和周伟豪擦桌子,今天的天气很冷,水冰凉冰凉的,可是我们俩不拍冷,不仅把桌面擦得干干净净,而且把桌腿、椅背也擦得干干净净,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不一会儿我们就把敬老院把敬老院打扫得窗明几净。在这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我们又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表演了节目。唱歌、跳舞、讲故事……虽然我们的节目很稚嫩,但是爷爷奶奶们把他们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我们,一个劲地夸奖我们。

看着爷爷奶奶们的笑脸,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才学过的课文中的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我们不就是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一个个小雷锋吗?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还是挺快乐的!

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篇19

一、创设合作氛围, 乐于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 创造条件, 创设合作氛围,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乐于合作。

1. 利用教材资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具有合作精神、宣传和睦共处的课文。《手拉手》描绘了“大雁排队飞, 小鱼成群游, 我们手拉手, 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一幅让人向往而感动的画面。《山羊过桥》让学生学会了与人相处应谦逊有礼、彼此相让。《动物的互惠互助》说明了动物间合作的重要性, 蜜獾和导蜜鸟合作吃蜜, 娇小的千鸟为鳄鱼清理口腔的同时也美餐了一顿。《鸟的天堂》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树为鸟儿遮风挡雨, 鸟儿为树欢歌笑语, 它们彼此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刘连满不顾个人安危, 忍着巨大的疼痛, 让队友们一个个踩着自己的双肩往上爬。《大江保卫战》中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默契合作、精诚团结, 铸造了一道钢铁长城, 抵挡住了洪水, 保卫了家园。这些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意境和思想启迪于一体, 文中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分享成功的合作氛围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 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好教材。

2. 发挥教师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的引路人。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凭借良好的修养,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段充满感情的朗读、一个富有思考性的提问等, 都在引导学生。如“你们读得真棒, 合作力量大!”“这次表演太出色了,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你愿意帮助他吗?”“你们几个一起来试试好吗?”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话语, 为学生营造了合作氛围, 能激活学生内心潜在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乐于合作。

二、丰富合作形式, 学会合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学习契机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础。有了丰富的合作形式, 学生才便于学会合作, 才能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我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 让学生在集体智慧的交融中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合作精神在认识和情感上也有了突破和提升。

1.“同位”合作。

“同位”合作是培养合作精神、进行合作教育最简单易行的教学形式。“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通过合作交流, “你”和“我”的思想就会多起来。“同位”在相互合作中, 会得到及时的启发、赞美和帮助。如“同位”在相互有感情地朗读《荷花》这一课时, 一方会得到另一方的赞美:“你读得真好, 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白荷花。”一方也会得到及时而恳切的指正:“最后两句读得声音有些大了, 这样读会把小鱼惊跑的。”开心大笑后, “同位”又开始了共同的合作学习。“同位”合作, 增强了个体与个体的交流, 使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示了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 从而实现“互补”。

2. 小组合作。

小组活动时, 我让前后排学生四人组成一组。在合作中, 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还要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这样的座位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这种整体互相形成的合作能力更具生命力。如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自选形式, 读、说、画、演都可以。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 合作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有的小组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基础上, 创作了“接天莲叶如绿盘, 映日荷花似雪白”的诗句;有的小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再现了荷花翩翩起舞, 小鱼、蜻蜓亲密交谈的课文情境;有的围绕“我明明在看荷花, 怎么又变成了荷花”展开小组讨论, 交流各自的体会。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师生合作。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可以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学生合作时, 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和帮助, 或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教学《恐龙》时, 我积极倾听各个小组代表的发言, 对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这一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再如教学《蒲公英》时, 我扮演太阳公公时手握一把降落伞, 对蒲公英万般叮嘱。这种民主性的互动合作,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三、拓展合作渠道, 善于合作

随着语文课堂的延伸, 学生走出课堂, 参与各种各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拓宽了渠道。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 交流形式由“单项交流”向“多项交流”转变, 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发展, 在乐于合作、学会合作的基础上善于合作。

1. 参与调查。

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博士》后, 我让学生走向社会, 调查身边的水污染情况。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彼此对现实的关注和自己独特的见解。

2. 制作编发。

如学习《鸟语》一文, 我让学生自主合作, 录制鸟语录音, 制作各种鸟儿的幻灯片, 印发爱鸟宣传单。学生在宣传爱鸟思想的同时, 也尝到了成功合作的快乐, 提高了各自的合作能力。学生还自由组合编发班级《语文报》, 每周一份, 每次我都设立“最佳合作奖”来奖励创意独特的小组。学生在活动中, 不仅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还认识到“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重要性。

此外, 我还组织了劳动实践、语文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每一项语文活动, 都着眼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小鸭历险记作文400字下一篇:反光镜中的龙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