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同桌三年级作文

2024-05-25

乐于助人的同桌三年级作文(精选5篇)

乐于助人的同桌三年级作文 篇1

乐于助人的同桌三年级作文

朱方明朗是我的同桌,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配着一对新月眉,挂在一张瓜子脸上,这张脸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明朗、洁净。在她粉红色的嘴唇里,有着一口雪白的牙齿;鼻子像一个小草莓,很是可爱。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一场数学考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道题做错了。我正准备拿出橡皮擦掉错题。可我在文具盒里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橡皮。天哪!我忘带橡皮了!这可怎么办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朱方明朗发现了我的囧境。她微笑着拿出一块橡皮,递给我。这下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一边接过橡皮把错题改对,一边对她说:“朱方明朗,谢谢你!”“举手之劳啦!”朱方明朗头也不抬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嘛,不用客气!”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在考试的关键时刻,朱方明朗的“举手之劳”让我渡过了囧境,平复了我的心情,保证了考试的顺利完成。我们班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当他们发现别的同学需要帮助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们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快乐。正如名言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乐于助人的同桌三年级作文 篇2

何谓“留心”?下面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能较好地诠释“留心”的内涵。“谁知道新校门上的校名涂的是什么颜色?”在新校门使用将近一年的时候, 这个毫无知识含量的问题竟然问倒了在场的老师。而笔者本人, 在重新去实地确认之前, 也无法在脑海中找到印象:是什么字体?是何种颜色?有多大?刻在怎么样的大理石上?……这现象就是不“留心”。这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学明明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却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写, 写不具体———那就是因为他们不“留心”。古人云:“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同样的道理, 习作也必先通过观察获取大量的感性表象, 使有东西可表达。因此, 要能“乐于表达”, 必先要“留心”。

受年龄所限, 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 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有趣的素材错失眼前。那么如何使学生“留心”呢?

一、借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留意各个生活场景, 学会“留心”

笔者曾对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作了分析, 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三字表达现象:去公园是“好玩来”, 去参加生日会是“好开心”, 品尝美味是“真好吃”, 去世博是“人多来”……由此可以看出,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但就是表达不具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观察目的性低, 一般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 往往是怀着看热闹、找好玩的心理去关注事物, 观察事物时凌乱、笼统、不细心, 看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停留在表面, 感受不深, 容易忘记, 于是就产生上述现象。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 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 观察目的越明确, 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 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 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笔者的做法是在课文中寻找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点, 就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 与学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人生体验的片段作为联系点, 利用这些片段让学生尝试应用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带着具体观察任务去留心生活, 留心身边的人情物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中, 作者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描写, 突出了安静, 表现出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如《槐乡的孩子》中, “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 是对八月炎热的天气的生动描写, 也衬托出了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安静”“炎热”的场面生活中比比皆是, 却是学生未曾留心过的。这就是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 在学习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在生活中由点及面全方位寻找“安静”“炎热”的场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 至少要用三个方面来表现“安静”“炎热”, 鼓励他们去不同的场合观察, 尽可能多写几个片段。如有一位同学通过两天的观察, 写了三个反映“炎热”的片段:家人吃晚饭的情景, 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口等孩子时是如何面对炎热, 阳光体育活动后同学是怎么样的。如一位同学写得特别好:“今天真热。阳光体育活动结束后, 我们回到教室, 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四台大电扇都开到最大, 我们觉得还是不够, 纷纷拿起胸前的校牌扇个不停, 有的同学直奔饮水机, ‘咕咚, 咕咚’喝了个饱, 老师热得脸上的汗直往下流, 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我们都不怕热, 还是照常认真地上课。”对全班同学习作的片段进行整体分析, 笔者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明确观察任务后, 观察面宽广了很多, 能去不同的地点, 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不同的群体。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后, 笔者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一些词语, 如热闹、寒冷、快乐、幸福等等, 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场面, 通过细心观察再进行表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几个典型的句子, 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真清啊, 清得……, 真绿啊……”《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而……时而……时而……”这些句子的仿写练习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先观察后仿写。观察前, 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去哪些场合, 观察哪些人、事、物?观察后, 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难, 不会依样画葫芦简单机械地仿造句子, 语言不再干巴巴的, 内容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仿写跟“造句”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以多方位的观察为基础, 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场景, 因此学生所写的句子才不僵硬, 不呆板。

