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精选15篇)
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 篇1
有一次,我去上学,有一位老奶奶问我路,我知道怎么走,不给老奶奶说应该怎么走,可是老奶奶听了后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这时候我心里很着急,如果送老奶奶我就会迟到,如果不送老奶奶,她的家人一定很着急,就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我想起了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故事,还有五一二大地震救人的解放军叔叔。他们都是英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就毫不犹豫送老奶奶到住的地方。
老奶奶的家人果然很着急,见到老奶奶都很高兴。老奶奶说:“是这个学生把我送到这里来的。”老奶奶的家人都很感激我,我连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我就向学校跑去。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老师不知道原因批评了我,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让初中学生乐于作文的教学策略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作文之源。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认为,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学校与家庭)的单调生活,无从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枯燥,在他们的身边,随时都在发生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因心不在焉而熟视无睹,使得这些有丰富内涵的平凡小事从他们眼前悄然而逝。
因此,我经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建议学生多写随笔,记录自己有所感触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大至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本内容丰富的生活札记。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写作材料。
例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事先要求学生尽情参与活动,关注活动的整个场面,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受活动的过程。回到课堂,让学生畅谈本次活动的见闻感受,再让学生整理思绪,将活动过程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学生便能轻松写出富有活动气息的文章。此外,我还努力创设条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郊游、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活动前加以提示,活动后相应指导,使学生开阔视野,文思活跃,快速成文。
二、善用教材,以读促写,模仿成文
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为学生找到写作的基石。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挖掘教材,在作文教学中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段练习,进行模仿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设计一些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作文训练点,进行小练笔、片段训练、口头作文训练。
三、开展活动式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靠体验去感悟,体验凭活动来展现。活动式作文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1.材料解读活动
首先由教师提供相关的话题、材料,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材料内涵,准确理解材料。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各小组再汇报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然后全班一起就各组观点展开交流,最后确定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只起指导、扶助作用,仅在意见难以统一时,加以干预。
2.题目拟定活动
准确理解相关话题、材料之后,下面要做的就是拟一个好的作文题。这向来是学生作文时的一个难题。我们建议开展作文拟题活动,大家一起来,拟出几个好题目,以供选用。该活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提要求,包括题目要符合话题和材料,题目要新颖,语言要凝练等。其次,每人拟出一至两个题目供选用。再次,各小组先交流,推荐一两个较好的题目。最后,全班交流,选出所有合适的较好的题目。还可以对题目进行修改,再供大家使用。
3.语句仿写活动
语句不美是学生作文的一大缺陷,干巴巴的语言表达是很难出彩的,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吸引眼球,获得高分。为此,教师可以开展语句仿写活动。所谓语句仿写活动类似于中考试卷中的“仿写”,但不同的是,作文训练中的仿写活动要由师生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并且要做到对事例的高度概括。教师同样可以把学生写得较好的向全班诵读展示,更可以把那些值得修改的句子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同学们一起动手修改,这样更有意义。如果能长期坚持训练,学生作文时将不会再怕下笔了,作文的语言也将会变得美起来。
描写乐于助人的人作文 篇3
谁家要有个什么事,妈妈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别人。有一回中午,邻居王大妈的心脏病又犯了,下好赶上我和妈妈去串门。妈妈立刻叫我打电话到急救中心。救护车来了,妈妈把王大妈背到车上。傍晚,妈妈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来,我心疼地责怪道:“妈妈,刚才我打话给叔叔了,难道他没去医院吗?”妈妈笑着说:“人家王大妈的儿子整天早出晚归的,哪有时间照顾你王大妈呀,他来了趟医院,我就让他忙去了。”我听了真是又心疼又生气。妈妈还对我说:“助人为乐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人家有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当你有困难时,人家也会伸出援手。”
