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2024-05-12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精选12篇)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篇1

高二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总结

每周一上午第第一节为集体备课时间,依据期初制定的备课计划,能很好地做好相关的主题备课,在备课中做到三备:“备教材、备习题、备学生。”既深入钻研新课程的特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统筹拟定本周的教学内容:如教材特点,教材处理方法、重难点的突破、实验设计,师生互动、学生活动探究的良好实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后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每周备课中主讲老师先将本周所上课程通读:既先熟悉全部教学内容,包括编写的意图,组织结构等。把握好教材的整体结构、专题结构和单元结构的相互关系,理清单元课题涉及的核心知识,融自已对教材编写思路、教学理念的理解将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最后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得重组,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知识重包装。同时,“瞻前顾后”,了解已学内容和后续学习内容。并将整周所教内容的课后所有习题做一遍,做到未教已心中有数所有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中能较有针对性地做到讲练结合,并反馈上一周各层次班级的教学、学生学后反应、作业批改及改后的评析。此外还常考虑到各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不断地优化教学。各抒已见,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进步。下面我把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活动开展程序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活动安排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在星期一上午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个星期我们在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让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每位教师对学生的介绍,我们不仅对本班的学生状况有所了解,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有了横向比较的依据,从而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教学。

二、安排本周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三、每一章节上完之后,统一安排测试,确定测试时间,定下出试卷的老师。因为现在有十个班级,且学生信息比较灵通,如果测试时间不安排好,后面其他班级试卷就无法使用,或者即使使用了,也失去了测试的意义。一旦我们把测试的时间定下,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必须把课时安排好、调整好。

“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学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认为备课组活动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什么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希望我们在摸索的过程当中能找出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最好的模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篇2

一、制订集体备课计划,让教研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而言, 开展集体备课是让广大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有效活动,教研组应当针对集体备课要求制订周密的计划,让集体备课活动告别随意性、断续性的状态,使其更连贯和重点突出,为教研工作发挥示范作用。笔者担任备课组长,在这方面注重身先士卒,制订针对性的计划,为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在备课计划的时间安排上,贯穿一学年或是一学期,对每一阶段将要研究哪些内容都做出明确规定,除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之外,还增加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方面的专题研究, 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阶段,使集体备课有序进行。在集体备课内容上侧重于解决难题,对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或是公认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突破,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何帮助学生加深难点理解等, 这些方面都应当成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将集体备课作为集中大家智慧、突破难点问题的有效抓手,以这样的方式更加扎实地推动集体备课工作。

二、活化集体备课形式,让教师集体智慧充分发挥

许多高中学校的政治教学集体备课处于一种表面化状况,看起来活动开展的次数也不少, 实际上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就是简单地统一教学目标与教学流程, 甚至有些教师在开展集体备课时直接从网络中下载成品教案,在集体备课时进行剪辑拼凑,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这样的形式主义失去集体备课的初衷和意义,教师应当全身心投入集体备课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备课组长要在活动形式上搞创新,对教研内容进行拓展,确保整个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笔者重点开展了三种形式的集体备课。首先,仍然坚持集体讨论的方式,大家一起讨论某一章节、某一单元甚至某一课的具体教法,从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流程设计及作业安排等方面综合进行研究,集中大家的力量提炼出更加全面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凸显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流程更优化,这是集体备课最基本的形式。其次,笔者采取示范剖析的方式,让大家在备课评价中得到提高。例如要求某位教师精心设计一课或是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案,然后打印给大家,针对这样的备课设计进行完善补充, 提出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可以为自己所吸收借鉴,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做法能够让大家既看到长处又看到短处,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笔者在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 共同确定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如何采取更恰当的教学形式,如何彰显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等等。有了具体的教学方案为蓝本,大家进行讨论交流更言之有物,讨论交流针对性明显提高。

三、积淀集体备课成果,让教学研究实现相互借鉴

高中政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要保证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让参与的政治教师有所提高, 每一阶段的集体备课实施之后,都要体现教师能力素质有所上升。因此,备课组长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引导大家将每一次集体备课的成果积淀下来, 让大家既有所感悟又相互借鉴, 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例如在针对某一课政治教学的方案进行探讨之后,可以集中整个备课组的力量进行完善, 通过这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设计出一课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案。但是集体备课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笔者和广大教师一起从这一课的设计讨论中总结梳理值得借鉴之处,能够有效提高对其他教学内容的借鉴意义,使广大教师能够将这一课研讨中所总结的经验技巧运用到日常工作之中,既实现取长补短,又体现立长远、促发展。每一次集体备课结束后,笔者都进行点评,要求每一位教师发言,从本次集体备课研究中获得哪些体会、哪些感想,在每一次的集体备课之后都形成一次心得体会,将自身感触所得提炼出来,这是促进政治教学业务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证明,及时将集体备课中的成果积累下来,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改革突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集体备课空间,让教研活动面向更大范围

