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共13篇)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 篇1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二)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7的减法《吃水果》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算式,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巩固7的减法。 2、能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吃掉了”“还剩”的意思。 活动准备 图卡3套(每套3张),数字;符号卡;幼儿操作材料(小扣子、雪花片、瓶盖等),练习卡;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7的分解组成。 教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些缺数字的7的分合式卡片,看谁能又对又快地说出缺少的数。(请幼儿集体或个别回答) 二、看图学习7的减法。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图卡一:盘子里有7个苹果,图卡二:有一个苹果核,图卡三;盘子里还有6个苹果。 2、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请你们把三幅图连起来仔细看看,想想,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 提醒幼儿将第二幅图时要与第一、第三幅图联系起来看,明白果核的意义。 提问:这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幼儿理解“吃掉了”的意义) 3、照此类型继续出示图卡,学习7的另一组减法。 4、幼儿推理学习7的多种减法。 教师:想一想,你会用应用题的方法编出7的减法应用题吗? 三、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实物记录算式。 第二组:看图列算式。 第三组:计算题和答案连线游戏。 活动延伸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8的`分解组成《分扣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观察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能按序排列分合式。 3遵守游戏规则,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扣子(小石子、瓶盖等)每人一份(每份7个);小圆环每人2个;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玩具做游戏好吗? 二、交代游戏玩法,幼儿参与游戏。 1、请你数一数自己有几颗扣子? 2、将扣子撒在两个圆环种,看看每个圆环中有几颗,记录纸上。 3、提醒幼儿,相同结果只记录一次。 4、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分别讲一讲自己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结果,教师讲相应的分合式贴在黑板上。 2、请幼儿观察,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3、讨论:分合式有序地排列,并大声朗读。 四、碰珠游戏,巩固8的分合。 “嘿,嘿,我的1珠碰几珠?” “嘿,嘿,你的1珠碰7珠。” 活动延伸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8的加法《写算式》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出答案式8的加法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数字卡;练习纸。 活 动 过 程 一、游戏:“碰珠游戏”,复习8的分解组成。 “嘿、嘿,我的1珠碰几珠?” “嘿、嘿,我的1珠碰7珠” 二、用图片形式学习7的加法。 今天,有很多小水果来到我们教室,看看它们都是谁?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1、2。 提问:a、图上有什么?(苹果) b、先来了几个苹果?又来了几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请幼儿列出算式,出示图卡3,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理解数字交换规律。 1、将图卡1、2互相交换位置,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a、那两张图卡位置交换了? b、是总数还是部分数? C、交换后结果有没有改变? 2、请幼儿按交换后的图卡列出算式。 四、小组练习,巩固8的加法。 1、看图示列算式。 2、为算式选择正确答案。 3、算式连线游戏。 4、完成幼儿用书P9《写算式》。 活动延伸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8的减法《猜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8的减法; 2、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操作卡。 活 动 过 程 一、幼儿观看课件一。 1、你们看见了什么?(草地上有小兔子) 2、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引导幼儿完整说出一共有8只小兔子) 二、观看课件二。 1、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跳走了1只小兔子) 2、猜猜还剩下几只小兔子? 三、观看课件三。 1、现在还剩下几只小兔子?(7只) 2、谁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们看到的画面? 四、继续通过课件的方式学习8的减法。 五、小组活动。 1、看三幅图,列式。 2、完成幼儿用书P10《猜数字》。 3、连线游戏:算式卡与得数连线。 活动延伸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8以内数的加、减法《小钥匙》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写出算式,巩固8以内数的加减法; 2、喜欢参与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能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小扣子、石子、瓶盖、雪花片等材料,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5、6、7、8)的组成。 “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7点开。” 。。。。。。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巩固8以内数的加减。 1、看三张图,列算式。 2、摆点子并记录。 3、扑克牌游戏,两位幼儿分别出牌,记录两张牌的和。 三、总结活动,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用书《小蜜蜂采蜜》《小兔吃萝卜《小钥匙》内容。 某某小学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快乐学学算算 口述应用题《编题列式》 活动目标 1、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情景图。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情境图,幼儿观察。 1、图上有什么?(小朋友、大树、小鸟、小鸭子等) 2、有几棵大树?(3棵) 3、什么样的树?(3棵松树,2棵柳树) 4、教师提问:田野里有3棵松树,2棵柳树,问一共有几棵树? (请幼儿根据提问口头列出算式) 5、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6、引导幼儿根据小朋友的活动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应用题是要根据出现的两个数来求第三个数。 7、试着用别的线索来口编应用题。 二、小组活动。 1、看图编应用题并列式。 2、复习8以内加减题卡。 3、找答案连线。 活动延伸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 篇2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本研究以数学活动为切入点, 通过数学活动, 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情感, 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发和逐步形成自身的需要, 进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内容、 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一是探索在数学活动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研究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 研究内容
所谓习惯, 就是经过充分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我以《纲要 》、《指南 》 为指导, 以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依据, 在研究中坚持两点:
一是立足数学活动,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做事认真的习惯、 好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善于观察克服困难的习惯、 注意看书、写字的习惯等。
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成功的自信。将情感、 能力、 行为的发展融为一体,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研究方法
课题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辅助采用自然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案例分析法、 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寻找问题、 设计方案、 实施行动、积极调控、 不断反思、 积极评价、 完善修正等路径, 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达到研究目标。
1.行动研究法
制定、 完善幼儿教育养成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的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自然观察法
按照计划, 有目的地搜集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外部表现, 进而对获得的事实材料加以分析研究, 从而获得对问题较深的认识。
3.案例分析法
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性,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地选择、 调整数学活动的内容, 总结教育规律。
4.经验总结法
将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实施教育的情况以课题总结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提升。
研究过程
(一) 愉快的情感体验,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切入点
教师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 我以幼儿数学教育为载体, 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 激发幼儿对学习的乐趣, 从中获得乐观自信的情感体验; 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内容,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 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从小养成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好学好问的主动性, 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1. 激发兴趣, 培养好学好问的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 我设计《撒豆豆 》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感知数的分合规律; 设计 《找朋友》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感知10以内单数双数的特点; 设计 《小动物比尾巴》 的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量的比较等等。我还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如: 幼儿站队比一比谁高谁矮, 大家怎样站队伍整齐?或提问你排在第几个? 幼儿通过比较, 学会按照高矮顺序排队; 通过数数说出自己所在序数的位置。 在自然轻松氛围中感觉数学不再是枯燥、 乏味、抽象的, 而是美丽、 生动、 具体的, 感受数学的有趣和魅力。
大班幼儿具有好奇、 好问、 好动的特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 《有趣的对称》中, 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颜色大小不同的窗花、 脸谱、 风筝、 蝴蝶等帮助幼儿了解对称的特点。 然后请小朋友找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找一找大自然中有哪些昆虫是对称的, 并说说对称有哪些方便和好处。 带着这些的问题, 我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通过向家长询问, 看书寻找答案。
同时, 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 对待幼儿的提问, 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要积极回答, 保护和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班级了我设计了 “问题树”, 将孩子们的问题写在树叶上, 粘贴在树上。 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现实需要, 设计教育活动。 当孩子们提出 “为什么我的影子有时长, 有时短?” 我设计了数学测量活动 《会变的影子》。 当孩子们提出 “为什么钟表有三个针, 有什么用?” 我开展了系列数学活动 《我会看时间》、《一分钟有多长》 等。 将孩子们的兴趣转化为探究学习的过程, 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找答案, 使孩子们的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抓住幼儿的兴趣,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帮助幼儿寻找答案获得满足感,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好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2.独立思考, 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探索完成任务, 会逐渐的对自己产生信心。如果幼儿能够经常体验到成功, 就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对学习活动产生自信心。
独立思考, 是幼儿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会发现自己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快乐。在数学活动 《超市理货员》 中, 孩子们分成三组对超市里的玩具、 生活用品、 食品进行分类。 有的组按不同的品牌、 不同的用途分; 有的按大小、材质的种类分等等; 孩子们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尝试进行操作。 为了便于孩子们尝试自己的想法, 我将材料投放到超市游戏中。 随着游戏的开展, 幼儿创造性的将生活用品按套装进行分类。 这里既有孩子们生活中的经验, 同样也包含着他们的创造。 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作决定; 给他进行创造性尝试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并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 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一方面来自成功的体验, 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受成人和同伴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对自我的信心。 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给与幼儿积极的评价。 如: 分类游戏中, 幼儿在独立思考下发现不同的分类方法, 我及时给予肯定 “你的想法与别人不同, 很棒”, “你找到它们的特点分得正确”; 在计数游戏中, 我会给幼儿这样的肯定 “你数的很正确, 真清楚”, “或你数数的方法很简便, 又快又对” 等。 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帮助幼儿建立了信心, 面对出现问题或出错的幼儿, 我鼓励他们:“ 如果你多练习, 你也会数的好” , “你看再试一试, 就对了”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 成人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这样更有利于形成自信心。
数学活动对幼儿的思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 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观察到新发现, 完成各种任务, 创造各种新变化, 都会从中体验到强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最能激发幼儿成功感的是幼儿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立性、 创造性之后体验到的成功, 才是最自豪的。“ 叠叠高———认识正方体” 的活动。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发现立体与平面的不同。 尤其在最后环节, 引导幼儿用8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孩子们积极的动手操作探索, 尝试不同的方法, 终于找到可行的办法。 他们高兴的欢呼, 嘴里不断的喊道 “我搭出来了, 我搭出来了”。 孩子们在探索中强烈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深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