随着学业的推进, 他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片段, 跟随着名人名家的脚步, 慢慢熟练各种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 同时尝试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最终将各种观察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了然于心, 得心应手地使用。

二、借别人的观察成果,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 坚持“留心”

如果说上述方法是突击性的、风暴式的训练方式, 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绵绵流长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训练方式。那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习惯, 时时处处“留心周围事物”的训练方式。

我国学者丁祖荫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研究, 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即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此阶段学生观察的顺序性也有较大发展, 一般能系统地观察, 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 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 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 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因此, 小学第二学段是激发观察兴趣和培养持续观察能力的一个最佳时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好些课文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第一组中《金色的草地》、第三组中的《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第四组中的《花钟》《蜜蜂》等课文都在告诉学生一些观察方法, 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 勤于观察, 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秘密。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发现”之趣、“发现”之了不起, 从而激励学生以课文作者为榜样, 处处做个有心人, 能像作者一样发现美, 发现秘密, 享受快乐。在学生实践之前, 笔者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大量从实地拍来的图片, 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到处是美, 到处是秘密, 只等大家去发现。校园里, 每逢连日雨天, 就会出现大量的地衣, 操场上, 跑道上, 花坛里, 草丛中, 到处都是, 天一放晴就不见了;樟树那一颗颗紫色的种子, 像极了奶茶里的珍珠;落霜了, 抬眼可见田野里一片白色, 蹲下去却能发现枯草丛中的那点嫩绿更能感人;落光了叶子的桑枝, 每个叶芽呼之欲出时充满了生机……为了方便指导和鼓励个性化的发现, 笔者将观察任务分成共性和个性两种。共性的观察任务是选择校园中的一些事物, 要求人人都去观察同一事物, 并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比一比谁有一双大眼睛观察得更仔细。个性化的观察任务是, 除了老师提示的事物, 你还有什么发现, 比一比谁有一双慧眼发现的秘密更多。另外,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蜜蜂》《花钟》《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 这些有趣的发现、美的感受都是源自于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与热爱。

以学生优秀观察习作为例, 用评价作导向, 在评价中表扬优秀,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观察指导中, 不能只局限于表象, 要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联想、归类等方法, 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除了在观察训练中不断提高要求外, 笔者更注重的是平时导向性的评价, 不着痕迹地指引学生走向所希望的方向,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边观察边想象, 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 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一些特殊来, 看出一些新东西来, 写出个性来。

如前面写到学生去观察校门口放学时的情境, 有位学生在段尾加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结:“奶奶真辛苦啊, 每天都要冒着炎热来接我。”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 先表扬这位同学一番:“××同学真会观察, 在大家只看到家长很热的时候, 他已经看到了奶奶的辛苦, ××同学, 你今后可要对奶奶好一点!老师让大家去校门口观察, 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家长们的辛苦。××同学有一双灵敏的眼睛,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接着出示第二位同学的一段话:“有个同学出了校门就去买零食。他的奶奶找得快要哭了, 急得她拿起三轮车上的脏毛巾就擦汗, 把自己擦成了一个大花脸还不知道。”然后引发思考, 让同学们对此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最后让同学们在自己习作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再现画面, 捕捉细节, 突现重点, 强化“留心”

小朋友的观察往往比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 而且受思维能力的限制, 他们无法清晰有效地再现画面, 给他们的表达带来难度。照片、录像、录音可以将一闪即逝的现象永久保存, 可以放大细节、筛选内容, 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使原本模糊、无序的画面清晰化、条理化。

人物活动、语言的描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虽然亲身经历, 但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太多, 他们的观察总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现象纷扰, 影响画面的再现, 写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 没有头绪。此时我们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一些活动画面, 或者从影片中剪辑一些片段, 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我们来看《金色的草地》和《槐乡的孩子》中的两个片段, 前者是对弟兄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描述, 后者描写了槐乡的孩子去采槐米的场面。两个片段有个共同之处, 都是分两部分写:《金色的草地》中先写哥哥怎么吹, 再写弟弟假装打哈欠把花朝哥哥吹;《槐乡的孩子》中是先介绍男孩子削槐米, 再介绍女孩子如何配合。两个片段层次清楚, 生动有趣。笔者根据以上两个片段的观察方法, 选取了几个录像片段,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将复杂的画面提炼成两部分。通过多次练习后, 逐步将观察和表达指向更复杂一些的活动场面, 指向现实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引号的一般用法, 借助录像、录音片段进行练习, 效果更好。在以往的练习中, 笔者往往只是提供一些文字性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进行引号用法练习, 练习将提示语放在句子的不用位置。练习中发现, 三种方法的引用非常生硬机械, 特别是将提示语放在中间, 大部分只是硬生生地将一句长话分成两半, 中间放进提示语。借助录像后, 让练习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导变得实际而有效:如果说话时, 中间有动作或者神情变化的, 提示语宜放中间;如说话之前有动作表情的, 提示语宜放前面;而对话时, 接话很快的, 提示语可以考虑放在后面。