在高中政治教研活动中, 备课组承担着组织拓展的基本功能。在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中,一般都是由备课组长牵头、任课教师参与。为提高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备课组长应当注重备课研究空间的拓展, 一方面要邀请本校在政治教学方面经验丰富、成效显著的骨干教师参与,有可能他任教的不是这一个年级,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教学经验的传授、技巧的辅导效果。笔者在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政治教师、骨干政治教师参与本组教研活动,尤其是强化对青年政治教师的业务能力指导,通过具体教学设计的指导,帮助他们迅速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笔者从网络中下载政治教学方案设计中的精品,播放某些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讲座,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认真分析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应当从哪些方面着力强化备课设计效果,并且提高自身教学驾驭能力。通过拓展集体备课空间,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从更多渠道获得更高层次的业务指导,对提高自身备课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大有益处。

由此可见,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备课组长更要发挥好组织推动作用,通过制订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效丰富形式、集聚优质资源,让大家愉快地开展备课设计与研究,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摘要:集体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吸取他人教学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就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环节进行研究,集聚大家的智慧突破教学工作中的疑难之处。为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成效,应当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订集体备课计划,让教研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活化集体备课形式,让教师集体智慧充分地发挥;三是积淀集体备课成果,让教学研究实现相互借鉴;四是拓展集体备课空间,让教研活动面向更大的范围。

新课改指导我们搞好集体备课工作 篇3

关键词:大胆整合 优化教法 跟踪落实 监控质量 全面提高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高一英语集备组在整合内容,分层教学,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们的工作反思总结如下:

1、落实集备制度,发挥集体力量。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首先教师要学会合作探究,教师也应是一个合作者、探究者,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也要求教师要进行合作。为了适应新课改形势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解决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我集備组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五、六节的集备时间,开展积极、主动、生动的集备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每位教师主讲一个单元,周而复始.主讲内容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侧重讲解教材的处理,课时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并研究课堂设计等等,其他老师则补充有关内容,研究疑难,集思广益,最后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除外,我们还认真研究课堂小测,单元一测,期中、期末测试题目。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及向福州八中、福州高级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等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改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方法。我们现行教材上教学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进行编排。根据我校学情,若“照本宣科”,将脱离实际,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广州市教研室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单元活动型”的实验课题给了我们启示。“非线性”实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将教学内容分为:(1)工具类内容(教学讲授为主);(2)非工具类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3)经验类内容(学生总结为主);(4)非重点类内容(学生阅读为主)。我们依照“非线性”的理念,打破教材的章节,重新组合内容,把Warming-up和speaking整合为一个部分,老师给予提示,让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把listening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让学生听,跟读,提高学生的听力;我们把Reading I部分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内容; Reading II部分为经验类内容,强调以学生总结为主;Grammar 部分为工具类内容,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为主;最后一个部分Integrating skills则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们注重突出知识主干,在新整合知识之间给予适当的铺垫,让知识结构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课堂初步形成“先试后学,先学后教”的新方式,课堂教学效益得以明显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的整合是对整个单元体系的规划,但是把整合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才是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接受知识,并深刻地记忆,这个问题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集备组举办了 “智多星”活动。即由本周主讲老师提出本周的教学话题,大家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在下周集备时以主讲为主要发言人,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补充。譬如何蕾老师在 “智多星”比赛活动中针对听力这一教学内容提出的“先猜后听”的好办法,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听力的积极性。她说听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听力练习很枯燥,学生词汇量有限,还要注意辨别各种口音,因此他们不大愿意上听力课。让学生先看题,从题中找到信息,然后让他们在信息中猜测可能的答案,之后再听,这个方法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它不仅使让学生养成先看题的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可喜效果。

在“智多星”活动中,宋思洁老师的“巧记单词法”也得到大家赞赏。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C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出现了“二多二少”的现象,即听课的人多了,参加学习活动的人多了;随意说话的人少了,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少了。