还有一次,大姨的儿子要结婚了,可是费用上出了点问题,向妈妈来借。可我们家也没有现钱,大姨妈急得直跺脚。妈妈说:“姐,你放心吧,明天来取钱。”第二天,妈妈从邻居家借来了钱,解决了大姨妈家的燃眉之急。
描写乐于助人的人作文 篇4
那是星期日的下午,我坐公交车从课外班回家,刚一上车,车上十分拥挤,忽然,我的眼睛一亮,找到了一个座位,我赶紧走过去坐下。心里想:“真幸运啊!”到了一个站点,一个阿姨抱着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宝宝上来了,乘务员喊:“哪位给抱小孩的同志让个座。”我本想给她让座,可紧想到刚刚的拥挤和现在的舒适,我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来,坐这吧。”我一看是那个军人老爷爷“不用,你带着孩子,你年纪也大了,还是你坐吧。”那个阿姨说。“没事,你坐!”老爷爷站了起来。可是那个孙子拉着老爷爷的衣角说:“爷爷您站时间长了腰就疼,还是你自已坐吧!”“闭嘴!我平时是这样教你的吗?”老爷爷瞪了他一眼。
顿时,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我感觉全车的人都在看着我,嘲讽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助人的话题作文 篇5
一天晚上,我很难受就叫醒了妈妈,“哎呀,你发烧了!”妈妈就背起我往医院跑去。
吃药打针后的第二天早上,我虽然好了一点,但上学还不行。妈妈把张成娇叫过来,对她说:“成娇,你能不能帮我家琳琳请一天假,她昨天晚上发高烧了,到现在还头晕呢。”她说:“行,没问题!”妈妈说:“谢谢你呀!”“不客气,这是我应该的的。”
我在家百般无聊地躺着,看着墙上的挂钟走到到了3点50,这真是放学的时间,唉,不知今天又学了什么。4点多钟,只见张成娇拿着书、本和笔来了,当她走到我的面前的时候,我一下愣住了,我有点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你拿着课本来干什么?”她爽朗地说:“我来帮你补习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呀!”这时,和我一样感动的妈妈也问了一句:“是你们班老师叫你来的么?”“不是的,是我自己要来的!我不能让她落课呀!”话刚说完,便打开书和本,给我补习起课来。
第三天,我的病终于好了,带着感激的心情我来到了学校,我发现我的座位底下很干净,课桌上更是一尘不染。我过去问张成娇,她说:“这两天你没来,是我帮你扫的。”“谢谢你,张成娇,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让学生乐于作文 篇6
一、先“生活”后“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二、在激趣上下工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课我从来不提写作,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写、乐于去写。如:以“秋天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我组织全班同学去新沂人民公园游览一次,游玩结束同学们都非常高兴,激动不已。我说:“同学们玩得挺快乐的,大家都欣赏到了秋天人民公园的独特风光,也找到了许多乐趣,可是我校还有近500名师生没有来游玩,想不想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我的话刚说完,学生欢呼雀跃,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又因势利导:“你怎样让他们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呢?”学生都喊道:“写下来。”我又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结果学生写得非常好。
三、鼓励自由表达
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的现象比比皆是。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写出心里话,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一次我班组织评比“写作小红星”,一名学生写《我的班主任》,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班主任优点很多,但缺点也不少,比如爱啰嗦,爱乱发脾气,最令我们反感的是体育课、美术课经常上成语文课……“我让这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给同学们听,她吓得不敢读,我鼓励她说:“不用怕,只要你写得对、写得真实就是好文章。”于是这名同学把我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写得真实贴切,并对我提出了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当时我大力表扬了这名同学,还在班里表示,以后绝不占用其他课的时间,也不啰嗦、乱发脾气,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自那以后,学生的作文不再受拘束了,都能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注重引导积累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有了丰富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写作起来自然不难。但学生写得是不是很通顺、很精彩,是不是具有感染力等,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要求学生通过摘录好词好句、写日记、记读书笔记等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以助人为乐为话题的作文 篇7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欢呼着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可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幸亏我早有准备,撑开雨伞,缓缓的向家走去。马路上车水马龙,在马路边做生意的人也纷纷收摊,准备回家了。
突然,一个景象引入了我的眼帘。只见一位阿姨抬起她的水果小车,走在我面前。到了拐弯处,不知怎么了小车一歪,两筐苹果撒了一地。水灵灵的苹果在地上滚着。越滚越远。阿姨慌忙捡着苹果,我看着阿姨慌忙的样子,一个箭步跨上去,笑着说:“阿姨,您别着急,我来帮你捡。”于是,我弯下腰,小心翼翼的捡着苹果,放进筐里。不一会儿,这两筐苹果全都捡完了。阿姨高兴极了,摸着我的头说:“你是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谢谢你。送你个苹果。”我接过苹果,脸颊上浮出两朵红云,说:“是,这不用谢。”我看着这苹果,它仿佛更红了,咬了一口,它仿佛更甜了。望着爱已远去的背影,我心想:助人是快乐之本,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时时刻刻想着他人,你一定会感到快乐的。回家的路上,我脚下好像生了风似的,又快又有劲。
