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2024-05-12

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共12篇)

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篇1

名人故事:刻苦学习的海伦凯勒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海伦·凯勒刚生下来时,是个耳聪目明、活泼好动的女孩,她6个月大时就可以很清楚地说些简单的词,不幸的是,1882年2月她因患重感冒而持续高烧,引起并发症,最终导致眼睛失明耳朵失聪。从此她便陷入一片黑暗、没有声音的混沌世界之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又聋、又瞎、又哑的女孩却通过哈佛大学的德文、法文、拉丁文、英国文学、希腊语、罗马史等各科考试。这在大学教育尚未普及、入学考试极严、正常人上大学尚属不易的时代,无疑是个伟大的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这首先应归功于她的父母和周围许许多多热心帮助她的人,是他们给她创造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海伦·凯勒得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知世界。自从海伦·凯勒大病之后,母亲就想尽办法帮助她了解各种事物,并经常给她以鼓励,父亲也经常引导她到庭院中触摸各种植物。在他们的引导下,凭着自身的聪慧,海伦已能摸索着帮助妈妈干家务,并用手势或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1887年,在发明电话机的贝尔博士的`帮助下,一位博学而热心的家庭教师沙莉文(Annie Sullivan)来到海伦身边。她给了海伦无私的爱和帮助,她用手指在海伦的手心里拼写各种事物的单词,并带她触摸身边的各种物品,使她慢慢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海伦掌握了指语的要领,开始与别人交流思想。与此同时,在沙莉文老师的培养下,海伦还形成了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性格。

1888年5月,海伦·凯勒到波士顿的帕金斯盲校就读。1890年3月26日起,海伦在声学专家沙拉·赫拉的指导下用触摸嘴唇的方法开始学习发声,终于说出了清楚而完整的句子,一时间,海伦成了闻名遐迩的新闻人物。

1893年贝尔博士邀海伦参观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使她大开眼界。此后,海伦便开始系统地学习专门学科,先后学习了拉丁文、算术、人文地理、法文、德文等课程。

1810月,海伦·凯勒萌生了到大学读书的念头,而且她所选择的学校是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这所学校入学考试极严,许多优秀学生都难以通过,海伦却知难而上,向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努力,

她先到哈佛大学附属的剑桥女子学校读预科。在三年中,她学习了英国史、英国文学、德文、拉丁文、物理、天文等课程,为进入哈佛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6月30日,海伦顺利通过哈佛大学拉多克利夫女子学院的入学考试,取得哈佛大学入学资格。

海伦·凯勒能进入哈佛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聪慧的天资和不懈的努力。尽管不能听见声音,看到事物,但她仍表现出很高的悟性,同正常儿童一样聪明活泼,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更是她认知世界的动力。这是凯勒走向成功取得成绩的基础。另外,海伦有着非凡的毅力,凡是她下决心要达到的目标,她总是排除一切险阻,去争取达到。正如她在回忆录中所说,她无法像旁人一样走在宽广平坦的大路上,但崎岖不平,甚至满是荆棘的小路仍然是路,只要有路,她就准备去走,再艰险也决不回头。

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海伦一直非常勤奋,反复练习、摸索。特别是在剑桥女子学校上学时,她更是付出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汗水。因为剑桥女子学校是普通学校,没有具有教育盲哑学生经验的老师。因此,海伦上课时,必须由沙莉文老师在课堂上用指语转达回去。她要学的很多学科都没有点字课本,她必须自己将其改成点字才能学习。另外她也无法在教室里做笔记或写练习,作文和翻译都必须带回家去,用打字机来打。在上数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时,正常的学生能一看就明的东西,海伦由于生理障碍的原因则需要更多的解说才能了解。这些困难的存在并没有将海伦击倒,反而使其更加坚强、向上。

海伦进入渴望已久的大学之后,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学习。沙莉文老师一直陪在她的身旁,将教授的话一字一句转成指语传达给她,并且转述没有盲文点字课本的讲义。她必须花数倍于普通人的时间,才能学到讲义的内容。但是她从不叫苦,而且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19,她出版了自传《我的生涯》、《乐天主义》。大学毕业后,海伦与沙莉文在连杉的一间古老农舍里,以卖稿为生。同时,她毕其一生积极致力于盲人福利事业。

警世箴言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忘却自我中有着快乐——因而,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篇2