廖红老师在活动中提出的“先练后讲”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认为一味的“灌”达不到学习的效果,适当的“引”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做法是:把课文中的重点编成题目,让学生先思考,老师再讲解,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达到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

为了寻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法,我们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了相关的教具、课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弱不同,认知水平高低不一,个性养成也迥然有别,若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练习用一种样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那怎能使差异明显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呢?我们在统一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讨论A、B、C三个层次应该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并取得以下共识:在内容整合上,我们要求A层次的学生听、说、读、写按照福州八中模式全面掌握;而B层次的学生我们侧重于讲解Reading I 和Grammar 部分;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们则大大降Warming-up, Speaking, Listening 部分的难度,甚至删去Reading II部分。在练习和测试部分,我们进一步贯彻“分层次教学”,担任各层次的老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工合作负责编写相应的课堂学习卷和测试题。我们利用这些课堂学习卷供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或测试,这样做,让各层次的学生能攀着学习的“脚手架”,进行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年级有层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有高、中、低三个层次。在许居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集备组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注意选好突破口,以点带面,积小胜为大胜,目标由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拟定;教学中,遵循“一主两兼,三必三选”原则,即根据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授课以中等生为主,课堂辅导兼顾优差两头,教学内容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当堂训练及作业乃至考试分为必做类与选做类,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科任教师、班主任、年段都建立学生了成长档案,指导学生分阶段制订进步措施,有进步的给予奖励,让绝大多数学生增强自信,感受成功的快乐;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练习、讨论、作业以及阶段测验,都及时反馈、评价。尤其是考试,更是以“小考小鼓励,大考大鼓励,跟过去比,只要有点滴进步,都要鼓励”的理念,对基本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较大的学生加以褒奖。

5、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巩固记忆。老师在课堂上讲30分钟,不如让学生练10分钟。为此我们坚持“一堂一测,一周一练,单元一考”的适度训练;强化记忆,跟踪落实,质量监控,形成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还突出一个重点——当堂训练。没有这一环,学生能力的形成肯定大打折扣。有位老师课上得相当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可月考,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这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当堂训练不够是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随即,她加强了课堂训练与小测,由于措施得当,跟踪有方,质检成绩就上去了。在此我们领悟到:教学要有机地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师生互动,把讲、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发现问题,跟踪监控,措施落实,质量提高。

6、 取得成绩

一年的实践,我们初步获得了一些成果,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上课的人多了,学习的效率高了;作业上交的数量多了,正确率高了。

(2)早读以听力为主,老师下班辅导,并采取小测制,对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学生的听力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3)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的实施,并对她们的成绩进行跟踪反馈。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高一(6)、(7)、(8)、(11)、(12)班级为例,见下表:

7、 今后目标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全面提高的目标还很远,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除了积极地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理论学习外,我们以自学为主,认真学习最

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教学需要。

(2)完善集备制度,提高集备质量

完善的集备制度,是集备质量的保证。在今后的集备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集备的重要性,加强集备的责任感。既要定时,定点,定人的集备,又要拓宽集备内容,要备目标,备学生,提高集备效果,并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出一条符合我校的英语集备路子。

(3)继续丰富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推广成功做法,积累经验。在过去一学年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坚持:

①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认真评课,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措施,以利再战。

③举行公开课,互相交流,切磋教法,共同提高。

④不定期举办说课、片断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⑤加强撰写论文训练,提高理论水平与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学病理学[M]. 石鸥.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21.

[2]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 王策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 林华民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4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正日益翻新,要想紧扣教材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念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思想。并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意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我们组的教师积极撰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上传研修茶座。每位教师都能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的撰写。组内教师教学相长,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组内教师齐心协力,教学成效显著、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承担备课任务的教师严格按备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在备课探讨时,组内教师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上周教学的心得或反思等。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老师们结合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落实观课、议课活动,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使个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每件事都多一点认真、多一点主动。

4、教师跨班上课,体现资源共享:我组教师毫无保留的交换班级进行上课,体会其他班学生的特点,为集体备课积累素材,为更好的进行集体备课做准备。你也教我的学生,我也教你的学生,学生都是大家的,我们一起来教。

通过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问别班老师题等。总之,我们三年级数学组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5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有关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集体备课让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今年我们开展了全校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在这次数学集体备课中,我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现将这个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这个学期开学后第五周我们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教案的格式,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如何合理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材。总体有如下几点。