描写我的理想小学生话题作文 篇8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把所有的“?”都改成“!”,把许多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国家就有许多科学家。比如牛顿,一次牛顿在树下休息的时候,一个苹果突然掉了下来,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牛顿就想为什么苹果不往天上飞而往地上落呢?牛顿不知做了多少推测才得到答案,原来地球有吸引力,所以苹果只往下落而不往上飞。
又比如发明电灯的人是爱迪生,不知爱迪生做了多少实验,用了多少根铜丝才把电灯做出来的。再比如鲁班造伞,有一天,几个小孩子拿着荷叶在太阳底下嬉戏的时候,正好被鲁班看到,鲁班不解,就问几个小孩子为什么拿着荷叶在太阳底下嬉戏,几个小孩子说:“这样可以遮住阳光。″鲁班就想能不能造一个遮住阳光的东西呢?鲁班试了一次又一次,不知试了多少次才把它做成功了,鲁班称它为“伞”。
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乐于表达;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中的难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小学作文及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及作文教学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基于这样的认识,那么小学作文教学要做到什么呢?
我以为,我们应在领会作文教学的本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做到让学生乐于表达。
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突破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这一大难点呢?
一、让学生悄然走近作文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小学作文,而且应该让学生也明确什么是小学作文,让他们对作文由陌生变得熟悉,因为只有熟悉之后才会爱上,只有熟悉才会驱走畏惧。因此,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制造作文的机会,让习作悄然地、不经意地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直至被学生喜爱上作文。
[案例]
一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学完课中的字词,他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学生说完后,老师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写文章了。”同学们兴奋得个个点头。
案例中的老师巧妙地将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生走近习作、接受习作打好了心理基础与能力基础。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就应该这样系统地掌握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树立较强的习作训练意识,在低段教学中,通过识字、说话、朗读等训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接触习作,直至爱上习作。
二、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需要
当学生对作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还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体验到其实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写作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案例]
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天,老师:新学期开始了,你最想和谁做同桌呢?为什么,如果理由写得充分,我就满足他的愿望。
第二天,老师:咱们班要评选最珍惜时间的同学。问:今天从早上起床开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呀?不用说,只要写,看哪些同学写得多,写得清楚。
第三天,老师:老师准备招聘小小班主任。应聘者只需要告诉老师一件你知道,但老师不知道的班上发生的事。谁写的事最清楚,就让谁做小小班主任。
……
一周下来,老师拿着订得厚厚的一叠作业纸,对全班同学说:“恭喜大家,老师还没教,但你们却都会写作文了。”
结果,一举几得,既让学生发现原来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谁都会写,谁都能写,而且写后有作用,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好多孩子被聘为小小班主任,成了老师的小助手了;有同学还真跟自己意向中的同学做了同桌;还有好些同学都被评为了最珍惜时间的人……其实,这些奖励,不都是做老师的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吗?但收获的却是学生对“作文”的接受与喜爱。
三、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
写作仅仅培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兴趣”是短暂的,随意性很强。而习作的自信心会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使学生对习作的兴趣由短暂变得持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这一要求。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真正尝到表达的乐趣,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心,享受那种写完后愉悦的感觉,树立起习作的信心。
(一)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习作兴趣,树立习作信心
1.欣赏性评价
张田若先生在《小学作文纵横观》一文中曾指出:“从当前作文教学的情况看,普遍存在着一个要求过高过急,评分过严的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的习作要求也仅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学生的习作肯定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因此,我们在评价时应该是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用欣赏的口吻去评价。多说优点,少说甚至不说不足。
如果要求过高,批评过多,则很容易让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失去习作的信心,失去可能刚刚产生的写作兴趣。这不就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吗?