(二) 正确的学习方式,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点
幼儿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 它与其他教育一样, 要在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对幼儿有良好的熏陶。 如: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做事认真的习惯、 好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 善于观察克服困难的习惯。 这些幼儿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育中都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1. 学会倾听, 形成交流表达的融合性
倾听和表达是幼儿生活和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品质。 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 学会倾听要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运用语言交流, 理解他人的讲话, 同时要组织自己的思维, 表达自己的想法。 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在帮助幼儿获取信息的同时, 发展着幼儿的思维, 使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数学活动中幼儿同样要学会能够认真地倾听, 抓住重要的信息, 才能够完成一个个的游戏和任务。 在数的分合活动 《撒棋子》 中, 在讲解游戏玩法, 我提示幼儿要仔细听, 听清楚, 才能把游戏做好。 我还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幼儿倾听的效果, “要数几个棋子, 有笑脸的数量记录在哪边, 没有笑脸的记录在哪边, 重复的一样的怎么办?” 当幼儿圆满完成任务后, 我会用称赞的语言和眼神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让会倾听的孩子充满信心;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幼儿, 会耐心的重复, 再一次帮助他体验倾听的重要。幼儿完成游戏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结果, 这时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同伴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也是幼儿学习倾听的好时机, 我引导幼儿在其他小朋友说话时认真听, 听听和自己的结果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 也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 要等他人说完以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认真的倾听和表达中, 幼儿会感受到成功, 感受到同伴不一样的想法, 获得思路的开阔。 慢慢的幼儿逐步学会认真听对方讲话, 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 学会不打断别的说话, 耐心地听完, 听懂对方的话, 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对幼儿以后学习、 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2. 善于观察, 形成认真专注的注意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观察方法有多种, 而根据幼儿对事物认识的特点, 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学会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事物, 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是学习习惯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观察方法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 幼儿观察的条理性、 系统性都较弱。 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 就会把要观察的重要特征遗漏掉。 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 还会形成不良的观察习惯。
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有目的、 自主的、 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方法。 在 “ 小动物在哪里” 活动中,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树林里隐藏着哪些小动物, 学习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观察发现小动物。 说说哪些小动物是露出整个的身体? 哪些小动物露出局部的身体? 在排序活动 “ 种花”中, 引导幼儿发现花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花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种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幼儿通过比较、 判断发现花颜色和形状的不同特点; 通过分析、 思考, 发现排序的方法和规律, 从而正确、 完整的排列。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日积月累。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 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尝试探究, 形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坚持性
在数学活动中, 幼儿的操作探究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是数学活动不可分割的形式, 幼儿在操作探究中积累有益的经验, 获得直观的信息, 而且在动手动脑中, 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尤其是在尝试和反复摆弄中, 克服困难和失败, 不放弃,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才是最重要的, 才会给幼儿带来新的动力, 才会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坚持性。
不仅在数学教育活动中, 注意引导幼儿做事有坚持性。 在幼儿的自由活动时, 也把握这一教育的原则。比如, 在益智区的幼儿, 在进行拼图活动时, 受到其他的吸引, 将自己的事情放下, 半途而废。 或由于遇到困难无法将拼图完成, 我都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拼图;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在幼儿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问题, 在幼儿遇到困难或受到其他的吸引时, 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和给予帮助,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原因, 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推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发展。
做事有始有终、 有坚持性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表现出, 遇到任何困难能够不畏缩, 乐于尝试, 坚持不懈的品质, 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然而, 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的年龄特点, 生理特点, 表现出的确是自控能力差这样的特点。 教师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帮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培养幼儿做事有恒心, 不怕困难, 遇到困难想办法, 坚持完成任务的良好意志品质和习惯。