一、制定制度,进行操作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固定每两周一次,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在会议室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安排人员整理,确定了每位老师备课的内容,以及上交时间。负责人进行初审。

3.固定每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备课组长就组织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4.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5.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停在纸上,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还进行了自已的得意片段教学,在集体备课中展现自已的特色,15周时一年级的陈艳华和王晓丽老师上了一节<认识厘米>的校内优质课,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的优点,同时提出了意见。从这两节课来看,集体备课是有质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特色。我们每次的活动都有影像资料,同时也有文字记录。

三、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而且也带动了很多中年老师学习电脑的积极性。他们都主动去学习电脑,也有一些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中老年老师,也表示要去培训电脑。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

四、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6

本学期初中语文共组织了两次教研员挂靠级部的区域性集体备课,所选年级分别为六年级和八年级,其形式为以示范课为载体,全区同一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并从一节课的备课、上课、研讨等环节引申开去,深层次探究年级学科教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效益。

一、集体备课解决的问题

1、对单篇教学与学科教学关系的认识 如果把学科教学看作一串珍珠的话,单篇教学就是用线串着的一粒珍珠,而不仅仅是一粒孤零零的珠子。也就是说,通过单篇教学,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以用于单元或学科教学。

2、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问题即如何看待语文教育。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育类似农业而不是工业。叶圣陶先生对此进行了解读: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

也有人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最具有无师自通的特点。

综上,让教师明确:要用大语文观看待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加之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以学得促进习得(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教师备课及教材和《同步训练》的使用问题。

单篇课文的备课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文,结合“研讨与练习”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然后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修正教什么和怎么教;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利用课间和课后进行反思。

教材的使用:用全部时间的二分之一完成对教材的教学,另外四分之一用于写作训练,剩余时间用于练字、课外阅读和赏析及回报展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精读和略读篇目;加强单元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名著导读可通过课堂教学之点带动整部作品阅读之面。

《同步训练》的使用:课文导学之“知识积累与运用”作为预习作业,之“理解与感悟”当堂完成;能力迁移之“课外阅读训练”作为家庭作业,之“讲一讲”(写一写、读一读、搜一搜等)视学情与读写并之。

4、如何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听:作为母语教学,听不是问题,不再赘述。

说:除正常的课堂对话外,可组织一些课前演讲、诗歌诵读、口头作文训练等。

读:课内阅读:⑴单篇现代文的三步读书法: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研读,体会文章主题;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既要关注教什么,怎么教;又要关注研究作者写生么,怎么写。)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记诵,问疑揣摩。⑵文言文阅读:背诵是教学的起点,力争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能疏通文意,熟读成诵。⑶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批注文本。课外阅读:⑴适当的时文阅读,如《读者》、《格言》、《意林》等。⑵重点做好名著阅读:教师的整体介绍,精彩片断赏析,阅读后的总结汇报等。

写:写字:⑴先描写,再临写,后脱帖。⑵与成语、名言警句或唐诗宋词结合起来。⑶一次或一周不宜练字太多。写作:遵循“模仿——变化——创造”之路。模仿:学习教材中的写法或向学生推荐优秀中高考作文。变化:一是一题多写,二是训练的形式的变化。创造:做好读写结合。结合教材学习、课外阅读等,通过读书笔记训练;通过写周记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感悟生活。

二、两次集备课的侧重点不同

初一:关注学情分析,以降低教学重心;重习惯养成,诸如读书的习惯,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

“集体备课”之我见 篇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标就是培养师生合作能力,发挥同科教师团队合作的优势。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却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

1. 杂和教案

教研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然后由备课组长收齐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这种“承包式”的方法,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谈不上同科教师智慧的碰撞。

2. 下载拼凑

集体备课组在组长的倡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网上下载各英语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根本就没有教师自己参与的成分,更没有体现出教师团队合作的优势。

3. 组长包办

时下,集体备课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时尚,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有一定威望和地位的骨干教师充当组长。但是在集体备课中,往往由组长包办,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集体备课由组长包办,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4. 套用模式

我到许多学校学习听课时都发现类似的情况:几位教师上课的导入、话题、步骤、活动设计、例句、家庭作业、课外阅读都如出一辙。后经了解得知,这几位老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并将其“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课堂中。课堂教学本来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采用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一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定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更谈不上打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集体备课应是同科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杂和教案,也不是一人说了算的,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凑,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因此,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的合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首先,可以通过讨论、切磋,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介绍经验,充分发表个人见解,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通过信息共享,资料共用,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广的范围收集信息,充实教学内容。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分析、挖掘和研究教材,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一定要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