2.多元化评价
教师不仅要欣赏性评价,还要做到多元化评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是这样的:“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因此,既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又要注意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还要注意评价标准多元化,關注到学生个体差异。
(二)通过习作展示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树立习作信心
作家尚爱兰曾说:“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因此,要让学生爱上作文,乐于表达,绝不能忽略了习作展示这个平台,反之,更应该绞尽脑汁,来想想怎样让每个孩子的习作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习作上的成功。
在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则是“范文展示”。范文入选的条件很低,可能是选材好,可能是语言流畅,可能是开头有吸引力。也有可能是某一个句子写得个性化,或者就因为某句中的某一个词非常准确,或者是将刚学过的一个词学以致用了……剩下的学生呢,也会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写的字漂亮了,作文修改得很认真、有进步了等等。
人的本质是渴望被肯定的。因此,像以上提到的教学行为那样,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就能够激发学生继续表达的信心与欲望。而这展示的平台应该是多样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班级里的墙报、班级档案、班级日志、班级网络平台、个人专刊、校报甚至鼓励投稿等等。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乐于表达,就要有意识地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刺激他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在无意识中走近作文,明确作文就是生活的需要,就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同时,注重习作的多元评价,欣赏性评价,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为学生多建习作交流、展示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0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3]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3(02).
[4]黄黎明,胡中锋.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05).
[5]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
[6]赵学勤.激励性评价的标准与策略.中小学管理,2002-11.
(作者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
描写生命的话题作文中学生 篇10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我的花盆里不知什么时间钻出了一棵槐树苗。那时,它是那么的瘦小,叶子那么的嫩,随风吹,随风倒。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它,以为它过几天就枯萎了。哪知道,它靠着吸收旁边花的养份越长越高,叶子也随着它生长的速度变多变大。一片、两片、四片、八片……渐渐地,它已经长得比其它花都要高了。我没有特意给它浇水,也没有给施肥,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在小小的花盆里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真是一个奇迹呀!我震惊了。
不知不觉中,槐树苗的根已经占满了整个花盆,为了方便它生长,我把它移栽在楼下的空地上,渐渐地把它遗忘了。可不久的一次一连几天的暴风雨,我突然想起了槐树苗,它还没有长大,能不能挺过这样大的暴风雨呢?雨停了,我连忙下楼去看槐树苗。它安然无恙,叶子被雨水“洗”成了新绿色,它顶着粒粒水珠傲然挺立着。与旁边的小花截然不同的是,小花们不是已经凋零了,就是耷拉着脑袋,它们的生气仿佛被雨水吞没了似的,这又是一个奇迹。我再次被震撼了!
助人为乐话题作文 篇11
当我捡起后,我在想:“身份证是成年人很重要的一种东西,要尽快找到失主。”于是,我马上坐电梯到了大姨家。当我把叔叔的身份证小心翼翼地放到大姨手中时,大姨说:“这是什么东西?身份证?肯定是失主拿入户卡时,身份证跟着掉出来的。要不这样吧,我们把这位失主的姓名和我们的联系方式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贴在入户门上。如果失主看见了就会上来拿,免得人家还以为把身份证弄丢了呢!”于是,我们“火速”地写好了告示,姥姥下楼把它贴在入户门上。
一会儿,失主还真的来我大姨家认领他的身份证。同时,他还说:“他的妈妈让他把一副对联和一包食品送了过来,表示感谢。”
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 篇12
一、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对那些山川景物、动物植物等有切身的体验,写起来比城市学生容易得多。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对山川景物、动物植物、游戏等的接触面不比城市学生差。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写真话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农村学生回家后都要参加劳动,如放羊、割猪草、挖红薯等。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之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猪草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乱编造,说假话、大话等。
学生作文后,老师要尊重、赏识学生的习作。对敢于说真话的学生予以表扬,有不健康的东西,通过老师的指点,学生就不会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增强表达的欲望。
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的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那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课外书籍。不断获得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和讲评
学生作文一次性写好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夏天的中学生重要描写话题作文 篇13
夏天田野绿茵茵的,像一块翠绿的毛毯一直铺向远方。小花妹妹伴着小草哥哥一起长大。小草哥哥,好像在说:“渴死了……渴死了。”这时,下起了雨,小草哥哥有了水喝。不一会儿,天边出现了一条五颜六色的彩虹,颜色不一。不知是谁把彩虹织得这样五光十色?