(三) 明确的行为要求,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落脚点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习用具的使用, 如, 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看书书写姿势等。 还包括端正的坐姿, 用品收放整齐放回原处等。
大班幼儿处于书写的最佳期, 他们对书写自己名字和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 孩子书写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活动中, 幼儿经常会在探究记录操作结果时, 使用各种记录符号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这时我会提醒幼儿做到 “三个一, 即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书本一尺, 手离笔尖一寸” 注意书写的姿势。
在教育活动讨论和小结的过程中, 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 我会引导幼儿说:“哪个小朋友的身体坐直了, 长高了。” 马上有的幼儿会坐直了, 示意自己长高了。 在幼儿探究和操作完成时候, 引导幼儿懂得做事不拖拉, 引导幼儿及时的将材料和用具收放整齐, 或放回原处。
在幼儿良好行为的巩固中, 教师要做幼儿的表率。 对幼儿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 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 并树立同伴间的榜样, 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通过正面教育的方法, 把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行为要求, 贯穿在数学活动的始终。 将良好的行为要求落实在实处,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我班幼儿在情感、 能力和行为方面, 逐渐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习感兴趣, 好学好问, 乐于探索, 能够克服困难, 有坚持型, 看书、 写字姿态正确等。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成功的自信,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篇3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案;《刷牙歌》
在幼儿音乐课教学中,教案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小袋鼠蒙氏教育音乐教材中《刷牙歌》为例设计教案,基于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幼儿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活动”。“刷牙歌”一课,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音乐学习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创造快乐。《刷牙歌》作为一首幼儿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学习中,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还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
【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倾听《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创编象声词,并能与《刷牙歌》间奏连贯表演;学习《刷牙歌》,表现刷牙美感。
【教学准备】幼儿:具备正确的刷牙习惯,牙齿保护的基本常识;
教师:认真备课;
教具:光盘、多媒体、课件、图片、牙刷实物。
三、教学活动
1.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了解《刷牙歌》内容
教师先出示课件,演示懒洋洋牙疼的表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看懒洋洋怎么了?”幼儿答出牙疼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课件演示,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吸引幼儿眼球,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
播放《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在儿歌播放的同时,给幼儿播放歌词内容视频和图片,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悉歌词,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歌词里唱了什么内容呀?”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歌曲,看着视频,借助视频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一目了然地学习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
在幼儿非常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反复给幼儿播放歌曲,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歌唱,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学习完整演唱。
2.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表演刷牙歌律动
让幼儿合唱《刷牙歌》,熟悉歌曲旋律,一边唱歌,一边合着节拍做刷牙动作。在幼儿学习正确刷牙动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在刷牙的时候,除了歌曲中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的动作,还有什么刷牙动作,大家知道吗?谁能做出动作,我们一起学一学。”
同时,教师结合歌曲间奏处,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情境,创编刷牙象声词,如表示快乐的节奏和“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象声词,“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漱口的水声。
在幼儿创编结束后,教师应集中反馈,让幼儿完整歌唱,注意间奏处的节奏、象声词。
【设计意图】结合《刷牙歌》旋律,引导幼儿创编刷牙动作,创编刷牙象声词,跟随刷牙歌节奏表演律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丰富歌曲舞蹈美,将创编的动作连贯成完整的律动舞蹈。
3.拓展学习,完整跳舞,体验律动快乐与美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刷牙歌》,做刷牙动作,跟随节拍发出象声词,做律动,探讨舞蹈队形,完整连贯地跳舞,注意跳舞时,刷牙的表情、动作,感受刷牙美,享受快乐情感,一起跳,体验歌曲快乐与跳舞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总结归纳与拓展应用阶段,在幼儿学习歌曲和创编舞蹈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刷牙的基本认知,通过音乐学习,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反思
《刷牙歌》音乐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歌曲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计“懒洋洋牙疼”“听歌曲”“创编律动”“完整跳舞”四个亮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高昂兴趣,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刷牙歌音乐课的教学相对开放,幼儿能够通过理解歌词内容,结合生活刷牙情境还原,结合自身理解表现律动。教师应顺势而导,紧抓幼儿思路,注意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刷牙律动,规范幼儿刷牙动作节奏,给幼儿自由的表现机会,让音乐课活起来。从音乐课教学实践看,整节课幼儿都积极参与,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多,增强了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感。
参考文献:
吴巧云.激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点滴谈[J].考试周刊,2016(73):187.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 篇4
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
2.乐幼教课件-声音:蝉。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声音演示:听听谁在叫,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蝉》的叫声,听一听,是什么叫声?猜猜是谁?