2. 制订详细教学计划

任何工作都必须提前制订计划,没有计划,工作就会缺乏超前性。集体备课也如此,教研组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并完成了教学分工后,组长就应该着手进行集体备课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教学内容,选定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根据开课时间,排出新学期集体备课安排一览表,并尽早通知到组里的每一位教师,以便于中心发言人早做准备,研究教材,收集资料,准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也便于其他教师做好相应准备,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教师也不例外,加之他们在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会有差异。再加之不同教学班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氛围不同,教师要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4. 励之以志。

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等。

为此对贫困生要进行“抗逆”教育,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立志崛起,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激励、磨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积聚正能量,开创新时代。

你将拿什么回忆童年

毛凤伟

(鹤壁市鹿鸣小学,河南鹤壁

童年,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

孩子时期应该是一个个美丽的童话,甚至是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是在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成人为之羡慕,以至当我们静心思索生活时,总想回到童年。

也许社会、家长会问: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所爱?什么样的童年值得回忆珍藏?答案很简单:能够给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让每个孩子拥有更灿烂的笑容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童年。

一、父母篇

饭后,心不在焉地按遥控器,看着儿子在卧室地板上摆起浩瀚大军:三四十辆各种汽车摆起阵势,一群兵人听从他的发号施令……不由自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是那样短暂,就像流星,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茫茫的记忆中,我寻觅着童年的足迹。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似地触动心弦,快乐在心中回荡。想起自己孩童时,脖子里挂一把大钥匙,那随意撒野的土坡,一起奔跑撒欢的小伙伴,还有那随手拈来的泥巴、沙包、柳枝、狗尾巴草……春天,吹着自己做的柳笛,带着自编的所谓的草帽,爬墙头打仗;夏天,爬树捉知了,溪水里建水坝,摸鱼捉虾、打水仗,草丛里捉蛐蛐,斗蛐蛐;秋天,麦田里捉迷藏,拿着竹竿打枣,玩老鹰抓小鸡;冬天,比赛抽陀螺,陀螺是自己用硬木棍削成的,抽陀螺的鞭子也是自己做的。看谁的陀螺旋转得最久。滑着父亲用竹凳做的滑雪板,在自家门前的坡上呼啸而去,就像飞一样的感觉,又费力地拉上来,一遍一遍……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玩着长大的。至今想起那些玩儿来,竟还会暗暗窃笑,仿佛又找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感觉。

二、子女篇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当若干年后,他们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是一个人面对电视荧屏?是独自在电脑虚拟的空间里与怪物搏斗?……

现在的孩子,童年太缺乏“接触自然”的快乐,或者说有些“电子化”了。现在的小孩爱搭积木,玩拼图、电动玩具、毛绒玩具,还有会说话的智能玩具,甚至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他们的玩法带着鲜明的工业文明特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用的、穿的已不再是奢侈品,但活泼、天真没有了,慢慢地也就孤僻了、自闭了、抑郁了,不会与人交流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所以,要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清代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就要求我们在集体备课时一定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倡导教师自觉地把个人的教学行为置于课程目标、教材的规范之下,又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每节课的教法、风格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如果把集体备课统得过死,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就会限制教师的思维活性,影响教师个性的发挥,课堂也就缺少活力,缺乏个性。

4.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在课堂上充分检验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案,课后要及时记下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研究,总结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反思阶段,通过评课议课过程,共同发现不合理的教学环节,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做进一步的完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讨论活动的结束,而是教师的创新思

三、思索篇

就两者的玩法而言,前者是自己动手做着玩,后者是玩工厂生产好的玩具,玩现成的;前者是带有创造性地玩,后者是按照设计人员设置好的程序和方法被动地玩;前者多与小伙伴合群地玩,后者则多独自、孤独地玩,有的甚至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玩。被动、孤独地玩,能产生深刻而真切的感受吗?我想,他们将来拿什么回忆童年呢?