联想学习理论 (Associative Learning Theory, 简称ALT) 认为 (2) , 记忆是由众多结点 (nodes) 和代表结点间联想关系的连线 (Links) 组成的网络。其核心的概念包括一组信息单元即结点、结点的激活状态 (state of activity) 、结点间的联系方式 (pattern of connectivity) 以及一系列的学习规则 (learning rule) 。在这样的记忆结构中, 名人与品牌各代表其中的不同结点, 当两者结合通过广告反复呈现时, 受众记忆中的这两结点同时得到激活 (activation) , 它们间便会建立起某种联想性连线, 并且随着呈现次数的加大, 该连线也会得到不断增强。结果, 名人与品牌分别成了彼此记忆联想网络中的一部分, 于是, 一方的激活便会引发另一方不同程度的激活。例如, 运动员刘翔与可口可乐在广告中多次一同出现的结果是, 当受众想到刘翔, 可口可乐便会在其大脑中涌现;同样, 当受众想起可口可乐, 刘翔的形象也同时会被激活。也就是说, 刘翔与可口可乐彼此成了对方联想族 (association set) 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一方式, 与该名人相联系的情感或意义便会迁移给所代言的品牌。

显然, 联想学习提供了名人广告效果作用机制的一种合理解释。更为可喜的是, 这一理论有关联想学习的以下关键法则为广告人更好地使用名人代言人提供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启示。

法则一:重复

联想学习理论认为, 两个刺激重复的同时呈现是建立两者间联想关系最关键的学习过程。这通过所谓的“信号性学习 (signal-learning) ”方式得以实现, 即反复的配对呈现能使个体将其中一种刺激作为另一刺激呈现的信号, 重复的次数越多, 个体认定该信号的自信心越强。在名人代言的情境中, 名人与品牌反复的配对呈现促使受众认识到, 这一品牌是预测该名人出镜的前兆, 通过这种方式, 品牌与名人间的联想性连线便会获得不断增强。

启示1:这一法则提醒商家, 如果能始终如一地长期聘用同一位名人或同一类型的名人作为其产品代言人, 名人与其品牌间的联想关系便得到不断巩固, 随之而来的宣传效果也就会获得不断提升。例如, 家喻户晓的万宝路广告就是典型的成功典范。其代言人一直以西部牛仔形象呈现, 创设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理想世界。至今, 牛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几乎已成了国际性的东西。

法则二:掩蔽

一般来说, 当存在多个刺激竞相与某个有利刺激 (如名人代言人) 建立联系时, 此时, 相对突出的刺激之间易于形成联想, 而其他刺激则可能难以形成关联, 这就是所谓的掩蔽。商家高薪聘请名人, 无疑期望在该代言人与其品牌间形成较佳的联想关系, 掩蔽现象提示, 名人代言人极有可能与占支配地位的刺激形成连线, 而不一定是所描述的品牌名称。因此, 在名人广告中, 代言人与品牌名称应是最突出、占支配地位的两个元素, 这样, 便会大大提高名人与品牌间建立联想的可能性。如果其他元素抢占了风头, 受众的注意会被转移, 则极有可能弱化名人与品牌之间的联想性关系。

启示2:当使用名人代言时, 应保持广告的简单、明晰, 并将焦点集中在品牌与名人上。例如,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 葛优饰演的李冬宝暗恋葛玲一事可谓家喻户晓。河南双汇集团借势推出如下电视广告。

冯巩:冬宝, 想什么呢?

葛优 (冬宝) :想葛玲呢。

冯巩 (递过一根火腿肠) :还想葛玲么?

葛优 (冬宝) :葛玲是谁?

广告中, 冯、葛二人的喜剧角色明显得到了强化。但也可能正因为这极强的娱乐性而冲淡了品牌形象在广告中的突出地位, 最终导致其宣传效果不甚理想。相关调查显示, 仅有16%的观众记得这是双汇广告, 大多数受众则把它与春都等品牌联系在一起了 (3) 。

法则三:抑制

抑制是指当理想刺激 (如名人) 与先前的特定刺激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联想关系时, 这会大幅降低该理想刺激与新刺激建立连线的可能性。这提示, 当名人同时或先后为多个产品或服务代言时, 该名人与某一产品已经形成的较强联想关系会抑制他与其他产品间连线的建立。