二、展开
1.课件-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蝉》
(1)蝉是什么样子的? (黑褐色)
(2)蝉的头上有什么?
(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3)背上有什么?
(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4)身体下面有什么?
(身体下面有三对足。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2.师幼讨论,蝉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结束
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幼儿数学大班精选教案 篇5
1、进一步认识时钟,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合理安排时间,尝试制作时钟。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示范用的时钟一个。
学具:一、二组:“看图画指针”材料纸;三、四组:“做钟面”材料钟面、时针、分针、图钉、橡皮泥;五、六组:“看时间牌画指针’材料纸;幼儿人手一只操作的模型钟。 时间牌。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发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出示实物钟)
二.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一)、观察时钟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问:1.钟面上都有什么?(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二)、修钟。(放课件)
师:这里有小朋友做的4台钟,送到商店去卖,商店却退了货,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引导幼儿寻找钟面的错误之处 有的钟面上数字呈逆时针方向排列;有的钟面上只有一根指针;有的钟面上时针在外,分针在内;有的钟面上指针偏离中心。
2、引导幼儿对上述错误提出修正意见。
(三)、玩钟表(课件)
1、游戏:结对子。
师:出示钟面与时间牌,将钟面和时间牌配对,要求幼儿讲出“这个时候我们小朋友在做什么”,并用动作来表示。
2、游戏:看动作拨时间
教师做动作,幼儿拨时间,也可以请孩子上来做动作。
三、做做玩玩
1、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材料? (幼儿边看边说)
2、介绍制作的方法
看图画指针:第一组、二组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每幅图画面内容,想一想做这件事的时间,再在钟面上画出指针表示的时间。;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做钟面:第三、四组
师:请小朋友先在钟面的每一个圆点上写上数字,再把指针和钟面装在一起。钟面做好后自己报时间自己拨钟点。
看时间牌画指针:第五、六组
师:请选择一个时间牌(如:8:00)动手将钟面上缺少的数字补齐,再画出长针和短针。
3、幼儿动手操作 要求幼儿自选择操作材料按要求制作。
教师观察幼儿参与活动情况,使每个幼儿能较主动地参加操作活动。
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4、利用部分做好的时钟和幼儿一起来讨论:你们满意吗?有要修改的吗?哪个钟面有问题,什么问题?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请幼儿互相讨论、欣赏。
小结:今天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了钟,钟的设计也越来越美丽。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 篇7
关键词:大班数学;幼儿;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中的工作热点之一,而最具有创作能力的往往是幼儿的好奇心,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大班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际实施的能力是影响课堂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大班数学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际层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萌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1.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在人生的开端为其一生发展做充分准备的教育,幼儿园大班时期,正是引导幼儿打开世界之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外界的好奇心表现得更加强烈。但是因为幼稚并且缺乏经验,在教学活动当中,幼儿的各种创新表现往往会与顽皮联系在一起,于是很多家长与教师会认为这是错误的表现,从而抑制幼儿创新能力的萌芽。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领幼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多鼓励、多引导,增强幼儿“异想天开”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思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把握数学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在每次的活动设计当中,不能只是片面地引导幼儿创新意识,更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所把握,毕竟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教师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活动内容,否则会导致幼儿“吃不消”。
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教给幼儿知识,更要教会幼儿自主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如何去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不停探索的问题。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数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设计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的趣味游戏,激起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这就是利用幼儿的本能与需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只有学会观察才能有新的发现。例如,“数一数,抱一抱”游戏,让孩子一边绕圈走一边专心听数字,然后与自己的小伙伴组成队伍,这样的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学会仔细观察并且形象地理解数字的多少。教师可以在游戏之后进行提问:有谁是因为没有专心听数字才掉队?有哪一组队伍的人数是多于数字的?让幼儿自己通过游戏去学会观察与发现。
2.保护幼儿的创新精神
好奇心就是创新的动力,如果把幼儿的好奇心压抑住,让他们遵循常规,就无法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创新。由于知识面太狭窄,所以幼儿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因为好奇而引出的问题。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举动,一般都是建立在无意之中的,例如看见天上飞的小鸟,他们会很惊奇地提出为什么小鸟不会掉下来,或者为什么人不能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这种时候就要把握机会,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适当引导他们去创造,孩子的创新精神才能受到保护。
3.鼓励幼儿标新立异
在教育活动当中,数学游戏更加直观形象,可以让幼儿既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又可以拥有抽象思维。例如“数字歌”“找朋友”“抢板凳”等游戏都可以让幼儿依据数序知识想象出结果,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做出铺垫。大班时期的幼儿在数学活动当中,更容易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比如,教师在听到幼儿自编的没有规律的数字歌时,教师应当多提问、多肯定、多鼓励,从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事物。
4.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一,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需要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去探索新的知识。对于幼儿来说,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游戏在他们心里也是一种学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对相同的事物反复做出不同的反应,他们会反复尝试自己的动作是否能够解决问题,直到实现目的。这种自由活动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幼儿时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不同形式的逻辑经验,然后运用数学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教学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拥有有用的数学和“自己的数学”。
参考文献:
周荣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大班数学活动[J].当代幼教,2012.