现在的孩子明显比我们那时胖了很多,“聪明”许多,见识多了,干净许多,“礼教”很多,我们是背着书包满操场跑,玩累了,天也黑了才回家,现在的孩子出了校门,书包是爷爷奶奶背着,跑快了、摸脏东西了、稍微有危险的事……就立刻有警告,有制止。很多事情,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在家长的监护下去玩、去做。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为此,我们不能束缚与管制孩子的发展,快放手吧。保持其好奇心,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其进行质疑与探索。多组织户外活动,领着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韵,让其体验着、尝试着、感受着,进而体验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兴衰成败,领略各种人文风光,体会经典知识所带来的生命冲动,这是塑造孩子良好性格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为孩子提供活生生的教育空间,不能满足其好奇心,就会失去童年的天真。

让孩子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更健康地成长,在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中,体验生存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是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只有自己尝试了一切,才知道什么是难忘的,什么是追求的,无意中就影响着他们,教育他们什么是快乐。现在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缺少,其实缺少的是放开身心。童年时期那些美好的故事里所隐藏的哲理会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健康而活泼的、阳光的、好动的,我们应该多关心孩子,给其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其在玩中快乐地生活;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让其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多给孩子爱的关怀,让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体验生活的快乐。孩子应该从我们这里获得必备的生命健康教育。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自我做起,体验生活的美妙,在社会生存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多年以后,希望孩子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回想起留在记忆深处玩儿来,也会暗暗窃笑,也能对童年的事津津乐道。

路和成功教法生成了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以这些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生长点,抓住它、把握它,并解决它。针对每一次主题研讨,集体备课组应及时总结、完善和反思,将宝贵建议和经验做法归纳整理,形成有价值的案例、反思、教学论文,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进步都有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集体备课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并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情况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这样才能做到既充分体现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篇8

一、集中个人与集体智慧

1.独立备课——个体智慧群体化

主备人要提前认真搜集素材,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确立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学过程、板书及作业,并就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提出困惑与问题,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其他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同样提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2.集体研讨——集体智慧个体化

集体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过程。研讨时,先由主备教师讲解本次备课内容的初步构想,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虑,同时其他教师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然后全体成员共同探讨,既可以为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案而协同努力,也可以对其中的一点感悟而交流探讨;既可以为备课过程中的某点提出质疑,也可以就不同的理解进行争辩。教师通过交流合作逐渐排除各自心中的疑虑,不断调整最初的教学构想,自觉地摒弃不合理的教学设计,经集体讨论、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最佳方案。达成共识后,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特点,详细分析已有的教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环节等操作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需要调整的地方做好标记,对已有的教案进行“二次加工”,使教案上形成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3.反思交流——个体智慧群体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能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高质,能使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后要及时认真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主要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归纳,尤其对失败之处,要有具体的改进和补救措施。

二、关照个体与群体差异

实施教学,就得考虑本班的学生状况。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我们为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也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主张为帮助学生学习而设计教育方式。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制订教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必须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教师在备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启发提问、知识讲解、巩固复习等,要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确定其知识的分量轻重、进度的快慢、提问讲解的方式方法等,以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能够实现目标要求。

2.針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

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坚持“优秀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学因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三、研究个性与共性的策略

1.教学目标要统一,但实现目标的方式可以不同

尽管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目标,但由于教师的水平不齐,对目标的把握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必须集体讨论、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包括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这些要求每位老师必须统一。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堂上实现目标的方式,每位老师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2.教学的重点要统一,但教学方法可以不同

教学的重难点要统一,即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统一要求。但教师扩展的内容及探究问题所设的情境材料、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可以彰显个性。

3.完成的作业要统一,但选做的作业可以不同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这就要求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对作业精心研究,共同探讨,研究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课堂中的测试题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作业和选做试题加上星号,供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准备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完善和提升。只有利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优势,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快速成长,才可能达到我们预设的课堂质量,实现发展学生的最终目标。

集体备课总结 篇9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集体备课总结 篇10

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能力要求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

2、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我们年级组内教师教学相长,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承担备课任务的教师严格按备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在备课探讨时,组内教师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上周教学的心得或反思等。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老师们结合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问别班老师题等。总之,我们六年级组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浅议集体备课 篇11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在针对这个问题的调研中,几乎没有人能给出比较全面的解释,多数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在一起备课,拿出一个综合了大家意见的教案,然后用这个教案去上课或者搞研讨课等。从中可以看出,多数人是从集体备课的形式上去理解集体备课的,由于没有很好地研究集体备课的性质,就产生了诸如“参加意识不强”“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这次调研中教师们反映,多半教师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不喜欢参加;有不少集体备课的资料是应付检查用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情愿当主备人……那么,什么是集体备课呢?考虑到集体备课这种教科研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教师的需要等因素,集体备课比较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备课组成员以备课为线索,集体研训的过程叫集体备课。它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1 它是一种校本教研活动