夏天,树木长得很茂盛,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树上知了叫个不停:“热死我啦,热死我啦……”
夏天,小朋友喜欢去游泳。你看!那边的水池里有很多小朋友;有的在打水仗;有的用双手拍打着水面,看见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有的在游泳比赛……形成了一幅欢乐的图画。
夏天也是一个小水果世界!西瓜一身绿铠甲,一个个西瓜躺在地上;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聊天……咬一口,口水直流。西瓜像一个牢房,黑子呆在里面头……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里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 篇14
下了车,走进了一条小路,顺着这条路走到一块平地前。一位爷爷和一位叔叔在那里等着我们,一看就是两位植树经验丰富的高手。爷爷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植树的方法,我们都认真听着。
发树苗啦!嘿,我们跳进地里,都想把刚才爷爷传授的“植树神功”马上施展一番。我立刻跑过去拿铁锹挖起坑来,一铲子下去,根本铲不住土,费了很大劲也不管用!
慌乱中又想起了植树要领,然后就慢慢地脚蹬铁锹,均匀用力,一铲下去,果然铲上来很多土。就这样一铲一铲地挖土,终于给第一棵小树苗准备好了家。接着要放树苗,想着爷爷教导的:树根多的一面要朝向阳面,树根少的一面朝向阴面,分好阴阳面,然后
先往坑里填一半土,把树苗向上微微提一下,再把土填平。好啦!就差浇水了。我馬上向伙伴们借来水桶,给我亲手栽的第一棵小树浇上水。这一切都做完啦,满满的成就感呢!
站在那里,好像看到很多年后,眼前郁郁葱葱一片,枝头小鸟唱歌,林间小溪潺潺,空气清新。多么美好的画面哪!想象完,我又马上栽下了第二棵树。我们互相帮助,干得热火朝天。
回到家,奶奶已经做好饭了。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平时怎么没觉得呢?妈妈说:“那是因为你在植树节亲手栽下希望的小树苗,劳动是有意义的!”
放飞学生乐于思考勤于表达的翅膀 篇15
[关键词]:勤于表达 乐于思考 枯燥无味 针对性 可变性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三年了,在山区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思维不活跃,这源于学生平时多抄抄写写,却忽略了少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挖掘,真验证了那句话“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而对于种情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及时扭转,让学生乐于表达。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自身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们有时唱独角戏,只顾自己的见解,囿于教科书,没有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或随心所欲,有时问题单调,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反觉得枯燥无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开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的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问有针对性
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如我在教《喂——出来》一课时,文章内容很长,读起来无兴趣。我设计的问题是:本文在喊什么?对谁如此蛮横?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答案,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起书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提问有层次性
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提问注意既可化难为易,又可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作为说明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我采用分层提问法,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检测一下自己能回答几个。1课文采用什么顺序介绍石拱桥的?2本文说了几种石拱桥?3浅谈石拱桥的发展。
三、提问的可变性
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心里都很清楚,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课堂提问也如此。如果一节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形成了定势,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如果环环相扣的提问就能创设热烈气氛,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老师框定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互问互答。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一环节,因为古文有许多识记内容,學生比较容易找。如“释义“这一环节,需积累的文言词汇有通假了、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如之、者、而等。学生对这些词汇掌握好了,自然也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了。
四、提问有感染力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如对学生持支持态度,在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体态用语学生都比较受欢迎,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期待、信任和鼓舞,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满情信心的去学习去思考。
总之,好的提问,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寰宇涟漪阵阵,波澜迭起。口语的提高是重要的,书面语言也是值得沉思。到底中学生的作文要不要教?