作者简介:张雯婧,女,1987年9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苏州市爱心艺术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8
1.复习6的组成,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2.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感知递增递减的关系。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并注意倾听、理解同伴的发言。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数字卡片;
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4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2)ppt课件复习6的组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7的分合。(3)学习7的分合。
在已经学会6的组成基础上,请幼儿将7朵花分到两个不同的花瓶中,请幼儿说说有几种分法。请幼儿齐读一读7的分合式。
(4)出示7只小狗图片,找找小狗的不同特征,然后根据小狗的不同特征分类。(5)让幼儿看一看、读一读,巩固7的分合。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 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2)看分合式填空。
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9
-----12以内减法的应用
一、活动目标
1、能够依据物品数量(12以内)的变化列出减法算式;
2、理解算式中数字代表的意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能依据图片内容口头创编与数学减法有关的简单应用题;
4、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数字和数学符号卡片,软纸球;
2、幼儿学习了《森林里的饼屋》,掌握10以内加减法。
三、活动流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森林里的饼屋》中的故事内容。老师:小朋友我们之前听了森林里的饼屋的故事,你们还记得故事里说的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想一想之后举手回答)
老师:小熊吃过饼干之后玩了一会儿就向小猫告别了,离开了小猫的家。小熊边走边想“现在还有很多时间,不如我到小猴子家里去玩一玩吧”,于是小熊就蹦蹦跳跳的向小猴子家的方向跑去了。走着走着他看到一颗结满果子的大树„„你们猜一猜小熊看到什么果树了?
老师:让我们看一看是什么果树,放PPT课件„„
2、基本部分
老师:看一看苹果树上面一共有几个苹果?数一数。
老师:小熊看到之后非常高兴,它心里想“正好我可以摘几个苹果带给它的好朋友小猴子”,可是小熊刚才吃了太多的饼干,爬不上去了?怎么办呢?小熊很伤心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摘到苹果。我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厉害肯定能给小熊一个好主意帮助它拿到苹果,谁来给小熊一个好注意呢?(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说的方法能不能把苹果打下来,幼儿投掷纸球,老师及时播放ppt动画。
或者老师扮作苹果树,让幼儿去摇动„„
老师:树上面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打下来之后树上的苹果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减少了几个?剩下了几个?
老师:我们看一看,是不是把苹果打下来之后所有的苹果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树上,一部分在地上。那我们看一看,是不是用所有的苹果数目减去打下来的苹果书目是不是就等于树上面剩下的苹果数目呢?
老师:列出数学减法算式。
老师:苹果减少了那我们要是列算式的话我们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
老师:算式中的数字都代表那些苹果?完整的解释一次算式的含义。反复练习:12-1=11 12-2=10 12-4=8 12-6=6 „„
老师:大一班的小朋友确实都很厉害,小熊就顺利的拿到了苹果。小熊拿到苹果之后就说,我要把刚才大一班小朋友摘苹果的事情编成数学应用题去考考小猴子,看看小猴子能不能答出来?
老师:小熊走到小猴子家里之后,给小猴子出的第一道数学应用题是这样的,小熊说:“来的时候看到树上一共有12个苹果,大一班的XXX帮我打下来6个苹果,那树上面还剩下几个苹果呢?”小朋友要听清楚小熊是怎么出数学题的。
那还能怎么样出第二道数学题呢?谁来?
3、结束部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
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
二、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 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六、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
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在今天开展的数学《学习5的组成》中,我请幼儿用拿5颗花生,然后将花生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1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大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四、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篇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和×××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千图库图片素材_千图网qiantuku.net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13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难点】
1、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2、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电子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图形数学教案07-18
老师推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8-30
小当家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9-2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06-18
《玩骰子》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8-13
立方体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9-09
幼儿园大班数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10-19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碰碰乐》及教学反思0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青蛙》及教学反思07-06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嘴巴比多少》06-12