2 它包含备课的所有因素

3 它具有很强的引领性

二、从广义备课的角度去理解集体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具体地说,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狭义的备课是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形成教案的过程;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形成教学品质和风格的行为。如果集体备课仅把目标锁定在形成_当次课程的教案上,就失去了集体备课“研训”的特性,所以集体备课更应该关心教师的成长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使教师通过活动交流、吸纳、探索和提高。

三、集体备课需要深度引领

评价一种教研形式的好坏,主要看教师的需要,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个主题,再好的制度、计划、过程都会以无效告终。集体备课作为教师研训的平台,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要,要具有引领性,这就要求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根据教师的需要確定内容、主题、目标;要重视问题引领。比如主备人选择的目的有:经验成果推广展示、青年教师锻炼、特定任务需要等;教学内容选择的目的有:重点、难点、争议点、关注点等;时间选择的目的有:开学初(整体把握)、学期中(交流促进)、学期末(总结展示)等,综合以上不同的目的,就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集体备课形式。

1 引领性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提出问题,确定内容一明确指向,制订方案—散议交流,确定主备人—集体研学,确定目标—形成共案,定人主讲—评议修改,二次备课—共享资源,同课异讲—课后反思,总结归纳一根据需要,提出新的研训主题,进入下一轮活动……

2 在集体备课中还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1)整体把握的学习研讨内容(课标、教学知识点与网状结构、上下位目标的梳理);(2)主备人备课之前有要组织教材分析沙龙;(3)各抒己见,适用为先;(4)二次备课和听评课相结合;(5)教案修正包含集体修正和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的个人修正。

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 篇12

1 误区

1.1 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各教研组教师为了应付检查, 将新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平均分给各位任课教师, 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 完成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 由集体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 谓之“集体备课”, 这种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 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 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成了“挂羊头, 卖狗肉”, 有名无实。

1.2 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由各位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分头“在线查找”, 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 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他们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 没有舍取, 不加选择, “捡到篮里就是菜”, 这种做法“简单易行”, “拿来”了他人的成果, 甚至压根儿就没有教师自己参与的成分, 有名无实。

1.3 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最常见的集体备课方式是根据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 每组挑选一位教学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由于组长往往是年纪较长的学科教学中的“元老”, 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 所以在集体备课中, 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 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 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 提出自己的看法[2]。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 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 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 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 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1.4 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无独有偶, 网上的一则报道更让人忍俊不禁:一所学校对外公开5堂课, 5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 听课教师听到的5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 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 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 一样的调。听课教师不觉有点纳闷, 为什么5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 这5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 照本宣科。这不得不让人疑窦顿生, 难道集体备课就得机械照搬, 甚至不能“越雷池半步”, 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吗?

2 改进方法

2.1 统一思想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 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 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 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各备课教师静下心, 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 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集体备课中, 教师要群策群力,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 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 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 否则, 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中看不中用, 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3]。

2.2 注重理论

在2009年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准备中, 我们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 采取多种备课形式进行分段教学, 尽量避免出现上述现象, 每周固定集体备课时间, 每次都有讨论的主课题, 分段进行, 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下次备课再总结, 以便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人人都要发言, 人人都有新观点, 这样督促了各位教师的学习, 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备课风气。

2.3 强化技能

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 重点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规范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校平行班级较多, 任课教师多, 一些教师的操作不统一, 给学生造成误解。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每次列出几个项目, 反复观看教学片, 并指定不同的教师进行操作, 大家指出其不当之处, 并制订统一标准。紧跟现代临床实际, 定期派教师到省内、市内各大医院接受培训, 不定期举办各种技术表演和比赛, 使教师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教师通过相互借鉴, 相互启发, 集各家之长, 避自己所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 汇百家之流于一体”, 通过集体备课, 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 既发展了学生, 又成长了教师。当然,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 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4]。为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结合本班的实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 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 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 要统分结合, “宜统则统, 宜分则分”, 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体备课,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小鹏.从“集体备课”管窥“教学软资源的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6~7.

[2]陈桂生.“集体备课”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9:25~28.

[3]渠东剑.从集体备课视角看校本教研[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4:75~77.

上一篇:友商(常州)思讯快餐王餐饮管理系统下一篇:高校食堂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