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不要教,这篇文章就不用写了。有人是认为不用教的。我常听人说,多读多写多修改,作文自然就好了。这是经验之谈,自然是不错的。我本人作文水平很低,但是现在比小学时候总是好多了。或者进一步说,我中学时的作文就比小学的好,甚至是好得多。为什么会好?回起起中学的学习来,说句大不敬的话,中学语文教师没什么功劳,确实是靠自己多读多写多修改提高起来的。但是,这种做法就是让学生自然成长,无异于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拿种地来打比方,这是传统农业,望天收,不是现代农业,大面积稳产高产。学习认真的悟性好的进步就快些,学习不够认真的悟性差的进步就慢些。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作文好的很少,大部分学生作文较差。即使是作文好的,由于缺乏指导,也没有能达到他们完全可能达到的更高的水平。作文能不能教?作文教学能不能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达到稳产高产?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下面打算就这个问题作点探讨。作文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不敢说作文的形式中不会有人文的因素,但是人文的性质大概主要还是表现在内容上。由此推导,内容自然是应当教的了。可早就有大学的教师批评大学的理科生不会写实验报告,说是中学作文没教好。由此推论,中学应当教学生写实验报告,与科技说明文。那内容自然是科技方面的。如果内容是应该教的,作文课上是不是应当讲理化知识。如果因为作文的内容涉及到哪儿,我们就把作文科的性质确定到哪,把作文科的内容放大到哪,大概作文真的要迷失本性了。记得小学时,数学老师给我和我的同学讲“到”和“了”的区别,讲得吐沫横飞,力竭声嘶。那显然是在讲语文。至于数学课本上到处有汉字则更不必说了。但是谁也不会因此就说数学学科具有语文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有关联,就说具有什么性,学科界限还存在吗?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抽象的结果。没有抽象,所有不科都将不复存在。既然数理化史地生全都可以抽象地教学,为什么作文却不能抽象呢?如果不抽象,还有作文学科吗?
可能有人会说既有作文,必有内容,这内容是甩不掉的。我想拿绘画来打比方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求素描一个石膏像。线条、色彩、构图等是形式,石膏像是内容。老师怎么教学生绘画呢?他教学生怎么构图,怎么勾勒线条,怎么掌握颜色的浓淡深浅,怎么使这幅素描和石膏像相似。至于石膏像本身,那是没人管也没法管的。作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管的是选取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用什么词语把它表现出来,表现得准确。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其次,这个目标不应包含专业的要求。比如合同,因为这几年到处在用,有人就选到中学教材里来。那是专业的东西,不应在中学作文里教。中学作文不应太注重实用,反过来说,只要基础打好了,实用问题并不难解决。还拿合同来做例子吧。写好合同有三个条件:一是书面语言基础,二是了解合同格式,三是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合同格式并不难学,学生走向社会后,买一本“应用文大全”这类的书查一查就会明白。相关专业知识属于内容方面。购房合同必须懂房产知识,销售合同必须懂商品知识。这是语文老师教不了,在校中学生也未必学得会的。
总之,就我个人看,作文这方面,也应发挥学生的思考、勤于表达的能力。口语,书面表达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像有的学生学习英语,书面表达好,而口语表达差见个外国人就乱了分寸。
【小学生描写乐于助人的话题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生助人的作文09-26
小学作文:助人为乐的爸爸10-21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10-18
爱帮助人的同学小学作文10-20
小学生乐于写作文06-19
三年级学生对月亮的话题详细描写作文08-23
难忘的老师小学生话题作文08-27
有趣的冬天小学生话题作文07-19
关于成长的话题作文小学生08-20
小学助人为乐的一件事作文200字:收衣服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