启示3:当选用代言人时, 最好选择那些还没有与其他产品或服务形成强联想关系的名人。换言之, 应尽量避免选用同一时间为众多品牌代言的同一名人。在同代言人的其他产品的猛烈宣传攻势下, 产品很难在受众心中建立起与该代言明星的联想关系, 甚至相互混淆。如:孙燕姿被冠以“亚洲小天后”时, 仅在2002年上半年就代言了8个品牌, 包括力士沐浴露、手表、麦当劳、卫生用品、运动服装、咖啡果冻、手机、牛仔裤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刘翔在雅典夺金后, 也曾一口气代言了8个品牌。如此众多而繁杂的品牌, 哪个消费者能将其与名人对号入座呢?

法则四:相属关系

相属关系指出, 当两个刺激存在相似或彼此相关时, 两者间的联想性连线便易于建立。这一法则说明, 在名人广告中, 品牌与名人的一致性是易化两者间联想关系产生的重要因素。当受众感知到名人与品牌适合时, 在记忆中的联想性连线便会得到巩固;相反, 若识别不出两者间的相关, 名人代言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启示4:当选用名人代言人时, 应仔细斟酌该名人与品牌间的“一致性”或“相属关系”。即所选名人应尽可能地在某一方面与所代言品牌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种“相属关系”可表现为名人的形象、精神、个人经历、价值观、人格或曾经扮演的角色等与产品的属性或功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 刘翔代言耐克的“定律是用来被打破的”广告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其成功就源于刘翔所表现出的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强烈求胜个性。他代表的是突破, 是永不言败的毅力, 这正好与耐克所倡导的“运动精神”极为一致。

洗发水广告中“百年润发”篇也可称为一个经典。首先, 广告主力邀周润发来做这个同名产品的广告。其次, 广告中周润发温柔地为妻子冲洗头发的剧情, 也让众多消费者为之心动。受众在记住这温馨一幕的同时也记住了和周润发名字相一致的洗发水品牌。

法则五:消退

如果已经建立起联想性关系的两刺激不再同时呈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者间的连线会逐渐减弱, 及至最终消亡, 这就是所谓的“消退”。这说明, 当名人代言某一品牌时, 其传播效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弱, 特别是当品牌脱离名人单独呈现时, 消退的速度便会加剧。然而, 让品牌与代言的名人形影不离又显然不太现实, 但商家应尽量做的是, 可在各种营销手段 (而不仅仅是广告) 中, 如新闻发布会、促销会、包装图案等, 让两者同时呈现。

启示5:除了广告情境, 在其他营销方式中也将名人与品牌同时呈现可有效提升名人的代言价值。如:百事可乐将其代言人郑秀文、F4等的宣传照印在公交车身上;乐百氏纯净水则把黎明的形象印在外包装及各销售点的展牌上;代言游戏《求婚365天》的张柏芝, 其微笑面容不仅印上了产品包装盒, 在游戏中, 她还作为隐藏女主角出现以吸引消费者;游戏《明星志愿2》则在邀请歌手侯湘婷代言后, 甚至把该游戏中女主角的名字也改为了侯湘婷。以上种种处理方式, 显然能将名人的代言价值成倍地放大。

法则六:名人代言的可能风险

名人代言的价值源于品牌与该名人间联想性关系的建立, 这也预示着使用名人并非毫无风险。例如, 名人可能会存在某些消极的公众形象。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品牌与该名人存在较强的联想性关系, 那么当相关的消极信息被激活时, 名人结点得到激活, 与之存在连线的品牌也会同时得到某种程度的激活, 通过这一方式, 有关该名人的消极信息或评价便转移给了该品牌, 而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评价的降低。并且, 代言人的知名度越高, 负面影响就可能越大。

启示6:小心遴选名人, 以避免因代言人的消极形象给品牌带来的潜在风险。如:2000年, 毛宁因同性恋传闻, 其事业陷入低谷。受该负面传闻的影响, 与毛宁签订代言协议不过两个月的开尔服饰不得不紧急叫停一切相关营销活动;Red earth化妆品受其代言人赵薇“军旗服风波”的影响, 也难逃厄运;张柏芝卷入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后, 她所代言的某洗护品牌也因此备受诟病, 被指责借低俗的“艳照门”炒作。