四、建立展示平台, 拓展读者群, 乐于“留心”

陶一本在《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中提到:“作文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 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 即读者。”学生的文章缺少的就是阅读对象, 一直以来是为教师而写, 为作业而写。我们曾通过创办班级小报, 把学生的作品以推荐到学校或者杂志社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还远远不够, 班级小报的读者仅限于本班同学, 发表作品也毕竟是少数, 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作文打印成册发放, 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大的读者群, 在这个读者群里首先是同班同学, 我们可以把同学的优秀作文当成课文一样学习, 进行圈圈画画, 说说评评, 同学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成长, 而且同学间有着共同的话语和想法, 更能借鉴学习;其次是老师, 老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 更是阅读者, 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学生的作文, 只要有亮点就值得表扬;第三是父母, 亲子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步, 同样也能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第四是亲戚朋友、其他班的学生和社会。在读者群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习作带来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快乐, 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 激发写作的欲望, 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正如张化万老师说的:“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 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懂得写作文的意义, 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留心”生活。

在要求学生多写观察日记的同时, 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有心人, 随时用相机记录周围的事物, 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随时用笔或者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新奇有趣或者搞不懂的现象, 拿到学校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对学生是提醒, 是熏陶, 是鼓励。

乐于助人的同桌作文 篇3

记得我和他经常把老师批改后的题集抱回教室发给同学们,因为他比我壮,所以他经常帮我拿一些,这让我一下就轻松了许多,而且是经常这样帮我。除了帮我以外,他还经常帮助其他的陌生人,有一次,狂风暴雨袭击了整个城市,道路上满是积水,在我们放学的时侯,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冲出学校鱼贯而去,只有他注意到了低年级的小朋友徘徊在教室门前,他赶紧跑了过去,为他撑起伞,把他送回了家,自己才走。

认识他以前,我总是觉得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可自从他帮了我以后,我体会到了被人帮助的滋味,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让我明白了乐于助人的意义,并且开始尝试时常去帮助别人。

乐于助人的同桌作文 篇4

赵利阳个子不高,身材不胖,是个平头小子,小小的瓜子脸上“印”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很长,而且很弯,水汪汪的大眼睛下是一个小山似的鼻梁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你说他为什么不做个女生呢,长的那么漂亮!

他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善良,班里有什么事都找他,他能做到的一定帮。有一次,夏季运动会,我和赵利阳一同参加了200米短跑,号声令下,同学们便如刚出笼的小鸟飞出笼外奔跑起来,我也不例外。当我跑到一半时,一个石头把我绊倒了,摔了个“狗啃泥”,因为是夏季,穿得薄,所以我的腿上破了一个口子,流出了血,跑在我前面的赵利阳不顾自己的名次,又转弯跑回来,把我扶起来,给体育老师请了一会儿假,扶着我进了医务室。医务人员把我的腿包扎好,说没事了,赵利阳才从新回到比赛场地,可他回到以后,已经评出冠军了。

乐于助人三年级作文200字 篇5

有一天早晨,天气晴朗,小马给主人运大米。因为小马走得太快了,大米袋子破了一个洞,米从袋子里漏了出来,落得满地都是。这时候,小兔正在旁边玩,看见了这情景,朝小马边跑边喊:“快,小马快停下来!”小马听到小兔这么一喊,赶紧停了下来。小兔说:“小马,你的大米袋子漏了,我来帮你把米捡起来吧。”

小马说:“谢谢你,小兔,我要向你学习。”小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帮助别人我很开心。”小兔和小马一起把地上的米都捡起来了,小马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以后也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小马和小兔一起说再见,小马高高兴兴地到主人那里送米去了,小兔也开心地继续玩。

上一篇:王燕述职报告下一篇:景观规划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