参考文献

[1]周象贤:《名人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4) , 第811~820页。

[2]Biswas, D., Biswas, A., &Das, N. (2006)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elebrity and expert en-dorsements on consumer risk perceptions:The role of consumer knowledge, perceived congru-ency, and product technology orientation.Journal of Advertising, 35 (2) , 第17~31页。

刻苦学习的小学徒 篇3

小亨利12岁了。一天,他怀着渴望与兴奋的心情,背着妈妈给他缝制的小书包,到摩镇的一所小学校去读书了。

摩镇是法国的一个小城。为了生活,小亨利的父亲带着全家,从大城市巴黎迁居到这里来。小亨利的父亲是铁路职员,母亲除了操持家务外,还帮别人洗衣服,做些针线活来补济家用。尽管父母起早贪黑地忙碌,可家里的生活还是捉襟见肘,日子很艰难啊!

虽然家里困难,父母还是下决心让小亨利读书了。他心里明白,父母节衣缩食,让自己读书,真不易啊!一定得好好学习,不然,真对不起父母的一片心。小亨利穿着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每天下课后,同学们都跑出教室,尽情地玩个痛快。可小亨利却依然坐在教室里,看书、做作业。他心里想,我的时间,是父母亲用血汗换来的,浪费一点儿,也对不起父母。有一天,老师发现小亨利不爱去玩,就问他:“亨利,下课了,到室外去活动一下呀!”

小亨利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晚上回家后,还要帮父母亲干活呢,在学校里,我要把功课做完才行啊!”

老师看到他小小的年纪就这么懂事,更关心、疼爱他了。有一次,也是下课休息时间,其他同学都到外面玩去了,老师见小亨利仍坐在教室里,可是不见他做功课,只用小手支着下巴,小眉头拧成一个疙瘩,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亨利,你想什么呢?”老师问。

亨利打开练习本,胆怯地说:“老师,这道习题我做不出来。”

老师一看,笑了:“这类习题你还没学过呢!”

“老师,”亨利恳求着,“我想现在就学,行吗?”

老师点点头,给他讲解了解题的公式、定理,小亨利像找到了开门的钥匙,很快就把这道题解出来了。

小亨利学习很自觉,又很用功,不仅对数学入了迷,甚至对在中学才开设的物理和化学课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超前学了呢。他学一门爱一门,成绩都很好。老师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好学的孩子,耐心给他辅导,希望他能尽快长大成才。

可是,有一天,小亨利突然找到老师说:“老师,我想到药店去做工!”

“什么?”老师吃惊地问,“难道你就愿意放弃学业吗?”

小亨利眼里含着一汪泪水,慑懦地说:“老师,我很想学习下去,可是,我家里太困难了。”老师还能说什么呢!小亨利只在小学读了5年多一点的时间,不得已离开了学校,走向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之路,到巴黎一家药房去当学徒了。

名人读书故事刻苦读书 篇4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着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刻苦学习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5

2.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3.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4.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6. 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7.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8.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9.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0. 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1.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2.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3.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4.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形容人刻苦学习的名人名言 篇6

2)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4)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5) 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6)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7)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8) 你有信仰就年轻,迷惑就大哥;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大哥;有盼望就年轻,绝望就大哥;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卡耐基

9) 人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10)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1)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4)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

15)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16) 革命就象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冰冷,带来光明和温暖。——杨靖宇

17)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8) 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19)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篇7

在不久前召开的太原市科技工作会议上,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的张靖教授从太原市委领导手中接过了青年科技人才奖的证书。在荣誉证书的背后, 体现了太原市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更饱含着这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对其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刻苦与钻研。年轻的张靖教授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的成绩, 着实让人所佩服, 笔者带着这份敬仰之心走进了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

执著热爱之情 成就辉煌荣誉

众所周知, 一个人要想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所建树, 必须有对这份工作坚定的执著和足够的热情。张靖从小就对物理感兴趣, 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子专业, 通过进一步细致学习, 更加凸显了他对物理的热爱, 并从此喜欢上了物理研究, 喜欢钻研新的研究方向。因此, 在大学毕业后, 他选择继续深造, 考取了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 师从彭堃墀院士。彭堃墀院士是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科技功臣”。张靖一边从事科研, 一边继续学习, 于2001年获得山西大学光学专业博士学位, 并选择留校, 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彭堃墀院士的指导下, 张靖教授在光电研究所里如鱼得水, 在科研之路上苦心钻研、不断攀登。

张靖教授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热爱。他说, 你必须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十分热爱, 才会乐于为之付出。正如张靖教授所说的那样, 他对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热爱之情, 造就了他对事业的追求无怨无悔, 潜心钻研, 在不断的重复实验中体验科研的乐趣。张靖教授同时也说, 他还喜欢不断创新和挑战自我。张靖教授每天都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尤其是一些国外的最新理论, 在不断的学习中随时了解和掌握世界最新的科研动态, 每当学习到新的知识和理论时, 他就会有很强的满足感, 从中体会到科研之路的乐趣所在。

正是由于张靖教授对这份工作的强烈热爱和无限追求, 促使他不断努力、不懈追求, 也注定了其日后定会成就一番辉煌。作为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他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其中, “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2006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光场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获第五届饶毓泰基础光学二等奖, “全固体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2002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半导体激光器强度和位相噪声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获2003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连续变量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的理论研究”获200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并在当年被选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 入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 还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此外, 张靖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先后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 其中在Phys.Rev.Lett, Phys.Rev.A, Opt.Lett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被SCI他人引用600余次, 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和谐优良团队 铸就创新成果

种种荣誉, 并没有让这位年轻的教授骄傲, 张靖教授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有一支好的科研团队。他所在的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山西省高校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拥有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科研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 这个团队在彭堃墀院士和谢常德教授的带领下, 潜心研究、专心科研, 攻克了许多科技难关, 获得了多项荣誉。在这个团队里, 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创新不是闭门造车, 需要交流, 需要的是团队集体的智慧。老教授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指引年轻人进步, 正是老一辈科学家那种排除万难、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给张靖教授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他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打下了基础;团队中的年轻人用自己对科研的激情感染长者, 以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 当作是对自我的要求及前进的动力, 大家取长补短, 各自发挥优势, 共同攀登科研的最高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2008年, 光电所科研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资助, 这是山西省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的团队。这个荣誉不仅是对光电所科研团队的鼓励, 更是一种激励。

国内的学习及科研工作并没有使张靖教授停止对最新理论和最新知识的获取。2000年, 他赴日本国家计量研究所从事全固化单频绿光激光器碘分子光频标的实验研究, 2002年, 在S.L.Braunstein教授量子信息小组做博士后, 2003年, 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Kastler-Brossel实验室开展超冷费米气体冷却的实验研究。多年的国外学习和科研经验, 使他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一些科研方法和理念, 为他日后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自身的天资、勤奋和不断地努力、创新, 以及在团队伙伴的合作、帮助下, 张靖教授设计提出明亮EPR纠缠光束的直接探测、连续变量量子密集编码、可控的量子密集编码、连续变量Cluster态产生等实验方案, 并完成了相应的实验研究。2007年, 他实验实现了玻色气体87Rb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费米气体40K量子简并, 这是国内首次完成的费米气体量子简并实验。

传道授业解惑 精心培育人才

张靖教授身兼科研与教学两项重任。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张靖教授满怀信心, 认为搞科研是兴趣再加上全身心投入, 有足够的兴趣是前提, 只要肯吃苦、下工夫, 就一定能取得成绩。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张靖教授在教育学生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 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张靖教授直言自己是一个喜欢做研究的人, 他对自己的学生寄予厚望, 希望他们能喜欢研究工作, 只有喜欢, 才能为之去努力奋斗。在每一年的招生之中, 他都要对学生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 那就是, 你为什么要来光电所?在各种不同的回答之中, 可以看到每个人对科研工作的不同认识。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是因为真正地喜欢科研, 乐于科研, 才来这里学习。在培养学生上, 张靖教授乐于投入更多的精力, 他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学习, 保证每天都要查阅文献, 对于从事的科研工作, 要随时关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 只有在充分了解别人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发现创新之处。同时, 张靖教授也教育学生要珍惜学校创造的良好科研环境, 充分体验到科研的乐趣, 享受科研过程的乐趣。

少年华罗庚刻苦学习的故事 篇8

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神”,“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数学家”华罗庚,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可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却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中国数学乃至世界数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奇人生?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华罗庚的小故事,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

他12岁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初一之后,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的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

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一天,爸爸让他去内屋打扫,打扫完毕,回到柜台一看,哭了:“我的算术草稿纸呢?”爸爸左找右找,忽然,他指着远处一个人的背影说:“我把棉花包卖给他了”。华罗庚追上他,敬了个礼,掏出笔,把题抄道手背上。过路人说:“这真是个怪孩子。”有时顾客来买东西,人家问东他答西,耽误了生意。晚上,店关门了,他就自学到深夜。父亲眼见他不把心思化在买卖上,一气之下夺过他手中的书,要仍进火炉,幸亏母亲抢了下来,才没把书烧掉……冬天,被冻得全身僵硬,鼻涕直流,也不忘在纸上演算-------少年华罗庚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刻苦学习。

刻苦读书的名人名言 篇9

2、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3、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8、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9、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关于刻苦读书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10

1、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2、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高尔基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4、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5、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霍姆斯

6、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高尔基

7、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谚语

9、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10、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1、如果使用得好,书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爱默生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者。——刘向

1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7、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

18、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有时候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要比从他们的优点中学到的东西更多。——朗费罗

19、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

2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人名言

1、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2、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3、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4、注意学习多元化知识,知识要广泛。——余世维

5、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王符

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8、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洛

1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2、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13、好学则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申涵光

1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5、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击倒。——奥格·曼狄诺

16、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西塞罗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8、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19、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0、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激励学生学习的励志名言

1、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2、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3、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4、注意学习多元化知识,知识要广泛。——余世维

5、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王符

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8、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洛

1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2、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13、好学则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申涵光

1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5、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击倒。——奥格·曼狄诺

16、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西塞罗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8、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19、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0、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25、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关于刻苦学习的名言警句

1、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学问勤中得。

3、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4、遇到困难不低头,要迎难而上。

5、人生代代无穷已,学识绵绵无绝期。

6、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7、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8、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9、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10、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1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2、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13、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

14、读书不想,隔靴挠痒。读一书,增一智。

1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16、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7、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18、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19、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

关于刻苦的励志故事 篇11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帮助,,他反反复复的研读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励志故事2: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励志故事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励志故事4: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小的时候其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汉元帝的时候,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励志故事5:郭沫若的读书方法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励志故事6: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领悟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我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十分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励志故事7: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最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励志故事8: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一天都带着自我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一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励志故事9:沈括上山看桃花

刻苦读书的小故事推荐 篇12

刻苦读书的小故事篇1: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年夜家之一。他小时辰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理解到念书很主要,以后起头发愤念书,抓紧一切时刻进修。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晚上起来就扎在书房里念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午时时,夫人料理盘碟时,发现粽子曾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左右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本来,苏洵只顾埋头念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恰是凭着这种细心刻苦的精力,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年夜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迈立志进修的事例也触目皆是,青少年年迈就不能进修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今世科学文化迅猛生长,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年夜大年夜收缩,活到老学到老是期间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年少到垂暮都要不终了地进修,不消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照旧必要保持进修,否则赶不上期间的步调。

刻苦读书的小故事篇2: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代的人,却是宋太宗时代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始终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折朝代。只管屡试不中,但他绝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录取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曾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年夜殿上,太宗问他的年事,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蕴含了几何考场上的辛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阿谁期间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起伏在劫难逃。但他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力却是极为忧伤的。在修业路上,要是各人都像梁灏那样孳孳不断,为到达方针不吝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使着末不能功成名就,至少能够满腹经纶垂名后裔。这种刚劲的修业精力值得每个人私家称扬和进修。大年夜器晚成的故事讲述青少年:进修不在于春秋,人的生平是一个始终进修、始终完美的历程,只要准确对待,不竭如一,就能到达你的方针,实现自己的理想。

刻苦读书的小故事篇3:匡衡凿壁借光念书

匡衡是西汉有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爱进修,刻苦勤勉,然则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进修。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昼读过的《诗经》时,察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恋慕在灯光下念书的人,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能够念书了。

匡衡正在考虑着该怎么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宏大年夜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要是在这边偷偷凿个洞,近邻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能够借着这点光亮念书了吗?

他开心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荒僻处凿了个小小的洞穴。霎时刻,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赶快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明处,收视反听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云云刻苦,都感想特别快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以后往后,匡衡白昼帮大年夜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近邻人家借来的灯光,孳孳不断地念书,经由不懈地全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上一篇:三朵花并叙,三朵花并叙苏轼,三朵花并叙的意思,三朵花并叙赏析下一篇:编辑部职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